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西县实验中学2024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e02c9c154857b2195ec68fc933fcf65/ae02c9c154857b2195ec68fc933fcf651.gif)
![河北省临西县实验中学2024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e02c9c154857b2195ec68fc933fcf65/ae02c9c154857b2195ec68fc933fcf652.gif)
![河北省临西县实验中学2024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e02c9c154857b2195ec68fc933fcf65/ae02c9c154857b2195ec68fc933fcf653.gif)
![河北省临西县实验中学2024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e02c9c154857b2195ec68fc933fcf65/ae02c9c154857b2195ec68fc933fcf654.gif)
![河北省临西县实验中学2024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e02c9c154857b2195ec68fc933fcf65/ae02c9c154857b2195ec68fc933fcf6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临西县实验中学2024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河豚是一种美食但河豚的内脏含有河豚毒素,可导致肌肉,神经细胞上的钠离子通道关闭,使神经末梢和神经中枢发生麻痹,进而造成脉搏迟缓、体温和血压下降,严重可导致死亡。下列有关判断,不合理的是()A.钠离子通道打开使胞外的钠离子内流B.钠离子通道关闭会使神经元难以形成动作电位C.钠离子内流会使胞内钠离子浓度高于胞外D.一定剂量的河豚毒素可用于镇痛2.利用基因型为BBdd和bbDD的水稻植株,培育出基因型为BBDD的植株,最节省时间的育种方法是()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转基因育种 D.单倍体育种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太阳光来自地球以外,但是也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原核生物和部分真菌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分解者C.真核生物也可能属于分解者,原核生物也可能属于生产者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4.用于判断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的方法中,不属于分子检测的是A.通过害虫吃棉叶看其是否死亡B.转基因生物基因组DNA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C.转基因生物中提取的mRNA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D.转基因生物中提取的蛋白质能否与抗体形成杂交带5.下列关于“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活化酵母时,将适量干酵母与蒸馏水混合并搅拌成糊状B.配制CaCl2溶液时,需要边小火加热边搅拌C.将海藻酸钠溶液滴加到CaCl2溶液时,凝胶珠成形后应即刻取出D.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时凝胶珠呈白色,过低时凝胶珠易呈蝌蚪状6.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及内环境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食物中的蛋白质被胃蛋白酶分解发生在内环境中B.血浆中的葡萄糖可进入细胞的线粒体中氧化分解C.尿素、呼吸酶、激素、Na+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发生在组织液中7.在体液免疫中,参与作战的浆细胞能产生()A.抗体 B.抗原C.淋巴因子 D.记忆细胞8.(10分)现代生物学的实验中,通常使用同位素标记法。下列哪组实验最适于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实验动物实验材料示踪元素用于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A豚鼠胰腺细胞3H胸腺嘧啶B家鼠性腺细胞18O甲硫氨酸C小白鼠唾液腺细胞14C色氨酸D家兔垂体细胞32P亮氨酸A.A B.B C.C D.D二、非选择题9.(10分)如图是胰腺局部组织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参与构成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成分包括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2)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细胞的途径是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红细胞中的氧气到胰腺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__________层膜。(3)一般情况下,B液与A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4)该胰腺组织能产生胰蛋白酶和胰岛素,这两种物质中__________可以进入血浆。(5)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图中A增多,其结果是将会引起__________。(6)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调节网络。10.(14分)科学家发现,单独培养的大鼠神经元能形成自突触(见图甲)。用电极刺激这些自突触神经元的胞体可引起兴奋,其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_______________是神经元产生和维持一68mV膜电位的主要原因,此时膜内的Na+浓度比膜外的____________(填“高”或“低)。(2)胞体受刺激后,电位变化出现第一个峰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此时产生的兴奋以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至轴突侧支的突触小体,然后引起________________,产生第二个峰值。(3)谷氨酸也是一种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能使带正电的离子进入神经元,导致其兴奋。利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结合上述实验),证明大鼠自突触神经元的神经递质是谷氨酸。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研究种群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着重要意义。图甲为某家鼠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乙为某种昆虫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将家鼠种群置于有限的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是图甲中的曲线_________(填“A”或“B”)。(2)调查家鼠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___法,若家鼠被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估算的种群密度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3)图乙表明由于受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昆虫种群数量往往也有差别。在偏离最适条件时,昆虫种群数量会_________。(4)图乙的实验常选择封闭性较好的小岛而不是更开放的环境作为试点,主要是考虑到了种群数量特征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12.图中图Ⅰ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Ⅱ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Ⅰ中甲和乙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依次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它们与分解者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2)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__形式进行,该物质主要通过[]____________(用数字和文字表示)作用从无机环境进入甲。(3)图Ⅱ中A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B代表被____________利用的能量。从图中可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A.a=b+cB.a<b+cC.a>b+cD.c=a+b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钾离子通道打开,钾离子外流,出现内负外正的电位分布,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出现内负外正的电位分布。【详解】A、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神经细胞的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从而产生动作电位,A正确。B、形成动作电位时,钠离子通道应该打开,因此钠离子通道关闭会使神经元难以形成动作电位,B正确;C、钠离子内流属于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进行,不会导致胞内钠离子浓度高于胞外,C错误;D、分析题意可知河豚毒素,可导致肌肉,神经细胞上的钠离子通道关闭,使神经末梢和神经中枢发生麻痹,因此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D正确。故选C。2、D【解析】育种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外,还有基因工程育种。1、单倍体育种的过程一般是首先花药离体培养,从而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进行秋水仙素加倍,从而获得所需性状的纯合个体。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迅速获得纯合体,加快育种进程。2、诱变育种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周期,以及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缺点是成功率低,有利变异的个体往往不多;此外需要大量处理诱变材料才能获得所需性状。3、杂交育种的方法通常是选出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个体杂交,从子代杂合体中逐代自交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步骤:杂交、纯化。杂交育种的优点是简便易行;缺点是育种周期较长。【详解】A、杂交育种的优点是简便易行;缺点是育种周期较长,A错误;B、诱变育种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以及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缺点是成功率低,有利变异的个体往往不多,B错误;C、转基因育种就是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把目标基因切割下来,通过克隆、表达载体构建和遗传转化使外来基因整合进植物基因组的育种方法,该方法操作过程要求高,C错误;D、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迅速获得纯合体,加快育种进程,D正确;故选D。【点睛】注意区分最简便和最快捷的育种方法。3、B【解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太阳能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的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病毒等专性寄生的生物,属于消费者,蚯蚓分解腐烂变质的物体,属于分解者。【详解】A、太阳光来自地球以外,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正确;B、腐生真菌属于分解者,寄生真菌属于消费者,原核生物不一定是分解者,如蓝藻、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B错误;C、真核生物也可能属于分解者,如腐生真菌,原核生物也可能属于生产者,如蓝藻,C正确;D、蚯蚓是需氧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正确。故选B。4、A【解析】目的基因检测和鉴定。【详解】通过害虫吃棉叶看其是否死亡,属于个体水平上的鉴定,A项正确;分子水平上的检测包括:首先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即转基因生物基因组DNA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B项错误;其次要采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即转基因生物中提取的mRNA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C项错误;最后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即转基因生物中提取的蛋白质能否与抗体形成杂交带,D项错误。5、A【解析】活化酵母时,将适量干酵母与蒸馏水混合,并搅拌成糊状,A正确;配制CaCl2溶液时,不需进行加热,B错误;CaCl2溶液使酵母细胞可以形成稳定的结构,固定在凝胶珠中,需要一段时间,时间不宜过短或过长,C错误;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低时凝胶珠呈白色,过高时凝胶珠易呈蝌蚪状,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酵母细胞的固定化,要求学生理解酵母细胞固定化的过程以及异常情况。6、D【解析】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其中可以存在的物质有:①营养成分:氧气、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②功能物质:抗体、维生素、神经递质、激素等;③代谢产物:CO2、尿素等。【详解】A、食物中蛋白质被胃蛋白酶分解发生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葡萄糖在被彻底氧化分解时,首先要在细胞质基质中经过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被分解成两分子丙酮酸,丙酮酸进步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葡萄糖分子不直接进入线粒体,B错误;C、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生于突触间隙,即组织液中,D正确。故选D。7、A【解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详解】A、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A正确;B、抗原一般是外来的大分子物质,也可以是自身的物质,B错误;C、T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C错误;D、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D错误。故选A。8、C【解析】分泌蛋白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可以“出芽”,也就是鼓出由膜形成的囊泡,包裹着要运输的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还能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加工,然后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详解】A、胸腺嘧啶是构成DNA的成分,不是组成分泌蛋白的成分,A错误;B、性腺细胞分泌的性激素为固醇类,不是蛋白质,不需要甲硫氨酸,B错误;C、唾液腺细胞能合成分泌唾液淀粉酶,且为分泌蛋白,故可用14C标记色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C正确;D、氨基酸中不含有P元素,故不能用32P标记亮基酸,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1)A、B、C(2)①.B→A→D②.6(3)A中蛋白质含量较少,B中含量较多(4)胰岛素(5)组织水肿(6)神经-体液-免疫【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其中A液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B液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C液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D液为细胞内液。【小问1详解】图中A液为组织液,B液为血浆,C液为淋巴,三者共同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故图中参与构成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成分包括A、B、C。【小问2详解】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细胞的途径是B(血浆)→A(组织液)→D(细胞内液);红细胞中的氧气到胰腺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6层膜,即单层红细胞膜(1层)+单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2层)+组织细胞细胞膜(1层)+线粒体内膜利用(2层)共6层。【小问3详解】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一般情况下,B液与A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A中蛋白质含量较少,B中含量较多。【小问4详解】胰岛素是激素,由胰岛内分泌腺分泌,分泌的胰岛素弥散到体液中,进入血浆,随血液流到全身,而胰蛋白酶通过导管分泌到小肠中。【小问5详解】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回流受阻,引起图中组织液A增多,其结果是将会引起组织水肿。【小问6详解】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点睛】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各组成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分析题图并掌握内环境的理化特性。10、①.K+外流②.低③.Na+内流④.电信号(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⑤.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胞体膜(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引发新的神经冲动⑥.将单独培养的大鼠自突触神经元随机分为A组和B组,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处理A组神经元,B组神经元不做处理,用电极刺激两组自突触神经元胞体,测量其电位变化⑦.A组神经元的第二次电位变化明显小于B组的(A组神经元不出现第二次电位变化)【解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详解】(1)图中-68mV电位是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K+外流是神经元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的主要原因,此时膜内Na+的浓度比膜外低。(2)胞体受刺激后,Na+内流,使细胞膜内阳离子的浓度高于膜外侧,形成动作电位,与相邻部位形成电位差,从而形成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依次将兴奋沿着神经纤维传导下去。兴奋传至轴突侧支的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与胞体膜(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新的神经冲动,产生第二个峰值。(3)谷氨酸作为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正常情况下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加入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后,谷氨酸没法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不产生兴奋。所以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处理大鼠自突触神经元,电极刺激胞体后,第二次电位变化明显变小,甚至不出现第二次电位变化。实验思路和结果为:将单独培养的大鼠自突触神经元随机分为A组和B组,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处理A组神经元,B组神经元不做处理,用电极刺激两组自突触神经元胞体,测量其电位变化;预期A组神经元的第二次电位变化明显小于B组的。【点睛】钾离子内多外少,钠离子外多内少,静息电位与钾离子外流有关,动作电位与钠离子内流有关。11、(1)A(2)①.标记重捕②.偏高(3)①.(相对)湿度②.温度③.减少(4)①.迁入率②.迁出率【解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核心问题):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③年龄结构: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④性别比例2、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2)人为因素:动物栖息地环境的破坏;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等。【小问1详解】如果将家鼠种群置于有限的自然环境中,由于要受到环境阻力的影响,所以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是图甲中的曲线A。【小问2详解】由于家鼠的活动能力强,调查家鼠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记重捕法,若家鼠被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根据计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标记总数/N=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重捕总数可知:则估算的种群密度偏高。【小问3详解】图乙曲线的自变量为相对湿度和温度,因变量为种群数量,所以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受(相对)湿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昆虫种群数量往往也有差别;在偏离最适条件时,昆虫种群数量会减少。【小问4详解】图乙的实验常选择封闭性较好的小岛而不是更开放的环境作为试点,主要是考虑到了种群数量特征中的迁入或迁出对种群数量的影响。【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和种群特征,意在考查学生识图和判断能力。12、①.生产者②.消费者③.(生物)群落④.二氧化碳(或CO2)⑤.②光合作用⑥.初级消费者同化⑦.分解者利用⑧.单向流动⑨.逐级递减⑩.C【解析】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电气开关与重要阀门标注技术标准
- 《时尚北京》杂志2024年第12期
- 压力管理与养生课件
- 税法(第5版) 课件 第4章 关税
- 《餐厅内各岗位职责》课件
- 《雨刮器的工作原理》课件
- (高清版)JJF(皖) 213-2025 回弹仪检定装置校准规范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慕课版 双色版 第3版) 课件 第4章 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
- 赤湾国际学校项目主体工程土建施工总承包技术标
- 《高考听力技巧》课件
- 长江委水文局2025年校园招聘17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JGJ46-2024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 企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课件
- 五下音乐《美丽的家乡(简谱、五线谱)》课件
- 会计英语专业词汇全
- 怎样把握文章线索
-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
- LED与金卤灯对比(共4页)
- 电梯质量验收记录表
- 酒店热水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