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1页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2页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3页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4页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积累(24分}

1.(8分)班级开展“喜迎杭州亚运”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短文宣传亚运杭州]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一①杭州之美,闻名遐迩,马可•波罗盛赞其为

“世界最美丽华贵之城”。杭州(zu6)—拥西湖」②京杭大运河和良渚古城遗址三大世界

文化遗产。西湖之滨,诗意山水与(hui)弘建筑[甲]:③钱塘江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

护相辅相成。“最美”土壤孕育“最美”现象,文明礼让[乙],特色小镇[丙],文化礼堂(p

6ng)—勃发展二④杭州,打造“美丽中国”样本。

(1)根据语境,在上文中填入合适的汉字。

(zuo)拥(hul)弘(peng)勃

(2)根据语境,为上文[甲][乙][丙]三处选择最合适的成语。

A.蔚然成风B.相得益彰C.周道如砥D.别具匠心E.叹为观止F.鬼斧神工

[甲]_______

[乙]_______

[丙]_______

(3)文中画线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①B.②C.③D.④

2.(2分)[对联祝贺亚运开幕]

为预祝杭州亚运会开幕,有位同学写了上联“西子风情,大幕拉开惊四海”,与它对仗

可作下联的一项是()

A.威震体坛,亚运争光昌国运B.中华儿女,一路拼搏捷报传

C.情满杭州,体坛欢唱和谐曲D.亚洲健将,英姿绽放耀千秋

3.(3分)[吉祥物传递亚运理念]

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2020年4月3日,杭州亚运吉祥物智能小伙伴组合“江南忆”正式与网友们见面了。

.。相比而言,杭州亚运吉祥物可谓是一次大胆创新。

①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吉祥物是熊猫“盼盼”,寓意为盼望和平、友谊和赛出好成绩。

②它由“莲莲”“宸宸”“琮琮”三个机器人组成,分别代表西湖、京杭大运河和良渚古城遗

址。

③回顾历史,首个亚运吉祥物出现在1986年新德里亚运会上,是一头名叫“阿波”的小象。

④此后几届亚运会吉祥物也都选择了卡通化的动物形象。

A.③①④②B.②④③①C.④③①②D.②③①④

1

4.(7分)[诗文表达亚运期待]

古诗文默写。

2022年,来自亚洲各地的朋友们将感受到杭州人民“①",②"(《<论

语〉十二章》)的热情。杭州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比赛之余,他们可以流连于云栖竹径、灵

隐禅踪,品味“③,”柳暗花明又--村”的野趣;他们可以漫步白堤,听取嘤嘤鸟鸣,

想象“④,⑤"(《钱塘湖春行》)莺燕争相筑巢的场景;他们还可以坐船穿

梭古桥,看两岸杭人“⑥,并怡然自乐”的生活;或泛舟富春江,赏⑦,天

山共色”的美景。

5.(4分)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杭州与不少文化名人有着不解之缘,如高唱“鬓微霜,又何妨”的文学家①(人

名),一生两次在杭州为官,勤政爱民,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如明清之际的张岱,他

把满腔故国之思镌刻进了追忆雪夜游湖的小品文名篇《②》中。杭州也是不少古典

文学名著的故事发生地,《儒林外史》中,③(人名)曾经畅游西湖;《水浒传》中,

④(人名)最终埋骨钱塘江边六和寺。

二、阅读(50分)

6.(4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中外名著虽然在许多方面有很大差异,但对美好人性却有

着近乎一致的追寻。请选择--组人物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①孙悟空(《西游记》)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

②杜少卿(《儒林外史》)简•爱(《简•爱》)

③梁生宝(《创业史》)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7.(15分)文学作品阅读。

聆听父亲

①[甲]我父亲教我认字的招数极多,我不知道将来是否应该照样移植到你的身上。

②祖家大门的一副对子是请雕工刻的,长年挂着,一到腊月底,卸下朱漆雕版墨漆字,

重糅一遍,焕然一新。联语从来都是:“诗书继世,忠厚传家。”我父亲来台之后,配舍在眷

村之中,便改成:“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③我最早认识的大约就是联语上的这些字。在上学认字之前,我父亲总是拿这些字当材

料,一个字配一个故事。多年以后,我只记得“象”的故事。大意是说,有个善射的猎户,

受一群大象的请托,射杀一头以象为食物的巨兽。那猎户一共射了三箭,前两箭分别射中巨

兽的两只眼睛,第三箭等巨兽一张嘴,正射入它的喉咙。此害一除,群象大乐,指点这猎户

来至一片丛林。群象一卷鼻子就拔去一棵树,拔了一整天,铲平林子,地里露出几万支象牙,

2

猎户因此发达。至于那巨兽有多大呢?据我父亲说,一根骨头得几十个人才抬得动,骨头上

有洞,人可以往来穿行。

④说这些故事的时候,多半是走在路上。大年下,父亲牵着我在纵横如棋盘的巷弄间散

步,经过某家门口便稍做停留,看看人家的春联写了些什么。偶尔故事会被那些春联打断一

一走不了几步,父亲便分神指点着某联某字说:“这副联,字写得真不错。"或者:''这副联,

境界是好的」

⑤等我念了小学,不知道在几年级时,自家大门口的联语换成了“依仁成里,与德为邻”。

父亲解释,这是为了让邻居们看着高兴。据我对巷弄间穿梭打闹的孩子们的观察,没有哪家

邻居会注意我家大门边写了些什么。我家与邻人素来相处不恶,应该是往来串访不多、难得

龈解i之故,跟门上的春联显然无关。但是,我注意到一个细微的变化:父亲同我再闲步于里

巷间时,竟不大理会人家门上新贴的对联了。有时我会问:“这副字写得怎么样?”或者:

“这副联的意思好吗?”[乙]他才假球]咚要么说:“这几个字不好写!”要么说:“好春

联--难得一见了J

⑥上高中后,我开始读帖练字,父亲从不就个别字的解体构造论长短,偶有评鹭,多半

是:“《张猛龙碑》临了没有?”或者:“米南宫不容易写扎实,飘不好飘到俗不可救那是

1971年前后,我们全村己经搬入公寓式的楼房,八家一栋,大门共有。彼时,我们父子俩

几乎不再一道散步了。有一年,热心的邻居抢先在大门两边贴上“万事如意,恭喜发财”。

我猜父亲看着别扭,等过了元宵节,他才忽然跟我说:“赶明年,咱们早一天把春联贴上。”

⑦岁末,我父亲递给我一张字条,上写两行:“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中

间横书四字:“车马无喧。”接着,他说:“这原是贴在咱祖家北屋正门上的,你写了贴上吧

一直到他从公务岗位上退休,我们那栋楼年年贴的都是这副联。

⑧我在父亲退休那年的腊月里出国,到过年了才回家,根本忘了写春联这回事。这一年

大门口的联语是舅舅写的,一笔刚健道劲的隶书:“依仁成里,与德为邻。”横批是:“和气

致祥。”

⑨我问父亲,怎么又“邻”啊、“里”啊起来。他笑着说:“老邻居比儿子牢靠。”我说

这一副没什么个性,配不上舅舅的字。他却说:“之前那一联,作隐士之态的意思大些,还

不如这一副。”说着,他又掏出一张纸片,上头密密麻麻地写着:“放千枚爆竹,把穷鬼轰开,

几年来被这小奴才,扰累俺一双空手;烧三炷高香,将财神接进,从今后愿你老夫子,保佑

我十万缠腰。”横批是:“岂有余膏润春寒。”我笑说:“你敢贴吗?”父亲说:“这才是寒酸

本色,你看看满街春联写的,不都是这个意思?还犯得着我来贴吗?”

⑩回首前尘,想起多年来父亲对写春联、贴春联、读春联的用意变化,才发现,他的孤

愤嘲消一年比一年深。我现在每年都作一副春联,发现自己家门口老有父亲走过的影子。

[注释]①糅[xiU]把漆涂在器物上。②眷村:战败的国民政府安排被迫自大陆各省徙至

台湾的国民党军及其眷属的房舍。③《张猛龙碑》:北魏著名碑刻,笔力雄强刚健。

3

(1)通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

时间对联父亲的用意

父亲来台之前读书继世,忠厚传家①_______

父亲来台之后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希望全家在新年新环境有新气

象。

我念小学后②_______希望全家和睦邻里,友善仁德。

我上高中后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③_______

父亲退休那年依仁成里,与德为邻④_______

(2)文章第③段详写父亲给“我”讲巨兽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3)有同学对[甲][乙]两处有疑问,请你解答。

①[甲]处的“移植”,在文中有什么含义?

②[乙]处“他才假及眼”,加点词语反映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4)如果傅雷有机会读到此文,你认为他会推荐给傅聪吗?请结合阅读本文和《傅雷家书》

的体会进行阐述。

8.(11分)非文学作品阅读。

①运动是攻克许多健康问题的灵丹妙药,而跑步带来的好处是无可争议的。

②美国学者比尔•哈斯克尔提出了“代谢当量(简称MET)”的概念,人类所有活动都能用MET

来衡量,MET取值范围通常为0.9-23。通过MET可以将运动分为3个等级,MET低于3的

运动为低强度运动,MET在3-6的运动为中等强度运动,MET高于6的运动为高强度运动。

体育运动代谢当量

活动MET

睡眠0.9

1.0

散步(每小时2.7千米)2.3

4

中速散步(每小时4千米)2.9

步行(每小时4.8千米)3.3

3.5

骑行(每小时16千米)4.0

骑行(每小时19千米)5.5

慢跑7.0

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开合跳8.0

跳绳10.0

快速跑(每小时12.1千米)14.0

跑步上楼梯(跑步速度为每小时14.5千米)18.0

③2020年1月的一项研究表明,138名健康状况一般的志愿者在首次参加马拉松(42.195

千米)长跑后,他们的心血管系统状态至少年轻了4岁,即使其中有人用很慢的速度跑完全

程。而年龄越大或健康状况越差的人完成马拉松后在健康方面的获益就越明显。

@2011年台湾发布了一项研究报告,记录了8年来40万人的运动习惯及其死亡情况。

研究表明和从不运动的人相比,即使每天只进行15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也能降

低10%疾病死亡率,这种效果也能通过每天进行5分钟高强度运动获得。研究者得出跑步与

步行的时间效益比为3:1。如果不考虑投入的时间成本,散步耗费相同能量时,也能获得

同样多的健康收益。

⑤英国医生阿利斯特哈特对82位年龄均在40岁以上的马拉松志愿者的骨关节情况进行

了跟踪,马拉松比赛前后的扫描结果显示,志愿者膝盖的主要承重部位,竟然更加强健了。

虽然关节的膝盖骨部分确实出现损伤,但后续扫描显示,该损伤在6个月后痊愈。因此哈特

得出结论:从长期看来,长跑对膝盖的确有好处。跑步有助于激活人体几乎所有的自我修复

机制。骨科专家表示,跑步或步行还能降低由骨关节内骨或软骨破裂引起的关节炎发病风险。

⑥跑步虽好,但实验定量统计学分析显示,久坐者患微关节炎或膝关节炎的风险为10%,

长期坚持适量慢速跑步者的风险为3.5乐参加国际马拉松赛事的运动员中却有13%都患有谶

关节炎或膝关节炎。因此,至少对适量慢速跑步者而言,跑步是有利于降低患骨关节炎风险

的。

⑦当跑步的时候,大脑会分泌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它能让你感到快乐,让你的大脑时

刻保持清醒状态。跑步还能产生一种叫肌肉因子的物质,它能够消除压力,减少抑郁。由于

进行强度更大的运动后,机体的代谢率升高得更快,在散步和跑步所消耗能量相等的情况下,

跑步能更明显地降低体重。

(根据相关资料改写)

(1)下列对文中内容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5

A.骑上自行车,即使每小时18千米这样的高强度运动,也不会让人感觉太累。

B.花90分钟步行和花半小时跑步,若耗费相同能量,获得的健康收益是同样多的。

C.选文第⑥段列举了“10%”“3.5%”“13%”三个数字,准确地说明了跑步可以降低骨关节炎

发病风险。

D.跑步时,大脑会分泌出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让机体的代谢率升高得更快,能更

明显地降低体重。

(2)下列三个选项,你认为哪项最适合做文章标题?请选择并简述理由。

A.跑起来

B.运动--生命的平衡

C.强身健体的灵丹妙药

(3)小丁妈妈说:“我每天都要洗衣做饭,忙得没一点时间,再说我都48岁膝关节也不太

好,跑步还是算了请用文中相关知识劝她适当跑步。

9.(15分)古诗文阅读。

魏咏之

魏咏之,字长道,任城人也。家世贫素,而躬耕为事,好学不倦。生而兔缺,有善相者

谓之曰:“卿当富贵”。年十八,闻荆州刺史殷仲堪帐下有名医能疗之,贫无行装,谓家人日:

“残丑如此,用活何为!”遂贲数斛米西上,以投仲堪。既至,造门自通。仲堪与语,嘉其

盛意,召医视之。医曰:“可割而补之,但须百日进粥,不得语笑。"咏之曰:“半生不语,

而有半生,亦当疗之,况百日邪!”仲堪于是处之别屋,令医善疗之。[甲]咏之遂闭口不语,

唯食薄粥,其厉志如此。及去,仲堪厚资遣之。

初为州主簿,尝见桓玄。既出,玄鄙其精神不隽,谓坐客曰:“庸神而宅伟干,不成令

器。”竟不调而遣之。[乙]咏之遂闭口不语。及玄篡位,咏之为将军刘裕谋而败之;桓歆寇

历阳,咏之率众击走之。义熙初,进征虏将军,后为南蛮校蔚。咏之初为布衣,不以贫贱为

耻:及居显位,亦不以富贵骄人。始为殷仲堪之客,未几竟践其位,论者称之。寻卒于官,

其后录其赞义之功,后追封江陵县公,食邑二千五百户,谥日桓。

(节选自《晋书》,有删改)

(1)下面是某同学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覆门自通一一联想到“造访”中的“造“,推断其义为“拜访、到”。

B.因百日邪一一回忆”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推知“况”义为“而且”。

C.玄鄙其精神不隽一一查词典,从“通‘俊',才智出众”义项中判断“隽”为“出众。

6

D.未儿竟跟其位一一联系上下文“及居显位”和“卒于官”,推测“践”义为“承袭”。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引用善相者的话,为下文魏咏之成为一代名臣做铺垫,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B.魏咏之想去殷仲堪处找名医医治兔唇,但因自身贫困和相貌丑陋自卑消极。

C.殷仲堪先安排名医为魏咏之治疗,后用很多钱财送走他,足见其为人仗义、慷慨大方。

D.魏咏之平定桓玄的叛乱,赶走桓歆,有赞助正义之举,死后被追封为江陵县公。

(3)用现代汉语书写下面句子的意思。

咏之初为布衣,不以贫贱为耻;及居显位,亦不以富贵骄人。

(4)文中[甲][乙]两处均为“咏之遂闭口不语”,原因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回答。

(5)魏咏之从一名草根成为一代名臣的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10.(5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问题。

【甲】

竹石

清郑燮①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乙】

墨竹图题诗②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①郑燮:号板桥,清代书画家、诗人。②该诗作于诗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

(1)甲诗前两句通过“立”等词把竹人格化,把翠竹紧附青山的状貌写活了;

乙诗中的“”一语双关,既指竹,又指百姓大大小小的事。

(2)郑燮不仅喜欢画竹,也经常以竹为题材写诗。根据这两首诗的内容,分析“风中之竹”

深受郑燮喜爱的原因。

7

三、作文(46分)

11.(6分)3月22日,一段网络视频热传,上海一名年轻人因为太累未给70岁大爷让座,

被老人指责为“没道德”。事后,年轻人通过网络发声,说“我没错,我不道歉”。请写一段

文字,表达你对这件事的看法。(100字左右)

12.(4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你即将离开初中,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初中毕业是一段生活的终点,开启新的学

程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人生路途,就是由无数个起点与终点串联铺就。关于这个话题,你一

定有很多话想和大家说。

请准备一篇发言稿,在即将到来的毕业典礼上,和同学们分享交流。可以讲述你的故事

或见闻,也可以分享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1)统一署名“杭晓华”,涉及校名统一为“光华中学”。(2)600--800字。(3)

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8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24分}

1•【解答】答案:

(1)坐恢蓬

(2)甲B乙A丙D

(3)A

2.【解答】

根据对联常识,对联的上下联句式必须一致,“西子风情”是偏正短语,“大幕拉开”是主谓

短语,“惊四海”是动宾短语,上下联结构要一致。

A.有误,“威震体坛”是动宾短语,和“西子风情”不搭配;

B.有误,“捷报传”是主谓短语,和“惊四海”不搭配;

C.有误,“和谐曲”是偏正短语,和“惊四海”不搭配;

D.正确。

故选:Do

3.【解答】结合题干中的“正式与网友们见面了”,②句提到“它由",“它”指的是杭州亚

运吉祥物,因此②应放在前面;③句和①句按时间顺序排列为③①:④提到“此后”,与后

文题干“相比而言……大胆创新”衔接。由此可知,所给语句正确的排序是②③①④。

故选:D»

4.【解答】答案:

①有朋自远方来

②不亦乐乎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

⑤谁家新燕啄春泥(重点字:啄)

⑥黄发垂髻(重点字:髯)

⑦风烟俱净(重点字:俱)

5.【解答】答案:

①苏轼②湖心亭看雪③马二④鲁智深

二、阅读(50分)

9

6.【解答】

对名著人物进行分析时要结合具体相关情节进行分析。比如:示例一:孙悟空一路护送唐僧

西天取经斩妖除魔。“三打白骨精”中哪怕冒着被师父误解的风险,也要打死白骨精,承担

保护师父的责任。尼廉船长始终保护着“鹦鹉螺号”上所有人的安全,在大西洋大战章鱼时

救下尼德•兰,在南极海域破冰遇到困难时他带领船员用浇热水,同时不断凿冰的方法化险

为夷。两人都具有智慧和勇敢,保护他人的精神品质。

答案:

示例一:孙悟空一路护送唐僧西天取经斩妖除魔。“三打白骨精”中哪怕冒着被师父误解的

风险,也要打死白骨精,承担保护师父的责任。尼廉船长始终保护着“鹦鹉螺号”上所有人

的安全,在大西洋大战章鱼时救下尼德•兰,在南极海域破冰遇到困难时他带领船员用浇热

水,同时不断凿冰的方法化险为夷。两人都具有智慧和勇敢,保护他人的精神品质。

示例二:杜少卿是作者极力称赞的人物,淡薄功名,对朝政有清醒的认识。他才华横溢,却

不愿参加科举中个状元光耀门楣,而是守着祖宗家财,逍遥自在。他是真儒名贤,出身于“一

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大官僚地主家庭,有着豪放狂傲的性格。皇上征辟,他则避之不

及,装病拒绝出仕。汪盐商生日宴请王知县,三番五次请杜少卿作陪。杜少卿坚拒绝道:“他

果然仰慕我,他为什么不先来拜我,倒叫我拜他?况且倒运做秀才,见了本处知县,就要称

他老师!王家这一宗灰堆里的进士,他拜我做老师我还不要,我会他怎的?”可见他的正直

清高,无视权贵,不与宵小之辈同流合污。虽然在众多古今圣贤面前没有多少过人之处,可

在当时世风日下之下这样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极其可贵。简•爱:文章的女主人公,一个

性格坚强,朴实,刚柔并济,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她出身卑微,相貌平凡,但她并

不以此自卑。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笨,显示出自立自强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

她有顽强的生命力,从不向命运低头,最后有了自己所向往的美好生活.

示例三:粱生宝在互助组初期,当庄稼人都把羡慕的目光投向富裕中农郭世富时,他跑到郭

县买回稻种,在互助组内搞稻麦两熟;当“老资格”的党员郭振山在革命的征途上退了坡的

时候,他勇敢地担负起带领庄稼人走互助合作道路的重担。保尔•柯察金年少时哥哥离家在

外,他同时找了两份工作,承担起家庭重担。加人布尔什维克后他勇往直前、勇于斗争,为

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两个人都是为共产事业不断努力,坚韧不拔的品质。

7.【解答】

(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①根据第二段中的“祖家大门的对子是请雕工刻的,长年挂着,一到腊月底,卸下朱漆雕版

墨漆字,重鬟云一遍,焕然一新”可知,“诗书继世,忠厚传家”这幅对联,是从祖上传下

来,一直挂在门口。父亲不作更换,是希望家人都牢记祖训,传承诗书文化与忠厚的家风。

②根据第五段中的“我念了小学,大门口的联语换成了依仁成里,与德为邻”可得:依仁成

里,与德为邻。

10

③“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的大意为:不论水流如何急湍,只要心情宁静,就

听不到水声;花瓣虽然纷纷谢落。只要心情悠闲就不会受到干扰。父亲是借这幅对联,希望

人们能在功利喧嚣的社会里,保持内心的淡泊与平静,常怀自在。

④“依仁成里,与德为邻”的大意为:与仁德之家互为邻里。表达了父亲对邻里之间能友善

相待的感激之情,联系横批“和气致祥”可知这幅对联也表现了父亲对邻里的真诚祝愿,希

望大家能和睦吉祥。

(2)本题考查分析句段作用。

从内容上,根据“我最早认识的就是联语上的这些字”可知,第三段记叙的父亲为“我”讲

猎人帮助大象消灭巨兽的故事让我记住了“象”这个字,这是“我”认字的启蒙。通过父亲

对对联中故事的讲解,“我”认识了“象”字,这也是“我”与对联的最早产生的联系。联

系故事内容,猎人因为帮助了大象,大象就回馈给他无数贵重的象牙,让他发达。父亲通过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知恩图报,善有善报,多做善事的道理。联系第二段提到的“诗书

继世,忠厚传家”这一联语,可知父亲给“我”讲这个故事也是希望忠厚的家风能够在“我”

身上传承下去。在结构上,本段中父亲通过讲对联中的故事来教我认字,与首段中的“父亲

教我认字的招数极多”相呼应。

(3)①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含义。移植的本义是指将植物移动到其他地点种植,后引申为

将生命体或生命体的部分转移的器官移植。联系语境,“移植”在句中表示的是“我”把父

亲通过对联教“我”认字的方法运用到自己孩子身上。“我”也会用这种方法教他认字。

②本题考查人物的情感心理。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人物情感。”偶掠一眼

“的意思是偶尔随意地看一眼。这是对父亲看别家对联时的动作描写,从这一动作里,联系

父亲说的话“这几个字不好写”“好春联一一难得一见了”可知,父亲认为现在人们写的对

联一是字不好,二是意境实在是太差。表现了父亲看到这些对联后的失望、无奈,不想多看

的心理。

(4)本题考查文章主旨与名著的对比分析。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本篇文章内容分析人物的品

质和教育方法,以及通过名著内容分析出傅雷的教育方法。探究人物情感及人物形象,进行

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可以认为会,理由可以围绕着“文

中提到了父亲以对联为载体,希望我们能传承良好的家风,希望我们可以诗书传家,与邻为

善,邻里和睦。傅雷是通过写信的形式,教给自己的儿子应怎样做人,怎样面对生活,怎样

对待艺术。文本当中提到的做人的道理和优良家风的传承也同样适合教育傅聪”来表述理由。

也可以认为不会,理由可以围绕着“傅雷对儿子多是正面直接的指导,告诉儿子应该怎样做

人,怎样研习艺术,怎样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而文中的父亲对儿子并无直接教育,而是通过

读对联教给儿子识字,通过赏对联和写对联教给儿子做人的道理,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教育

方式,与傅雷的教育方式并不相同”来表述。

答案:

11

(1)①希望家人不忘祖训,传承诗书文化、忠厚家风。

②依仁成里,与德为邻。

③希望大家能(在世俗功利、浮躁喧嚣的环境中)保持淡泊宁静、恬淡自在的心境。

④感谢邻里友善相待,希望大家和睦吉祥。

(2)详写父亲讲巨兽的故事帮助“我”记忆“象”这个字,这是“我”识字的启蒙,也是

与对联最早的联结;父亲借故事让“我”明白了善有善报(知恩图报)的道理,体现了父亲

希望能够传承家风的思想;结构上呼应了开头,父亲教“我”认字招数多。

(3)①指把父亲教作者认字的招数照样运用到自己孩子身上。

②反映了父亲看到那些对联的字和意境越来越差后失望、无奈、不想多看的心理。

(4)示例一:我认为会。文中父亲和傅雷都希望良好的家风得以传承,希望儿子有优秀的

为人品质。文中父亲通过教儿子读对联、品对联、写对联等方式谆谆教导儿子认真读书,不

忘祖训,忠厚传家。傅雷则是通过写作,直接教导儿子要待人和气,礼仪得体;遇困难不气

馁,要有人格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假如傅雷读到此文,会把它作为

教导的补充材料推荐给傅聪读。

示例二:我认为不会。因为文中的父亲与傅雷的教育方法是不同的。文中的父亲极少直接教

育儿子,而是通过对联、故事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儿子。《傅雷家书》中傅雷针对儿子的

生活与成长中的具体问题(如何面对困难和荣誉,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恋爱婚姻),直接给

出意见和建议,信中常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父子间交流坦率真诚。本文的内容并

不能针对性地解决傅聪的问题。所以不会推荐。

8.【解答】

(1)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本内容。答题时根据平时积累的说明文的相关知识,结合文本内

容分析。

A.有误,每小时18千米,对应到表格里面的MET应该为是4.0~5.5之间,属于是中度强度,

并不是高强度运动;

B.正确;

C.有误,并不是所有的跑步都能够降低患骨关节发病的风险的,表述太过于绝对;

D.有误,文中表述为内啡肽能让你感到快乐,让你的大脑时刻保持清醒状态,并非选项中的

让机体的代谢率升高得更快,能更明显地降低体重。

故选:B。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标题是高度概括整篇文章的精华部分。因此在选择标题

时,一定要明确文章内容。本文用大量笔墨都在说运动与跑步的好处,所以我们在分析原因

的时候,需要往这个方向靠拢。这三个标题都合适,最好的是C项。一方面它点明了主题,

运动与跑步的好处是“强身健体”,另一方面,用“灵丹妙药”突出了好处之大,激发读者

的阅读兴趣。

12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运用。在答题过程中,要注意抓住文中关键性句子、段

落,观点,结合题目中人物情况回答,注意语句通顺。本文中已经明确指出,跑步有益于身

心健康,然后再根据小丁妈妈实际情况分析,小丁妈妈提到了“忙得没时间”,可以用文中

“每天只进行15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也能降低10%疾病死亡率”来回答;针对

“膝关节也不太好”,可以用“长跑对膝盖的确有好处”“适量慢速是有利于降低患骨关节炎

风险”等内容来回答。

答案:

(1)B

(2)示例:选C。一方面它点明了主题,跑步的好处是“强身健体”,另一方面,用“灵丹

妙药”突出了好处之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示例:小丁妈妈,适量的跑步有利于身心健康。首先慢跑运动强度中等,非常适合我

们年纪大的人运动,并且年纪越大,在健康方面的收益就越明显。另外骨科专家说长期坚持

适量慢速跑步还能降低患骨关节炎风险,所以坚持长跑对膝盖有好处,会越用越灵的,再加

上我们膝盖不好更要多动动。如果没时间,每天只进行15分钟的中强度运动也是可以的,

会越来越健康。

9.【解答】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ACD.正确;B.有误,“况”表让步,是况且、何况的意思。

故选:Bo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ACD.正确;

B.有误,魏咏之没有因为自身的相貌丑陋而自卑消极,他积极寻求医治,凭借顽强的意志,

百天不说话只吃稀粥,治好了兔唇。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

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

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初,最初。布衣,平民百姓。以,因为。

句意:魏咏之最初当百姓时,不以贫贱为耻;位居显位之后,也不因为富贵高人一等。

(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从“咏之遂闭口不语,唯食薄粥,其厉志如此”可

知,[甲]处是魏咏之在治病手术之后,谨遵医嘱,一百天闭嘴不说话,等待伤口痊愈。从“玄

鄙其精神不隽,谓坐客曰:'庸神而宅伟干,不成令器。'”竟不调而遣之。及玄篡位,咏之

为将军刘裕谋而败之;桓歆寇历阳,咏之率众击走之”可知,[乙]处是魏咏之最初任州主簿,

受到桓玄轻视,桓玄不迁调魏咏之却把他送走了,魏咏之闭口不语,忍辱负重,最终在桓玄

13

篡位时,击败了他。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把握能力。从“家世贫素,而躬耕为事,好学不倦。生而

兔缺”“咏之遂闭口不语,唯食薄粥,其厉志如此”可知,魏咏之家境贫寒、天生有缺陷,

却发奋读书、努力改变现状,成为学识渊博的人,不卑不亢,即使很痛苦也坚持医治好兔唇

缺陷。可见我们面对艰难困苦要迎难而上,努力克服。从''玄鄙其精神不隽,谓坐客曰:'庸

神而宅伟干,不成令器。’”竟不调而遣之。及玄篡位,咏之为将军刘裕谋而败之;桓歆寇历

阳,咏之率众击走之”可知,魏咏之面对桓玄的轻视和侮辱,闭口不语,忍辱负重,在他篡

位时击败了他,因此建功立业,获得皇帝的赏识。启示我们可忍一时的屈辱,眼光长远,用

成绩说话,把建功立业的实效流传人间。从“咏之初为布衣,不以贫贱为耻:及居显位,亦

不以富贵骄人”可知,魏咏之最初当百姓时,不以贫贱为耻;位居显位之后,也不因为富贵

高人一等。启示我们无论身处什么位置都应该保持不卑不亢的心态。从“及去,仲堪厚资遣

之”“始为殷仲堪之客,未几竟践其位,论者称之”可知,殷仲堪在魏咏之最贫寒的时候帮

助魏咏之治疗兔唇,并给了他很多钱财,魏咏之没多久就达到了殷仲堪的位子,并用自己的

成绩报答了殷仲堪的知遇之恩。启示我们知恩图报,报答他人知遇之恩。

答案:

(1)B

(2)B

(3)魏咏之最初当百姓时,不以贫贱为耻;位居显位之后,也不因为富贵高人一等。

(4)[甲]处魏咏之在治病手术之后,谨遵医嘱,一百天闭嘴不说话,等待伤口痊愈。[乙]

处魏咏之最初任州主簿,受到桓玄轻视,桓玄不迁调魏咏之却把他送走了,魏咏之闭口不语,

忍辱负重,最终在桓玄篡位时,击败了他。

(5)①魏咏之家境贫寒、天生有缺陷,却发奋读书、努力改变现状,成为学识渊博的人,

不卑不亢,即使很痛苦也坚持医治好兔唇缺陷。可见我们面对艰难困苦要迎难而上,努力克

服;

②魏咏之面对桓玄的轻视和侮辱,闭口不语,忍辱负重,在他篡位时击败了他,因此建功立

业,获得皇帝的赏识。启示我们可忍一时的屈辱,眼光长远,用成绩说话,把建功立业的实

效流传人间;

③魏咏之最初当百姓时,不以贫贱为耻;位居显位之后,也不因为富贵高人一等。启示我们

无论身处什么位置都应该保持不卑不亢的心态。

④殷仲堪在魏咏之最贫寒的时候帮助魏咏之治疗兔唇,并给了他很多钱财,魏咏之没多久就

达到了殷仲堪的位子,并用自己的成绩报答了殷仲堪的知遇之恩。启示我们知恩图报,报答

他人知遇之恩。

10•【解答】

(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意思是竹子把根深深

14

地扎进青山里,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咬”“立”等词把竹人格化,具体生动地描述

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紧附青山的状貌。“一枝一叶总关情”意思是老百姓

的一举一动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