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西南大附属中学2024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A.坩锅钳 B.药勺C.锥形瓶 D.托盘天秤2.某矿石样本只含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元素,该矿石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A.CaCO3 B.SiO2 C.Al2O3 D.CuFeS2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酒精挥发 C.蜡烛燃烧 D.活性炭吸附4.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不同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C.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5.下列微观模拟图中的○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②均为混合物B.只有③是单质C.①②④是氧化物D.④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成②和⑤6.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液态水凝固成冰,所占体积变大—分子体积变大C.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7.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一定会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种类 B.原子数目C.元素种类 D.分子种类8.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关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时,要对准火焰根部喷射B.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大量水来灭火D.在森林大火蔓延线路前开辟一条“隔离带”,可控制火灾9.实验时一定要遵循实验规则,下列有关实验的先后顺序描述错误的是()A.实验室称量药品时,要先将托盘天平调平,再称量B.加热试管前要先将试管外壁的水擦干,再用酒精灯加热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捂试管,再将导管放入水中D.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实验结束前先将导管从水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10.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甲是单质B.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2017年5月18日,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查阅资料,“可燃冰”为甲烷的水合物,其有效成分是甲烷,遇火即可燃烧,且热值高,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新能源。(1)可燃冰储存的巨大的化学能量最终来自于古代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固定的太阳能;(2)甲烷燃烧时生成水和一种气体,这种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甲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3)十九大提出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促进节能降耗。下列有关能源和环境的认识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严格监管农药和化肥的使用B.积极寻找替代常规能源的新能源C.鼓励垃圾就地焚烧D.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清凉甘甜的汽水中常含柠檬酸,已知柠檬酸的化学式为C6H8Ox,请回答:(1)已知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2,则x为_____;(2)38.4g柠檬酸含氢元素_____g;(3)_____g{葡萄糖(C6H12O6)含氢元素的质量与38.4g柠檬酸含氢元素的质量相等。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自来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和_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2)操作②主要是用活性炭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其净水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作用,该过程主要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适量________,搅拌,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___;(4)硬水给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5)节水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请你结合生活和课本知识,提出一条节水建议:__________。14.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问题:(1)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_____。(2)水通电时分解为氢气和氧气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小亮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观察它的颜色、状态、并嗅其气味,结果记录为________,这些属于蜡烛的物理性质。(2)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可观察到________
,由此得出的论是________。(3)点燃一支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由此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
。(4)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提出假设:A白烟是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实验探究: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__(填序号)。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冷而干燥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__提供了证据,可排除假设________,因为________。16.49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一瓶敞开的氢氧化钠样品展开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已知信息)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烧碱固体易_____,因此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同时还会发生化学反应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而变质。(活动与探究)小组同学很想知道此瓶敞开的氢氧化钠样品成分(不考虑碳酸氢钠),取此烧碱样品适量放入烧杯中,用蒸馏水配成溶液,进行下面实验。(实验探究1)小四同学取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酚酞试液,观察到酚酞试液变红色。得出氢氧化钠样品已变质。你认为小四同学的结论_____(填“是”或“否”)正确。(实验探究2)小十同学取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出现白色沉淀,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样品已部分变质,样品成分为碳酸钠、氢氧化钠。(反思与评价)请评价小十同学由自己的现象得出的结论:_____。(实验探究3)开始滴加稀盐酸时无明显变化,此时溶液中的阴离子有_____(填离子符号),继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才有气泡产生。根据现象,小组同学推断出样品的成分。(总结归纳)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小组同学反思,在鉴别物质的成分时,为避免产生干扰,要注意鉴别的先后顺序、反应的先后顺序、及所加试剂只能与所验证的物质反应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同时还要考虑所加试剂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题分析】
A、仪器是坩埚钳,故A不正确;B、仪器是药匙,故B不正确;C、仪器是锥形瓶,故C正确;D、仪器是托盘天平,故D不正确。故选C。2、B【解题分析】该样品中含有氧、硅、硫、钙四种元素;A、四种元素中没有碳酸钙中的碳元素,故A错误;B、二氧化硅是由氧元素和硅元素组成,包含在四种元素中,故B正确;C、氧化铝是由氧元素和铝元素组成,四种元素中不含有铝元素,故C错误;D、CuFeS2是由铜元素、铁元素、和硫元素组成,四种元素中不含有铜元素和铁元素,故D错误。故选B。3、C【解题分析】
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活性炭吸附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题目点拨】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4、C【解题分析】
A、盐酸可以与石蕊试剂反应变为红色,其他的酸也具有此性质,正确;B、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其他的酸也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正确;C、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是盐酸中氯离子的特性,其他的酸不一定能与硝酸银反应,故错误;D、盐酸能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其他的酸也可以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盐,故正确。故选C。5、D【解题分析】
①由图示可知由两种分子构成,所以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②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③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④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⑤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④是过氧化氢分解能生成水和氧气,②是水,⑤是氧气。故选D.【点晴】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不同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6、B【解题分析】
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正确;B、由于分子间有间隔,液态水凝固成冰,所占体积变大,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本身的体积没有变化,故不正确;
C、由于分子是运动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晴天比阴天温度高,所以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故正确;D、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加压时间隔变小,所以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40L的钢瓶中,故正确;故选:B。7、D【解题分析】
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C、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不符合题意;D、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了改变,符合题意。故选D。8、C【解题分析】
A、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时,要对准火焰根部喷射,覆盖使可燃物,使其与空气隔绝;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能保证资料的完整性;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隔绝空气来灭火;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在森林大火蔓延线路前开辟一条“隔离带”,清除可燃物,可控制火灾;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9、C【解题分析】
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必须先调节天平平衡,才能称量,否则称量的质量不准确,故A正确;B.加热试管前要先将试管外壁的水擦干,再用酒精灯加热,防止受热不均匀发生炸裂,故B正确;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应先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C错误;D.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D正确。故选C。10、C【解题分析】
A、物质甲的分子由2个B原子构成,属于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即物质甲为单质;正确;B、由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丙分子由3个A原子和1个B原子构成,A、B原子个数比为3:1,正确;C、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但分子的个数发生了改变,由4个分子变成了2个分子,故此选项说法不正确;D、反应生成2个丙物质的分子,共含有2个B原子和6个A原子,而反应前的1个甲物质的分子中只含有2个B原子,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可知每个乙物质的分子由2个A原子构成,所以乙物质的化学式为A2;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光合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C【解题分析】
(1)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同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故填光合作用。(2)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文字表达式写为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3)A、过量或滥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要严格监管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选项正确;B、积极寻找替代常规能源的新能源,可以减缓环境污染,选项正确;C、垃圾就地焚烧会生成烟尘污染环境,选项错误;D、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会防止水体污染,选项正确,故选C。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71.624【解题分析】
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学式中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元素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题目详解】(1)已知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2,则,则x为7。(2)38.4g柠檬酸含氢元素为。(3)38.4g柠檬酸含氢元素的质量相等的葡萄糖(C6H12O6)的质量为。【题目点拨】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元素质量的计算方法:。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过滤,烧杯,引流;)吸附,物理;肥皂水,硬水;煮沸;洗衣服水用来拖地。【解题分析】
(1)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经过操作①得到了固体和液体,故操作①是过滤;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烧杯等,其中玻璃棒斗的作用是引流;(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3)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硬水;(4)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5)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比较多。例如,一水多用,水可浇花、拖地、冲厕等。14、分子在不断运动,花香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被人们吸入鼻孔,就闻到了花香水分子离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与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解题分析】
(1)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花香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被人们吸入鼻孔,就闻到了花香;(2)水通电时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时,水分子离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与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蜡烛是白色(或者红色)固体,质软,无气味(或有轻微气味)石蜡浮在水面上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雾浑浊水和二氧化碳A水蒸气CA、B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不具有可燃性【解题分析】
(1)取一支蜡烛,观察它的颜色、状态、并嗅其气味,结果记录为蜡烛是白色(或者红色)固体,质软,无气味(或有轻微气味),这些属于蜡烛的物理性质。(2)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可观察到石蜡浮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HY/T 0446-2024海洋饱和软黏土强度的测定微型十字板剪切仪法
- GB/T 23190-2025双孢蘑菇
- GB/T 10422-2025烧结金属摩擦材料横向断裂强度的测定
- 2025年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第四中学物理高二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舟山四地市物理高一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宣传封面字体设计课件
- 宣传园所课件教学
- 宣传党史的课件
- 二零二五年安全培训与认证服务承包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节能型铲车及翻斗车租赁与碳减排合同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前进街道办事处招聘1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 -几内亚-20250106-00611
- 蒙医学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儿童青少年行为和情绪障碍的护理
- 路灯安装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 2024年度民办高校与国有企业联合办学合同3篇
- 电厂冷却塔施工方案
- 急救救援知识培训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定级评分标准(2023版)
- 宁夏石嘴山市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DL∕T 2582.1-2022 水电站公用辅助设备运行规程 第1部分:油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