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维模拟测试(一)
(满分150分,书面分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策勋十二转,o(北朝民歌《木兰诗》)
(2),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3),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伤心秦汉经行处,。(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鱼我所欲也》中,表现了乞丐贫贱却不失傲骨的句子是:“,
(6)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了塞外雄浑壮美的景象。
(7)陆游《游山西村》中,“,"启示我们不管遇到怎样的困境,只要坚定前进的信念,
努力捕捉契机,就一定会拥抱希望。
【答案】赏蜴百千强烟笼寒水月笼沙会挽雕弓如满月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详解】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
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赐、笼、挽、阙、蹴尔、屑、孤、疑、柳暗”等字
词容易写错。
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1分)
走在qf岖不平的路上,年轻的眼m6u里,装着梦,更装着思想。不论是孤独地走着,还是结伴同行,
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有重量。我们学着不受痛苦,把眼泪像珍珠一样收感:我们学着对待误解,把苦水
当饮料一样品尝;我们学着对待流言,从容冷静地面对世事沧桑。我们学着只争朝夕,走向并珍爱每一处
风光。我们不停地走着,不停走着的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率()受收曦()qf()岖眼m6u()
(2)“风光”中“风”的意思是()(3分)
A.风声;消息B.风气;风俗C.景象I).态度;姿态
(3)画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2分)
(4)请提取下面句子的主干。(2分)
不停走着的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
【答案】(1)chencang崎眸(2)C(3)比喻排比(4)我们成了风光。
【详解】
(1)承----chdn,承受:接受,承担。
藏----cang,收藏:收集保藏、保存。
qi----崎,崎岖:山路不平。
mou----眸,眼眸:泛指眼睛。
(2)风光:风景,景物。光,景象。故选C。
(3)考查修辞手法。“把眼泪像珍珠一样收藏”“把苦水当饮料一样品尝”,把眼汨比作珍珠,把苦水比作
饮料•,这是比喻的修辞。由两个分号分隔开的三个分句格式相同,语义相关,是排比的修辞。
(4)考查提取句子主干。“不停走着的”是定语,“我们”是主语,“也”是副词,“成了”是谓语,“一
处”是定语,“风光”是宾语。主语+谓语+宾语即为主干:我们成了风光。
3.九年级(1)班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4分)
(1)请按提示修改“倡议书”。(6分)
倡议书
可爱的同学们:
为了提高同学们对“保护文化遗产”的思想认识,班委会提出以下倡议:
一、平时多多学习,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思想上提高保护意识。
二、外出参观旅游时,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不破坏文化遗产。
三、做好保护文化遗产的小小宣传员,在校园、社区或其它公共场所禁止破坏文化遗产的不良行为。
同学们,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需要每一个人参与;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你我共同关注。
2021年3月26日
①倡议书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应改为“”。(2分)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2分)
③倡议书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三道题,请你回答。(8分)
①自然文化遗产小组在整理泰山资料卡片时.,看到“五岳归来不看山”这句诗。这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
西岳、南岳、北岳恒山、中岳。(3分)
②楹联文化遗产小组成员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道楹联上下联搭配题,请你选出下列对联的上联或下联。(3
分)
上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下联:
上联:下联:百战忠魂归去来
上联:宰相合肥天下瘦下联:
A.司农常熟世间饥B.千秋冤魂莫须有C.一城山色半城湖
③民俗文化遗产小组发现,中国民俗中常利用谐音字表达某种愿望,如“倒”贴福字,意思是“福”到了。
据传从唐代开始,殿试及第的进士们相约,如果他们中有人将来做了将相,就要请同科的书法家用朱书(红
笔)题名于雁塔;每逢有人赶考,亲友们就会赠送猪蹄给他。亲友们为什么要送猪蹄给考生?(2分)
【答案】(1)①可爱的同学们亲爱的同学们②把“禁止”改为“制止”③落款处在日期上面
加上“九(1)班班委会"(2)①华山衡山嵩山②CBA③示例:因“猪”“祝”
谐音,“蹄”“题”谐音,送猪蹄有预祝考生金榜题名之意。
【详解】
(1)①本题考查倡议书用语。称呼“可爱的同学们”不恰当,应为“亲爱的同学们”。“可爱”一词一般
是长辈评价晚辈小孩的,用这里不合适。
②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画线句词语搭配不当,“禁止”应该为“制止”。
③本题考查倡议书格式。落款应该先写倡议发出者,然后是日期,丢掉了“九(1)班班委会”,应把它加
在落款处日期上面。
(2)①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积累。在我国的各大名山中,其中有五座名山被称为“五岳”。东岳泰山、西岳
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富山。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衡山位于湖南省衡
阳;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嵩山位于河南省郑州。
②本题考查对联。根据对联的词性相对,内容相关分析即可。
第一空:上联“四”“三”在本句诗中为数字,根据诗词对仗的特点,卜联也应选择带有数字的诗句。故
选C。
第二空:根据诗词对仗特点,“百”对“千”,因此第二句诗句应选B。
第三空:“宰相”与“司农”,“瘦”与“饥”相对,故选A。
③本题考查课外知识的积累。平时要善于学习,善于摘录识记一些人文典故、文学常识、奇闻异事等语文
知识,"猪"和''朱"同音,“蹄”和“题”同音,古人赶考,渴望的是金榜题名,亲友们赠送猪蹄,含
有美好祝福在里面,就是希望考生旗开得胜,马到成功,雁塔留名。据此分析概括即可。
二、阅读(5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8分)
需要我做点什么吗?
李良旭
①父母已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了,但依然精神矍铢,步履稳健。我发现,每次回家,两位老人总是讪讪
地问道:”需要我们给你做点什么吗?”
②我揶揄地说道:“你们这么大岁数了,能帮我什么忙?”两老没被我逗乐,反而叹了一口气,他们
的眼睛里有一种憧憬和向往,又有一种深深的失落。
③我忽然感到,让父母觉得自己不中用了,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伤害。做父母的,总希望能为孩子做
点什么,这是流淌在他们血液里的一种力量和信心。
④再去看望父母,母亲又讪讪地问道“需要我们给你做点什么吗?”我有些腼腆地说道:“妈,您过
去做的鞋垫又柔软又暖和,可现在买的鞋垫穿不了几天就破了,一点也不适用,妈,您还能为我做一双鞋
垫吗?"母亲眼睛里顿时闪烁着惊喜的光芒,连声说道:“能做!能做!”说完,母亲就开始帮我做鞋垫,
母亲一下忙碌起来。
⑤父亲在一旁,看到母亲帮我做鞋垫,眼睛里满是羡慕,甚至还有一丝妒嫉。父亲讪讪地问道:你需
要我做点什么吗?"我有些为难地说:“爸,家里的刀已钝了,过去家里的菜刀一直是您磨的,现在您还
能磨吗?”爸爸兴奋地说道:“能啊!能啊!我磨的刀,刀口既锋利又好用,记着,下次来把菜刀带来,
我帮你磨,保证好用!”父亲边说,还边向我比划着磨刀的动作,惟妙惟肖。
⑥听说我有事需要父母帮忙,家里时萦绕着一种喜庆气氛,屋子里,有了一缕明媚和甜蜜。
⑦从此,每次回家,母亲总是一边做着鞋垫,一边拿出一双双鞋垫,说道:“这双是你的,这双是媳
妇的,这双是孙子的,这双是孙媳妇的。”拿着这一双双母亲亲手做的鞋垫,我连忙说道:“妈,您慢慢
做,别累了。”母亲含嗔道:“我一点都不累,孩子啊,不知怎地,自从我给你们做鞋垫,这日子每天过
得都是那么充实和有趣,我好像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母亲说着,忍不住笑出声来。
⑧厨房里,传来一阵阵“霍、霍”声,声音很有节奏,像一段慷慨激昂的旋律。那是父亲正在磨刀。
听得出,父亲磨得很有力,还像我小时候听到父亲的磨刀声。
⑨听着、听着,我的眼睛忽然有些湿润了。我多想就这样一直听到父亲这'‘霍、霍"磨刀声。这声音
听起来就像是父亲那有力的心跳;我多想让母亲一直为我们做着鞋垫,那鞋垫,永远流淌着母亲的体温。
⑩如果说这世上的孝有千万种,那么,这种“啃”老,也是一种孝。它“啃”出了亲情、“啃”出了
关爱、“啃”出了天长地久的温暖和感动。
4.根据提示概括文中“我”与父母的情感变化。(4分)
“我”一一初次请求父母帮忙时:—看到父母卖力帮忙时:—
父母——孩子说不需要帮忙时:孩子拜托帮忙时:
5.请按要求赏析。(6分)
①我耶加地说道:“你们这么大岁数了,能帮我什么忙?”(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②厨房里,传来一阵阵“霍、霍”声,声音很有节奏,像一段慷慨激昂的旋律。(从修辞角度赏析)
6.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7.生活中,“啃老”是被人们批判的一种社会问题,请你联系生活,结合原文谈谈你对文中“啃老”的理
解。(4分)
【答案】
4.腼腆感动失落惊喜
5.①“揶揄”的本义为戏弄,侮辱,为贬义词。在句中表示,“我”开玩笑地跟父母交谈,表现了“我”
当时说这句话的无心,展现了语言的幽默。
②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磨刀的声音比作慷慨激昂的旋律,写出了磨刀声的轻快,富有节奏,体
现出父亲的开心,同时表现出“我”看到父母开心快乐之后的安心。
6.结构上:承上启下,对前文父母帮“我”做事做总结,也引出下文父母的开心快乐。内容上:与前文父
母不被需要时的“失落”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此时父母的开心,家庭的和睦,“我”的孝顺,暗示文章
中心。
7.示例:文中的“啃老”是有限度的,是另一种的孝顺。作者让父母帮自己做事,父母此时有了被需要的
感觉,不再失落,生活越来越幸福。作者并没有完全依靠父母,而生活中更多的“啃老族”却是自己有生
活能力,还要完全依赖父母,这是对父母的过度剥削,不值得提倡。
【分析】
4.考查筛选信息。
第一空:根据第四段中的“我有些腼腆地说道”可得:腼腆。
第二空:根据第九段中的“听着、听着,我的眼睛忽然有些湿润了”可得:感动。
第三空:根据第二段中的“他们的眼睛里有一种憧憬和向往,又有一种深深的失落”可得:失落。
第四空:根据第四段中的“母亲眼睛里顿时闪烁着惊喜的光芒”可得:惊喜。
5.(1)考查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揶揄”的本义为戏弄,侮辱,为贬义词。分析情境,血对自己的父母,
我当然不会是戏弄和侮辱。联系后文“两老没被我逗乐”可知,这个词语在句表达的是我在和父母开玩笑。
既表现我这句话确实是无心之言,也表现了我的幽默风趣。
(2)考查赏析修辞。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父亲磨刀的声音比作慷慨激昂的旋律,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父亲磨刀声的轻快与富有节奏。联系人物心情,父亲希望能为我做事,如今心愿达成,内心当然是喜悦的。
所以此处对于父亲磨刀声音的描写,烘托了父亲此时喜悦的心情。同时也表现了我看到父母开心快乐之后
的满足与安心。
6.考查分析语段作用。
从内容上,表现了我表明有事需要父母帮忙后,父母觉得自己还有用,从而变得开心快乐,家里也萦绕着
喜庆的气氛。与第二段当我说父母年纪大了,不能帮自己什么的时候的失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变化,
是由我这种变相的“啃老”带来的,表现了我的孝顺,点明了文章主旨。
从结构上,既是对上文我请父母帮我做事的总结。也引出后文对于母亲为我们一家做鞋垫,父亲为我磨刀
时的开心快乐的描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7.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联系文本内容可知,当作者表示父母年老,不能帮自己做
什么时,父母是失落而伤感的。后来,他提出让母亲给自己做鞋垫,父亲给自己磨刀,父母就觉得自己还
有用,每天都过得充实而快乐。这种变相的“啃老”,其实是作者对父母另一种形式的孝顺。所以文中的
“啃老”是值得提倡的。生活中的那些“啃老族”明明自己有劳动能力,却不愿用劳动来养活自己,完全
依赖父母,导致父母非但得不到赡养,还要为了子女操心劳力,这种“啃老”是应该批判和谴责的。
(二)(19分)
(材料一)
农林产业、生
6电费数I
3块救助体熬B
H水平
象,强姣蜓0
安M
僚腑&鼾额、定钿
扶、
I5开量碇放白水।
平,强化配队伍1
口&降皿%0
耿江物书助度
库升卫生的褪力.
艮第疗丽水平0
(用I来源:光明网,2019年12月24日)(图2来源:腾讯网,2021年02月25日)
(材料二)
徽州区坚持走“绿色+特色”减贫之路,把培育优质产业作为提升脱贫质量的根本出路和稳定脱贫的根
本保障,打好政策“组合拳”,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坚持“长
期短期结合、山上山下互补、集体个体共赢”模式,引导12个贫困村整合各类资金,发展茶叶、油茶、香
槌、中蜂、皖南花猪、泉水鱼等特色产业,并逐步扩大产业规模,产业到村覆盖率100%,其中5个贫困村
成为区“一村一品”专业村。12个贫困村均建成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国区(基地),并被认定为徽州区农业特
色产业达标村,实现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来源:《黄山日报》,200年08月11日,有删改)
(材料三)
走“绿色”路,打“生态”牌,普洱市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壮大生态经济、改善生态民生,让“绿水
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茶咖、肉牛、生物药、林产业、旅游康养等绿色产业成为老百姓增收脱
贫源泉。澜沧有机三七、景东核桃、墨江紫米、江城坚果、孟连牛油果、西盟蜂蜜等脱贫产品打响品牌,
全市165万亩生态茶园、80万亩咖啡、38万亩特色生物药材,以及超过520万亩的林下经济产业,成为惠
及广大农村的致富产业,增强了贫困地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
(来源:云南网,2021年02月26日)
(材料四)
旌旗引征途,实干见精神。1000万以上——这是自2013年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我国年均减贫人口
的数字。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
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批批党员干部扎根基层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全力以赴解决老百
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掀心事,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
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
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中国人民以不屈意志、实干苦干,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
作出了重大贡献。
脱贫攻坚,感动山河;千年梦圆,就在今朝。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
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
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鹿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打赢脱
贫攻坚战,我们全国一盘棋、没有局外人,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激发出
乘风破浪、阔步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2021年03月02日)
8.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高等教育水平,降低贫困家庭就学负担是教育扶贫的目的。
B.扶贫基地在黄山市徽州区的脱贫致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彰显了生机与活力。
C.云南省普洱市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时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
D.感动山河的脱贫攻坚精神与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一脉相承。
9.阅读材料一中的图1,请你写出漫画的寓意。(6分)
10.材料三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6分)
11.请结合材料一的图2与后三则材料,谈谈我国脱贫工作取得卓越成效的原因。(4分)
【答案】
8.A
9.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不屈意志、实干苦干的精神决战脱贫攻坚。(意近即可)
10.列数字、举例子,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普洱市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壮大生态经济、改善生态民生来实
现脱贫致富。
11.①利用多种渠道、多种举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②因地制宜,走生态化、产业化脱贫之路;③以不屈
意志、实干苦干精神实施精准扶贫;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
【分析】
8.从材料一的图2可知,教育扶贫的目的是: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降低贫困家庭就学
负担。选项“提升高等教育水平”有错;故选A。
9.本题考查图文转换。首先观察漫画,漫画的主体是一个人拿着电钻,电钻上有“脱贫”二字,面对贫困
这座大山,正挥汗如雨进行攻坚战;而推动这个人前进的动力就是“全面小康”。故漫画的寓意是:为实
现全面小康,中国人民正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10.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从“茶咖、肉牛、生物药、林产业、旅游康养等绿色产业成为老百姓增收
脱贫源泉”“澜沧有机三七、景东核桃、墨江紫米、江城坚果、孟连牛油果、西盟蜂蜜等脱贫产品打响品
牌”可知这是举例子;从“全市165万亩生态茶园、80万亩咖啡、38万亩特色生物药材,以及超过520万
亩的林下经济产业”可知这是列举字。结合本段中心句“普洱市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壮大生态经济、改善
生态民生”分析,运用列数字、举例子这两种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普洱市通过积极发展生态产业、
壮大生态经济、改善生态民生来实现脱贫致富。,
11.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提炼与概括。
结合材料一的图2可知,为实现脱贫致富,国家实现了“教育扶贫”“产业发展脱贫”“异地搬迁脱
贫”“健康扶贫”“生态保护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面多渠道的精准扶贫工作;据此可概括为:利用
多种渠道、多种举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结合[材料二]“徽州区坚持走‘绿色+特色’减贫之路,把培育优质产业作为提升脱贫质量的根本出路和稳
定脱贫的根本保障,打好政策“组合拳”,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材料三]'‘走‘绿色‘路,打‘生态’牌,普洱市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壮大生态经济、改善生态民生”这
两个不同地区实现脱贫的举措可以得出原因:因地制宜,走生态化、产业化脱贫之路;
结合[材料四]“现行标准卜,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
出列,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中国人民以不屈意志、实干苦干,
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可概括得出原因:以不屈意志、实干苦干
精神实施精准扶贫;
结合[材料四]“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全国一盘棋、没有局外人,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
势和治理效能,激发出乘风破浪、阔步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可得出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和治理效能。
(三)(18分)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差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砌,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
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
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②几
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彳来④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
[注]①崖限:像门户一样的山崖。②磴;石级。③徂彳来(culai):山名,在泰安城东南。
1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湖中人鸟声俱绝
(2)余强饮三大自而别
(3)是金陵人,容此
(4)这既上
1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14.(甲)(乙)两个文段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甲)文段中“”从侧面突出雪之大,
(乙)文段中"”从侧面突出山之高。(4分)
15.同为游记小品文,(甲)(乙)两个文段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
12.(1)消失(2)酒杯(3)客居(4)等到……时候
13.(1)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2)路上云雾弥漫,冰雪滑溜,石级几乎不能攀登。
14.湖中人鸟声俱绝(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5【甲】文段:表达门乍者与众不同的闲情逸趣和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也寄托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乙】
文段: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分析】
1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
(1)句意: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绝:消失;
(2)句意: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
(3)句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客:客居;
(4)句意: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及:等到。
1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重点词:
(1)焉:哪里;更:还;此人:这样的人。
(2)磴:石阶;几:几乎。
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
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得出答案。甲文中“湖中人鸟声俱绝”意思是“湖中游人全无,连
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句话高度写意,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写出了雪之大,烘托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
的意境。乙文中“半山居雾若带然”的意思是“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这一句话从侧面表现了泰山之高。
15.本题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湖心亭看雪》其中的写景句是“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己”,运用的是白描的写法,主要记
叙了作者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体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也
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并寄托了人生渺茫的
慨叹。由此分析作答即可。《登泰山记》写出了隆冬时节泰山雪后初晴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
的热爱、赞颂之情。
【点睛】
参考译文: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
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
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
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
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
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乙:我起初顺着中谷进去。(沿着小路)走了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巅
顶。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水道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
我没有到过的。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
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
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保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
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三、写作。(55分)
16.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
- 2-6逻辑运算的公式
- 原发性肝癌患者护理查房 2
-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2025年招生伯乐马模拟考试(三)生物试题含解析
-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中外设计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海关学院《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伊宁市第七中学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高中毕业班零诊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山西警官职业学院《药物分离工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九江理工职业学院《影视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电气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和治疗课件
- 妊娠期糖尿病产后护理
- 老挝万象钾矿百万吨级规模氯化钾开发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的开题报告
- 编辑打印新课标高考英语词汇表3500词
- 2023年湖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真题
- 22G101基础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
- 2024年专升本考试-专升本考试(机械设计基础)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对中标候选人的异议书
- 2024年北京市自来水集团长辛店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SOP第2版
- 老人疫苗接种健康知识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