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9daab9e500ad7f7e83184e7dcc6eea/2d9daab9e500ad7f7e83184e7dcc6eea1.gif)
![2021年中考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9daab9e500ad7f7e83184e7dcc6eea/2d9daab9e500ad7f7e83184e7dcc6eea2.gif)
![2021年中考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9daab9e500ad7f7e83184e7dcc6eea/2d9daab9e500ad7f7e83184e7dcc6eea3.gif)
![2021年中考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9daab9e500ad7f7e83184e7dcc6eea/2d9daab9e500ad7f7e83184e7dcc6eea4.gif)
![2021年中考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9daab9e500ad7f7e83184e7dcc6eea/2d9daab9e500ad7f7e83184e7dcc6ee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14文言文课内及课内对比阅读(五)
【四】(202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珊
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
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
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
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偻提携,往
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
酒洌;山肴野藏,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
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
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趣,情
趣
B.云归而岩穴暝暝:昏暗
区偻提携低偻:指老
人
D.泉香而酒洌洌:冷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解释的能力。其中D项有误,“泉香而酒
洌”句意为: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其中“洌”,清澈的意思。故选
Do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答案】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的,是醉翁
亭。
【解析】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翻译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语境,须
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尤其要注意句中词类活用等特殊情
况的翻译。注意句中重点词的翻译:“翼然”名词活用为状语,像鸟
张开翅膀一样。“临”,靠近,也可意译为高踞。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答案】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
的绿荫。
【解析】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翻译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语境,须
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注意句中重点词的翻译:芳,香花;
发,开了;佳,好;秀,茂盛,繁茂。
3.对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先介绍醉翁亭之所在,引出人和事;接着由写景到写人,最后
再到写“乐”。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B.本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第③段的用意不在写宴
会之盛。而在展现人民的安居乐业。
C.文章结尾处写了“乐”的几种情境。依次是禽鸟之乐、太守之乐、
游人之乐,并且层层递进,点明主旨。
D.文章语言简洁流畅,委婉有致。开篇“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写尽滁
州环山的特点,举重若轻,令人叹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B项表述有误,第③
自然段的用意不在写宴会之盛,不在表现人民的安居乐业,而在展现
与民同乐的思想。故选Bo
【参考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
美丽,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珊山。沿着山路行走
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
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
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
山里的僧人智仙。给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
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
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
欣赏山水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
上的。
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就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
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
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
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早晨
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
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小小,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
山啊。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
澈,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宴
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
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
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随
着。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那是因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
快乐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
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醉了
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
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五】(2020•新疆阿克苏)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4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岁,僧募
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
铁耙,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
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
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
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面黑体字词的意义。
(1)阅:____________啮:____________
【答案】阅:经王af;啮:这里是侵蚀、而加而意思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释文言实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
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阅十岁”句意为:过了十多年。其中“阅”
是经过、过了的意思。“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句意为:一定
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其中“啮”是侵蚀、冲刷
的意思。
(2)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今义:
【答案i相词厚标前二行学科;事物的道?访一
【解析】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的理解能力。“物理”是古今异义词。
古义:指科学研究的一门学科;今义:事物的道理,规律。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答案】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
呢?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重点语句的能力。解答时耍结合语境,须遵循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尤其要注意句中古今异义特殊情况的翻
译。注意句中重点词的翻译:“是非”是“不是”的意思;“岂”是
“难道”的意思。注意:“物理”是古今异义词。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答案】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
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
呢?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重点语句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语境,须遵循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句式为是反问句。注意句中重点词的翻
译:“然则”是“既然这样,那么”的意思;“臆断”是“主观地判
断”的意思。
3.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
么?
【答案】三种:一是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二是就在原
地找,理由是石兽会渐沉渐深。三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
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中主要内容的能力。根据文中相关语句
的内容理解即可。寺僧寻找方法可以从“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
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这两处语句总结分析;讲学者寻找方法可以
从“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
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这句话理解分析;老兵的寻找方法
可以从“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这句话
总结分析即可。
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
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作出主观的判断。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分析本文的主旨,可以从文
章结尾“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这句话分析概括。说明天下所有的事物之间,都有自身的规律和道理,
仅仅靠自己浅薄的认识,就作出主观上的判断是错误的,我们一定要
详察、推究其中的道理,不可主观臆断。据此归纳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靠近河岸的寺庙,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门
前的两只石兽也一起沉没在此河中。过了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
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还是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
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钿,向下游寻找了十
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
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
的特点坚硬沉重,泥沙的特点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
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很荒唐吗?"大家信服,认为是正确
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
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
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
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
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
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至U河的下
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荒唐;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
显得更荒唐了吗?”。
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
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
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六】(2020•重庆A)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
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
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
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
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又何间
焉()
(2)小大之狱()
(3)神弗福
也()
(4)望其旗靡()
【答案】(1)参与(2)诉讼事件(或:案件)(3)赐福,保佑(4)
倒下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本题考查学生解释文言实
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
意古今异义特殊情况。(1)句意为:你又何必参与其间呢?“间”是
“参与”的意思;(2)句意为: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狱”是古今
异义词,文中指案件的意思。(3)句意为:神是不会保佑您的。“福”
是“赐福,保佑”的意思;(4)句意为:望见他们的军旗也已经倒下
了。“靡”是“倒下”的意思。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答案】(这)是尽了职分之类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中重点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理解句子
的整体意思,然后要看看是否有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运“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
顺。句中重点的词有: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属,种类;可,可以;
以,凭借。
(2)彼竭我盈,故克之。
【答案】敌方士气衰竭,我方士气正旺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重点语句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语境,须遵循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注意句中重点词的翻译:彼,代词,指
齐军方面;盈,充沛,饱满,这里指士气旺盛;故,所以;克,战胜。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鲁庄公看重衣食、祭祀等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其
人格的卑鄙。
B.曹刿对人心向背的重视,对进攻和追击时机的把握,都表现出他的
深谋远虑。
C.文中的对话描写很精彩,人物语言极具个性,符合人物的身份、地
位、性格
D.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战前准备和战后论述,略写战争过程,材
料剪裁得当。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的能力。A项有误,鲁庄公
看重衣食(对少数人施恩)、祭祀(祈求神灵保佑)等因素对战争胜
负的影响,表现了他的目光短浅,而非人格的卑鄙。故选A。
4.曹刿与“链接材料”中的烛之武在强敌入侵时,表现出不同的救国
态度和精神品质。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
晋、秦围郑①。郑文公②使烛之武③见秦君,武辞焉。公曰;“吾不
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遂
许之。
【注】①晋、秦、郑:都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国。②郑文公:郑国君。
③烛之武:郑国养马官,有谋略。
【答案】曹刿主动救国,同乡人阻止都没能拦住,表现出强烈的责任
感和爱国情怀。烛之武不是主动出来救国,国君派他出使他都推辞,
晓以私利后才答应出马,可见他重个人名利、轻国家大义。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选文内容可知面对
齐国的进犯,曹刿是主动请求晋见庄公的,作者记了他与“乡人”的
一番对话。乡人善意地劝说他不要去参与“肉食者”的事,曹刿却坦
直地回答:“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表示出对“肉食者”的
不信任并积极要求参与国家的决策。如今齐军压境,曹刿与鲁庄公围
绕“何以战”的论题进行了严肃的对话。鲁庄公心无成算,对曹刿郑
重的询问作不出爽快切要的回答。他先提出“衣食”的分配,“弗敢
专也,必以分人”;又说到神灵的祭祀,“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
以信”。前者不是普遍施予民众的实惠,无关战事全局;后者是例行
的宗教性礼节,并非对民众的真诚许诺,因此二者都为曹刿所否定。
唯有最后在庄公提出治理讼狱“必以情”的一点,曹刿认为“忠之属
也”还算是尽心务实的一项,认定“可以一战”,并随即提出直接参
战的要求。根据连接材料中的句子“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
用烛
没重
期并
公前
郑文
可知
!”
利焉
有不
子亦
亡,
然郑
也。
之过
寡人
可得
析即
此分
,由
秦国
出使
文公
了郑
答应
知他
”可
许之
“遂
,由
之武
案。
知答
】
译文
【参考
请
曹刿
战。
要迎
公将
鲁庄
国。
打鲁
队攻
国军
,齐
春天
年的
公十
鲁庄又
你
划,
会谋
者自
当权
的事
打仗
:“
乡说
的同
。他
自己
接见
庄公
求鲁是
于
。”
远虑
深谋
不能
浅,
光短
者目
当权
:“
刿说
”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二手车个体交易策划合同范本
- 2025年专利权交换协议格式
- 2025年个人信用管理协议书
- 2025年二手汽车交易未过户合同模板
- 2025年农资研发与实验劳动合同
- 2025年体重管理服务协议
- 2025年企业员工住房公积金贷款合同
- 2025年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合作协议
- 2025年养殖场租赁协议正式版本
- 2025年云服务器租用合同示范
-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25部分:城镇天然气经营企业DB50-T 867.25-2021
- 现代企业管理 (全套完整课件)
- 走进本土项目化设计-读《PBL项目化学习设计》有感
- 《网店运营与管理》整本书电子教案全套教学教案
-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课件希沃的课件
- 高端公寓住宅项目营销策划方案(项目定位 发展建议)
- 执业兽医师聘用协议(合同)书
- 第1本书出体旅程journeys out of the body精教版2003版
- [英语考试]同等学力英语新大纲全部词汇
- 2022年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 形式发票格式2 INVOICE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