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宁荷叶白茶》团体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e2a7919857c799436b436daa1f48ae9/4e2a7919857c799436b436daa1f48ae91.gif)
![2《建宁荷叶白茶》团体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e2a7919857c799436b436daa1f48ae9/4e2a7919857c799436b436daa1f48ae92.gif)
![2《建宁荷叶白茶》团体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e2a7919857c799436b436daa1f48ae9/4e2a7919857c799436b436daa1f48ae93.gif)
![2《建宁荷叶白茶》团体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e2a7919857c799436b436daa1f48ae9/4e2a7919857c799436b436daa1f48ae94.gif)
![2《建宁荷叶白茶》团体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e2a7919857c799436b436daa1f48ae9/4e2a7919857c799436b436daa1f48ae9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宁荷叶白茶》团体标准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建宁荷叶白茶》团体标准由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归口,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建宁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共同起草与编制。2编制原则和依据2.1编制原则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国标委联〔2019〕1号)、《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起草。2.2编制依据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302茶取样GB/T8303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T22291白茶GH/T1247调味茶GB/T18797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GB/T1448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H/T1070茶叶包装通则GH/T1071茶叶贮存通则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2023]第70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9]第123号)3主要编制过程3.1前期准备建宁县作为中粮集团对口帮扶区县,为不断提升帮扶质量和成效,中茶把乡村振兴工作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度融合,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持续推进脱贫地区茶产业升级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贡献中茶力量。2023年3月,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茶福建”)与建宁县人民政府本着依法依规、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同意就建宁荷叶茶研发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定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一致同意在推进建宁荷叶茶研发和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具体包括:(一)推进建宁荷叶茶标准制定。双方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共同推进建宁荷叶茶标准的科学制定,打造建宁荷叶茶标准体系,推动建宁荷叶茶标准化建设;(二)推进建宁荷叶茶产品研发。中茶福建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协助建宁县开发各茶类荷叶茶产品,提升荷叶茶品质,丰富荷叶茶品类推进建宁荷叶茶品牌推广。(三)中茶福建利用自身的行业优势、品牌优势,协助建宁县进行建宁荷叶茶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实现助农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中茶福建根据荷叶白茶项目工作的需要,牵头组建团体标准起草小组,制订工作方案,明确目标要求、工作思路、人员分工和工作进度等。起草小组对标准制定工作展开调研,收集现有荷叶、白茶及调味茶相关的学术论文、技术标准、技术法规,进行资料汇总。2023年6月,起草小组完成标准基本框架的编制,召集双方参与标准制定的工作人员开展团体标准研制座谈会,确定标准名称,基本内容、归口协会、拼配比例、质量要求等内容。3.2申请立项2023年6月工作组完成《建宁荷叶白茶》团体标准立项的申报材料,并向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提出团体标准立项申请。3.3编写起草团体标准。4编制目的和意义建宁县处于闽江源头,自然条件优越,是中国建莲之乡,建莲种植面积约有5万亩,荷花为建宁“五朵金花”之首,莲子是“建宁五子”之首,同时也是福建“福九味”之首。荷叶,性味苦、平、无毒,具有凉血,止血,散瘀,升津清热,消暑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荷叶能“生发元气,裨助脾胃,涩精浊,散淤血,消肿痛,发痘疮”。主治暑热病证、脾虚泄泻和多种出血症。现代医学药理研究发现,荷叶有解热、抑菌、解痉、减肥调脂的作用,《本草纲目》又载“荷叶服之,令人瘦劣”。2012年卫健委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共86种,荷叶位于其中。建宁荷叶产品的深度开发和利用,能进一步提高建莲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有效提升建莲附加值,增加莲农、茶农收入,促进建莲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建宁荷叶白茶,在传统白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辅以特定比例的荷叶,经过创新性的后加工技术,形成了建宁荷叶白茶的特定品质风格。目前,建宁荷叶白茶得益于中粮集团对口帮扶政策的实施,在中粮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的产业发展规划、资金支持、技术指导、品牌创建和市场开拓等全方位帮扶指导下,发展势头良好,市场前景可期。但与这一趋势不相协调的是建宁荷叶白茶产品的标准化工作滞后,生产企业众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使消费者茫然。为此,建宁荷叶白茶产品标准的制订与宣贯,使生产及消费者在生产和市场流通过程中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循,对提升建宁荷叶白茶产品的稳定性、声誉度和品牌创建有着十分现实意义。5主要条款的说明5.1第1章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宁荷叶白茶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建宁荷叶白茶。5.2第3章术语和定义GB/T14487、GB/T22291、GB/T1247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5.3第4章产品分类建宁荷叶白茶产品分为荷叶白牡丹白茶、荷叶寿眉白茶、紧压荷叶白茶和荷叶白茶袋泡茶。5.4第5章要求本章给出了建宁荷叶白茶的原料要求、产品质量基本要求、感官品质、理化指标、安全卫生指标、净含量、生产加工过程要求等。5.5第6章试验方法本章给出了建宁荷叶白茶的感官品质检验、理化指标检验、卫生安全指标检验、净含量检验等方法。5.6第7章检验规则本章给出了建宁荷叶白茶的组批、抽样、检验分类、判定规则、复验等。5.7第8章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章给出了建宁荷叶白茶的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6贯彻标准的要求、措施和建议为了使该标准的制定能尽快服务于规范建宁荷叶白茶,推动建宁荷叶白茶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标准发布后,要做好宣传培训、加大贯彻实施和建立检查监督机制等工作。具体来说:(1)加大宣贯力度。一是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2城镇化【知识精研】高一地理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二)
- 2025至2031年中国壁砖哑光熔块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丙烯酸2-乙基己酯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雕刻机控制系统软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表面粗糙度》课件
- 投资竞赛复习试题附答案
- 化工分析站丁苯橡胶分析岗练习试题及答案
- 底盘选择上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 《移动平均线》课件
- 《青少年偏差行为》课件
- 高二上学期物理(理科)期末试题(含答案)
- 小班期末家长会-双向奔赴 共育花开【课件】
-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设计
- 2024年江西省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治疗
- 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规划课题申报范例:俄罗斯教育改革研究(附可修改技术路线图)
- 运输企业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简单版5篇)
- SAP导出科目余额表和凭证表操作说明及截图可编辑范本
- 仓库货物安全管理
- 服务质量、保证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