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诉讼研究中的实证问题_第1页
我国刑事诉讼研究中的实证问题_第2页
我国刑事诉讼研究中的实证问题_第3页
我国刑事诉讼研究中的实证问题_第4页
我国刑事诉讼研究中的实证问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刑事诉讼研究中的实证问题

中国的犯罪学术界现在有两种倾向。其中之一是基于提高中国的犯罪学学术水平,并将犯罪学视为普及和应用犯罪学理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其次,过度证据研究是限制和影响犯罪学学科成熟的主要问题之一。(1)笔者通过梳理我国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发展脉络,分析我国犯罪学实证研究面临的困境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试图探寻我国犯罪学研究的路径选择。一、实证研究课程体系的重构20世纪前半期,犯罪学从西方引进,并植根于我国发展起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个时期,由于大量译介国外的犯罪学著作,实证研究方法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严景耀先生及其著作《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将犯罪现象置于文化传统的宏观背景下研究。他注重社会调查,曾去北京的监狱进行实证研究,带领学生对中国20多个城市的犯罪情况做调查,收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2)但面对国内犯罪研究数据获取不易的现实,很多学者在借鉴西方实证研究方法的时候连带地将其调查数据一并引进,而这些资料是否符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则在所不问,使得我国犯罪学的实证研究徒具其名。新中国成立后,受苏联社会主义犯罪学派影响,中国的犯罪学研究强调对犯罪现象的思辨,对犯罪背后蕴藏的阶级因素尤为关注,意识形态的痕迹随处可见。有的学者探讨犯罪原因,混淆犯罪根源与犯罪原因的关系,犯罪社会现象与犯罪个人行为不做区别,分析个人犯罪行为时带上了浓厚的阶级色彩,认为“现存的私有制是犯罪的根本原因”(1),“社会主义制度自身不产生犯罪”(2),提出诸如“私有制论”、“阶级斗争论”、“外来影响论”等观点(3)来解释个体犯罪原因。也有一部分学者主张,“西方以实证见长,中国以思辨领先,我们要发扬自身的优势,对西方研究模式不可照般。”(4)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研讨会上,有学者提出,中国犯罪学界应重视和加强实证研究。这一观点引起与会学者对实证方法在我国犯罪学研究方法中地位的争鸣,虽未达成一致,但均认为“我国犯罪学研究首先应当根据犯罪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然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思辨,再用其理论指导实证研究,使实证更加准确,更加科学”。(5)关于犯罪学实证方法的研究被提上议事日程。后来,又有学者进一步明确指出“就方法的作用而言,就结论的来源而言,实证研究是决定性的,实证方法在犯罪学研究中是具有基础地位的。”(6)实证研究方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二、中国犯罪学证据的积累近年来,对我国犯罪学实证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著述主要有以下几种。1.犯罪犯罪学的研究内容该课题组动用大量科研力量,大规模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获得了数百万个数据,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揭示了我国建国以来刑事犯罪状况、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是我国当代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奠基之作。2.20世纪90年代以来,周路研究员带领天津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科研团队对天津市犯罪发展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三年(1990、1993、1996、1999、2002年)一次大型调查,建立起“天津市犯罪调查科研数据库”,对罪犯成员、犯罪类型、犯罪时空和犯罪手段等研究分析,出版《当代实证犯罪学》(1995)、《犯罪调查十年——统计与分析》(2001)、《当代实证犯罪学新编———犯罪规律研究》(2004)等。3.2006年群众出版社出版的周长康、张应立、钟绿芳合著的《发展犯罪学》。全书有75张表格,以系统的数据及大量的事例说明和论证我国犯罪发展态势。系统地引用了我国建国后公安机关50多年的刑事立案数和浙江省公安机关50多年的刑事立案数。在分析犯罪方式、犯罪思维、犯罪技术等的发展变化中,均采取系统数据和典型事例论证说明。其数据的全面性、系统性在国内犯罪学著作中不多见,提升了发展犯罪学的科学性。作者研究了犯罪数量的发展、犯罪类型的发展、犯罪侵害的发展、犯罪心理的发展、犯罪方式的发展、犯罪思维的发展及犯罪技术的发展等,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今后十年我国犯罪发展的基本态势,认为当代中国的犯罪正处在由传统犯罪向现代犯罪的发展过渡阶段。(7)近年来发表了一些以实证研究见长的犯罪学学术论文。1.皮艺军、马皑发表在《犯罪研究》(2000年第6期和2001年第1期)的《卖淫活动的共生模式》。该论文基于1999年对北京市“三陪女”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卖淫嫖娼活动的“黑数”现象及其地域分布、行业分布、人员构成等,揭示了中国社会卖淫得以生存的基本模式,即经济市场、相关经济部门、腐败与卖淫存在的共生模式,并提出控制性病的蔓延是实施禁娼管理模式的切入点。2.对我国现行的刑事立法和刑事政策的质疑前者基于对北京市与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1995年至2000年审结的涉及人员死亡的凶杀犯罪案件的实证分析,对我国现行的相关刑事立法和刑事政策做了新的审视该;后者以北京市、深圳市和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法院审理的2932例凶杀犯罪案件作为样本,对这几个地区的凶杀犯罪特点作出分析。3.少年重新犯罪率影响因素该调研报告基于作者对浙江省1998-2000年刑满释放青少年连续七年的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归正青少年重新犯罪率为7.2%;影响其重新犯罪的相关因素是现实表现、安置就业、社会态度、首犯案由、回归婚恋、家庭关系、家庭住址、户口落实、捕前职业、家庭经济、刑期、首犯年龄、判前婚恋等;而性别、帮教情况和文化程度等因素与是否重新犯罪无关。该调研报告揭示了青少年重新犯罪规律,为调整我国防控青少年重新犯罪的体系提供了经验资料和理论支持。4.调研对象及方法该研究以2003-2005年贵州省25周岁以下(分为A组:14-16周岁,B组:16-18周岁,C组:18-25周岁)的青少年毒品违法犯罪情况为调研对象,通过数据统计调查、问卷调查、走访座谈、个案分析等方式实地了解情况,并将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了系统的综合汇总,探寻原因,寻求对策。5.犯罪人格预防的对策建议文章基于对11名公开报道的典型犯罪人格者以及新疆五家渠市芳草胡监狱的19名具有犯罪人格的在押犯罪人的家庭、成长经历以及犯罪情况的分析,提出犯罪人格预防的对策建议。6.青少年是否处于“低自我控制”的危险因素该研究分别从北京、广州、成都三地的普通青少年人群、违法青少年人群(来自未成年人劳教所)、犯罪青少年人群(来自未成年人管教所)中抽取男性被试。回收有效问卷共797份,其中普通青少年组为179名,违法青少年组277名,犯罪青少年组341名。所有797名被试中,有3名被试年龄项缺失,其它794名被试者平均年龄为17.97岁。该研究基于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良好的学校控制以及对父亲的依恋对青少年形成“低自我控制”的心理特点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该研究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预测青少年是否出现违法或者出现犯罪行为方面,学校控制、依恋同伴和低自我控制这些因素的作用显著。该研究通过针对普通青少年、违法青少年和犯罪青少年综合因素的实证研究与分析,结果基本支持研究的假设,青少年出现违法或犯罪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某单一因素,而是来自家庭、学校、同伴等社会环境,以及其个人心理层面,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三、实证研究方面,应加强“两近年来我国犯罪学实证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犯罪学界开展实证研究仍然面临很大的困难。有学者主张,我国的犯罪学研究之所以提不出切合实际需要的理论观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犯罪问题作实证性的分析和研究,而影响实证研究的客观原因主要是实际部门不配合、经费投入有限,主观原因主要是研究者缺乏相应的素质。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是资源共享,利益均占;二是立项倾料,加大投入;三是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素质。(1)有学者认为,与西方犯罪学相比,我国犯罪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和犯罪学实证研究成果的转化机制不畅是我国犯罪学实证研究面临困境的关键。一方面,犯罪学研究者大多偏重于用传统的法学思辨模式对犯罪问题做定性研究,缺乏用社会学调查研究方式进行社会调查、犯罪统计等实证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官方犯罪统计的不公开性和数字的不客观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开展,导致我国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先天不足。我国犯罪学实证研究不但面临上述困境,即使一些致力于实证研究的学者,其实证研究也存在很多问题。有学者指出,犯罪学者的实证对策研究往往等同于实际部门的调研工作,缺乏深度的理论思辨和学术论证。(2)还有学者指出,虽然实证方法的运用已经成为我国犯罪学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潮流,但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一,学者过分强调实证研究而否定思辨研究。这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没有脱离实证的轨道,但处处以实证为“唯一”;二是背离实证研究的宗旨,夸大实证研究中量化的重要性,脱离实证研究必须的研究规范性。其二,对实证研究具体方法的运用不科学。有的实证研究成了庸俗的统计调查,有的甚至连用于实证研究的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都存在问题,这使得实证研究的结果要么意义不大,要么结论错误。(1)还有学者指出,我国犯罪学实证研究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犯罪调查统计数据不实,分析方法不够严密,欠缺科学性;被害调查方法和自我报告制度尚未引入,造成研究“盲区”,缺乏重要的信息来源;犯罪预测方法不够科学,没有个体预测和再犯预测;对策评估反债系统尚未建立,措施的效果难以评枯等不足。(2)此外,我国犯罪学研究还存在实证研究方法单一的问题。目前我国学者提及实证研究就以为是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对得出的结论夸夸其谈。事实上,实证研究的具体方法有很多,比如观察、实验、调查、比较等。另有学者认为,我国犯罪学界出现的一个问题是过分的实证研究,即过分地接近于经验主义的研究。(3)过分的实证研究对任何犯罪学研究都强调实证的重要性,必须通过实证的检验。其有两种倾向:一是没有脱离实证的轨道,但处处以实证为“唯一”;二是整个背离了实证研究的宗旨,夸大实证研究中量化的重要性,脱离实证研究必须的研究规范性。有的犯罪学研究者迫于职称评定和工作量考核的压力,为发表和出版更多的科研成果,自以为设定几个假设,加上一些统计,就可以称为实证研究。对于假设和理论的联结、变量与概念的联结、测量量具的标准化等根本问题,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四、我国犯罪学实证研究的现状从以上的回顾中可以看出,在我国犯罪学建立初期,由于受到前苏联犯罪学研究的影响,实证研究基础相对薄弱。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开始对传统的哲学的、思辨的研究方法进行反思,同时采用定量分析等实证方法对我国的犯罪现象开展研究。近年来,我国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力度不断加强。我们也应当看到,目前我国犯罪学界开展实证研究仍然面临很大的困难,且尚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匮乏论”和“过分论”均不能反映目前我国犯罪学实证研究的现状。我国犯罪学研究走向深入的最好途径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的结合。定性研究也称为思辨研究,它主要是指运用一系列基于逻辑学原理的思维规则、分析手段以及其他有关学科知识,对调查所获的犯罪学研究资料进行剖析,以揭示犯罪现象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的研究方法。犯罪学实证研究主要有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两种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也被称为量的研究,主要是指运用一系列基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的测算、计算和分析手段,对调查所获的犯罪学研究资料进行分析,以说明犯罪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规律、数量关系的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