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龙江二中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四幅图表示了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搅拌强度、时长等都合理)中相关含量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B.图乙表示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C.图丙表示“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D.图丁表示“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2.下图为植物开花所需的光照条件示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植物可以感知光信号并据此调整生长发育B.长夜闪光对于植物能否开花并无明显影响C.短日照植物一般在日照时间短于一定数值时开花D.通过人为控制光照时间可以有效调控植物的花期3.人体的内环境和细胞内液都有一定的渗透压,这对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要及时补充白开水,以维持渗透压平衡B.吃了过咸的食物后,人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会增加,导致尿量减少C.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重要离子是K+和Cl-,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重要离子是Na+D.进行静脉注射时,若错将高浓度的盐水当作生理盐水,则会导致血浆中的细胞吸水涨破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某生态农场尝试散养山羊以提高羊肉的品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分析该农场生物种间关系时绘出图甲,并进一步分析出了鼠的能量流向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鼠的种群密度可采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B.大量捕杀鼠,会造成蛇的数量减少C.图乙中B表示鼠的同化量D.图乙中下一个营养级摄入的能量约占鼠摄入量的10—20%6.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如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菌种群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初期,酵母菌种群基数小,扩增缓慢B.转速150r/min时,预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C.该实验中酵母菌计数可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抽样检测D.培养后期,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场所由胞内转为胞外7.下列有关生物体内信息分子作用部位叙述中,错误的是()A.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通过体液的传送可作用于胰腺细胞B.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主要作用于尖端下部细胞C.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都可作用于下丘脑D.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不一定作用于神经细胞8.(10分)下列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一分为二而减半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鼠的种群密度在0~4年,调查结果和图乙中的______相似,在4~10年,调查结果则和图乙中的______相似。(2)调查鼠的种群密度期间,若部分被标记的个体死亡,则调查结果与实际值相比将______。科研人员通过给老鼠吃“避孕药”来降低其种群数量,减少草原鼠害,从种群特征角度说明“避孕药”对鼠种群密度的影响是______。(3)图甲属于研究鼠种群数量变化科学方法,这种方法是建立______。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请提出2个切实可行的防治鼠害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4)如果在第3年,由于未知原因,迁来少量老鼠,则该草原上鼠的K值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10.(14分)下图所示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侵染人体后,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A~I代表不同的免疫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1)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安全保卫部”,它拥有一支强大的“部队”,图中没有体现出来的其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2)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时,首先接触的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是指___________。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内环境,图中的A细胞会对抗原进行___________和呈递。A包含多种类型细胞,如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3)图中D细胞被活化需要两个信号刺激:①是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分别与D细胞接触,此外D细胞正常增殖分化还需要___________作用。图中G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新型冠状病毒首次侵入人体,一部分进入细胞内部,会引起细胞免疫的生理过程,请用文字、箭头及图中的字母表示该生理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下图表示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请写出1-8各个胚芽鞘的生长情况(锡箔套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图甲是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图乙为某质粒的示意图,图丙是一段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工程中“分子缝合针”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2)利用______________技术可以实现目的基因在体外大量扩增。(3)基因工程中载体应具备的条件有: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4)用图中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限制酶切割,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不能在含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生存。(5)若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大肠杆菌,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6)若用BamHI酶切的DNA末端与BclI酶切的DNA末端连接,对于该该连接部位,用这两种酶________(填“都能”“都不能”或“只有一种能”)切开。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被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导致沉淀物放射性含量不断降低,A错误;B、“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低,B错误;CD、“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加入S型细菌DNA后,R型细菌增殖数量增加,S型细菌最初没有,转化后增殖,数量增加,C正确,D错误。故选C。2、B【解析】1、根据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以把植物分为三种类型:短日植物、长日植物、日中性植物。2、叶片是感受光周期的器官,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详解】A、由图中信息可知,光照时间(物理信息)会影响植物是否开花,影响授粉,植物可以感知光信号并据此调整生长发育,A正确;B、从一、二两条信息中可以得知,短日/长夜时短日照植物开花,短日/长夜闪光时短日照植物不开花,长夜闪光对于植物能否开花有影响,B错误;C、分析图可知,短日照植物一般在日照时间短于一定数值时开花,C正确;D、由题可知,植株是否开花受其内部特征(长/短日照植物)和外部环境(光照长度)共同决定,可通过人为控制光照时间有效调控植物的花期,D正确。故选B。3、B【解析】血浆渗透压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有关,血浆渗透压稳态,对于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的意义。【详解】A、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要及时补充淡盐水,A错误;B、吃了过咸的食物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人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会增加,导致尿量减少,B正确;C、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重要离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C错误;D、进行静脉注射时,若错将高浓度的盐水当作生理盐水,则会导致血浆中的细胞失水皱缩,D错误。故选B。4、B【解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会产生大量的ATP,A正确;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的方式被释放出来,这个过程要消耗ATP,但释放之后,穿过突触间隙属于扩散,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消耗ATP,C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过程中,将Na+排出细胞,同时将K+摄入细胞,此过程为逆浓度的主动运输,消耗ATP,D正确;故选B。5、B【解析】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的途径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通常为10%~20%之间,相邻两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详解】A、调查鼠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A错误;B、大量捕杀鼠,会导致蛇的食物减少,同时猫头鹰会更多的捕食蛇,从而造成蛇的数量减少,B正确;C、图乙中A表示鼠的同化量,B表鼠自身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错误;D、图乙中下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约占鼠同化量的10—20%,D错误。故选B。6、D【解析】抽样检测法的操作: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题图分析,随着转速的逐渐增大,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增长速率逐渐增大,但在8h后,转速为200r/min和250r/min的培养瓶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值,之后基本保持相对稳定。【详解】A、培养初期,酵母菌种群密度较小,种内斗争微弱,因种群数量基数小而扩增缓慢,A正确;B、由图示可知,转速150r/min时,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大,但由于培养液中营养物质和空间有限,且酵母菌的生长会受到自身代谢产物的影响,可预测后期当种群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会保持相对稳定,呈“S”型增长,B正确;C、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应该采用抽样检测法,可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C正确;D、无论培养初期还是培养后期,酵母菌的呼吸场所都是胞内,D错误。故选D。7、C【解析】1、胰腺是个内外双分泌器官,胰岛细胞就是内分泌细胞,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而促胰液素是作用于其外分泌细胞,分泌胰液,消化食物。2、突触的类型中,有神经-神经突触、神经-肌肉突触,神经-腺体突触,突触小体内含有突触小泡,内含大量的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可以作用于神经元,也可以作用于肌肉和腺体。3、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详解】A、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的外分泌细胞,促使其分泌胰液,A正确;B、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主要作用于尖端下部细胞,B正确;C、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都可作用于垂体,C错误;D、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可以作用于神经元,也可以作用于肌肉和腺体,D正确。故选C。【点睛】8、C【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加倍,染色体不加倍,此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离染色体加倍,DNA不加倍;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加倍,染色体不加倍,此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详解】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核DNA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会加倍,A错误;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但DNA数目不变,B错误;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一分为二而减半,C正确;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短暂加倍,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1)①.B②.C(2)①.偏大②.通过降低出生率而影响种群密度(3)①.数学模型②.利用化学药剂配成毒饵毒杀、利用捕鼠器械捕杀或天敌控制或通过药物影响出生率(4)①.不变②.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迁入率无关【解析】1、根据曲线图甲分析,0—4年λ=1,说明种群数量不变;4—10年λ<1,说明种群数量减少;10年后λ>1,说明种群数量增加。2、分析图乙,A表示增长型,B表示稳定型,C表示衰退型。【小问1详解】鼠的种群密度在0~4年时λ=1,说明种群数量不变,则种群为稳定型,即图乙中的B;在4~10年时λ<1,说明种群数量减少,则种群为衰退型,即图乙中的C。【小问2详解】利用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密度时,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若部分被标记的个体死亡,则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获得的估计值与实际值相比偏大。给老鼠吃“避孕药”可导致母鼠不孕,从而减少老鼠的出生,故该方法是通过降低出生率而影响种群密度。【小问3详解】数学模型指的是用来描述系统或它的性质和本质的一系列数学形式。图甲是研究鼠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故这种方法是建立数学模型。防治鼠害可以通过直接减少种群数量,利用物理、化学、生物防治方法,如利用化学药剂配成毒饵毒杀、利用捕鼠器械捕杀或天敌控制;经过上述研究,也可以通过降低出生率来减少种群数量,如通过药物影响出生率。【小问4详解】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又称K值,由于K值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迁入率等无关,故即使迁来少量老鼠,该草原上鼠的K值仍不会改变。【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种群特征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和判断能力,难度适中。10、(1)免疫器官(2)①.皮肤和黏膜②.摄取(或“吞噬”)、加工处理(或“加工”、“处理”)③.树突状细胞④.巨噬细胞(3)①.病原体(抗原)②.辅助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③.细胞因子④.当再次接触新型冠状病毒(同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F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4)【解析】根据图中过程分析,A为抗原呈递细胞,可以将抗原初步处理后呈递给B(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可以分泌细胞因子,也把抗原呈递给D(B淋巴细胞),D分化为F(浆细胞)和G(记忆细胞),浆细胞可分泌抗体,记忆细胞在机体二次接触抗原时可以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E(细胞毒性T细胞)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也可以分化产生I(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H(记忆细胞),I可以识别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使之裂解死亡。【小问1详解】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图中未显示免疫器官。【小问2详解】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内环境,图中的A细胞会对抗原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A包含多种类型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小问3详解】图中D细胞代表B淋巴细胞,它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刺激:病原体(抗原)刺激和辅助T细胞接触,此外D细胞正常增殖分化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图中G细胞是记忆细胞,作用是当再次接触新型冠状病毒(同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F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小问4详解】当新型冠状病毒首次侵入人体,一部分进入细胞内部,会引起细胞免疫的生理过程,如图:【点睛】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的流程,需要学生掌握并理解特异性免疫的基本知识点,才能作答。11、(1).直立生长(2).向右侧光源生长(3).向右侧光源生长(4).直立生长(5).不弯曲不生长(6).向右生长(7).直立生长(8).向右生长【解析】分析图解:尖端是感光部位,图中(1)用锡箔遮住尖端,因此直立生长;(2)尖端能够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因此弯向右侧光源生长;(3)尖端以下用云母片分隔,生长素能实现横向运输,弯向右侧光源生长;(4)尖端用云母片分隔,生长素不能实现横向运输,直立生长;(5)尖端与尖端以下部分用云母片分隔,生长素不能运输到尖端以下部分,不弯曲不生长;(6)右侧尖端与尖端以下部分用云母片分隔,只有左侧生长素能运输到尖端以下部分发挥作用,左侧生长,右侧不生长,表现为向右侧生长;(7)将含有生长素养的琼脂切块放在胚芽鞘正上向,促进其直立生长;(8)将含有生长素养的琼脂切块放在胚芽鞘左侧,促进胚芽鞘左侧生长,表现为向右生长。【详解】(1)由分析可知,图中(1)用锡箔遮住尖端,因此直立生长。(2)由分析可知,图中(2)尖端能够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向右侧光源生长。(3)由分析可知,图中(3)生长素能实现横向运输,弯向右侧光源生长。(4)由分析可知,图中(4)生长素不能实现横向运输,直立生长。(5)由分析可知,图中(5)生长素不能运输到尖端以下部分,不弯曲不生长。(6)由分析可知,图中(6)只有左侧生长素能运输到尖端以下部分,向右侧生长。(7)由分析可知,图中(7)含有生长素养的琼脂切块放在胚芽鞘正上向,直立生长。(8)由分析可知,图中(8)含有生长素养的琼脂切块放在胚芽鞘左侧,向右生长。【点睛】掌握生长素发现的实验,能分析以胚芽鞘为材料进行的相关实验,并用其解决问题。12、①.DNA连接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内部员工入股分红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农业用地经营权流转与生态补偿合同3篇
- 2025年度婚姻登记证丢失补发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艺术工作室租赁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企业间绿色信贷借款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装配式建筑抹灰劳务分包技术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儿童营养面包研发及订购合同4篇
- 2025年度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合同3篇
- 2025版绿色建筑一体化承包及分包合同
- 2025年度个人货车运输租赁合同实施细则3篇
- 2024年社区警务规范考试题库
- 2024年食用牛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户外音箱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GB/T 30306-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处理滤芯
- 家务分工与责任保证书
- 消防安全隐患等级
-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走航监测技术规范
- 2023山东春季高考数学真题(含答案)
- 为加入烧火佬协会致辞(7篇)
-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培训课件
- 高二下学期英语阅读提升练习(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