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婚姻法》中离婚制度的再探讨_第1页
关于《婚姻法》中离婚制度的再探讨_第2页
关于《婚姻法》中离婚制度的再探讨_第3页
关于《婚姻法》中离婚制度的再探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婚姻法》中离婚制度的再探讨

离婚制度是婚姻和家庭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发展及演变,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并受政治、文化、道德、宗教等因素的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经历了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几个历史阶段,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离婚制度具有不同的特点,归纳起来基本上有两大立法主义:一、禁止离婚主义;二、许可离婚主义。禁止离婚主义,即禁止一切离婚的主张,禁止离婚主义是一种宗教婚姻制度,它产生于基督教,盛行于中世纪。它主张“婚姻不解除主义”,如夫妻关系恶劣不能共同生活的,只能采取别居的办法而不能离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主义逐渐淘汰,只有极少数国家还在适用。如:爱尔兰、安道尔、马耳他,圣马力诺和巴拉圭等国。许可离婚主义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专权离婚即允许男子单方面提出离婚。如伊斯兰教国家,丈夫可以口头离婚,如我国古代的“七出”制度等;2.限制离婚:只有一方或双方出现一定的原因,才可能解除婚姻;3.自由离婚即破裂制度,根据双方或一方当事人的自由意志,法律不要求具备一定的理由,即可准予离婚的制度,自由离婚制是前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起点而发生的,它实行婚姻破裂主义原则,只要婚姻关系确已破裂,无法继续共同生活就活准予离婚。无须列举离婚理由,对离婚问题采取相当宽容的态度。建国以来,我国一直采取此制度。这使那些深受旧婚姻制度的痛苦而坚决要求离婚的男女,得到精神上和肉体上的解放,增进人民的幸福。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有关离婚制度的法律漏洞也随之增大。因此,最近新修订的《婚姻法》对离婚制度进行了完善。在此,笔者仅对修订后的离婚制度进行再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婚姻法》,更好地保护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关系,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一、感情破裂不是婚姻破裂修订后的离婚制度虽也采用破裂主义,但我们所说的破裂是感情破裂而不是婚姻破裂。我们将感情破裂作为离婚的法定条件,认为这样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离婚观,又是我国几十年司法实践经验的总结。但笔者认为它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婚姻缔结的原因有现阶段我国的婚姻状况十分复杂:有自主婚(仅占15%)、半自主婚(70%-80%)、包办婚(5%-10%)。这是因为我国现阶段生产力较低,人们的生活还不富裕,再加上封建意识,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人们缔结婚姻时不得不考虑政治、经济等因素,感情不会也不可能做为结婚的唯一因素。既然当初结婚不是以感情做为唯一的要素,而现在却以感情破裂做为判决离婚的唯一标准,是否妥当?2、夫妻精神生活内容婚姻是作为男女两性精神生活、性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共同体而存在的。感情交流,只是夫妻精神生活的内容,它并不等于也不能代替构成婚姻本质的另外两个方面。而且婚姻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感情只是自然属性的表现。所以婚姻的破裂并不只是感情的消灭,只有上述三个方面都遭破坏,才意味着婚姻的崩溃和灭亡。3、对于性产权的内容,应该把感情破裂打造成手术的唯一法定条件仅考虑其资调整社会关系,所以感情不是法律调整的对象,用感情这个标准是很难涵盖夫妻关系。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列举的14条确认“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标准,实际上否定感情论,因为这14条中,有些根本是不是感情破裂的事。在司法实践中甚至还出现过因感情太好而离婚的,如:曾有一对夫妻,两人一块外出遇险,丈夫为救妻子而导致腰以下全瘫痪。丈夫为妻子着想提出离婚,而妻子死活不同意,为此丈夫要自杀,最后法院只有判离婚。可见“感情破裂”不能涵盖离婚的各个方面。另外,这种概括性的立法,法官在操作上比较困难,也不可避免法官的主观片面性。综上所述,我认为感情破裂做离婚的唯一法定条件过于狭隘,过于片面,过于超前。离婚的法定条件应该全面,应该符合现实,应该采用破裂主义与过错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如果需要一个概括性的提法,我觉得采用“婚姻关系确已无法维持”这样的提法比较恰当。在这一基本尺度下,可包容四类具体条件:首先,自然必须列入婚姻关系确已破裂,但这种“破裂”不应是主观主义,而应有可资判断的客观标准,包括感情不和夫妻连续分居达一定期限(2年)以及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连续分居满一定期限;其次,因一定客观事由致使婚姻目的无法实现,如一方坚决要求离婚,亦准予离婚,这类事由包括一方患难以治愈的精神病、一方患难以治愈的性无能、一方被依法宣告为失踪人;再次,被告有可归咎于其本人的过错,原告坚决要求离婚,也应在婚姻关系确已无法维持之列,这里的过错包括重婚、与他人通奸、非法同居、虐待或遗弃原告人,被判处长期的徒刑或有严重损害夫妻关系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有恶行屡教不改且不履行家庭义务等;最后,不妨列上“因其他重大原因致使婚姻关系确已不能维持的”这样一条,既可在千姿百态的婚姻关系面前作为上述各条的必要补充,也可从司法实践的需要出发,赋予人民法院以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二、建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完善我国民法修订后的离婚制度增设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它提出在下列情况:1、重婚的;2、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3、实施家庭暴力的;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无过错方有权提出损害赔偿制度,我认为此制度的增设既填补了以前的法律漏洞,又符合当前的实际需要。1、建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完善婚姻法,是加强社会法制的需要我国现行婚姻法是1980年出台的,当时离婚的现象并不十分普遍,所以有关离婚的制度过于简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离婚已逐渐成为一种令人关注的社会现象。仅1996年就有120万对夫妻离婚,而在这些离婚案件中,其中1/4起因家庭暴力,因夫妻一方与他人有婚外情、或通奸、姘居、重婚而导致离婚的在某些地区占60%以上。对如此严重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在法律当中我们也有所规定,如:宪法第49条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受国家的保护”。民法通则第104条规定:“婚姻、家庭、老人、母亲和儿童受法律保护”。第3条规定“禁止重婚、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第34条规定:“违反本法者行分别情况,依法予以行政处分或法律制裁”。甚至我国刑法还规定了对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虐待、遗弃、重婚等犯罪行为处以刑罚的制度。但这些规定不全面,操作性不强。因为我们没有制定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这一立法上的空白,导致司法实际部分“无法可依”,离婚时对过错方的不法行为造成无过错配偶的损害,往往难以依法追究。这不仅放纵了离婚过错方的违法行为,使离婚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未得到法律的保护,而且使我国宪法、民法通则和婚姻法关于保护婚姻家庭的规定成为一纸空文,有损社会主义法律的严肃性。所以建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婚姻法》,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2、建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马克思说得对:离婚不光是你们两个人的事,它是社会的事,家家都闹矛盾,社会怎么安定?在破裂的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出现自杀、吸毒、犯罪、精神不正常的非常多,他们给社会留下很深的隐患。从稳定大局,建设精神文明,制定道德标准,保证法律的权威性来说都应该设立离婚的损害赔偿制度,以此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的稳定。3、建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保护离婚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需要从我国婚姻家庭关系的现状看,近年来婚内侵权行为屡屡发生,家庭暴力呈上升趋势。许多无过错离婚当事人因过错配偶的侵权违法行为,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却得不到法律的救助,感到“有苦难言”。一些深受婚外恋、第三者插足之害的离婚当事人已发生“如果婚外恋不受法律制约,合法妻子(丈夫)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保障”的呼吁,强烈要求填补法律漏洞。修改后的婚姻法对婚外恋、第三者插足、破坏他人婚姻家庭等行径,明确规定为违法,并在经济上予以制裁,对受害配偶应“给予一定补偿”,以有效地保障婚姻家庭、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所以建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新形势下离婚当事人提出保护其合法权益的迫切要求。综上所述,为了完善我国婚姻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建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完全必要的。但此制度过于笼统,笔者还特提出一些完善建议,以供参考。1、应规定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权利主体:离婚的无过错一方。义务主体:离婚的有过错方,也包括有过错的第三人。2、应规定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发生的时间:离婚之时。3、应规定离婚损害赔偿的责任方式:主要视过错方行为的严重程度,触犯刑事的,追究刑事责任;依照行政法规可给予行政处罚行为的,则追究过错方的行政责任;对于其他侵犯配偶人身权的行为,可依照民法通则规定的对侵害人身权的行为给予民事制裁。有过失一方还应对受害者给予精神损害赔偿,以一定的金钱来补偿受害配偶。精神损害赔偿早被国外立法接受。法国民法典第266条:“如离婚被判过错,全在夫或妻一方,则该方得被判赔偿损害,以补偿他方因解除婚姻而遭受的物质或精神损失。”我国台湾地区法律也特设了慰抚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