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2024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晋江市2024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晋江市2024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晋江市2024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晋江市2024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晋江市2024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共存物B.矿泉水C.澄清石灰水D.大理石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约为78%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C.空气质量指数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好D.氦气的密度小,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3.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少一个氧原子B水银温度计温度升高时,液柱上升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增大C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溶液中阳离子相同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A.A B.B C.C D.D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A B.B C.C D.D5.硒元素被誉为“抗癌大王”.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为7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45 B.核外电子数为34 C.中子数为34 D.原子序数为79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D.10克冰变为10克水,前后的总质量不变,遵守质量守恒定律。7.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花青素是保护眼睛的天然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花青素是含氧化合物B.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1:6C.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7D.花青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8.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9.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A.镁粉用做照明弹 B.氢气用于填充气球C.铁锅用于炒菜 D.铜丝用做电线10.以下关于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成分固定不变的气体 B.二氧化碳降温加压可变为固态C.氮气可以造成大气的污染 D.氧气可以燃烧也可以支持燃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后,小浩和小亮同学想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步骤:取几根纱窗细铁丝,擦去表面的铁锈和油漆,拧成一束螺旋状绕在一根火柴上,点燃火柴,待火柴临近烧完时缓缓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实验流程如图所示。问题讨论:(1)以上实验步骤前,小浩同学在空气中进行过铁丝燃烧实验,发现铁丝不能燃烧,这是由于_______。(2)你认为小浩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在铁丝上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_。(3)小浩同学实验前在集气瓶内装入少量的水,目的是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某盐酸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镁,兴趣小组为了测定这种盐酸混合液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实验探究,取这种盐酸混合液100g,逐渐加入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200g时,恰好不再产生沉淀(如下图),此时过滤,得到滤液297.1g,请结合下图数据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坐标中a的数值为。(2)所加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3)该盐酸混合液中HC1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课上做过许多实验,例如:A组B组实验C碱式碳酸铜性质的探究甲烷性质的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探究燃烧条件的探究若按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分类,应将实验C归为①_____组(填“A”或“B”),理由是②_____.(2)酸和碱反应能生成盐和水.若是强酸和强碱反应.则生成盐溶液显中性,若是强酸和弱碱反应生成的盐溶液则显酸性,同理,弱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盐溶液则显碱性.请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硫酸铵溶液是强酸和弱碱反应生成的盐溶液显①_____(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氯化钾溶液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的盐溶液显②_____(选填“酸性”或“碱性”或“中性”)14.如下图:A是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B~E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2)上图中B、C、D、E四种粒子属于_________种元素,其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填字母),D粒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3)如图是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①一个丁分子是由______构成的.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实验验证]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到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1)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_____________。方案二:小刚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2)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__________。(3)观察到____________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4)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往硬质玻璃管中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②____________[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计算验证](5)现称取34.2g蔗糖隔绝空气加热,测得生成52.8gCO2和19.8gH2O,则蔗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16.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我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_____。(3)小红按如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作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_____于试管中,加入少量_____,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色固体为氮化镁[反思交流]①若用镁条代替红磷完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进入水的体积会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内空气总体积的。②空气中的氮气的含量远大于氧气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合理的解释是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题分析】A、冰水共存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B、矿泉水是含有多种矿物质的水,属于混合物;C、澄清的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混合物;故选A。点睛: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2、C【解题分析】

A、空气中N₂的体积分数约为78%,故A说法正确;B、燃放烟花爆竹,可以污染空气,所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故B说法正确;C、空气质量指数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差,故C说法错误;D、氦气的密度小,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故D说法正确。故选:C。3、A【解题分析】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少一个氧原子,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A正确;B、酒精温度计温度升高时,液柱上升,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B错误;C、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阴离子相同,故C错误;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故D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D【解题分析】A、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冒盖灭,不能用嘴吹灭,否则可能引起火灾,错误;B、倾到液体时,瓶盖应该倒放在桌面上,以防止污染药品,错误;C、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燃着的火柴验满时,燃着的火柴应该放在瓶口,不能伸入瓶中,错误;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的操作正确。故选D。5、B【解题分析】

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根据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可知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故错误;B、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根据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知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4,故正确;C、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质子数,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为79,则中子数=79-34=45,故错误;D、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根据在原子中,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可知硒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4,故错误。故选B。6、C【解题分析】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A错误;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例如钠离子最外层电子数是8个,故B错误;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有氧元素,故C正确;D、10克冰变为10克水,属于物理变化,前后的总质量不变,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分子能够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是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7、B【解题分析】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题目详解】A、花青素的化学式为C15H11O6,含有氧元素,是含氧化合物,故A正确;B、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故B不正确;C、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故C正确;D、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则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D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8、B【解题分析】

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紧靠接受的烧杯。故选B。9、A【解题分析】

镁粉用做照明弹利用的是化学性质,氢气用于填充气球、铁锅用于炒菜、铜丝用做电线利用的是物理性质,因此镁粉用做照明弹利用的性质与氢气用于填充气球、铁锅用于炒菜、铜丝用做电线利用的性质不同。【题目详解】A、镁粉用做照明弹,利用的是镁粉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镁粉能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根据分析与另外三种(利用的是物理性质)有根本区别,符合题意;B、氢气用于填充气球,利用的是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密度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铁锅用于炒菜,利用的是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铜丝用做电线,利用的是铜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10、B【解题分析】

A、空气的成分会随着环境的不同,有变化,故错误;B、二氧化碳经降温加压可变为固体,故正确;C、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错误;D、氧气不可燃烧,故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常见空气污染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细颗粒物等。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氧气的浓度小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引燃作用防止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底【解题分析】

(1)小浩同学在空气中进行过铁丝燃烧实验,发现铁丝不能燃烧,这是由于氧气的浓度小。(2)你认为小浩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在铁丝上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引燃作用。(3)小浩同学实验前在集气瓶内装入少量的水,目的是防止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底。因为铁丝燃烧的生成物温度较高,集气瓶的受热不均匀而炸裂,所以应该在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或少量细沙,起缓冲作用,防止集气瓶炸裂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2.9g;(2)10%;由图可知,与氯化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200g-160g=40g,设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x=10%(3)14.6%由图可知,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160g,设混合液中盐酸质量分数为y。y=14.6%【解题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氢氧化镁的质量=(200g+100g)-297.1g=2.9g,所以a的数值为2.9g;(2)详解见答案;(3)详解见答案。【题目点拨】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B都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或对比实验法酸性中性.【解题分析】

(1)实验C是利用不同的物质红磷与白磷在相同的条件下(温度和空气)两者是否发生燃烧来探究燃烧的条件,从而得到可燃物燃烧时温度必须达到物质的着火点,利用可燃物相同(白磷)和温度相同,探究白磷燃烧还需要氧气,属于控制变量法进行的实验探究;A组无对比实验设计,因此不是采用的控制变量法进行的实验探究;B组的两个实验均设计了对比实验验证了铁的生锈的条件以及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所以C组实验应归与B组,两者均采用了控制变量法;(2)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盐溶液显中性,强酸和弱碱反应生成的盐溶液则显酸性,弱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盐溶液则显碱性,所以硫酸铵溶液是强酸和弱碱反应生成的盐溶液显酸性,氯化钾溶液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的盐溶液显中性.14、26.98三BEAl3+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CO2+3H2CH3OH+H2O【解题分析】

(1)由图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2)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B、C、D、E四种粒子的质子数分别是8、13、16,故是三种元素的粒子。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图BE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D粒子是13号元素的粒子,该粒子的核内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大3,故是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的铝离子,符号为:Al3+。(3)①、由图可知,1个丁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②、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O2和H2生成物是CH3OH和H2O,根据配平得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蔗糖燃烧有氧气参与,氧气能提供氧元素排尽硬质玻璃管中的空气,排除氧气的干扰小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72:11:88【解题分析】

[实验验证](1)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蔗糖燃烧有氧气参与,氧气能提供氧元素。(2)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排尽硬质玻璃管中的空气,排除氧气的干扰。(3)观察到小烧杯内壁出现水珠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4)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产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往硬质玻璃管中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计算验证]:(5)碳元素质量为:;氢元素质量为:;氧元素质量为:;则蔗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