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类的分布及其种群数量_第1页
鹤类的分布及其种群数量_第2页
鹤类的分布及其种群数量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鹤类的分布及其种群数量

鹤是一个大型涉水鸟类,生活在干净、开放的湿地中。他对湿地环境的动态变化非常敏感,被认为是湿地生态系统稳定的指标。我国湿地面积约占全球湿地总面积的10%,是亚太地区鸟类迁徙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鹤类提供了广阔的栖息场所。1皇皇林的分布世界上现存鹤类15种,分布于南美洲之外的各个大陆。我国有9种,其中6种有繁殖记录,是世界上鹤类分布最多的国家。经过多年的调查,我国鹤类资源分布及其种群数量基本被摸清,并建立了以保护鹤类为主的自然保护区达40余处(见表1),分布在全国的20多个省(市、自治区),总面积约为7984000h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0.83%。1.1苏里江流域繁殖与越冬的分布丹顶鹤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全世界现有1700~2000只,为世界五大稀有鹤种之一。在我国,丹顶鹤主要在黑龙江省的嫩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殖,每年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可记录到200多只的繁殖群。另外在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也发现有少量繁殖种群;迁徙期间见于辽宁、河北、山东等省份,在辽宁省的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曾记录到800多只的迁徙种群;越冬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内陆湖岸沼泽,现多集中在江苏盐城沿海滩涂越冬,2001年曾记录有1128只在此越冬,是世界上丹顶鹤最大的越冬地。据估计,分布在我国的丹顶鹤种群数量约有1400只。1.2兴安岭北部越冬地白头鹤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全世界约有9230~9300只。在我国很少见其繁殖的巢,仅在东北小兴安岭北部的南北河和沾河上游发现白头鹤的繁殖巢;迁徙经过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1999年秋季曾在黑龙江省的扎龙自然保护区记录到1400只的迁徙种群;其越冬地主要是在长江下游的安徽升金湖、江西鄱阳湖、湖南洞庭湖以及湖北省沿江各湖区。统计全国种群数量约有1500只,占世界总数的15%。1.3夏季种群数量的初生长白鹤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全世界约有2900~3000只。我国仅在内蒙古的图牧吉地区发现有夏季种群,但均未见巢和幼体,是否在我国繁殖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迁徙途经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到达长江中下游越冬,其中江西鄱阳湖是白鹤最重要的越冬地,曾记录到2896只之多,占全球白鹤总数的99%,成为举世瞩目的白鹤王国。1.4企业高原民景类黑颈鹤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上15种鹤中发现最晚的一种鹤,也是唯一的高原鹤类。全世界现存达7000多只,95%分布在我国,主要在青海、西藏北部、新疆南缘、甘肃南部和四川西部繁殖,越冬于西藏南部的“一江两河”流域和云贵高原北部。1.5内蒙古东部、沿海地区白枕鹤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全世界现存有4900~5300只,在内蒙古的东部和东北地区繁殖;迁徙途经辽宁、河北、山东等省份;长江中下游越冬,其中在江西鄱阳湖曾记录有2655只越冬种群,分布在我国的白枕鹤数量,估计约有3500只,占世界总数的70%1.6我国大陆增长地区的分布蓑羽鹤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鹤,全世界约有10万~20万只。在我国繁殖于东北、内蒙古及甘肃等地;迁徙途经我国中西北部地区,飞越喜马拉雅山脉迁徙到印度次大陆越冬,在新疆巴音布鲁克曾记录1000余只,内蒙古呼盟东旗1100~1150只迁徙种群;在我国境内只有零星越冬分布,至今未发现蓑羽鹤的集中越冬地。1.7灰参种群的迁徙和越冬灰鹤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全世界约有20多万只,是鹤类中种群数量最大的种类。在我国繁殖于新疆西北部、内蒙古东部和东北西部;迁徙经东北和华北地区,曾在河北省北戴河记录到4000多只的迁徙种群;越冬于黄河和长江周边的湿地,在江苏盐城1991年冬记录有1186只灰鹤在此越冬,为我国灰鹤的东部种群;在山西省黄河流域越冬种群超过3000只,称为中部种群;而在贵州草海和云南越冬的灰鹤,主要来自新疆西北繁殖种群,称为西部种群,一般认为在我国越冬的灰鹤约有1万只左右。1.8获得不迁徙的家家民赤颈鹤为我国一级保护动,是我国唯一不迁徙的鹤种。70年代曾见于云南盈江县蚌西和西双版纳的勐龙、勐腊、贡山,但多年来在野外未发现其踪迹。1.9沙丘鹤沙丘鹤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仅在江苏盐城、江西鄱阳湖等地偶见,属于迷鸟。2确定保护区划,保护生物多样性鹤类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为我国9种鹤的繁殖、迁徙和越冬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保护区内原始湿地面积逐年减小,生境破碎化严重;湿地内水位下降,面临着干旱、沙化的威胁,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农民春季烧荒造成大火,严重威胁到当地鹤类种群的正常繁殖;另外,非法投毒和农药伴种常造成鹤类中毒死亡。为了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功能,①应明确划定其各功能区的界线,界定人类活动范围;②在核心区和缓冲区逐步实施退耕还草、还湿等生态修复工程,为鹤类营造一个和谐、自然的环境;③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