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心理学_第1页
工业设计心理学_第2页
工业设计心理学_第3页
工业设计心理学_第4页
工业设计心理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设计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使用动机心理第三章、知觉与感知行动心理第四章、用户认知心理第五章、应用、方法与案例第六章实践课题工业设计心理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归纳应用实践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概念、发展历史以及工业设计心理学学生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另外让学生明确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学习设计心理学应该要掌握的内容和知识点。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我们进行设计的方法是什么?灵感、感觉???-----------在缺乏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时代在各学科都处于深入和综合发展阶段的今天,设计师的工作是:了解用户需求、了解用户审美、了解用户价值观、……深刻表现社会心理。第一章绪论---学习心理学对于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意义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科学自然科学:地理、化学、生物、医学等技术科学:机械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化工人文科学:社会学、心理学、艺术学第一章绪论---心理学概述心理学的发展1、古希腊心理学:psychologypsyche(灵魂)+logos(讲述)希波克拉底(气质学)-----苏格拉底-----柏拉图(灵魂与肉体独立存在)----------亚里斯多德(人通过经历掌握知识,心灵不是非物质的而是思想过程采取的步骤。现代认知、信息和人工智能理论的先驱。)2、现代心理学:产生于19c德国。1845年柏林自然学会,研究神经和精神过程-------1860年H.Helmholtz神经传递、色彩、视觉、听力和空间感(Young-Helmholtz三色理论)-----1874年E-Hering色彩四色说-----威尔汉姆.冯德WilhelmWundt(现代心理学创始人),强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为主,内省为辅。提出有意识的行为过程研究是心理学核心。研究意志行动的核心思想发展了后期动机心理学。第一章绪论---心理学概述3、美国心理学: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思想流”和“意识流”概念,发展后期教育心理学。4、行为主义心理学:俄国巴普洛夫IvanBavlov(条件反射学)----美国JohnWatson约翰.华生-----斯金纳B.F.SkinnerS—R(刺激—反应)5、格式塔心理学:1912年德国(gestalt:造型),认为人的视觉不是简单反映,而是重新造型的结果。又叫视觉造型心理学。认为知觉获得大于眼见,整体多于部分之和。发展了后期知觉、认知心理学。

6、弗洛伊德心理学:意识分为有意识、潜意识、无意识(最重要);7、儿童认知发展心理学:瑞士皮亚杰JeanPiaget第一章绪论---心理学概述8、生态知觉心理学:美国基布森(JamesGibson)人、人的视知觉与环境构成一个整体。视觉感官受行为动机作用,感知对象是主观愿望寻找的。affordance直接影响了设计理论:产品应该设计成使用户能够感知到为用户提供了行动条件的程度。9、工程心理学:对知觉和动作进行研究10、认知科学和认知心理学:批驳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大脑的行为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相应外界刺激。1967年美国UlricNeisser提出认知心理学定义:研究人怎么学习、构成、存储和使用知识。1979年诺曼等人:用计算机等手段对人思维和行动的客观研究。第一章绪论---心理学概述心理学对于工业设计的作用:设计的产品要适应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以人为本的设计人的生理特性人的心理特性人机工程学:劳动工作环境中人的生理特征;工程心理学:研究人的生理特征与机器操作的关系;设计心理学:从心理角度研究人使用产品的方便舒适度第一章绪论---学习心理学对于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意义在工业设计中用心理学可以解决的问题:1、用心理学把“以机器为本”的设计思想转变成“以人为本”;2、以心理学为基础、实验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为主要手段,建立设计调查方法,观察人们使用产品的操作过程,调查人们的知觉、思维和操作过程,调查用户的心理(价值观念、需要、操作方式、审美因素等);3、用心理学思维方法建立设计所需的用户模型(任务模型+思维模型),建立人---物关系;4、发展新的设计过程;第一章绪论---心理学在工业设计应用目的第二章、用户使用动机本章主要从理解用户使用产品的动机出发进行学习,了解影响使用动机的一系列因素:价值、需要、能力等等。深入理解不同用户的各种价值观念、思考如何通过调查发现并分析用户的需要。。。。。学会设计调查基本方法,进行用户使用动机调查。什么是动机?动机是人们做事情的基本出发点。人们操作各种产品、机器、计算机、工具也受动机支配,因此设计师应该了解用户的使用动机。用户为什么要用这种产品?他想用怎样的?想怎么用?用多长时间?……哪些因素影响动机?价值、需要、能力、生活方式、审美观念、习惯、条件、环境、社会期待、兴趣、信仰或信念、愿望……第二章使用动机价值:1、定义:某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是该核心文化保持的共同信仰和信念,认为某些目的、关系、活动、情感等的重要性,体现在信仰、追求、精神动力和动机等方面;2、不同文化的价值标准不同:认知标准、审美标准、道德标准;3、树立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性;第二章使用动机分析---价值观第一节价值价值观念在设计中的作用:1、农业社会设计的农具,这是最基本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的设计思想;2、工业革命以来,为了企业主的目的把工人当作机器一个功能部件来设计机器,这是以机器为本的价值观念的设计思想;3、当今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的设计思想:

(1)符合人的操作目的、知觉特征、认知特性、操作过程、评价方式等;

(2)把人的行动特征转换成机器的功能特性;对工业设计师来说,设计什么,怎样设计,首先要考虑和了解用户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决定了用户追求什么样的东西,怎么定位东西。案例:社会评论之美国人对汽车的价值观念复印资料第二章使用动机分析---价值观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对使用心理的影响我国近千年农耕社会价值观念,近百年来西方工业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冲击着我们,这一百年来我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着哪些变化??案例(各类家电、洗碗机)复印资料50年代核心价值观念:追求现代化80\90年融入多种价值观念:逐步实现现代化、享乐主义、人生存价值体现、效率、交流、物质主义……思考:21世纪80、90后的价值观念是什么?怎样通过调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评估新概念产品?怎样通过调查人们对产品的使用行为看待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怎样去了解用户对于某以产品的价值观念?怎样从用户的价值观念发现设计信息,并与产品的设计要求结合起来?第二章使用动机分析---价值观马斯洛八层需要层次: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认知欲望、审美1984奴廷Nuttin的四层需求(生物、生理、心理、社会范畴):1、人类固有的生长和发展中的基本动力;2、人与环境构成的基本互动关系;3、发挥人的特定作用;4、某种形式的匮乏、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愿望;人们的需要分为目的需要和方式需要。目的需要:指最终目标的需求;方式需要:为了达到某一种目的需求存在很多方式需求。第二章使用动机分析---用户的需求对于工业设计师,发现目的需求是基础,设计的多样性来自对方式需求的探索。第二节需要例如:目的需要:交通工具方式需要:火车、骑马、自行车、电动车、飞机…………….不同文化形成不同的价值,而不同的价值完成同一目的需要的方式不同。例如:目的需要:吃饭方式需要:餐具、烹饪器具、清洁器具……东方文化:大家庭、合、聚等价值观念------大圆桌、共餐方式西方文化:独立、个性、工业时代-------独立分餐第二章使用动机分析---用户的需求设计师考虑用户需求:1、生态需求:生存是人类的共同目的需求。(1)通过设计维持自然生态平衡;(2)产品垃圾的处理问题;(3)创造出新的可持续的生活、生产、交通、能源概念;2、人类可持续发展需求

(1)用“以人为本”的设计弥补“以机器或技术为本”设计带来的弊端;(2)通过设计弥补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3)“友好待人、和睦共处、家庭稳定、社会交流和睦、公正的物质分配、社会结构的全面与合理…..”3、具体设计产品时考虑用户操作需要和审美需要:(1)设计必须给用户提供操作使用时的知觉引导、思维引导、注意引导、理解引导和交流引导等;(2)各种文化的审美标准不一样,对材料、结构、表面处理、造型需求不同。

4、文化需要:不同文化环境中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不同,需求也不同。第二章使用动机分析---用户的需求用户的能力能力是指用户在操作各种产品时要调用的的心理因素,以求达到任务完成;设计产品时,必须考虑调用了用户的哪些能力?怎样降低对用户能力的要求?怎样评价能力?第二章使用动机分析---用户的能力第三节能力分析能力基本因素:1、分析用户操作使用所需要的能力因素;2、分析能力的困难度:单一能力因素(动作能力)-----较高级能力(解决问题)--------更高级能力(认知活动+思维行动能力)3、能力的复杂度:指完成一个任务的所需要能力的数量;4、能力的负荷:指完成任务持续的时间的条件;5、对任务操作的速度和精度要求;根据使用对象来对产品的能力指数进行适配。第二章使用动机分析---用户的能力使用动机调查基本因素:1、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形式。设计师应该围绕:探索适合中国文化的未来生存观念、城市观念、农村观念、学校观念、能源观念、交通观念、交流和管理观念等;2、审美观念:设计师要有意识的了解用户的审美,理解他们的审美观念,把他们的审美期待表达的更加完美纯正、更高水平的表现;设计师要有自己的审美观念,但不能强调自己的审美观念;设计师要围绕:明确设计目的、了解传统审美、知晓现代审美。。3、习惯:是指个人长期保留下来的比较固定或者自然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表现在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等各方面。他是设计中需要注意的用户动机之一,设计师在有些时候要理解用户的习惯,但是要注意不能一味按照习惯进行设计;第二章使用动机分析---使用动机调查4、条件:指使用或者购买产品时的自身条件,例如居住条件、经济收入、家庭人口、城市或者农村等,是产品使用动机很重要的因素之一;5、环境:指使用或者购买产品所涉及的外界自然因素或他人因素。比如杭州城市夏天很热冬天很冷,又没有暖气。。。。。等等环境因素决定这个城市居民对于双制空调的需要,或者是对于太阳能制冷空调的需求…..6、社会期待:人们很多时候会按照社会环境预期愿望去实施行动,比如按照职业对衣着的期待、按照“社会潮流”的期待等。。7、能力和知识:追求发挥能力的用户需要相应的产品发挥能力、追求科技价值观念的用户对科技新产品很敏感,他们的使用动机往往会成为若干年后大众的使用动机。8、信念(信仰):信念会导致强烈的动机,并付出很大努力。从信念角度理解,设计师需要理解人们的信念并使人们建立信念,使人们确信使用该产品的必要原因以及使用会获得的结果。设计一种新概念产品实际上是设计一种新的控制信念。第二章使用动机分析---使用动机调查使用动机调查方法:设计调查和实验目的:了解用户价值观念、用户需要和使用心理,了解用户想法,发现产品的设计问题并解决问题;方法:可以通过市场调查、消费者购买心理调查、用户访谈、观察用户操作、发现用户出错、用户操作评价、回顾和有声思维了解用户思维等方法;结果:建立用户使用产品动机各类影响因素的用户类型档案;第二章使用动机分析---使用动机调查第六章实践课题与方法设计调查方法:1、访谈与问卷(1)用户使用这些产品的动机:价值观念、使用需要、学习和使用能力、生活方式、……(2)了解用户对外观的要求、分析用户的审美观、产品定位、价位、功能结构工艺;2、用户使用观察、用户使用过程有声思维记录:(1)观察用户操作过程,了解用户的使用要求,了解用户使用产品时的特征;(2)观察用户操作时想什么、期望什么、对什么困惑、思考什么…..(3)了解他们对人机交互的评价、了解他们的知觉特征、操作感受、思维方式、记忆、理解……第三章、知觉和感知本章讲解知觉、知觉特性、知觉行动、各种操作动作、知觉动作协调等内容。设计的基本目的是通过造型规划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给用户提供知行合一的条件。了解用户的这些知觉特性设计师可以明确物和人关系的设计目的、为用户提供对知觉和操作有利的操作条件、提供知觉和动作的引导;感觉和知觉不同。感觉是指实际刺激产生的生理反映,如冷热、软硬、痛痒以及对色彩的定性经验。感受到对象的属性和品质;知觉是指外界环境经过感官器官而被转变成对象、时间、声音、味道等。知觉是心理的较高认知过程,涉及对感觉对象含义的理解、经验、记忆和判断。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第三章知觉与知觉行动第一节知觉工业设计专业角度如何分析用户的知觉和行动:吉布森(J.J.Gibson)理论:1、人的感官不是无目的的随意感觉,而是受动机意图的指引;人有目的通过感官直接从环境去观察那些可以给自己的行动提供条件(afford)的信息,即提供行动的“有利条件”(Affordance)。从工业设计来看,用户从自己的行动目的出发寻找行动条件。比如人们并不注意手柄的形状,而是注意是否提供“抓握”的条件;对于凳子人们也不会注意形状特征,而是注意是否提供了了“坐”的条件..2、知觉不是被动接受外界刺激,而是主动收集符合目的需要的信息的。

知觉是一个系统,而不是孤立的。从这个理论出发对工业设计师来说,应该善于挖掘、发现和设计有利于用户需要的行动条件。第三章知觉与知觉行动以视觉为例,通过对用户眼睛的观察可以了解用户知觉和思维,了解用户的意图方向、是否遇到操作困难等。。方法:可通过对用户进行使用观察记录、以及实验仪器眼动议等进行分析。在认知过程中,视觉的凝视不仅仅是眼睛的一个固有生理特性,而是和大脑的认知活动密切相关。眼睛观察方向放映了用户的意图方向,大脑在思考时眼睛会停顿凝视,思考时间越长,眼睛停顿的时间也增长,由此推断出用户在操作产品时的认知负荷。还有,闪动的形象容易引起眼球注意等等这些认知原则都可以对设计起到很好的改进作用。第三章知觉与知觉行动----感知注意:对精神的控制支配,意识的聚焦或专注,以便有效处理其他事情。注意受限因素:1、时间和能量的局限;2、注意对象的数目有限,7+1;3、注意受知觉范围的限制;4、注意受动机引导;5、视觉注意分布规律;第三章知觉与知觉行动----注意40%20%25%15%第二节注意视觉注意在计算机屏幕的分布人的行动有四种形式的注意,各种产品设计都会要求用户使用其中一种。1、选择注意:嘈杂复杂环境或者大量信息同时显示时2、聚焦注意:全部精力聚焦在一个事物或过程3、分割注意:分别注意两个以上的东西。人们会同时使用某两件或以上产品,因此尽量减少对操作的注意要求,设计符合人的动作特征、思维特征,形成自然操作、借助声音提示等。4、持续注意:长时间、无休息地探测、监视或警觉。可以借助闪动、震动、声音等辅助。第三章知觉与知觉行动----注意脚踏缝纫机案例用脚控制机器的运转方向和速度;两手配合速度控制布料的给进方向和速度;眼睛要观察不了是否平整、缝线是否笔直、是否符合要求的线路;……分割注意:眼、手、脚注意机器的运转是否正常聚焦注意:缝纫点警觉注意:机器运行非正常时的状况持续注意:缝纫整个过程中必须一直保持第三章知觉与知觉行动----注意影响注意的因素:1、任务因素2、环境条件因素3、组织或过程因素4、个人因素设计时应该把注意当作一个综合心理因素,把减少用户对注意的要求放在首要位置。第三章知觉与知觉行动----注意注意因素对设计的意义:选择信息,专心某事1、减少感知和知觉负荷:外观的曲线、形式、符号、文字、结构和色调应该满足用户在操作中的信息展示、了解用户关注什么信息、视觉每次可以获取多少信息、什么时候注意什么信息……突出用户的目的,减少知觉注意的负荷。2、减少思维负荷:使用任何产品对于用户来说只是完成行动的一个工具、一种方法、一种途径,不是目的。必须减少使用过程的思维负荷。3、减少动作能力要求:减少对动作复杂度、动作负荷、动作速度和精度要求。如傻瓜相机。4、简化操作过程:操作时间越长越复杂,需要记忆的东西就越多,对主义的要求越高。简化操作过程是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设计思想。第三章知觉与知觉行动----注意1、用户的知觉能力包含:视觉搜索、发现、区别、识别、确认和记忆搜索2、适应人上述能力的设计指标:可见性、区别性、可识别性3、视觉造型心理:就近律、相似律、方向连续律、求简律、闭合律、图形-背景感知、尺寸衡定律第三章知觉与知觉行动----用户的知觉特性MMMMMMMMM第三节用户的知觉特性4、表面知觉形状并不是主要知觉对象,任何东西不仅具有形状,还有表面。知觉过程中所感受的信息不仅来自形状和色调,而且也来自表面,有时表面信息更重要。

(1)各种物体通过表面来表现物体特征;(2)物体表面材料特性以一定形式存在;(3)物体表面的表面机理成为被识别重要标志之一;(4)特征性形状(5)光线照明引起的不同视觉反应和审美心理(6)不同表面对光线的反射能力这些特性提供给设计师的思考:这是人们直接知觉的经验,为用户的行动提供信息。比如各类门窗的开口缝提示开启方位、工具的棱边齿形刃面提示各种操作使用的条件,人们把这些形状和材料特与自己的行动目的联系一起。5、生态知觉:人的知觉和所处的环境、不同的视觉位置息息相关。这个特性提供给设计师的思考:设计师应当从用户角度去研究使用过程中的知觉过程,从使用操作现场中体验他们的知觉过程。第三章知觉与知觉行动----用户的知觉特性6、知觉的意图性: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具有意向,他的知觉受意向期待引导。人们知觉主要有几种意向性:形状知觉、结构知觉、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知觉、行为过程知觉、审美需求等。7、结构知觉:结构知觉的要点是要求智力和思想去把感官获得的信息与已有经验结合起来,当感官信息没有提供完整理解时,大脑不得不使用知识和推理。从用户使用角度把产品分解成符合使用提示含义的结构部件,从外观审美、材料特点、模具工艺等来理解用户的结构知觉;8、行动-结果关系知觉:关注用户的使用经验。(1)这种经验包含“行动”与“结果”之间的联系,什么样的操作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2)行为程度与效果的关系(3)正确掌握操作,还有一些失败的负面经验;这个特性对于设计师的思考:在设计中合理利用这种经验知觉特性进行界面设计,用户就比较容易理解产品的行为过程、操作过程。否则会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导致用户出错和危险,或者迫使用户重新尝试和积累经验。第三章知觉与知觉行动----用户的知觉特性9、行为过程知觉:在使用产品过程中人的三个知觉意向(1)因果关系知觉:寻找、发现、识别每一个操作与结果之间的联系,看什么操作导致什么结果;(2)因果关系知觉经验:人们形成对行动结果的预测和期待;(3)对反馈信息知觉:寻找反馈信息,建立下一步操作目的;设计师的思考:通过分析一个完整的行动过程,从中调查知觉有什么特性,这些特性起到什么作用,也就可以找出相应的改进办法,适应操作者的知觉需要。10、知觉预料与期待:用户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行动经验,了解所熟悉行动的计划、实施方案;知道一步行动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每一步操作要注意什么….由此这些经验用户对于熟悉的行动会有预料和期待,这也是知觉的重要特征之一。设计师的思考:工业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让机器工具、产品能够发出用户需要的期待反馈;第三章知觉与知觉行动----用户的知觉特性11、产品行为状态和行为过程透明(机器工具、日常用品):(1)机械类产品的外观结构反映操作方式,可被感知;(2)产品的运行状态过程应当被感知;(3)使用者可以通过知觉判断平衡感、控制感、安全感、状态感等;电子设备和计算机设备的设计应该使产品的功能、行为状态和操作结果被可视化,给用户提供知觉和认知需要,感知他们的运行状态和结果。设计师思考提示:用户的知觉远比理论分析复杂,设计师要想方设法了解用户的知觉需要什么信息、怎样发现和识别操作方式、怎样进行操作、怎样评价每一步操作动作是否正确完成、怎样发现操作错误、怎样纠正错误、怎样开始下一步操作、在紧急情况下他们怎样行为、最后怎样评价行动结果……最后从设计上按照知觉过程提供适当的知觉和操作条件。第三章知觉与知觉行动----用户的知觉特性12、知觉的非理性因素:(1)实际不存在“标准知觉”,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冲击;(2)不存在唯一知觉标准参数;(3)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知觉理解;(4)知觉会产生错觉;(5)知觉具有一定生理和心理极限;(6)注意是有限的心理资源,关注数量、持续时间有限;第三章知觉与知觉行动----用户的知觉特性第三章知觉与知觉行动----知觉产品设计原则人们的日常行动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知觉行动、认知行动、技能行动、情绪行动以知觉行动为主的用户行为包含的心理过程分为:搜索------发现-----区别-----识别-----确认-------搜索记忆这类行为认知活动过程简单,技能是辅助知觉无意识的手段,所以设计师在设计这一类产品主要要关注:使用户能够集中自己的知觉行动过程,不会分散动机和注意力,不需要忙于手工操作或者复杂的认知过程。1、知觉工具类:人们使用它以扩展生理知觉能力,例如天平、尺子、望远镜、显微镜、电话、雷达、电视机、照相机等等;2、知觉对象类:是人的知觉目的,例如绘画、各类知觉媒体、虚拟现实等;这两类产品设计思想和理念不同,但是都主要是需要理解知觉行动的。第三章知觉与知觉行动----知觉产品设计原则在设计中如何应用这些知觉行动基本特征?1、知觉意向设计应用:利用知觉只注意和行动目的有关的信息或者只能感知到可理解的信息这个特征。所以我们在设计时产品的形状和视觉特征的设计应该和功能环境使用场合匹配,尤其是要先了解用户的心理期待,从而用户能够很容易识别他们的功能用途;2、视觉造型设计应用:视知觉不是被动反映而是有目的通过大脑对视觉所获信息进行再造型。所以设计不是单纯的制造“视觉冲击”,而是提供用户知觉经验所需要的造型信息。3、视觉环境设计应用:我们操作任何产品都在一定的环境场合、特定的位置视角,人—产品----环境构成一个整体。也就是说设计师给用户提供的操作布局要符合这个特征需求,用户在操作产品时,一切和操作相关的东西都可以在一个视角内看见。第三章知觉与知觉行动----知觉产品设计原则在设计中如何应用这些知觉行动基本特征?4、结构知觉设计应用:知觉对象的结构信息是用户观察的重要线索,视觉意向通过物理结构、生物结构、材料组织结构、产品的功能和操作结构信息获得。设计师在设计外观时要提供给用户能理解的功能结构和操作结构。5、行为过程知觉设计应用:产品操作的行为过程直接关系到用户判断操作计划的执行情况。所以设计师应该使产品“透明”,产品的行为过程“可见”,电子页面浏览寻找路径“层级清晰可见”。6、行动-结果关系知觉设计应用:在感知一个行动中,用户关注的是这个行动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哪些结果是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哪些会造成负面作用或者危险。所以设计师在设计时要考虑用户的操作结果反馈信息显示。第三章知觉与知觉行动----知觉产品设计原则人对物理量和化学量知觉的能力有限涉及到诸如时间、长度(距离、深度、宽度)、角度、位置坐标、速度、加速度、质量、重量、面积、体积、温度、硬度、电压、电阻、亮度、色调、频率、响度、强度等物理量的以及一些化学量的在设计时要注意操作界面的显示问题。知觉习惯不同文化的知觉习惯不同,因此知觉习惯不同,所以同一类产品最后建立的知觉模型是不同的。第三章知觉与知觉行动----知觉产品设计原则知觉产品设计三个设计误区:1、将“视觉冲击”作为设计标准,把设计看成绘画,过分强调“知觉冲击”而造成知觉疲劳和污染;2、没有理解产品外观、网页、多媒体是人与物交流界面、使用界面和操作界面,是要符合人的认知过程的;3、每一种产品的特殊要求不一样,用户的感知特性和知觉愿望都不一样;第三章知觉与知觉行动----知觉产品设计原则知觉产品设计的基本需要:知觉产品最基本的思想是实现“易用性”。1、“可见性”:电子产品和计算机内部与用户操作有关的信息设计成可以被用户感知,用户能够依靠这些信息建立操作目的、明了操作过程、知道操作结果、获得反馈信息确定下一步操作的界面;2、设计的知觉信息界面的质量要容易发现、可识别、可理解;3、提供符合用户知觉经验的信息:比如某类物体的关键特征、代表某类唯一含义的信息显示、按照用户使用目的提供完整信息;4、提供知觉引导:比如门手柄圆形给人提供的知觉引导是“转动”等5、通过前期观察分析用户的操作过程,明确在何时、何地用户关注何信息,正确提供适当的信息量,将注意和记忆负荷量减少到最低;用户行动过程包含的六个心理阶段:1、意图:有意图之后,通过知觉发现信息,通过思考确定操作使用;2、计划:观察外界具备的条件,计划行动过程;3、动作实施:按照预定计划实施操作过程;4、感知反馈:每一步操作通过知觉感知外界获取和行动有关的信息;5、认知:把得到的反馈信息进行解释,理解其对预期目的的含义;6、选择新意图:根据反馈信息对预期目的的含义选择下一步新意图;意图intention计划动作实施使用产品感知反馈认知选择新意图第三章知觉与知觉行动----用户操作行动案例:通过分析手电钻用户操作行动,发现设计问题。复印资料p70第三章知觉与知觉行动----知觉产品设计原则用户的知觉模型:用户知觉模型包括:用户的知觉愿望(目的和需要)、使用对象、使用场合、使用方式、知觉能力、知觉过程(探索寻找、发现、识别等)、知觉习惯、知觉预测和预期、非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知觉活动等等某一类用户对某一类产品的知觉特性和知觉过程分析。用户感知心理分析方法:1、设计调查2、用户使用观察、用户使用过程有声思维记录:(1)观察用户操作过程,了解用户的使用要求,了解用户使用产品时的特征;(2)观察用户操作时想什么、期望什么、对什么困惑、思考什么…..(3)了解他们对人机交互的评价、了解他们的知觉特征、操作感受、思维方式、记忆、理解……第四章、用户认知分析本章主要讲解与用户操作心理有关的认知特征,主要包括:记忆、知识表达、思维、含义和理解、工业环境中认知行为方式…..设计的的产品应该要满足用户的认知需要;因此首先要了解用户的认知特性,通过界面设计和系统功能结构设计,给用户提供认知条件和认知引导。给用户提供思维引导、交流引导、合作引导、记忆引导、注意引导、计划引导、信息引导和评价引导。第四章认知与认知行动---认知认知(cognition)是指人的知觉、学习、思维、交流等脑力活动。认知是指人怎样通过思维把一件事情考虑清楚。人的认知从理论上讲是一个理性的逻辑因素,但是对于工业设计来说不能把这些理性用户模型作为设计基础,否则每一个人都变成相同的智能机器人。在实际设计调查中,非理性认知因素要作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1、人知觉特性的非理性:必须了解每一种产品用户操作的感知过程、用户的感知需要、感知时间、感知方法、感知与思维和动作的协调性;2、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每一个人在具体事情上都有自己的思维倾向、思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