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浙教版科学(真题重组)实验题题型训练:17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_第1页
2021年中考浙教版科学(真题重组)实验题题型训练:17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_第2页
2021年中考浙教版科学(真题重组)实验题题型训练:17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_第3页
2021年中考浙教版科学(真题重组)实验题题型训练:17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_第4页
2021年中考浙教版科学(真题重组)实验题题型训练:17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型训练:17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一、实验探究题

1.(2020•湖州)小明在实验室做镁条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试管中产生大量气体、试管壁发烫。放

置较长时间后,管底部有沉淀生成。针对这一现象,小明进行了探究:

(1)小明最初认为试管底部的沉淀可能是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大量的MgCL不能完全溶于水所致。但随后

小明通过实验证实了沉淀不是MgCb。你认为小明的实验操作是。

(2)小明查阅资料知道镁与水在加热的条件下能生成氢氧化镁(难溶性物质)和氢气。于是,他进行了实验

验证:将去除氧化膜的镁条和水放在试管中加热,发现镁条表面有少量气泡生成。停止加热后,却始终

没有观察到沉淀。请对"没有观察到沉淀"这一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

(3)镁与水反应没有观察到沉淀,而镁与稀盐酸混合却有沉淀。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沉淀的产生与氯离

子有关。后来查阅资料得知,沉淀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可溶于稀硝酸,并生成氯化镁、硝酸镁和水的碱式

氯化镁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沉淀中含有氯元素。。

2.(2020•宁波)在“探究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小科发现镁带与稀盐酸反应后的试管内出现

了灰白沉淀。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小科在老师指导下,猜想灰白色沉淀是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①镁;②氯化镁;③氢氧化镁;④碱式氯化镁[Mg(OH)CI]。

老师肯定了小科的猜想,并鼓励他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一:将上述镁带与稀盐酸反应后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和灰白色滤渣。

步骤二:取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镁粉末,粉末全部溶解。

步骤三:取少量灰白色滤渣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无其他现象。

步骤四:将剩余滤渣用蒸储水充分洗涤。取洗涤后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滤渣全部溶解,

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反思及结论】

(1)从步骤二可知,灰白色沉淀不可能是氯化镁,因为滤液是氯化镁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

液。

(2)从步骤三可知,该沉淀中没有。

(3)步骤四中将滤渣用蒸储水充分洗涤是为了o

(4)根据实验探究可知,该反应产生的灰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

3.(2020•舟山)科学兴趣小组采用不同方案对金属活动性的强弱进行了研究。

甲同学:将镁带和铜粉分别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乙同学:把铁制容器和铝制容器放在同一潮湿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容器表面的锈蚀情况。

实验后,同学们进行汇报和评价交流。

(1)甲同学根据的实验现象,得出金属镁的活动性比铜强。

(2)乙同学观察到铁制容器表面有明显的锈蚀现象,面铝制容器表面无明显变化,据此他得出铁的活动

性比铝强的结论。小组讨论后一致认为乙同学的方案设计不合理,他们的理由是:铝制容器表面无明显

变化是因为导致容器中的铝无法与氧气接触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此方法比较铁与铝的活动性

强弱。

4.(2020•金华・丽水)除比、C。能还原氧化铜外,CH4及其它一些具有还原性的气体也能与氧化铜发生反

应。如:加热时,CH4能与Cu。反应生成Cu、CO2和H2O。某拓展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

装置省略),分别对有关气体问题进行探究。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探究I】对已知气体性质的探究。

将CH4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规范实验,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填序号);

①A装置中的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

②B装置中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

③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

(2)【探究口】对气体组成的探究。

气体X可能由山、CH4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同学们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对其组成进行探究。

①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可证明气体X中含有

②根据B装置中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的现象,得出气体X中含有由的结论,请对此结论作出评价,并说

明理由»

(3)【探究皿】对未知气体的探究。

将某火箭燃料X通过如图所示装置,观察到A装置中的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B装置中的固体由

白色变蓝色,C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中导出的气体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已知燃料X是由2种元

素组成的纯净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根据现象及信息推断并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2020・温州)小明和兴趣小组同学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比较铁与铜的活动性强弱,发现铁丝表面

有红色物质出,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但有时会出现溶液颜色变为淡黄绿色或淡蓝色,甚至

无明显变化的异常现象。

(1)针对上述异常现象,他们认为可能是溶液浓度或反应时间不同导致。为进一步探究此问题,请你设

计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步骤。

建议:①实验可设计4~5组;②实验时每支试管取用硫酸铜溶液5毫升;③每次实验总时间为20分钟。

实验室提供铁丝、质量分数为16%的硫酸铜溶液、蒸馄水及其它实验所需的仪器。

(2)列举一个因反应物浓度不同导致实验现象不同的例子,写出反应物及现象。o

6.(2020・绍兴)做酸碱实验时,小敏将稀盐酸逐滴加到氢氧化钢溶液中(如图),发现一直无明显现象,突

然想起忘记加无色酚酷试液,为探究反应的进程,过程如下:(已知BaCb溶液呈中性)

稀盐酸

氢氧化

讽溶液

(1)【建立猜想】①氢氧化钢过量②盐酸过量③

(2)【实验设计】步骤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酥试液,溶液不变色,得出

猜想①错误。

步骤二:继续探究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I重新取样,滴加少量AgNC>3溶液白色沉淀猜想②正确

n重新取样,滴加足量Na2c。3溶液▲猜想②正确

白色沉淀猜想③正确

①对方案I的结论进行评价:o

②表格空白处的实验现象是:。

(3)【表达交流】为确定猜想②是否正确,还可以选择的试剂有

A.紫色石蕊试液

B.铜片

C.铁锈

7.(2020•杭州)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及产物检验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基础上,按图示在各装置中添加药品;

步骤2:缓慢推注射器活塞,利用甲酸(一种无色溶液,溶质为HCOOH)与浓硫酸在80°(:水浴的条件下制

御s2O4

备一氧化碳(反应原理:HCOOHtCO个+W0);

加热

步骤3:待万用瓶中澄清石灰水下降至安全线以下后再点燃酒精灯,当W型管右侧弯管处的氧化铁全部

变为黑色时,继续加热2分钟后熄灭酒精灯;

步骤4:撤去酒精灯和盛热水的烧杯,用磁铁吸引黑色物质至W型管左侧弯管处进行固体产物的检验。

(1)进行气密性检查时,可在万用瓶中盛适量水,然后推注射器活塞,当观察到(填写现象),说

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点燃酒精灯前,需要"待万用瓶中澄清石灰水下降至安全线以下"的原因是

(3)步骤3后,W型管左侧弯管处为反应后得到的稀硫酸,若固体产物全部是铁,步骤4中能观察到的

现象是________

8.(2019・衢州)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锡纸中的金属成分(锡纸中以一种金属为主,其它成分对实验无干扰),

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锡纸中的金属是什么?

【建立猜想】根据锡纸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并结合金属活动性、价格等因素,猜想其中的金属可能是锌、

铁、铝、锡中的一种。

【探究过程】

步活动内容收集证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步①查阅资料:金属锌在室温下很脆锡纸未破损锡纸中金属不是锌

骤②取锡纸反复折叠

步用磁铁靠近锡纸锡纸没有被锡纸中金属不是________

骤磁铁吸引

步①取锡纸条放入浓度为20%的盐酸中除去可能存在的②中锡纸条说明锡纸中的金属活动性比锌

骤氧化膜。当观察到________现象时,取出锡纸条并用表面无明显弱,则锡纸中金属不是铝,而

蒸储水清洗。现象是锡

②将处理过的锡纸条放入试管中,加入饱和硫酸锌溶

液,静置观察。

【交流评价】小科对实验结论提出质疑:"无明显现象"并不代表没有发生反应,因为铝与硫酸锌反应

[2AI+3ZnSC>4=3Zn+Al2(SO4)3]生成的金属锌为银白色,与铝颜色相同,因此无法得出结论。请在不改变反应

原理的前提下运用定量方法完善实验方案,并根据预期结果得出相应结论:=

【继续探究】运用完善后的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初步结论:锡纸中金属是铝。

9.(2019•金华)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钢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展开了系列实验。

卜稀盐酸

6毫升

氢氧化

钢溶液

【实验操作】

用试管取6毫升氢氧化钢溶液,往试管中加入6毫升稀盐酸,等分成两份。

【实验证明】

(1)往其中一份混合液中滴入凡滴酚酿试液,发现溶液呈无色。说明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

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2)【继续探究】能否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盐酸中H+参加了反应?于是往混合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发现

变红色,溶液呈酸性,这不能证明盐酸中H+参加了反应。讨论后,形成了新的对照实验方案,将步骤补

充完整:

①往盛有另一份混合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镁片;

②,加入等量的镁片。

(3)证明原混合液的盐酸中H+参加了反应的现象是o

(4)【微观解释】从微观上分析:氢氧化专贝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实质是。

10.(2019•金华)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相对封闭的装置内燃烧某种含碳、氢、氧元素的垃圾,对产生的废

气成分(不考虑气态有机物)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检验。

【实验研究】

拉动注射器,让废气依次通过装置。

(1)能证明废气中有水蒸气存在的现象是;

(2)F处的大号注射器,可以引导气体流向,其另一个主要作用是;

(3)【反思评价】小金认为,仅根据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确定一氧化碳的存在,其理由是

(4)小金根据D中的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得出废气中存在一氧化碳。小丽认为该结论不够严密,若废

气中存在氢气也会出现该现象。要使上述结论更加严密,还应添加的一个实验装置及位置是。

【实验结果】经检验,废气中存在CO2、CO.H20O

11.(2018•杭州)小金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将干燥的5从导管a通入U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如图所示);待

U形管内充满。2后,在导管b处连接一活塞推至底部的注射器,收集20mL02后在导管a处连接乳胶管

并用止水夹夹紧,如图乙所示。

观察对象现象

①干燥的普通铁丝没有明显变化

②潮湿的普通铁丝较多红褐色锈斑

③潮湿的纯铁丝没有明显变化

步骤2:一段时间后,观察U形管内的铁丝,其现象如表所示。

(1)步骤一中,检查U形管内是否已充满02的方法是.

(2)铁制品的锈蚀条件之一是需要5,在此实验中能支持此条件的证据是.

(3)通过对比实验现象,此实验还可得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

12.(2018•舟山)在科学拓展课中,甲同学向两个充满CO2气体的塑料瓶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和Ca(OH)

2溶液,迅速盖紧瓶盖后充分振荡,结果发现两个塑料瓶都变瘪。他认为据此实验现象,可以判定NaOH

和Ca(OH)2均能与CO2发生反应。

NaOH溶液CMOH):溶液

AB

(1)乙同学认为上述判定方法还存在不严密之处,他的理由是。

(2)丙同学根据B瓶中出现的浑浊现象,判定Ca(OH)2与C02发生了反应,提出了可以从是否有新物

质生成的角度去判断。那么,若要判定NaOH和C02发生了反应,在排除了(1)中的干扰因素后,接下案

的方法是o

13.(2018•嘉兴)兴趣小组某同学在做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当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出现

时.,发现试管内溶液未显蓝色,与所学知识不符。组内同学即展开讨论,认为溶液未显蓝色是因为铜离

子的浓度太小,于是对铜离子浓度太小的原因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硝酸银溶液浓度不够大。

猜想二:铜丝中含有比铜活泼的金属

猜想三:________

【实验验证】①验证猜想一:你的方案是o

②验证猜想二:取上述相同的铜丝,选择一种酸或盐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

结论。

请你在矩形内画出实验装置图,并标出所选物质。

③验证猜想三:进一步实验......

14.(2017•台州)解决淡水资源危机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小柯设计如图装置模拟海水淡化,请回答:

模推海水淡化的局8收.

(1)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2)实验结束后,向乙装置的试管内滴加硝酸银和稀硝酸,目的是

(3)为使冷凝效果更好,可以对乙装置进行的操作是(写出一点即可)。

15.(2017・嘉兴)在拓展性课程活动中,小明利用以下常见物品验证酸的一些性质:

白醋(含3%的醋酸)、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是Ca。)、鸡蛋壳、牵牛花汁液、铁钉、苏打(碳酸钠)。

【查阅资料】牵牛花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

【实验过程】

(1)在鸡蛋壳上滴加白醋,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鸡蛋壳中一定含

有。(用离子符号表示)

(2)小明知道酸能够与铁发生反应产生氢气,但当他将足量的白醋加入放有铁钉的容器中,没有看到明

显的气泡产生•小明很疑惑,于是提出猜想:气泡不明显可能与酸的浓度有关。要验证与酸的浓度有

关,应选择下例试剂中的—。(选填编号)

A.3%的盐酸

B.5%的醋酸

C.5%的盐酸

(3)小明利用已有物品还想验证酸与碱的反应,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步操作现象

1将食品干燥剂加入适量清水中,搅拌后静置放出大量的热

2取步骤1中的上层清液,先加入牵牛花汁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再变为紫色,最后变为

红色

【评价反思】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事物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科学。

答案解析部分

一、实验探究题

1.(1)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加入水。

(2)镁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镁覆盖在镁条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3)取沉淀洗涤干净后,加稀硝酸溶解,再加硝酸银,若有白色沉淀则证明沉淀中含有氯元素。

分析:(1)根据氯化镁的可溶性分析;

(2)根据氢氧化镁难溶会覆盖在固体表面使反应停止分析;

(3)根据氯离子的验证方法分析。

解答:(1)氯化镁可溶,所以要证明固体是否为氯化镁,可取少量沉淀加水,看是否溶解即可;(2)镁

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会覆盖在镁表面阻止反应进行,所以可能观察不到沉淀产生;

(3)验证氯元素要利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沉淀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可溶于稀硝酸的物质,要证明其

中含氯元素,可先用硝酸溶解,然后向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氯元素;

故答案为:(1)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加入水;(2)镁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镁覆盖在镁条表面

阻止了反应的进行;(3)取沉淀洗涤干净后,加稀硝酸溶解,再加硝酸银,若有白色沉淀则证明沉淀

中含有氯元素。

2.(1)不饱和

(2)Mg

(3)洗去滤渣表面的氯化镁,防止氯化镁干扰后续实验

(4)Mg(OH)CI

分析:(1)根据向溶液中加溶质可继续溶解确定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分析;

(2)根据金属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分析;

(3)根据过滤所得滤渣中含有滤液成分分析;

(4)根据氯离子的验证方法分析。

解答:(1)由步骤二加入氯化镁粉末,粉末全部溶解可知,所得滤液是氯化镁的不饱和溶液;

(2)步骤三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而镁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氢气,由此可知沉淀中没有

镁;

(3)滤渣上会附着有氯化镁,步骤四中将滤渣用蒸储水充分洗涤是为了洗去滤渣表面的氯化镁,防止

氯化镁干扰后续实验;

(4)滤渣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滤渣全部溶解,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含有氯离

子,由此可知该反应产生的灰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Mg(OH)CI;

故答案为:(1)不饱和;(2)Mg;(3)洗去滤渣表面的氯化镁,防止氯化镁干扰后续实验;(4)

Mg(OH)CI。

3.(1)镁带燃烧而铜丝不能燃烧

(2)铝制容器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膜

分析:1、镁带在空气中点燃后即能燃烧,而铜丝只能变黑,所以可根据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判断两者金属

活动性的强弱;

2、铝与铁在氧气中都会生锈,但两者的氧化物有区别,铝与氧气生成的氧化铝可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

铝保护膜阻止里面的铝进一步被氧化。而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铁不能阻止里面的铁进一步被氧化。

所以无法从锈蚀的情况判断活动性的强弱。

解答:(1)将镁带和铜粉分别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镁带能剧烈燃烧,而铜会变黑,根据反应的剧

烈程度可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所以可填:镁带燃烧而铜丝不能燃烧;

(2)由铝和铁生锈时生成物质氧化铝和氧化铁的特点可知,铝制容器表面无明显变化是因为铝制容器

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膜导致容器中的铝无法与氧气接触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此方法比较铁与铝的活动

性强弱。

故答案为:(1)镁带燃烧而铜丝不能燃烧(2)铝制容器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膜

4.(1)①②③

(2)CH4;不合理,因为CH4与氧化铜反应后也生成了水

(3)N2H4+2CUO22CU+N2+2H2O

分析:(1)氧化铜为黑色固体,铜单质为红色固体;无水硫酸铜粉末为白色,而一旦吸水会变成蓝色的

五水硫酸铜晶体;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根据甲烷和氧化铜的反应产物分析即

可;

(2)①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氨气中不含碳元素,而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因

此肯定有甲烷存在;

②固体由白色变成蓝色,说明硫酸铜粉末吸收了水,即反应中有水生成。由于氧化铜中只含有氧元素,

所以水中的氢元素肯定来自于气体X,由于氢气和甲烷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无法判断是否有氢气的存

在。

(3)根据反应现象分析火箭燃料X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X的元素组成,并

对它的化学式进行推断,最后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1)加热时,CH4能与CuO反应生成Cu、C02和H2。,那么将CH4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

规范实验,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A装置中的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B装置中的固体由白色

变蓝色: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故选①②③。

(2)①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可证明气体X中含有CH4;

②根据B装置中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的现象,得出气体X中含有H2的结论,我认为这个结论不合

理,理由是:CH4与氧化铜反应后也生成了水。

(3)A装置中的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肯定有铜单质生成;B装置中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肯

定有水生成;C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肯定没有二氧化碳产生。C中导出的气体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

质,肯定有氮气生成。据此可知,反应产物是Cu、H2O和N2。由于氧化铜中只含有Cu和0元素,而X只

由两种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那么X肯定有N和H元素组成。设它的化学式为NxHy,根据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得到:14x+ly=32,解得:x=2,y=4,因此X的化学式为N2H4,那么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N2H4+2CUO金2CU+N2+2H2O.

5.(1)①将质量分数为16%的硫酸铜溶液稀释成4%、8%、12%的硫酸铜溶液备用;

②在相同环境下,取4支相同的试管各放1根大小相同的铁丝,分别加入5毫升4%、8%、12%、16%的

硫酸铜溶液;

③在20分钟内,观察反应溶液的变化,每隔2分钟记录各试管中溶液颜色;

④比较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在相同反应时间时的溶液颜色,同时比较同一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在不同时

间的颜色变化,得出溶液浓度和反应时间对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

(2)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分析:(1)实验探究溶液颜色变化与溶液浓度和反应时间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需要控

制放入铁丝的大小、加入硫酸铜溶液的体积数相同,而改变溶液的浓度,并分段记录反应时间和溶液颜

色的变化,最后根据现象得出结论即可;

(2)可以根据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不同现象解答。

解答:(1)我设计的实验方案和步骤为:

①将质量分数为16%的硫酸铜溶液稀释成4%、8%、12%的硫酸铜溶液备用;

②在相同环境下,取4支相同的试管各放1根大小相同的铁丝,分别加入5毫升4%、8%、12%、16%的

硫酸铜溶液;

③在20分钟内,观察反应溶液的变化,每隔2分钟记录各试管中溶液颜色;

④比较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在相同反应时间时的溶液颜色,同时比较同一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在不同时

间的颜色变化,得出溶液浓度和反应时间对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

(2)因反应物浓度不同导致实验现象不同的例子: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

生蓝紫色火焰.

6.(1)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2)该实验结论错误,因为盐酸和氢氧化钢反应会生成氯化钢,无论盐酸是否过量,都会有白色沉淀生

成;先出现气泡,后出现白色沉淀

(3)A,C

分析:酸碱中和反应指酸和碱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0H-结合生成

水,或者是酸+碱-盐+水,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所以只要酸碱发生了反应就叫

中和,不管进行到何种程度,判断是完全中和是以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作为标准的。

解答:(1)化学反应中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反应物中有过量,二是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则该题的最后

一种猜想是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2)方案I是错误的,因为硝酸银溶液是用来检测氯离子的存在的,所以该反应中只要加入了稀盐

酸,就一定会出现沉淀;

方案n验证猜想2正确,即盐酸过量,所以加入碳酸钠后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盐酸反应

完后,碳酸钠与氯化钢反应生成碳酸钢沉淀,所以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有气泡产生,后出现白色沉

淀;

(3)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所以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可以区分出酸是否过量;

铜片不能与盐酸反应,无气泡产生,不能用来辨别盐酸是否过量;

铁锈能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黄色溶液;故AC均可;

故答案为:(1)两者恰好完全反应;(2)该实验结论错误,因为盐酸和氢氧化钢反应会生成氯化钢,

无论盐酸是否过量,都会有白色沉淀生成;先出现气泡,后出现白色沉淀;(3)AC。

7.(1)万用瓶中的水会进入导管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2)排尽W型管内的空气,防止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时发生爆炸

(3)有气泡产生,固体有溶解,且溶液呈浅绿色(写出有气泡产生即可)

分析:(1)在注射器活塞的推力作用下,万用瓶中的水会进入导管。如果装置的气密性良好,那么装置

内的压强不会改变,因此在外界大气压强作用下托住的水柱长度会保持不变;

(2)一氧化碳中如果混入空气,一旦点燃很容易发生爆炸。利用一氧化碳的压力,将装置内的空气完全

排放出去,可以保证加热时的安全性。

(3)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且含有2价铁离子的溶液呈浅绿色。

解答:(1)进行气密性检查时,可在万用瓶中盛适量水,然后推注射器活塞,当观察到万用瓶中的水会

进入导管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点燃酒精灯前,需要"待万用瓶中澄清石灰水下降至安全线以下”的原因是:排尽W型管内的空气,

防止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时发生爆炸;

(3)步骤3后,W型管左侧弯管处为反应后得到的稀硫酸,若固体产物全部是铁,步骤4中能观察到的

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固体有溶解,且溶液呈浅绿色。

8.铁;锡纸表面产生较多气泡;取一定量锡纸,用盐酸除去可能存在的氧化膜,取出后用蒸福水清洗并

晾干,称得质量记为mi。将锡纸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饱和ZnSCU溶液浸没锡纸,充分反应后,取出

锡纸用蒸僧水清洗并晾干,再次称得锡纸总质量记为m2。如果m2>mi,则锡纸中金属为铝;如果

m2=mi,则锡纸中金属为锡。

分析:金属是一种具有光泽(即对可见光强烈反射)、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导热等性质的物质。地

球上的绝大多数金属元素是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金属活动性指金属单质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生

成金属阳离子的倾向,属于热力学范畴。利用金属活动性,可以比较金属在水中(而不是其他环境或干

态)的还原性强弱与其对应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预测水中一系列的置换反应的方向。

解答:【探究过程】锡纸没有被磁铁吸引,则说明锡纸中不含有能够被此贴吸引的铁;锡纸外面是金

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没有明显现象,而当氧化膜除去后,锡和另外一种金属单质,与盐

酸反应则会生成盐和氢气,所以当观察到锡纸表面出现较多的气泡时,则说明氧化膜除尽了;

【交流评价】在不改变反应原理的前提下运用定量方法完善实验方案,定量实验则需要称量反应前后锡

纸固体质量是否发生变化,首先将除去氧化膜的锡纸洗净、干燥后称量其质量,然后与饱和硫酸锌溶液

完全反应后,取出锡纸洗净、干燥,再次称量,如果反应后的质量增加了,则锡纸中金属是铝;如果质

量不变,则锡纸中只有锡;

故答案为:铁;锡纸表面产生较多气泡;取一定量锡纸,用盐酸除去可能存在的氧化膜,取出后用蒸

储水清洗并晾干,称得质量记为mi。将锡纸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饱和ZnS04溶液浸没锡纸,充分反

应后,取出锡纸用蒸储水清洗并晾干,再次称得锡纸总质量记为m2。如果m2>mi,则锡纸中金属为

铝;如果m2=mi,则锡纸中金属为锡。

9.(1)0H

(2)另用试管取3毫升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3毫升水混合(或另用试管取3毫升相同的稀盐酸)

(3)第①步产生的气体比第②步慢(或少)

(4)H+和0K结合生成出。

分析:酸碱中和反应指酸和碱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0H•结合生成

水,或者是酸+碱玲盐+水,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所以只要酸碱发生了反应就叫

中和,不管进行到何种程度,判断是完全中和是以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作为标准的。

解答:(1)无色酚酷遇碱变红色,在中性和酸性环境中为无色,滴加酚献溶液不变色,则说明溶液不是

碱性,即没有氢氧根离子;

(2)为了控制变量,要保证两支试管中的溶液总体积相同,且形成对照,则②中加入相同体积的盐酸

3mL,然后加入3mL蒸储水即可;

(3)证明原混合液的盐酸中H+参加了反应,则第①步中的H+比第②步溶液中H+少,而镁与H+反

应能够产生氢气,H+越少则产生氢气会较慢或者较少;

(4)Ba(OH)2+2HCI=BaCl2+2H20;BaCL是可溶性盐,即在溶液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其实质

是H+与0H-生成水的过程;

故答案为:(1)0H:(2)另用试管取3毫升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3毫升水混合(或另用试管

取3毫升相同的稀盐酸);(3)第①步产生的气体比第②步慢(或少);(4)H+和0K结合生成也0。

10.(1)A中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

(2)收集尾气(或储气)

(3)C5不一定来自C。和Cu。的反应,可能是原来的CO2在B装置没有除尽

(4)在DE之间连接盛有无水硫酸铜的U型管(或在DE之间连接A装置)

分析:元素分析是研究有机化合物中元素组成的化学分析方法。分为定性、定量两种。前者用于鉴定有

机化合物中含有哪些元素;后者用于测定有机化合物中这些元素的百分含量。例如,被测物质在特殊仪

器中燃烧后,可定量地测定成二氧化碳形态的碳、成水形态的氢、成单体形态或氮氧化物形态的氮和成

二氧化硫形态的硫等。

解答:(1)混合气体水蒸气的检测是通过无水硫酸铜来检测的,如果有水存在时,无水硫酸铜则会由白

色变成蓝色;

(2)垃圾种含有C、H、。元素,则燃烧后的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而一氧化碳是有毒气

体,所以实验在种一定要有尾气处理装置,而F处的大注射器处在实验装置的末尾,则其除了引导气体流

向外,就是暂时储存尾气;

(3)垃圾种含有C、H、。元素,则燃烧后的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如果废气中含有二氧

化碳和一氧化碳,则B会变浑浊,但没有吸收二氧化碳的装置,所以即使废气中没有一氧化碳,E中澄清

石灰水也会变浑浊;

(4)氢气与氧化铜反应,除了生成的红色的铜外,还会生成水,因此在D装置后加一个检验水的无水硫

酸铜即可,如果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则说明原混合气体中有氢气;

故答案为:(1)A中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2)收集尾气(或储气);(3)CO2不一定来自CO和

CuO的反应,可能是原来的C02在B装置没有除尽;(4)在DE之间连接盛有无水硫酸铜的U型管(或

在DE之间连接A装置)。

11.(1)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导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U形管内已充满02

(2)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或注射器内。2体积减少)

(3)水分和金属的内部结构

分析:金属材料受周围介质的作用而损坏,称为金属腐蚀.金属的锈蚀是最常见的腐蚀形态.腐蚀时,在金属

的界面上发生了化学或电化学多相反应,使金属转入氧化(离子)状态.这会显著降低金属材料的强度、塑

性、韧性等力学性能,破坏金属构件的几何形状;

解答:(1)氧气是用带火星木条来检验的,由于是验满所以木条不可伸入收集装置内;故答案为:将带

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导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U形管内已充满。2;(2)金属修饰如果需要氧气,则金

属会与氧气发生反应,消耗氧气,从而导致氧气的减少;故答案为: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或注射

器内02体积减少);(3)对比表格中①②可知,铁丝生锈需要水分的参与;对比②③可知,纯铁丝没

有锈蚀,说明铁丝本身的结构影响铁丝锈蚀;故答案为:水分和金属的内部结构;

故答案为:(1)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导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U形管内已充满。2;(2)观察到

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或注射器内。2体积减少);(3)水分和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