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阶段测试五_第1页
中国地理阶段测试五_第2页
中国地理阶段测试五_第3页
中国地理阶段测试五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地理阶段测试五:中国的自然资源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2009·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A.ⅠB.ⅡC.ⅢD.Ⅳ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读我国西南地区主要自然资源潜在价值统计表及西南地区部分铁路分布示意图,完成3~5题。3.关于西南地区主要自然资源潜在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A.农林牧资源总值接近全国的一半B.人均资源潜在值超过全国19.2C.四川省人口多,人均资源总量低于云南省D.按当地资源配置,本区发展有色冶金、石油化工的潜力巨大4.限制西南地区资源潜在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湿热B.地形复杂C.交通不便D.经济基础薄弱5.南昆铁路的建设对下列资源的开发有利的是()①云南的磷矿开发②贵州的煤炭开发③红水河流域的水能开发④四川盆地的天然气开发⑤贵州平果铝土矿的开发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6.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②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③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读表回答7~8题。7.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特点是()A.南方地多水少B.南方地少水多C.北方地多水多D.北方地少水少8.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经过多年研究、论证、规划,我国正在实施的巨大工程是()A.长江三峡工程B.淮河治理工程C.南水北调工程D.江都水利枢纽工程(2010·亳州模拟)读下图,判断9~11题。9.几乎全部在图示范围内的地形区是()A.四川盆地B.云贵高原C.横断山区D.东南丘陵10.图示区域内,有全国意义的优势资源是()A.森林、草原B.石油、煤炭C.铝土、天然气D.葡萄、香蕉11.下列各地国土开发或整治的重点正确的是()A.甲——农业低产区的治理B.乙——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C.丙——西气东输工程建设D.丁——荒漠化的防治12.分布在河西走廊的重要有色金属矿产是()A.稀土B.镍矿C.铅锌D.金13.下列关于我国海洋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潮汐能主要集中在辽宁、山东沿海B.杭州湾以北全部属于基岩海岸,多天然良港C.我国著名盐场均在北方D.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海运发展最快二、读图题(共48分)14.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我国最大海洋渔场和当前重点开发区的名称:(4分)A_______渔场,B_____重点开发区,C______重点开发区,D_______重点开发区。(2)图中A处形成我国最大海洋渔场的原因是什么?(6分)(3)结合D重点开发区的气候、海洋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确定当前及今后开发的重点,应在本区建成哪些农业产业基地?(4分)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我国2002~2006年能源消费总量及其增长速度材料二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的世界排位表材料三我国资源利用情况材料四2003年中国部分资源消耗量占世界资源总消耗量的比重及部分资源进口量占世界总进口量的比重表(1)材料一表明我国的能源需求______,自2005年以来能源消费增长率逐步降低的原因是什么?(4分)(2)材料二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_______,因而无论从现在还是从长远看,都对我国经济的________造成很大的压力。(4分)(3)材料三说明我国资源的利用问题是________,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________和_______相对落后。(6分)(4)分析材料四,判断2003年中国对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动影响较大的是(2分)()A.原油B.乙烯C.铁矿石D.钢铁16.读我国部分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下列要求。(18分)(1)A、B所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_____和______。(4分)(2)B类型主要分布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4分)(3)A类型在我国土地利用构成中所占的比重_____,主要集中分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