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肝贴穴位贴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_第1页
舒肝贴穴位贴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_第2页
舒肝贴穴位贴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舒肝贴穴位贴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中国有3000多万慢性肝炎患者,目前缺乏完全治愈肝炎病毒的药物。本课题以中医针灸理论为依据,运用传统的中医技术中药穴位敷贴疗法,解决了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常见的护理问题———胁痛,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减轻了肝脏负担,为病人开辟了一种绿色疗法,提高了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1数据和方法1.1年龄、性别分布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7月—2011年5月门诊和住院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病人共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治疗组20例。治疗组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45.21±12.59)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75.01±33.57)U/L。对照组20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46.39±14.25)岁,ALT为(75.48±32.91)U/L。两组性别、年龄、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穴位贴贴联合消毒组以我院院内制剂“伤科消炎膏”(独活375g、皂角75g、姜黄250g、续断250g等)与院内中药成方“三色敷药方”(蔓荆子250g、紫荆皮250g、当归100g、川芎50g等)研细末以3︰1比例混合。上药研粉配饴糖调和,分别平摊于10cm×5cm×0.1cm和2cm×2cm×0.2cm棉纸上,制成舒肝贴。对照组选取右锁骨中线胁部肝区局部贴敷,病人肝区局部常规消毒后予舒肝贴肝区贴敷,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穴位选期门、日月、章门、肝俞、胆俞、脾俞(均以国际标准化方案为标准取穴),穴位常规消毒后将药贴敷于上述穴位上,以异型贴固定。24h更换1次,两组均治疗2周。1.2.2慢性麻黄病证候量表(1)WHO疼痛分级标准:0分为无疼痛;1分为偶尔发生,隐隐作痛,0.5h内缓解;2分为疼痛每日少于2h;3分为发作较频、刺痛,每日出现2h~4h。(2)生活质量评定采用慢性肝病问卷(CLDQ);该量表由6个维度29个条目组成,即腹部症状3条,困乏5条,系统症状5条,活动能力3条,情感8条,焦虑5条,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3)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慢性乙型肝炎症状半定量赋分表。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疗效评价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公式:[(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1.2.3统计处理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描述,配对资料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2结果2.1两组之间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2.2两组之间的疼痛改善见表22.3两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见表33穴位贴贴对特殊经穴的治疗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的病证,《素问·藏气法时论》言:“肝病者,两胁下痛”。所以胁痛是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常见症状之一,其疼痛又有刺痛、胀痛、灼痛、闷痛、隐痛之别。基本病机为肝络失和,病理因素以气滞、湿热、血瘀为主,三者常以气滞为先。病理变化“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护理调护按“通则不痛”“以通为用”的原则。舒肝贴穴位贴敷为中医外治法和经络学说结合,我科肝病协定方“舒肝贴”是由本院制剂“伤科消炎膏”与院内中药成方“三色敷药方”研细末按一定比例调制而成,具有化淤止痛、活血通络之功效。穴位贴敷法属中医外治之法,又有别于外科直接疗法,既可统治外症,也可内病外治,随着内服药物治疗副反应和耐药性的增加,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日显其优势。中医学对穴位贴敷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4个方面:(1)整体观念,《灵枢海论》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2)经络学说,《灵枢经筋》谓:“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3)腧穴作为脏腑气血汇聚之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4)药物吸收作用,每种中药都有自己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和作用归经达到祛除病邪,恢复脏腑的功能协调而发挥治疗作用。穴位贴敷疗法在现代药剂学中称经皮给药系统,它避免了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反应,提高了有效血药浓度。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经穴给药具有外敏感性和放大效应,药物贴敷于特殊经穴,能迅速在相应组织器官产生较强的药理反应,起到单向或双向的调节作用。敷贴疗法的作用是根据敷贴部位、方法及药物组成的不同而定,若敷贴患处则药物有直接渗透到局部而起治疗作用。如果敷贴于经穴,药物不仅对局部起作用,同时还通过经络对气血、脏腑起到治疗作用。崔丽萍认为,中医穴位贴敷对慢性病毒性肝炎在缓解症状,改善肝功能及改善肝纤维化指标方面均非常有效。杨灵观察到“保心敷贴膏”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心绞痛可达到调节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和消除心绞痛症状的作用。本组选穴期门、日月、章门、肝俞、胆俞、脾俞分别为肝胆脾募穴、俞穴,乃肝脏之气汇聚于腰腹部和背腰部俞穴,皆为阿是穴,皆有治疗胁痛之功效。本研究结果提示,舒肝贴贴敷穴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胁痛症状,有效率较高,治疗后病人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该疗法优于药物直接敷贴患处。此研究在中药敷贴局部的基础上,遵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