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达纲领批判》的理论新发展_第1页
《哥达纲领批判》的理论新发展_第2页
《哥达纲领批判》的理论新发展_第3页
《哥达纲领批判》的理论新发展_第4页
《哥达纲领批判》的理论新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哥达纲领批判》的理论新发展

《论纲领》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从指导德国民主党如何写党的纲领的角度,根据当时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具体历史背景,全面系统地批判了拉萨尔主义,厘清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与非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区别,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社会的国家制度、发展阶段、以及分配制度作了原则构想。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文献研究的角度,还原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进程的本真思想,可以使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更加理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进程的新思考的时代背景任何理论都有它产生和适应的土壤。马克思也是以当时德国工人运动发展现状以及19世纪70年代前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为背景,来思考未来社会发展进程的。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运动失败以后,德国工人运动出现了高涨形势。由于马克思主义在德国工人中的传播以及德国社会民主工党自1869年成立以来的活动,德国工人阶级广泛开展了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影响日益扩大。但在德国工人运动中,除了德国社会民主工党以外,机会主义派别拉萨尔派自1863年成立以来,在工人运动中一直有较大影响。拉萨尔从来没有真正地接受马克思主义,而是长期推行机会主义的改良政策,鼓吹在国家帮助下建立工人阶级合作社,极力阻挠第一国际在德国开展工作,用拉萨尔主义对抗马克思主义。德国工人运动中两派长期并存且意见不一致,导致工人运动长时间处于分裂状态。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德国工人运动的正常发展。随着德国工人运动的高涨,阶级斗争的尖锐化,实现德国工人运动的统一和团结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1871年德国的统一,为德国工人运动的统一提供了条件。以李卜克内西和倍倍尔为领导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曾多次提出与全德工人联合会联合的建议,但均遭到拉萨尔的拒绝。德国统一后,俾斯麦政府政治上严厉控制、打击激进的工人运动。由于坚持机会主义路线和分裂立场,拉萨尔派日益遭到工人运动的反对,逐渐陷于孤立的境地,为了挽回颓势,拉萨尔又主动提出与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实行合并的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工人运动的整体利益出发,对两派的合并在原则上持赞成态度。但是他们一再向李卜克内西和倍倍尔等人强调,联合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决不能为了一时的成功用原则作交易。合并的首要条件是拉萨尔派必须放弃宗派立场和拉萨尔主义。即使两派正式合并一时不能达成,可以先达成一致的行动纲领,然后慢慢再改造拉萨尔主义思想,清除其影响。但是,李卜克内西和倍倍尔未采纳马克思的忠告,急于求成,为追求组织形式上的统一,在思想原则上做了重大让步,共同起草了一个充满了拉萨尔主义观点的纲领草案,并在报纸上公开发表。马克思、恩格斯看到这个纲领草案时非常气愤,认为这是一个使党堕落的纲领。为彻底肃清拉萨尔主义的影响,帮助李卜克内西和倍倍尔等社会民主工党领导人认清拉萨尔主义的实质,划清其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界限,同时指出作为无产阶级的行动纲领和旗帜的党纲到底应该如何写,马克思1875年抱病写了《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即《哥达纲领批判》。19世纪70年代前后,欧洲资本主义开始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使得新技术不断应用于生产,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企业间的兼并与融合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与生产的集中,信用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股份公司的成立,资产阶级通过建立卡特尔、托拉斯等垄断组织实现了生产的国际联合,重新使社会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现了相对的适应和协调。合作制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以及企业管理方式的变化等,使劳资关系得到改善,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政治领域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英国、法国、瑞士等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发展并逐步趋于完善,普选权、直接立法权、人民权利等作为资产阶级的民主要求在这些国家已经实现。正是在当时欧洲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和远见卓识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作了原则预测。二、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未来社会的国家制度和发展阶段做了预测(一)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的“自由国家”理论,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理论,指出过渡时期的国家制度是无产阶级专政。针对拉萨尔的“自由国家”理论,马克思尖锐地指出:“使国家变成‘自由的’,这决不是已经摆脱了狭隘的臣民见识的工人的目的”,(P313)决非工人阶级的斗争目标,而是资产阶级的口号。自由是什么?“自由就在于把国家由一个高踞社会之上的机关变成完全服从这个社会的机关;而且就在今天,各种国家形式比较自由或比较不自由,也取决于这些国家形式把‘国家的自由’限制到什么程度”。(P313)在这里,马克思通过批判拉萨尔把“自由国家”理解为“国家是有自由”的错误观点,阐述了他对自由的认识,进而阐述了他的国家观。马克思认为:国家是在社会中产生又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其目的是解决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使社会维持在秩序的范围之内不至于灭亡。在阶级社会里,任何国家都是阶级压迫和阶级统治的工具,绝没有超阶级的国家;任何国家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不同的文明国度中的不同的国家,不管它们的形式如何纷繁,却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建立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基础上,只是这种社会的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罢了”。(P313)各种国家形式比较自由或比较不自由,取决于这些国家形式把国家的自由限制到什么程度。同样,也决没有超阶级的自由,自由是以必然为基础的。自由的真正旨趣在于:使国家由暴力统治的工具变成完全服从并服务于社会的管理机关。在未来社会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阶级差别的消灭,一切由这些差别产生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不平等也自行消失”,(P311)国家就会逐渐回归社会,不再是对社会进行统治的机关,国家也就越来越自由。由此可见,马克思认为国家是一个历史的和阶级的范畴,不能离开社会历史和阶级状况笼统地谈论国家。纲领把建立所谓的“自由国家”作为德国工人党的奋斗目标,“既不谈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也不谈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P314)这就根本背弃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宗旨和目的。德国工人党接受这个纲领,说明“它对社会主义思想领会得多么肤浅,它不把现存社会(对任何未来社会也是一样)当作现存国家的(对未来社会来说是未来国家的)基础”,(P313)其错误是把国家看作是超阶级的独立存在物。那么,未来社会的国家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而未来就不同了,到那时‘现代国家制度’现在的根基即资产阶级社会已经消亡了”。(P313-314)“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P314)在此,马克思第一次明确提出:在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必然要经历一个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并且指出过渡时期的国家制度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因为,马克思已经看到,资本主义国家不会自行消亡,社会主义制度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形成。无产阶级要获得自身的解放,在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自己的政权以后,如果不对整个社会进行彻底的革命改造,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而这一历史任务只能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来完成。随着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这一过渡时期也就宣告结束了,过渡时期的存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二)第一次提出了未来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的理论。马克思指出:“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P304)“但是这些弊病,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P305)可见,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它是刚从西欧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不可避免地保留着旧社会的痕迹,如旧的社会分工仍然存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还未被消灭、劳动仍是谋生的手段、个人的全面发展仍未实现等等,这些弊病的存在是由它所赖以产生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决定的,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P305-306)由此可见,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是由第一阶段发展而来的。并且,马克思根据当时西欧社会发展状况,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作了科学的构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分工、脑体差别等随之消失,劳动本身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第一需要,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个人全面发展,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不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而是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相互衔接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生产力的增长或者发展是由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高级阶段的决定力量。两个阶段的区别主要在于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同,由此又决定了社会生产关系以及人的自身发展程度上的巨大差别。三、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在分配问题上的错误观点,自然地逻辑地引发出对未来社会分配制度的思考(一)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作为论证工具,批判了拉萨尔的“铁的工资规律”,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工资的实质以及工人阶级的奋斗目标。在德国工人党的纲领中,提出要“废除工资制度连同铁的工资规律——和——任何形式的剥削,消除一切社会的和政治的不平等。”(P309)其中“铁的工资规律”是拉萨尔所认为的工人的工资的确定规律。他是这样表述的:“这个在现今的关系之下,在劳动的供求的支配之下,决定着工资的铁的经济规律是这样的:平均工资始终停留在一国人民为维持生存和繁殖后代按照习惯所要求的必要的生活水平上”。“这是这样的一个中心点:实际日工资总是在它周围摆动,既不能长久地高于它,也不能长久地低于它。实际地日工资不能长期地高于这个平均数;因为,否则就会由于工人状况的改善而发生工人人口从而人手供应的增加,结果又会把工资压低到原来的或者低于原来的水平。工资也不可能长期地大大低于这个必要的生活水平。因为,……这样,就会使工人人手的供应短缺,从而使工资重新回到它原来的较高的水平。因此,实际的平均工资处于运动之中,始终围绕着它这个重心上下摆动,时而高些,时而低些。”(P819-820)由此可见:拉萨尔把“平均工资始终停留在一国人民为维持生存和繁殖后代按照习惯所要求的必要的生活水平上”看作是一条铁的规律,是适应一切社会的自然规律,而不是雇佣制度的特有产物。认为,工人要解放,就得消灭铁的工资规律。针对拉萨尔的“铁的工资规律”,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拉萨尔的这个理论实质上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所谓“铁的工资规律”是根本不存在的。“如果这个理论是正确的,那么,我即使把雇佣劳动废除一百次,也还废除不了这个规律,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规律不仅支配着雇佣劳动制度,而且支配着一切社会制度”。应当说拉萨尔对工资本身的认识并没有错,其错误在于他对“公平”的理解,他认为工资是工人的劳动价值,是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公平交换。马克思指出“工资不是它表面上呈现的那种东西,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隐蔽形式”,(P310)是资本主义雇佣制度的特有产物。拉萨尔把工资看作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把事物的外表当作了事物的本质,掩盖了资本主义雇佣制度的剥削本质。马克思进而指出:工人要解放,就必须废除私有制和资本主义雇佣制度。(二)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的“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的观点,指出未来社会里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所得都应当是有折有扣的。拉萨尔认为在未来社会中每个劳动者都应当得到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正如德国工人党纲领中所写:“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P298)针对纲领将拉萨尔关于分配问题的观点当作工人的理想,或者是当作社会主义核心理论的错误倾向,马克思紧接着以阶级分析和历史分析地方法加以批判。1.马克思指出“什么是‘劳动所得’呢?是劳动的产品呢,还是产品的价值?如果是后者,那么,是产品的总价值呢,或者只是劳动新加在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上的那部分价值?”(P301)马克思分析到:如果我们把劳动所得首先理解为劳动的产品,那么集体的劳动所得就是社会总产品。从再生产的角度讲,劳动所得的社会总产品总是有折有扣的。只有在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了再生产所需的部分后,剩下的总产品中的另一部分用来作为消费资料,这部分消费资料在分配之前还要扣除维持社会发展必要的基金,再剩余的部分才谈得上在集体中的各个生产者之间进行分配,也就是说,在社会总产品中(劳动所得)用来在各个生产者之间进行分配的只是消费资料的一部分。“‘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已经不知不觉地变成‘有折有扣’的了,虽然从一个处于私人地位的生产者身上扣除的一切,又会直接或间接地用来为处于社会成员地位的这个生产者谋利益”。(P303)2.马克思紧接着从价值上分析“劳动所得”是否不折不扣的问题。马克思认为,劳动所得即劳动产品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才有价值。“在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这些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作为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着。于是,劳动所得,这个由于含义模糊就是现在也不能接受的用语,便失去了任何意义”。(P303-304)也就是说,马克思预想在未来社会里,由于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者之间不再进行产品交换,劳动产品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即消灭了商品、货币。大家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产品,个人的劳动作为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也就是说,从价值上理解,也没有所谓的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三)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公平分配劳动所得”的观点,对未来社会的分配制度作了科学构想。既然未来社会里,劳动所得都是有折有扣的,那么,每个劳动者会不会像拉萨尔所言“公平分配劳动所得”?马克思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是‘公平的’分配”,(P302)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对公平的理解是不同的。在对公平分配理论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自然地逻辑地引出了对未来社会分配制度的思考。1.指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马克思指出:“如果生产的物质条件是劳动者自己的集体财产,那么同样要产生一种和现在不同的消费资料的分配”,(P306)“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他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领回来”。“显然,这里通行的是调节商品交换(就它是等价的交换而言)的同一原则。内容和形式都改变了,因为在改变了的情况下,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转为个人的财产。至于消费资料在各个生产者中间的分配,那么这里通行的是商品等价物交换中通行的同一原则,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劳动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P304)也就是说,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制度。这种按劳分配制度,虽然仍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但是其内容和形式都已经发生改变。从内容上看,已经不存在剥削;从形式上看,与以前以商品、货币、价值、价格为媒介的迂回的形式相比,现在采用的是直接交换的形式,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劳动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2.分析了按劳分配的性质。马克思指出:虽然原则和实践在这里已不再互相矛盾,这是一种进步,但是按劳分配的原则具有两重性。从形式上看,这是一个平等的原则,“生产者的权利是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P304)“它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因为每个人都像其他人一样只是劳动者”。即就生产者的权利都用劳动这个同一的尺度来计量这一点而言是平等的。“但是,一个人在体力或智力上胜过另一个人,因此在同一时间内提供较多的劳动,或者能够劳动较长的时间;而劳动,要当作尺度来用,就必须按照它的时间或强度来确定,不然它就不成其为尺度了。这种平等的权利,对不同等的劳动来说是不平等的权利。”“但是它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所以就它的内容来讲,它像一切权利一样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利”。因为,“权利,就它的本性来讲,只在于使用同一尺度;但是不同等的个人(而如果他们不是不同等的,他们就不成其为不同的个人)要用同一尺度去计量,就只有从同一个角度去看待他们,从一个特定的方面去对待他们,例如在现在所讲的这个场合,把他们只当作劳动者,再不把他们看作别的什么,把其他一切都撇开了”。(P304-305)很明显,马克思明确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按劳分配原则从内容上来看仍然是不平等的。因为在实践中,按劳分配原则默认每个劳动者的情况各不相同,存在着体力和智力上的差别,还存在着家庭状况和子女数量的差别等,尽管按劳分配形式上实行等量劳动换取等量产品的等价交换原则,但是,实质上,在社会消费品分配所得的份额相同的条件下,每个劳动者的实际所得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讲平等权利是有条件的。“要避免所有这些弊病,权利就不应当是平等的,而应当是不平等的”。(P304)总之,马克思认为,按劳分配从实质上来说仍是一种资产阶级权利。但这一原则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按资分配原则又是根本对立的,它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基本分配原则,有它存在的客观经济基础。3.在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阐述过程中,以发展的观点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的成熟程度和发展程度不同。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因此,按劳分配原则也不会固定不变。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自由人联合体”里,分配的方式会随着社会生产机体本身的特殊方式和随着生产者的相应的历史发展程度而改变。在马克思看来,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消费品分配原则也将发展和改变,将由按劳分配逐渐发展为按需分配。四、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进程的新思考的意义重读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正确认识并把握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进程的本真思想,对坚定我们的共产主义信念,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进程的新思考,为以后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建设指明了方向。从政治学的视角看,政党的党纲是一个政党的旗帜和灵魂,党纲源于政党的意识形态,它既是政党的政治立场、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等的反映,又是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也是政党行动的理论指南。可以说党纲直接决定一个政党的目标指向和实践方向,对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敏锐地意识到了党纲建设对德国工人党未来发展的意义,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他根据当时西欧社会发展的现状,针对拉萨尔在德国工人党纲领中所提出的一些非社会主义的观点,从指导德国工人党纲领建设的角度,对德国工人党的宗旨、任务、奋斗目标等问题加以规范和科学地阐述,自然地逻辑地引发出对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为以后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建设问题指明了方向。(二)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进程的新思考,使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学说在理论上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出发,在批判拉萨尔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观点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的国家制度、发展阶段以及分配制度做了原则构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理论和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理论,指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过程,由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过渡时期,在过渡时期实行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其主要任务是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奠定物质的、文化的基础。共产主义社会自身的发展也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包括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两个相互衔接的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这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在此阶段,由于旧的社会分工、脑体差别等的存在,劳动仍是谋生的手段,消费资料的分配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劳动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等的基础上,消费资料的分配才能实行“按需分配”,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这些理论的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学说在理论上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三)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进程的新思考,对于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重读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描述,即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前进的、上升的,共产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从而进一步坚定我们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克思在文本中也指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从一个社会形态向高一级的社会形态或从一个社会形态内部的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以及人的发展程度。马克思在对未来社会发展进程进行科学构想时,是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的发展两个纬度来思考问题的,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既要见物,更要见人,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得以实现的社会形式就是共产主义社会。这也是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中内涵的本真思想之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指向,正是在现实生活中对马克思本真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解决当代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