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科学(物理)培优:物态变化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8a29a353bc796cf781bb8b0ae751c90/f8a29a353bc796cf781bb8b0ae751c901.gif)
![2021年中考科学(物理)培优:物态变化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8a29a353bc796cf781bb8b0ae751c90/f8a29a353bc796cf781bb8b0ae751c902.gif)
![2021年中考科学(物理)培优:物态变化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8a29a353bc796cf781bb8b0ae751c90/f8a29a353bc796cf781bb8b0ae751c903.gif)
![2021年中考科学(物理)培优:物态变化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8a29a353bc796cf781bb8b0ae751c90/f8a29a353bc796cf781bb8b0ae751c904.gif)
![2021年中考科学(物理)培优:物态变化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8a29a353bc796cf781bb8b0ae751c90/f8a29a353bc796cf781bb8b0ae751c9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优专题:物态变化
一、单选题
1.”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生活中出现的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A.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依据声音的音调
B.用高压锅煮饭--利用降低气压,提高水的沸点
C.打开锅盖看到"白气汽化现象
D.外科医生常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利用声波传递能量
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干冰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B.食品在电冰箱里能保鲜,利用了制冷剂汽化吸热
C.冬天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吸热D.用酒精给高烧病人擦拭降温,利用了酒精升华吸热
3.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
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
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一"高"是指声音的特征"响度"
②"露似珍珠月似弓"一一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③"人面桃花相映红"一一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④“孤帆一片日边来"一一"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如图所示,人们常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来为运输食品降温,防止食物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干冰
()
A.汽化吸热B.熔化吸热C.凝华放热D.升华吸热
5.南极科考队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是水银温度计,是由于酒精的()
A.沸点低B.密度小C.凝固点低D.熔点低
6.如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s
7.一位年轻的护士用同一支体温计依次测量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忘了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
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关于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三个人中至少有两人体温是39.5℃
8.兰兰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进行了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一一汽化B.盛夏,打开冰箱门形成的"白气”——液化
C.秋天的夜晚,小草上出现露珠一一升华D.冬天的早晨,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一一凝固
9.
读下列图,判断正确的是()
A:度小」
~\
pTTTfTHTfTTTTpTrrpL.1rr十田+
6cM7X—|电掰J
丙丁财同(仙■】
甲7.
A.甲图,物体的长度是7.30厘米B.乙图,电源左端是电源正极
C.丙图,若开关都闭合,两灯并联D.丁图,晶体凝固时间是7分钟
10.2020年3月9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北斗系统第54颗导航卫星,这是长征系列
运载火箭第327次飞行,下列这种说法正确的是()
A.该火箭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液态氢,是因为它的比热容大
B.火箭发射时,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发射塔下方水池中水汽化而成的水蒸气
C.氢气在液化成液态氢的过程中其内能将减少
D.火箭表面涂有一层叫“烧蚀层"的特殊物质,它在汽化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11.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如图所
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降低水温,减慢馒头的变熟,使馒头更美味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是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二、填空题
13.两支温度计,它们玻璃泡里装有体积相同的水银,但玻璃管的内径粗细不同,把它们同时放在同一热
水中,两温度计的水银柱上升的高度(选填"相等"、"不等").
14.夏天小强同学从游泳池出来后,冷的直哆嗦,如图这是因为水,可他却惊奇的发现,旁边的
一只小狗却热的吐出舌头,快速地喘着粗气,这是因为,这样可以增大;并且加快了
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而带走小狗体内多余热量的原因.
15.天气炎热,小明在吃冷饮时观察到一些现象。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现象
造成的;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现象形成的(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吃冷饮时感
到凉爽,是因为的缘故。
16.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6min时的内能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8min时的内能。
“温度/七
10
5
681012时间/min
-iopi
".人工降南可缓解旱情,在有利的气候条件下,用飞机或炮弹把干冰送入高空,干冰时从周围
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便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逐渐变
大,遇到暖气流就为雨点降落到地面上.(填物态变化名称)
18.物质从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方式有两种,其中一种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时才能进行,且非
常的剧烈,这一汽化现象是.
19.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40
20.寒冷的冬天,清晨起床看到窗户表面上白色的冰花(填"内"或"外"),这是属于现
象;炸油条可以将油条炸黄,而煮面条不能将面条煮黄,这是因为油的比水的高;冬天用热水
洗碗,易使油污O
21.如图甲,是李辉"探究冰块熔化规律"的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象.
①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②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③如果物质在单位时间里吸收得热量相等,则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
22.洗澡时在水中不冷,而刚上岸后,若有风吹过时,觉得很冷,这是因为人出水后,风吹过时,
了身上水的蒸发,水蒸发需要热量,所以觉得很冷;这是一种现象。
23.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称为,这个过程物质要(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物质从
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称为,这个过程物质要(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三、实验探究题
24.小明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温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
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
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
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小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
(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温度远低于0℃的干冰(固
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
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形成的;
(4)实验室的桌子上有一个敞口的空铁盒,现将铁盒装些干冰,一会儿看到铁盒的外壁出现白霜,白霜
形成的原因是o
25.小明同学用某种物质做熔化实验,当物体温度达到75℃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示数,得到下面的一
组数据:
时间/min0123456789
温度/℃75777980808080828486
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1)这种物质一定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这种物质的熔点是℃。
(3)在第4min内该物质处于状态。
26.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用烧杯、试管、温度计、圆底烧瓶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象,如图乙所示,比较图乙中BC段与CD段可知,该物质在BC段处于(选填"固体""液体"或"固
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物质的内能(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质量相同的冰和水在升高
相同的温度时,加热时间不同,原因是.
(2)小明同如图丙所示的装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
这些"白气”实际上是(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实验完毕,小云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
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
(3)小明用图丁所示的烧瓶将水加热至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再迅速塞上瓶塞,把
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
27.下表是某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1)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此实验中,测得水的沸点为℃,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继续给
水加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时间/min012345678910
温度/℃5057647178859196999999
(2)水银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是水银,酒精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是酒精。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
银的凝固点约为-39°C,水银的沸点约为357℃,酒精的凝固点约为-117℃,酒精的沸点约为78℃。在做
"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时,应选用_______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选填"水银"或"酒精")
28.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时得到下列实验数据,则:
时间(分)6789101112131415
温度(℃)95969798989895989898
(1)从记录数据看出,在某一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分钟时的数据。
(2)从记录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本次实验水沸腾的温度为°C。
(3)在沸腾过程中水(填"吸热"或"放热。
(4)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液体沸腾时的特点是:°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D
解答:解:
A、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依据声音的音色,故A错误;
B、用高压锅煮饭--利用增大气压,提高水的沸点,故B错误;
C、打开锅盖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错误;
D、外科医生常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发声体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2)大气压越高,沸点就越高,大气压越低,沸点
就越低;(3)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4)声音不但能传递信息,还能够传递能量.
2.B
解答:解:A、用干冰实施人工降雨,干冰直接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A不符合题
后、;
B、工作时冷凝器里的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
化,从冰箱的内部吸收热量,使冰箱内部的温度降低;B符合题意;
C、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水遇冷会凝固,利用了水凝固放热,C不符合题意;
D、用酒精擦拭发热病人,酒精蒸发吸收热量,利用了酒精汽化吸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o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
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3.C
解答: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一"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②"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③"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不是光源,它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光照在人的脸上,在从人脸上反射出来,人脸
就呈现红色;
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故选C.
分析:对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我们首先要弄懂诗句的意义,然后认真分析确定该用哪一方面的
知识进行解答.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的,我们要认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中的物理现
象.
4.D
解答:利用干冰防止食物腐烂变质,是因为干冰变成二氧化碳过程中由固态变为气体,升华吸热,降低
食品温度,防止食物腐烂变质。
故答案为:Do
分析:干冰在常温下,容易升华,升华吸热。
5.C
解答:解:使用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要求酒精和水银都处于液
态,南极气温比较低,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的凝固点低,不容易凝固,所以南极科考队员使用酒精温度
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
故选C.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要测量低温的时候,所选的测温物质的凝固点比低温低.
6.B
解答:A.整个图象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是熔化图象,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所以图是晶体的熔化图象,A不符合题意;
B.整个图象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是熔化图象,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所以图
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B符合题意;
C.整个图象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凝固图象,由图知,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图
是晶体的凝固图象,C不符合题意;
D.整个图象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凝固图象,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所以图
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熔化过程是吸热过程,温度是上升趋势,凝固放热,温度是降温趋势,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
保持不变。
7.B
解答:体温计的缩口,使水银柱不能自行下落,必须甩几下才能回到玻璃泡中,但遇到高温会继续上
升,若测量三人的温度都是39、5℃,说明甲的体温是39、5℃,乙、丙的温度等于或低于39、5℃,不
可能高于39、5℃,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体温计中的水银柱不能自行下落,但遇到高温会继续上升.
8.B
解答:A.冰雪融化,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A不符合题意;
B."白气"是液态小水珠,其形成是液化现象,B符合题意;
C.露珠上水蒸气在地面的植物上液化成的小水滴,C不符合题意;
D.冰花的形成是在天气寒冷时,室内水蒸汽遇冰冷的窗玻璃放热凝华成小冰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冰雪消融是熔化,白气、露珠是液化现象,窗花是凝华现象。
9.B
解答:解:A、甲图,物体的长度是1.30厘米,故A错;
B、乙图,电源左端是电源正极,故B正确;
C、丙图,若开关都闭合,电路出现短路,故C错;
D、丁图,晶体凝固时间是3分钟,故D错。
故选B。
分析:(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被测物体的一端没有对准0刻度线,物体右边对应的示数减去物体左边
对应的示数即为物体的长度;(2)右手螺旋定则的应用;
(3)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4)会看凝固的温度与时间的图像,图上凝固过程的时间5min-2min=3min。
10.C
解答:A.发射卫星的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
量的氢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A不符合题意;
B.发射台下是水池,而让火焰喷射到水中,水会汽化为水蒸气,这些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遇到冷空气
液化成的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B不符合题意;
C.氢气在液化成液态氢的过程中要放出热量,其内能将减少,C符合题意;
D."烧蚀层"的物质在遇到高温时会发生熔化和汽化现象,在熔化和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使火箭的温
度不至于太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不同燃料热值不同;"白气"是液化形成的;液化过程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11.A
解答:A、景区喷雾,是因为水雾变为水蒸气的过程是汽化,汽化是吸收热量的,需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
热,周围空气温度降低,A符合题意;
B、人造雪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B不符合题意;
C、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洒盐水是掺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即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
交通方便,C不符合题意;
D、人工降雨,是干冰(固体二氧化碳)迅速的吸热升华成二氧化碳,使周围的温度降低,部分水蒸气液
化成水滴,部分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形成降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
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12.C
解答:水沸腾后,即使用小火加热,水的温度也不会变,仍保持在沸点的温度,但用小火可以节省燃料.
故答案为:C.
分析:液体沸腾有两个必要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当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即可沸腾.
二、填空题
13.不等
解答:解:玻璃泡里装有的水银体积相同,受到相同的热膨胀时,体积增加量相等,内径细的玻璃管,
液柱上升得高.故答案为:不等.
分析:本题依据"体积=横截面积x高度"得出答案.
14.蒸发吸热;通过呼吸带走体内热量;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通速度
解答:从水中出来后,身体表面的水分在蒸发时要从身体上吸热,因此感到冷.空气流通加速,使水的蒸
发加快,更快地从身体上吸热,因此感到更冷;夏天,小狗身体中积聚了很多的热能,它通过舌头来加
速体内和体外空气的流通和热量的释放!这样的呼吸会带走小狗体内的热量.
故答案为:蒸发吸热;通过呼吸带走体内热量;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通速度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⑴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⑶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5.凝固;液化;冰熔化吸热
解答: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手上的水凝固造成的;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
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吃冷饮时感到凉爽,是因为冰熔化吸热的缘故。
故答案为:凝固;液化;冰熔化吸热.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
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16.小于
解答:由图知,物质在第6min时,正处于熔化状态,在第8min时,刚好熔化完,根据晶体熔化的特点
知,在熔化过程中,需继续从外界吸热,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故第6min时的内能小于第8min时的内
能。
分析:物质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17.升华;凝华;熔化
解答:解:干冰即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干冰很易升华为气态,此过程中吸热,从而起到降温作
用;空气中水蒸气由于遇冷,会凝华为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会熔化为水滴;即
形成雨.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熔化.
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
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18.液态变为气态;沸腾
解答:解:(1)汽化是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2)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过程.每种液体仅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达到沸点
时,且要继续吸热才会沸腾.
故答案为:液态变为气态;沸腾.
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即蒸发和沸腾.
(2)蒸发和沸腾的区别是:蒸发只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平缓的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可进行;而沸
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只能在沸点温度下进行.
19.37.9
解答:由图可知,体温计的液柱在37〜38℃之间,分度值为0.1℃,因此体温计的示数为
37℃+9x0.1℃=37.9℃
分析:通过观察体温计明确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再进行读数即可。
20.内;凝华;沸点;熔化
解答:寒冷的冬天,屋内较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窗玻璃放出热量直接变成固态的冰花,附着在玻
璃的内侧,属于凝华现象;炸油条需要较高的温度,而煮面条需要较低的温度;油的沸点比较高,可以
用于炸油条;水的沸点比较低,可以用于煮面条;冬天用热水洗碗,使油污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
现象。
分析:气体直接变为固体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不同晶体熔点不同。
21.液体热胀冷缩;晶体;小于
解答:解:(1)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2)由图乙可知,BC段时这
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3)由
公式Q=cmAt得,c=总,因为AB段和CD段物质的质量m相同,由图象知,升高的温度相同,都是
4℃,加热时间之比为1:2,所以吸收的热量之比为,从而计算得比热容之比为,所以该物质在AB
段的比热容小于CD段的比热容.故答案为:(1)液体热胀冷缩;(2)晶体;(3)小于.
分析:(1)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2)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
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
过程.(3)结合热量公式Q=cmAt进行求解,由表格可知AB段和CD段的温度变化,从而可比较二者比
热容关系.
22.加快;吸收;汽化
解答:人出水后,有风吹来时,空气的流速加快,使身上的水蒸发加快,而蒸发吸热,使人体的温度下
降,所以人会觉得很冷;蒸发是一种汽化现象。
分析:液体变为气体吸收热量,是汽化现象;空气流动可以加快蒸发。
23.升华;吸收;凝华;放出
解答:解: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
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物质在凝华过程中要放热.
故答案为:升华;吸收;凝华;放出.
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
液态叫液化;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
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
三、实验探究题
24.(1)升华
(2)水的沸点为100℃,水浴加热时,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能熔化
(3)干冰升华;水蒸气液
(4)干冰升华吸热使铁盒变冷,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解答:⑴试管中的固态碘在热水中,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2)由数据知,水的沸点是
100℃,而碘的熔点是113.5℃,所以碘在100℃的沸水中不可能熔化,所以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⑶干冰
在热水中吸热迅速由固态升华成为气态,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形成气泡;由于升华吸热,使水面上方空气
温度降低,所以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雾。⑷干冰温度远低于0℃,铁盒放热降温干冰迅速升华
吸热,铁盒温度急剧降低。当铁盒温度低于0℃时,周围空气中的高温水蒸气遇到低温铁盒放热,凝华成
小冰晶,形成白霜。
分析:(1)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升华吸热;
(2)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熔化;
(3)干冰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4)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变成霜。
25.(1)晶体
(2)80
(3)固液共存
解答:(1)读取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这种物质在第3min到第6min这段时间里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
它有一定的熔点,因此一定是晶体;(2)表格中第3min到第6min这段时间,物质始终处于80℃不变,说
明这就是这种物质的熔点;(3)在第4min时,物质处于熔化的过程中,因此,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分析:(1)晶体熔化时物体的温度保持不变,有确定的熔点,结合数据判断即可;
(2)晶体熔化时物体的温度保持不变,结合数据求解熔点即可;
(3)晶体在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后处于液态。
26.(1)固液共存;增加;水与冰的比热容不同
(2)小水滴;石棉网的余温仍高于水的沸点
(3)液面上方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解答:解:(1)冰是晶体,由图象可知BC段温度不变,表示冰处在熔化过程,所以是固液共存状态;冰
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质量相同的冰和水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加热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肠道病毒CoxA16型手足口病病因介绍
- 羊奶课件教学课件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精美课件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精美课件
- 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因介绍
- 《客户关系管理实务》电子教案 18实训项目:产品推介会组织开展
- 《中国历史总复习》课件
- 教科版小学综合实践6下(教案+课件)60 饮料与健康教案
- 2024版家具定制销售合同6篇
- 2024新春年货节文化创意市集摆摊活动方案
- 售后工程师的工作规范和责任分工
- 中级钻探工题库真题及答案四
- 《设备维护保养培训》课件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公开课课件
- 《保持乐观心态》课件
- 管理经济学课后答案
- 文化长廊、荣誉墙施工方案(技术方案)
- 2024年中国电信广东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中国华电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教学课件:《新时代新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