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效物质研究关键技术与方法学体系的构建_第1页
中药药效物质研究关键技术与方法学体系的构建_第2页
中药药效物质研究关键技术与方法学体系的构建_第3页
中药药效物质研究关键技术与方法学体系的构建_第4页
中药药效物质研究关键技术与方法学体系的构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药效物质研究关键技术与方法学体系的构建

中医疗效的阐明是阐明中医作用秘密的关键。它是中医质量控制的基础和核心,是中医药产品的安全、有效性和质量稳定性的保障。由于中药作用的整体性、组成成分的多样性和可变性、作用靶点和机制的复杂性、以及成分间相互作用的难以预测性,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一直进展缓慢,成为制约中药现代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的瓶颈。寻找适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药效物质研究的方法学,进而阐明中药作用的本质、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一直是中药研究的关键、核心科学问题之一,已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和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相关领域和主题的重要内容。目前,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主要不足可以概括为:其一,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未与相应的疾病结合起来。疾病是系统化、动态化、整体化的,在疾病发生的不同阶段又有不同的表现和不同的症状。在治疗时应随疾病的进程不同调整药物剂量,甚至药物的种类。因为疾病发生的不同阶段可能需要不同的药效物质基础发挥调节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是相对的,必须与特定的病证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才赋予了“有效”的涵义。其二,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辨识和筛选技术与中医药整体观及多成分、多靶点整体作用特点不甚吻合。现今国内外药效物质基础的主流研究模式是化学分离后逐个进行活性测试或活性导向下的追踪分离,然而,中药的精髓在于多组分、多环节发挥效应,成分分离后,彼此的相互整合作用消失。其三,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没有重视中药有效成分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传统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模式重点考察中药中含有哪些成分,哪些成分能在药理实验中显示活性;没有重视其中的化学成分是否能够被吸收以及吸收后在体内的系列变化过程。众所周知,任何药物都是通过与人体的相互作用而发挥疗效的,因此,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应该紧扣人体对药物的作用,充分考虑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靶向等),阐明体内发挥疗效的真正药效物质基础。作者所在团队针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国内外研究现状,集成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依据中药多组分、非线性、多元化、多环节发挥效应的特点,在学术思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通过近十年的系统研究,建立了基于整体观、符合中医药特点和具有普适性的中药复杂药效物质研究关键技术与方法学体系。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和技术体系,科学阐释了当归补血汤、丹七方、脉络宁等中药及复方的药效物质群,揭示了它们多成分、多靶点整合作用特点及药效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构建了这些中药及复方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研究成果荣获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中药复杂固有成分的检测研究明确中药中含有的化学成分群及含量信息是深入探讨其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的基础。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中药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远远不能满足其在世界上广泛应用的现状和需求,其根本原因在于中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化学体系,含有大量的次生代谢产物,它们结构复杂、性质迥异、含量差异悬殊,缺乏先进和有效的分析手段和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和评价。此外,中药材及中成药所含成分有很大的可变性,受药材来源(生长气候、环境等)、采收季节、储藏、流通、加工处理等的影响,其研究难度更大。过去几十年来,世界尤其是亚洲国家对植物药复杂固有成分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分离得到了许多中药的有效部位和单体成分,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方法,使中药从定性分析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定量分析为主,定量分析方法也从薄层色谱(TLC)为主,逐步发展到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和毛细管电泳法(CE)等现代分析技术,中药分析水平明显提高。2009年国际化学分析领域著名杂志JournalofChromatographyA1216卷第11期,以专刊的形式报道了全球中草药专家在中药复杂成分分析和质量控制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详尽介绍了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复杂体系中的应用。中药固有成分的分析研究要求建立快速、灵敏、高效、能提供结构信息、能实施定量表征且兼顾多类成分群的分析技术。本研究团队针对中药多成分共存、理化性质和含量差异悬殊的难题,建立了中药多组分表征关键技术,实现了中药固有成分的同时、快速、高选择和高灵敏定性定量表征,为了解中药中成分类型及含量信息提供了技术支撑。主要包括以下4方面的工作。1.1中药化学对照品中药化学对照品是药效物质研究的基本保障,虽有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以及众多的专业化学对照品供应公司提供商品化的化学对照品,但品种和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尤其是水溶性成分、微量成分的化学对照品匮乏。本研究团队近20年来一直从事中药化学对照品的研究,近年来引入多种色谱分离制备策略,集成制备型液相色谱、中压柱色谱等分离纯化技术,对白首乌、丹参、贝母、三七、黄芪、金银花、牛膝、当归、地黄等常用中药进行了系统分离制备,构建了化学对照品实体库及数据库,该库目前收集800余个化合物,其中200余个为本课题组特有。该化学对照品库还在不断地扩充中,以期为建立具有中医药特点的中药材、中成药质量标准规范体系及开展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物质保障。1.2质谱分离技术当我们面对一张张中药复杂指纹图谱时,首先需要知道这些色谱峰代表什么成分。对于某一中药来说,其化学成分群在结构上有很好的相似性,可以归纳为一大类或几大类,而每一类特征化学成分群在质谱上具有相似的裂解规律或诊断碎片离子。基于化学对照品的质谱信息,就可能获得该类化合物特征裂解途径和诊断离子,进而推断中药复杂体系中其他同类未知化合物的可能结构(母核和取代基团)。有些微量或痕量成分在传统的分离过程中很可能被忽略,而质谱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可检测到pg级物质,可以预测感兴趣的化合物或新化合物,从而促进化学分离工作。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技术集成了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并且具有提供结构信息等优势,为中药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本研究团队建立了液相/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HPLC/UPLC-TOF/MS)等技术,根据已有的化学对照品,系统研究了中药主要类别化学成分(皂苷类、黄酮类、酚酸类、萜类、生物碱类等)的质谱裂解规律,通过共有碎片离子信息,编写了“共有离子搜寻与成分分类软件”,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中药多组分快速检出与结构解析技术,对黄芪、赤芍、牛膝、金银花、附子、玄参、白首乌、当归补血汤、补阳还五汤等10余味常用中药及复方制剂进行了研究。以当归补血汤复方为例,应用UPLC-DAD-TOF/MS联用方法,在20min内分离了39个成分,归属于10个酚酸和苯酞类、13个皂苷类、16个黄酮类。峰容量、灵敏度得到了显著提高;使用较窄的0.01D提取离子流窗口,目标化合物能从复杂基质和干扰物中被快速地筛选出来;使用动态电压技术,一方面可以获得灵敏的分子离子峰而提供分子式信息,另一方面可以获得丰富的碎片离子而提供化合物的结构信息;通过研究总结了它们的裂解规律和诊断离子,为其他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示范和借鉴。1.3中药物质谱仪--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关键化合物的表达目前用于中药成分的定量分析手段,主要有分光光度法、TLC、HPLC、CE、HPLC-MS等,其中,HPLC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等优势,加上操作简单、稳定可靠,已逐步代替分光光度法和TLC法,成为中药日常分析和质量控制领域中的主流技术。与HPLC联用的常用检测技术中,紫外(UV)或二极管阵列(DAD)、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是应用最普遍、最成熟的检测技术。UV检测器灵敏度高,对具有共轭体系、较强紫外吸收的化合物,一般优先采用其进行分析,在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的质量控制方法中,75%以上采用HPLC-UV法进行分析。但是,中药中的许多有效成分,如皂苷类、甾体类生物碱等没有紫外吸收或仅有紫外末端弱吸收的,难以用UV检测器进行检测,ELSD检测器作为通用型检测器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已经收录了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甲苷、银杏内酯、贝母甲素等多种成分的含量。然而中药通常是多类成分协同发挥疗效,复方更是如此。例如黄芪(黄酮类和皂苷类成分)、复方丹参制剂(酚酸类、丹参酮类和皂苷类成分)、当归补血汤(有机酸、苯酞、黄酮和皂苷类成分)等等,都是由多类活性成分组成的。单一的UV或ELSD检测器均不能满足要求,也不能全面评价中药产品的质量。因此,本研究团队建立了HPLC-DAD-ELSD色谱联用技术,解决有紫外、无紫外吸收成分同时分析的技术难题,操作简单、稳定可靠,同步分析节约时间,适应性和推广性强,尤其适合中药日常分析和质量控制研究。该技术成功地用于黄芪及制剂、当归补血汤、金银花、牛膝、复方丹参方、补阳还五汤等中药和复方的多类多个指标成分同时定量分析,其在山银花质量标准中的应用已被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该技术为中药(包括原药材、炮制过程、提取、制剂工艺和制剂产品)的分析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LC-DAD-ELSD技术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验证、峰纯度测定等方面显得不足,很多看起来像单一成分的对称色谱峰,可能包含了一个甚至多个其他成分峰。LC-MS与传统的LC-DAD-ELSD相比,具有检测限低、能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准确和快速定位、高灵敏、高选择等优势,是定量分析中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而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TOF/MS质谱仪尤为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和青睐。本团队2009年应邀综述了TOF/MS在国际天然药物复杂系统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建立了高灵敏度、高选择性、能同步提供结构信息的UPLC-TOF/MS等液质联用技术,实现了中药多类成分的同时、快速、高选择、高灵敏定性定量分析,分析时间缩短到原来的1/4~1/10,灵敏度提高了近1000倍,在对含量低、不易分离得到或缺乏特征紫外吸收的物质的分析中显示了独特的优势。该技术成功地用于贝母、黄芪及制剂、当归补血汤、丹参及制剂等中药和复方多类多个指标成分同时定量分析中。本研究团队还将UPLC应用到中药多成分定量分析中,UPLC与普通的HPLC相比,在分析速度、分离度、灵敏度、峰容量、日通量等方面更具优势,尤其是建立的“常规液相色谱系统和快速分离柱”,通过改良流路和柱接头,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大幅度地改善了液相色谱的分离度、样品通量和灵敏度,为中药复杂体系的分离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方法。1.4中药多组分含量测定CE在线预浓缩技术不需要对仪器进行改装,只需要通过调节样品溶液和运行缓冲液之间的组成、电导、黏度和进样方式的优化来实现。本研究团队深入探讨了在线预浓缩的方法及富集程序,建立了6种基于CE的在线堆积技术,包括水包油和油包水型微乳电动色谱技术、电动和压力注射高盐基质的微乳电动色谱在线预浓缩技术、非离子微乳在线堆积和扫场技术、采用硼酸络合和有机溶剂介导的非离子胶束色谱复合扫场技术、采用络合和乙腈扫场的非离子微乳色谱在线预浓缩技术、CE-MS联用在线预浓缩技术,进行了丹参等中药多组分含量测定研究,在不影响分离度的前提下,灵敏度提高了30~100倍,又兼顾了量大和量小组分。2中药体内以及体内药物构成研究阐明中药及特定制剂的物质组及其在生物体内的最终物质形式组合,并沟通体外物质组与体内物质组的关系,是从整体上把握中药复杂药效物质的关键所在。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中药体内药效物质及其体内动力学过程研究大多局限于个别或孤立几个成分的跟踪研究,缺乏对中药体内药效物质与体内处置特征的整体认识。为此,本研究团队通过在体微透析取样等生物样品预处理方法,结合高灵敏、高选择、快速分析的UPLC-MS、LC-IT-TOF/MS等技术,建立了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生物体内中药动态药效物质及整体药代/药效评价技术体系,为中药体内复杂成分研究、新药研发提供技术支撑。2.1中药体内代谢规律与研究进路基于UPLC-MS、LC-IT-TOF/MS等技术手段,结合化学信息分析策略,本研究团队建立了体内外中药复杂物质组的高灵敏、快速检出与结构鉴定技术,在没有对照品的情况下,可对上百个中药未知成分进行快速检出与结构推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中药复杂组分在生物体内形成的原形成分组、Ⅰ相代谢物组及Ⅱ相代谢物组的逐级检出与预测技术,基于代谢规律与质谱碎裂途径的多重相关性分析,运用化学信息学手段,自主编写了中药体内外物质组关联分析软件,通过对进入血浆、胆汁、尿液及粪便中化学成分群与原形成分群对比和关联分析,阐明了脉络宁注射液、当归补血汤、丹七方、酸枣仁等的体内过程和代谢规律,代谢产物的解析和代谢途径的推断为中药体内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的阐明提供了依据。以当归补血汤为例,建立了快速LC-ESI-TOF/MS方法分析大鼠灌胃当归补血汤尿样的代谢谱图,对尿液中化学成分群(体内物质组)与原型成分群(体外物质组)进行对比和关联分析,从大鼠口服当归补血汤后的尿液中解析出13个原形产物和43个代谢产物。在尿液中没有发现皂苷类代谢产物,可能与皂苷的生物利用度低等有关系。并对代谢产物进行了代谢途径及与原型成分的关联分析,阐明了当归补血汤的体内过程:发现异黄酮类代谢产物的主要代谢途径包括水解、脱甲基、羟基化、还原、葡萄糖醛酸化、硫酸盐化、甲基化,其中葡萄糖醛酸化和硫酸盐化最常见;苯酞类代谢产物的主要代谢途径包括谷胱苷肽结合、葡萄糖醛酸化、硫酸盐化、水合等。2.2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药发挥药效的物质取决于其最终能够吸收进入体循环,并具有适宜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特征。本团队建立了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分析导向的中药药效物质辨识方法,基于LC-TOF/MS等分析手段,建立了生物样品中皂苷类、酚酸类、黄酮类、二萜醌类、生物碱类等多类活性成分高灵敏度、同步定量分析技术,实现中药多成分、多器官及整体药代/药效的体内动态分析与监测,阐明了金银花、姜、当归补血汤、脉络宁注射液、生脉方、丹七方等中药及复方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特征,为中药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剂量、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以当归补血汤为例,建立了在体微透析-HPLC-MS联用技术,用于当归补血汤中异黄酮、酚酸及皂苷类多成分体内定量分析方法,该定量分析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可靠,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及检测灵敏度。应用建立的方法测定了当归补血汤中5种活性成分的血药浓度,计算了它们的动力学参数,并对药物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过程进行房室模型拟合,其中calycosin-7-O-β-D-glucoside(1)、ononin(2)、ferulicacid(3)、astragalosideI(5),被确定为一室模型;astragalosideIV(4)被确定为二室模型。实验结果亦显示复方给药与单体给药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有显著差异,其中与有相关文献报道的一些成分如calycosin-7-O-β-D-glucoside、ferulicacid和astragalosideIV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比较,它们在复方中的吸收速度、清除率要低于单体给药。运用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了上述5个成分在心、肝、脾、肺以及脑组织中的分布特征。2.3中药整体药效学与多组分、多靶点作用机制的研究,实现了中药多组分、多靶点作用评价与表征的技术体系的优化,为中药多组分、多靶点作用机制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中药药效作用研究长期以来缺乏符合中药多组分、多靶点整体作用特征的药效评价体系,经典药效指标难以体现中药的整体作用优势。本团队建立了基于GC-TOF/MS的代谢组学研究技术平台,并成功进行了复方丹参方、生脉方、人参总皂苷、银杏提取物等中药及其制剂的整体药效作用与多组分、多靶点作用机制研究,创建了以定量代谢组学为主体技术的中药整体药效作用评价与表征技术体系,通过与靶点明确化学药物的比较研究,体现了中药的整体作用优势,同时通过代谢通路与生物标记物群分析,为中药多组分、多靶点作用机制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与药代动力学的整合研究,建立了中药复杂药效物质与内源性生物标记物群的动态量变网络关系。3中药提取物结构分析方法通过体内外物质组快速分析技术,可以阐明中药中固有成分群及体内的动态变化。本团队以系统生物学和中医药整体观为理论指导,建立了生物捕集-化学集成表征研究中药药效物质新技术:以中药提取物为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生物体系(生物膜、靶细胞、靶分子等)作为捕集器,特异性捕集中药中与生物膜或靶细胞或靶分子等发生亲和作用的成分群,对捕集到的目标活性成分群,进一步应用化学分离器(如LC/MS)和生物信息手段等进行结构分析和活性评估。该生物捕集-化学集成表征新方法能够实现对提取物中的成分群依据活性差别进行分离鉴定和活性排序,并能客观反映成分之间存在的协同或拮抗作用,阐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作用特点,有别于现今业界主流的依据成分理化性质差别进行分离的还原论研究模式。3.1固定化脂质体色谱条件和应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大多数药物需要透过目标细胞的细胞膜才能起作用。药物的活性、毒性、体内的分布及其他生理过程都与药物在生物膜上的分配状况有关。所以,考察化合物的生物膜通透性是药物活性筛选和评价的首要步骤之一。本团队建立了生物膜分离-LC/MS分析的中药药效物质群快速筛选新技术,包括固定化脂质体色谱模型和脂质体平衡透析-LC/MS联用技术。固定化脂质体色谱模型:脂质体能较好地模拟细胞膜的脂双层结构以及膜的流动性,本课题组及合作团队成员邹汉法教授等应用硅胶为载体建立固定化脂质体色谱模型,预测小肠上皮细胞对中药及复方的吸收过程,并研究了该方法与经典的动物小肠吸收模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固定化脂质体色谱与大鼠离体和在体小肠吸收模型均有很好的相关性。该方法以提取物直接进行分离分析,速度快,排除中药中存在的大量杂质的干扰,提供中药中可经机体吸收成分的重要信息。脂质体平衡透析-LC/MS联用技术:由于固定化脂质体色谱只能用缓冲液作为流动相,使得色谱的高分离性能受到限制,同时由于流动相中大量无机盐的存在,不能直接通过质谱在线分析鉴定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为此,本课题组建立了脂质体平衡透析-LC/MS联用技术。将脂质体作为生物膜的模拟模型,以中药提取物(混合物)为对象,在基本模拟体内环境的情况下考察脂质体与中药提取液的相互作用,采用平衡透析取样技术隔离生物大分子(脂质体),由于透析样品中不含脂质体等生物大分子物质,其样品可以直接用LC/MS进行分析;比较中药提取物与脂质体相互作用前后的透析液色谱图上各种成分峰面积的变化,其中峰面积显著减少的峰则是与脂质体发生相互作用的成分,再通过LC/MS等技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就可从复杂的中药体系中筛选出能与脂质体结合的成分(群),并对各成分的结合能力进行排序。应用该方法对当归补血汤、丹七方等中药及复方进行了研究。由于本技术是以中药提取物不经分离直接与模拟生物膜结合,将多成分同时活性检测、成分分析与化合物的结构鉴定进行集成,因而能够体现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特点,适合中药复杂体系的效应物质基础研究。3.2复方活性成分的检测与靶细胞结合是中药发挥作用的关键步骤之一。为此,本课题组建立了靶细胞捕集-LC/MS分析快速筛选中药中靶细胞特异性结合成分群新技术,该技术以活性细胞为分离载体,以中药提取物(有机整体)为对象,应用在线的LC/MS等技术鉴定这些成分,就可从复杂的中药体系中捕获与活性细胞特异结合的成分群,并对结合量和结合强度进行评价。应用该方法对当归补血汤、丹七方等复方及其组成药物进行了研究。结果提示复方中与不同活性靶细胞结合的成分既有相同部分,又有明显的差异,反映了中药的多成分、多靶点作用特点,对于同一个中药不同的功效,其药效物质基础可能是不同的。该技术中,活性细胞受体同药物的结合及色谱分析过程分步进行,更好的体现了靶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同时发挥了色谱仪器分析高效准确的特点,与LC-TOF/MS的联用,提供了更多的结构信息,实现了结构的快速鉴定。3.3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中药活性成分群与靶细胞结合后,进一步与靶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受体、酶、基因等)相互作用是药物发挥药理作用的基础和根源。因此,以靶分子为生物捕集体系,筛选中药复杂体系中的活性成分(群)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正是这种针对靶分子的药物发现引领了世界药物研究的飞速发展。本课题组先后建立了多个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与中药小分子相互作用及活性成分筛选的方法,主要包括靶蛋白捕集-微透析取样-LC/MS分析、DNA捕集-超滤取样-LC/MS分析、在线二维涡流色谱-LC/MS联用高通量筛选等技术。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将中药提取物与靶分子在生理条件下共孵育,然后通过一定的技术将靶分子-活性成分复合物与非活性成分分离,通过直接或间接分析得到活性成分(群)及其生物活性参数。以在线二维涡流色谱-LC/MS联用高通量筛选技术为例,第一维涡流色谱首先将靶分子-活性成分复合物从孵育体系中超快地捕集出来(少于10s),通过在线解离,将与靶分子结合的活性成分从复合物中解离出来,再通过在线第二维涡流色谱捕获这些与靶分子结合的活性成分,直接进入LC-MS进行结构鉴定。整个过程可实现自动化,大大提升了中药活性成分(群)的筛选速度。最重要的是,该技术不仅可以从中药复杂体系中筛选出靶分子结合成分群,还能给出这些成分(群)的生物活性参数(如平衡解离常数Kd,IC50等),进而可对筛选得到的成分(群)进行生物活性排序,实现筛选与活性评价同步进行。并可根据化合物单独存在时的活性参数和在提取物中的参数比较,评估中药多成分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变化规律及其与靶分子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当归补血汤等中药活性成分群的筛选。4基于生物捕集/化学集成表征的组分相互作用研究基于整体观的生物捕集-化学集成表征新技术,可以从中药复杂成分群中特异捕集目标活性成分群。为了研究其整合调节作用机制,作者所在研究团队进一步建立了中药多成分整合作用研究技术,包括:基于药效物质组的复方组分药代/药效配伍研究技术。在阐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的基础上,对代表性药效物质的体内过程与生物代谢/转化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从而确定可能发生组分间相互作用的特定机制/环节(如药物代谢酶、转运体等),进而针对这些特定环节建立体内外相互作用筛选与评价技术体系,阐明复方中存在相互作用的组分及配伍组合规律。运用该项技术,发现生脉方中五味子木脂素组分可通过抑制肠道CYP3A酶,使君药人参三醇型皂苷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3.5倍。基于生物捕集/化学集成表征的组分相互作用规律研究技术。以生物膜、靶细胞、靶分子为生物捕集器,研究中药多成分相互作用。如基于蛋白结合技术,实验证明了当归补血汤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与蛋白等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时,成分间会产生协同、竞争等相互作用效应,从而导致其蛋白结合率的改变;基于代谢的多组分整合作用研究方法,探讨了毛蕊异黄酮与芒柄花素代谢间相互作用规律,发现芒柄花素和毛蕊异黄酮共存的条件下,能产生酶反应抑制效应。5定量分析的方法是否可为生物活性评价本团队提出并建立了3种不同的中药质量评价模式。其一,药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