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4届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2024届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2024届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2024届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2024届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2024届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图中A物质和B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比是()A.1:2 B.2:1 C.8:9 D.9:82.下列关于表观遗传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其表型的改变可遗传给后代 B.DNA碱基序列上可能连接多个甲基基团C.可由染色体组蛋白的某些修饰导致 D.甲基化导致DNA碱基序列发生改变3.如图所示①—⑤中含有两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①和②为一个细胞周期B①结束后DNA含量增加倍C.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可发生在③段D.分裂结束后,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能是分裂前的母细胞的一半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比较,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基因突变不能B.染色体变异会导致性状的改变,基因突变不会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可发生在真核生物中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可作为进化的原材料5.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使其活动加强导致血压升高;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物质A作用于心脏使其活动减弱导致血压降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肾上腺素使心脏活动加强表明该激素是一种高能化合物B.推测物质A是一种神经递质,进入心脏细胞后起调节作用C.若药物B与物质A争夺受体,推测药物B与肾上腺素具有协同作用D.肾上腺素进行调节方式比迷走神经反应更快、作用时间更短6.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8%、Bb的个体占78%,基因B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18%82%B.36%64%C.57%43%D.92%8%7.接种疫苗是防治冬季病毒性流感的有效手段。如图表示正常人注射疫苗以及再次接触抗原后体内产生抗体的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B.图中抗体浓度由n上升到m,表示机体的二次免疫反应C.图中d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D.图中表示的是人体第二、三道防线的抗原一抗体免疫过程8.(10分)遗传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00多年前,这100多年中,由于众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遗传学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科学家在遗传学方面成就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摩尔根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格里菲斯首先证明了DNA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二、非选择题9.(10分)人乳头瘤病毒(HPV16)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病原体,其侵染宫颈细胞后可以大量表达并合成E7蛋白。科研人员将HPV16的E7蛋白基因与减毒的李斯特菌重组,制成重组李斯特菌疫苗。且已证实该重组疫苗能够对小鼠产生免疫保护效应,诱导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请以小鼠平均肿瘤大小为测量指标,对该结论进行验证。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与用具:若干只发育状况相似的健康雌鼠、减毒的李斯特菌、重组疫苗、TC-1肿瘤细胞(含有HPV16的E7蛋白基因且能表达该基因)、PBS缓冲液、一次性注射器等。根据题意将下列实验思路及实验结果补充完整:①将___________随机分为3组,编号甲、乙、丙组。②甲组注射___________,乙组注射100μLPBS缓冲液配制的减毒的李斯特菌作为对照,丙组注射___________作为空白对照。③一周后,给上述三组小鼠皮下注射T℃-1肿瘤细胞,每隔1周对各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进行记录,连续观察4周。④___________。实验结果:与其他两组相比,___________组小鼠的肿瘤能得到抑制。(2)若小鼠曾经感染过李斯特菌,则注射疫苗后的效果可能会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10.(14分)果蝇的性别决定为XY型,正常雌雄比例1:1,其染色体上的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且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其中A、a控制正常翅和小翅,b纯合时导致雌果蝇转化为不育雄果蝇,但在雄果蝇中没有性转变效应。研究人员选择了一群正常翅雌果蝇与一群可育雄果蝇自由交配,F1的性别比例为(♀:♂)为1:3,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翅雌果蝇:小翅雌果蝇:正常翅雄果蝇:小翅雄果蝇=7:1:19:5.请回答下列问题:(1)F1中的雌果蝇转化为不育雄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____,若雌果蝇不出现性转变效应,F1中正常翅雌果蝇:小翅雌果蝇:正常翅雄果蝇:小翅雄果蝇为____________;由此可判断出控制果蝇正常翅和小翅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2)若仅考虑B、b基因,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若让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则F2的性别比例(♀:♂)为____________。(3)考虑两对等位基因,则亲代雄果蝇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为____________。11.(14分)下图表示几种育种方法的大致过程。请分析回答:(1)在图一中过程中发生了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_.若以②为模板转录过程中参与的酶是_______________。(2)图二中控制高产、中产、低产和抗病与感病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2的表现型有_________种,F2中的高产抗病植株占__________。(3)图二中利用的花粉形成新个体④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在⑤中基因型为AABB植株所占的比例_____________.秋水仙素处理获得⑤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12.苜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当今世界上分布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的牧草。苜蓿的秋眠性(寒冷条件下,某些品种会通过休眠来降低代谢强度,减缓生长速率,以度过逆境)是决定其合理引种和选择栽培地的重要指标。科研人员以苜蓿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1)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种,从中分别选择相同数量,状态良好、长势等相同的苜蓿植株移植于花盆中。实验设8h/d、12h/d、16h/d光照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组,共_____组,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处理35d后测定相关指标。(2)测定各组植株的株高,结果如表所示。从表中数据可知,_____h/d日照条件适宜苜蓿生长;野外生长时,短日照往往伴随寒冷等不利条件,甲、乙、丙三个品种中秋眠性最好,最可能存活下来的是_____。81216甲45289乙285391丙505391(3)测定各组植株光敏色素含量和不同激素的比值,结果如图1、图2所示。①植物体中IAA和GA(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细胞伸长,_____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在一定范围内,据图表分析,IAA/ABA、GA/ABA的值较大时会_____植物生长。②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推测,某些品种的苜蓿可以在短日照寒冷条件下生存的原因是光照作为信号被光敏色素捕捉,使光敏色素含量_____,并影响了_____,进而使代谢强度降低(4)上述三组实验中的自变量均为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小球藻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时,在光反应阶段将水光解产生O2、[H]、ATP,暗反应阶段CO2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图中A、B都为光合作用产生的O2。【详解】A、物质A为O2,B为18O2,A物质和B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比为16:18即8:9,A错误;B、A物质和B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比是8:9,B错误;C、物质A为O2,B为18O2,A物质和B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比为8:9,C正确;D、A物质和B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比是8:9,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需明确:光合作用产物O2来自于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2、D【解析】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合成最终的功能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详解】A、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改变,而基因的表达发生可遗传的改变,即表型的改变可遗传给后代,A正确;B、DNA碱基序列可能连接多个甲基基团,属于表观遗传的特点,B正确;C、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导致表观遗传的发生,C正确;D、甲基化不会导致DNA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但能抑制基因的表达,D错误。故选D。3、C【解析】据图可知,①、③、⑤表示有丝分裂期,②④表示分裂间期。一个细胞周期是分裂间期+分裂期。【详解】A、细胞周期是指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可表示为②+③或④+⑤,A错误;B、①分裂期结束后DNA含量不加倍,间期DNA复制后加倍,B错误;C、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可发生在③分裂期(有丝分裂的后期),C正确;D、分裂结束后,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分裂前相同,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分裂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B【解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A、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鉴别,而基因突变是分子结构改变,不能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鉴别,A正确;B、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性状的改变,B错误;C、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能发生;只有真核细胞才有染色体,因此染色体变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中,两者均可发生在真核生物中,C正确;D、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D正确。故选B。5、C【解析】血压的调节是一个神经-体液调节过程。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是作用于靶细胞心脏细胞,促进心跳,作用后立刻被灭活。迷走神经通过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心脏细胞表面的受体发挥作用。激素与神经递质作用的共同点主要是: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后都立刻被灭活或运走,都属于信息物质,不参与代谢,只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详解】A、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只能起调节作用,不能提供能量,故不是高能化合物,A错误;B、神经递质一般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并传递信号,不进入细胞,B错误;C、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使其活动加强导致血压升高,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物质A作用于心脏使其活动减弱导致血压降低。若药物B与物质A争夺受体,则物质A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血压将升高,所以可推测药物B与肾上腺素具有协同作用,C正确;D、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反应快,作用的时间短。肾上腺素进行的调节方式为激素调节,所以比迷走神经的调节反应慢、作用时间更长,D错误。故选C。6、C【解析】1、基因频率: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2、种群体中的基因频率能保持稳定的条件:①群体是极大的;②群体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③没有突变产生;④没有种群间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AA)⑤没有自然选择,那么这个群体中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就可一代代稳定不变,保持平衡。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详解】试题分析:基因B的基因频率=18%+78%/2=57%,b的基因频率=1-57%=43%,C正确。故选C。7、B【解析】分析图示,注射疫苗,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在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了对该抗原的抵抗能力;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大量抗体。【详解】A、溶菌酶并非只在第二道防线中发挥作用。如唾液、泪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溶菌酶则属于第二道防线,所以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一定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B、图中抗体浓度由n上升到m,表示机体的第二次免疫,B正确;C、图中d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记忆细胞,快速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错误;D、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因而具有特异性,而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的,D错误。故选B。8、C【解析】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B、摩尔根通过果蝇眼色的遗传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项正确;C、格里菲斯只证明了死S型菌含有使R型菌发生转化的“转化因子”,没有证明DNA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C项错误;D、沃森和克里克首先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D项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9、(1)①.发育状况相似的健康雌鼠②.100μLPBS缓冲液配制的重组疫苗③.100μLPBS缓冲液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⑤.甲(2)感染过李斯特菌的小鼠体内会存在李斯特菌的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和相应抗体),会清除掉部分注射的疫苗,从而降低免疫效果【解析】为证实该重组疫苗能够对小鼠产生免疫保护效应,诱导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向小鼠注射重组疫苗,因变量的测量指标是小鼠平均肿瘤大小。实验应遵循对照实验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性原则。【小问1详解】①据分析可知,实验应遵循对照实验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性原则,故将发育状况相似的健康雌鼠随机分为3组,编号甲、乙、丙组(遵循等量性原则)。②科研人员将HPV16的E7蛋白基因与减毒的李斯特菌重组,制成重组李斯特菌疫苗。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向小鼠注射重组疫苗,甲组注射100μLPBS缓冲液配制的重组疫苗作为实验组,乙组注射100μLPBS缓冲液配制的减毒的李斯特菌作为对照。丙组注射100μLPBS缓冲液作为空白对照。③一周后,给上述三组小鼠皮下注射TC-1肿瘤细胞,每隔1周对各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进行记录,连续观察4周。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其他两组相比,实验组(甲组)小鼠的平均肿瘤大小在小鼠体内能得到抑制。【小问2详解】若小鼠曾经感染过李斯特菌,则注射疫苗后的效果可能会降低,原因是感染过李斯特菌的小鼠体内会存在李斯特菌的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和相应抗体),会清除掉部分注射的疫苗,从而降低免疫效果。【点睛】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并完善实验步骤。10、(1)①.50%②.7:1:6:2③.X(2)①.Bb、bb②.11:5(3)bXA:bXa:bY=1:1:2【解析】由题意知,一群正常翅雌果蝇和一群雄果蝇杂交,子代“常翅雌果蝇:小翅雌果蝇:正常翅雄果蝇:小翅雄果蝇=7:1:19:5”,由于正常翅和小翅在子代雌雄个体中的性状分离比不同,因此果蝇的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题意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且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所以B/b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根据子代果蝇的性别比例是(♀:♂)1:3,果蝇基因型为bb时,会导致雌果蝇转化为不育雄果蝇,所以子代雌果蝇中,说明1/2反转形成雄果蝇,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雌性个体是Bb,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bb。又因为F1中正常翅雌果蝇:小翅雌果蝇:正常翅雄果蝇:小翅雄果蝇=7:1:19:5,判断雌性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Xa:BbXAXA=1:1,雄性亲本基因型有bbXAY:bbXaY=1:1。(因为若BbXAXa:BbXAXA=1:1,则雌配子BXA:bXA:BXa:bXa=3:3:1:1;若bbXAY:bbXaY=1:1,则雄配子为bXA:bXa:bY=1:1:2,两亲本杂交,基因型bb的性反转,统计得出F1中正常翅雌果蝇:小翅雌果蝇:正常翅雄果蝇:小翅雄果蝇=7:1:19:5。)【小问1详解】一群正常翅雌果蝇与一群可育雄果蝇自由交配,子代果蝇的性别比例是(♀:♂)1:3,而果蝇基因型为bb时,会导致雌果蝇转化为不育雄果蝇,说明子代雌果蝇中,1/2反转形成雄果蝇。由分析可知,雌性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Xa:BbXAXA=1:1,雄性亲本基因型有bbXAY:bbXaY=1:1,若雌果蝇不出现性转变效应,雌性亲本产生配子为3/4XA、1/4Xa,雄性亲本产生配子为1/4XA、1/4Xa、2/4Y,根据配子法,F1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正常翅雌果蝇(XAX-):小翅雌果蝇(XaXa):正常翅雄果蝇(XAY):小翅雄果蝇(XaY)=7:1:6:2。由题干信息“一群正常翅雌果蝇与一群雄果蝇自由交配,F1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翅雌果蝇:小翅雌果蝇:正常翅雄果蝇:小翅雄果蝇=7:1:19:5”,说明正常翅和小翅在子代雌雄个体中的性状分离比不同,即控制果蝇正常翅和小翅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小问2详解】若仅考虑B、b基因,雌果蝇与可育雄果蝇自由交配,子代果蝇的性别比例是(♀:♂)1:3,而果蝇基因型为bb时,会导致雌果蝇转化为不育雄果蝇,说明子代雌果蝇中1/2反转形成雄果蝇,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雌性个体是Bb,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bb。由于F1中雌果蝇基因型都是Bb(产生1/2B和1/2b),而雄果蝇中能繁殖的基因型及比例Bb:bb=1:1(产生1/4B和3/4b),所以让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雌果蝇中将有3/8的将会发生性反转,因此雄果蝇的比例有1/2+1/2×3/8=11/16,雌果蝇占的比例则为1-11/16=5/16,即F2的性别比例(雄:雌)为11:5。【小问3详解】由分析可知,亲本雌性个体是BbXAXa和BbXAXA,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XAY:bbXaY=1:1,则其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为bXA:bXa:bY=1:1:2。【点睛】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出亲本的基因型,然后根据亲本基因型和基因的分离定律写出遗传图解是解题的基本思路,自由交配方式后代的概率计算是本题的重点和难点。11、(1)①.基因突变②.RNA聚合酶(2)①.6(六)②.3/16(3)①.花药离体培养②.1/4③.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解析】1、图一表示用化学药剂诱变,使基因中的碱基发生替换;图二表示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2、花药离体培养:一般是离体培养花粉处于单核时期(小孢子)的花药,通过培养使它离开正常的发育途径(即形成成熟花粉最后产生精子的途径)而分化成为单倍体植株,这是目前获得单倍体植株的主要方法。【小问1详解】图一中DNA发生了碱基对替换,属于基因突变。转录过程中参与的酶是RNA聚合酶,具有解旋和形成磷酸二酯键。【小问2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F1(AaBb)自交得到的F2中高产、中产、低产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和aa,抗病与感病的基因型分别为(BB、Bb)和bb,因此F2的表现型有3×2=6种,F2中高产抗病植株占1/4×3/4=3/16。【小问3详解】图二中利用F1的花粉形成新个体④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F2的基因型是AaBb,可产生1/4AB、1/4Ab、1/4aB、1/4ab四种配子,经过秋水仙素加倍产生的AABB占1/4。秋水仙素处理获得⑤的原理:抑制纺锤体形成,使得染色体不能移向两级分别进入到两个细胞,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物变异及其应用,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变异的类型;识记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原理、实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