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d9640ed944f81e3ed66bd0a9fe80ea/30d9640ed944f81e3ed66bd0a9fe80ea1.gif)
![云南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d9640ed944f81e3ed66bd0a9fe80ea/30d9640ed944f81e3ed66bd0a9fe80ea2.gif)
![云南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d9640ed944f81e3ed66bd0a9fe80ea/30d9640ed944f81e3ed66bd0a9fe80ea3.gif)
![云南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d9640ed944f81e3ed66bd0a9fe80ea/30d9640ed944f81e3ed66bd0a9fe80ea4.gif)
![云南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d9640ed944f81e3ed66bd0a9fe80ea/30d9640ed944f81e3ed66bd0a9fe80e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云南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肌糖原分解→血糖稳定B.剧烈运动→乳酸增加→体液中的某些离子缓冲→pH相对稳定C.炎热环境→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散热增加→体温稳定D.大量饮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尿量增加→渗透压稳定2.下列有关脂肪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B.等质量情况下含氧量较糖类少C.水解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D.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红色3.将某种植物置于高温环境(HT)下生长一定时间后,测定HT植株和正常温度(CT)条件下的植株(CT植株)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CT植株在50℃条件下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不能生长B.35℃的条件下,CT植株与HT植株积累有机物的速率相等C.CT植株与HT植株的最大固定速率基本相等D.HT植株在50℃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比CT植株更适应高温环境4.图甲为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图乙为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局部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甲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2个突触B.图甲中刺激c点,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一次C.刺激图乙中1、2、3、4四处,均能引起肌肉收缩D.刺激图乙3处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为内正外负5.如图是某生态工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B.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C.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原理D.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6.控制番茄果实颜色(红果对黄果为显性)与果实形状(长果对圆果为显性)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一株红色长果番茄与一株黄色圆果蕃茄杂交,假设产生的后代足够多,子代不可能出现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A.只有一种 B.两种,1:1C.三种,1:2:1 D.四种,1:1:1:1二、综合题7.如图所示为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请分析回答:(1)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_____(激素)相关性最大。(2)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_____,在器官脱落的调节中,生长素作用的特性是具有_____。(3)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用的措施有:①_____,②_____。(4)图中结果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_____的结果。8.下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部分时期示意图,分析回答:(1)图示细胞有丝分裂的先后顺序依次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其中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_____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于_______期,核膜、核仁消失于_________期。(2)DNA与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之比为2:1:2的图示是_________(用字母表示)。9.果蝇的长翅(E)、残翅(e)为一对相对性状。某小组用多只长翅雌果蝇与一只残翅雄果蝇杂交得到如下表所示结果:翅形性别1/2长翅1/2雌1/2雄1/2残翅1/2雌1/2雄(1)选择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2)根据杂交结果,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E/e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3)果蝇刚毛对截毛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若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要验证这两对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请补充完善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方案:①选择多只纯合长翅刚毛雌果蝇和残翅截毛雄果蝇杂交得F1。②_____________相互交配,观察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预测实验结果:若F2中_____________,则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三、实验题10.Ⅰ型糖尿病是因为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所致。相关研究表明山药多糖对胰岛功能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但不可完全修复,现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和用具予以验证。材料和用具:生理状态及体重、性别相同的正常大鼠30只,注射器,四氧嘧啶针剂(能破坏胰岛细胞),普通饲料,拌有山药多糖的饲料等。(提示:给药方法和检测指标的测定方法不作要求)(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①把3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编号A、B、C;②A组不处理,B、C两组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测定并记录各组胰岛素含量;③A、B组大鼠________________,C组大鼠________________;④连续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并记录各组大鼠胰岛素含量。(2)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11.(1)甲同学利用新鲜的玉米绿色叶片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在滤纸上出现了四条清晰的色素带,其中呈黄绿色的色素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同学改变层析液组成后继续进行实验,滤纸条上只出现了黄、绿两条色素带。他用刀片裁出带有色素带的滤纸条,用乙醚分别溶解条带上的色素,浓缩后用一分析仪器检测,通过分析色素溶液的__________________可判断条带的色素种类。(3)实验结束几天后,乙、丙两同学发现部分预留叶片已变黄。乙同学认为这是叶片中某些色素降解所致,丙同学则认为这是某些色素含量增加所致。根据所学知识,你将如何设计实验来判断两个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第一步:从预留的叶片中挑选出足量的、份量相等、大小相近的________叶片和________叶片为实验材料。第二步:在相同条件下,再次进行绿叶中色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第三步:测定和记录实验结果,比较这两种叶片各种色素的________和________,得出结论。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B【分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详解】A、饥饿时血糖浓度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不能促进肌糖原分解,A错误;B、剧烈运动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可以产生乳酸,但体液中存在一些缓冲离子,能够保持pH相对稳定,B正确;C、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C错误;D、大量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则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加,使渗透压稳定,D错误。故选B。2.D【分析】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即三酰甘油(又称甘油三脂)。其中甘油的分子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的种类和分子长短却不相同。脂肪酸可以是饱和的,也可以是不饱和的。【详解】A、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当生命活动需要时可以分解利用,A正确;B、脂肪和多数糖类的组成元素都是C、H、O,所不同的是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远远高于糖类,而氧含量低于糖类,B正确;C、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故水解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C正确;D、脂肪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D错误。故选D。3.C【分析】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可以用CO2的吸收、O2的释放以及有机物的积累作为检测指标。【详解】A、CT植株在50℃条件下CO2的吸收为0,说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没有有机物的积累,植物不能生长,A正确;B、35℃的条件下,CT植株与HT植株CO2的吸收速率相等,说明积累有机物的速率相等,B正确;C、图中可看出CT植株与HT植株的最大CO2吸收速率相等,固定速率等于吸收速率加上呼吸速率,但二者呼吸速率未知,因此最大CO2固定速率无法比较,C错误;D、HT植株在50℃条件下CO2的吸收速率大于0,说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故比CT植株更适应高温环境,D正确。故选C。4.C【分析】突触是指一个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或传到另一细胞间的相互接触的结构。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神经元之间神经冲动的传导是单方向传导,即神经冲动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导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导。这是因为递质只在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释放。【详解】A、两个神经元之间可以形成突触,图中有A、B、C三个神经元,在B与C、A与B间分别形成突触,共2个突触,A正确;B、在B与C之间,兴奋只能由B传向C,因此c点受到的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只能由c传到d,引起电表右偏一次,B正确;C、刺激4处,肌肉不能收缩,图乙中b是树突,不能释放神经递质,不能引起肌肉收缩,C错误;D、静息状态下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刺激3处,3处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因此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为内正外负,D正确。故选C。5.C【分析】分析题图:在该图所示的生态工程中,通过系统设计,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使前一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地被后一环节利用,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与物质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主要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详解】A、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木糖醇能够作为生产其他产品的原料,因此可增加经济效益,A正确;B、蝇蛆和蚯蚓属于分解者,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有效地利用了残渣中的有机物与能量,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B正确;C、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能量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D、该生态工程是人类建设的,其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D正确。故选C。6.C【分析】根据题意,设红色A、黄色a;长形B、圆形b,则红色长果番茄和黄色圆果番茄的基因型分别为A_B_、aabb。【详解】A、若亲本红色长果番茄为纯合子AABB,与黄色圆果番茄aabb杂交,子代番茄的基因型都是AaBb,所以表现型只有一种,为红色长果,A错误;B、若亲本红色长果番茄为AaBB或AABb,与黄色圆果番茄aabb杂交,子代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所以表现型有两种,比例是1:1,B错误;C、由于黄色圆果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不论红色长果番茄基因型如何,都不可能产生1:2:1的后代,C正确;D、若亲本红色长果番茄为杂合子AaBb,与黄色圆果番茄aabb杂交子代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所以表现型有四种,比例是1:1:1:1,D错误。故选C。【点睛】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够根据亲本表现型推知亲本基因型,进而在各选项题干情境下进行相关计算。7.(1)脱落酸(2)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两重性(3)
去除顶芽
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4)多种(不同)激素共同调节【分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就是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详解】(1)为防止种子在发芽前发生细胞分裂而消耗过多的有机物,进而影响种子的萌发,脱落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萌发前,农民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是为了降低脱落酸的浓度,使种子开始进行旺盛的细胞分裂,进而萌发。(2)分析题图可知,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对果实的生长都起促进作用,在促进果实生长方面,三者是协同关系。在器官脱落的调节中,生长素作用的特性是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3)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用的措施有①去除顶芽,②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4)图中结果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不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8.(1)
B→C→A→D
C##中
A##后
前(2)B、C【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部分时期示意图。A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中核仁已经解体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细胞中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中出现细胞板,处于有丝分裂末期。(1)由以上分析可知,A细胞处于后期,B细胞处于前期,C细胞处于中期,D细胞处于末期,因此先后顺序依次是B→C→A→D。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即图中C图细胞所示的时期。有丝分裂后期即A图由于着丝点的分裂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加倍。核膜、核仁消失于前期。(2)图中B和C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因此DNA∶染色体∶染色单体=2∶1∶2。【点睛】本题结合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部分时期示意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9.(1)繁殖快、易饲养、子代相对性状明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少(2)
不能
无论E/e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都能得到上述实验结果(3)
F1雌雄果蝇
长翅刚毛:长翅截毛:残翅刚毛:残翅截毛=9:3:3:1【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1)果蝇具有繁殖快、易饲养、子代相对性状明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少等优点,可作为遗传学研究材料。(2)若亲本为Ee×ee,子代为1/2长翅(1/2雌、1/2雄)和1/2残翅(1/2雌、1/2雄),若亲本为XEXe×XeY,子代也为1/2长翅(1/2雌、1/2雄)和1/2残翅(1/2雌、1/2雄),即无论E/e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都能得到表格中的实验结果,因此根据杂交结果,不能判断E/e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3)选择多只纯合长翅刚毛雌果蝇(基因型为BBEE)和残翅截毛雄果蝇(基因型为bbee)杂交得F1(基因型为BbEe),为验证这两对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观察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若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即BbEe×BbEe,所得子代为B_E_:B_ee:bbE_:bbee=9:3:3:1,即F2中长翅刚毛:长翅截毛:残翅刚毛:残翅截毛=9:3:3:1。10.
注射等量且适量的四氧嘧啶针剂
每天饲喂适量的普通饲料
每天饲喂等量拌有山药多糖的饲料
与A相比,B组胰岛素浓度下降,且不能恢复;C组胰岛素浓度先下降,后有所升高,但不高于A组【分析】根据题意: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山药多糖对胰岛功能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但不可完全修复,因此需要首先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又已知四氧嘧啶针剂能破坏胰岛细胞,因此可通过注射四氧嘧啶针剂获得糖尿病大鼠,然后给糖尿病大鼠饲喂拌有山药多糖的饲料,检测各组大鼠胰岛素含量。【详解】(1)实验步骤:①把3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编号A、B、C;②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给B、C组中每只大鼠注射适量且等量的四氧嘧啶生理盐水,A组不处理,建模一段时间后,测定并记录各组胰岛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战略品牌传播》课件
- 《CI操作常用》课件
- owerPoint幻灯片课件制作技术
- 感受情节背后的性格逻辑
- 游学项目介绍会模板
- 游戏产品与服务介绍模板
- 银行业RPA实践报告模板
- 市场营销模式的实效性探析论文
- 家庭医生签约与非签约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差异
- 车速鉴定申请书
- 绿化养护工作计划15篇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答题 (含答案)
-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学习目标的分解、叙写与评价 课件
-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
- 制作拉线课件
- 2019统编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 电子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流程课件
- 温室大棚、花卉苗圃采暖方案(空气源热泵)
- 即兴口语(姜燕)-课件-即兴口语第五章PPT-中国传媒大学
- 高等无机化学理论—原子参数及元素周期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