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达尔文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实验证明了生长素的产生部位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由遗传决定,不受重力影响C.温特以燕麦胚芽鞘为实验材料,证明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太空中水平放置的植物根也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2.浜螺以浒苔等小型藻类为食。为研究捕食者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在大小相同的潮间带实验区,放置不同密度的浜螺,一段时间后测定藻类的种类数,得到下图所示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浒苔与其他小型藻类存在竞争关系B.浜螺的捕食改变了群落的物种组成C.浜螺的捕食偏好会改变不同藻类在群落中的地位D.去除浜螺更有利于提高群落的物种丰富度3.图中甲、乙、丙的关系依次是()A.共生、捕食、寄生 B.共生、竞争、捕食C.寄生、共生、竞争 D.共生、捕食、竞争4.下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a、b表示参与该过程的两种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两种激素能在同一细胞内合成B.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C.a、b两种激素的功能虽然不同,但其所作用的靶器官可能相同D.a激素和a激素受体的识别体现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5.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由结构①③组成B.②进入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C.②发挥作用后被快速清除D.②与④结合后③的膜电位不一定呈外负内正6.如图为反射弧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代表效应器B.②代表神经中枢C.③中突触处兴奋传递方向是双向的D.④未兴奋时,膜两侧电位呈外正内负7.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偶然因素(如火灾、龙卷风等)导致成熟阶段优势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窗的现象。生态学家对某林窗的生态变化进行了研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第2年第4年第6年第8年第10年第12年艾蒿(株/平方米)5810641紫荆(株/10平方米)135642樟树(株/100平方米)012588A.在调查上述物种的种群密度时,为减少误差应注意随机取样并取平均值B.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林窗内林鼠的种群密度,所得数据往往比实际结果偏小C.标志物脱落是影响调查林鼠的种群密度准确值的原因之一D.随着时间的推移,艾蒿、紫荆的种群密度又逐渐下降,原因是林窗逐渐关闭,导致林下光照强度减弱8.(10分)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肿胀的症状。下列不会引起水肿的是()A.人体感染丝虫后主要淋巴管道被成虫堵塞B.缺铁性贫血患者体内的血红蛋白含量减少C.急性肾炎引起蛋白尿,使血浆蛋白的含量减少D.炎症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加二、非选择题9.(10分)当人体内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并引起胰岛B细胞和组织细胞的一系列反应,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的方式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2)据图分析,人在进食后,随着血糖浓度的升高,葡萄糖的进入使胰岛B细胞内的_____过程加强,同时导致ATP/ADP的比值_____,进而使胰岛B细胞膜上的K+通道关闭,使Ca2+通道处于______状态,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3)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经体液运输后被组织细胞膜上______识别,通过促进血糖进入细内的氧化分解、______或转变为非糖物质来降低血糖。胰岛素的增加对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起到______(填写“促进”或“抑制”)作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平衡上存在______关系。(4)图中组织细胞中合成的脂肪绝大部分可运送至脂肪组织细胞中,若运输过程中有多余的脂质在血管内壁上大量沉积,便会导致高脂血症,易引发高血压。请解释此过程引发高血压的可能原因是______10.(14分)陆坡是陆架到深海的过渡区域,具有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特征,能量和物质交换活跃。图1是南海北部陆坡生态系统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图2是该生态系统关键度指数分布,表1是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转化效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能量转化效率营养级ⅡⅢⅣⅤ22.1125.7218.5713.40(1)从图1中可以看出,南海陆坡生态系统中能量来源主要为________和________中的能量,相应的食物链即为碎屑食物链和牧食食物链。在该生态系统中,生物量的大部分不是被取食,而是死后被微生物所分解,因此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以________食物链为主。(2)研究过程中,游泳动物标本主要来自底拖网采集,该方法属于________法。常用关键度指数和相对总影响来定义关键种,图2结果表明,在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和________的关键度指数和相对总影响较高,在系统中处于关键种地位。(3)研究发现,该生态系统结构呈金字塔状,生态系统规模较大,从表1结果表明,各营养级能量转化效率均高于10%,甚至超过20%,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从系统各营养级转化效率来看,低营养级转化效率相对较________(填“高”或“低”),其中第________营养级转化效率最高。(4)与南海北部沿海海域生态系统普遍处于退化状态相比,南海北部陆坡生态系统整体处于较为成熟、稳定的状态,可能主要得益于________。11.(14分)下图甲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图甲中结构c的放大图,图(a)为下丘脑的部分功能的示意图,图(b)为压力对人体部分器官的影响。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中填字母,_____填文字)(1)图甲中a表示反射弧中的______。在e处实施刺激引起肌肉收缩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的孩子,大脑皮层厚度会增加,图甲中结构[______]_________数量将增加。(2)兴奋在图乙所示结构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当兴奋传至突触小体时会引起细胞膜上Ca2+通道打开,并使Ca2+内流,从而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图中的神经递质会引发后一个神经元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图乙中兴奋传递涉及的信号转换为___________。(3)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有_______________(4)若已知图(a)中的突触前膜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则在a处给予适宜的刺激,b处电流计会发生___________次偏转。分析图(b)可知,人体因为情绪产生压力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__调节;若肝脏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激素a的特异性受体,激素a分泌量上升能使血糖浓度升高,由此推断激素a能促进____________水解为葡萄糖。(5)图(b)中激素e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这种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图(b)中激素e的靶细胞众多,也包括图(b)中___________细胞。12.下图是具有两种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若II-7为纯合体,请据图回答:(1)甲病是致________性遗传病;乙病是________性遗传病。(2)II—5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III—8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3)III—10是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4)假设III—10与III—9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因为生长素受重力作用会极性运输到向地侧,导致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背地侧,由于根对生长素较为敏感,背地侧生长浓度低,促进根向地生长,向地侧生长素高,抑制生长;故植物根向地生长。【详解】A、达尔文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实验只能证明胚芽鞘是感光部位,推测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传递,A错误;B、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的上端运到形态学的下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由遗传决定,不受重力影响,B正确;C、温特分离出了某种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不是温特发现的,C错误;D、太空中不受重力影响,水平放置的植物根不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D错误。故选B。2、D【解析】分析题图:由曲线图可知,随着浜螺密度由0逐渐增加到225只/m2左右时,藻类的种类最多,说明浜螺捕食藻类,但更喜欢取食小型绿藻浒苔,浒苔被浜螺捕食,为其他藻类的生存提供了空间等条件,从而使藻类的种类增加。由此可见,浒苔与其他小型藻类存在竞争关系,且在与其他藻类竞争中,浒苔占优势地位。当浜螺密度超过225只/m2时,其喜食的浒苔几乎取食尽了,只能转向取食其他藻类了,因此,藻类的种数随着浜螺的密度继续增大而减少。【详解】A、据分析可知,浒苔与其他小型藻类存在竞争关系,A正确;B、据图可知,随着浜螺密度由0逐渐增加到225只/m2左右时,藻类的种类增加,当浜螺密度超过225只/m2时,藻类的种数随着浜螺的密度继续增大而减少,浜螺的捕食改变了群落的物种组成,B正确;C、据分析可知,浜螺捕食藻类,但更喜欢取食小型绿藻浒苔,随着浒苔被浜螺捕食,改变了不同藻类在群落中的地位,C正确;D、据图可知,浜螺密度为225只/m2左右时,藻类的种类最多,说明适当投放浜螺更有利于提高群落的物种丰富度,D错误。故选D。3、D【解析】1、共生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数量曲线呈平行关系。2、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数量曲线分析有时相反,有时平行。3、竞争是两种生物生活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中,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竞争结果往往对一方不利,甚至会被消灭。【详解】甲中两种群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互利共生关系。乙中两种群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丙中两种群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竞争关系,即D正确,ABC错误。故选D。4、A【解析】分析图形:当血糖降低时,作用于胰腺,使胰岛A细胞分泌b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使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升高血糖;当血糖升高时,作用于胰腺,使胰岛B细胞分泌a胰岛素,胰岛素使血液中的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原、肌糖原等,使血糖降低。同时胰岛素不能进入细胞,只能作为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的受体相结合。【详解】A、a激素是胰岛素,b激素是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合成并分泌,A错误;B、结合分析可知,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使血糖浓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B正确;C、a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b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两者的作用效果相抗衡,但其作用的靶器官可能相同,如肝脏细胞,C正确;D、a激素可作为信息分子,其与a激素受体结合后能调节生命活,该识别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正确。故选A。5、A【解析】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且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2、题图分析,图中①为突触前膜;②为神经递质;③为突触后膜;④为受体。【详解】A、①是突触前膜,③是突触后膜,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A错误;B、②为神经递质,其进入突触间隙的方式为胞吐,该过程需消耗能量,B正确;C、②是神经递质,其发挥作用后往往被快速清除,从而保证了神经调节的精准性,C正确;D、②神经递质与④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会引起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改变,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因此③的膜电位不一定呈现外负内正,D正确。故选A。6、D【解析】由图知:②有神经节,②为传入神经;①感受器;③为神经中枢;④为传出神经;⑤为效应器;因此AB错误;③存在突触,突触只能单向传递,C错误;④未兴奋时,膜两侧电位呈外正内负,D正确。点睛:本题考察学生对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判断和分析,难度一般。这里提醒大家一句,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方向是双向的,在完整的反射弧中传导方向是单向。7、B【解析】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在进行样方法调查时,需要随机取样,计算种群密度时,样方法是计算各个样方内种群数量的平均值,计算时要注意样方的面积大小相等;标志重捕法通常适用于动物,相应的计算公式为: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详解】A、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为减少误差应注意随机取样并取平均值,A正确;B、林鼠对捕鼠器有记忆,被重捕的机会减少;被标记个体迁出调查区域;标志物脱落等,会导致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林窗内林鼠的种群密度时所得数据比实际结果偏大,B错误,C、根据B项的解释可知,标志物脱落会导致重捕个体中标记的个体数减少,进而导致调查结果偏大,因而标志物脱落是影响调查林鼠的种群密度准确值的原因之一,C正确;D、通过表格数据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艾蒿、紫荆的种群密度又逐渐下降,原因是樟树这种乔木数量增加,树长大,林窗逐渐关闭,导致林下光照强度减弱,艾蒿、紫荆的竞争处于劣势,D正确。故选B。8、B【解析】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详解】A、人体感染丝虫后主要淋巴管道被成虫堵塞造成组织液回流至淋巴受阻,可能导致水肿,A错误;B、血红蛋白位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不会造成组织水肿,B正确;C、肾小球炎症导致蛋白尿,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C错误;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渗透压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9、①.协助扩散②.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或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③.葡萄糖的氧化分解④.上升⑤.开放⑥.特异性受体⑦.合成糖原⑧.抑制⑨.拮抗⑩.血管管径减小,血管弹性下降,血液粘滞度增加【解析】1、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升高血糖浓度,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生理作用上具有拮抗作用。2、据图分析: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引起细胞内ATP浓度增加,进而导致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K+外流受阻,进而触发Ca2+大量内流,由此引起胰岛素分泌,胰岛素通过促进靶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减低。【详解】(1)据图可知,进食后胰岛B细胞的葡萄糖供应增加,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胰岛B细胞,此过程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故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2)葡萄糖的进入使胰岛B细胞内,使细胞内的有氧呼吸过程加强,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合成ATP,导致ATP/ADP的比值上升,进而影响图示ATP敏感的K+通道和Ca2+通道的开闭状态,Ca2+通道处于开放状态,促进胰岛素的分泌;(3)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降低血糖浓度,通过促进血糖进入细内的氧化分解,促进组织细胞内葡萄糖合成糖原或转变为非糖物质来降低血糖,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胰岛素的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二者在调节血糖平衡上存在拮抗关系;(4)多余的脂质在血管内壁上大量沉积,会导致血管管径减小,血管弹性下降,血液粘滞度增加,从而引起高脂血症,易引发高血压。【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胰岛素的分泌及糖尿病的形成,意在强化学生对糖尿病的成因的理解与运用。10、①.碎屑②.浮游植物(前两空答案可调换)③.碎屑④.抽样检测⑤.浮游动物⑥.鸢乌贼(前两空答案可调换)⑦.该区域营养物质相当丰富、初级生产力水平较高⑧.高⑨.Ⅲ⑩.该海域现阶段受人类捕捞等活动影响相对较小【解析】1、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即被生态系统里所有的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包括植物的光合作用、某些原生动物、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化能细菌的化学作用(如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等)等过程所固定而进入生物体内的能量。2、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的平均效率为10%~20%,即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的能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详解】(1)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以及外界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从图1中可以看出,南海陆坡生态系统中能量来源主要是浮游植物和碎屑中的能量。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有两种,即碎屑食物链和牧食食物链,在该生态系统中,生物量的大部分不是被取食,而是死后被微生物所分解,因此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以碎屑食物链为主。(2)研究过程中,游泳动物标本主要来自底拖网采集,属于抽样检测法。从图2可以看出浮游动物和鸢乌贼处于坐标的最右上方,关键度指数和相对总影响较高。(3)能量传递效率在营养及之间为10%和20%之间,从表1结果表明,各营养级能量转化效率均高于10%,甚至超过20%,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该区域营养物质相当丰富、初级生产力水平较高。从表格可以看出第Ⅱ和Ⅲ营养级转化效率分别为22.11和25.72,低营养级转化效率相对较高,其中第Ⅲ营养级转化效率最高。(4)与南海北部沿海海域生态系统普遍处于退化状态相比,南海北部陆坡生态系统整体处于较为成熟、稳定的状态,可能主要得益于该海域现阶段受人类捕捞等活动影响相对较小。【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1、(1).感受器(2).不属于(3).c(4).突触(5).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6).兴奋(7).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8).b、c、d、e处(9).2(10).神经-体液(11).肝糖原(12).分级(13).下丘脑和垂体【解析】1、分析甲图:b上有神经节,因此b为传入神经,a为感受器,d为神经中枢,e为传出神经,f为效应器。2、分析乙图:乙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详解】(1)结合分析可知:甲图中a与传入神经相连,故表示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在e处实施刺激引起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原因是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能明显影响突触的数量,故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的孩子,大脑皮层厚度会增加,图甲中结构[c]突触数量将增加。(2)兴奋在图乙所示结构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当兴奋传至突触小体时会引起细胞膜上Ca2+通道打开,并使Ca2+内流,从而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使突触后膜上的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大量内流,引发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图乙为突触结构,兴奋在该结构上传递时涉及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因此刺激图中箭头处,可在b、c点检测到膜电位变化;在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单向传递,即从上一个神经细胞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细胞的树突或胞体,因此刺激图中箭头处,在d点和e点也能测到膜电位的变化,而在a点无法检测到膜电位变化,即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b,c,d和e处。(4)在a处给予适宜的刺激,产生的兴奋先传到b处电流计的左电极,此时左电极膜外为负电位,右电极膜外为正电位,左右电极间会产生电流,电流由正电位流向负电位,电流计指针会偏转;当兴奋传递到右电极时,右电极膜外变为负电位,左电极膜外已恢复为正电位,左右电极之间又会产生电流,电流计指针会向右偏转。综上分析,在a处给予适宜的刺激,b处电流计会发生2次偏转。图(b)显示,人体因为情绪产生压力时,既有兴奋的传导,又有多种激素的参与,说明此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激素a分泌量上升能使血糖浓度升高,且肝脏上有其特异性受体,推测该激素能促进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5)图中激素e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和垂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纳税担保合同范文2025年
- 农业种植技术服务合同(2025版)-@-2
- 内部施工承包合同书(2025版)
- 商业领域中的教育技术应用与策略优化
- 探索AI在教育评估及反馈中的重要作用
- 容积简单题目及答案
- 融资担保抵押及反担保协议(2025版)
- 2025年智能硬件进出口贸易保密协议
- 2025年城市管理局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安全生产责任合同
- 山东航空笔试题目及答案
- 性病规范化诊疗相关制度
- 国企人力资源岗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 遴选财务管理试题及答案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2部分:混凝土工程
- DB32-T 5082-2025 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二同步经典题精练之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综合题
- 基于跨学科融合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
- DB31∕757-2020 工业气体空分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2025年房东租房合同模板电子版
- 少年青春痘的预防与治疗
-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三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