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论中医各家学说之肇端_第1页
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论中医各家学说之肇端_第2页
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论中医各家学说之肇端_第3页
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论中医各家学说之肇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论中医各家学说之肇端

“理论”是指具有两个或多个连续关系的各种系统科学观点。反之,不成系统的学术见解,仅为一种观点。从整个科学发展史来看,不论哪个领域或学科,学说与相应的基本理论体系无不具有双重关系。即学说既是其基本理论体系的形成、补充、修正、丰富、完善之源,又是其基本理论体系的派生之流。也即由学说发展而成的基本理论体系还将因不断涌现的新学说而获得新的发展,并因此而使两者始终处于相互转化状态,中医学术领域当然也不能例外。《中医各家学说》所要讨论的,乃指与构成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各有关理论相忤异的新学说。本文从这一认识出发,对中医各家学说的肇端作如下之分析讨论。迄今已公认《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四部典籍的相继诞生,乃是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这就很自然地将其中问世最迟的《伤寒杂病论》一书的成书年代——东汉末年,用来作为划分中医学术发展史上的源与流的具体时限,即东汉末年之前所出现的各种有关医学方面的学说,都只能是形成基本理论体系之源,如《礼记·曲礼》所载“三世医学”,实为远古人首次总结源于生活实践所积累的医药知识、诊疗经验并萌发带有分科雏形性质的三种原始学说,并因此才孕育了有关典籍的产生。而诸如春秋战国时期由某些医家从哲学范畴引进的阴阳与五行学说,秦汉之际由另一些医家提出的脏腑与经络学说,以及由张仲景创立的辨证论治与伤寒六经学说等等,又均为直接构成基本理论体系不同环节的具体内容,显然再不能将它们看成各家学说,唯有东汉以降由历代医家所分别倡导的与中医基本理论体系相忤异的新学说,才是《中医各家学说》所要讨论的内容。然而其中又有例外,那就是随着认识的深化而逐渐溶入基本理论体系并反过来成其发展之源的有关学说,如明清时期崛起的温病学说,即可不属于《中医各家学说》所要讨论的。至于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形成之后,何以还能派生出新学说呢?究其原因,乃在于在人类认识真理的历史长河中,既便为具有重要预见性的天才理论,也只是一种相对真理,因为提出这一理论的天才也无法逃脱历史所赋予的局限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范围的扩大,认识水平的提高,必然会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片面性,这就不得不求助于某些新理论来加以补充、修正、丰富和完善之。如近300余年来有关光本质理论的发展便是这一方面的一个具体例证。那就是当1675年牛顿首创的微粒学说以及1802年托马斯·杨与1815年菲涅耳相继提出波动学说之后,都曾经在一个不短的历史时期内被分别奉为光本质的经典理论,然后来的大量实验结果却证明这两种理论所揭示的仅是光本质的两个不同侧面的特性,直到1916年爱因斯坦基于光电效应所显示的光学能级问题的启发下,才将这两种理论有机地融汇成新的波粒说,始成为现代阐发光本质的光量子理论。何况形成中医基本理论的东汉时期,人体几乎仍是一个密闭而不能打开的“黑箱”,无法运用诸如物理的、化学的之类观察手段来直接了解其中所发生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而只能将它们借助当时比较先进的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作为说理工具,藉以归纳和总结所观察到的种种结果和所积累的点滴经验,由此而建立的基本理论体系虽然始终贯穿着在具体实践中已显示出巨大优越性的整体动态观,但毕竟因缺乏具体的客观指标而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以致概念抽象而模糊,推理灵活而多变,实具很大的可塑性乃至随意性,同一患者的同一疾病现象即可能被不同的医生辨属于不同的病(症)证,据此设治虽可收取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效果,但却很难避免“错之毫厘,谬以千里”之结局。加上时代在进步,运气多变更,这就难免发生前人所未经历的新疾病。所以生活于东汉之后的不同时空环境中的后世医家,即可能根据自己的实践结果而倡导与原有基本理论体系相忤异的新学说,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否则基本理论体系即被凝固而失却应有的生命力。学说可大可小,或具普遍意义,或具某种价值。唯这里系谓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形成之后的新学说,无疑当指在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者。一般地说,不论任何领域或学科,在形成基本理论体系之后,多需经历一个承认、接受、学习的相对稳定阶段,几乎都只能为酝酿新学说奠定基础,创造条件。事实也正是如此,从现存自西晋至五代十国的有关医著来看,尽管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从基础到临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总其发展却不外乎阐发经义、分化学科、搜集有效方药三大方面。如西晋之王叔和、皇甫谧曾分别根据前述典籍中的有关内容加以系统整理和发挥而著有《脉经》和《针灸甲乙经》,隋·杨上善和唐·王冰又分别专就《内经》及其中的《素问》部分采用类分与阐义方法而改编为《黄帝内经太素》和《黄帝内经素问注》,隋·巢元方和唐·孙思邈则分别从临床所见病证的病源、病性、证候表现和治疗方药逐一条分缕析而著有《诸病源候论》和《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可以说与前述经典一脉相承而无任何重大突破。然而,迨至宋金时期,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最突出的表现就涌现出来的一批陈述新观点的医著,其中庞安时、刘完素、张元素、张从正、李东垣等人竞相创立新说,究其原因,除了他们本身具有精于钻研经典、勤于临床实践、勇于探索革新、善于思考总结素质因素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因于宋金时期所具下述特定历史条件所造就。前述典籍随着时光荏苒,转辗传抄,非但更显得文理古奥,而且屡有遗失,迭生错落,故自西晋以来,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校正、疏注、编次这类典籍工作。迄至北宋初期,在奉行尚文轻武政策的过程中,更由政府出面先后组织校订了包括典籍在内的一大批唐以前的有关医著,从而在不同程度上补其遗失,纠其错落,释其疑窦,使之更趋全面、完整,甚或借整理与质疑之途径,找出某种新的突破口,酝酿新学说,发展新理论。普及与提高相辅相成,欲求医学迅速得以发展,必以普及为前提,而普及工作又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力的提高,正如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称“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由生产力决定的”。回顾北宋初期所采取的一系列鼓励生息措施,确使社会经济取得了明显的发展,生产力有着很大的提高,其中约在1041~1048年由毕升发明并改进的活字印刷术,对科学文化的发展实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促进作用(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曾称:印刷术“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并直接保证了北宋政府组织校订的一大批古医籍及先后编纂的《开宝本草》、《嘉祐本草》、《太平圣惠方》、《和剂局方》、《圣济总录》等新方书得以迅速付梓刊行,这不仅为兼司医学教育职能的太医局提供了有关教材,且为民间医药人员准备了必要的参考资料,普及了医药知识,提高了专业水平,为萌发和倡导各种新学说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北宋中期曾于1070年及1075年两度拜相的王安石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唯“人有役万物”之力,于是主张“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反对因循守旧,积极推行变法,着力改革政治,而王氏这种认识、主张和措施势必波及学术,大大活跃了学术空气,促使一些具有真知灼见的医家敢于从实践出发,大胆怀疑经典,标新立异,畅抒己见,积极争鸣,力创新说。由于两宋几乎与辽、金、西夏等政治势力相始终,战事频频,徭役沉重,以致外感热病不断地反复流行,这不仅为不少的医家提供新的实践机会,而且使原有的基本理论直接面临着新的挑战,并在具体实践中发现运用《伤寒论》方药治疗这些新热病只能导致诸多患者白白丧生,正如庞安时的《伤寒总病论·上苏子瞻端明辨伤寒论书》中所惊呼曰:“四时温病败坏之候,自王叔和后,鲜有炯然详辨者,故医家一例作伤寒行汗下,……感异气复发四种温病,温病若作伤寒行汗下必死,伤寒汗下尚或错谬,又况昧于温病乎!天下枉死者过半,信不虚矣!”正是面对这一残酷的临床现实,才迫使庞安时等医家不得不对原有的基本理论体系中的有关理论进行反思,立足实践,另辟蹊径,探索新治法,升华新学说。与此同时,周敦颐、徐颢、程颐、朱熹等从理学思想中引出的太极图说以及就运气学说所取得的种种研究成果,又势必以不同的方式广泛渗入医学领域,这就为当时医家研究外感热病发生发展及防治规律另开了一大门径,刘完素即是循此而对《内经》病机十九条增补“燥气为病”一说的。综上所述,新学说肇端于宋金时期绝非偶然,而是各种特定历史条件和原因汇聚的必然反映,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具体体现。在宋金时期所创立的众多新学说,中,实以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中所提出的寒毒说为最早。该说认为一切外感热病莫不因外感“寒毒”之邪所致,唯因感受此邪的地域、体质及发病时间之不同而表现为伤寒、中风、风湿、温病、热病、湿病而已。其中因久藏肌肤而至春夏发病者即为温病与热病,因“素有热者”即“多变阳盛阴虚之疾或变阳毒也”,因感“气运郁发”、“天地不交”所成四时异气者即发的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之温病。并因此而主张凡治外感热病都应抓住“毒”字分施诸法,即便治疗即时所发的狭义伤寒之病,也当在所遣辛温之剂中酌伍诸如黄芩、大青叶、生石膏、知母之类寒凉解毒,而治疗温毒五大证(春有青筋牵、夏有赤脉、秋有白气狸、冬有黑骨温、四季有黄肉随)更当投之予辛温散毒或消热解毒之重剂。可以说名曰研究伤寒,实际上侧重于阐发温病,不仅对《素问·热论》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发挥,而且对《伤寒论》又给予了独创性的补充,足见庞氏当为温病学说的先驱(即学术见解对后世温病学家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但又不直接构成温病学说)。同时也也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