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革之象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部春秋战国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部国家间战争史。在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爆发了上千次国家间战争。所有的诸侯国和王国都反复卷入战争之中,现存的文献和文物记录了其中762次国家间战争。
——王日华《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间战争相关性统计分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2课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春秋因孔子修订《春秋》得名战国取自西汉刘向编注《战国策》时空定位BC476BC256东周春秋战国BC770平王东迁田氏代齐三家分晋秦灭东周BC221统一六国社会形态政治经济文化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从统一走向分裂,从天下共主走向诸侯混战从石制农具到铁制农具;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百家争鸣私学出现请说出春秋战国社会之变?这是个急剧变化的时代,社会各方面都发生巨大的变化……社会之变的根本原因?1.农业(1)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材料一:考古出土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2)兴建水利灌溉工程春秋时期楚国:芍陂quèbēi战国时期秦国:都江堰、郑国渠材料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材料三:战国水利工程示意图一、观“变”之因:经济之变2.手工业煮盐业羽毛齿革粮食羊马盐池药材冶铁业手工业部门多,分工更加细密造车行业—《周礼·考工记》3.商业货币流通广泛,商业贸易发达区域贩运繁荣,出现中心城市和大商人商周时期的“工商食官”制度被打破,出现私营工商业各诸侯国货币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战国策》吕不韦
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东海则有紫紶、鱼盐焉……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荀子·王制》知识链接工商食官西周时期,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主要顾客是贵族统治阶级。牛耕得到推广,铁农具开始使用农业生产力提高经济之变带来了什么影响?出现个体劳动、个体经营,私田开拓、公田不治。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井公私私私私私私私私形成新兴地主、农民阶级,贵族政治瓦解社会转型(奴隶-封建)促进手工业发展和工商业繁荣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春秋战国之际天子的权力发生了那些变化?二、观“变”之果:(一)政治之变诸侯纷争,扩张势力,谋求霸主地位疆土缩小,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丧失材料2: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书录》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周朝传统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经济和军事实力决定权力大小材料1: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权力下移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二、观“变”之果:(一)政治之变华夏北狄西戎东夷南蛮华夏诸侯国数量减少,局部统一对比地图,找出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和各民族的变化?秦楚两国融入中原文化圈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原民族先进的社会发展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二、观“变”之果:(二)民族之变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民族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局部统一形成,国家日益趋向统一二、观变之果(三)思想之变思考: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P13思考点)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说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汉书·艺文志》1.背景⑴政治:分封宗法趋于瓦解⑵经济:铁犁牛耕的出现,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⑶阶层: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的活跃。⑷文化:私学兴起,“学在民间”。2、春秋时期——孔子和老子孔子——儒家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克己复礼有教无类老子——道家“道”是万物之本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物极必反政治背景: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入世出世核心“仁”核心“道”思考:孔子与老子的学说的侧重点有何区别?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孔子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视伦理道德老子侧重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研究学派人物时代主要思想儒家孟子战国
荀子战国
墨家墨子战国
道家庄子战国
法家韩非战国
阴阳家邹衍战国
兵家、农家代表下层平民利益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3、战国时期仁政;性善论隆礼重法;性恶论兼爱;非攻;尚贤;节用逍遥自由以法治国;控制臣民、中央集权相生相胜;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思考:从阶级立场出发,你更认可哪一家?治国思想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适用时期以德治国无为而治以法治国兼爱非攻动荡年代、军阀割据时期动荡结束之初,恢复生产、稳定民心、巩固统治适宜于国家稳定,走上正规时期在封建社会不可能实现连连看根据所学,理解儒、道、墨、法等学派的代表人物与思想?➩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世异事异,事异备变;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兵者,诡道也。儒家的德治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法家的变革思想阴阳五行家
邹衍儒批墨无等级之爱法家专制集权思想道家朴素辩证法兵家用兵之道诸子百家共性追求寻求治国平天下之道追求理想的人生道路4、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这个时代留下的思想智慧,不仅像乳汁一样滋养了华夏民族,而且成为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王磊《一个黄金时代的形成与终结》(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基础。(3)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为什么各国要推行变法?经济发展铁犁牛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奴隶主贵族衰落地主阶级发展壮大拒绝变法倡导变法PK地主阶级取得成功变法运动变法运动的实施反过来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调整旧的生产关系三、应“变”之法:春秋战国的变法运动1.根本原因2.直接目的:富国强兵建立君主集权制度▲战国形势图燕昭王·乐毅变法齐威王·邹忌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魏文侯·李悝、吴起变法韩昭侯·申不害变法楚悼王·吴起变法秦孝公·商鞅变法3.变法概况:思考:请对商鞅变法的内容归类并思考其作用。商鞅变法主要内容作用政治经济社会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大家庭拆散为小家庭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奖励军功,限制贵族推行郡县,君主任免限制贵族特权;建立中央集权富国强兵;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稳定社会,户籍管理增加赋税4.商鞅变法:5.商鞅变法评价积极性:①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②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③使秦国富国强兵,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消极性:
①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刑法严苛②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总结:政治之变、经济之变、思想之变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经济之变(经济基础)政治之变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之变思想上层建筑引发铁犁牛耕出现并推广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纷纷实施变法新兴地主阶级崛起百家争鸣经济基础决定政治、思想上层建筑前770年一条主线: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变革221年
平王东迁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秦朝建立奴隶社会开始瓦解封建社会开始确立社会大转型铁犁牛耕私有制确立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秦灭六,实现统一百家争鸣孔子老子儒、墨、道、法经济大发展政治大动荡、大变革思想大解放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加深由分裂走向统一前476年前475年两个阶段三种趋势四大特征公元前256年东周灭亡本课小结课堂练习1.商鞅变法“分异令”中规定:家庭内如果有两个及以上成年儿子,要为其子分家,否则要加倍征收其家之赋税。这一措施旨在()A.保证国家治理的物质基础B.为秦国兵源提供有利保障C.为小农经济形成奠定基础D.加强中央对地方严格控制2.西周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存在大量无主的土地和田野,并无明确的边界,直到春秋战国时期,边界的概念才逐渐形成。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土地兼并加剧B.郡县制度普及C.均田制推行D.铁制农具应用课堂练习3.据《论语·子张》载,孔子明确主张“学而优则仕”,认为士人学成之后,就应该做官,去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的这一思想()A.得到了当时贵族阶层的推崇B.打破了诸侯国间的隔绝状态C.体现了儒者的责任担当意识D.加速了诸子百家思想的交融4.“华夷之辨”最初指的是对中原及其四周文化区系的空间划分,具有一定的种族色彩,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它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化概念。“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萌芽B.不同地区文化差异的急速消亡C.华夏文化认同观念得到增强D.部落联盟向世袭制国家的过渡课堂练习5.春秋时期,统治者有时把庶人中有贤德、有才能,或统治者需要的人才选拔出来,让他们担任一定的职务。这一现象()A.表明官僚制度已形成B.维护了西周的礼乐制度C.导致“百家争鸣”出现D.适应了春秋争霸的时局6.战国时代诸子蜂起,儒家和墨家内部都有不同的派系。庄子崇尚老子,倡导自然,韩非主张彻底抛弃文学、忠信、仁义、贤智,“一断于法”。此外,还有“离坚白”和“合同异”的名家,以及阴阳家、纵横家等等。百家自由发表言论,平等竞争,思想极度活跃。该状况()A.反映出百家在争辩中实现融合B.根源于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C.说明儒家思想丧失了统治地位D.体现了诸子学派内部的分裂课堂练习7.《荀子·王制》中说:“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三节者当,则其余莫不当矣;三节者不当,则其余虽曲当,犹将无益也。”荀子的主张旨在强调()A.平政爱民使社会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链家购房合同范本
- 产品摄影广告合同范例
- 剧目买断合同范本
- 融资收费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解除
- 单位车辆外包服务合同范本
- 分期出租房合同范本
- 医疗服务协议合同范本
- 单位招聘保安合同范本
- 分项付款合同范本
- PySide学习教程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1 Introduction
- 人教三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全册
- 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综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doc
- 优秀教研组评比制度及实施细则
- 译林初中英语教材目录
- 物业交付后工程维修工作机制
-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管理办法
- JJF 1752-2019全自动封闭型发光免疫分析仪校准规范(高清版)
- GB 1886.300-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离子交换树脂(高清版)
- 食品经营单位经营场所和设备布局、操作流程示意图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