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基本知识及基本技术(有答案)_第1页
口腔颌面外科基本知识及基本技术(有答案)_第2页
口腔颌面外科基本知识及基本技术(有答案)_第3页
口腔颌面外科基本知识及基本技术(有答案)_第4页
口腔颌面外科基本知识及基本技术(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口腔颌面外科基本知识及基本技术一、Al1、入院病史记录不包括下列哪项记录A、 一般入院记录B、 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C、 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等D、 急诊病史记录E、 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2、 入院病史中不属于既往史内容的是A、 既往一般健康状况B、 传染病史C、 手术外伤史D、 烟酒嗜好E、 药物过敏史3、 患者就诊要求解决的主要问题属于A、 主诉B、 病史C、 体格检查D、 初步诊断E、 医师签名4、 同一疾病相隔多长时间复诊者,原则上按初诊处理A、 1个月B、 2个月C、 3个月D、 4个月E、 5个月5、 下列有关无菌创口处理原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无菌创口若无组织缺损,则不用进行严密缝合B、 有组织缺损者可采取皮瓣转移和植皮的方法C、 术后有可能发生感染的创口,应放置24〜48小时的引流物D、 疑有污染或术后渗血较多的创口,也应放置24〜48小时的引流物E、 无效腔过大的创口,应延长引流时间至72小时以上6、 临床创口分类中包括A、 无菌创口、污染创口、感染创口B、 污染创口、感染创口、可疑创口C、 感染创口、无菌创口、化脓创口D、 化脓创口、无菌创口、污染创口E、 无菌创口、可疑创口、污染创口7、 由各种损伤引起的创口,如受伤时间短,细菌未侵入深层组织引起化脓性炎症,也多属A、 污染创口B、 无菌创口C、 感染创口D、 化脓创口E、 可疑创口8、 光刀手术的创口,拆线时间应是A、 术后3天B、 术后5天C、 术后7天D、 术后14天E、 术后20天9、 面部的无菌创口一般可早期拆线,由于面部血液循环丰富,生长力强,拆线的时间是A、 术后2天B、 术后5天C、 术后10天D、 术后14天E、 术后20天10、 关于无菌创口的处理原则,说法正确的是A、 面部的无菌创口可在术后半月开始拆线B、 面部的无菌创口一般要延期拆线C、 面部严密缝合的创口可早期暴露,并以过氧化氢、硼酸及酒精混合液清除渗出物D、 光刀手术的创口,拆线时间应推迟至术后一个月E、 颈部缝线可在术后3天左右拆除11、 以下关于感染创口的处理原则,下述错误的是A、 感染创口的引流物一般应在无脓液排出48小时后去除B、 感染创口应覆盖敷料,并定时检视和换药C、 对肉芽组织创面及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的创口,应予以湿敷D、 有脓腔存在的创口,应以各种消毒及抗生素溶液冲洗脓腔E、 颌骨骨髓炎患者创口拆线时间一般应在术后5天左右12、 交叉十字绷带在缠绕时应注意的是A、 在患侧耳周垫以棉垫或纱布B、 短绷带或纱布条打结收紧,以裸露健眼C、 不要压迫耳根及影响呼吸D、 将绷带中份置于鼻部覆盖,并于鼻孔处剪洞以利呼吸E、 绷带中份包入纱布数块,使之卷成圈柱状,使用时其将置于创口外区13、 颌面部包扎使用的绷带的长和宽分别是A、5m、10〜12cmB、5m、8〜10cmC、8m、8〜10cmD、8m、5〜8cmE、10m8〜15cm14、能够广泛应用于颌面部和上颈部术后和损伤的包扎和固定的绷带缠绕方法是A、三角带B、 四头带C、 交叉十字绷带D、 颅颌弹性绷带E、 面部绷带15、 四头带临床上常用一段绷带,将其两端剪开一定长度,形成四个带头即可。带的长度一般为A、35cmTOC\o"1-5"\h\zB、 50cmC、 70cmD、 80cmE、 100cm16、 绷带包扎的作用包括A、 保护术区和创部,防止继发感染,避免再度受损B、 保温、固定敷料C、 止血并防止水肿D、 防止或减轻骨折错位E、 以上都是17、 对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进行包扎的作用不包括A、 防止或减轻水肿B、 暂时性固定,使骨折端减少活动,防止进一步移位C、 压迫止血D、 保护术区和创口E、 可以避免血液及其他分泌物打湿敷料18、 下列关于绷带包扎的基本原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应力求严密、稳定、美观、清洁B、 应过度施压,以免渗血C、 消灭无效腔,防止出血D、 脓血外溢或渗出,应酌情加厚或更换E、 发现绷带松动、脱落时,应及时予以加固或更换19、 以下关于绷带包扎的注意事项的描述中,不恰当的是A、 无菌创口在包扎时覆盖的无菌纱布,应有一定的厚度和范围B、 绷带在包绕颌下区和颈部时,应防止压迫喉头和气管C、 压力应均匀适度,防止组织因过度受压而坏死D、 腮腺区创口的包扎,不应施压,以免组织坏死E、 整形手术后的创口包扎,压力不宜过重,以免影响组织的血运20、 关于绷带包扎的注意事项,以下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骨折复位后的创口包扎,应注意防止错位B、 感染创口要防止再污染,引流应保持通畅C、 腮腺区创口的包扎,应施以一定压力,以免发生涎痿D、 包扎颌下区和颈部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压迫喉头和气管E、 脓肿切开引流后的包扎不应有任何的压力21、 颌面部绷带最常使用的绷带是A、 卷带B、 三角巾C、 四头带D、 石膏绷带E、 弹性吊颌帽22、 鼻部手术后,最常使用的绷带包扎方法是A、 卷带B、 三角巾C、 四头带D、 石膏绷带E、 单眼交叉绷带23、 创口愈合的过程不包括A、 局部炎症反应B、 细胞增殖C、 结缔组织形成D、 感染E、 伤口收缩和伤口改建24、 用普通手术刀手术后的创口首先出现A、 过敏反应B、 炎症反应C、 水肿D、 肉芽组织E、 脓液25、 临床创口的初期愈合时间为A、 6〜10天B、 10〜15天C、 10〜20天D、 15〜20天E、 20〜30天26、 几乎能完全抑制创口收缩的皮片是A、 表层皮片B、 中厚皮片C、 薄中厚皮片D、 厚中厚皮片E、 全厚皮片27、 关于创口愈合的说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用电刀手术缝合后的切口,早期炎性反应更为明显B、 激光刀手术缝合后的切口创缘,早期主要表现为凝固性坏死C、 初期或一期愈合一般在10〜20天D、 拔牙创口的愈合在临床属于二期或延期愈合E、 二期或延期愈合的创口形成明显的瘢痕28、 缝合的创口,一般在7〜10天内全部愈合者,称为A、 一期愈合B、 二期愈合C、 感染创口D、 无菌创口E、 延期愈合29、 下列哪种情况不予进行换药A、 更换或去除引流物时B、 创口渗血较多或有大量分泌液溢出时C、 外科创口已经愈合时D、 感染、敷料松脱或过紧时E、 伤口剧痛以及需要观察创口或皮瓣时30、 口腔颌面外科多个患者换药时,应遵循的顺序是A、 先无菌创口,后污染创口,再感染创口B、 先无菌创口,后感染创口,再污染创口C、 先污染创口,后感染创口,再无菌创口D、 先感染创口,后污染创口,再无菌创口E、 任意一种都可31、 下列哪一项是换药的适应证A、 创口渗血较多或有大量分泌液溢出B、 疑有血肿形成或感染C、 敷料松脱D、 伤口剧痛需要观察创口E、 以上均是32、 换药时应用棉球清洁的正确动作是TOC\o"1-5"\h\zA、 揩B、 擦C、 蘸D、 涂E、 蹭33、 换药时持镊应在A、 上1/3处B、 中1/3处C、 下1/3处D、 上2/3处E、 下2/3处34、 下列关于换药的注意事项中,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 应用棉球清洁暴露创面时是“蘸”而不是“揩”B、 持镊应在中1/3处C、 使用双手持镊,保持一“脏”一“净”D、 对特异性感染创口,其换药用过的敷料更不可随便弃置,要集中焚烧E、每换一人后必须重新洗手,以防交叉感染35、缝合面颈部皮肤进针时,针尖与皮肤的关系是A、 针尖与皮肤呈30°角B、 针尖与皮肤呈45°角C、 皮肤切口两侧进针间距大于皮下间距D、 皮肤切口两侧进针间距等于或略小于皮下间距E、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36、 缝合时造成创缘内卷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A、 打结过紧B、 进针过深C、 打结过松D、 两侧进出针间距大于皮下间距E、 两侧进出针间距小于皮下间距37、 打结是重要的手术基本功,要求组织内结扎线头所留长度一般为A、 0.5mm左右B、 1mm左右C、 3mm左右D、 5mm左右E、 10mm左右38、 打结是重要的手术基本功,皮肤、黏膜的缝合,为拆线时牵引方便,应至少余留A、 1mm以上B、 2mm以上C、 3mm以上D、 4mm以上E、 5mm以上39、 主要用于结扎血管和缝合,是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最基本的技术操作之一的是A、 组织分离技术B、 打结C、 缝合D、 止血E、 组织切开40、 关于外科打结的形态要求叙述不正确的是A、 根据结的形态,临床可分为单结、方结、三重结或多重结、外科结、假结和滑结等B、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打结可以打方结C、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打结可以打滑结D、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打结可以打外科结E、 高质量的打结是防止返工和术后脱结出血的保证41、 关于打结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打结的方法有单手打结、双手打结和持针钳打结3种B、 单手打结最好练就左、右手均能打结C、 单手打结多用于口腔内及深部缝合D、 在缝线过短和缝扎时也常应用持针钳打结E、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以单手打结和持针钳打结最为常用42、 关于打结中的需要注意的地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打结收紧结扣时,要注意尽量使三点(两手用力点与结扎点)成一线B、 组织缝合打好第1个结扣时,应将2根线头引向一侧,再打第2个结扣C、 组织内结扎线头所留长度一般为1mm左右D、 对深部组织的结扎,用手引线比较便捷E、 打结时,每个结扣都必须是顺的,否则容易断线或结扎不紧43、 对于外科创口,在引流时的适应证说法正确的是A、 无论是感染创口还是无菌创口均不需要放置引流B、 部位深在的手术术后应该无渗液等,因此无需引流C、 凡是留有无效腔的创口,必须放置引流D、 止血不彻底的创口只需关闭创口即可E、 凝血功能低下的患者只需创口止血即可,不必引流44、 去除负压引流的指征是A、 术后24hB、 术后48hC、 24h内引流量不超过20〜30mlD、 24h内引流量不超过40〜50mlE、 24h内引流量不超过60〜70ml45、 下列哪项不是外科引流的适应证A、 微小创口B、 感染或污染创口C、 止血不全的创口D、 留有无效腔的创口E、 渗液多的创口46、 外科引流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 通畅、彻底B、 对组织损伤或干扰最小C、 顺应解剖和生理要求D、 确定病原菌E、 以上答案均正确47、 下列哪种情况不是放置引流的适应证A、 可能发生感染的污染创口B、 较浅小的无菌创口C、 留有死腔的创口D、 止血不全的创口E、 脓肿切开的创口48、 下列哪一项可不必放置引流物A、 创口渗液多B、 无菌创口C、 留有无效腔的创口D、 术中止血不彻底的创口E、 凝血功能低下的患者49、 下列关于外科引流的相关叙述中,不恰当的是A、 脓肿切开创口应放置引流物B、 切口有严重感染,应考虑放置引流C、 单纯整复手术必须放置引流D、 未能完全消灭无效腔创口应放置引流E、 广泛的大手术,术后有渗血、渗液,应放置引流50、 污染创口或为防止积血、积液而放置的引流物的去除时间一般是A、 手术后6〜12小时B、 手术后12〜24小时C、 手术后24〜48小时D、 手术后36〜48小时E、 手术前24〜48小时51、 脓肿或无效腔的引流物的去除应在A、 手术后24〜48小时B、 放置24小时后C、 24小时内去除引流物D、 一般在24小时内引流量少于20〜30ml时去除E、 渗出液完全消除为止52、 采用负压引流方法,去除引流物的时间是A、 手术后24〜48小时B、 手术后12〜24小时C、 24小时内去除引流物D、 一般在24小时内引流量少于20〜30ml时去除E、 脓液及渗出液完全消除为止53、 下列关于引流物的放置时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无效腔的引流物应放置至脓液及渗出液完全消除为止B、 污染创口引流物多在24〜48小时后去除C、 负压引流一般在24小时内引流量少于20〜30ml时去除D、 脓肿的引流物应放置至脓液及渗出液完全消除为止E、 以上均正确54、 下列关于引流部位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开放引流的引流物内端应放置在创口内深处B、 引流口的大小要适当,太小引流不畅C、 开放引流的引流物外端则应依体位放在创口最低处D、 负压引流管应避免放在重要血管、神经的附近,其戳创口应封闭E、 以上均正确55、 口腔颌面部创伤后,活动性的出血时,最可靠的止血方法是A、药物止血B、 结扎止血C、 填塞止血D、 包扎止血E、 降压止血56、 颞部外伤出血进行压迫止血的有效部位是A、 耳屏前区B、 颈动脉三角区C、 颌外动脉走行区D、 下颌角区E、 咬肌前缘57、 根据面神经下颌缘支的行径,颌下区的手术切口应A、 低于下颌骨下缘0.5〜lcmB、 咼于下颌骨下缘0.5cm左右C、 低于下颌骨下缘1.5cm左右D、 平齐下颌骨下缘E、 低于下颌骨下缘2.5cm以下58、 下列组织切开的相关描述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 深层组织以及黏膜可直接用电刀或光刀切割B、 肿瘤手术多采用电刀,也可用光刀C、 使用电刀时,刀尖移动速度宜稍慢,否则达不到止血效果D、 面部整复手术最常用的是电刀,不用钢刀E、 手术中如更换刀片,一般采用持针器夹持刀片完成更换59、 钝性分离最常使用的分离器械是A、 锐性的手术刀B、 手术剪C、 血管钳D、 刀柄E、 手指60、 显露组织的解剖部位、保护正常和重要组织、切除病变组织从而完成手术的重要手段是A、 打结B、 组织分离技术C、 电凝止血D、 切开E、 铺巾61、 关于锐性分离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用于精细的层次解剖或分离粘连坚实的瘢痕组织B、 使用的器械为锐性的手术刀和手术剪C、 此法对组织损伤小D、 动作要求细巧、准确E、 可在盲视下进行62、 对于钝性分离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 主要以血管钳进行,也可使用刀柄、手指、纱布等B、 此种分离可在非直视下进行C、 对于层次不清又含有重要血管神经的区域,用钝性分离法比较危险D、 操作时更应细致,避免过度用力,以减少组织撕裂伤E、 用于正常肌肉和疏松结缔组织的分离以及有包膜的良性肿瘤的摘除63、 保证手术效果的基础是A、 手术层次清楚、逐层剖入B、 主刀与助手要相互配合,作好组织的牵引C、 首先应熟悉局部解剖,具有明确的解剖概念D、 组织损伤小,动作要求细巧、准确E、 避免过度用力,以减少组织撕裂伤64、 对于钝性分离和锐性分离的方法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A、 此两种分离方法在术中应该单独使用B、 使用此两种分离方法时,无需注意手术的快慢节奏C、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均应防止粗暴和意外损伤D、 解剖分离过程中经常需要完整暴露创面,无需保护E、 在术中如有需要,可以在空气中长时间暴露65、 碘酊用于口腔黏膜消毒常用的浓度为A、 0.5%B、 1.0%C、 2.0%D、 3.0%E、 5%66、 利用电热或红外线烤箱高热烘烤进行灭菌的方法属于A、 煮沸消毒法B、 化学消毒法C、 干热灭菌法D、 医用酒精消毒法E、 高压蒸汽灭菌67、 手术室消毒的内容说法错误的是A、 门诊手术室应与治疗室或拔牙室分开B、 门诊手术室在连续手术时应遵循先无菌、次污染、后感染的原则C、 手术室常用的方法有紫外线照射、电子灭菌灯消毒等方法D、 手术室应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一般每周应进行1次E、 手术室可使用过氧乙酸(0.75〜1g/m3)加热蒸汽消毒68、 深部脓肿如果需要送病理检查时,则需要A、 穿刺检查B、 涂片检查C、 活体组织检查D、 手术探查E、 影像学检查69、关于穿刺检查的内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脓肿穿刺多选用8号或9号粗针B、 临床上如怀疑是颈动脉体瘤或动脉瘤,可以进行穿刺检查C、 怀疑是结核性病变时,进针时要注意避免因穿刺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D、 对唾液腺肿瘤和某些深部肿瘤用6号针头行穿刺细胞学检查E、 血管性病变选用7号针70、 静脉畸形穿刺可抽出A、 血液B、 蛋清样黏液C、 乳白色豆渣样分泌物D、 黄绿色清亮物质E、 黄绿色脓性物质71、 舌下腺囊肿穿刺可抽出A、 血液B、 蛋清样黏液C、 乳白色豆渣样分泌物D、 黄绿色清亮物质E、 黄绿色脓性物质72、 皮样囊肿穿刺可抽出A、 血液B、 蛋清样黏液C、 乳白色豆渣样分泌物D、 可含皮脂样物质或镜下可见胆固醇结晶E、 黄绿色脓性物质73、 腮腺扪诊的正确方法为A、 以示、中、无名指3指提拉式扪诊为宜B、 以示、中、无名指3指平触为宜C、 双手双合诊D、 双指合诊E、 以拇指、示指挤触74、 临床区别颌下腺肿块与颌下淋巴结的主要方法是A、 探诊B、 听诊C、 望诊D、 叩诊E、 口内外双合诊75、 正常人每日唾液总量为1000〜1500ml,其中腮腺和下颌下腺的分泌量占A、 50%B、 60%C、 70%D、80%E、90%76、给患者以酸性物质根据腺体本身变化和分泌情况,判断腺体的分泌功能和导管的通畅程度。属于涎腺分泌功能检查的A、 分析检查B、 定性检查C、 定量检查D、 荧光免疫检查E、 定期检查77、 下列有关颞下颌关节检查不包括A、 外形与关节动度检查B、 咀嚼肌检查C、 下颌运动检查D、 胸锁乳突肌检查E、 (牙合)关系检查78、 口腔颌面外科进行淋巴结检查时,患者及检查者的体位应是A、 患者取坐位,检查者应站在其右方B、 患者取坐位,检查者应站在其左方C、 患者取卧位,检查者应站在其右方D、 患者取卧位,检查者应站在其左方E、 没有体位要求,患者随意即可79、 淋巴结检查的正确顺序应是A、 枕部、耳后、耳前、腮腺、颊、颌下、颏下B、 腮腺、颊、颌下、颏下、枕部、耳后、耳前C、 颌下、颏下、枕部、耳后、耳前、腮腺、颊D、 耳后、耳前、腮腺、颊、颌下、颏下、枕部E、 颊、颌下、颏下、枕部、耳后、耳前、腮腺80、 触诊检查淋巴结应检查的内容,不包括A、 淋巴结的部位B、 淋巴结的大小C、 淋巴结的数目D、 淋巴结的活动度E、 淋巴结的主要功能81、 下列关于口腔颌面部淋巴结的检查叙述中,不恰当的是A、 检查时患者取坐位,头稍低,略偏向非检查侧B、 检查应按一定顺序,由浅入深,滑动触诊C、 检查时患者取坐位,检查者应站在其右方D、 可检查淋巴结所在的部位、大小、数目、硬度等E、 检查的一般的顺序为枕部、耳后、耳前、腮腺、颊、颌下、颏下82、 颞下颌关节髁突动度检查,常采用的方法是A、 一般以示、中、无名三指平触B、 耳屏前扪诊法C、 关节区听诊法D、 双手双合诊E、 双指双合诊83、 涎腺分泌功能检查常选用的方法是A、 酸性物刺激定量测定B、 碱性物刺激定性测定C、 核磁共振检查D、 1天内自然分泌量E、 某一时段内自然分泌量测定84、 正常人每日唾液总量为A、 500〜800mlB、 800〜1000mlC、 1000〜1500mlD、 1500〜1800mlE、 1800〜2000ml二、A21、 患者女性,45岁,因左侧腮腺肿物局麻下行左侧腮腺浅叶及肿物切除术,术后局部应用绷带加压包扎,最好选用A、 三角带B、 四头带C、 头颅弹性绷带D、 交叉十字绷带E、 单眼交叉绷带2、 女性,38岁,因颌面部皮肤癌入院手术治疗。术中在作必要的组织切除后,出现创缘两侧厚薄不均,为尽量使缝合后皮肤平整,最适合的措施是A、 采用外翻缝合B、 作环式缝合C、 薄侧作附加切口调整后缝合D、 厚侧先作潜行分离调整缝合E、 缝合时组织在薄侧稍多而深些,厚侧稍少而浅些3、 左侧颞下间隙感染患者,已经行颞部及下颌下区切口的上、下贯通式切开引流术,流出大量脓性分泌物,应选择的引流方式是A、 片状引流B、 负压引流C、 管状引流D、 细纱条引流E、 碘仿纱条引流4、 男性,25岁,因口腔颌面部创伤致舌体裂伤,出血明显,口底肿胀,来院就诊,最佳的止血方法是A、 注射止血针B、 指压患侧的颈总动脉C、 用纱布块填塞止血D、 创口缝合止血E、 做颈外动脉结扎术5、 某患者拔除上颌第二磨牙,2小时后仍出血不止。检查发现到颊侧牙龈撕裂,渗血明显,最好采用以下哪种方法止血A、 结扎颈外动脉B、 碘仿纱条填塞C、 全身应用止血药物D、 缝合撕裂牙龈E、 明胶海绵+纱球压迫6、 男性,46岁,右侧腮腺区无痛性肿大4年,近半年起左侧腮腺也显肿大,两侧面部不对称,并伴口干不适,在行腮腺扪诊检查时,正确的方法是A、 拇指、示指夹住作提拉式扪诊B、 食指、中指、环指作平触扪诊C、 拇指、示指相对触诊扪诊D、 拇指扪诊E、 双合诊7、 某患者来院进行检查,给患者2%枸橼酸置于舌背,刺激腺体反射,如导管口唾液流出量少或无唾液流出,同时腺体迅速肿大,说明A、 分泌功能正常,导管无阻塞B、 分泌功能存在,有导管阻塞C、 分泌功能可能已经丧失D、 不能判断腺体的分泌功能E、 不能判断导管的通畅程度8、 某患者来院进行检查,给患者2%枸橼酸置于舌背,刺激腺体反射,如既无唾液流出,也无腺体变化和胀痛症状,说明A、 分泌功能正常,导管无阻塞B、 分泌功能存在,有导管阻塞C、 分泌功能可能已经丧失D、 不能判断腺体的分泌功能E、 不能判断导管的通畅程度三、B1、A.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月经及婚育史家族史<1>、社会经历及习惯、嗜好应记入ABCDE<2>、药物不良反应及过敏史应记入ABCDE<3>、起病日期、发病情况及有关发病因素等应记入ABCDE<4>、病情演变以及与该病有鉴别诊断的症状表现应记入ABCDE<5>、预防接种史及具体日期应记入ABCDE<6>、双亲与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与疾病情况应记入ABCDE2、 A.发病情况伴随症状发病以来诊治经过及结果发病以来一般情况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1>、记录发病的时间、地点、起病缓急等情况的属于ABCDE<2>、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录主要症状的部位、性质等情况的属于ABCDE<3>、记录伴随症状与主要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情况的属于ABCDE<4>、记录患者提供的药名、诊断和手术名称需加引号(“)”以示区别应为ABCDE<5>、简要记录患者发病后的精神状态、睡眠等情况应为ABCDE3、 A.无菌创口污染创口感染创口一期愈合创口延期愈合创口<1>、与口鼻腔相通或在口腔内手术的创口属于ABCDE<2>、未经细菌侵入的创口属于ABCDE<3>、虽有细菌侵入,但未引起化脓性炎症的创口属于ABCDE<4>、细菌已侵入、繁殖并引起急性炎症、坏死、化脓的创口属于ABCDE4、 A.1〜2mmTOC\o"1-5"\h\z2〜3mm3〜5mm5mm5〜8mm<1>、一般整复手术的缝合针距是ABCDE<2>、颈部手术缝合最宜的针距是ABCDE<3>、一般整复手术的缝合边距是ABCDE5、 A.负压引流油纱条引流片状引流管状引流碘仿纱条引流<1>、常用于重度和混合感染的创口引流,具有较强的防腐、杀菌、除臭作用的引流方法是ABCDE<2>、引流物是由废橡皮手套剪成条状制成的引流方法是ABCDE<3>、属于闭式引流的是ABCDE<4>、颈淋巴清扫术、下颌骨切除术、腮腺摘除术的最佳的引流方法是ABCDE<5>、一般在24小时内引流量少于20〜30ml时去除引流物ABCDE6、 A.钳夹、结扎止血法区域阻断止血法填塞止血法低温、降压止血法电灼止血法下列出血情况应选用的正确止血方法是<1>、外伤致上颌骨骨折,鼻腔发生明显出血ABCDE<2>、颌面部挫裂伤而出现活动性出血ABCDE7、 A.平卧头正位平卧头侧位平卧仰头位平卧低头位平卧垫肩头侧位<1>、腭部手术的体位是ABCDE<2>、单侧腮腺手术的体位是ABCDE<3>、一侧颈淋巴清扫手术的体位是ABCDE8、 A.1〜2mmTOC\o"1-5"\h\z2〜3mm3〜5mm5mm5〜8mm<1>、一般整复手术的缝合针距是ABCDE<2>、颈部手术缝合最宜的针距是ABCDE<3>、一般整复手术的缝合边距是ABCDE9、A.0.1%0.5%1%2%3%<1>、用于消毒口腔黏膜的碘酊浓度为ABCDE<2>、用于消毒口腔及创口的洗必泰液浓度为ABCDE<3>、用于消毒皮肤的洗必泰液浓度为ABCDE<4>、用于消毒口腔及皮肤的碘伏含有效碘的浓度为ABCDE<5>、用于消毒头皮部的碘酊浓度为ABCDE<6>、用于消毒颌面、颈部的碘酊浓度为ABCDE10、 A.高压蒸汽灭菌煮沸消毒法干热灭菌法D•化学消毒法E.紫外线消毒<1>、不宜用高压蒸气灭菌的明胶海绵、凡士林、油脂、液体石蜡和各种粉剂等物品的消毒方法是ABCDE<2>、一般器械、布类、纱布、棉花类及橡胶类等均可使用的消毒方法是ABCDE<3>、仅用于一般不进入无菌组织的器械灭菌的方法是ABCDE11、 A.乙醇碘伏甲醛含氯消毒剂戊二醛<1>、是良好的皮肤消毒剂,可用于医疗器械消毒,但仅用于一般不进入无菌组织的器械灭菌的化学试剂是ABCDE<2>、为优良广谱消毒剂,无色、无刺激,腐蚀性较小。有机物对其消毒效果影响极微。适用于多种医疗器械的消毒。此种试剂是ABCDE<3>、可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与芽孢,以及真菌和病毒,乙醇溶液较水溶液杀菌作用更强。此种化学试剂是ABCDE<4>、常用作自来饮用水的化学试剂是ABCDE<5>、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用于外科器械灭菌,使用10%溶液,浸泡60〜120分钟,此种化学试剂是ABCDE12、 A.一般以示、中、无名三指平触双手合诊法双指双合诊法双指提拉式扪诊单指扪诊<1>、对腮腺的扪诊检查应选用ABCDE<2>、对下颌下腺的扪诊检查应选用ABCDE<3>、对舌下腺的扪诊检查应选用ABCDE<4>、对于唇、颊、舌病变,可行ABCDE13、A.外形与关节动度检査咀嚼肌检査颈前三角检查(牙合)关系检査下颌运动检査<1>、检査面部左右是否对称,关节区、下颌角、下颌支和下颌体的大小和长度是否正常。属于以上哪项ABCDE<2>、检査颞肌、咬肌的收缩力,触痛,观察其两侧是否对称、协调。属于以上哪项ABCDE<3>、检査病员咬合关系是否正常、有无紊乱。属于以上哪项ABCDE<4>、通过病员下颌的开闭颌运动、前伸运动和侧方运动,检査其关节功能是否正常,有无疼痛、弹响或杂音。属于以上哪项ABCD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入院病史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通过问诊、査体、辅助检査获得有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归纳分析书写而成的记录。可分为一般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等。【该题针对“口外病史记录”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725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既往史:指患者过去的健康和疾病情况。内容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食物或药物过敏史等。D项属于个人史。【该题针对“口外病史记录”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739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主诉:为患者就诊要求解决的主要问题。字数应精简。【该题针对“口外病史记录”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740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同一疾病相隔3个月以上复诊者,原则上按初诊处理。【该题针对“口外病史记录”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741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无菌创口不论有无组织缺损,均应争取作组织整齐与严密的缝合;有组织缺损者可采取皮瓣转移和植皮的方法解决。对术后有可能发生感染的,疑有污染或术后渗血较多的创口,应放置24〜48小时的引流物,如无效腔过大或渗出较多,应延长引流时间至72小时以上(有时需要更换一次引流物)。【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016、【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创口分类:无菌创口、污染创口、感染创口。【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027、【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污染创口:指在非无菌条件下发生的创口,如在与口腔、鼻腔相通或口腔内手术的创口;由各种损伤引起的创口,如受伤时间短,细菌未侵入深层组织引起化脓性炎症,也多属污染创口。【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038、【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面部的无菌创口一般可早期拆线,张力过大或有手术特殊要求者除外。由于面部血液循环丰富,生长力强,可在术后5天开始拆线;颈部缝线可在术后7天左右拆除;光刀手术的创口,拆线时间应推迟至术后14天。【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049、【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面部的无菌创口一般可早期拆线,张力过大或有手术特殊要求者除外。由于面部血液循环丰富,生长力强,可在术后5天开始拆线;颈部缝线可在术后7天左右拆除;光刀手术的创口,拆线时间应推迟至术后14天。【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051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面部严密缝合的创口可早期暴露,并及时以3%过氧化氢和4%硼酸及95%酒精混合液清除渗出物,切忌渗出物凝聚、结痂、成块,造成感染或影响创口愈合。面部的无菌创口一般可早期拆线,张力过大或有手术特殊要求者除外。由于面部血液循环丰富,生长力强,可在术后5天开始拆线;颈部缝线可在术后7天左右拆除;光刀手术的创口,拆线时间应推迟至术后14天。【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06【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感染创口的处理:①感染创口一般不应立即作初期缝合,应在感染被控制或进行手术清除病灶后考虑缝合。缝合时不宜过紧,组织不应太少,并常规放置引流物。引流物的去除应视有无脓性渗出而定,一般应在无脓液排出48小时后去除。②感染创口应覆盖敷料,并定时检视和换药,脓液多者可每天2次。③对肉芽组织创面及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的创口,应予以湿敷。④有脓腔存在的创口,应保持引流通畅,并以各种消毒及抗生素溶液冲洗脓腔(药物选择原则与局部湿敷使用药物相同)。⑤感染创口经处理后缝合者(例如颌骨骨髓炎术后),由于组织炎性浸润变性,容易发生创口裂开,故不宜过早拆线,一般应在1周后。⑥感染创口在愈合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全身或局部应用抗生素,并加强营养支持和维生素摄入,促使创口早期愈合。【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071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交叉十字绷带(亦称环绕法):交叉十字绷带亦称环绕法,被广泛用于颌面部(例如耳前区耳后区、腮腺区、下颌下区、颏下区)和上颈部术后和损伤的包扎固定。缠绕时应注意不要压迫耳根及影响呼吸。【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131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绷带的应用最为广泛和简便,可适用于各种部位创口的包扎,颌面部常用宽8〜10cm、长5m左右的绷带。【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151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交叉十字绷带(亦称环绕法):交叉十字绷带亦称环绕法,被广泛用于颌面部(例如耳前区耳后区、腮腺区、下颌下区、颏下区)和上颈部术后和损伤的包扎固定。【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1615、【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四头带应用技术:四头带亦称四尾带,其制作方法简便,临床上常用一段绷带,将其两端剪开一定长度,形成四个带头即可。带的长度一般为70cm左右,剪开的长度视需要而定。【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1716、【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绷带包扎的作用:①保护术区和创口,防止继发感染,避免再度受损。②止血并防止或减轻水肿。③防止或减轻骨折错位。④保温、止血。⑤固定敷料。【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1817、【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绷带包扎的作用:①保护术区和创口,防止继发感染,避免再度受损。②止血并防止或减轻水肿。③防止或减轻骨折错位。④保湿、止血。⑤固定敷料。【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1918、【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绷带包扎的基本原则:包扎绷带应力求严密、稳定、美观、清洁。压力均匀,并应富有弹性松紧适度,利于引流。注意消灭无效腔,防止出血。经常检查,发现绷带松动、脱落时,应及时予以加固或更换。如有脓血外溢或渗出,应酌情加厚或更换。【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2019、【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腮腺区创口的包扎,应施以一定压力,并应富于弹性,以免发生涎瘘。【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2120、【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对于切开引流的创口,第一次包扎应加以适当压力,以利止血,以后换药包扎时,应注意引流通畅,而不宜过紧。【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222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在颌面部最常使用卷带,有时也可用三角巾或毛巾等代替。某些颌骨的中、小型手术之后,为止血和减轻水肿,常用四头带包扎或加压。四头带也用于鼻、颏部创口的包扎固定。石膏绷带用途很广,在颌面部常用于制作石膏帽,以利颌骨骨折的牵引复位、固定。上下颌骨骨折的固定,有时还加用弹性吊颌帽。【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232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四头带应用技术可用于包扎鼻部创口,将四头带之中份置于鼻部(覆盖敷料,并于鼻孔处剪洞以利呼吸),后方两头自左右分别至枕下打结,另两头亦自左右反折向上至头顶打结。【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242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创口愈合一般经历局部炎症反应、细胞增殖、结缔组织形成、伤口收缩和伤口改建等过程。【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252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用普通手术刀手术后的创口,在其两缘的缝隙间首先出现炎症反应,充以血液和含有纤维蛋白原的渗出液,并迅速凝集成块。【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26【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一般这种结缔组织的成熟视不同部位和张力大小,6〜10天即达到临床创口的初期愈合。【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2726、【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全厚皮片几乎能完全抑制创口收缩,而在断层皮肤移植中,创口收缩的程度与皮片厚度成反比。【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2827、【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用电刀手术缝合后的切口,早期炎性反应更为明显,切口在第7天出现组织学上的初步愈合,而激光刀手术缝合后的切口创缘,早期主要表现为凝固性坏死,切口在术后第10天才有组织学上的愈合。缝合的创口,一般在7〜10天内全部愈合者,称为初期或一期愈合。未经缝合的创口,其愈合往往经过肉芽组织增生,再为周围上皮爬行覆盖的过程,在临床上称为二期或延期愈合(拔牙创口的愈合即属此类)。这种创口愈合后结缔组织多,在软组织部位,形成明显的瘢痕。【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2928、【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缝合的创口,一般在7〜10天内全部愈合者,称为初期或一期愈合。未经缝合的创口,其愈合往往经过肉芽组织增生,再为周围上皮爬行覆盖的过程,在临床上称为二期或延期愈合(拔牙创口的愈合即属此类),这种创口愈合后结缔组织多,在软组织部位,形成明显的瘢痕。【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3029、【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临床上一般在更换或去除引流物、创口渗血较多或有大量分泌液溢出、疑有血肿形成或感染、敷料松脱或过紧、伤口剧痛以及需要观察创口或皮瓣等情况时才进行换药。【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313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多个患者换药,应遵循先无菌创口,后污染创口,再感染创口的顺序,并每换一人后必须重新洗手,以防交叉感染。【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3231、【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临床上一般在更换或去除引流物、创口渗血较多或有大量分泌液溢出、疑有血肿形成或感染、敷料松脱或过紧、伤口剧痛以及需要观察创口或皮瓣等情况时才进行换药。【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333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换药的动作要准确、轻巧、细致,切忌粗暴。应用棉球清洁暴露创面时是“蘸”而不是“揩”、“擦”的动作。【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343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换药时持镊应在上1/3处,并勿使镊碰及非换药区,应掌握并使用双手持镊,保持一“脏”一“净”,即一镊接触创面,一镊接触药碗和消毒敷料。【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353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持镊应在上1/3处,并勿使镊碰及非换药区,应掌握并使用双手持镊,保持一“脏”一“净”,即一镊接触创面,一镊接触药碗和消毒敷料。【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3635、【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缝合面颈部皮肤进针时,针尖与皮肤垂直,并使皮肤切口两侧进针间距等于或略小于皮下间距才可达到满意效果。【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3836、【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切口两侧进出针间距大于皮下间距,易造成皮肤创缘内卷;相反,进出针间距小于皮下间距则皮肤创缘呈现过度外翻。【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4337、【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组织内结扎线头所留长度一般为1mm左右,但对较大的血管及大块肌肉束等粗线结扎,为防止滑脱可增加到3〜4mm。【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4438、【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皮肤、黏膜的缝合,为拆线时牵引方便,应至少余留5mm以上。【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4539、【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打结是重要的手术基本功,是最基本的技术操作之一,主要用于结扎血管和缝合。【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464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根据结的形态,临床上可分为单结、方结、三重结或多重结、外科结、假结和滑结等。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打结与其他外科手术打结一样,要求打方结、外科结,防止打滑结,以保证质量,避免返工重打和术后脱结出血。【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474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打结的方法有单手打结、双手打结和持针钳打结3种,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以单手打结和持针钳打结最为常用,前者在结扎和一般缝合时使用,后者则多用于口腔内及深部缝合,在缝线过短和缝扎时也常应用。口腔内打结应打三重结,以防松脱。单手打结最好练就左、右手均能打结。【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484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打结收紧结扣时,要注意尽量使三点(两手用力点与结扎点)成一线,否则结扎组织容易撕脱或结扎松脱。打结时,每个结扣都必须是顺的,否则容易断线或结扎不紧。组织缝合打好第1个结扣时,应将2根线头引向一侧,再打第2个结扣。对深部组织的结扎,用手引线颇感不便。此时可用长血管钳尖头持以游离线(俗称吊鱼线)横过结扎血管钳之尖端,扣住组织后引出,再行打结。组织内结扎线头所留长度一般为1mm左右,但对较大的血管及大块肌肉束等粗线结扎,为防止滑脱可增加到3〜4mm。【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494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①感染创口如脓肿切开等必须放置引流物,以使腔内脓液得以不断排出;切口有严重感染或手术本身属于污染创口,为防止感染,也应考虑放置引流;无菌创口,特别是单纯整复手术,一般不放置引流。②对范围广泛的大手术及部位深在的中等手术,考虑其术后仍有部分渗血、渗液,应放置引流。③凡术中因组织缺损较大、未能完全消灭无效腔的口内、口外创口,必须放置引流。其引流物需放置于无效腔底部,才能保证彻底引流。④对术中止血不彻底和凝血功能低下的患者,为防止血肿形成,也应放置引流。【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504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引流的时间:引流物的放置时间应因手术不同而异。污染创口或为防止;积血、积液而放置的引流物,多在24〜48小时后去除;脓肿或死腔的引流物应放置至脓液及渗出液完全消除为止;负压引流的去除时间则视引流量的多少而定,一般24小时内引流量不超过20〜30ml时,即可拔除引流管。引流物为异物,在达到引流目的后,应尽早拔除。【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514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外科引流的适应证:感染或污染创口;渗液多的创口;留有无效腔的创口;止血不全的创口。【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5346、【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外科引流应遵循以下5项基本原则,即通畅、彻底、对组织损伤或干扰最小、顺应解剖和生理要求、确定病原菌。【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5447、【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外科引流的适应证:感染或污染创口;渗液多的创口;留有无效腔的创口;止血不全的创口。【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5548、【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无菌创口,特别是单纯整复手术,一般不放置引流。对术中止血不彻底和凝血功能低下的患者,为防止血肿形成,也应放置引流。【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5649、【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感染创口如脓肿切开等必须放置引流物,以使腔内脓液得以不断排出;切口有严重感染或手术本身属于污染创口,为防止感染,也应考虑放置引流;无菌创口,特别是单纯整复手术,一般不放置引流。【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575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污染创口或为防止积血、积液而放置的引流物,多在24〜48小时后去除。【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6451、【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脓肿或无效腔的引流物应放置至脓液及渗出液完全消除为止。【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655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负压引流一般在24小时内引流量少于20〜30ml时去除。【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6653、【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引流物的放置时间因手术不同而异。引流物为异物,在达到引流目的后,应尽早拔除。污染创口或为防止积血、积液而放置的引流物,多在24〜48小时后去除;脓肿或无效腔的引流物应放置至脓液及渗出液完全消除为止;负压引流一般在24小时内引流量少于20〜30ml时去除。【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6754、【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引流部位:开放引流的引流物内端应放置在创口内深处,其外端则应依体位放在创口最低处,以利重力引流。负压引流管应避免放在重要血管、神经的附近,其戳创口也应封闭,才能收到负压效应。引流口的大小要适当,太小引流不畅;太大,将在引流部位形成粗大瘢痕。【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685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结扎止血是临床上止血效果最明显、最可靠的方法。【该题针对“口外手术组织切开、止血及组织分离”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6956、【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颞浅动脉在耳屏前区可摸到搏动,因此颞部外伤时可以在耳屏前区压迫止血。【该题针对“口外手术组织切开、止血及组织分离”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7557、【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常用的下颌下切口,宜在下颌骨下缘下1.5cm左右,如此可避免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该支在下颌骨下缘0.3〜1.4cm处斜行向上)。【该题针对“口外手术组织切开、止血及组织分离”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8158、【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肿瘤手术多采用电刀,也可用光刀。使用电刀或光刀切开时,皮肤层仍宜先用钢刀切开,以减少愈合后形成明显瘢痕。深层组织以及黏膜可直接用电刀或光刀切割。使用电刀时,刀尖移动速度宜稍慢,否则达不到止血效果。面部整复手术一般使用钢刀而不使用电刀或光刀切割组织。手术中如更换刀片一般采用持针器夹持刀片完成更换。注意夹持不可放松,用力不可过猛。【该题针对“口外手术组织切开、止血及组织分离”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8259、【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钝性分离用于正常肌肉和疏松结缔组织的分离以及有包膜的良性肿瘤的摘除。主要以血管钳进行,也可使用刀柄、手指、纱布等,可在非直视下进行。【该题针对“口外手术组织切开、止血及组织分离”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836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分离是显露组织的解剖部位、保护正常和重要组织、切除病变组织从而完成手术的重要手段。【该题针对“口外手术组织切开、止血及组织分离”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8461、【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锐性分离:用于精细的层次解剖或分离粘连坚实的瘢痕组织。使用的器械为锐性的手术刀和手术剪。此法对组织损伤小,动作要求细巧、准确,一般应在直视下进行。【该题针对“口外手术组织切开、止血及组织分离”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856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钝性分离:用于正常肌肉和疏松结缔组织的分离以及有包膜的良性肿瘤的摘除。主要以血管钳进行,也可使用刀柄、手指、纱布等,可在非直视下进行。对于层次不清又含有重要血管神经的区域,用钝性分离法比较安全,但对组织损伤较大,故操作时更应细致,避免过度用力,以减少组织撕裂伤。【该题针对“口外手术组织切开、止血及组织分离”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866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分离是显露组织的解剖部位、保护正常和重要组织、切除病变组织从而完成手术的重要手段。解剖分离应在正常组织层次中进行,即做到手术层次清楚、逐层剖入。为此,首先应熟悉局部解剖,具有明确的解剖概念,这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基础。【该题针对“口外手术组织切开、止血及组织分离”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876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这两种分离方法,在术中常交替和结合使用。但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均应防止粗暴和意外损伤,注意手术的快慢节奏,解剖分离过程中要经常用盐水纱布覆盖和保护创面,避免在空气中长时间暴露【该题针对“口外手术组织切开、止血及组织分离”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886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碘酊杀菌力强,但刺激性大,故在不同部位使用浓度不同:消毒颌面颈部为2%,口腔内为1%,头皮部为3%。使用后应予脱碘,碘过敏者禁用。【该题针对“口外消毒和灭菌”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9366、【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干热灭菌法:利用电热或红外线烤箱高热烘烤进行灭菌。适用于玻璃、陶瓷等器具,以及不宜用高压蒸气灭菌的明胶海绵、凡士林、油脂、液体石蜡和各种粉剂等物品。不耐高热的物品,如棉织品合成纤维、塑料及橡胶制品等,不可用此法灭菌。干热灭菌的温度和维持时间应根据消毒物品导热快慢、包装大小和安放情况而定。【该题针对“口外消毒和灭菌”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90167、【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门诊手术室应与治疗室或拔牙室分开,在连续手术时应遵循先无菌、次污染、后感染的原则,以免发生交叉感染。手术室应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一般每日应进行1次,常用的方法有紫外线照射、电子灭菌灯消毒或化学药物加热蒸汽消毒,如过氧乙酸(0.75〜1g/m3)、甲醛溶液(甲醛溶液10ml/m3加高锰酸钾5g/m3)等。【该题针对“口外消毒和灭菌”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91268、【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穿刺检查:通过穿刺抽吸肿块内容物,了解内容物的颜色、透明度、黏稠度等性质,可以进一步协助诊断,例如:静脉畸形可有血液抽出;舌下腺囊肿有蛋清样黏液抽出;脓肿可以抽出脓液。必要时抽出物还应送病理或涂片检查,以进一步确定其性质。【该题针对“口外一般检查及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91369、【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穿刺应在严格消毒的条件下进行,选用适宜的针头。临床上脓肿穿刺多选用8号或9号粗针,血管性病变选用7号针。对唾液腺肿瘤和某些深部肿瘤用6号针头行穿刺细胞学检查,或称“细针吸取活检”,而粗针吸取活检,除非特殊需要,多不提倡,以免造成瘤细胞种植。此外,穿刺检查还应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要注意进针的深度和方向,以免损伤重要的组织结构。临床上如怀疑是颈动脉体瘤或动脉瘤,则禁忌穿刺。怀疑是结核性病变时,进针时要注意避免因穿刺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该题针对“口外一般检查及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9147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穿刺检查:通过穿刺抽吸肿块内容物,了解内容物的颜色、透明度、黏稠度等性质,可以进一步协助诊断,例如:静脉畸形可有血液抽出;舌下腺囊肿有蛋清样黏液抽出;脓肿可以抽出脓液。必要时抽出物还应送病理或涂片检查,以进一步确定其性质。【该题针对“口外一般检查及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9207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穿刺检查:通过穿刺抽吸肿块内容物,了解内容物的颜色、透明度、黏稠度等性质,可以进一步协助诊断,例如:静脉畸形可有血液抽出;舌下腺囊肿有蛋清样黏液抽出;脓肿可以抽出脓液。必要时抽出物还应送病理或涂片检查,以进一步确定其性质。【该题针对“口外一般检查及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9217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皮样囊肿穿刺检查可抽出乳白色豆渣样分泌物,有时大体标本可见毛发。【该题针对“口外一般检查及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9227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以示、中、无名指三指提拉式扪诊为宜适用于唇颊部检查;双手双合诊适用于口底,下颌下检查;双指合诊适用于唇,颊,舌部检查;以拇指、示指挤触适用于唇舌部检查。【该题针对“口外一般检查及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92374、【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颌下腺肿块在口内、外触诊都有感觉,颌下淋巴结在口内不容易触诊出来。需行口内外双合诊检查。【该题针对“口外一般检查及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925【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正常人每日唾液总量为1000〜1500ml,其中90%为腮腺和下颌下腺所分泌,而舌下腺仅占3%〜5%,小涎腺则分泌更少。【该题针对“口外一般检查及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92676、【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分泌功能检查-定性检查:给患者以酸性物质(临床上常以2%枸橼酸、维生素C和1%柠檬酸等置于舌背或舌缘),使腺体分泌反射性增加;根据腺体本身变化和分泌情况,判断腺体的分泌功能和导管的通畅程度。【该题针对“口外一般检查及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92777、【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颞颌关节检查包括:外形与关节动度检查、咀嚼肌检查、下颌运动检查、(牙合)关系检查。【该题针对“口外一般检查及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92878、【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淋巴结检查:检查颌面、颈部淋巴结,对口腔颌面部炎症及肿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检查时患者取坐位,检查者应站在其右方(前或后),患者头稍低,略偏向检查侧,以使皮肤、肌肉松弛便于触诊。【该题针对“口外一般检查及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93479、【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检查者手指紧贴检查部位,按一定顺序,由浅入深,滑动触诊。一般的顺序为:枕部、耳后耳前、腮腺、颊、颌下、颏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颈前后三角、直至锁骨上凹,仔细检查颈深、浅淋巴结,颈部淋巴结的所在部位和引流方向。【该题针对“口外一般检查及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93580、【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触诊检查淋巴结时应注意肿大淋巴结所在的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有无压痛或波动感及与皮肤或基底部有无粘连等情况。【该题针对“口外一般检查及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9368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检查颌面、颈部淋巴结,对口腔颌面部炎症及肿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检查时患者取坐位,检查者应站在其右方(前或后),患者头稍低,略偏向检查侧,以使皮肤、肌肉松弛便于触诊。检查者手指紧贴检查部位,按一定顺序,由浅入深,滑动触诊。一般的顺序为:枕部、耳后、耳前、腮腺、颊、颌下、颏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颈前后三角、直至锁骨上凹,仔细检查颈深、浅淋巴结,颈部淋巴结的所在部位和引流方向。触诊检查淋巴结时应注意肿大淋巴结所在的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有无压痛或波动感及与皮肤或基底部有无粘连等情况。【该题针对“口外一般检查及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93782、【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有两种方法可检查髁状突动度的情况:以双手示指或中指分别置于两侧耳屏前(髁状突外侧),患者作张闭口运动时,感触髁状突之动度;或将两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内,向前方触诊,以了解髁状突之活动及冲击感,协助关节疾病的诊断。此外,还应检查颏部中点是否居中,颜面下1/3部分有无明显增长或缩短。【该题针对“口外一般检查及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9388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定量检查:正常人每日唾液总量为1000〜1500ml,其中90%为腮腺和下颌下腺所分泌,而舌下腺仅占3%〜5%,小涎腺则分泌更少,故涎腺分泌功能的定量检查,是根据在相同程度刺激的条件下(临床上常用2%枸橼酸或1%柠檬酸),腮腺和下颌下腺的涎液分泌多少来协助某些涎腺疾病的诊断。【该题针对“口外一般检查及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9398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正常人每日唾液总量为1000〜1500ml。【该题针对“口外一般检查及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940二、A2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交叉十字绷带,适用于颌面和上颈部术后和损伤的创口包扎。包括双侧面部耳前区、耳后区、腮腺区、颌下区及颏下区伤口包扎。该方法固定范围广,加压可靠、牢固,不易滑脱。【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142、【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缝合技术中,处理创缘两侧薄厚不均的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薄侧多缝组织,而厚侧少缝组织。【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37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片状引流在口腔临床中经常采用,适用于脓腔较小、位置表浅的开放式引流。负压引流一般适用于闭式引流,也就是脓腔不是开放的,一般在颌面部大手术如颈清后使用。管状引流一般适用于创口大的开放式引流,本题中为贯通式、创口大,所以适用。细纱条适用于创口小的开放式引流。碘仿纱条引流适用于重度感染的稍大开放式脓腔的引流。【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524、【答案解析】舌体是血液循环十分丰富的器官,裂伤后出血明显而且容易致口底肿胀或血肿造成上呼吸道梗阻,因此最佳处理是创口缝合止血,其余方法如注射止血针、用纱布块填塞止血、指压患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结扎术均不是最有效方法。【该题针对“口外手术组织切开、止血及组织分离”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735、【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缝合撕裂牙龈,可使微小血管腔闭塞,从而达到止血效果。【该题针对“口外手术组织切开、止血及组织分离”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746、【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双指合诊适用于唇、颊、舌部检查。双手合诊适用于口底、下颌下的检查,按“由后向前”的顺序。腮腺和下颌下腺及其导管主要是采用扪诊检查。腮腺的扪诊一般以食、中、无名指三指平触为宜。【该题针对“口外一般检查及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9247、【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定性检查:给患者以酸性物质(临床上常以2%枸橼酸、维生素C和1%柠檬酸等置于舌背或舌缘),使腺体分泌反射性增加;根据腺体本身变化和分泌情况,判断腺体的分泌功能和导管的通畅程度如酸刺激后导管口有大量唾液流出,说明分泌功能正常,导管也无阻塞;如导管口唾液流出量少或无唾液流出,同时腺体迅速肿大,患者述腺体胀痛,说明分泌功能存在,但有导管阻塞;如既无唾液流出,也无腺体变化和胀痛症状,说明分泌功能可能已经丧失。【该题针对“口外一般检查及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9418、【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定性检查:给患者以酸性物质(临床上常以2%枸橼酸、维生素C和1%柠檬酸等置于舌背或舌缘),使腺体分泌反射性增加;根据腺体本身变化和分泌情况,判断腺体的分泌功能和导管的通畅程度如酸刺激后导管口有大量唾液流出,说明分泌功能正常,导管也无阻塞;如导管口唾液流出量少或无唾液流出,同时腺体迅速肿大,患者述腺体胀痛,说明分泌功能存在,但有导管阻塞;如既无唾液流出,也无腺体变化和胀痛症状,说明分泌功能可能已经丧失。【该题针对“口外一般检查及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942三、B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个人史:记录出生地及长期居留地,生活习惯及有无烟、酒、药物等嗜好,职业与工作条件及有无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有无冶游史。【该题针对“口外病史记录”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727【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既往史:指患者过去的健康和疾病情况。内容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食物或药物过敏史等。【该题针对“口外病史记录”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728【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现病史是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该题针对“口外病史记录”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729【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现病史是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该题针对“口外病史记录”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73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既往史:指患者过去的健康和疾病情况。内容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食物或药物过敏史等。【该题针对“口外病史记录”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731【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健康状况,有无与患者类似疾病,有无家族遗传倾向的疾病。【该题针对“口外病史记录”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732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发病情况:记录发病的时间、地点、起病缓急、前驱症状、可能的原因或诱因。【该题针对“口外病史记录”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734【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描述主要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缓解或加剧因素,以及演变发展情况。【该题针对“口外病史记录”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73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伴随症状:记录伴随症状,描述伴随症状与主要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该题针对“口外病史记录”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736【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发病以来诊治经过及结果:记录患者发病后到入院前,在院内、外接受检查与治疗的详细经过及效果。对患者提供的药名、诊断和手术名称需加引号(“”)以示区别。【该题针对“口外病史记录”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737【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发病以来一般情况:简要记录患者发病后的精神状态、睡眠、食欲、大小便、体重等情况。【该题针对“口外病史记录”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738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污染创口系指虽有细菌侵入,但尚未引起化脓性炎症的创口。在与口鼻腔相通或口腔内手术的创口,是在非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故也属此类。【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09【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无菌创口系指未经细菌侵入的创口,多见于外科无菌切口,早期灼伤和某些化学性损伤已经及时处理者,也可以是无菌创口。【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1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污染创口系指虽有细菌侵入,但尚未引起化脓性炎症的创口。在与口鼻腔相通或口腔内手术的创口,是在非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故也属此类。【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1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凡细菌已经侵入、繁殖并引起急性炎症、坏死、化脓的创口和在此情况下进行手术的创口均为感染创口。【该题针对“口外创口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12【答案解析】一般整复手术以缝合边距2〜3mm、针距3〜5mm,颈部手术缝合边距3mm、针距5mm为宜,而组织极易撕裂的舌组织缝合时边距和针距均应增至5mm以上。【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4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一般整复手术以缝合边距2〜3mm、针距3〜5mm,颈部手术缝合边距3mm、针距5mm为宜,而组织极易撕裂的舌组织缝合时边距和针距均应增至5mm以上。【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4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一般整复手术以缝合边距2〜3mm、针距3〜5mm,颈部手术缝合边距3mm、针距5mm为宜,而组织极易撕裂的舌组织缝合时边距和针距均应增至5mm以上。【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425、【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碘仿纱条的防腐、杀菌、除臭作用强。常用于重度和混合感染的创口引流,也用于口腔内创口的引流。【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59【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片状引流:引流物由废橡皮手套剪成条状制成。主要用于口外创口少量渗液的引流,偶尔用于口腔内创口引流。其形状、长短和宽窄视手术性质、创口的深浅和引流液的多少而定。【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6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负压引流创口是封闭的,故亦称闭式引流。【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6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负压引流:利用细塑料管或橡皮管在创口旁另戳创引出,接于吸引器、吸引球或胃肠减压器上,使创口产生负压,从而达到负压吸引的引流目的。此引流法优点较多,具有较强的引流作用,而且不需加压包扎伤口,患者感觉舒适;因创口内是负压,组织间贴合紧密,利于创口愈合,也不易继发感染。主要用于颌面颈部较大手术的术后引流,例如颈淋巴清扫术、下颌骨切除术、腮腺摘除术等。【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6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负压引流一般在24小时内引流量少于20〜30ml时去除。【该题针对“口外手术打结、缝合及外科引流”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636、【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填塞止血法:可用于开放性和洞穿性创口、窦腔出血。一般将无菌纱布或碘仿纱条填塞于创口内,再用绷带行加压包扎。在颈部或口底创口填塞纱布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窒息。鼻腔出血,在确定无脑脊液漏后才可填塞。【该题针对“口外手术组织切开、止血及组织分离”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7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钳夹、结扎止血法是常用而可靠的止血方法。对于创口活跃出血的血管断端都应该以钳夹、结扎止血。【该题针对“口外手术组织切开、止血及组织分离”知识点进行考核】1015968727、【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