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运营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车调度方案研究_第1页
基于运营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车调度方案研究_第2页
基于运营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车调度方案研究_第3页
基于运营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车调度方案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运营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车调度方案研究

1运营调度方案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公交工作,对于完善城市交通环境,提高公民的交通条件,提高公交公司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下面考虑一条公交线路上公交车的调度问题,其数据来自我国一座特大城市某条公交线路的客流调查和运营资料。该条公交线路上行方向共14站,下行方向共13站,一个工作日两个运行方向各站上下车的乘客数量可以统计。公交公司配给该线路同一型号的大客车,每辆标准载客100人,据统计客车在该线路上运行的平均速度为20km/h。运营调度要求,乘客候车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min,早高峰时一般不要超过5min,车辆满载率不应超过120%,一般也不要低于50%。根据这些资料和要求,为该线路设计一个便于操作的全天(工作日)的公交车调度方案,包括两个起点站的发车时刻表、一共需要多少辆车、这个方案以怎样的程度照顾到了乘客和公交公司双方的利益,等等。如何将这个调度问题抽象成一个明确、完整的数学模型,指出求解模型的方法,根据实际问题的要求,如果要设计更好的调度方案,应如何采集运营数据。2模型求解及分析a)问题中指出客车在线路上运行的平均速度是20km/h,而每个单程行驶都要经过12(或11)个中间站,这自然要考虑站上客车的停留时间,但现实中公交车每站停留时间较短,又所给平均速度较低,从而在本文中可假设,客车在中间站停留时间不计,这段时间可由行驶路段上提速补上。b)经统计每时段上车总人数和下车总人数不一致,甚至成倍悬殊,有时上多下少,有时下多上少,分析原因主要在于运输高低峰时期与乘车构成时差,从而导致上一时段大量上车人员而在下一时段才下车,致使不同时段上下车人数不等情况严重。这一现象对本模型求解及分析极为重要,要特别考虑。c)公交车发车一般具有规律性,又高低峰不同情况。本文假设在高峰时期和一般时期分别等时间间隔发车。按运营调度要求,候车时间一般超过10min,早高峰期不超过5min,故对发车时间间隔Δt限定为:一般期6≤Δt≤10;高峰期1≤Δt≤5。d)运营调度要求标准载客100人,满载率不应超过120%,一般也不低于50%,即车上平均人数50≤m≤120,这是公司对模型的客观要求。从而要假定乘客排队等候乘车,满120人后只能等下辆车。e)所建模型要综合考虑乘客和公交公司双方的利益。乘客希望候车时间越短越好,由于假定匀速行驶,从而正常运营后,候车时间取决于发车时间间隔Δt,乘客更希望等候的当次车能够坐上,这自然要求Δt越短越好。但发车过于频繁,对公交公司而言,即需配备大量的车辆,又得过多的投入资本(工人工资,油料等),双方利益要求互相矛盾。这就需确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匹配关系,也就是该模型的关键之处。f)模型求解之后,要为该线路设计便于操作的全天公交车调度方案及发车时刻表。公交公司需配备的总车辆数为N,关键取决于高峰期的用车量。N应是高峰期发车间隔Δt的函数。g)考虑到以上各种因素,笔者会用到非线性规划知识。由于数据量庞大,自然要考虑到应用计算机仿真实验,得到不同时间发车、不同发车间隔、不同客流量下的载客人数、不能上车人数,以便综合考虑制定出较好的运营方案。3假设和符号3.1列车行驶顺序+列车通过顺序乘车,1)客车在线路上均匀行驶,忽略中间站点的停留时间。速度v=20km/h;2)每辆客车按照发车时刻表及到达次序顺序发车,循环往返地运行;3)客车在行驶途中不会出现塞车、抛锚等意外现象;4)第i时段第j站点上、下车人数服从均匀分布;5)各站点乘客排队等候乘车,乘客不会乘坐其他线路公交车;6)公交车工作日时间为5:00~23:00;7)客车饱和度为120人;8)高峰期和一般期分别等时间间隔发车。3.2第1市第j站列车情况Sj,j+1:第j站到j+1站的路程,Sj,j+1与Sj+1,j不一定相等;V:公交车的平均速度;S1:上行总路程;S2:下行总路程;Ci,j:第i时段第j站点上车人数;Di,j:第i时段第j站点下车人数;yi,j=Ci,j/60:第i时段第j站点平均上车的人数;yi,j¯¯¯¯¯=Di,j/60yi,j¯=Di,j/60:第i时段第j站点平均下车的人数;Δt:发车时间间隔;Δt1:高峰期发车时间间隔;Δt2:一般期发车时间间隔;T:单程行驶时间;T1:上行单程行驶时间;T2:下行单程行驶时间;aj:第j站相对要上车人数,等于等候上车人数减去下车人数;bj:第j站因车上人数饱和而当时滞留人数;Q=120人:客车饱和度;mj:第j站客车启动后车上总人数;Zi:第i辆客车的综合效益;sumc:单程各路段乘客平均数;sum:单程滞留总人数;N:配备客车总数。4模型的构建4.1启动时间间限制公交车调度方案因该便于操作,因而发车时间间隔Δt应具有规律性,且为正整数。又考虑到高峰期与一般期乘车人数的悬差,Δt如下设定:4.2下行方向的百分点由统计数据得上行方向的高峰期为6:00~9:00,17:00~18:00,下行方向的高峰期为7:00~9:00,17:00~19:00。每个方向有4个小时高峰期。4.3抗混合式结构以上行方向为例:yi,j=160Ci,jyi,j=160Ci,j;y,ij¯¯¯¯¯=160Di,jy,ij¯=160Di,j;aj=(yi,j−yi,j¯¯¯¯¯)×Δtaj=(yi,j-yi,j¯)×Δt。4.4smct的下行上行:sum=∑j=131bjsumc=113∑j=131mjsum=∑j=131bjsumc=113∑j=131mj下行:sumc=112∑j=012mjsum=∑j=012bjsumc=112∑j=012mjsum=∑j=012bj4.5单天开时间t的确定T1=S1/NT2=S2/V4.6mit的计算⎧⎩⎨⎪⎪⎪⎪⎪⎪⎪⎪⎪⎪maxZ=1n∑i=1nZiZi=f(sumci‚sumi‚Δt)=sumci−1kΔt⋅sumiΔt‚Δt1‚Δt2正整数‚k=14是车站个数。{maxΖ=1n∑i=1nΖiΖi=f(sumci‚sumi‚Δt)=sumci-1kΔt⋅sumiΔt‚Δt1‚Δt2正整数‚k=14是车站个数。5时间步长法仿真虽然Z是关于Δt的函数,但大量数据的处理必须借助计算机编程才能完成。按照原模型求解,就得用时间步长法去仿真一个工作日交通线路上车辆的运行情况,这样做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本文的假设前提下,造成大量过程的重复,又考虑到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又可能会死机或数据溢出,一个理想的方法是抽样仿真,改变时间步长,得出不同Δt下的目标值Z,然后取maxZ对应的Δt为最优解。6调度方案制定原则a)本文利用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计算机仿真等多种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模型并求解,是综合知识的运用。b)特殊的数据处理得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