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_第1页
第十章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_第2页
第十章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_第3页
第十章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_第4页
第十章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向战斗在煤矿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

教学目的1、掌握矿工自救的方法2、掌握矿工互救的方法3、熟悉现场急救的方法教学重点1、矿工自救的方法2、矿工互救的方法3、现场急救的方法

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救护队员不可能立即达到事故现场,现场人员如能在事故发生初期,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正确地进行自救和互救,可以有效的减少事故的危害程度,减少人员伤亡。

现场急救的要求:及时、正确、熟练、坚持。

主要内容:1、井下救护常识。2、避难硐室及自救器知识。3、井下急救技术。一、入井人员救护须知1、熟悉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2、熟悉矿井的避灾路线和安全口。3、掌握避灾方法,会使用自救器。4、掌握抢救伤员的基本方法及现场急救措施。

二、自救与互救的概念

1、自救

:发生灾变事故时,灾区人员避灾和保护自己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2、互救:在有效自救的前提下,妥善救护他人的措

施和方法

井下救护常识三、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

的行动原则

行动原则:(1)及时报告:汇报要清楚。

(2)积极抢救:应在自身安全前提下。(3)安全撤离:当不具备抢救条件或危及人员安全的时侯。

(4)妥善避灾:人员在灾变现场无法安全撤出。

四、发生各种事故自救方法

1、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的自救措施

(1)沉着冷静,迅速背向气流的方向,脸朝下,头贴地,用湿毛巾捂住口鼻。(2)未受到直接伤害的人员,应立即佩带好自救器,撤离灾区。(3)在进风侧的人员要逆风撤出,在回风侧的人员,要设法经最短路线撤到新鲜风流中。(4)

暂时不能撤出时,要互相协助,把重伤员移到较安全地点待救。附近有避难硐室时,可进入暂避,并在外面留有标记,静卧待救。2、发生火灾事故时的自救措施(1)首先要尽最大可能迅速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2)无法救灾时,应迅速佩带好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嘴鼻,按避灾路线撤退。(3)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应迅速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去。如距火源较近而且确认越过火源不会有危险时,也可迅速穿过火区撤到进风侧。(4)遇有浓烟情况下,应准确地辨别方向,俯下身,摸着铁道或管路往外撤。(5)如果无法躲避灾区时,则躲入避难硐室,静等救援。3、发生透水事故时的自救措施

(1)迅速撤往突水地点以上的水平地段。(2)行进中,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及其他固定物体,防止冲倒。(3)迷失方向时,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4)出口被堵塞时,应设法设置挡水墙等,向堵头上山暂避待援。(5)透老空水时,应带好自救器或用用湿毛巾将嘴鼻捂住。(6)竖井撤退爬梯子时,应保持秩序。4、掘进冒顶被困人员的自救措施(1)正视现实、沉着应对、保持体力。(2)有计划的使用水、矿灯和食物。(3)发出有规律的求救信号。(4)加固和维护人员躲避处支架。(5)有条件时打开压风管,输送新鲜空气。(6)保存体力,尽量减少氧气消耗量。5、采煤工作面冒顶事故自救措施(1)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2)遇险时要靠煤帮贴身站立或到木垛处避灾。(3)遇险后及时发出呼救信号(4)遇险人员要积极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5)保存体力,尽量减少氧气消耗量。

6、斜巷人行车断绳的自救措施(1)发现人行车运行情况异常时,应紧握车内的坐椅靠背或扶手(2)人行车运行时,乘车人员严禁跳车。(3)当断绳时,防坠器应自动发生作用,如果失灵,跟车工应手动操作停车。7、斜巷跑车时的避灾自救措施(1)发生跑车时,要立即进入避难硐室。规程规定:倾斜巷道每25米要设一个躲避所。(2)来不及进入躲避硐事时,应靠巷帮或两支架间贴帮避难;巷道很窄时,可抓住棚梁将身体向上收缩,使奔跑的车辆从下部通过。(3)在斜巷中敷设有管道时,也可钻到管道下面贴帮避灾。(4)巷道中有水沟时,应趴在水沟中避灾。(5)

在任何情况下,切记不得上下奔跑。

8.避难硐室避难注意事项

(1)进入硐室前,留下明显标志。(2)保持安静。(3)只留一盏矿灯照明。(4)发出呼救信号。(5)团结互助,坚定信心。(6)被水堵在上山时,不要跑出探望。(7)看到救护人员后,不要过分激动。事故现场负责人救灾组织

总之,现场负责人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充分发挥现场组织作用,根据环境特点,担负起救灾职责,积极进行救灾工作,应做到:

1、认真组织2、沉着冷静3、遵循原则4、随机应变5、及时联络6、团结互助避难硐室及自救器知识

一、避难硐室

避难硐室是供人在遇到是故事无法撤退而躲避待救的设施。主要有两种:

1、永久避难硐室:

设在井底车场附近或采区工作地点安全出口路线上,要求严密不透气,有供气设备、自救器、药品、饮水、电话等。

2、临时避难硐室:是避灾人员利用独头巷道、硐室和两道风门之间的空间临时修建的,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侵入。二、常用自救器知识案例:煤矿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种伤亡是最令人惋惜和心痛的,那就是本有逃生机会,但却由于不会正确使用自救器而造成死亡。2003年5月,重庆市松藻矿区某煤矿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事故当班有16名工人入井,入井时都携带着自救器。在千米长的回风巷回撤管道,由于采空区自燃发火,密闭墙漏气,致使大量一氧化碳涌入作业巷道,造成当班的16名工人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发生后,虽然救护队员全力抢救,但最终只救活了4人,有12人因中毒过深而死亡。当救护队员抬12名死者的尸体时,发现自救器就在离他们遇难地点2米左右的地上,但没有动用过的痕迹。据因为距离漏气点较远而幸免于难的4名工人回忆,他们在作业过程已感到头昏脑胀全身无力了,但由于缺乏安全知识、不会使用自救器,没有立即逃生和使用自救器进行自救,从而丧失了自我逃生的机会。

二、常用自救器知识

一)自救器的种类:

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化学氧和压缩氧)。二)过滤式自救器1、作用:过滤式自救器只能将一氧化碳变为二氧化碳,避免一氧化碳中毒呼吸保护器。2、使用条件:一氧化碳浓度小于1.5%;氧气浓度大于18%的环境。3、使用特点:自救器是一次性的,使用时间为40~60分钟,氧气来源于井下巷道。常见自救器种类我国目前生产的自救器,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大类,其中隔离式又分为化学氧隔离式和压缩氧隔离式两种。4、过滤式自救器的佩戴方法和顺序

(1)取下护套。(2)开启扳手。(3)扔掉外壳。(4)咬住牙垫。(5)戴上鼻夹。(6)戴好头带。(7)戴好矿帽。(8)撤离灾区。5、使用过滤式自救器的注意事项1)当发现有火灾或瓦斯爆炸现象时,必须立即佩用自救器,撤离现场。2)使用过程中吸气时会有干、热现象是正常的,切不可因干热感觉而取下。3)撤离时要求匀速快步行走4)中途不允许取下鼻夹、口具或通过口具讲话。5)必须在有效时间内撤离灾区。三)隔离式自救器1、自救器的选用原则:(1)对于流动性较大,可能会遇到各种灾害威胁的人员,应选用隔离式自救器。(2)煤与瓦斯突出的矿井必须用隔离式自救器。(3)其它情况一般选用过滤式自救器。

2、隔离式自救器防护特点:(1)可以防护所有有害气体。(2)人员呼吸的氧气有自救器供给,与外界无关。(3)使用时间为2.5~3小时。3、隔离式自救器的佩戴方法和顺序化学式:(1)开启扳手。(2)掰开外壳。(3)拔出鉄针(两手用力拉脱上下外壳,提绳将鉄针拔出,此时药罐碎,氧气生,气囊鼓)。(4)咬住牙垫。(5)戴上鼻夹。(6)戴好头带。(7)戴好矿帽。(8)套好背带。(把背带套在肩上,呼吸管贴身)(9)系好腰带。(将腰钩系在腰带上,防止自救器自由摆动)(10)撤离灾区。3、隔离式自救器的佩戴方法和顺序压缩氧式:(1)开启扳手。(2)掰开外壳。(3)打开氧气瓶(两手用力拉脱上下外壳,此时氧气瓶自动打开,用手拨动旋钮氧气出,气囊鼓)。(4)咬住牙垫。(5)戴上鼻夹。(6)戴好头带。(7)戴好矿帽。(8)套好颈带。(将颈带套在脖子上)(9)系好腰带。(将腰钩系在腰带上,防止自救器自由摆动)(10)撤离灾区4、隔离式自救器使用注意事项

1)佩戴前,应掌握其性能、特点和佩带方法。2)化学式自救器使用中壳体会发热,不可取。3)行走时不要惊慌奔跑,呼吸要均匀速度4~5千米/小时。4)自救器严禁碰撞,更不能当坐垫使用。5)自救器悬挂点的位置不得超过5米。6)严禁摘掉口具、鼻夹或通过口具说话。7)携带过程中严禁开启扳手。8)使用前气囊必须鼓起。(化学式必须充分反应,压缩式按动补给按钮1~2秒使气囊充气)9)过期的,失效的严禁使用。自救器的使用应做到:1、充分认识自救器重要作用,下井时必须佩带。2、在工作中注意保护自救器。3、使用时做到方法准确、熟练。4、上井后按规定及时交回自救器室。5、对已经损坏、失效的应急时更换。6、《规程》规定:库存的自救器有效期为5年、使用中的自救器有效期为3年,平时应注意维护检查保证完好。井下急救技术

现场急救的关键:抢救及时。现场急救搞的好,可减少20%伤员的死亡;人员受伤后,2分钟内进行急救的成功率可达70%,4~5分钟内可达43%,15分钟以后成功率较低。

一、现场急救技术内容:主要有: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创伤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和伤员搬运等。二、伤情判断及检查抢救顺序

1、判断伤情:(1)观察伤员是否清醒,对声音、光线及外来刺激是否有所反应。(2)然后检查心跳、呼吸和瞳孔三大体征。(摸、试、看、按)

(3)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2、检查抢救顺序

1)检查顺序:全面检查。头、脖子、胸部、腹部、骨盆、四肢、背部。2)抢救顺序:

先活后死、先重后轻、先易后难、先老后小。三、人工呼吸的方法对于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和外伤引起的窒息和假死状态,不能自主呼吸的用人工呼吸方法进行抢救,常用的方法有4种:

口对口吹气仰卧压胸法俯卧压背法举臂压胸法1、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方法

(1)将伤员送到新鲜风流中,仰面平放,背部垫起100-150mm。(2)救护者跪在伤员头部一侧,清理口腔异物,将舌头拉出。(3)采用头部后仰抬颈法疏通呼吸通道,一只手捏紧伤员鼻子,一只手掰开嘴。(4)

救护者先深呼吸一口气,然后紧贴伤员的嘴大口吹气。(5)

吹气完毕后要立即离开伤员的嘴,并松开伤员的鼻子,使其自己呼吸。(6)

照此,依次反复操作,有节律地每分钟做14-16次,直到伤员能够恢复呼吸为止。

注意:吹气的时间要短于自主呼吸的时间,使用于一切伤员。2、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操作方法

1)操作方法:

使伤员仰卧,救护者跪跨于患者大腿两侧,两拇指向里,四指向外,平放于胸部两乳头之下,借助身体重力下压其胸部,挤出肺部空气;然后除去压力,使患者胸部自然扩张,使空气吸入肺部。要求16~20次/分钟。

2)注意:胸部有外伤或So2、No2中毒者不能使用此法。3、俯卧压背人工呼吸操作方法

1)操作方法:使患者卧俯,面向一侧,头略向下低,一臂弯曲垫于头下;操作者跪跨于患者大腿两侧,两臂伸直,两手掌放在背部最低的一对肋骨上,手指分开,然后借助体重向前上方下压其背部,使气体排出肺部;两手松开除去压力,使患者胸部自然扩张,使空气吸入肺部。要求:14~16次/分钟,直至恢复自主呼吸。

2)注意:用力不宜过猛,以防肋骨骨折,多使用于溺水者。

4、举臂压胸法1)将伤员仰卧,肩胛下用衣物垫高。2)施救者跪于伤员头部两侧,双手分别握住伤员前臂腕关节处。3)把伤员手臂拉直过头平放,使其胸部被迫形成吸气状态。4)把伤员双手放回胸部下半部,肘关节曲成直角,微用力下压,使胸部缩小形成呼气。5)每分钟14~16次,反复进行直至恢复自主呼吸。

注意:此法不使用于胸肋受伤者。

四、心脏复苏术对于心脏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