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 下学期 基本营养物质-文科_第1页
高二化学 下学期 基本营养物质-文科_第2页
高二化学 下学期 基本营养物质-文科_第3页
高二化学 下学期 基本营养物质-文科_第4页
高二化学 下学期 基本营养物质-文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基本营养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

我们在平时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食物中营养物质主要有哪些?人体摄取的主要有机物及其主要成分有机物面食青菜肉类油类蛋类主要成分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油脂蛋白质维生素【阅读回答】1.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上比较它们的异同和分类。2.葡萄糖与果糖在分子式、结构方面有何异同?它们是一种什么关系?

蔗糖和麦芽糖,淀粉与纤维素是什么关系?3.石油、汽油、猪油、花生油都是“油”,它们属于同一类物质吗?4.油和脂有什么区别?(外观和微观分析)【阅读回答】P78表格3-31、糖类、油脂均只含C、H、O三种元素,蛋白质除C、H、O三种元素外,还含有N、P、S等其它元素。2、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3、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但纤维素与淀粉不互为同分异构体。4、纤维素、淀粉、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高分子通常是相对分子质量超过10000的物质。5、油脂属于酯类物质。而汽油、石油属烃类物质。6、油脂可分为“油”和“脂肪”。【归纳总结】油→植物→较不饱和(含C=C);脂肪→动物→较饱和。元素组成代表物代表物分子糖类单糖C、H、O葡萄糖果糖C6H12O6双糖C、H、O蔗糖麦芽糖C12H22O11多糖C、H、O淀粉纤维素(C6H10O5)n不是同分异构体因为n值不同【归纳总结】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归纳总结】实验探究:实验3—51、观察葡萄糖样品,取约2g葡萄糖固体加入盛有5mL水的试管中,充分溶解;然后加入新制的Cu(OH)2

,加热到沸腾,观察并记录现象。2、将碘酒滴到淀粉溶液中,观察并记录现象。3、取少量鸡蛋清于试管中,滴加3~5滴浓硝酸,在酒精灯上微热,观察并记录现象。【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特征反应葡萄糖淀粉蛋白质加热条件下,试管中生成砖红色沉淀加热时,葡萄糖可与新制的Cu(OH)2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淀粉溶液变为蓝色

淀粉遇I2变蓝

鸡蛋清遇浓硝酸加热后变黄某些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实验现象记录】第17周周末作业表现突出同学叶愉业、彭一心、彭臻、杨琦、林子皓、陈远君李灿锋、徐爱娜、蔡隽帅、姬涵峰、胡晓涵、张晓珊、姚思南、石尚韬、陈民杰、李玮婷、李智珲、蔡烨李宸宇、吕煜、张裕彩⑴葡萄糖与新制碱性Cu(OH)2悬浊液的反应

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医院中常以这种方法来诊断糖尿病。现象:生成砖红色沉淀。1.糖类、蛋白质的特征反应二、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碱性条件下检验可用于检验醛基-CHOCH2OH(CHOH)4CHO+2Cu(OH)2+NaOH→CH2OH(CHOH)4COONa+Cu2O↓+3H2O▲【银镜反应】用途:制镜工业,热水胆瓶镀银。⑵葡萄糖的银镜反应实质:RCHORCOOH(氧化反应)

Ag(NH3)2OHAg

Cu(OH)2Cu2O以上两个反应可用于检验醛基-CHO现象:试管壁上有光亮的银镜出现(补充)银氨溶液:向AgNO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反应方程式:AgNO₃+NH₃·H₂O=AgOH↓+NH₄NO₃AgOH+2NH₃·H₂O=Ag(NH₃)₂OH+2H₂O

CH2OH(CHOH)4CHO+2Ag(NH3)2OH→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⑶淀粉与碘的反应淀粉遇I2变蓝⑷蛋白质与浓硝酸的反应⑸蛋白质的灼烧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鉴别蛋白质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取1mL20%的蔗糖溶液,加入3~5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min后取少量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到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3~5min,观察,记录并解释现象。产生砖红色沉淀蔗糖在稀硫酸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了还原性的糖实验探究:实验3—6三、【三大营养物质的水解反应】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

蔗糖葡萄糖果糖催化剂C12H22O11+H2O2C6H12O6

催化剂麦芽糖葡萄糖△△⑵淀粉水解(C6H10O5)n+nH2OnC6H12O6

催化剂淀粉(或纤维素)葡萄糖△⑵蔗糖的水解为什么吃米饭或馒头时,多咀嚼就会感到有甜味?思考2

如何检验淀粉有部分水解?

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思考3

如何检验淀粉已经完全水解?思考1

如何检验淀粉尚未水解?

遇碘水不显蓝色。(1)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2)遇碘水显蓝色。试剂:(1)取少量水解液,滴入碘水,若溶液不变蓝色,说明淀粉_________;若溶液变蓝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还需进一步通过下面的实验进行判断.(2)重新取少量水解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煮沸,若产生砖红色沉淀,则说明淀粉___________;若无砖红色沉淀,则说明淀粉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操作(1)中不先调节溶液呈碱性?部分水解或尚未水解完全水解碘能和碱反应部分水解尚未水解碘水和新制的氢氧化铜如何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低聚糖有甜,溶。味高聚糖不甜,不溶,或溶解度小。【归纳:糖类物质的主要应用】复习、思考什么叫酯化反应?在酯化反应中脱水方式如何?酸和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酸脱羟基“OH”,醇脱羟基上的“H”酯化反应是可逆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将乙醇换成甲醇(CH3OH)呢?CH3COOH+HOC2H5CH3COOC2H5+H2O

浓H2SO4CH3COOH+HOCH3CH3COOCH3+H2O

浓H2SO4乙酸乙酯乙酸甲酯像乙酸乙酯这样的有机化合物称为酯。

酯的结构:(其中两个烃基R和R,可以不一样,左边的烃基还可以是H)

为原酸中残留部分,—O—R’为原醇中残留部分=OR—C—O—R’=OR—C—一、酯的结构二、酯的物理性质低级酯(碳数较少)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乙醚等有机溶剂。酯可做溶剂,并用于制备食品工业的香味添加剂。

思考、探究酯化反应是可逆的。你能否根据酯化反应,写出乙酸乙酯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什么实验来验证该实验发生了?浓H2SO4

的作用是什么?CH3COOC2H5+H2OCH3COOH+HOC2H5浓H2SO4活动、探究③6滴乙酸乙酯、5.0mL蒸馏水、0.5mL氢氧化钠溶液②6滴乙酸乙酯、5.0mL蒸馏水、0.5mL稀硫酸①6滴乙酸乙酯、5.5mL蒸馏水实验结论四、酯的化学性质在有酸、碱存在和加热条件下,酯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对应的有机酸和醇。浓H2SO4

、NaOH的作用是催化剂。

CH3COOC2H5+H2OCH3COOH+HOC2H5酸或碱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考虑,在酯的水解反应中,用稀硫酸和NaOH溶液哪种做催化剂更好?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迁移、应用1、CH3COOH+CH3OH2、HCOOH

+CH3CH2CH2OH3、CH3COOCH3+

H2O4、HCOOCH3

+

H2O利用酯化反应的原理,完成下列一元羧酸和一元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的反应方程式巩固练习写出高级脂肪酸:硬脂酸(C17H35COOH)和甘油(丙三醇)在浓硫酸作用下

生成酯的化学方程式。巩固应用1.油脂的氢化(硬化)液态的油固态的脂肪氢化或硬化C17H35COOCHC17H35COOCH2C17H35COOCH2C17H33COOCH+3H2C17H33COOCH2C17H33COOCH2催化剂加热、加压油酸甘油酯(油)硬脂酸甘油酯(脂肪)三、油脂的化学性质1.油脂的氢化(硬化)2.油脂的水解(1)酸性条件下C17H35COOCH+3H2O

3C17H35COOH+CHOHCH2OHCH2OHC17H35COOCH2C17H35COOCH2浓H2SO4(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甘油)

硬脂酸甘油酯+水硬脂酸+甘油2.油脂的水解(2)碱性条件下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油脂油脂植物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动物脂肪: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甘油(丙三醇)⑶油脂的水解油脂的分子结构:油脂可看做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C17H35COOH硬脂酸硬脂酸甘油酯存在:植物的种子(油:含有碳碳双键),动物的组织和器官(脂肪:碳碳单键)作用:①在人体内水解、氧化,提供能量,保持体温,保护器官。39kJ/g,热值高,是糖类或者蛋白质的两倍。②能增加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人造脂肪:植物油加氢三.油脂的主要应用:人造脂肪:奶油、冰淇淋1、二糖、多糖在稀酸的催化下,最终水解为

。2、油脂水解生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