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能源汽车与锂电池行业研究报告_第1页
2023年新能源汽车与锂电池行业研究报告_第2页
2023年新能源汽车与锂电池行业研究报告_第3页
2023年新能源汽车与锂电池行业研究报告_第4页
2023年新能源汽车与锂电池行业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新能源汽车与锂电池行业研究报告目录一、新能源汽车市场预期转暖 PAGEREFToc357255490\h31、Tesla打开高端电动车销售市场 PAGEREFToc357255491\h32、新能源汽车的初步放量将使电池行业保证30%增速 PAGEREFToc357255492\h53、国内企业受益状况 PAGEREFToc357255493\h8二、锂电池技术革新分析 PAGEREFToc357255494\h111、重量大、充电慢:需要革命性的提升 PAGEREFToc357255495\h112、安全性:水体系、大容量有待突破 PAGEREFToc357255496\h123、高低温性能:多种提升思路 PAGEREFToc357255497\h13三、发展态势:政策有望加码,商业模式探索中 PAGEREFToc357255498\h151、生产端:通过燃耗要求鼓励新能源汽车 PAGEREFToc357255499\h152、消费端:根据节油率补贴 PAGEREFToc357255500\h163、租赁模式出现,利于销售局面打开 PAGEREFToc357255501\h18一、新能源汽车市场预期转暖1、Tesla打开高端电动车销售市场电动汽车的悲观预期释放完毕。前期各国政府均制定了较为激进的新能源汽车目标,而由于技术、安全、成本、配套等多方面的原因,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并未达到预期的速度。短期的2023年目标面临着被放弃(例如美国)或无法达到(例如中国)的结果,政府和产业界也开始收缩战线,谨慎对待电动汽车的发展。Tesla通过中高端市场成功打开销售局面。在现有的电池性能下,合理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必然对应着较高的电池成本,因此在性价比方面无法与传统汽车竞争。Tesla的电动汽车直接定位为豪车,通过外型、内饰、整车性能、控制界面等方面增强用户体验,产生了额外的附加值,吸引了中高端市场中的消费群体。Tesla的成功在于类似于iphone的高科技体验和销售模式。一,Tesla的副总裁为苹果公司的前任销售主管,在销售上采用了苹果式的体验店+订购直销模式。二,良好的售后,无过失电池保换保修,并在维修期间提供高配臵替代车。三、零首付贷款,10%的首付与美国政府的7500美元补贴抵消,63个月每月支出1300美元还贷,三年回购保值率50%。汽车业的下一个苹果?美国的多家机构均对Tesla寄予厚望,认为其将成为汽车业的下一个苹果公司,创造出额外80%的市场需求。不可否认的是Tesla在电动汽车的设计、整合方面远远领先于其他电动汽车企业,ElonMusk在三家企业上的传奇色彩也将反向推动Tesla的销售。2、新能源汽车的初步放量将使电池行业保证30%增速对于锂电池行业而言,只需有成功的电动车企业即可。在Volt、Leaf、Tesla的成功背后,依然有大量的电动汽车企业经营不佳,例如美国另外两家电动车公司Coda和Fisker均已陷入破产的境地,国内的电动汽车企业由于批量小也处于持续亏损中。但对于锂电池行业而言,不论有多少家电动汽车企业成为“先驱”,只需有企业成功即可带动锂电池产业链的成长,Tesla开始盈利使得市场借机重拾对于电动汽车的信心,对锂电池行业的持续增长预期获得加强。全球新能源汽车今年将有翻倍增长。根据BNEF的统计,2023年全球PHEV/EV销量在12万辆左右,2023年将达到22.5万辆左右(Tesla市占率9%)。重新对比Hiedge在2023年所做的预测,短期增速显然偏乐观了,但基于300款新能源车型的陆续入市,中长期的规模仍有可能达到之前的预测。锂电池产业链中的机会将由3C向EV转换。由于近两年智能和平板电脑使得锂电池行业维持了较高增速,汽车动力锂电池的贡献并不明显。(如果统一按照20Kwh/辆估算,2023年汽车动力锂电的占比约为5.5%,2023年将达到8%)但后续行业增长的主要来源将从3C向EV转换,锂电池行业有望长期维持30%的增速。结构性受益的公司也将由苹果、三星产业链转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3、国内企业受益状况国内锂电池材料的现状。国内在电解液和负极材料方面占有率较高,源于较低的技术壁垒。由于动力类正极材料及隔膜技术壁垒较高,国内短期内难以达到动力的技术要求,因此相关公司很难受益。电解液的原材料LiPF6刚实现国产化突破,预计销量将持续攀升,但价格已在快速下降。从Tesla的乐观延伸至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乐观。国内以BYD为代表的电动汽车企业,其动力电池及主要材料均以自产为主,供应商受益程度不大。以中航锂电为代表的动力电池企业,主要原材料均从国外采购。因此,国内电动汽车销量的提升,不代表会地域性的拉升国内的电池材料产业链。从产业链拆分机会。从行业性增长的角度来看,电解液和负极受益,但主要问题在于:1、对于动力电池的弹性不够;2、由于行业壁垒主要在于供应链体系、技术难度不高,因此大企业扩产及新进入者较多,价格和盈利能力难以长期维继。从技术突破的角度来看,国内的正极和隔膜存在跃升的可能,但难度较大。投资机会仍属主题性。因此未来一段时间,由国内外动力电池业务增长带来的业绩机会仍然比较小,以提升PE的主题机会和概念发掘为主。驱动的事件除了新能源汽车车型的推出和销量的提升外,还包括锂电技术和工艺方面的进展(提升动力应用的全面替代预期),国内外的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扶持政策变动等。二、锂电池技术革新分析Tesla将电动汽车的平台做了比较完备的整合,但并无实质性的技术突破。其动力电池组方面的核心在于宣传的18650小电池BMS系统安全有效,目前由于累计行驶里程不够,尚不能完全获得证明(Volt和Leaf由于入市时间较长,均已有起火燃烧事故)。目前来看锂动力电池需要克服的三个关键问题在于能重比、安全性和低温性能,在科研方面均有新的思路和成果,这些技术实现成熟和商业化应用仍然需要很长时间,但对于锂电池未来的性能跃升提供了乐观前景。1、重量大、充电慢:需要革命性的提升提升续航里程、压缩充电时间。锂电池在各种化学电池中已经属于能重比很高的类型,但应用于电动汽车仍然存在续航里程不够的问题。一方面需要降低电池成本以提升续航经济性,另一方面需要性能的跃升以突破空间限制。另外,电动汽车无法像传统汽车一样在几分钟之内完成充电,即使充电网络完备,使用的便捷性也受到影响。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发明微型锂电池。其原理是通过在微米级的电极线表面上进行自组装,得到了具有多孔结构的交错排列的微型正负极,其多孔结构优化了电池的性能。体积相比传统的锂电池缩小30倍,而充电速度快1000倍。如果此种技术能够商业化(并且成本增加不明显),未来消费电子产品的待机能力将有大的跃升,而电动汽车也完全有可能全部替代传统汽车。此前沿研究给能量密度的提升提供了突破性的思路。原有的研究大部分是基于目前锂电池的工业制造结构,进行正负极材料体系的选择,以求获得更好的性能。但实际上随着纳米制造和自组装技术的提升,控制更为精密的微观结构,以芯片的制造方式生产锂电池是完全可能的。2、安全性:水体系、大容量有待突破锂电池的燃烧爆炸问题一直是影响安全性的主要因素。燃烧爆炸原因在于:一、局部损坏和短路导致温度升高,有机电解液发生燃烧泄漏。二、几百上千块电池串并联,热管理和充放电管理BMS难度较大。复旦研究团队使用水体系锂电池。复旦大学的研究使用锰酸锂正极、在锂负极表面包覆高分子材料,解决了锂离子和水在低电位发生反应的问题,提升了85%的储电能力。此体系使用了硫酸锂的水溶液作为电解质,可避免传统锂电池的电解质燃烧问题。研究依然偏理论性,距离可能的商用还有很长道路。天津大学开发大容量电池。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为“大容量、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该技术首次将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和容错控制技术引入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和制备中,可制备400Ah的大容量圆柱电池。在降低BMS难度的同时,减重1/3。此技术已有商业化运作,但短期未见明显推广效果。趋势在于减少单体数量以降低管理难度。从动力电池包发展趋势上看,需在单体电池容量和BMS难度之间寻找平衡点。即使Tesla的BMS高质量,即使松下的18650电池有高一致性,也不可避免的要面临单体电池的频繁更换问题,这点与国内的锂电自行车面临的问题类似。因此国内在动力电池组方面并不推崇Tesla的小电池方式。3、高低温性能:多种提升思路锂电池用于电动车的另一障碍在于低温性能不好。在40度的环境温度下,锂电池放电电压和容量均有明显下降。国内外关于提高锂电池高低温性能的前沿研究较多。低温动力电池项目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研究人员通过采用纳米化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改性的负极材料、功能性电解液,优化电极工艺和电池结构设计,研发出低温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电池在零下40℃时的放电容量达到常温容量的90%。日本的固态锂电池具备更优的高低温性能。日本研究小组在《自然材料学》上发表文章,通过在锂离子导体上涂上一层晶体结构层,使得导电性能达到了液态锂电池的水平。可实现在-100℃到100℃之间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A123(现名B456)的下一代磷酸铁锂技术。A123在2023年公布了其下一代电池技术,低温下的功率性能和高温下的循环寿命均有明显提升,可达到一般锂电池寿命的2~3倍。虽然A123已破产被万向集团收购,其积累仍可对动力电池行业的技术进步继续产生贡献。三、发展态势:政策有望加码,商业模式探索中随着2023年底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到期、2023年初雾霾天气的加剧,业内对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方案延续、调整或加码的预期增强。对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和实行强制措施的期望增加。租赁模式的探索可能给新能源车的推广带来真正的突破。1、生产端:通过燃耗要求鼓励新能源汽车3月五部门联合发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办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2023年和2023年我国乘用车产品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和5.0升/百公里的目标。考核中对于EV/PHEV有明显方向性倾斜,在核算基数上有最高5倍的加成。车企将通过提升PHEV/EV产量达到燃耗指标。虽然核算办法中没有规定未达标的惩罚措施,但由于结果每年公示,对于企业的形象显然有直接影响。假设燃油车燃耗不变,企业每生产万辆燃耗7.5升/百公里的乘用车,需生产174辆EV/PHEV,才能满足6.9升/百公里的综合燃耗要求。因此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对车企来说将不只是概念,而需有实在的生产数量,这将反向推动消费端的普及速度。2、消费端:根据节油率补贴主要城市均有补贴政策。除了2023年底前国家推行的PHEV、HEV补贴5/6万的措施外,各地亦有不同的地方补助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原因包括使用不方便,补贴资金不到位等等。短期来看,在新的补贴方案出台之前,私人的购臵仍然将保持上半年的冰冻状态。补贴政策将更倾向于节油减排效果。根据工信部的透露,新的补贴政策将根据整车自重,按照节油率划分十六档,争取措施能在上半年出台。我们认为其意义类似于光伏行业的“初装补贴改为度电补贴”模式,通过考核整车的节油效果,达到真正补优补强的目的,而非一刀切的扶持。公共领域的推广力度有望加大。受到PM2.5事件的倒逼,汽车尾气排放治理的紧迫性提升。我们预计下一步的推广重点仍将在于政府易掌控的公交、出租、公务、物流领域,新能源汽车在这些领域中的渗透率将有所提升(纯电动及混动公交累计销售约两万辆,渗透率4%;出租车领域不足1%)。比亚迪期待打开更大的电动车市场。比亚迪E6电动车已有800台在深圳作为出租车运营,其中里程最长的已接近30万公里,电池品质和耐久性得到充分验证。预计后期E6电动轿车和K9电动大巴将在国内公共领域打开更多的销售市场,同时在海外实现销量的突破。3、租赁模式出现,利于销售局面打开租赁模式在部分城市开始推广。虽然政府可通过生产端要求、消费端补贴的方式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产销,但并未解决其技术和安全问题,私人购臵仍然面临困境。近期租赁模式开始被合肥、杭州、上海等地采用,有望短期内推动销量的提升,并与充换电设施的建设形成正反馈。租赁模式的优势。对消费者来说,购臵新能源汽车经济性不如传统汽车、程序复杂且使用高风险,但以1000~2023元/月的价格租赁使用几个月时间,即可尝新又不需付出高额的一次性成本,非常具有吸引力。对整车及电池企业来说,原本面向的是市场分散且有限的消费者,销售成本高而销量有限;在租赁模式中则面向的是有批量采购需求的整车租赁公司,可以一次性的确认销售。对政府来说租赁模式更容易管理和发放补贴,并帮助提供融资支持。因此,新能源汽车的租赁模式与Solarcity的光伏租赁类似,都是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挖掘更多的市场潜力,我们看好这种模式在国内的发展。

2023年环保行业分析报告2023年5月目录一、总体净利增速达30%,水处理板块表现最突出 PAGEREFToc356759998\h31、2022年总体净利润增长达30%,2023年一季度相对平稳 PAGEREFToc356759999\h32、水处理板块表现最突出,节能板块增长依然落后 PAGEREFToc356760000\h4二、水和固废龙头企业增势良好,大气治理等待政策推动 PAGEREFToc356760001\h101、水和固废龙头保持持续增长,一季度情况相对平稳 PAGEREFToc356760002\h102、水及固废处理企业业绩较好,大气和监测企业等待政策推动 PAGEREFToc356760003\h123、主要环保公司年报及一季报情况汇总 PAGEREFToc356760004\h15三、盈利能力变化情况 PAGEREFToc356760005\h191、2023年毛利率稳中略降,净利率各季度波动较大 PAGEREFToc356760006\h192、2023年费用控制较好,2023年一季度费用率提升较多 PAGEREFToc356760007\h203、碧水源资产收益率继续提升,期待后续资金使用带来效益 PAGEREFToc356760008\h22四、关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预收、存货等各项变化 PAGEREFToc356760009\h23五、投资建议——关注政策及订单催化剂 PAGEREFToc356760010\h25一、总体净利增速达30%,水处理板块表现最突出1、2022年总体净利润增长达30%,2023年一季度相对平稳2022年,环保公司整体实现营业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26%,营业成本157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归属净利润合计30亿元,同比增长30%。2023年一季度单季,环保公司整体实现营业收入36亿元,同比下降0.54%,环比减少57%;主营业务成本25亿元,同比下降4.3%,环比减少59%;归属净利润合计4亿元,同比增长10%,环比减少71%。环保公司2023年总体净利润增长速度达到30%,总体增长情况好于其他行业,也符合市场预期。而2023年一季度,环保公司总体增速表现相对比较平稳,总营业收入和去年基本持平,成本和费用的下降促进了净利润的增长。从历史来看,一季度历来是环保工程公司收入确认的低点,因此,平稳的表现也属于预期之中。对于板块后续的增长,我们认为,2023年各项政策将逐步落实,治污力度加大,对与环保企业2023年的盈利增长仍是可以充满信心的。2、水处理板块表现最突出,节能板块增长依然落后根据各公司主营业务的类型,我们将目前主要的环保上市公司分为环境监测、节能、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及固废污染治理五大板块,对各个板块盈利增长情况进行。为了更好地说明各板块增长情况,我们在板块分析中对以下几处进行了调整:(1)由于九龙电力2023年电力资产仍在收入和利润统计中,因此大气污染治理板块中我们此次仍暂时将其剔除,2023年二季度开始将其并入分析;(2)盛运股份目前收购中科通用的重组进程尚在推进,目前盈利中并不是环保资产盈利状况的体现,因此等待重组完成后,我们再将其纳入固废板块中统一讨论。2023年,大气污染治理板块在所有环保公司中收入占比仍然最大,主要是由于目前上市公司中,大气污染治理的企业最多,其中还包括了成立时间较长、发展比较成熟的龙净环保。但从净利润占比来看,水污染治理、固废处理板块均开始超越大气治理板块,水和固废处理领域相关企业盈利能力还是较强的。而从2023年一季度各板块收入和利润的占比情况来看,水处理板块收入和利润的季节性波动相对明显,一季度是全年业绩低点。而固废、和大气治理板块的季节性波动相对较小。从收入和净利润增速来看,固废处理板块和水处理板块仍然是净利润增长相对最高的,而其中水处理板块表现尤为突出,2023年、2023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速都大幅领先于其他板块。水处理一直是环保行业中最重要的一部分,2023年,经济形势相对低迷,但对以市政投入为主的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影响较小,水处理板块中的碧水源、津膜科技收入和利润增长形势都较好。而其中的工业水处理企业万邦达、中电环保等,由于之前基数较低,也在2023-2023年有了良好的业绩增速。在所有板块中,节能板块增长依然落后,受宏观经济不景气影响较大。大气治理板块2023年、及2023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速依然偏慢,需要等待后续的政策落实推动业绩提升。而环境监测板块发展则逐步平稳。大气污染治理:2023年,板块实现营业收入71.3亿元,同比增长24%;营业成本53亿元,同比增长28%;归属净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12%。2023年一季度,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24%;营业成本8.9亿元,同比增长23%;归属净利润0.94亿元,同比增长5.5%。固废处理:2023年,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9.9亿元,同比增长18%;营业成本24.7亿元,同比增长15%;归属净利润7.6亿元,同比增长38%。2023年一季度,板块实现营业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9%;营业成本5.5亿元,同比增长16%;归属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3.5%。水污染治理:2023年,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0亿元,同比增长64%;营业成本19亿元,同比增长75%;归属净利润7.8亿元,同比增长53%。2023年一季度,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40%;营业成本3.3亿元,同比增长54%;归属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工业水处理板块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60%;营业成本7亿元,同比增长70%;归属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28%。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65%;营业成本1.3亿元,同比增长67%;归属净利润0.24亿元,同比增长30%。节能:2023年,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36%;营业成本10.6亿元,同比增长45%;归属净利润2.4亿元,同比减少4.6%。2023年一季度,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同比下降3%;营业成本1.7亿元,同比下降2%;归属净利润0.39亿元,同比下降1.8%。环境监测:2023年,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15%;营业成本6.9亿元,同比增长18%;归属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9%。2023年一季度,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17%;营业成本1.2亿元,同比增长21%;归属净利润0.24亿元,同比增长10%。二、水和固废龙头企业增势良好,大气治理等待政策推动1、水和固废龙头保持持续增长,一季度情况相对平稳从各家环保公司2023年度业绩情况来看,水、固废领域的两家龙头公司桑德环境、碧水源增长势头依然良好。在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阶段,龙头公司具备品牌、规模优势,发展思路清晰、市场拓展顺畅,经营状况也相对稳定,可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此外,天壕节能、永清环保2023年业绩增速也较为亮眼。而从2023年一季报情况来看,环保公司利润增速大多不高,一季度历来是工程公司收入和业绩确认的低点,其中桑德环境业绩季节性波动相对较小,凯美特气和国电清新则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2023年一季度利润增速达到较高水平。此外,目前收入增速高于成本增速的公司仍然较少,大部分公司由于新业务拓展、异地扩张、或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影响,都面临成本上涨的压力。从长期趋势来看,各环保公司还将抓住产业发展的机会大力拓展新市场,而且随着环保市场参与主体的增加、竞争加剧,毛利率还存在下降的可能性。2023年收入增速高于成本增速的公司:雪迪龙、桑德环境、九龙电力、东江环保。2023年一季度收入增速高于成本增速的公司:九龙电力、龙源技术、国电清新。2023年及2023年一季度收入增速均显著低于成本增速的公司:先河环保、凯美特气、燃控科技。2023年收入和净利增速均较高的公司:天壕节能、永清环保、桑德环境、碧水源。2023年收入和净利增速较低的公司:易世达、三维丝。2023年一季度收入和净利增速均较高的公司:桑德环境、凯美特气、国电清新。2023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速较低的公司:先河环保、易世达、永清环保、三维丝。2、水及固废处理企业业绩较好,大气和监测企业等待政策推动从2023年年报情况来看,水处理、固废处理企业业绩基本都符合或略超预期。监测、节能、大气治理板块企业业绩大多低于预期。我们认为,2023年,整体宏观经济环境较为低迷,与工业企业相关的投入、污染治理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而水处理、固废处理作为环保板块中占比最大的两个细分领域,多以市政投入为主,污染治理监管也相对更加到位,因此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波动小。相比之下,节能板块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最大。而大气治理和监测企业则受政府换届、治污政策推动的影响较大。2023年,随着政策的落实和推动,大气治理和监测企业的业绩应有望得到改善。从2023年一季报的情况来看,一季度历来是环保工程类公司收入确认低点,因此对其业绩预期普遍也较低,2023年一季度的收入结算也没有太多亮点。部分企业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2023年增速表现相对较好。部分企业的利润增长来自于募集资金带来财务费用的减少、或管理销售费用的控制。还有部分企业去年留下的在手订单结算保障了一季度的增长。环保公司全年业绩的兑现情况还需等待后面的季度表现再判断。2023年年报业绩略超预期的公司:桑德环境(固废业务进展良好,配股顺利完成)、天壕节能(2023年新投产项目多,2023年贡献全年收益,还有资产处置收益)。2023年年报业绩符合预期的公司:碧水源(北京地区项目结算多,各地小碧水源持续拓展)、九龙电力(煤价下跌、脱硫脱硝等环保业务发展快)、中电环保(延期的核电、火电项目恢复建设)、雪迪龙(脱硝烟分监测系统增长)、津膜科技(水处理市场环境相对较好)、万邦达(神华宁煤烯烃二期、及中煤榆林两大项目结算)、维尔利(2023年新签订单较多,主要在2023年结算)、东江环保(资源化产品收入受经济周期影响下跌较多,但环境工程增加,费用控制)。2023年年报业绩低于预期的公司:国电清新(大唐资产注入滞后、托克托运营电量减少)、龙源技术(低氮燃烧结算进度慢、余热项目少)、龙净环保(增速较以前快,但低于业绩快报发布后的市场预期)、聚光科技(环境监测市场需求滞后)、凯美特气(项目延期、工程机械制造业开工率不足)、天立环保(毛利率大幅下滑)、易世达(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拓展慢)、三维丝(收入下滑、费用大幅增加)、永清环保(重金属治理项目增加带动利润增长,但低于年初100%增长的预期)、先河环保(利润率下滑较大)。2023年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的公司:碧水源(一季度平稳)、桑德环境(固废业务进展良好、财务和管理费用下降)、国电清新(大唐部分脱硫特许经营资产并入)、聚光科技(费用控制加强)、雪迪龙(2023年留下在手订单增多,财务费用下降)、天壕节能(电量稳定、财务费用下降)、九龙电力(电力资产剥离、环保业务增长)、万邦达(烯烃二期及中煤榆林两大项目继续结算)、中电环保(规模扩大、但费用上升也较快)、凯美特气(2023年基数低)、津膜科技(一季度平稳)。2023年一季报业绩低于预期的公司:龙源技术(一季度是结算低点)、龙净环保(一季度是工程结算低点,但订单增速良好)、东江环保(资源化产品收入受经济周期影响下跌较多)、永清环保(重金属业务同比去年减少)、天立环保(一季度新疆等地工程无法施工,利润率下滑也较大)、维尔利(2023年受政府换届影响,新签订单少,影响2023年结算)、先河环保(竞争加剧,利润率下滑)、易世达(受上游水泥行业景气下滑影响大,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拓展慢)。3、主要环保公司年报及一季报情况汇总三、盈利能力变化情况1、2023年毛利率稳中略降,净利率各季度波动较大2023年及2023年一季度,从环保公司总体来看,毛利率基本稳定,2023年全年略有下降,而2023年一季度提升较多,我们分析主要是由于一季度九龙电力和国电清新两家公司的业务结构变化促进了整体的毛利率上升,其他公司毛利率基本是稳定的、或略有下降。而净利率在各季度间的波动相对较大,在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环保企业市场拓展和产业链延伸的积极性很高、人员扩张也相对迅速、资金支出较多,因此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都会存在一定波动。毛利率上升较多的公司:九龙电力、国电清新。毛利率下降较多的公司:碧水源、天立环保、龙源技术、富春环保、易世达、燃控科技、先河环保、中电环保。净利率上升较多的公司:九龙电力、国电清新、东江环保。净利率下降较多的公司:碧水源、龙源技术、先河环保、中电环保、聚光科技。2、2023年费用控制较好,2023年一季度费用率提升较多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项期间费用来看,随着募集资金的使用,部分公司的财务费用率已开始上升;销售费用率相对较为稳定,仅有少部分公司由于加大市场开拓促使销售费用率上升;而在企业不断人员扩张、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较多公司管理费用都呈现上升趋势;但也有部分公司由于股权激励摊销成本逐年减少,管理费用也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期间费用率总体上升较多的公司:龙净环保、三维丝、龙源技术、先河环保、聚光科技。期间费用率总体下降较多的公司:无。销售费用率上升较多的公司:龙源技术、先河环保、国电清新、雪迪龙、聚光科技。管理费用率下降的公司:桑德环境。管理费用率上升较多的公司:三维丝、龙源技术、燃控科技、先河环保、聚光科技。财务费用率:三维丝、碧水源、先河环保、天立环保、富春环保财务费用率上升。桑德环境2023年财务费用率上升,但2023年一季度配股资金到位后开始下降。3、碧水源资产收益率继续提升,期待后续资金使用带来效益从ROA、ROE情况来看,大部分环保公司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