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认知理论_第1页
第二章 认知理论_第2页
第二章 认知理论_第3页
第二章 认知理论_第4页
第二章 认知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開始上課囉~~~第二章认知理论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以下基本概念:认知、认知过程、认知风格、认知策略、元认知、注意、感觉、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2、掌握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3、理解注意的规律并能应用于组织教学的过程中。4、理解感觉现象和知觉的基本特征,并能将感知规律运用于学习活动中。5、理解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以及遗忘规律,并能将记忆规律运用于学习活动中。第一节认知理论概述一、认知的含义(一)认知的概念(1)广义的认知:与认识的含义基本相同,指个体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形式,把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2)狭义的认知:与记忆的含义基本相同,是指个体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贮存和提取的过程。(3)认知是个体重要的心理活动,是人的意识的集中表现。认知心理学对认知活动研究的四个主要内容:(1)认知过程:是个体对信息的加工过程。(2)认知风格:是个体习惯化的信息加工的方式(3)认知策略:是指导认知活动的计划、方案、技巧或窍门。(4)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知。(二)认知理论1.认知心理学的含义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泛指一切以认知过程为对象的心理学研究,可分为三种形态: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心灵主义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人的认知活动的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分支。2、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认知活动的研究:旨在揭示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的心理机制;(2)认知发展的研究:旨在探讨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3)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的研究:旨在以心理学关于心理过程的理论为依据,建立心理过程的计算机模型(计算机程序),以验证心理学理论的正确性,并将成果运用于自动化机器的控制。3.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兴起认知心理学建立以前的认知研究——两个重要特点:(1)相当数量的心理学家致力于生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认知过程中的神经活动以及导致这些神经活动的生物化学过程,试图揭示认知活动的生理机制。(2)观点林立,使人莫衷一是。认知心理学兴起的条件:(1)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是由心理学发展的内部矛盾所决定的。(2)系统科学思想的影响是认知心理学兴起的重要的外部条件。(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认知:认知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

认知发展:在个体与环境的作用过程中,个体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心理学将个体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称为认知发展。

(一)认知发展二、认知发展的概念

认知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不同心理成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整到完整,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心理成分的关系逐渐趋于相互协调。(二)认知发展的条件与动力1.认知发展的条件

个体的认知发展既受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的影响,又受环境和教育的制约。(1)遗传素质是个体通过遗传获得的与前辈相似的生物特征。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构造、形态等。遗传素质是个体认知发展的必要的生物前提(2)正常的遗传素质是产生正常认知活动的前提。(3)遗传素质还奠定了个体认知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个体的认知发展与生理成熟直接相关,并以生理成熟为基础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特别是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理成熟主要是依赖于机体的遗传基础而发生变化的。个体的认知发展与生理成熟直接相关,并以生理成熟为基础。生理成熟具有严格的程序性,这种程序性也严格地控制着认知的发展。

当然,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只是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们只能提供发展的可能性。它们不是个体认知发展的心理原因,也不能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环境对个体认知发展起决定作用(1)在环境因素中,个体的社会生活条件对个体的认知发展影响最大,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2)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地决定儿童的心理发展。环境和教育都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2.认知发展的动力

在个体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亦即在个体不断的积极认识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包括广义和狭义的社会因素)和教育向个体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学习需要与个体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的矛盾,是个体认知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所谓新的学习需要,就是个体积极探求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需要。所谓原有的认知水平,就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认知活动已经形成的认知水平,是过去认知活动的结果。当新的学习需要足够强烈,成为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就会推动个体的认知活动,进而促进个体的认知发展。教育对个体的认知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教育能不断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动力。教育是从儿童的认知水平出发,向儿童提出适当的要求,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易于促进个体将社会与教育的要求转化为个体自己的需要。(三)认知发展与学习的关系认知发展与学习的关系十分密切。个体认知功能的提高和完善是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的,同时,一定的认知发展水平又是进行学习活动的必要前提。1、认知发展是学习活动的结果。认知发展是在学习活动中进行的,学习是认知发展的重要条件

首先,个体的学习从本质上看,就是一种综合性认知活动。在任何学习活动中,个体都需要进行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因此,通过学习可以使个体的认知功能得到训练。

其次,个体的认知发展是以个体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为中介的,离开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个体就不能进行认知活动,更谈不上发展个体的认知功能;而知识技能的掌握是个体学习活动的结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认知发展是学习活动的结果。2、认知发展是学习的前提。认知发展是学习活动的结果,而已形成的认知发展水平又是进一步学习的必要前提,对学习具有十分广泛的影响

首先,认知发展水平影响着个体学习的根本方式。

其次,认知发展水平影响着学习的内容。

第三,认知发展影响学习品质的形成。

第四,由于认知发展水平对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品质有重要影响,因而必然对个体的学习效率产生影响。第二节注意一、注意的含义(一)注意的概念1、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2、注意的特点:(1)指向性(2)集中性

注意没有独立的反映对象——是一种心理特性,伴随着心理过程始终。(二)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2、维持功能3、调节功能(三)注意的种类预定目的意志努力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分类标准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定义: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定义: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3、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1)定义: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意义:

有意后注意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三种注意的关系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有意注意提出目的任务外部环境变化(四)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1、注意的广度(1)定义: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觉察到客体的数量。(2)影响因素:

注意对象的特点

个体的知识经验活动任务个体的情绪小测验1小测验2小测验3小测验42、注意的稳定性(1)定义: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2)注意的分散(3)影响因素个体的需要和兴趣是注意稳定性的内部条件;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是注意稳定性的外部条件。注意的起伏现象1注意的起伏现象23、注意的分配(1)定义: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点。(2)注意分配的条件有一种活动达到自动化或部分自动化几种活动之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4、注意的转移(1)定义:是指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2)有别于注意的分散(3)影响因素:原先注意的强度新活动的强度二、注意规律与教学(一)注意规律1.无意注意的规律刺激物的特点和个体的主观状态是无意注意产生的基本条件个体的主观状态:人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态度人当时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人的知识经验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差异程度关系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一是对活动任务的认识二是对活动的间接兴趣三是个体的意志努力四是对活动的精心组织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根据任务的需要,经常进行“自我提醒”提出问题

避免干扰容易集中有意注意,但某些微弱的附加刺激物不仅不会干扰人的有意注意,反而会加强有意注意。2.有意注意的规律有意后注意形成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对活动浓厚的兴趣。二是活动的自动化。3.有意后注意的规律(二)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1.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听课状态。2.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第一,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第二,注意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第三,注意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3.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第一,提高活动的目的性。第二,激发学习动机。第三,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4.运用和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相互交替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三、学生注意力的发展与培养(一)学生注意力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主要依靠无意注意来调节行为,有意注意水平极低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中年级以后才逐渐形成有意识地保持注意的习惯。初中生在学习中,有有意注意起着重要作用,能按教学要求使注意指向和集中在学习内容上。进入高中阶段,有意注意已占主要地位,他们能够有意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2.注意稳定性发展的特点中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不断增强,学生注意的持续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延长,年龄愈小,他们在一定对象上的注意时间也越短。有研究表明:5~7岁儿童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时间平均是15分钟;7~10岁是20分钟左右;10~12岁是25分钟左右;12岁以上是30分钟;中学阶段注意45保持分钟已无困难。3.注意广度发展的特点随着年龄增长,中小学生注意的广度在不断扩大。中学生注意的范围比小学生有了长足进步。小学生在1/10秒内只有看到2~3个客体,初中生就能看到45个客体,而高中生则已达到成人的水平了,能看到4~6个客体。4.注意分配能力发展的特点随着年龄增长,中小学生注意的分配能力也在不断发展。但总体来说,小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还较低,难以同时兼顾两件事情。初中低年级学生在注意分配时也会出现顾此失彼现象,初三以上的学生由于各种技能技巧的稳定性有了提高才使注意分配能力逐渐向较高水平发展。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活动的性质和任务,较好地分配自己的注意。5.注意转移能力发展的特点中小学生注意转移的能力的发展相对来说要缓慢得多。一般而言,小学生的注意转移能力很差,初中低年级学生,注意的转移也还有一定的困难。高中生注意转移能力得到较快发展,大多数学生能自觉地根据活动任务把注意从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二)学生注意力的培养1.培养间接兴趣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4.重视集中注意的自我训练第三节感觉和知觉一、感觉的含义(一)概念:1、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的觉察。2.感觉是认知活动的起点;感觉是可以测量的(感受性(S):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R):是指引起某种感觉的一定限度的刺激量。关系:S=1/R。)感觉剥夺实验(二)感觉的种类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的属性,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内部感觉:接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的位置、运动与功能状态,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三)感觉现象感觉后像:是指当刺激对感官的作用停止后,个体对刺激的感觉继续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的现象。感觉适应:是指当刺激持续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是指当同一感官受到不同刺激的作用时,其感觉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对其他感官的感受性造成一定的影响的现象。二、知觉的含义(一)知觉的概念1.知觉是个体将感觉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2.知觉的种类

以知觉过程中主导的感觉器官分: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以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不同分: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知觉印象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知觉。

(二)知觉的特征1、知觉的意义性2、知觉的完整性3、知觉的选择性4、知觉的恒常性1.知觉的意义性含义: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力图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意义性(又称理解性)。影响因素:过去知识经验的作用言语的指导作用斑点图知识经验影响知觉的理解性2、知觉的完整性含义: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倾向于把零散的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影响因素:

对象各部分的关系及其作用个体的知识经验对象各部分的关系及其作用对知觉整体性的影响3、知觉的选择性含义:当我们面对众多的客体时,常常优先知觉部分客体,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影响因素:从客观方面来说,与背景差别较大的、活动的、新颖的刺激容易被选择为知觉的对象。从主观方面来说,与个体当前的任务有关、能满足个体需要、符合个体兴趣、个体对之有丰富经验的刺激,容易被选择为知觉的对象。双关图4、知觉的恒常性含义: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影响因素:个体的知识经验是保持知觉恒常性的基本条件;知觉的恒常性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参照物。形状恒常性三、感知规律与教学(一)感知规律1.目的律2.差异律3.组合律4.活动律5.调节律6.协同律(二)运用感知规律提高教学效果1.提出明确的感知目的2.加强感知对象与背景的反差3.注意区分不同的感知对象4.提高感知对象的活动性5.形象与言语相结合6.发挥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可以提高感知的成效四、学生感知能力的发展与培养(一)学生感知能力的发展1.感觉能力的发展青少年具有很强的感觉能力。

2.感知觉随意性的发展青少年感知觉的随意性较强。感知觉的随意性是个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自觉地调节自己感知活动的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必备的心理品质。感知觉的随意性主要表现在观察活动的选择性和持续性两个方面。3.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有了较大的发展。(二)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1.观察目的性训练(任务法、列项画钩法)2.观察方法的训练(顺序转换法、示同找异法)3.观察准确性训练(中心单元法)4.观察分析力训练(追踪法、破案法)5.观察重点训练(主要特征法、个体差异法)6.观察积累训练(随感法、观察日记法)第四节记忆一、记忆的含义(一)记忆的概念

1、定义: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2、记忆的过程(1)信息的编码(2)信息的储存(3)信息的提取识记再认或重现保持(信息编码)(信息贮存)(信息提取)(二)记忆的分类1.依据记忆内容分类形象记忆

情景记忆

语义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2.依据记忆的目的性分类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有意记忆,又称外显记忆,是指个体在需要有意识地或是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这种记忆对行为的影响,个体是能够意识到的。无意记忆,又称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参与的情况下,个体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3.根据记忆的方式分类根据个体在记忆过程所采取的方式,可以把记忆分为理解记忆和机械记忆。理解记忆是指通过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以把把握材料的意义而产生的记忆。机械记忆是指只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采用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三)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活动是由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相互联系的记忆系统组成的。这三个记忆系统在信息的贮存时间、信息的编码方式、记忆的容量等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同时,三个系统的信息加工水平是不同的,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水平最低,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水平最高。信息的长期保持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信息由感觉记忆转入短时记忆,再由短时记忆转人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反应信息输入

感觉记忆消失

遗忘遗忘长时记忆复述(维持性复述)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图记忆种类储存时间储存容量编码方式瞬时记忆(感觉记忆)0.25—2秒较大,各感觉通道不同以刺激物的物理特性来编码短时记忆(工作记忆)5秒—2分钟7±2组块以听觉编码为主长时记忆大于1分钟“无上限”意义编码(语义编码)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之比较(四)记忆的基本策略1.注意策略2.复述策略3.精细阐述策略4.组织策略5.提取策略二、记忆规律与教学(一)记忆规律1.遗忘的进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这是由艾宾浩斯首先发现的,他用遗忘曲线来表示了这种遗忘的进程。艾宾浩斯是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进行研究的,后来有人(陆志伟,1922)用有意义材料进行研究,也证实了遗忘进程的这种趋势。2.遗忘的机制干扰说研究表明,性质上和时间上相互接近的经验,可以相互促进,也可以相互干扰。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称为倒摄抑制。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受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性质、难度、学习时间安排、学习巩固程度等种种条件的制约。首先,前后两种学习所识记的材料相似性中等时,抑制最大,而相似性较小或完全相同时,抑制则较小。其次,如果先学习的材料或后学习的材料难度较大,抑制也较大。第三,先后两种学习的时间间隔越小,抑制就越大。第四,学习的巩固程度越高,越能抵御干扰。3.影响遗忘的因素首先,遗忘的大小与记忆材料的性质有关从记忆材料的性质上说,抽象的材料比形象的材料更容易遗忘;无意义的材料比有意义的材料更容易遗忘。其次,遗忘的大小与记忆材料的长度有关,记忆材料长度越长,就越容易遗忘。材料的数量识记1天后的保持率5个无意义音节100%10个无意义音节70%100个无意义音节25%第三,遗忘的大小与个体的心理状态有关,能满足个体需要或对个体有重要意义的材料容易保持,不能满足个体需要或对个体没有意义的材料容易遗忘;能引起个体愉快的情绪体验的材料容易保持,能引起个体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的材料容易遗忘。第四,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有关,学习重复的次数越多,就越不容易遗忘。当学习重复的次数达到能刚好完全背诵的次数的150%时,对阻止遗忘的效果最好。超过150%的重复,其阻止遗忘的效果便不再增长。

(二)运用记忆规律指导学生学习1.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与时间首先,要让学生将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安排在邻接的学习活动中,并使蹭有一定的休息时间,这样对记忆材料是有益的。其次,复习时应注意排除记忆内容间的干扰,如不把相似科目的内容放在一起记。第三,早上和晚上的学习时间由于受到前摄抑制或倒摄抑制的影响较少,应有效利用这两段来记忆材料。2.选择适当的识记方法识记的方法可分为整体识记、部分识记与综合识记。整体识记,即每次识记的范围包括整篇材料;部分识记,即把材料分成几个部分进行识记;综合识记,即先对带入材料进行整体识记,再把整篇材料分成几个部分识记。研究表明,记忆效果是综合识记优于整体识记,而整体识记又优于部分识记。3.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从学习方式方面来说,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比单纯的反复阅读保持的效果好。这是因为,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能加强注意力,同时,能根据不同材料的记忆效果分配时间,充分利用时间。

时间分配16个无意义音节重现百分数5段传记文章重现百分数立刻4小时后立刻4小时后全部时间朗读3515351620%用于试图重现5026371940%用于试图重现5428412560%用于试图重现5737422680%用于试图重现744842264.及时复习根据遗忘的发生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复习要赶在遗忘大量发生之前进行。5.选择适当的复习方式一般来说,分布复习的效果比集中复习效果要好。三、学生记忆力的发展与培养(一)学生记忆发展的一般特点1.识记的有意性发展小学阶段是由以无意识记忆为主导向有意识记为主导的过渡阶段;初中阶段基本确立了有意识记忆的主导地位,但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是由成人提出的;在高中阶段,个体能自觉地、独立地提出较为长远的识记目的任务,选择适合自己的识记方法,自觉地检查识记的效果,对识记过程进行自我监控。有意识记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在青少年时期,个体还善于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来提高记忆效果。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2.识记的理解性发展在小学阶段,虽然理解识记有了很大发展,但机械识记仍占主导地位。初中阶段是由机械识记向理解识记过渡的阶段,初二是一个转折时期。在高中阶段,理解识记已成为学生识记的主要方法。在理解识记发展的同时,机械识记仍然保持相当的水平,是青少年学习必不可少的识记手段。理解识记逐渐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3.记忆内容的抽象性发展在整个小学阶段,个体的具体形象记忆优于抽象记忆。在初中阶段,个体的抽象记忆的发展水平逐渐超过形象记忆。到了高中阶段,个体的抽象记忆已占绝对优势。但即使在高中阶段,具体形象记忆仍然具有重要作用,它为理解抽象材料提供了必要的感性支持,是抽象记忆发展的基础。抽象记忆逐渐占优势4.记忆策略的发展记忆策略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学前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处于萌芽阶段。小学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处于形成阶段。中学生记忆策略的发展处于成熟阶段。记忆策略还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个体掌握记忆策略的水平存在差异。个体所选择的记忆策略也存在差异。(二)学生记忆力的培养1.唤起记忆的愿望2.增强记忆的信心3.教授记忆的方法:4.培养自我检查的习惯5.讲究记忆卫生:保持稳定而愉快的情绪;做到劳逸结合,参加文体活动;遵循合理的作息制度,保证适当的睡眠;利用最佳的记忆时间;科学地使用大脑;营养均衡等。第五节想象与思维一、想象的含义(一)想象的概念1.想象: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表象是表征的一种特殊形式。作为心理活动,它是大脑以形象的心理形式表现客观事物的过程;作为心理活动的结果,它就是在大脑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2、想象的特征

想象既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新颖性。想象是通过对已有表象的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加工的对象是形象信息,而不是语言或符号。同时,想象所产生的形象与表象不同,是对已有表象的改造或重新组合。(二)想象的种类1.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根据想象的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的想象。

无意想象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的想象。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有意想象可进一步划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幻想、理想与空想)(三)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想象是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想象是对已有表象的认知加工,是一种复杂的分析与综合活动。在想象时,人们从已有表象中抽取出必要形象元素,再将它们按照一定的构思重新结合,构成新的形象。想象常用的认知加工方式有四种:1、粘合

2、夸张

3、人格化

4、典型化二、思维的含义(一)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知。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以已有知识和客观事物的知觉印象为中介,形成客观事物概括表征的认知过程。思维的特征

1、思维的概括性2、思维的间接性3、思维的问题性(二)思维的种类1、根据思维活动所凭借的工具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2、根据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成果的特点,可将思维分为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