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_第1页
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_第2页
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_第3页
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_第4页
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伟红副教授基础学院生理学教研室2010.5.20CHAPER9Functionofsenseorgan感觉器官的功能【教学内容】第一节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第二节躯体感觉(第十章讲)第三节眼的视觉功能*第四节耳的听觉功能*第五节前庭器官的功能第六节嗅觉和味觉(自学)4学时【教学安排】【本章的难点】感受器(receptor)近点(nearpoint)远点(farpoint)1.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2.耳蜗的生物电现象【基本概念】视力(visualacuity)视野(visualfield)明适应(lightadaptation)暗适应(darkadaptation)听阈(hearingthreshold)各种感觉是如何产生的?刺激(stimulation)感受器(receptor)/感觉器官传入神经大脑皮质感觉第一节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一、感受器(receptor)(一)概念分布于体表或组织内部,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㈡结构形式感觉神经末梢被膜样结构高度分化的感受细胞痛觉肌梭、环层小体核袋纤维核链纤维肌梭㈢分类光、机械、温度、化学、伤害性~分布部位外感受器

2.刺激性质内感受器本体~内脏~距离~接触~二、感觉器官(senseorgan)感受细胞+附属结构三、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适宜刺激换能作用适应现象编码功能(一)适宜刺激(adequatestimulus)

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刺激最敏感感觉阈值强度阈值时间阈值耳蜗毛细胞

20~20000Hz的机械振动

㈡换能作用(transducerfunction)

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转换为传入神经的AP机制:刺激感受器神经末梢感受器细胞发生器电位感受器电位传入神经的AP总和感受(发生)器电位的特点:1.不具有“全或无”的特征2.电紧张扩布3.可总和㈢编码功能(coding)

把刺激所含的信息转换到传入神经AP的序列中1.刺激性质编码:特殊感觉传导通路2.刺激强度的编码:同一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频率不同参与传递兴奋的神经纤维数目不同㈣适应现象(adaptation)

当某一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一个感受器时,感觉神经纤维上AP频率逐渐下降快适应感受器:2.慢适应感受器:触觉、嗅觉生理意义:有利于机体探索新异的物体,有利于感受器和中枢接受新的刺激压力、牵张生理意义:有利于机体长期持续监视某些功能状态的变化,随时调整机体的功能。

适应=疲劳?增加刺激强度,传入冲动↑思考题第三节眼的视觉功能电磁波眼的折光系统眼的感光系统视神经视觉中枢视觉380~760nm㈠单球面的折光特性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nf1f21.与主轴平行光线,折射后经过f22.经过f1的光线,折射后与主轴平行3.经过n的光线,不发生折射㈡眼的折光系统的光学特性1.组成:四种介质,四个折射面⑴正常成人的眼在安静未进行调节时,折光系统的后主焦点恰好在视网膜上⑵6米以外物体发出的光线为平行光线,可自动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2.特性㈢.简化眼(reducedeye)单位:mm1.意义:⑴计算不同远近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单位:mm曲率中心⑵计算正常眼能看清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大小的限度(5微米)*(四)眼的调节(视近调节)调节的基本过程:1.晶状体变凸2.瞳孔缩小3.双眼球会聚1.晶状体变凸⑴反射过程:模糊图像中脑正中核动眼神经缩瞳核睫状肌(环行肌收缩)睫状神经节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前后凸睫状短神经清晰图像视觉皮层增强眼的折光能力,使辐散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⑵意义:临床上作眼科检查时,应用阿托品扩瞳的原因及视物不清的原因?思考题⑶晶状体的调节能力近点(nearpoint):指人眼作最大调节时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老视(presbyopia)指人眼不作任何调节时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远距离远点(farpoint)2.瞳孔缩小瞳孔近反射(瞳孔调节反射)减少入眼的光线量,并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使视网膜成像更为清晰。意义:瞳孔对光反射意义:

调节入眼的光线量,保护视网膜 临床上可用来判断麻醉深度和病情危重程度。瞳孔大小随光照强度而变化特点:光照一侧眼时,双侧瞳孔同时缩小。(互感性对光反射)反射过程:

强光

视网膜感光细胞

视神经

动眼神经副交感核(双侧)中脑的顶盖前区(双侧)睫状神经节

瞳孔括约肌收缩

瞳孔缩小

3.双眼球会聚(辐辏反射)意义:两眼同时视一近物时,

物像仍可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 称点上,避免复视。(五)眼的折光能力异常近视眼(myopia)远视眼(hyperopia)散光眼(astigmatism)远视:近视:散光种类特点原因成像位置矫正远视近点移远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折光能力过弱视网膜后凸透镜近视近点移近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折光能力过强视网膜前凹透镜散光折光面曲率不一致无清晰图像柱状镜老视近点移远晶状体弹性下降视网膜后凸透镜二、眼的感光换能系统㈠视网膜的结构特点1.四层由外→内:色素上皮层光感受细胞层双极细胞层神经节细胞层 2.感光细胞形态三部分,由外→内外段:感光色素内段:线粒体 终足:与双极细胞形成突触联系3.感光细胞分布 视锥细胞:在中央凹的中央密度最高(只有视锥细胞)视杆细胞:中央凹的周边处密度最高

无视杆区 4.突触联系生理盲点(blindspot)㈡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视锥系统视杆系统分布中央部周边部突触联系视锥-双极-神经节细胞单线式联系视杆-双极-神经节细胞会聚式联系功能特点对光的敏感度低感受强光分辨力高司昼光觉和色觉对光的敏感度高感受弱光分辨力低司晚光觉,无色觉感光色素视红质、视绿质、视蓝质视紫红质㈢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1.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视蛋白+视黄醛(顺型,全反型)色素上皮视杆细胞视紫红质全反型视黄醛11–顺型视黄醛视蛋白暗处光照全反型视黄醛11–顺型视黄醛全反型视黄醇(维生素A)11–顺型视黄醇*维生素A缺乏夜盲症2.视杆细胞的感受器电位♦静息状态(非光照)RP:-30~-40mV原因:胞质内cGMP浓度高↓外段膜Na+通道开放↓Na+内流视紫红质分解↓2.视杆细胞的感受器电位♦光照Gt磷酸二酯酶(+)↓cGMP→5`GMP↓外段膜Na+通道关闭↓超极化感受器电位㈣视锥系统的换能与颜色视觉1.换能原理:超极化型的感受器电位2.颜色视觉三原色学说:三种视锥细胞,含有三种不同视锥色素 ♦视红质:564nm♦视绿质:534nm♦视蓝质:420nm三种细胞不同程度兴奋→产生不同颜色视觉视神经节细胞的AP3.色盲与色弱♦色盲(colorblindness)全色盲部分色盲:红色盲、绿色盲♦色弱某种视锥细胞反应能力减弱三、与视觉有关的生理现象(一)视力或视敏度(visualacuity)1.概念:指眼对物体细小结构的分辨能力。2.衡量标准:人所能看清楚的最小视网膜像的大小1'1.5mm5m5μm1'5m5μmE1'角→视力为1.0

10'角→视力为0.1

最小视角:1'角视角:由光路形成的两个三角形的对顶角(二)暗适应和明适应1.暗适应(darkadaptation)

①概念:人从光亮处进入暗处时,最初看不见任何东西,经一定时间后,才能逐渐看清暗处的物体,这种现象称为暗适应。

②机制:暗处视紫红质的合成大于分解,视紫红质的量增多。<7',视锥细胞中视色素的合成↑>7',视杆细胞中视紫红质合成↑(二)暗适应和明适应2.明适应(lightadaptation)

①概念:人从暗处进入明亮处时,最初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