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2024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可表示为()A.O B.H C.H2 D.H2O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空气 B.二氧化碳 C.高锰酸钾 D.双氧水3.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2C2H2+5O22H2O+4CO2B.CuSO4+2NaOH→Na2SO4+Cu(OH)2↓C.2Mg+O22MgOD.Zn+H2SO4→ZnSO4+H2↑4.下列推理或归纳合理的是()A.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可能显正价B.X、Y两种微粒的电子数相等,则两种微粒可能是分子和离子C.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则其组成里一定含C、H、OD.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5.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A.过滤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 D.称取一定量食盐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除去CO中的CO2B.验证CO2密度大于空气C.检验O2是否收集满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7.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将氢氧化钡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至过量B.向盛有少量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C.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D.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8.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9.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炭黑和一种白色固体,它可能是()A.碳酸钠 B.硫酸钠 C.碳酸氢钠 D.氢氧化钠10.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体积的1/1,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1.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是()①甲可能是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②甲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乙可能没夹紧,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④乙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①铝元素_____、②镁离子_____(2)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①2H_____,②2H2_____(3)写出下列元素或根的符号和化合价:①钙元素_____、_____价②碳酸根_____、_____价(4)从宏观上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那么,水是由_____组成的:从微观上看,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那么,二氧化碳是由_____构成的。(5)打开食品包装袋,会闻到食物的香气,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现有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对其成分组成进行分析。取20g此样品,向其中分三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808080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g128m试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______。(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3)充分反应后所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结果保留0.1%)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2Mg+O22MgO;2H2+O22H2O;2CO+O22CO2。(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2)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___________。14.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写出集气瓶内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硫代替红磷实验,是否能成功__(填“能”或“不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华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观察了老师做的“黑面包”实验:将适量的蔗糖(C12H22O11)放入一烧杯中,再加入浓硫酸(H2SO4),观察到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黑面包”,并闻到刺激性气味。同学们对产生的气体展开了如下探究(假设每步反应均充分进行):(查阅资料)①CO2与S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SO2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溶液褪色;③无水硫酸铜固体吸水后会由白色变成蓝色;④H2和CO均具有可燃性。(提出猜想)可能生成H2、N2、CO2、CO、SO2气体及H2O。(实验步骤)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步骤:(1)按图11安装好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2)检查气密性;(3)加入对应药品,并将浓H2SO4放入烧瓶中;(4)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分析)(1)根据“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猜想中不可能有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2)B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说明气体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有___________生成;E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说明有CO2生成,产生该现象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F的尾气出口处放一燃着的木条,发现尾气不能燃烧,说明产生的气体中没有___________。(实验反思)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16.小红发现切开的苹果会很快变色,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氧气是否参与了苹果变色的过程。小红提出假设:氧气参与了苹果变色的过程。老师指导小红要进行对比实验,小红设计并完成了如下2个实验。(1)实验1:探究使苹果变色的气体成分。实验步骤:准备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为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1瓶气体为_______,B为1瓶空气,C瓶中为空气,3个集气瓶容积均为250mL;C瓶中做红磷燃烧的实验,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至水不再进入集气瓶中,测量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50mL,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将大小相同的苹果块依次迅速放入集气瓶A、B和C中,记录苹果的变色时间。ABC放入苹果起始时间下午2:00下午2:00下午2:00实验现象下午2:03苹果变色下午2:09苹果变色下午2:19苹果未变色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2:探究苹果变色消耗的气体体积。小红为了探查集气瓶A、B中消耗气体的体积,她采取了与上述相同的方法,分别在A、B瓶中做红磷燃烧实验,待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至水不再进入集气瓶中,测量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由此计算出A瓶中苹果消耗气体的体积,请你将B瓶中苹果消耗的氧气体积填写在表格中。AB进入水的体积200mL42mL苹果消耗气体的体积50mL__________mL(3)实验过程中有一些因素会导致测量的结果不够准确,写出其中一种因素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题分析】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所以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根据水的化学式H2O,可知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选D。2、A【解题分析】
A、空气中含有氧气,故含有氧分子,正确;B、二氧化碳中不含有氧气,故不含有氧分子,错误;
C、高锰酸钾中不含有氧气,故不含有氧分子,错误;D、双氧水中不含有氧气,故不含有氧分子,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含有氧气的物质则含有氧分子。3、C【解题分析】
A、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D、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4、B【解题分析】
A、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可能显负价,也可能显正价,如中氢元素显+1价,故选项说法错误。B、X、Y两种微粒的电子数相等,则两种微粒可能是分子和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某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混合物可以由一种元素组成,例如氧气和臭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5、B【解题分析】
A、该过滤装置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手握着试管,将玻璃导管的一端放如水中,如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故B正确;C、点燃酒精灯用火柴点燃,不能对点,故错误;D、用天平称量固体药品的质量时,要注意左物右码,故错误。故选B。6、B【解题分析】
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会反应,应该“长进短出”,图中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顺序错误,不能除去CO中的CO2,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验证CO2密度大于空气,能达到实验目的;C、检验O2是否收集满,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酒精和水不能发生化学变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题目点拨】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选择的物质必须发生化学变化,有气体参加或者有气体生成及生成物会扩散的物质的反应必须在密封容器中进行实验。7、A【解题分析】
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稀盐酸和硝酸银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题目详解】A、氢氧化钡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完全,溶质质量变成零,氢氧化钡溶液过量,溶质质量增加,故A正确;B、向盛有少量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酸在稀释的过程中,酸性减弱,pH值会逐渐增大,只会无限的接近7,但是不会越过7,故B不正确;C、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C不正确;D、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氯化银和硝酸,沉淀的质量从零开始,故D不正确。故选A。【题目点拨】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酸在稀释的过程中,酸性减弱,pH值会逐渐增大,只会无限的接近7,但是不会越过7。8、A【解题分析】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和题意;B、爆竹声中一岁除中鞭炮爆炸,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C、粉身碎骨浑不怕中有新物质生成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蜡炬成灰泪始干中有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9、A【解题分析】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题目详解】A、白色固体可能是碳酸钠,故A正确;B、白色固体不可能是硫酸钠,这是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有硫元素,故B不正确;C、白色固体不可能是碳酸氢钠,这是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有氢元素,故C不正确;D、白色固体不可能是氢氧化钠,这是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有氢元素,故D不正确。故选A。10、D【解题分析】
①实验中所取红磷的量不足,会使装置内氧气不能被全部消耗,所以使得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体积的1/1,故正确;②若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则会使实验装置漏气,那么外界空气就会进入集气瓶内,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故②正确;③若乙同学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会导致实验中装置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而逸出,因此测定氧气体积分数增大,故③正确;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因此测定氧气体积分数增大,故④正确。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是①②③④。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Al;Mg2+2个氢原子;2个氢分子Ca;0、+2;CO3;﹣2。氢元素和氧元素;二氧化碳分子不断运动的【解题分析】
(1)①铝元素可以表示为Al;②镁离子可以表示为Mg2+。故填:Al;Mg2+。(2)①2H表示2个氢原子,②2H2表示2个氢分子。故填:2个氢原子;2个氢分子。(3)①钙元素符号是Ca,在单质中化合价是0,在化合物中化合价是+2;②碳酸根符号是CO3,化合价是﹣2。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812.25%14.0%【解题分析】
解:第一次加入80g硫酸,固体减少了8g,第二次减少了4g,说明此时氧化铜已经完全反应,所以继续加入硫酸,固体质量不再减少,m=8。设所用稀硫酸中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由于80g硫酸与8g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设此时生成硫酸铜的质量为y,解得x=12.25%,y=16g8g氧化铜生成16g硫酸铜,则12g氧化铜对应生成硫酸铜的质量为24g,充分反应后所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答:(1)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8。(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25%。(3)充分反应后所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0%。【题目点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反应条件都是点燃都是化合反应Mg与O2反应是固体与气体反应,另外两个是气体与气体间的反应(合理即可)【解题分析】
可以根据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型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题目详解】(1)反应条件都是点燃,反应类型都是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等等.故填:反应条件都是点燃;都是化合反应等.
(2)Mg与O2反应是固体与气体反应,另外两个是气体与气体间的反应等.故填:Mg与O2反应是固体与气体反应,另外两个是气体与气体间的反应等(以上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均给分).14、红磷的量不足磷+氧气五氧化二磷不能瓶内硫燃烧产生气体,瓶内压强不变实验结果更准确或环保【解题分析】本题利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考查了测定原理、实验关键、现象和结论、装置的评价和改进等内容。(1)如果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都能够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硫在空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瓶内压强不变小,水不能倒流到集气瓶中,所以不可用硫代替磷;(2)装置的优点: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实验结果更准确.点睛: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消耗了氧气,使容器内的压强减小。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N2(或氮气)H2O(或水蒸气)SO2(或二氧化硫)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CO和H2(或一氧确化碳和氢气)保进入E装置的气体不含SO2溶液不完全褪色【解题分析】【实验分析】(1)根据“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蔗糖和浓硫酸中不含氮元素,不可能有氮气生成;(2)无水硫酸铜固体吸水后会由白色变成蓝色;B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说明气体中有水蒸气;(3)SO2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溶液褪色;所以C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有二氧化硫生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E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生成,产生该现象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CO2+Ca(OH)2→CaCO3↓+H2O;(4)在F的尾气出口处放一燃着的木条,发现尾气不能燃烧,说明产生的气体中没有可燃性气体:一氧化碳和氢气;【实验反思】CO2与S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D的作用是验证二氧化硫已经被除尽,现象为高锰酸钾溶液不完全褪色。16、氧气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北京市医疗保健机构医生劳动合同范本
- 儿童摄影馆装修合同终止
- 畜禽养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培训
- 知晓防灾减灾筑牢安全知识
- 2024洛南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河北省机电工程技师学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煤炭加工合同范本
- 矿山开采劳务分包合同范文
- 农家小院租赁合同
- 计算机一级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 2025年第三届天扬杯建筑业财税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601-700题)
- 华北电力大学丁肇豪:多主体数据中心算力-电力跨域协同优化
- 科技公司费用报销制度及流程比较
- 颅内出血护理操作
- 2024年绍兴诸暨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新版供电营业规则考试题库
- 2025年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 DL-T-1878-2018燃煤电厂储煤场盘点导则
-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23
- 110ZM241塔型图
- 2016年江苏开放大学-实践性考核作业-建设工程施工管理1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