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天、入地、下海是人类向自然界挑战的三大壮举。“上天”“下海”“入地”地球内部是什么?科拉超深钻孔自1970年起,苏联在科拉半岛进行科学钻探,其中最深的一个钻井达12262米;它当时是世界上最深的钻井。科拉钻井蓝鲸2号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2号"是半潜式钻井平台,平台长117米,宽92.7米,高118米,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50米。科拉钻井蓝鲸2
号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方法2方法1地球的圈层结构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地震和地震波一Earthquakesandseismicwaves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1.地震---概况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地震地震: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用烈度来表示。震级只有一个,烈度可以有多个。地震烈度为11的汶川县地震烈度为6的重庆市区将烈度相同的点连成封闭的曲线。1.地震---概况1.地震——构造的示意解析地球内部岩石发生断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即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从观测点(如地震台)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将烈度相同的点连成封闭的曲线,称为等震线。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地震通过什么方式传播如此巨大的能量呢?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的性质,通过对地震波的精确测量,“透视”地球内部的结构地震波:地震发生时,地下物质受到强烈的冲击,产生弹性震动,
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2.地震波(1)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什么位置出现突然急剧的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推测其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17km,横波和纵波明显加快。这种波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不连续面两侧介质有明显差异。2900km,纵波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探究一:观察下图,回答问题。2.地震波速度增大纵波变慢横波消失17地震波的传播速度2.地震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横波(s波)类型
传播介质:传播速度:纵波(p波)速度较慢速度较快固体固体、液体、气体质点移动:特质
(3)归纳地震波的特性。17。2.地震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横波(s波)类型
传播介质:传播速度:纵波(p波)速度较慢速度较快固体固体、液体、气体使地表物质左右摇摆质点移动:使地表物质上下震动特质
(3)归纳地震波的特性。1716横波纵波
地震纵波地震横波思考:横波破坏程度
VS纵波破坏程度横波的破环程度>纵波的破坏程度(1)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会有什么感觉?(2)如果是在海洋上的航行者会有什么感觉呢?陆地上的人首先感受到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摇晃。海洋上的人只能感受到上下颠簸。因为纵波传播速度快,可在固、液、气三态物质中传播,而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探究二:思考下列问题地球的内部圈层二Theinnersphereoftheearth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界面的命名是为了分别纪念发现这两个界面的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契奇和古登堡1.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外核内核地幔地壳软流层岩石圈2900千米6371千米地面100200300400深度/千米大洋地壳大陆地壳莫霍界面软流层岩石圈上地幔2.地球内部圈层探究三:结合教材,讨论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地壳地壳是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地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比较稳定到了莫霍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突然增加。地壳②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壳最厚处可达70千米。③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①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地壳厚度在陆地和海洋上的分布有什么区别?根据地壳化学组成的差异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将地壳分为上下两层,这两层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有着明显的区别。分层名称主要成分密度分布上层硅铝层由硅、铝成分较多的花岗岩类组成小不连续分布;在大洋底部非常罕见,即使有也非常薄下层硅镁层由镁、铁、钙成分较多的玄武岩类组成大连续分布;大陆和大洋地壳中都有分布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地幔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圈层,在莫霍面以下到古登堡面以上,深度从地壳底界到2900千米。地幔能传播横波,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由上而下,铁、镁的含量逐渐增加。地幔17km2900km900km莫霍面地壳地幔上地幔下地幔地核古登堡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上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温度很高,岩石部分熔融,能缓慢流动;科学家推断,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软流层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地核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即古登堡面所包围的球体,科学家推测,组成地核的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地核17km2900km900km莫霍面地壳地幔上地幔下地幔5150km外核内核地核古登堡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地核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即古登堡面所包围的球体,科学家推测,组成地核的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①外核:横波不能在外核中传播,表明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它们相对于地壳的“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②内核:一般认为地球内核呈固态。内核外核圈层名称界面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圈层特点地壳地幔地核(莫霍面)(古登堡面)传播速度比较稳定传播速度突然变快横波消失纵波变慢分上下两层平均厚度17km洋壳薄;陆壳厚分上地幔和下地幔固态特征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岩浆的发源地)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液态;内核固态地球的外部圈层三Theoutersphereoftheearth1.地球的外部圈层概况通常把地壳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地核大气圈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近地面的大气密度大,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减小。A悬浮物+气体原始大气成分:CO2、CO、CH4、NH4等氮78%氧21%水圈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主要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地表和近地表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圈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C大气圈(底部)+存在于水圈(全部)+岩石圈(上部)地球生物的活动和影响范围虽涉及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但多数生物集中分布在大气圈、水圈与岩石圈很薄的接触带中。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同时也在促进太阳能转化,改变大气圈和水圈组成,改造地表形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外部圈层积雪湖泊树木云山体地球的圈层结构外部圈层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分层岩石圈: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交接过渡的一个圈层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纵波横波地震波记忆:一波二面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丝线绕线机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真空发生器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 2024年合肥长丰县部分单位招聘编制外1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演讲比赛保安工作总结与观众控制计划
- 学期总结与新学期展望计划
- 教学成果展示与分享活动计划
- 增强员工满意度的实施方案计划
- 学校图书馆使用与推广计划
- 如何应对经济波动带来的影响计划
- 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妇幼保健科医生述职报告妇幼保健工作的案例分析和效果评估
- 无人机现场服务方案
- 新时代高职院校“三四五四”劳动教育体系构建探索
- 卫生院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 2024年中国融通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YY0499-2023 麻醉和呼吸设备 气管插管用喉镜(OCR)-转自RTF
- 某房地产公司项目定位分析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西路学校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3年下半年软件设计师真题 答案解析(上午选择 下午案例)全国计算机软考
-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