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1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摘要机载救生电台(Airbornesurvivalradiostation)是飞行员跳伞后唯一的通信联络工具。它可以通过调幅话通信、声码话通信、信标发射、GPS定位、短消息发送等方式与搜救设备建立联系,为及时搜寻飞行员、确保飞行员的安全提供保障,因此救生电台的性能直接关系到能否准确寻找和救护飞行员。目前,为了改进和完善飞机上的救生系统,我国飞机制造行业亟需研究出可靠的救生电台通信系统。救生电台为个人手持式电台,用于失事、迫降飞机或直升机的飞行员、空勤组成员与救援勤务飞机或搜救直升机进行联络,并将它们引向失事地点,使失事飞机的飞行员或空勤组成员生还和获救的能性增大,是飞机救生装备中不可缺少的通信设备之一。救生电台是飞行员跳伞后最有效的通讯联络工具,机载救生电台故障有可能引起失联,通话中断等情况,救生电台则是飞行员跳伞后最有效的通讯联络工具为规避相关情况的发生,本文透彻分析故障机理,严防相似案件的发生。关键词:飞机救生通信电台调制/解调
ABSTRACTTheAirbornesurvivalradiostationistheonlycommunicationtoolforpilotsafterparachuting.Itcanestablishcontactwithsearchandrescueequipmentthroughamplitudemodulationvoicecommunication,vocodervoicecommunication,beacontransmission,GPSpositioning,shortmessagetransmissionandotherwaystoprovideguaranteefortimelysearchforpilotsandensurethesafetyofpilots.Therefore,theperformanceoflife-savingradioisdirectlyrelatedtowhetherpilotscanbeaccuratelyfoundandrescued.Atpresent,inordertoimproveandperfectthelifesavingsystemontheairplane,theairplanemanufacturingindustryinourcountryurgentlyneedstoresearchareliablelifesavingradiocommunicationsystem.Life-savingradiostationisapersonalhand-heldradiostation.Itisusedbypilotsandaircrewmemberswhocrashorlandplanesorhelicopterstocommunicatewithrescueserviceplanesorrescuehelicoptersandguidethemtothecrashsitesoastoincreasethesurvivabilityandrescuecapabilityofpilotsoraircrewmembersofthecrashedplanes.Byexploringtheprincipleandfailuremechanismanalysisoftheairbornelife-savingradiostation,thispapercangreatlyreducethetimespentintroubleshooting,andworkerscanhaveamorethoroughunderstandingofthepossiblefailuretypesoftheradiostationwhenoverhaulingthelife-savingradiostation,soastooverhaultheaircraftmoreefficiently.Byanalyzingthecommonfaults,studyingthefaultmechanism,designingthefaultequationandfindingoutthefaultsindifferentsituations.Life-savingradiostationisthemosteffectivecommunicationtoolforpilotsafterparachuting.Life-savingradiostationisthemosteffectivecommunicationtoolforpilotsafterparachuting.Inordertoavoidoccurrenceofrelevantsituations,failuremechanismshallbethoroughlyanalyzedandoccurrenceofsimilarcasesshallbestrictlyprevented.Keywords:modulation/demodulationofaircraftlifesavingcommunicationstation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机载救生电台的定义 11.2构成与特性 11.3我国无线电台发展史 11.4机载救生电台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第2章无线电导航理论基础 32.1无线电导航信号 32.1.1无线电频段划分 32.1.2无线电导航信号传播特性 32.2救生电台接收机与发射机 102.2.1救生电台发射机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 102.2.2救生电台发射机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 102.3甚高频通信原理 112.4机载救生电台干扰原因分类 122.5本章小结 13第3章对救生电台的改进措施分析 143.1对干扰的改进措施分析 143.1.1同频干扰 143.1.2互调干扰 143.2其他原因改造措施 153.3本章小结 16结论 16谢辞 16参考文献 16
第1章绪论1.1机载救生电台的定义救生电台为个人手持式电台,用于失事,迫降飞机或直升机的飞行员,空勤组成员与救援勤务飞机或搜救直升机进行联络,并将他们引向失事地点,使失事飞机的飞行员或空勤组成员获救和生还可能性增大,是飞机救生装备中必须拥有的通信设备之一。1.2构成与特性由无线电台本体,天线,耳机和电池及其他部件组成的救生电台。工作频率分为121.5MHz和243.0MHz。接触距离随搜救飞机的高度而变化。飞机高度3000米,使用121.5MHz,信标超过90多公里,通话超过60多公里;243.0MHz,信标距离大于110km,对话距离大于80km。平原之间的接触距离不少于1.5公里。1.3我国无线电台发展史我国在二十世纪之前没有自己的通信设备,自抗日战争起,师团和旅拥有广播电台。解放战争开始后,大部分团部都配备了广播电台。从1950年开始进行接力,1952年陆续配备了超短波和真空管短波无线通讯设备。从1951年到1957年,我国全军进行了第一次通信装备的大改装。至此,我军主要战斗部队基本统一了战术通讯电台的型号,配合编组配备了主要装备。195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了长波无线通讯设备,1963年陆续装备了长波局,1966年开始使用晶体管超短波调频通信设备1969年至1975年,全军师以下的部队实现了装备半导体化无线电台。1.4机载救生电台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水平的越来越高,无线电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无线电的干扰越来越严重,这对航空通信非常不利。无线电波的干扰会严重影响航空通信,导致飞机的正常飞行。对于机载救生电台,干扰源主要分为同频干扰,互调干扰和临时信道干扰三种..另外在电台保养措施上,我们还有许多不足,例如CJT-2双频率救生电台,是我国国营第789厂按照国外同类型救生电台仿制的,1992年开始装备部队。该救生电台装备在伞包中,由于平时很少使用,部队反映的问题也较少。但调研中发现,该型电台的开关与舌簧管故障率达到了76%,如若遇到危险,将为飞行人员的救生带来极大隐患,经过批量排查后发现,主要故障原因为开关接触不良,舌簧管失效,晶体失效,滤波器性能低等问题。第2章无线电导航理论基础2.1无线电导航信号2.1.1无线电频段划分无线电波可以从几赫兹(或更少)工作到3000千兆赫,相应的波长从数万到0.1毫米。根据频率范围及其特性,,可以将其划分为若干波段,如表2所列。无线电波在不同波段的传播特性差异很大..表2无线电波频段划分序号频段名称频率范围波段名称1极低频3Hz~30Hz极长波2超低频30Hz~300Hz超长波3特低频300Hz~3kHz特长波4甚低频(VLF)3kHz~30kHz甚长波5低频(LF)30kHz~300kHz长波6中频(MF)300kHz~3000kHz中波7高频(HF)3MHz~30MHz短波8甚高频(VHF)30MHz~300MHz超短波9超高频(UHF)300MHz~3000MHz分米波微波波段10特高频(SHF)3GHz~30GHz厘米波11极高频(EHF)30GHz~300GHz毫米波12超级高频300GHz~3000GHz亚毫米波对于卫星通信,由于卫星处于距地面几百km到几万km之间的一个高度,电波要穿过大气的电离层、平流层、对流层等,使电波的传播特性非常复杂。理论和实验表明,0.3-10GHz频带内的信号,大气传输损耗小,电波适于大气层传播。2.1.2无线电导航信号传播特性无线电导航信号是指携带了导航信息的无线电信号,其传播特性既有和一般无线电波相同的地方,也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介绍无线电导航使用频段中一般的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知识,而后在此基础上再介绍一些对无线电导航信号有明显影响的传播问题。(1)无线电导航使用的主要频率范围到目前为止无线电导航主要使用的频率范围为(10kHz~20GHz),在这个范围内,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系统如表2-3所示。表2-3无线电导航设备主要使用频段序号名称频率范围研制时间原理备注1奥米加(Omega)10kHz~14kHz1960年相位双曲线超远程2台卡(Decca)70kHz~130kHz1944年相位双曲线近程3罗兰-C(Loran-C)90kHz~110kHz1957年脉冲相位双曲线远程4罗兰-A(Loran-A)1750kHz~1950kHz1943年脉冲双曲线中程5罗盘(RadioCompass)100kHz~1750kHz1912年振幅式近程6伏尔(VOR)108MHz~118MHz1946年振幅相位式近程7仪表着陆(ILS)航向:108MHz~118MHz下滑:329MHz~335MHz1939年调制度差着陆引导8地美依(DME)962MHz~1213MHz四十年代脉冲测距近程9塔康(Tacan)962MHz~1213MHz1952年极坐标定位近程10微波着陆(MLS)5031MHz~5090.7MHz时间基准波速扫描着陆引导11多普勒导航(DoPpler)8000MHz~13500MHz1954年多普勒测速、推算自主式12精密引进雷达(PAR)10000MHz左右测角/测距着陆引导13卫导(子午仪)Transit(NNSS)149.988MHz~399.968MHz1964年多普勒测距差全球定位14全球定位系统(GPS)1575.42MHz~1227.60MHz1994年星座布满定时、测距多普勒测速全球定位15各种雷达300MHz~20000MHz测角/测距近程中程(2)无线电波传播的基本类型地波,自发射天线辐射出来后沿近地面传播的电波称为地波,它包括地表面波,地面直达波,地表面绕射波。频率比较低的电波,如长波或超长波一般都利用地波为基本传播形式,地波传播其场强和相位比较稳定。天波,自发射天线辐射出来后被高空电离层反射回来的电波称为天波。一般只有中长波段的电波才被电离层反射,利用天波可扩大导航工作区,但精度比地波差,因为天波受电离层变化影响大。直达波,自发射天线辐射出来后按直线路径直达接收点的电波称为直达波。超短波段以上的导航系统,一般均利用直达波。(3)电波在自由空间(或在真空中)中的传播自由空间是一个无限大,无任何介质的空间,这是电波传播的最理想空间,在这种条件下,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有下列三点:a.电波传播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其数值等于光速。b.电波传播路径是直线。c.电波传播的路径损耗(或衰减)与功率密度的发散有关。如一个点源发射的球面波,其功率为,沿径向周围均匀传播,在r处的功率密度S为:(2-8)电场强度有效值,波阻抗。可见,电场强度与传播路径长r成反比。如果发射天线有方向性,且方向性系数为,则在最大辐射方向r处,场强最大:(2-9)若在距发射天线r处有一个接收天线,其有效面积为(由天线理论引用),其中,为接收天线增益系数,为工作波长,则接收天线的接收功率为:(2-10)式中,,为发射天线增益。当时,无损发射天线的输入功率和无损接收天线的输出功率之比反映了自由空间传输损耗情况,通常定义自由空间的传输损耗为:(2-11)的单位为dB。由此可见,自由空间电波传播的损耗只与路径长r和波长λ有关。(4)非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非自由空间中的电波传播情况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分析,将其分成均匀媒质中和非均媒质中两种情况。在均匀媒质中电波传播路径是直线,传播速度V是恒定不变的,其值为:,通常一般媒质中相对导磁率为1,所以V为:,式中,为媒质相对介电常数,一般>1。可见,电波在媒质中传播其速度低于光速c。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损耗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引起的,一是和自由空间中传播一样功率密度的扩散性损耗,二是媒质吸收性损耗,由它引起的衰减因子A定义为:(2-12)其中,是的模,是其相位。,分别是在相同距离、相同发射功率与工作频率条件下,同一接收点接收的均匀媒质传播的场强和自由空间传播的场强。所以均匀介质中的传输损耗为:(2-13)在非均匀媒质中电波传播的速度,路径、损耗都是随媒质的特性变化而变化,其速度变化由式显而易见;而路径和损耗变化可就复杂得多,因为媒质的不均匀可能是同一媒质的不均匀,也可能是通过不同的媒质,可能是缓变性的不均匀,也可能是突变性的不均匀,还可能是随机变化的不均匀,实际环境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这种条件下,电波传播的路径肯定不是直线的,它可发生折射、散射、绕射、反射等类似光学中的现象,其折射和反射的规律如图2-11所示。图2-11电波折射与反射示意图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为:(2-14)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为:=。绕射一般在波长比较长的频段内发生,其绕射能力可用菲涅耳效应分析。散射只有在媒质中出现局部区域不均匀突变情况下发生,导航中不能利用这种传输方式(通信中可用)。不均匀媒质中的传输损耗问题,除了扩散性损耗与前面分析的相同之外,媒质本身引起的损耗既和工作频率有关,又和具体系统利用的传播方式有关,这儿综合性的介绍两点,即衰落现象及传播干扰噪声。衰落现象是指信号电平(或传输损耗)随传播媒质随机变化而随机起伏的现象。它分为吸收型衰落和多路径干涉型衰落两类,前者是由于媒质对电信号的能量吸收(媒质电参量变化)变化引起的,后者是由于同源信号经过不同路径(如直达的、反射的等)到达接收点时,由于各分量幅度、相位的随机变化引起的合成信号幅相变化的结果。吸收型的衰落一般变化较慢,而且常和自然界变化规律相伴随,如白昼和夜晚,日出、日落期间,雨雪等;多路径干涉型变化有快慢两种,它主要和路径变化有关,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过,一般对运动载体上的设备,它的变化与运动速度和路径变化直接有关,通常是较快的。传播干扰噪声是指某一系统的电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媒质自身的电磁环境(一般不含人为干扰)引入的噪声,它对信号起干扰作用,它等效于把有用信号又增加了传输衰减。上面分别介绍了不同情况下的电波传播情况,尽管实际环境确是复杂,但在工程应用中可视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简化,以便于实际应用。这儿把实际应用中的简化原则归结如下:在近程传播范围内,电波在大气层中的传播,除非特殊情况,一般可认为电波传播速度近似为光速,传播路径可近似为直线,传输损耗只与路径和波长有关。在远程和超远程范围内(如OMEGA,GPS),电波传播的速度和光速有区别,传播路径也不能近似为直线,传输损耗也复杂化了,通常这种情况需引入相应的修正量或校正方法。(5)大气层结构及对电波传播的影响无线电波的主要传播空间是地球表面以上空间(只有甚低频才能深入地下或水下有限深度,如OMEGA信号能下海水约20m),从地面至约1000km高空称为大气层,在1000km以上由于气体密度极低视为真空状态。大气层由下至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对流层是最靠近地面的一层,赤道附近上空约厚20km,在两极区约10km,这一层所含大气总质量的80%左右。该层大气物理特性比较活跃而化学特性比较稳定,气压,温度随高度增高而下降,顶部气温约“-70℃”,它是构成地面上气候的主要因素。平流层是对流层顶部以上到约60km的一层,该层中气体的对流运动较弱。其中对流层顶至高度约25km处是一个温度约“-60℃”的恒温层,25km至60km之间,气温随高度迅速上升。电离层是平流层顶约60km高以上至高度约1000km一层。该层气体密度,压力很小,也不是单调变化,根据观察,可分为四层,即D、E、F1、F2层。D层是电离层的最低层,高度从约60km至约80km之间。该层电子密度较大,碰撞频率高,对无线电波的吸收较大。该层只有白天存在,而夜间消失。E层是高约85km~140km的一层。该层的电子密度比D层的约大100倍,夜间不消失,只是密度降低。F1层是高约140km~200km的一层,该层电离情况与太阳活动关系很大,白天存在,晚上基本消失。F2层是高约200km~1000km的一层,在约300多公里高,密度最大,一昼夜间频繁变化。因为气体电离是太阳光照引起的,所以昼夜变化,季节变化,太阳活动等对电离层影响很大。通常在太阳正常照射下,各层电子密度随高度变化的规律如图2-12所示。严格说来,大气层对电波传播的影响属于非均匀媒质的影响,而且是各向异性,非常复杂,一般情况下对流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折射效应;而电离层的影响既有折射,又有反射,还有强的吸收,它们的表现程度与频率有很大关系,折射和反射还与入射角有关(类似光学)。通常30MHz以上的超短波和频率以上的电波通过电离层进入宇宙,不被电离层反射(但是通过时有折射效果)。另一方面,一般认为,中长波不能通过电离层,反射后形成天波。图2-12电离层中电子密度随高度变化(6)直达波传播特性直达波有时也称视距波,是超短波和微波的主要传播方式,它除了易于受障碍物遮挡反射外,其传输距离不仅与信号场传输损耗有关,还与可视距离有关。在距地面高度有限的两点间,可视距离或最大作用距离Dmax,通常可用下式计算(见图2-13)。(2-15)(2-16)其中,Dmax的单位为km,H1、H2分别为收发天线离地面高度,单位均为m。式(2-15)是以地球平均物理半径为半径的地球模型推出来的,计算结果在一般情况下与实际相比偏小一点;式(2-16)是以标准大气条件下,考虑了大气对电波产生的标准折射后,利用等效半径作半径的地球模型推出来的,其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很接近(标准折射条件下等效半径是物理半径的4/3倍)。图2-13直达波最大可视距离2.2救生电台接收机与发射机2.2.1救生电台发射机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接收机各部分的作用:1:把接收天线接收的电磁波转换成调制电流;2:把来自天线的微弱已调电流加大;4:接收的不同频率的载波频率被转换为固定频率的中频信号;fL-fS=fI5:把固定中频信号进行加大(高增益、强滤波)6:用于调制而进行的检波(调制的逆过程)。2.2.2救生电台发射机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发射机各部分的作用:1:生成稳定频率的载波频率信号;2:减轻后极对主振级的影响;3:将主振级频率提升至期望值;5:基带信号转为适合信道传输特性的频带信号;4:逐渐加强输出信号激励功率;6:放大调整后的信号,以确保有足够的功率从天线发射。2.3甚高频通信原理机载救生电台大部分属于甚高频电台,亦称超短波电台。所谓VHF通信,是指人将vHF波段电磁波作为载波,将数据和声音调制为VHF载波进行无线通信的方式。VHF通信是通过电磁波的无线通信方式,以VHF波段中的电磁波为信息媒体,利用该空间中的传播方式和特性传递信息,空间中的电磁波通过时变磁场和时变场能量的交替变换进行传播。根据通信距离的不同,传播特性和波长也不同,电磁波的传播方式分为地面波,空间波,能见度波3种。电离层可以看作是高度不同的多个镜子,当一定频率的电磁波通过该镜子的反射时,该镜子的反射会传到很远的地方。该镜的高度取决于大气电离的程度,随时变化白天大气受到强烈的太阳辐射,电离程度增加,电离层增厚,其中电子和离子活跃,电离层相对不稳定。夜间大气受弱日照影响,大气电离度低,电离层变薄,大气电离层中电子和离子的活性减弱,电离层相对稳定。但由于电磁波的频率不同,电磁波的厚度也不同。电磁波频率越高,电离层越厚,地面上反射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在高频通信电台中,夜间通信频率远低于白天通信频率。在相同的操作距离内,夜间通信信号的质量低于白天信号的质量。在实际应用中,高频通信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处于高密度,高数量的飞行指挥下。,高频站虽然不适合空管部门对航空通信可靠性的要求,但由于其作用距离远,结构比较简单,组装和组装容易等特点,高频通信站一直被用作紧急通信系统。波长为10米至1米的电磁波也称为米波,由于具有足够高的频率,因此直接穿透电离层,易被障碍阻挡。,因此只通过能见度波进行传播,但空管部分使用的VHF通信使用能见度波作为传播方式,受大气折射现象的影响,VHF电波的轨迹从直线变为曲线。如图2.2所示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表面是一个球体,如果地球表面是完全平坦的,应该考虑地球半径和地球表面曲率对能见度上传播的超高频电磁波的影响,电磁波在不同高度天线间视距传播的最远传输距离,可根据视距传播极限的计算公式计算:d是地球表面两个天线之间电磁波的极限传输距离为H1和H2,两个天线的高度,地铁单元,小于0.7d的区域分别称为亮区,视线传输电磁波可以不受阻碍地传播;从0.7天到(1,2-1.4)的d区称为半阴影视线传播电磁波只能部分传播,大于(1,2-1,4)d称为阴影区,从视线传播的电磁波被表面完全阻挡,根本无法传播。根据天线原理,为了更好的发射和接收空间中的电磁波,天线的长度一般大于或等于波长(λ)的1/10;根据上述公式得出了,电磁波频率越低,天线越长。比方说,一个人的声音频率是300-3400赫兹,其波长可以计算为8×10^4-10^8m。如果直接发射这个波段的电磁波,天线尺寸必须至少为8.8公里,那么这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可能的。因此,无线电通信中使用的载波频率很高。举个例子,在卫星通信中广泛应用的Ku波段卫星系统中,上行链路的载波频率一般为14ghz,下行链路的载波频率为12ghz。为了达到利用电磁波传输语音的目的,低频语音通信必须进行频谱变换调制到较高的频带上。在VHF通信中,控制器的语音信号实际上被调制到VHF频带的载波信号中进行传输。根据电磁波的宽度,频率和相位特性,调制方式可以分为宽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通过3种调制方式进行的振幅变更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调制解调电路简单,所以调幅在民航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民航VHF通信中,调幅被采用;在高频通信中,采用单边带调制;民航地空数据链系统也采用调幅无线电传输。2.4机载救生电台干扰原因分类无线电干扰是指大气,电磁环境,天气,人为因素等因素的干扰。无线电通信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状态或事实,会导致有用接收总质量的下降,损坏或阻碍。无线电干扰信号是指通过直接或间接耦合进入接收装置的信道或系统的电磁能量。这可能会影响无线电通信所需的接收信号,导致性能和质量下降,信息本身的错误或丢失,甚至与电阻失去联系。因此,一般而言,不必要的无线电信号会导致有用无线电信号的接收质量下降或恶化。实际上叫做无线电干扰。民航航空通信中常见的无线电干扰有五种,即同信道干扰,相邻干扰,带外干扰,相互调节干扰和拥塞干扰。。2.5本章小结本章系统详细分析了无线电信号传播的特性和原理以及甚高频地空通信的通信原理,传输方式和系统结构,干扰的影响与类型,本文正是针对此问题进行实例举证并分析解决方法第3章对救生电台的改进措施分析3.1对干扰的改进措施分析甚高频无线电的干扰较为复杂,在长期的实践中,主要有两类干扰源:互调干扰和同频干扰。以TA-7550VHF无线电分析为例,这个电台是九州机场和其他机场主要的空地通讯设备。3.1.1同频干扰同频干扰是指,在散列载波频率与有用信号的载波频率相同的情况下,没用无线电信号平滑地通过接收器的抑制电路形成干扰。放大并测量相同频率干扰信号和有用信号。接收机解调的信号包括干扰信号,并影响声音质量。严重的情况下,将无法识别声音信号。对于相同频率的干扰,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处理:一。设置接收器的灵敏度以增加噪声比阈值并抑制垃圾信号。噪声的频率与有用频率相同,但滤波器不去除噪声,但相同频率的噪声的电场强度一般较弱,因此可以通过设置噪声比来抑制噪声。SN比率(SNR)是有用信号功率与不需要的信号功率之间的比率,通常在VHF站用SQL表示。一般来说,SQL越大,噪音就越小,通信范围也就越窄。SQL越小,噪音越大,通信范围就越广。在实际的应用程序中,必须缓慢调整SQL以同时满足调用质量和通信范围。如果同频干扰信号具有较高的电场强度,则调整SQL不会抑制该信号。此时,从干扰素开始着手,分析,找出干扰素,尽量消除干扰。二。民航机场对电磁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无线通信应用的普及,机场周边的无线电设备,移动通信,有线电视,高压输电线,大功率发电机,建筑物等对电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信号如若受到干扰,需要尽快与市无线电监视站沟通,检测机场周边的电磁环境。对于不规则的音频干扰信号,需要进行主动监控和分析。如果记录足够清楚,可以为无线电管理部门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从而缩短损失周期。针对常规干扰信号,分析测量方向,确定干扰源位置,并与有关部门协商消除干扰源。三。为了规范无线电的使用,保护电磁环境,我国广播电台的使用必须取得无线电许可证。事实上,很多工作场所和业余人士缺乏使用无线电的法律意识,对电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为确保公司无线电部门的合法使用,务必在本地无线电管理部门制作文件,并注册广播电台地址,设备型号,频率和传输功率等技术参数。设备更新和升级必须使数据保持最新,确保信息能在最短时间内报告到位,以便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干扰源,迅速消除干扰源。3.1.2互调干扰当两个或多个干扰信号同时叠加在接收器上时,因为非线性的影响,两个干扰信号组合的频率可能精确地等于有用信号的频率。它还可以通过接收器以平滑的方式传输,以产生相互协调的干扰。九州机场的超高频天线,监视无线天线,对讲机天线都设置在塔上部,天线间隔狭窄。。在同一位置,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发射机,则可能产生互调干扰。发射机a发送的RF信号F1经发射机b的天线进入发射机b的功率放大级,然后与发射机的发射机频率f2互调产生第三频率F3。相反,在机器a中,这两个频率也被互调以产生F4,因此24个发射机在4个频率点发射射频功率信号,其中F3和F4是互调产品。在经常的检查中,发现互调干扰是最严重的无线电干扰。为了解决这种干扰,我们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通过增加相邻天线之间的距离来降低干扰信号的电场强度。。一般来说,接收机的噪声抑制电路能有效地阻止一般强信号在频带外的进入,但是,在强电场中,接收器会产生噪声和干扰。相邻天线之间的电场强度非常大,相互干扰。通过将天线之间的距离增大,可以有效地降低干扰信号的电场强度,从而减少干扰。可是,天线间的距离并非越大越好。我们必须考虑由于同轴供电线的增加而造成的电力损失。。我们知道,馈电线越长,传输信号的损耗就越大,这将影响信号的覆盖范围。因此,放大天线的间隔应该在适当的范围内,并且不能在满足降低干扰的要求的同时降低功率损耗。九州的超高频局发射后,妨碍了向邻近监视站的接收。把监视站的天线移到塔的另一侧,从VHF天线开始20?设置在25米远的地方。我们还选择了更好的同轴电缆以降低功耗。在这种改变之后,接收机的相邻信道的干扰场大大减弱,并且可以消除VHF站在传输时与监视站的串扰。2。如果增加天线间隔不能解决干扰,则尝试通过向无线电台输出端添加空腔滤波器来抑制干扰。空腔滤波器通过其良好的频率选择和滤波功能有效地抑制带外散列,并且在整个温度范围内稳定可靠。广泛应用于航空,宇宙,雷达,电视,无线等系统。使用腔体滤波器时,一定注意套管的良好接地,否则会影响带外抑制和平整度指标。。目前,中国国内的空腔带通滤波器主要由意大利OTE的PCF200和英国的PCF组成,规格满足以下要求:频率范围(MHZ):118到136插入损耗(db):2插入损耗(db):中心频率到0.4%f插入衰减20插入频率到1%f逆变器衰减20逆变器衰减20逆变器损耗以下:10db最大功率容量:100W主副的两台超高频广播电台相互干扰的现象,影响了地空通信的质量。在2个超高频电台的输出侧加入空腔滤波器,能有效地解决了干扰问题。。3.2其他原因改进措施以上文提到的CJT-2双频率救生电台为例,在调研中发现,该型电台的开关与舌簧管故障率达到了76%,如若遇到危险,将为飞行人员的救生带来极大隐患,经过批量排查后发现,主要故障原因为开关接触不良,舌簧管失效,晶体失效,滤波器性能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军代表室会同工厂通过反复调研.论证和试验,确定了对救生电台的改进方案1造成开关接触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单体微动开关kw5-oz可靠性低,簧片弹性不足、寿命短,工作开关的结构采用四只微动开关组合而成,容易造成开关工作不同步。改进措施是:用日本产的ABJ141061微动开关(该开关寿命可达一百万次)替代国产的kw5-oz开关。同时对工作开关的结构作相应的改进,由原来的四只组合改为两只组合。这样可大大提高电台的可靠性.原频置开关由每组2只舌簧管组成、此次改为每组1只舌簧管,增加电子开关的复合开关,井重新制定了舌簧管筛选办法,制作了筛选工装,对上机前的舌簧管进行100%的啼选、分档、提高舌簧管的一致性2严格晶体器件的老化筛选。将其老化周期由原来的三天增加至两个半月3电池的问题,拟与生产厂联系,督促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潍坊医学院《汽车液压系统与装置》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循环流化床机组运行与事故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中医药大学《销售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工程法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三下数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南京邮电大学《西南联大历史文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疫苗接种在减少传染病跨境传播中的作用考核试卷
- 皮革制品的塑料替代品与环境友好材料考核试卷
- 仁果类果树种植园气候变化应对考核试卷
- 疗养院护理临床教学效果评估考核试卷
- 5w2H分析法培训教材课件
- 《神州谣》课件 部编版二下 宁夏银川兴庆三小 刘静
- DGTJ08-2128-2021 轨道交通及隧道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施工技术标准
- DB33∕1021-2013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
- 中水、纯水系统简介
- 12 UG NX运动仿真基础
- (完整版)10KV配电室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 逻辑思维训练500题及答案
- 新安全生产法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 1.铝合金阳极氧化实用工艺及全参数理论指导
- 油库工艺流程及设备一览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