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罪犯的人格特征分析_第1页
女性罪犯的人格特征分析_第2页
女性罪犯的人格特征分析_第3页
女性罪犯的人格特征分析_第4页
女性罪犯的人格特征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女性罪犯的人格特征分析

随着犯罪的升级,暴力犯罪越来越受到重视,包括女性犯罪。女性在家庭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的安定团结及创建和谐社会更是重要的因素,然而,究竟女性暴力犯罪人群与非暴力犯罪人群的人格特征有何不同,国内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限。本研究尝试用女性暴力犯罪人群与非暴力犯罪人群相比较,来揭示女性罪犯的人格特征及影响犯罪的心理社会因素,从而为预防暴力犯罪、减少再犯罪提供理论依据。1对象和方法1.1婚姻状况特征1.1.1选取在重庆市女子监狱服刑的女犯204名,年龄18~57岁,平均31.73岁,文化程度小学占26%,初中占57%,高中以上占17%。分别记录其服刑前、后婚姻状况,服刑前未婚占41%,已婚占36%,离异占12%,丧偶占3%,同居占8%;服刑后,未婚占41%,已婚占27%,离异占25%,丧偶占7%。1.1.2将其分为女性暴力犯罪和女性非暴力犯罪两组,其中暴力犯罪包括凶杀、伤害、抢劫、强奸和纵火、破坏财产、威胁人群、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等行为。在平均年龄、服刑前婚姻状况、已服刑时间上各组均已进行匹配,经秩和检验P>0.05。1.2人格障碍筛查主要表现为1.2.1人格诊断问卷(PDQ-R)是由Hyler等人(1987,1988)编制的DSM-Ⅲ-R轴Ⅱ人格障碍的测量工具。黄悦勤等在中国正常人群样本中进行了试测,结果表明:PDQ-R(中文版)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以作为较为理想的人格障碍筛查工具。正常人群总分为20分;没有明显人格障碍的治疗中的患者,得分在20~30分之间;若总分大于30分,则可能存在人格偏离。1.2.2艾森克个性问卷(EPQ)1.2.3症状自评量表(SCL-90)1.3被测试对象统一指导语,集体填写由监狱管理人员和心理测评专业人员共同组织所有被测试对象,统一指导语,统一填写方法,分批集体填写。将PDQ-R、EPQ、SCL-903种问卷分别发给每一个被测试对象,自行填写后收回。1.4资料来源和处理由心理测评专业人员对收回的问卷进行处理,形成计量资料,并输入excel编成数据表格,在SAS软件上进行,因多数资料为偏态分布,所以采用秩和检验,并且运用等级相关(spearman相关)分析年龄、受教育程度、服刑前后婚姻状况对人格特征的影响。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3调查问卷的效度因资料多为偏态分布,故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对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2.1.1如表1所示,在PDQ-R问卷中,“装好”因子值多在2以下,“可疑”因子值多在1以下,说明此次调查测试问卷有效。各组总分相近,且均高于30分。女性暴力和非暴力犯罪组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1.2如表2所示,在EPQ问卷中,女性暴力和非暴力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3如表3所示,在SCL-90问卷中,比较女性暴力与非暴力犯罪组,在总分上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在“恐怖”因子上有显著差异。2.2资料与分析了解年龄、受教育程度、服刑前后婚姻状况等一般情况对人格特征的影响,需进行相关分析,因本研究所得资料多为偏态分布,如果进行一般相关分析,那么其相关性不显著,所以本研究采用等级相关进行相关分析。△:正态分布,用x¯±sx¯±s表示。△:正态分布,用x¯±sx¯±s表示。△:正态分布,用x¯±sx¯±s表示。*:P<0.05,**:P<0.01。2.2.1“受教育程度”与相关变量有显著关系PDQ-R各因子与年龄、受教育程度、服刑前后婚姻状况变化的等级相关分析如表4所示,“年龄”与“装好”、“分裂样”、“分裂型”呈正相关,其相关性有极显著性,与“强迫”、“依赖性”呈正相关,其相关性有显著性;“受教育程度”与“戏剧性”、“反社会”、“逃避”呈正相关,其相关性有显著性;“服刑前婚姻状况”与“装好”呈正相关,其相关性有极显著性,与“分裂样”呈正相关,其相关性有显著性;“服刑后婚姻状况”与“装好”、“戏剧性”、“强迫”、“分裂样”、“逃避”、“分裂型”、“依赖性”、“总分”多个因子具有正相关性,其相关性有极显著性,与“偏执”呈正相关,其相关性有显著性,与“反社会”呈负相关,其相关性有显著性。女性罪犯的PDQ-R各因子与年龄、受教育程度、服刑前后婚姻状况变化的等级相关分析如表5所示,仅“受教育程度”与“戏剧性”呈正相关,其余因子与一般情况均无相关性。2.2.2女性罪犯epq各因子的相关性总体的EPQ各因子与年龄、受教育程度、服刑前后婚姻状况变化的等级相关分析如表6所示,“年龄”与“谎分”呈正相关,其相关性有极显著性,与“精神病性”呈负相关,其相关性有显著性;“受教育程度”与“谎分”呈正相关,其相关性有极显著性,与“精神病性”呈正相关,其相关性有显著性,与“内外向”呈负相关,其相关性有显著性;“服刑前婚姻状况”与“谎分”呈正相关,其相关性有显著性;“服刑后婚姻状况”与“谎分”呈正相关,其相关性有极显著性。女性罪犯的EPQ各因子与年龄、受教育程度、服刑前后婚姻状况变化的等级相关分析如表7所示,“年龄”与“谎分”呈正相关,其相关性有极显著性;“受教育程度”与“谎分”呈正相关,其相关性有显著性;“服刑前婚姻状况”与“内外向”呈负相关,其相关性有显著性,与“神经症性”、“谎分”呈正相关,其相关性有显著性;“服刑后婚姻状况”与“内外向”呈负相关,其相关性有极显著性,与“神经症性”、“谎分”呈正相关,其相关性有显著性。2.2.3女性罪犯scl-90各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总体的SCL-90各因子与年龄、受教育程度、服刑前后婚姻状况变化的等级相关分析如表8所示,“年龄”与“总分”呈正相关,其相关性有显著性;“受教育程度”与“总分”呈负相关,其相关性有极显著性;“服刑后婚姻状况”与“总分”呈负相关,其相关性有极显著性。女性罪犯的SCL-90各因子与年龄、受教育程度、服刑前后婚姻状况变化的等级相关分析如表9所示,“年龄”与“躯体化”呈负相关,其相关性有极显著性,与“强迫”、“阳性项目数”呈负相关,其相关性有显著性;“服刑前婚姻状况”与“躯体化”、“强迫”呈负相关,其相关性有显著性。3犯罪人员人格特征导致犯罪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体制、社会心理、宗教信仰、神经内分泌代谢等诸多方面,而人格特征是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犯罪人员人格特征的研究,有助于强化对这类人员的识别及因人而异地实施监管措施,提高监管质量,减少犯罪和重新犯罪。本研究通过对重庆市女子监狱204名女犯的调查研究,在女性罪犯的人格特征上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3.1反社会型人格特征在PDQ-R问卷结果中,可以看到,各组总分相近,且均高于30分,与黄悦勤等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女性暴力和非暴力犯罪组人格特征或多或少有偏离,尤其在偏执、戏剧性、强迫、分裂样、分裂型、边缘型、逃避等人格特征方面更明显,说明女性比男性更敏感、多疑、追求完美、对应激性生活事件多采取逃避的应对方式。不管是暴力还是非暴力犯罪,女性反社会型人格特征倾向均不明显,且在各项人格特征上均无差异。所以,在管教中,对那些敏感、多疑、逃避型人格特征的人,多给予心理疏导,对其消极防御方式进行帮助,避免其冲动行为的出现,可以尽量减少再犯罪。在相关分析中,可以发现,对总体而言,年龄、服刑前后婚姻状况是影响问卷信度的主要因素。年龄越大,分裂样、分裂型、强迫型、依赖型人格特征增加,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大,敏感多疑、认真、刻板、依赖的特征越是突出。受教育程度越高,逃避型、反社会型、戏剧性型人格特征越明显。服刑前后婚姻状况的变化,比如离异、丧偶等,使人格障碍在类型和程度上都有所增加,具体表现在戏剧性、强迫型、分裂样、逃避型、分裂型、依赖性、偏执型、反社会型人格特征上。这提示管教干部在对待暴力犯罪者的改造上,应加强人文关怀,不仅要帮助教育暴力犯罪者,还应关心其家庭关系是否和睦,尤其是与其配偶的沟通,避免因婚姻的破裂引起暴力犯罪人员人格障碍的加重,从而更利于管教,减少重新犯罪。3.2不同性别罪犯自身因素导致假分增加在EPQ问卷结果中显示,女性暴力犯罪与非暴力犯罪者在人格特征上无差异。在相关分析中,可以发现,对总体而言,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服刑前后婚姻状况的变化,都使谎分增高,说明回答的一致性降低。年龄越大精神病性人格特征越少。受教育程度越高精神病性人格特征有所增加,性格更加内向。女性罪犯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服刑前后婚姻状况变化均使谎分增高,说明回答的一致性降低,自我保护越多;服刑前后婚姻状况变化,会使性格内向性增高,更神经质。3.3女性非暴力犯罪者面临的刑满释放后生活状态SCL-90问卷结果提示,女性非暴力犯罪组总分、恐怖因子分较暴力犯罪组高,说明女性非暴力犯罪者担心更多。相关分析提示,年龄越大量表总分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服刑前后婚姻状况变化,则量表总分越低,可能与自我保护有关。女性罪犯年龄越大,躯体化、强迫、阳性项目数减少,说明她们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