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1页
山东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2页
山东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3页
山东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4页
山东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山东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文化自信自强,包含坚定文化自信和推进文化自强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范畴。文化自信涉及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文化自强则需要通过发挥文化建设铸魂、塑形、启智、润心、赋能等独特功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实现文化价值固基、文化体系完善,文化动力强盛的目标,一方面,需要我们提振民族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注重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延续文脉,持续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另一方面,需要树立文化自觉意识,提升文化自信自强理念,使文化建设成果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求相适应,同国家社会建设趋向相协调。我们要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开启当代中国文化精神的寻根、承续与拓展旅程,从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新成果;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置于世界文明发展视域中全面审思检视,从观念、制度、行为、物质和精神等层面,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尤其要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与方法论原则,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和实践创造精神,立足中华文化立场,将文化自信自强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事业的各个方面,谱写波澜壮阔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长卷。(摘编自蔡劲松《以文化自信自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文化长卷》)材料二:中华创世神话学术高地建设工程以学理上能贯通、学术上集大成为学术目标,通过历时五年的辛勤工作,首次对中华创世神话进行了全面的学术梳理和探索研究,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考古学研究早已证明人类文明起源并非一种模式,中华文明起源具有独特的路径。对中华创世神话的分析既是建立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起源叙事,从而完善人类文明起源叙事的尝试,也是与以古希腊罗马神话为代表的西方文明起源叙事进行平等对话。中华创世神话不仅涵盖了人类文明起源的一切要素,更表现出不同于西方的中华路径,是独特的人类文明起源叙事,研究表明,中华创世神话是以神话叙事方式建构的文明起源过程,内容涉及人类文明起源的诸方面,如自然和人类的起源,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道德文明的起源,民族与国家的起源等,作为独特的文明起源叙事,中华创世神话不仅诠释了中华民族独有的价值观与民族精神,还表现了为中华文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驱动力的趋向于坚守传统基础上创新的渐进性思维。对中华创世神话谱系的植理,不仅是对人类文明起源进行的系统性建构,也揭示出中华创世神话内容的演进反映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事实,是当代进行中西文明对话的重要材料。研究表明,具有文明奠基意义的中华创世神话不仅对自然和人类起源进行了解释,也追溯了早期社会关系的产生,并对国家的产生和治理规则进行了建构,最终成为民族自我认同的核心文化符号,成为中华文明精神性、符号化和思维模式的源头,与西方神话相比毫不逊色。这种对中华创世神话的客观认知将极大地改变过去重视西方神话,忽视乃至轻视中华创世神话的现象,有助于中西文明的平等对话。中华创世神话学术研究工程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为中华文明史的追溯提供了庞大的、系统性的实证,不仅为过去主要依靠考古和历史文献研究形成成果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新的材料,而且在神话与考古、历史文献的比照研究中帮助当代人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文明诞生的意义和价值。研究表明,中华创世神话具有重视文化制度创制、强调科学发明、弘扬创造精神的特色,说明制度创新是中华民族的长处,科技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创世神话体现的科技创新传统此前常被忽视,但女娲神话讲述的制陶与冶金技术的发生,燧人氏神话所讲述的人工取火技术的发明,神农氏神话讲述的中草药的发现,黄帝神话讲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嫘祖神话讲述的养蚕缫丝技术的出现,帝喾神话讲述的天文观测技术的进步等,无不体现了申华先民对发明创造的热爱和对科学真理的追求。这些结论将帮助当代人更好地了解被西方文明中心论遮蔽的中华文明的光辉真相。研究还表明,中华创世神话体现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是当代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和精神资源,因此研究、传承中华创世神话,不仅有助于建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根基,也有益于人类命运共体的建构。(摘编自任小文《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从源头上构建中国话语体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化建设要实现价值固基、体系完善、动力强盛的目标,就必须坚持核心价值引领,发挥文化建设独特功能,走创新之路。B.中华创世神话强调科学发明,体现了中华先民对发明创造的热爱和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也反映出中华民族科技创新的优势。C.中华创世神话是民族自我认同的核心文化符号,也是中华文明精神性、符号化和思维模式的源头,因而具有文明奠基意义。D.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要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与方法论原则,而且要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和实践创造精神。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方文明中心论重视西方神话,忽视中华神话,因而遮蔽了人类文明的真相。B.在坚守传统基础上创新的渐进性思维为中华文明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驱动力。C.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承和发展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D.中华创世神话内容的演进既有中华路径,也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张载“横渠四句”:“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B.钱钟书《谈艺录》:“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C.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正》序》:“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D.王蒙《传统文化与价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联,在继承中超越,在超越中创新,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精华。”4.“天人合一”出自《庄子》中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它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遵循,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5.如何协同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接过铜旋子华明玥去年深秋,去濮阳老山村行走,在孙家庄上见到绿豆粉皮的非遗传承人,是一个24岁的青年,庄上人都叫他“旋王”,夸赞他将铜旋子使得轻盈快适,比做了40年粉皮的孙老爹还要出神入化。一进作坊,就见正在忙碌的一家三口——老母亲负责调糊,不停地搅动瓦缸里的绿豆糊浆,预防绿豆淀粉沉淀。小孙立于大灶边,一大锅沸水正在微微冒泡,他手持的旋子,看上去就像武侠片中的金属盾牌一样,平底,溜圆,寸把高的浅边,发幽幽的红铜色,小孙舀了一勺粉浆注入铜旋子中,肩头微微一摇,右手顺时针接左手逆时针微微一荡,粉浆就借着一股推太极一般的力,在铜旋子的底部迅速凝结,并长出雪花般晶莹剔透的放射纹。小孙往左一递,父亲接过铜旋子,在冷水缸里轻轻一按,铜的导热性很强,灼热迅速散去,熟粉皮已经与铜旋子脱离,老孙轻轻一拨,粉皮像一张透亮的丝绸被投入凉水中,接着,它被轻轻挤出水分。粉皮子活泛得很,捉之滑手,挤之有韧性回弹,放入刺手的凉水中能迅速漂游,犹如一朵透亮有仙气的水母。挤干水分后,将它摊平,放上竹帘子。一只长长的竹帘子摊放6张粉皮,立刻抬到场院中去晾晒。老孙才抬出一只竹帘子,我已经赶不上趟儿了——小孙笑道:“换我爸来弄,您这一忙乱,看得我旋粉皮的方向都乱了。”①我退出,小孙一家人的流水线就恢复了豫剧的调门儿,一招一式都揉在了点儿上,让人瞧着极其舒适。在小孙手中,铜旋子仿佛不是做活的家什,②而是武侠电影中施展绝世轻功的器具,它如轻舟浮漾,也如飞蓬一点,借着臂膀旋动的离心力,③迅速吐出一朵朵的“雪莲花”,或一只只溜圆的“海月水母”。旁边的小孙妈妈心疼地说:“做咱这一行的,盼儿孙接手,又舍不得儿孙接手。”她扳过儿子的手给我看——小孙戴露指手套的左手指尖是一层厚厚的茧,再一看,右手也是。铜旋子导热快,沸水之上,赤手触之很难不烫出血泡,而旋动它又需要一股巧劲,戴手套,手就变笨了,做出的粉皮就厚薄不均。所以,只能忍烫相搏。几番磨砺,层层叠叠的血泡都愈合了,一层厚茧子长出来,手的忍烫能力,就上了一个档次。晾晒绿豆粉皮的竹帘子一只只斜靠在院墙上,或平搁在长凳上,场院中像同时升起了几百枚皎洁的圆月,而那些影影绰绰的离心花纹,就像月亮上的桂花树一样,散发着梦幻光泽。风徐徐吹送,新绿豆的清香在场院中鼓荡,有时浓郁,有时淡然,强烈的阳光下,粉皮正在脱水,与竹帘子分离时,发出轻微悦耳的啪嗒声。太阳到了天心,一家人做完600张粉皮,连屋顶都被竹帘子占满了。小孙说:“跟我们一起吃拌粉皮吧,想来你也看饿了。”才从铜旋子上捉下来的凉皮,吃在喉咙里像一条滑跳的游鱼。与此同时,刚从田园中摘下来的香、酸、辣、凉等诸般滋味,都与那玉带般的凉皮纠缠得难舍难分,在舌尖唱起了大开大合的豫剧,那么恢宏,那么醇厚深沉,又那么鲜爽痛快。我问小孙:“回来做凉皮,也是为了在爹娘的膝头,吃一份这样的美味吧?”小孙答:“家里的手工凉皮养活过四代人呢。2019年深秋,妈给我翻好了冬天的新被胎,让我回家拿,我进门,发现我爹在灶台旁站久了,竟然膝盖不会打弯,要扶着墙才能把竹帘子扛出去,按他的话说,就是想唱戏都亮不出霹雳嗓门了。我很心疼他,也想着,终归是舍不得这些铜旋子敲扁了去换糖吃吧。归来接班,就这么定了。”④此时,农家场院安静得听得见野蜂的飞舞声,以及蝴蝶抖落触须上花粉的声音。院墙上的野菊开得那么鲜活,更鲜活的,可能还有小孙爹娘欣慰的笑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开篇为“去年深秋”,又以“此时,秋风平稳安详”作为结尾,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严密无隙,而且反复叹咏,强化了感情表达。B.文章题目《接过铜旋子》深层含义指小孙从父亲手中接过铜旋子这个手艺,成为了庄里的“旋王”,这让孙老爹十分心疼。C.小孙回答“我”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烘托了小孙孝顺懂事的美好品质。D.本文写道“老孙慢悠悠唱起老祖宗留下的歌谣。”,与下文老孙在院子里将绿豆粉皮移动到长竹窜上的场景紧密融合。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表明小孙一家人做粉皮时十分用心,不希望“我”打扰他们。B.句子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孙在制作粉皮时动作迅速和技艺高超。C.句子③多次运用比喻,把粉皮比作“雪莲花”和“海月水母”,生动形象地写出粉皮的造型优美,体现了作者对小孙的敬佩之情。D.句子④渲染了一种静谧安详、闲适温馨的氛围,余韵悠长,暗示小孙会粉皮越做越好,给读者想象的空间。8.文章第二和第三这两个自然段,写出了粉皮的制作过程。请加以梳理概括。(4分)9.琅琊读书小组要为《接过铜旋子》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蒙山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传承·鲜活;沂水组提出一个关键词:铜旋子。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石钟山记[宋]苏轼《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10.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石A之B铿C然D有E声F者G所H在I皆J是K也L而M此N独O以P钟Q名R何S哉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1)桴止响腾(2)殆与余同(3)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1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B.《水经》,中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此书简要记述了137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C.元丰,是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共计8年。元丰八年二月宋哲宗即位沿用。D.丁丑,丁丑为干支之一,干支,是中国古代纪年历法,也可纪月和纪日,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本文用于纪年。13.把文中画虚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2)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14.作者在文章结尾一“叹”一“笑”含意深刻,试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其含意。(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两首文天祥所作的诗,完成15~16题,9分)【甲】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乙】南安军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诗是文天祥在北宋末年被俘途经零汀洋,元军逼迫他招降宋军时所写。B.甲诗尾联“有如撞钟,清音绕梁”,使全诗的格调陡然间由开拓、沉郁转为豪放和洒脱。C.乙诗颈联化用杜甫“国破山河在”名句,言外之意是宋朝山河不会被元朝永远占领。D.乙诗是文天祥在被俘途中路过家乡所作,以高亢的诗篇,吟诵出他的“一片丹心”。16.沂蒙学习小组对第15题的选项B是否正确展开了讨论。经讨论,小沂同学认为选项B是正确的。如果你认同小沂同学的观点,请你结合甲诗对选项B中的正确部分作出合理解释。如果你不认同小沂同学的观点,请你结合甲诗对选项B写一则解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个小题,6分)17.在横线处补写相应内容。(1)诗歌中常以“梦”字入诗,或营造一种梦幻瑰丽的意境,或给人一种恍然若梦的感觉,比如我们初中所学的由(作者)所写的诗句“__________”。(2)在古代文人眼中,月表达出的特质多变,既可用来表达对情人的思念,亦可以抒发对世事变化无常的感慨。例如我们高中所学的“___________”。(题目:《》)(3)愁思或愁绪,作为一种具有普遍人文意义的感觉或情绪,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往往难以表达,但是古代诗人、词人却借助比喻、比拟、夸张等手法,把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增强诗词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如“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小楠同学写的演讲稿《做自强不息的奋进者》部分内容。完成18~20小题。①自强不息是激昂的音符,能谱写出催人奋进的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②古人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③从“卧薪尝胆”“悬梁刺股”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泱泱华夏,自强自立之君子,1。④新时代的青年,有的为国立“芯”,让超级计算机的“中国速度”2世界,有的攻坚“卡脖子”技术,争当AR领域创新的领跑者……⑤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⑥时代的进步,要求青年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⑦自强不息,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18.请仿照画波浪线的部分,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2分)19.请在文中“”处填入恰当的成语或词语。(2分)20.文中有分别有一处语病和标点错误,请指出其序号,说出问题,作出语病修改和提出标点错误修改意见,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第句,问题:,修改:。第句,问题:,修改意见:。(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小题。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干燥,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像已把潮气散尽。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①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像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猛的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②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打出这个嗝,他继续往前奔走,往前冲进,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住这个巨人;他全身的筋肉没有一处松懈,像被蚂蚁围攻的绿虫,全身摇动着抵御。这一身汗!等到放下车,直一直腰,吐出一口长气,抹去嘴角的黄沙,他觉得他是无敌的,他刚从风里出来,风并没能把他怎样了!21.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处处、微微、早早”,说说它们和“处、微、早”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4分)22.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分)四、写作(60分)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作。(1)第一棵树:长在陡峭的崖壁上,树根盘绕屈曲,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也时常面临风雨雷电的洗礼。第二棵树:长在热闹的大路边,树冠很大,总能为路人带来阴凉,也时常忍受人们的攀援折损。第三棵树:长在如画的园林中,树形美观,人人称赞,也时常需要被修剪,甚至扭曲。哪一棵树最能触动你的心灵?请你结合成长体验,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篇记叙性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600字;(3)文中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2)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B2.A3.D4.①“天人合一”彰显了中国古代哲学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体现了中国立场、中国经验、中国路径。②具有普适性和现代意义,融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各个方面,正在促进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分)5.①梳理中华创世神话谱系,建构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起源叙事。②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新材料,深度解读中华文明诞生的意义和价值。③展开中西文明的平等对话。④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6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B(3分)7.A(3分)8.调制粉浆→凝结粉浆→冷水拨离→浸水挤干→摊平晾晒。(4分)9.蒙山组答案示例:①本文表面上是写指制作绿豆粉皮的工艺流程中,父亲从小孙手中接过铜旋子进行下一步流程。②实际指小孙从父亲手中接过铜旋子这个手艺,将制作绿豆粉皮的非遗手艺传承下去。③为何是未来?指向关于非遗技艺传承的主题,即让绿豆粉皮的技术在未来依旧可以十分“鲜活”。沂水组答案示例:①文章有很多表达作者情感的意象,铜旋子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②其表现就是,从小孙父亲一辈到小孙这一代,铜旋子与绿豆粉皮的制作过程相伴。③那么铜旋子究竟意味着什么?铜旋子既是一中用来做粉皮的工具,也代表着传统技艺的传承,并承载着继承优秀传统技艺的情感。(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GIR11.(1)传播(2)大概(3)浅陋的12.D13.(1)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2)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