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诗歌鉴赏高考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指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形式、意义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欣赏和评价的过程。在高考中,诗歌鉴赏是一项重要的考试内容。主讲老师:XX时间:2023目录01考点简说02形象意境类03情感主旨类04表达技巧类05语言炼字类06开放题型类考点简说高考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指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形式、意义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欣赏和评价的过程。在高考中,诗歌鉴赏是一项重要的考试内容。PART.01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考点简说1鉴赏文学作品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积累读诗的一般方法鉴赏工具借助题目、作者、注释、背景。分类与内容分析借助诗歌的分类,从内容方面入手,抓住特点,仔细分析。逻辑思维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注意作者的“逻辑思维”。鉴赏角度借助诗歌鉴赏试题,分析鉴赏设题角度,直奔鉴赏中心话题。,从诗歌的内容题材上分类①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它一般是按照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②
怀古诗的主题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通过昔盛今衰,来借古讽今;一类是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立功业的心情,同时,委婉的对现实进行批评。③
边塞诗大都以描写战争为主题,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或者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④
思乡诗往往和战争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安宁的平静生活。⑤
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物的独特观察和描写,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格和理想。⑥
借景抒情诗通过描写景物,抒发自己的忧愁哀思或远大理想以及对人生独特的体验和认识。⑦
闺怨诗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幸福生活的向往。⑧
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不同类别诗歌中的意象及表现要点1.山水田园诗:特征(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表现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2.边塞军旅诗:特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特征(意象):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等。3.行旅诗:特征(意象):驿道、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等。特征(意象):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不同类别诗歌中的意象及表现要点4.咏物诗:特征(意象):松、竹、梅、菊、蝉、蜂等。表现要点:托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本质特征,寄寓诗人的情怀。5.爱情诗:特征(意象):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等。特征(意象):绵绵思念、款款深情、离情别恨等。6.送别诗:特征(意象):文题(送、赠、别等),柳、酒、歌、船、长亭、短亭、灞陵亭(灞桥)、南浦等。特征(意象):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等。考点知识形象意境类高考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指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形式、意义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欣赏和评价的过程。在高考中,诗歌鉴赏是一项重要的考试内容。PART.02一、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例1、阅读王维《观猎》,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参考答案】这首诗勾画出了一个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将军形象。诗中“马蹄轻”写出奋力追击的情形,“忽过、还归”描写出策马疾驰的英姿,“回看”描写出踌躇满志的神情。这些词句不仅生动描写了猎骑情景,也真切表现了主人公的轻快感觉和喜悦心情。表达诗中人充满生气的意态与豪情。“形象意境类”题目答题步骤和答案构成“形象类”答题步骤:(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形象类”答案由三部分构成:①什么形象;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③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一、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例2、阅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参考答案】本诗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落寞、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念”写出感慨,“独怆然而涕下”写出凄凉和忧伤,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例1、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什么感情?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参考答案】全诗运用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结合的手法,通过选取繁花、粉蝶、黄莺等典型形象,描写了春暖花开、花香鸟语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欣喜之情。例2、阅读曾巩《西楼》一诗,简析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例3、王维《山居秋暝》一诗,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参考答案】这首诗塑造的是宁静、安谧、恬淡的境界,内净外静,烘托出一种远离人世、寄情山水的氛围。静,是环境、景物的客观状态;净,是心灵、欲念的主观愿望。秋天的美景给人以心灵的沉静,性灵的超脱。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满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例1、阅读下面一首绝句,简要分析此绝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三、鉴赏诗歌的意境【参考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忙着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考点知识情感主旨类高考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指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形式、意义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欣赏和评价的过程。在高考中,诗歌鉴赏是一项重要的考试内容。PART.03“情感主旨类”题目解题格式1、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寄托了什么情怀、袒露了什么心迹、表达了什么的追求)。2、概括诗歌主旨: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三、鉴赏诗歌的意境例1、阅读欧阳修《采桑子》,分析这首词的内容主旨。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解。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西湖月夜美景,湖水天光相映,柔风习习,夜鸟闲眠,一片宁静、美好,好似人间仙境。抒发了诗人爱恋西湖风光和现实生活的美好情怀。三、鉴赏诗歌的意境例2、阅读白居易的《村夜》诗,分析这首诗是怎样表达诗人思想情绪的?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参考答案】诗人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换写出人物感情变化。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绝迹,万籁无声,鲜明勾画出村夜的特征,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是诗中的过渡,“月明荞麦花如雪”,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他暂时忘却了自己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富有韵味。考点知识表达技巧类高考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指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形式、意义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欣赏和评价的过程。在高考中,诗歌鉴赏是一项重要的考试内容。PART.04“表达技巧类”题目答题要领答案要点一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答案要点二其次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答案要点三再次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答案要点四最后解释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即运用该手法的好处“表达技巧类”题目答题要领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什么地方使用了什么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写出了什么+表现出了什么)+点评妙处。01赏析表达方式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抒情、议论)+叙(描写、抒情、议论)什么+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02赏析表现手法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表达作用是(句意+文意+主旨情感)。03“表达技巧类”题目答题要领例1、阅读(唐)王勃《蜀中九日登高》,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①从北地来?【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日常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手法上第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不得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感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表达技巧类”题目答题要领例2、谈谈李白《塞下曲》表达技巧上的妙处。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参考答案】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颔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家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考点知识语言炼字类高考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指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形式、意义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欣赏和评价的过程。在高考中,诗歌鉴赏是一项重要的考试内容。PART.05“语言炼字类”题目解题格式①词句含义(色彩、情味)+②手法+③作用(写出了什么+表现出了什么)+④点评妙处(该词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该词句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品味关键词句:①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该字在原句中描述的景象+③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分析语析炼字: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分析语言特色:“表达技巧类”题目答题要领例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文后问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参考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表达技巧类”题目答题要领例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试题。更漏子温庭筠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夜夜,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参考答案】“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这一句在文中起着关键作用,意思是:秋夜三更冷雨,点点滴在梧桐树上,这离情又有谁可以理解呢?点示了诗的内涵。该句用人之所闻,描写景物,融情与景,情景交融。那一直滴到天明,没有休止的绵绵秋雨,正如主人公的离情连绵不断。考点知识开放题型类高考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指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形式、意义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欣赏和评价的过程。在高考中,诗歌鉴赏是一项重要的考试内容。PART.06一、评价题型例如:阅读下面诗歌,回答文后问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末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二、比较评价题型例1、比较阅读下列诗词曲,回答问题。【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双调】沉醉东风·秋景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续签劳动合同的要素
- 新材料在生物芯片制备中的应用研究考核试卷
- 脚本创作劳务合同
- 纺纱工艺对环境的影响评价考核试卷
- 模具制造工艺参数优化考核试卷
- 生活服务行业互联网平台社会影响力分析考核试卷
- 振动控制技术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无线网络连接速度优化考核试卷
- 肉制品加工产品多样化与品质提升策略考核试卷
- 2025年卓雅学校九年级语文3月模拟练习试卷附答案解析
- 2024年苏州高铁新城国有资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剪叉式升降工作平台作业专项施工方案24
- 2024中考地理复习知识要点提纲(-商务星球版-)
- 铅锌矿的矿石加工与冶炼技术改进
- 《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 2023-2024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 2024年地基基础(基桩静荷载试验)知识考试题库(供参考)
- 保密管理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 毒理学新技术
- 新生儿贫血护理查房课件
- 电信电源专业应急预案
- “0”何去何从-小数近似数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