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的高科技发展_第1页
印度政府的高科技发展_第2页
印度政府的高科技发展_第3页
印度政府的高科技发展_第4页
印度政府的高科技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度政府的高科技发展

高技术的发展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与政府、研究机构、公司和研究人员等方面的巨大资金。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协调各方面的努力。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和发展中穷国,独立后历届印度政府的领导人都非常重视高科技发展,都具有坚定的发展高科技的信心和决心,并为促进高科技发展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措施,促使印度在高科技发展进程中获得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事实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世界前列的空间科技大国、世界重要的软件研发中心和生物研发基地。印度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发展,为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积累了许多值得借鉴的重要经验。一、政府科技政策的变化独立后印度政府领导人认为,只有科技才能帮助印度强大兴盛。长期殖民统治使印度与近代几次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增长机会都失之交臂。独立后印度政府决心发展高科技。60多年来,尽管政府领导人几经更换,政府发展高科技的规划与政策措施也有所调整,但政府发展高科技战略的信心和决心却始终没有改变,政府支持和鼓励高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却始终没有改变。这是印度发展高科技的重要经验之一。1.劳动力失业问题发展中穷国发展高科技,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新课题。随着独立而来的印巴分治和第一次印巴战争。独立印度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粮食严重短缺,通货膨胀不断加剧,社会动荡不定。从1950年代初期起,印度每年都要花费巨额外汇从国外进口数百万吨粮食。1966年印度进口粮食甚至超过千万吨。1972年爆发第三次印巴战争,1973年爆发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导致印度国内物价大幅度上涨。但由于长期以来印度实行比较封闭的经济体制等多种因素,导致印度经济长期增长缓慢。同时,独立后印度人口却迅速增长,缓慢增长的经济难以吸收每年不断增加的新增劳动力,造成印度劳动力失业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失业队伍越来越庞大。随着劳动力失业队伍不断增大,印度生活在贫苦线以下的人口也越来越多。到1980年代初期,印度生活在官方公布的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在50%以上。至今印度生活在官方公布的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仍然接近30%。印度依然是一个比较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对于一个发展中大国和发展中穷国,发展科技特别是发展高科技,仍是印度政府必须面临的严重挑战。2.加强研究,成立印度政府领导人产品研发能力发展中穷国发展高科技,必须破除迷信,树立发展高科技的民族自信心,有敢于发展高科技的勇气。在发展科技,依靠科技强国这个认识上,印度历届政府都有强烈的共识,也超越党派和政治见解。1948年印度政府建立原子能委员会,着手开展原子科技的研究开发。在继续坚持进行原子科技研发的同时,印度政府领导人决心在印度开展宇宙空间科学研究,成立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开始宇宙空间科技的研发。英·甘地政府继续坚持原子科技和空间科技的研发,同时抓紧开展生物科技的研发,积极开展“绿色革命”、“蓝色革命”和“白色革命”,终于使印度成为粮食基本自给并有少量出口的国家,并使印度成为世界上奶产量最多的国家。面对世界各地迅速发展的信息科技,1980年代拉·甘地政府决心加速信息科技的研发。1990年代初期拉奥政府把信息科技等作为印度科技发展的重点,促使印度成为世界软件研发中心。2000年瓦杰帕伊总理提出,印度要成为“知识大国”,要建立“知识社会”,要利用经济全球化和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短缺所带来的机遇,使印度未来发展从资本驱动型转向知识驱动型,发展面向全球的服务型知识经济。3.加强原子科技合作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为保持在高新科技领域的垄断地位,总是不愿看到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掌握先进的高新科技,总是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阻挠甚至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高新科技。在高新科技特别是原子科技发展进程中,历届印度政府面临着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沉重压力,还面临着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巨大压力。独立初期,为尽快提高原子科技水平,印度在国际上主张销毁核武器,也主张和平利用核武器,并以发展核能,缓解能源紧张作为借口,积极建立核电站,培养原子科技人才,尽快提高印度原子科技的研发水平。印度和平利用核能的主张,在一段时期内得到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援助。印度曾经与加拿大和美国一起建立了美加印原子反应堆。在美印核合作中,印度尽最大努力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拒绝限制印度完全控制该反应堆和原料生产的协议。正是在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核能合作过程中,印度原子科技人员逐渐掌握了核电站设备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技能,还逐渐掌握了原子反应堆的生产、核电站燃料废料的处理及将其提炼成核武器原料等原子军用技术。但当美国发现印度将原子科技用于军事目的,准备制造原子弹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取消对印度在原子科技领域的援助,并停止与印度开展原子科技的研发合作。印度科学家不顾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技术限制和封锁,继续开展原子科技和空间科技等高新科技的研发,终于在1974年爆炸了印度第一个核装置。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印度进行严厉制裁,严格限制对其高新尖端技术出口。这虽然给印度高科技发展造成一定困难,但印度政府在执行核模糊政策的同时,印度科学家依然坚持进行相关科技的研发,终于在原子科技、空间科技、生物科技和信息科技等高科技研发方面获得重要进展。4.第二,其他符合神经营机的核正是由于在诸多高新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促使印度政府在1998年敢于冒着承受西方发达国家施加严厉制裁的风险,坚持连续五次进行地下核试验,终于使印度成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印度政府明白,美国等西方国家出于全球战略需要,将逐渐解除对印度的制裁,甚至愿意与印度开展原子科技等高科技合作。当印度与美国商讨核能合作协议时,要求印度同意由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和监管其民用核能设施,继续推迟核试验及控制核原料出口等,这引起了印度社会包括一部分核科学家在内的众多人士的强烈不满。印度一批核科学家向印度议会发出公开信,呼吁印度不要屈服于来自美国的压力,自己限制核研发的权利,不能让自己的权利由外界来控制。印度科学家们说,1974年后,世界上一些大国中止同印度的核合作,但印度科学家在许多敏感技术领域取得了自己的成绩,“如今不需要,也不应该把它们交由外界控制。”(1)1在21世纪出现的崭新社会中,知识已取代资本和劳动力成为第一生产力。知识社会的内在驱动力是自主创新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利用已有知识创造国民财富的综合能力,既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可使整个社会面貌大为改观。因此,为促进高新科技发展,政府还敢于创新。印度前总统卡拉姆表示,知识社会的引擎是自主创新。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印度政府重新建立了印度的知识创新体系,还对印度科技管理体系进行创新。二、印度高科技发展历程发展中国家虽然贫穷,但也具有发展高科技的空间和特殊条件,完全可在某些领域有所作为,大有作为。独立后,印度政府敢于在一个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科技,总是根据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态势和印度高科技发展的具体情况,在不同时期制订其高科技发展规划,强调高科技发展的阶段性,在某些阶段做到对某类高科技有所为,而对另类高科技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尽快重点突破某个高科技领域,到条件成熟时,再集中力量突破其他高科技领域。这就是印度发展高科技的重要经验之一。作为经过长期殖民统治,科技和经济都十分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印度不可能在短期内就在所有高科技领域赶上甚至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在独立后高科技发展进程中,印度非常注意根据不同时期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态势和印度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制订出不同时期印度高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不断推进印度高科技发展,使印度高科技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综观独立后60多年来印度科技政策的演变、科技发展规划的调整和科技发展的历程,印度高科技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1947年独立到1960年代中期为第一个阶段,为印度高科技初创阶段。印度政府公布了1958年科学政策决议,规定了未来印度科技发展的方向,启动了原子科技研发计划,建设了在核武器发展计划中举足轻重的“加印美反应堆”。1950年代末期,面对国际空间科技迅猛发展,印度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及时启动了空间科技的研发计划。196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末期为第二个阶段,为印度高科技初步发展阶段。在继续执行1958年科学政策决议,继续原子科技和空间科技研发的基础上,印度启动了生物科技特别是农业生物科技的研发。经过二十多年艰苦努力,印度在原子科技、空间科技和生物科技等高科技领域取得一些重要成果:1974年爆炸第一枚核装置,1978年实现粮食基本自给,198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83年印度政府公布技术政策声明,为印度未来高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启动信息科技和海洋科技等高新科技的研发。1990年代以来至今为第三个阶段,为印度高科技迅速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里,印度在原子科技、空间科技、信息科技和生物科技等高新科技领域都取得重大成就。1998年印度连续进行核试验,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印度成功发射技术先进的遥感卫星和实现“一箭多星”,成为世界空间科技先进的国家;印度大力发展软件技术产业,成为世界重要的软件研发中心;印度生物技术产业获得重要发展,成为世界重要的生物科技实验室。为促进高新科技全面发展,印度在1993年公布新技术政策,2003年又公布科技政策,强调使印度成为世界高科技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高科技发展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经过长期殖民统治而获得政治独立的发展中穷国,独立印度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着众多困难,还有许多急迫的事情需要马上去做,因此某届印度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不可能拿出太多的资金用于高科技发展,因此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马上在所有高科技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搞全面赶超。所谓“有所为”,就是必须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在某个高科技领域有所作为,力争在某些重点领域寻求突破,并带动科技、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独立后,发展核能成为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其目的是解决能源紧张,促进经济增长,消除贫困,但尼赫鲁等印度政府领导人却非常关注核能的军事应用。在整个1950年代,印度将高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放在原子科技的研发上,争取在该科技领域有所作为;而对其他高科技领域并没有多少涉猎,基本有所不为。1960年代在原子科技取得某些重要进展,苏联1957年首次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墨西哥等国家开展“绿色革命”取得重大成功后,印度在继续进行原子科技研发的同时,开始发起宇宙空间计划和“绿色革命”,争取在这些高科技领域有所作为,而对其他高科技领域虽有所涉猎,但基本有所不为。1974年印度爆炸了第一个核装置,1980年印度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后,印度政府又把高科技发展重点放在信息科技特别是信息软件科学的研发上,并启动对海洋科技的研发。至此,印度科学家进入了几乎所有主要高科技领域。1990年代初期拉奥政府把信息科技特别是软件科技研发作为发展重点,促使软件产业迅速发展。1996年印度“九五”计划中对生物技术、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发展给予优先地位。1998年印度连续进行5次核试验,成为事实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印度要在所有高科技领域获得全面发展。随着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印度全面进入所有高科技领域,并在某些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事实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世界上空间科技先进的国家、世界重要的软件研发中心和世界重要的实验室。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把重点放在空间科技、信息科技和生物科技等高新科技的研发上,决心在21世纪初期将印度建设成为世界信息技术超级大国、世界生物科技大国和“有声有色”的世界大国。印度政府提出,要使印度变成为创新技术的全球贡献者,还要使印度成为全球高科技的领导者。一是成为世界研发中心和世界实验室。随着软件开发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不断提高,印度众多的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已成为西方国家跨国企业在产品研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许多国际知名大公司都在印度设立研发中心或实验室,促使印度正在逐渐成为世界重要的研发实验室。二是强调发展高端制造业。为充分发挥高科技的作用,印度把目光投向技术更强、利润更高的高端精密制造业。在印度市场上,虽面临日韩汽车厂商的激烈竞争,塔塔汽车公司和马亨得拉公司仍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且让“印度制造”在全球有所起色。雷迪博士实验室、兰巴克西制药公司等已跃上世界科技先进企业行列。世界制药业巨头诺和诺德公司不得不向雷迪博士实验室购买专利,兰巴克西公司也向德国拜耳医药公司转让关于药物缓释系统的专利权。制药业已成为印度高端制造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三是强调高科技强国。在印度领导者看来,穷国能够发展高科技,还能做到全面发展高科技,并用高科技带动国家经济发展,实现高科技强国。目前印度在核能技术应用、导弹及卫星发射、信息通信系统等方面居世界前列。印度科研人员甚至对印美核能技术合作协定也不屑一顾,认为协定“限制了印度未来对核技术的研究与利用”。三、加强对高科技发展的管理和支持作为经济落后、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为促进高科技发展,除政府需要坚定发展高科技的信心和决心,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外,还需要政府重视对高科技发展的管理和支持。独立以来,历届印度政府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还是特别重视对高科技发展的政策支持,为充分发挥有限资金对高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历届印度政府也非常重视对高科技发展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政府对高科技发展支持性政策的连续性,保证了高科技研发活动的连续性,从而促进和推动了印度高科技的持续发展。这也是独立以来印度科技特别是高科技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1.科技部门主义独立以来,印度历届政府特别重视对高科技发展的管理。一是政府设立高科技发展管理机构。除科技部外,印度中央政府还设有原子能局、海洋开发局和空间局等独立局级政府部门,直接涉及高科技领域。政府还永远保留最高科技顾问机构内阁科技咨询委员会,后更名为总理科技咨询委员会,对制定和实施各项计划和项目给予支持。其有工业领导人、知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及各科学部的适合代表。(1)22003年科技政策明确提出,要由科学家和技术专家来运作印度中央政府各个以科学为基础的部。二是领导人亲自任高科技部门负责人。多届印度政府总理还亲自兼任中央政府高科技部门的领导人。首任总理尼赫鲁曾兼任国家原子能部门负责人,英·甘地总理曾兼任科技部部长之外,拉·甘地总理除兼任政府科技部部长,还兼任国家超导委员会主席,高达总理甚至兼任科技部部长和国家计委主席等职务。三是加强和完善对高科技发展的管理。印度政府认为,国家管理体制要进行相应改革。2003年科技政策提出,要建立适宜的机制使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参与国家管理和公共政策的制定;社会经济部门的计划与研发活动要进一步实现一体化,政府每个社会经济部门要将其总经费的一部分用于相关科技计划和活动,鼓励和帮助各邦将科技用于发展的目的,并帮助各邦建立与国家科技机构的联系;要赋予各科技部门、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充分的自主权,消除官僚主义,同时简化行政审批手续以提高科研项目的运作效率。2.科技政策导向为促进高科技发展,印度政府还制定了许多高科技领域的具体政策。一是政府科技发展政策的导向。政策导向之一是推动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1958年科学政策把科技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使人民从科技发展中获益当成国家的重任。1983年技术政策明确科技是发展经济的基础,科技发展和应用必须满足国家、地方及所有普通公民的需要,必须有助于经济繁荣和减轻贫困。2003年科技政策提出印度应对社会经济发展挑战的战略和政策措施。政策导向之二是尊重知识,重视人才培养,重视科技的普及。1958年科学政策充分肯定科学知识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把造就大批优秀科学家、完善科研体系和普及科技知识作为科技发展的目标。2003年科技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保证印度每一个公民,不论男女老幼都能获得科学信息。政策导向之三是注重国防科技发展。1958年科学政策提出,要为国防科技培养所需的人才,确保国防科技发展。2003年科技政策特别强调,要利用科技进步实现国家战略和安全目标。政策导向之四是特别注重发展高科技。独立后不久,印度就开始原子科技的研发,1960年代后又开始空间科技和生物科技的研发,1980年代还开始信息科技和海洋科技的研发。二是鼓励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2003年科技政策提出,促进与经济和社会有重大关系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创新,将农业(尤其是水土保持、人畜营养、渔业),水利,卫生教育,工业,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通信和运输等领域置于最优先的地位,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科技等起杠杆作用的关键技术也将享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等。为实现科学研究与产业的协调效应,印度提出要促进技术的开发、转移和扩散,使技术成长惠及大多数人,使全国每一个公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3.科技政策支持独立后,印度政府实施了诸多促进高科技发展的重要措施。一是保护科技研发成果。2005年印度政府开始实施新专利法。为加强对传统知识的专利保护,印度政府实施保护印度传统知识和草药资源的国家计划,以建立传统知识专利体系。印度政府在逐步完善传统医学处方和草药资源的专利系统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国际社会将其传统知识纳入国际知识产权体系,并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和发达国家据理力争将其传统知识作为一个“超前艺术”加以专利保护。二是促进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印度政府还推动技术转让和商业化,并为技术发明人提供便利。政府科技部鼓励研究所对其开发项目的成果申请专利保护。研究所及发明人都可对成果拥有所有权;可决定是否对专利采取专营措施;允许拥有由专利产生的利润。对研究所和企业联合开发的技术,专利所有权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以书面形式确定。政府还积极支持设立科技基金特别是科技风险基金,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1)3三是政府支持高科技研发。为支持青年科技人员开展科技研发,印度政府设立诸多特殊支持计划。如青年科学家快车道计划,主要是鼓励35岁以下年轻科学家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最长周期为3年,全部经费100万卢比。最近十几年来,印度政府不遗余力地鼓励自主创新,对于自主创新有突出成果的企业,更是给予大力支持。政府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并给予资格认证,一旦通过认证,便可依法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政府还设立国家创新基金,举办“印度创新奖”评选活动,通过重奖创新以引导全国所有企业树立自主创新的思想,希望通过自主创新把印度打造成世界的“创造中心”。四、高等教育发展方面要发展高科技,关键在于需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高科技人才。独立后,为了促进高科技发展,印度政府特别重视高科技人才培养。1983年技术政策指出,“把研究与开发,科技教育和高水平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同时,印度政府特别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并重点建设一批高等教育机构,为高科技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也为发展中国家既要办大教育,又要培养高级科技人才,走出一条具有印度特色的道路。一个发展中穷国在办大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办好若干重点大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高科技人才,促进高科技发展,也是印度高科技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1.重教育轻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初期,对教育的关注起着不可忽视印度政府重视大学在高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大学培养人才,还创造思想,推动社会进步。印度政府要求国家研究机构的科学家更多地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和教学工作,进一步加强国家科学研究体系与国家教育体系之间的联系,以推动大学科学研究的长期复兴,要克服社会和经济障碍,保证最优秀的学生接受大学教育,满足在涉及国家利益的卫生、教育、农业、工业和国防领域的人才需求,特别是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等领域的特殊人才。1980年代确定发展生物技术战略目标后,印度政府首先启动的是人力资源发展计划,通过各类奖学金每年培养研究生1,000多人。在20年里培养1,000多名科学家,他们都有在美国或欧洲实验室进行短期或长期培训的经历,成为推动印度生物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2003年科技政策明确提出,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明确大学在国家科研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强调科学研究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和基础作用,保证学术和研发机构的自主性,使他们开展高水准的创造性的工作,将某些领域的研究工作提高到更高的国际水平。独立后,为不断提高民族科技文化水平,印度政府注意重视教育发展,不断增加对教育的财政投资。但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穷国,在社会经济发展初期,为促进科技人才的培养,印度政府无力马上普及全民教育,不得不暂时牺牲一点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首先特别重视高等教育发展;为加速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印度政府无能力办好所有大学,因此不得不强调首先办好一批重点大学。2.增加教育投资,保证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办大学,发展高等教育,不仅需要招聘大量学识丰富的高科技人才作为教学人员和科技研发人员,而且还需要修建大量用于教学科研的大楼,并购买大量用于教学科研的先进设施。所有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办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需要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作为一个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对发展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所需要的巨额经费,只能靠政府投资来解决。因此,独立后,印度政府不断增加对教育发展的投入,使教育投资在政府支出总额中的比例不断提高,最高时这个比例曾经接近5%。为了保证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印度在不断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使高等教育在政府教育支出中长期占有1/4的较高比例,最高时甚至超过1/3。高等教育经费在政府教育支出中保持较高比例,使印度高等教育经费随着政府教育支出不断增加而增加,从而为印度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长期以来,印度高等教育入学率都处在发展中国家前列。为提高大学科研水平,印度大学基金委员会还陆续推出一些新计划,探索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促进教育与基础研究、科学与技术、纯科学与企业研究之间的衔接与整合,培养生命科学领域所需要的科学和技术硕士。3.设立重点大学为了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独立后,印度政府在不断增加高等教育投入的同时,兴办了一大批高等教育机构。除兴办一大批综合性大学外,印度还设立数量众多的高等学院。虽然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是依然难以满足高等教育发展对资金投入的需要。为加速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人才培养的需要,独立后,印度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不得不把重点放在建设一批重点大学上。除加强如德里大学等几个有相当基础的老牌大学之外,为适应独立后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高科技发展的需要,印度政府集中投入建立起几个新型重点大学,如尼赫鲁大学等。印度政府还按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模式,在印度设立印度理工学院,并在全印其他6个城市设立分院。该学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