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重点中学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佳木斯市重点中学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佳木斯市重点中学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佳木斯市重点中学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佳木斯市重点中学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佳木斯市重点中学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近年来,登山步行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健康习惯。如图为某地生态公园的登山步行道线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从丁家楼子村到目的地九仙山观景台可以选择不同的路线,小王和小张两人选择了不同的路线,结果小王比小张先到达目的地。对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王与小张的路程相同B.小王的位移小于小张的位移C.小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张的平均速度D.小王的平均速率大于小张的平均速率2、如图所示,用一根轻质细绳将一块小黑板对称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小黑板上两个挂钉间的距离为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距离d,细绳的拉力不变B.减小距离d,细绳的拉力不变C.增大距离d,细绳的拉力增大D.减小距离d,细绳的拉力增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考系的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考系的C.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相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4、如图所示,吊篮P悬挂在天花板上,与吊篮质量相等的物体Q被固定在吊篮中的轻弹簧托住,当悬挂吊篮的细绳烧断的瞬间,吊篮P和物体Q的加速度大小是()A.aP=aQ=g B.aP=2g,aQ=gC.aP=g,aQ=2g D.aP=2g,aQ=05、如图所示,重力为200N的光滑球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和竖直挡板之间,使挡板由图示位置开始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至水平位置.在此过程中,球对挡板的作用力的最小值为A.80N B.100NC. D.200N6、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当它们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A.甲、乙、丙所受摩擦力相同B.甲受到的摩擦力最大C.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D.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7、关于加速度的单位,下列正确的有()A.kg·m/s B.m/s2C.kg/N D.N/kg8、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两次相遇时刻是末和末B.末乙在甲前面C.在内,两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末D.乙先向前运动,随后向后运动9、如图所示,物体以恒定的速率沿圆弧AB做曲线运动,对它的运动分析可知()A.因为它的速率恒定不变,故作匀速运动B.该物体受的合外力可能等于零C.该物体受的合外力一定不等于零D.它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10、如图所示,轻杄的A端用铰链固定,定滑轮在A点正上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均可不计),杆的B端悬挂一重物。现将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的一端拴在杆的B端,用拉力F将B端缓慢上拉,在AB杆达到竖直位置前()A.轻绳拉力F不变 B.轻绳拉力F减小C.AB杆受力不变 D.AB杆受力增大11、将物体所受重力按力的效果进行分解,下列图中正确的是()A. B.C. D.12、如图是某同学为颈椎病人设计的一个牵引装置的示意图,一根绳绕过两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后各挂着一个相同的重物,与动滑轮相连的帆布带拉着病人的颈椎(图中是用手指代替颈椎做实验),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如果要增大手指所受的拉力,可采取的方法是()A.只增加绳的长度 B.只增加重物的重量C.只将手指向下移动 D.只将手指向上移动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他只测得AC长为14.56cm,CD长为11.15cm,DE长为13.73cm(1)为了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该同学所取的计时点个数_____(填字母序号)A.偏少B.偏多C.合适(2)若小车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该同学所测实验数据,请你帮他求出: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C=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m/s2,AB的距离应为_____cm,打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A=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4、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有________和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直流电源C.刻度尺D.秒表(2)图2是实验中打出的一段纸带,在打出的点中,从O点开始每5个打点间隔取1个计数点,分别记为A、B、C、D、E、F,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C、D的这段时间内,小车的平均速度________m/s。(3)如果不要求很精确,可用这个平均速度粗略地表示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用平均速度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Δt的要求是________(选填“越大越好”“越小越好”或“与大小无关”)。(4)类似的,我们可以得到打点计时器打下O、A、B、D、E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O、vA、vB、vD、vE,并画出v-t图像。观察v-t图像,可以判断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像中,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5)早在16世纪末,伽利略就猜想落体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但伽利略所处的时代技术不够发达,无法直接测定瞬时速度,所以也就不能直接验证速度的变化规律。而且当时只能靠滴水计时,为此他设计了“斜面实验”。图3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11324213093298164526255824366119249716006482104A.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B.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15、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其装置如图甲所示,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B、OC为细绳,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力的图示(1)图甲中弹簧秤B读数为________N;(2)图乙中的F和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选填F或F′);(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三.计算题(22分)16、(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4kg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26N的作用下静止于斜面上,斜面的倾角,求:(1)物体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大小;(2)物体受到的摩擦力17、(10分)传送带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由于不同的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同,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也有所不同.如图所示,一倾斜放置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v=2m/s的速率顺时针方向匀速运行.M、N为传送带的两个端点,M、N两点间的距离L=7m.N端有一离传送带很近的挡板P可将传送带上的物块挡住.在传送带上的O处先后由静止释放金属块A和木块B,金属块与木块质量均为1kg,且均可视为质点,O、M间距离L1=3m.sin37°=0.6,cos37°=0.8,g取10m/s2.传送带与轮子间无相对滑动,不计轮轴处的摩擦(1).金属块A由静止释放后沿传送带向上运动,经过2s到达M端,求金属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1;(2).木块B由静止释放后沿传送带向下运动,并与挡板P发生碰撞.已知碰撞时间极短,木块B与挡板P碰撞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木块B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5.求与挡板P第一次碰撞后,木块B所达到的最高位置与挡板P的距离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C【解析】A.路程是运动的轨迹的长度。他们选择不同的路线,路程可能不同。故A错误;B.位移为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他们的起点与终点是相同的,所以位移相等。故B错误;C.平均速度是由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小王与小张的位移相同,但由于小王用时较短,故小王的平均速度较大,故C正确;D.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由于小王和小张的路程大小关系不能确定,则不能比较平均速率关系。故D错误。故选C。2、C【解析】对小黑板受力分析如图,则:解得:绳中张力AC.增大距离d,θ增大,减小,细绳中的拉力增大,故A项错误,C项正确;BD.减小距离d,θ减小,增大,细绳中的拉力减小,故BD两项错误。3、D【解析】考查参考系和质点。【详解】A.“飞流直下三千尺”研究对象是“飞流”,参考系是地球,A错误;B.“潮水扑面而来”,潮水是运动的,是研究对象,参考系是地面,B错误;C.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在于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无影响,一个物体很大很重,但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无影响,则可以看成质点,比如研究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周期问题时,可以看成质点,C错误;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相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D正确。故选D。4、D【解析】细绳烧断前,弹簧弹力等于物体Q的重力.细绳烧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大小并没有变化;吊篮P在竖直方向受重力的作用和弹簧弹力的作用,则:aP==2g;物体Q的合力在这一瞬间仍为零,则:aQ=0.故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5、B【解析】小球受三个力作用而保持静止状态,其中重力大小、方向都不变,斜面对球的支持力方向不变,大小变,挡板对球的支持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变化,根据三力平衡的条件,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分析即可【详解】小球受重力、挡板弹力和斜面弹力,将与合成为F,如图所示:小球一直处于平衡状态,三个力中的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故F和合成的合力F一定与重力等值、反向、共线.由图可知,当的方向沿斜面向上时最小,最小为:,故B正确,ACD错误【点睛】本题关键对小球受力分析,然后将两个力合成,当挡板方向变化时,将多个力图重合在一起,直接由图象分析出最小值6、C【解析】物体均在滑动,故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根据f=μN可知比较支持力大小就能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关系为即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7、BD【解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得加速度的单位为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的单位为N/kg。故选BD。8、AB【解析】A.t=2s时乙的位移为甲的位移为x′=2×2=4m两者位移相同,又是从同一地面出发,故2s末时二者相遇,同理可判断6s末二者也是相遇,故A正确;B.4s时甲的位移为x=4×2=8m乙的位移为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故甲在乙后面,故B正确;C.1s末两物体相距的距离等于一个小三角形的面积,而4s末两物体相距的距离等于2-4之间三角形的面积,明显4s末二者的距离最大,故C错误;D.乙的速度一直为正,说明其运动方向始终未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AB。9、CD【解析】物体以恒定的速率沿圆弧AB作曲线运动,而速度方向在改变,速度是变化的,有加速度,合力不等于零,不可能做匀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研究合外力做功多少.加速度与速度一定不在同一直线上【详解】物体以恒定的速率沿圆弧AB作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沿曲线的切线方向,则速度方向在改变,速度是变化的,不可能做匀速运动,故A错误;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一定有加速度,合外力不等于零,故B错误,C正确;物体做曲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不在同一直线上,故D正确.所以CD正确,AB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曲线运动的特点、性质及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基本问题10、BC【解析】以B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做出受力图,利用三角形相似法,得出各力与三角形三边边长的关系,再分析其变化。【详解】以B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为:重物的拉力T(等于重物的重力G)、轻杆的支持力N和绳子的拉力F,做出受力图,如图:由平衡条件得知,N和F的合力与T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又:解得:使将B端缓慢上拉时,则AB、AO保持不变,BO变小,则N保持不变,F变小。故选BC。【点睛】本题涉及非直角三角形的力平衡问题,采用三角形相似,得到力与三角形边长的关系,再分析力的变化,是常用的方法。11、ABD【解析】A.A项中物体重力分解为垂直于斜面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G1和沿斜面向下使物体向下滑的分力G2,故选项A正确;B.B项中物体的重力分解为沿两条细绳使细绳张紧的分力G1和G2,故选项B正确;C.C项中物体的重力应分解为垂直于两接触面使物体压紧两接触面的分力G1和G2,故选项C错误;D.D项中物体的重力分解为水平向左压紧墙的分力G1和沿绳向下使绳张紧的分力G2,故选项D正确12、BC【解析】A.对动滑轮受力分析,受重力、两个对称的拉力,拉力等于悬挂物体的重量mg,如图三个力的合力为零,两个拉力的大小恒定,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夹角越小,合力越大;增加细线长度时,由于两个细线拉力也不变,动滑轮位置不变,故三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故A错误;B.只增加重物的重力,两个绳拉力变大,动滑轮位置不变,则两拉力夹角不变,故合力变大,故手指所受的拉力增大,故B正确;C.只将手指向下移动,两个绳拉力大小不变,夹角变小,故两拉力合力变大,故手指所受的拉力增大,故C正确;D.只将手指向上移动,两个绳拉力大小不变,夹角变大,故两拉力合力变小,故手指所受的拉力减小,故D错误。故选BC。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①.A②.0.986③.2.58④.5.99⑤.0.470【解析】(1)[1]本实验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应多取一些数据,根据作差法求出加速度,再求平均值,而该同学只取两组数据,计数点偏少,故A正确;(2)[2]由于第1个计数点,在该点下标明A,第6个点下标明B,第11个点下标明C,第16个点下标明D,第21个点下标明E,可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3]由于AC间的时间间隔T=0.2s,CE间的时间间隔也为T=0.2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解得a=2.58m/s2[4]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所以[5]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公式得解得14、①.A②.C③.1.081④.越小越好⑤.加速度⑥.C【解析】(1)[1][2]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有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供打点计时器使用;还需要刻度尺,来测量各点的位移大小,从而算出各自速度大小,故AC正确,BDE错误;故选AC。(2)[3]每5个打点间隔取1个计数点,可知,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有:;(3)[4]根据瞬时速度的定义:若用平均速度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t的要求是越小越好,即才使得平均速度接近瞬时速度。(4)[5]由v-t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图象斜率恒定,可知速度随着时间是均匀变化的,说明小车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v=at,结合v-t图象,可知其斜率k=a,则斜率的物理意义是加速度。(5)[6]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时间变为原来的2倍,下滑的位移大约变为原来的4倍,时间变为原来的3倍,位移变为原来的9倍,可知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C正确,AB错误。故选C。15、①.(1)11.40②.(2)F③.(3)B【解析】在实验中F′和F分别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实验得出,明确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区别即可正确答题.本实验中采用了两个力合力与一个力效果相同来验证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采用“等效法”,注意该实验方法的应用【详解】(1)根据图甲可知,弹簧秤B的读数为11.40N;(2)图乙中的F与F′中,F′是由平行四边形得出的,而F是通过实验方法得出的,其方向一定与橡皮筋的方向相同,一定与AO共线的是F(3)本实验中两个拉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选B三.计算题(22分)16、(1)(2),方向沿斜面向上【解析】(1)物体受力如图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2)因为,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摩擦力大小为: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