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教学大纲_第1页
《逻辑学》教学大纲_第2页
《逻辑学》教学大纲_第3页
《逻辑学》教学大纲_第4页
《逻辑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逻辑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逻辑学课程编号B英文名称Logic课程类型选修总学时32课内学时32课外学时0实验学时0学分2先修课程无合用对象全校本科生开课学院马克思

主义学院课程负责人刘社军课程介绍(200字左右)逻辑学是研究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命题、推理)及其规律、办法的一门思维科学,内容广博,有许多类型和分支。本课程定位于通识教育中的逻辑学,重要针对文科类各专业本科生,系统介绍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培养健全的逻辑观。根据本科专业的培养规定和实际状况,在教学内容上以传统形式逻辑和归纳逻辑为主,同时引进当代逻辑的某些重要内容,重要涉及概念理论、词项逻辑、命题逻辑、传统归纳逻辑、逻辑基本规律、论证和谬误等。本课程有专用的群方便在线交流,百度网盘共享资料,思维导图整顿逻辑学知识体系等辅助教学手段。二、教学目的及任务逻辑学作为一门工具性质、基础性质的思维科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七大基础学科之一。它不能给人们直接提供具体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但能够为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表述和论证思想提供必要的逻辑工具。因此,无论对文科还是理科大学生来说,学习逻辑学都是其完善知识构造、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作为一门通识选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1.协助学生培养对的的逻辑观,自觉规划并践行完整的思维教育,通过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办法,把素朴的、经验的逻辑意识自觉地升华到理性的高度,强化逻辑知识的运用,学会批判性地思考。2.使学生对的地理解和掌握思维形式应用的基本规律、基本规则和普通办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逻辑分析和从逻辑的角度解决问题,提高思维、科学研究和理论素质。3.使学生自觉地进行逻辑思维和表述论证的训练,以提高其思维的精确性和敏捷性,增强论证的逻辑力量并培养分析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当代逻辑及其它各门具体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逻辑分析工具。4.通过有针对性的能力型考试题型训练,为学生们将来毕业后参加多个能力型考试(MBA,MPA,MPAcc,公务员考试,出国留学考试等)打下良好的逻辑知识基础。三、学时分派教学学时分派周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学时分派学时累计授课实验实践1绪论20022-6第一章传统词项逻辑(含思维形式概述)1000107-11第二章

命题逻辑10001012-13第六章传统归纳逻辑

第八章

科学逻辑400414第九章

论辩逻辑200215-16第十一章逻辑基本规律4004【阐明】:以上只是学时分派计划。实际教学过程中,各章的先后次序还需要根据教学活动的规律进行调节。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规定绪论(共2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介绍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知识体系和学科性质。协助学生理解逻辑学的某些学科常识,涉及“逻辑”的词源和词义,逻辑、思维和语言的关系,逻辑学的发展简史等。协助学生初步培养逻辑观,在应试层面、知识层面、能力层面、精神层面等不同层面初步明确学习逻辑学的意义和办法。【本章重要内容】: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知识体系和学科常识。逻辑学的发展简史、学科特性和学科性质学习逻辑学的意义和办法。【本章重点、难点】:如何理解思维的逻辑形式,如何识别多个不同的思维的逻辑形式是本章的一种难点。思维的逻辑形式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它由两部分构成: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逻辑常项是决定不同思维的逻辑形式的唯一原则。逻辑重要就是从不同方面研究多个不同的思维的逻辑形式。这是本章的重点。对逻辑学的总体认识——逻辑观(什么是逻辑、为什么学逻辑、如何学逻辑)是本章的另一种重点。第一节 逻辑学的对象和类型一、逻辑学的含义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三、逻辑学的类型第二节 逻辑学的性质与学习逻辑的作用一、逻辑学的性质二、学习逻辑学的作用第三节 逻辑学的研究办法与学习办法一、逻辑学的研究办法二、逻辑学的学习办法第四节 逻辑学的发展概况一、逻辑学的三大传统二、当代逻辑学的发展三、当代中国逻辑学的普及与发展第一章传统词项逻辑(共10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概念、命题、推理的基础知识,培养“抠字眼儿”、“较真儿”、“讲逻辑”、的思维习惯;进一步理解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使学生掌握性质命题的构造分析知识、逻辑性质分析知识,培养两种分析能力。使学生掌握性质命题直接推理、间接推理的定义、构造、种类、逻辑形式、逻辑规则、惯用公式。【本章重要内容】:词项(概念)、命题的定义、语言形式、逻辑特性、种类及其互相间的逻辑关系。文恩图和真值表。推理的定义、语言形式、逻辑特性、种类及多个推理的逻辑性。性质命题的定义、构造、种类、语言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性质。性质命题的逻辑含义、取值规律、真假关系、主谓项的周延性。性质命题直接推理——对当关系推理,命题变形推理。性质命题间接推理——直言三段论,复合三段论。【本章重点、难点】:概念间的外延关系(文恩图)、命题间的真假关系(真值表)。推理的逻辑特性;推理的逻辑性(演绎、归纳、类比);演绎推理的有效性与对的性。性质命题的真假关系、主谓项的周延性。性质命题直接推理、间接推理的规则和公式。第一节词项(概念)一、词项概述二、词项的种类三、词项外延之间的关系第二节直言命题一、直言命题及其逻辑构造二、直言命题的分类三、直言命题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性四、对当方阵第三节直言推理一、直接推理的特点二、对当关系推理三、直言命题变形推理四、直言命题直接推理的检查第四节三段论一、什么是三段论二、三段论推理的普通规则三、三段论的格及其特殊规则四、三段论的式五、非原则形式三段论六、用文恩图解法检查三段论的有效性

第二章命题逻辑(共10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复合命题的构造分析知识、逻辑性擜析知识,培养对应的两种分析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复合命题推理的构造分析知识、逻辑性分析知识,培养对应的两种分析能力。使学生分会分析、鉴定普通的复合判断推理,涉及纯假言推理和二难推理。【本章重要内容】:基本复合命题的定义、构造、种类、逻辑形式、逻辑性质。基本复合命题推理的定义、构造、种类、逻辑形式、逻辑规则、惯用公式。多重复合命题的分类知识和构造分析办法。复合命题综合推理的初步应用,有效性的鉴定。【本章重点、难点】:七种基本复合命题的直值表。七种基本复合命题推理的规则和公式。多重复合命题的构造分析、综合推理的有效性鉴定。第一节命题逻辑概述一、句子与命题二、简朴命题与复合命题三、推理第二节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一、命题联结词的真值表二、复合命题推理三、复合命题的逻辑等值推理四、复合命题推理的综合运用第三节直值表办法第六章传统归纳逻辑

第八章科学逻辑(共4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传统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模式、原理及其在实际思维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办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本章重要内容】:归纳推理的定义、种类、作用、理性原则。类比推理的定义、作用、理性原则。溯因推理、假说、“穆勒五法”的定义、构造和理性原则。【本章重点、难点】:枚举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注意事项”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假说理论、穆勒五法是教学难点,特别是求同求异并使用方法的构造和原理,共变法与求异法的关系。第六章传统归纳逻辑第一节归纳推理一、归纳推理的定义二、归纳推理的作用第二节枚举归纳推理一、枚举归纳推理的定义二、枚举归纳推理的作用第三节穆勒五法一、求同法二、求异法三、求同求异并使用方法四、共变法五、剩余法六、如何对的看待穆勒五法第四节类比推理一、类比推理的定义二、运用类比推理时应当注意的问题三、模拟办法第八章科学逻辑第一节科学办法与科学逻辑第二节科学阐明与科学预测一、科学阐明二、科学预测第三节科学假说一、科学假说的基本特性二、科学假说的形成三、科学假说的检查第四节科学理论及其演化一、假说转化为理论二、科学理论的系统演化三、科学悖论的形成与解决

第九章论辩逻辑(共2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论证、论辩的基础知识,培养“讲理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使学生掌握明确概念的四种逻辑办法(补充限制、概括)。使学生掌握逻辑谬误的分类常识,理解常见的非形式谬误。【本章重要内容】:论证的定义、语言形式、逻辑特性、种类及多个推理的逻辑性。非形式逻辑与论辩逻辑的关系,论辩的建构与评定办法。明确概念的逻辑办法——限制、概括、定义、划分。逻辑谬误的分类常识,常见的非形式谬误。【本章重点、难点】:论证的逻辑特性;论证的规则;论证的种类。论证、推理、论辩之间的关系。定义、划分的办法和规则。第一节非形式逻辑与论辩逻辑第二节论证、辩驳与辩护一、论证的建构与评定二、辩驳的建构与评定三、辩护的建构与评定第三节定义与划分一、明确概念的基本办法二、定义的种类与评定三、划分的种类与评定第四节谬误与狡辩一、形式谬误与非形式谬误二、非形式谬误的辨析第十一章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共4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思维规律、逻辑规则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三大逻辑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培养逻辑观。【本章重要内容】:思维规律、逻辑规则的基本概念、互有关系。特殊规律与普通规律的关系,逻辑学的规律维度。三大逻辑基本规律的定义、内容、规定、对应的逻辑谬误以及有关的注意事项。【本章重点、难点】:三大逻辑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是重点,若干注意事项是初学的难点。思维规律与逻辑规则、特殊规律与普通规律的关系是重点也是难点。第一节逻辑规律与思维规范第二节矛盾律一、矛盾律的基本内容二、矛盾律的规范作用第三节排中律一、排中律的基本内容二、排中律的规范作用第四节同一律一、同一律的基本内容二、同一律的规范作用五、实验、实践内容(无)六、考核方式及规定【考核方式】:平时成绩:100分(考勤,课内、外互动)期末成绩:100分(开卷,笔试)总评: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考核规定】:期末考试基于批判性思维理念,涵盖所学逻辑知识,仿照能力型考试出题。为此,平时应加强能力型考试题型的解题训练。七、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教材】:《逻辑学》,“马工程”教材。何向东、张建军、任晓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7月第一版。【参考书】:《通识逻辑学》,刘社军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9月第1版,原则书号:ISBN978-7-307-08079-9/B·275《逻辑学》,中国人民大学逻辑学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1月第1版,原则书号:ISBN7-300-04351-8/B·294《逻辑的社会功效》,王习胜张建军著,北大出版社1月第1版,原则书号:ISBN978-7-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