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富源县阿汪水库工程环评报告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5e2a0b335c51dd87467b29d7e40d361/25e2a0b335c51dd87467b29d7e40d3611.gif)
![云南省富源县阿汪水库工程环评报告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5e2a0b335c51dd87467b29d7e40d361/25e2a0b335c51dd87467b29d7e40d3612.gif)
![云南省富源县阿汪水库工程环评报告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5e2a0b335c51dd87467b29d7e40d361/25e2a0b335c51dd87467b29d7e40d3613.gif)
![云南省富源县阿汪水库工程环评报告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5e2a0b335c51dd87467b29d7e40d361/25e2a0b335c51dd87467b29d7e40d3614.gif)
![云南省富源县阿汪水库工程环评报告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5e2a0b335c51dd87467b29d7e40d361/25e2a0b335c51dd87467b29d7e40d36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8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云南省富源县阿汪水库工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云南省富源县阿汪水库工程建设单位富源县水务局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富源县中安街道办事处太和街539号联系电话邮政编码655500建设地点富源县黄泥河镇阿汪村委会岔沟村立项审批部门云南省曲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曲发改农经[2015]112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水利工程建筑(4722)占地面积(m2)永久占地278520临时占地213607水库淹没占地166400绿化面积(m2)300总投资(万元)15386.24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81.9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13%评价经费(万元)投产日期2018年7月工程内容及规模:项目背景阿汪水库位于富源县黄泥河镇阿汪村委会岔沟村附近,距黄泥河镇政府所在地约16km,距富源县城约95km。水库总库容281.5万m3,兴利库容227.69万m3。阿汪水库已列入富源县“十二五”水利规划,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集镇及农村生活用水为主的小(一)型水库。阿汪水库为国家烟草水源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库建成后,可解决灌区1.1万亩土地的灌溉及9487人的人畜饮水问题,能够改善当地群众生存条件、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大减轻烟农种烟的劳动强度,增加烤烟种植效益。项目于2015年8月28日获曲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曲靖市水务局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见附件)。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令第33号)等有关规定,水库库容在1000万m3以下项目应编制报告表,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云南绿色环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在现场踏勘和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富源县阿汪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供建设单位上报审查。建设规模及内容(1)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云南省富源县阿汪水库工程建设单位:富源县水务局建设地点:富源县黄泥河镇阿汪村委会岔沟村工程规模:小(一)型水库建设性质:新建流域概况:阿汪水库所在流域阿汪小河属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是黄泥河上支流拖竹河的支流,阿汪水库下坝址以上控制径流面积为5.39km2(其中:地表集水面积2.31km2,伏流闭合区集水面积3.08km2),主河道全长4.37km,河道平均坡降68.3‰。阿汪小河发源于富源县阿汪村委会的东南面山麓,河源海拔2330m。建设工期:本项目计划于2016年7月开始建设,预计2018年7月完成建设,建设期为2年。(2)工程任务和规模水库每年提供农业灌溉用水量为264.14万m3(P=75%),农村生活用水41.22万m3,总供水305.36万m3。水库灌溉面积1.1万亩,解决水库下游9487人(设计人口)的人畜饮水问题。另外,每年下放生态环境用水51.1万m3。阿汪水库工程规模见表1-1。表1-1阿汪水库工程规模表水位水面总库容最大下高程(万m3)泄流量
m)(m3/s)正常水位1882.48247设计水位1884.24272.624.71校核水位1884.83281.538.19死水位1856.1219.31(3)工程等别和标准建筑物级别: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水库规模属小(一)型,推荐坝型为重力坝,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临时性水工建筑物为5级。水库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由拦河坝、输水管道、溢流坝组成,按4级建筑物设计,次要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灌区工程的总干管管首设计流量为0.388m3/s,灌区工程的管道设计流量均小于5m3/s,管道工程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导流围堰等临时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根据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确定,其正常运用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洪水重现期,即P=3.33%;非常运用校核洪水标准为300年一遇洪水重现期,即P=0.33%;消能防冲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重现期,即P=5%;坝体施工期临时度汛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洪水重现期,即P=10%;施工导流洪水标准为枯季(12~4月)5年一遇洪水重现期,即P=20%。(4)工程建设内容及工程组成阿汪水库工程主要由枢纽工程及输水管道工程两部分组成。枢纽工程主要有拦河坝、溢洪道、输水兼导流隧洞组成。灌区根据供水区分布情况分为阿汪、箐口、牛场3个灌片,灌溉总面积为11000亩。灌区供水采用管道供水,结合灌区分布情况供水管网设1条总干管、6条主管和3条支管。表1-2工程组成一览表名称工程内容及规模主体工程枢纽工程大坝大坝为砼面板堆石坝,趾板开挖高程1834.40m,坝顶高程1885.00m,坝顶长246m,防
墙顶高程为1886.20m,最大坝高50.6m(趾板基础至坝顶),坝顶宽5.0m,防浪墙高3.3m,高于坝顶1.2m,上游坝坡1:1.4,下游坝坡1:1.4。砼面板厚度按公式t=0.3+0.0035H计算,设计厚度为0.4m,C30钢筋砼,竖向分缝间距15m。面板前高程1856.00m以下粘土土铺盖区和石渣盖重区。溢洪道溢洪道布置于左岸,出口采用底流消能。溢洪道包括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段、消力池四部分,总长369.64m,其中进口明渠长36m,控制段长3.0m,泄槽段长218.5m,消力池全长17m,尾水渠长95.14。溢洪道的断面型式为矩形采用全断面钢筋砼结构。输水(兼导流)隧洞输水(兼导流)隧洞布置于左岸。根据导流和输水结合考虑隧洞的进口底板高程为1852.32m(泥沙淤积高程)。输水(兼导流)隧洞包括进有压段、启闭竖井段、无压段、暗涵段、明渠段共六部分,总长410.32m。输水管道工程输水管道灌区根据供水区分布情况分为阿汪、箐口、牛场3个灌片,灌溉总面积为11000亩。灌区供水采用管道供水,结合灌区分布情况供水管网设1条总干管、6条主管和3条支管。管径采用DN600mm~DN150mm,总长23.203km,其中总干管长9.232km,主管长13.175km,支管长0.796km。水池为保证阿汪、箐口和牛场21个村民小组的人畜用水正常,分别于各管网末端设置高位水池,200m3水池(1个),100m3水池(6个),50m3水池(5个)。水池为圆形水池,池深3.2m,水池内径根据不同的容积取值,池壁及底板厚40cm,池盖厚15~20cm,采用C25钢筋砼浇筑。辅助工程管理所包括包括办公室、防汛调度室、值班室、仓库、职工住宿等。布置在大坝右岸上侧100m处相对空旷地带。公用工程供电水库枢纽施工用电与管理运行用电一起考虑,水库下游阿汪村有10KV输电线路通过,用电情况较好,需架设3.0km的10KV永久输电线路至大坝施工区。坝区内临时输电线路0.5km;另管道工程需架设约3.0km的10KV临时输电线路;总计永久输电线路3.0km,临时输电线路3.5km。大坝施工区布置315KVA变压器一台,为临时使用;施工完成后配置50KVA永久变压器一台,供放水洞及管理所使用;管道工程,隧洞需布置2台125KVA临时变压器;供水施工用水水源主要引自上游围堰内拦蓄水,上游来水无污染源,水质满足施工期的生产、生活要求。灌区施工用水就近从附近村庄进行取水。永久公路坝址至黄泥河镇大部分路段已有公路相通,通路段长约12km,但其中有6km路面坑洼不平,现状路况无法满足施工要求,需进行整修;同时距坝址约3km处只有乡间小路或毛路通行,需新修3km永久道路至坝址区以满足施工及日后运行管理使用,同时需新修0.6km上坝公路及0.3km至隧洞工作闸室交通道路。永久道路总长9.9km,其中:整修永久道路6.0km(路基宽6m,为泥结石路面,占地3.60hm2),新修永久道路3.9km(其中:硬化道路长0.9km,泥结石道路长3km,占地2.49hm2),永久道路按照水电工程四级道路设计,永久道路总占地6.09hm2。临时工程临时公路包括枢纽施工临时道路、管网工程施工临时道路和砂石料场区施工临时道路,施工临时道路总长13.6km,其中:新修水库枢纽临时道路1.0km,新修水库枢纽及管网工程至弃渣场道路1.6km,新修管道工程施工临时道路2.0km,新修砂石料场区施工临时道路3.0km,整修管道工程施工临时道路6.0km,施工临时道路均为泥结石路面,水库枢纽施工临时道路路面宽5.0m,砂石料场区施工临时道路宽6m,其它施工临时道路路面宽4.5m。施工临时道路总占地6.62hm2。施工营地包括砂石料堆放、混凝土拌和系统、施工辅助企业及生活区占用的场地。占地0.58hm2,为临时占地。料场料场位于水库左岸北侧4Km处下平箐村对面山体,下坪箐村北约500m处,工程建设所需填筑料、块石及砂石料全部从这此料场自行开采获取。料场山体属溶蚀孤山地貌,分布高程为1925~2015m,相对高差60~90m。料场料源层为弱风化(裂隙性溶蚀风化带)白云岩、灰岩、泥质灰岩,该层岩质坚硬,是良好的石料用材,质量能满足相关要求。工程所需砂料在上述选定的石料场用石料加工机制砂。表土场共计3个表土场。1#表土场:位于水库枢纽下游400处,主要堆放水库枢纽工程区施工过程中收集来的表土,占地0.30hm2,为临时占地。2#表土场:位于2#弃渣场旁,主要堆放2#弃渣场剥离出来的表土,占地0.02hm2,为临时占地。3#表土场:位于下平箐砂石料场和3#弃渣场下方,主要堆放3#弃渣场剥离出来的表土和砂石料场开采过程中收集来的表土,占地0.4hm2,为临时占地。弃渣场共计3个弃渣场。1#弃渣场:位于水库坝址左岸下游1000m处,主要堆放水库枢纽区基础开挖和总管0+000~2+280段开挖弃方,占地1.60hm2。2#弃渣场:位于输水总管4+250处隧洞进口右侧500m处,主要堆放总管隧洞段开挖弃方,占地0.12hm2。3#弃渣场:位于下平箐砂石料场旁,主要堆放砂石料场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料,占地1.0hm2。环保工程生态恢复动植物保护工程实施项目主要包括宣传警示、植被恢复等。各区域土地整治20.9hm2,农田复耕13.51hm2;厂区绿化300m2。生态放流采用在阀室后布置生态基流管下泄生态用水,下泄流量不低于0.016m³/s水环境施工区设置临时旱厕3座(施工生产生活区);水土保持设挡渣墙长275m,截排水沟1070m,沉沙池15座,绿化措施恢复面积20.9hm2,植物苗木量23733株。其他施工营地设置20个垃圾桶收集并集中清运,施工区洒水降尘等。(5)工程特性表表1-3工程特性表序号名单位数量备注一水文1流域面积k㎡5.39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万m³5113设计洪水标准及流量m³/s48.0P=3.33%校核洪水标准及流量m³/s66.5P=0.33%4设计洪水洪量(日)万m³76.2校核洪水洪量(日)万m³112二工程规模1水库校核洪水位m1884.83设计洪水位m1884.24正常蓄水位m1882
8死水位m1886.12总库容万m³281.5正常库容万m³247死库容万m³19.31年供水总量(P=75%)万m³305.362输水工程设计灌溉面积保证率P=75%万亩1.1设计供水人数保证率P=95%人9487年供灌溉水量(P=75%)万m³264.14年供集镇水量(P=95%)万m³41.22设计灌溉流量m³/s0.
8三淹没损失及工程永久占地1库区淹没面积亩249.622工程永久占地亩417.783工程临时占地亩320.41四主要建筑物及设备(一)枢纽工程1坝体型式面板堆石坝地基特性砂泥岩地震基本烈度Ⅵ坝顶高程m1885最大坝高m50.6坝顶长度m2462溢洪道型式驼峰堰堰顶高程m1882.溢流堰宽度m6设计泄洪流量3.33%m³/s24.71校核泄洪流量0.33%m³/s38.194输水管埋设于隧洞内进口高程m1851.85断面尺寸mmφ630(二)渠系工程1灌溉管道管首管道高程m1842.5设计输水流量m³/s0.388长度km21.166五主要工程量及材料用量1主要工程量工程总量土石方开挖万m³54.83干砌块石万m³0.54混凝土浇筑万m³1.89帷幕灌浆万m0.5184供水管道安装km0.2675六施工1所需劳动力总工日万工时183.872对外交通公路距离km95至富源县城3大坝施工导流P=20%枯季m³/s4.244施工总工期月24七经济指标1总
资万元15386.242枢纽工程部分投资万元10036.723管道工程部分投资万元2750.764征地移民安置补偿费万元2044.585库容投资指标元/m354.136灌溉单位指标万元/亩1.397申请烟草补贴资金万元12054.29(6)工程量分枢纽工程和管道工程统计,见表1-4、表1-5。表1-4阿汪水库枢纽工程工程量汇总表序号名称单位工程量备注Ⅰ大
工程一坝体工程1土方开挖m3517002石方开挖m31417033主堆石料m32492884下游堆石料m31171305面板垫层料m3236596特殊垫层料m333217过渡料m3281348粘土土铺盖层m3147999弃渣料覆盖层m31727010C30砼坝面板(W10F100)m3576611C30砼址板m3105212C5砼挤压边墙m3322213C30钢筋砼防浪墙m3132514C20砼路缘石m313315路面C20砼(厚20cm)m319816预制砼栏杆(C20砼)m24617铁艺栏杆24618碎石垫层(30cm)m329719钢筋制安t74020两油两砂m314210挤压边墙表面21普通钢模板m3488622滑动钢模板m31421023侧模m356924干砌块石护m35426厚0.4m25C20混凝土踏步m34326C20岸坡排水沟m312827周边缝(铜止水)m307厚1.2mm28651橡胶止水带m72529F型止水铜片m333.3厚度δ=1mm30W型止水铜片m1073.6厚度δ=1mm31W1型止水铜片m270.6厚度δ=1mm32镀锌铁皮止水片m369.6厚度δ=1mm33橡胶带㎡774.616mm厚34膨胀螺栓M10×75个839735角铁∠50×50×5m33553.7kg/m36沥青砂浆垫层m³2037水泥砂浆垫层m³28.8638氯丁橡胶棒φ12mmm1677.539氯丁橡胶棒φ25mmm333.340沥青杉板m³13.1412mm厚41橡胶垫片m674.036mm厚42SR塑形填料m³31.9443聚乙烯泡沫m³2.1344趾板Φ25mm砂浆锚杆根639入岩深度4.5m,外露0.5m45观测设施项1二防渗工程1帷幕灌浆基岩钻孔m102422固结灌浆基岩钻孔m28423帷幕灌浆m51844固结灌浆m2675Ⅱ输水兼导流隧洞工程1石方洞挖m318962石方开挖m3136123土方开挖m346214石方方竖井开挖m39355土石方回填m388726洞身C25衬砌混凝土m39077暗涵C25衬砌混凝土m32338出口C25明渠混凝土m3669隧洞出口洞脸C20混凝土m³510C25闸井砼m358811闸门槽C30二期砼m31512启闭机房C25排架砼m31013钢筋制安t15514圆形隧洞模板m257015城门洞型隧洞模板m293416竖井钢模m265317普通模板m219518651橡胶止水(300-6)m31419隧洞锚杆(φ25,L=1.5m)根109420钢支撑(I16)t2321隧洞C20喷砼m314722φ25mm纵向连接钢筋(L=1.0m)t223隧洞钢筋挂网(φ8钢筋网)t524洞外锚杆(φ25,L=4.5m)根4825洞脸C20喷砼m31626洞脸挂网钢筋(φ8钢筋网)t0.6427洞脸挂网钢筋(φ12钢筋)t0.2128φ50PVC排水管m23.8529回填灌浆m2374
0启闭机房建筑面积m36431闸门埋件(两套)t732门叶及相关部件(1.5m×1.5m两一道)t1733铸铁加重块(1.5m×1.5m的检修闸门)t1334启闭机(QPQ-300KN及LG-300KN—SD各一台)t435φ630无缝钢管t6236闸阀(DN600)个337进口滤网(DN600)个138爬梯钢筋(Φ25)t1.539埋管C25混凝土m³7940闸阀房㎡32Ⅲ溢洪道工程1土方开挖m3150462石方开挖m3225683土石回填m311134C25钢筋混凝土m315195C30钢筋混凝土m3147消力池6钢筋制作及安装t1507平面钢模板m229838C30桥梁混凝土m3119651橡胶止水m29510砂浆锚杆Φ25,L=4.0m根398Φ25,L=4m1×111C20喷混凝土m3345厚10cm12砂浆锚杆根1036Φ25,L=4.5m13钢筋挂网(φ8钢筋网)t14高边坡挂网喷护14加强钢筋(φ12钢筋)t415φ50PVC排水管m518Ⅳ房屋建筑管理房㎡900表1-5阿汪水库管道工程量汇总表序号项目单位工程量备注一干管工程量1槽挖土方m3436672槽挖石方m3187153碎石砂垫层m3
83厚20cm4土方回填m3131575土石方回填m372596耕作土回填m3225509洞挖石方m3197310隧洞衬砌C20砼m3911厚30cm11钢支撑t6112管棚钢管DN50t51壁厚2.5mm13651橡胶止水m20614洞脸挂网喷C20砼m390厚10cm15挂网钢筋Φ8t316回填灌浆m2101217钢筋t
218锚杆根95Φ22L=3m19普通模板m290720隧洞顶拱模板m2101821C20砼m3577镇、支墩22普通模板m2119023钢筋t2324钢配件t11825DN600球墨铸铁管m19081.0MPa26DN600球墨铸铁管m42092.0MPa27DN400球墨铸铁管m7182.4MPa28DN400球墨铸铁管m8761.5
a29DN300球墨铸铁管m16951.5MPa30DN600蝶阀个431DN400蝶阀个332DN300蝶阀个233DN50补气阀个834DN200放空阀个10二1#分干管工程量1槽挖土方m317492槽挖石方m37493碎石砂垫层m3105厚0.2cm5土石方回填m33506耕作土回填m315957C20砼m322镇墩8普通模板m2439钢筋t110钢配件t511DN300球墨铸铁管m6561.5MPa12DN300蝶阀个213DN50补气阀个114DN150放空阀个1三2#分干管工程量1槽挖土方m384862槽挖石方m336373碎石砂垫层m3546厚0.2cm4土方回填m324245土石方回填m319796耕作土回填m354957C20砼m3173镇墩8普通模板m23469钢筋t710钢配件t911DN300球墨铸铁管m11631.6MPa12DN315(PE80管)m9091.25MPa13DN200(PE80管)m4361.25MPa14DN200(PE80管)m8501.0MPa15DN300蝶阀个316DN50补气阀个417DN150放空阀个218DN100放空阀1四3#分干管工程量1槽挖土方m311912槽挖石方m35103碎石砂垫层m3424土方回填m31675土石方回填m32086耕作土回填m311657C20砼m329镇墩8普通模板m2589钢筋t110钢配件t111DN100球墨铸铁管m3972.2MPa12DN100蝶阀个213DN50补气阀个114DN50放空阀个1五4#分干管工程量1槽挖土方m340002槽挖石方m317143碎石砂垫层m31724土方回填m36865土石方回填m38586耕作土回填m332317C20砼m375镇墩8普通模板m21499钢筋t310钢配件t511DN100球墨铸铁管m17162.2MPa12DN100蝶阀个213DN50补气阀个414DN50放空阀个4六5#分干管工程量1槽挖土方m3164832槽挖石方m370643碎石砂垫层m39844土方回填m343385土石方回填m336246耕作土回填m3120237C20砼m3177镇墩8普通模板m2354钢筋t710钢配件t3611DN300球墨铸铁管m35542.3MPa12DN200球墨铸铁管m4602.0MPa13DN150球墨铸铁管m17841.0MPa14DN300蝶阀个415DN200蝶阀个216DN150蝶阀个317DN50补气阀个518DN100放空阀个2七6#分干管工程量1槽挖土方m345052槽挖石方m319313碎石砂垫层m33004土方回填m311815土石方回填m38706耕作土回填m323467C20砼m326镇墩8普通模板m2659钢筋t110钢配件t211DN250(PE80管)m11941.25MPa12DN200球墨铸铁管m3021.5MPa13DN250蝶阀个214DN50补气阀个215DN100放空阀个2八50m3水池工程量(5个)1开挖土方m37782开挖石方m31953土方回填m34784M7.5浆砌石垫层m3615C25砼底板m3496C25砼边墙m31377C25砼顶板m3178钢筋制安t249曲面模板m2731九100m3水池工程量(6个)1开挖土方m312712开挖石方m35453土方回填m37274M7.5浆砌石垫层m31345C25砼底板m31076C25砼边墙m32287C25砼顶板m3328C25砼梁m349C25砼立柱m3610钢筋制安t4511曲面模板m2128112普通模板m2119十200m3水池工程量(1个)1开挖土方m34452开挖石方m343土方回填m31584M7.5浆砌石垫层m3415C25砼底板m3336C25砼边墙m3537C25砼顶板m3108C25砼梁m329C25砼立柱m3110钢筋制安t1211曲面模板m231612普通模板m229十一阀门井工程量(77个)1槽挖土方m37782土方回填m32243C20砼1544钢筋制安t85普通模板m2995工程布置与主要建筑物总体布置分为:枢纽工程和输水管道工程。(1)枢纽工程阿汪水库枢纽工程建设由拦河坝工程、输水隧洞工程和溢洪道工程组成。=1\*GB3①拦河坝工程:阿汪水库工程拦河坝推荐坝型为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1885m,最大坝高50.6m,坝顶宽5.0m,坝轴线长246m。水库下游采取干砌块石护坡40cm,坡比为1:1.4。上游采取C30W10F100钢筋混泥土浇筑40cm,上游高程1855m以上坝坡为1:1.4,1856m以下坝坡为1:2.5,趾板底高1834.40。=2\*GB3②输水兼导流隧洞:布设于水库大坝左岸山体内,为有压隧洞,闸前洞身直径1.8m,进口高程1852.32m,输水隧洞全长410.32m,并设检修闸室和工作闸室,闸后隧洞断面为1.8m×1.5m城门洞型,建成后取水从隧洞闸室前隧洞取水。=3\*GB3③溢洪道:溢洪道布设于水库大坝左坝肩,溢洪道全长369.64m,溢洪道宽度6m,控制段高程1882.48m,溢洪道泄流为开敞式自由泄流,消能方式采用底流消能,消能后沿尾水渠与下游河道自然衔。(2)输水管道工程阿汪水库取水采用管道供水,管道从隧洞的左侧衬砌埋设穿出隧洞,进入闸阀房,闸阀房内设DN600的闸阀2套,工作阀后接供水管道,管首设计流量0.3883m3/s。根据灌区分布情况,阿汪水库灌溉共分阿汪、箐口、鸡场和牛场四个灌片,水库建成后可解决水库下游11000亩耕地灌溉和9487人的人畜饮水问题,其中:阿汪灌片涉及灌溉面积2130亩,涉及人饮2817人;箐口灌片涉及灌溉面积3180亩,涉及人饮2921人;鸡场灌片涉及灌溉面积3440亩,涉及人饮2037人;牛场灌片涉及灌溉面积2250亩,涉及人饮1712人。结合灌区分布情况,输水管网共设1条主干管、6条分干管和3条支管。管径采用DN600mm~DN100mm球墨铸铁管,总长23.203km,其中:主干管长9.232km,分干管长13.175km,支管长0.796km。管道沿线设蓄水池12个,其中:200m3蓄水池1个,100m3蓄水池6个,50m3蓄水池5个。施工组织本工程的施工队伍可通过招投标择优选定。宜采用分标承包方式。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民工可就地招用。工程设备可由业主或由承包方负责采购运输,施工设备、劳动力及生活物资由承建单位自行组织。工程施工所需的主要材料有水泥、钢材、砂石料、木材及炸药等。除设计要求的特种水泥由昆明购进外,其它常用水泥均在十八连山乡水泥厂采购。钢材、炸药可由当地物资部门进货供给,亦可由厂家直接供给。木材、油料均可由当地有关物资部门供应。施工队伍所需的生活物资可从富源县或黄泥河镇及十八连山乡购进。施工道路(1)永久公路:坝址至黄泥河镇大部分路段已有公路相通,通路段长约12km,但其中有6km路面坑洼不平,现状路况无法满足施工要求,需进行整修;同时距坝址约3km处只有乡间小路或毛路通行,需新修3km永久道路至坝址区以满足施工及日后运行管理使用,同时需新修0.6km上坝公路及0.3km至隧洞工作闸室交通道路。(2)临时公路:临时公路主要有,自永久进场公路至围堰及坝体基础开挖和溢洪道、隧洞开挖处需新修临时场内交通道路约1km。临时道路路面均为石渣路面。由于灌区跨度较大,且灌区内交通条件较差,因此管道施工部分需对6km的道路进行整修,新修临时公路2.0km,至石料厂需新修3.0km临时施工道路。施工道路工程量见表1-6。表1-6施工道路工程量表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永久道路km0.3新修至隧洞闸室,5.0m宽,混凝土路面2永久道路km0.6新修上坝路,6.0m宽,混凝土路面3永久道路km3新修至枢纽区,6.0m宽,泥结石路面4永久道路km6整修至枢纽区,6.0m,泥结石路面5临时道路km1枢纽区新建,5m宽,泥结石路面6临时道路km2渠系新修4.5m宽,泥结石路面7临时道路km6渠系整修,4.5m宽,泥结石路面8临时道路km3新修至石料厂,宽6.0m,泥结石路面“三场”规划料场规划阿汪水库工程建设推荐坝型为面板堆石坝,主体工程共布设了1个料场,即下平箐砂石料场,工程建设所需填筑料、块石及砂石料全部从这此料场自行开采获取。下平箐砂石料场位于水库左岸北侧4km处下平箐村对面山体,需新修3km临时道路至大坝枢纽,料场分布高程1940~2010m,地形自然坡度15~35°,料场范围为杂木林地和耕地,料场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料场开采运输方便。下平箐砂石料场质量及数量均满足阿汪水库工程施工建设粗细骨料需求。料场开采为露天开采,石方开采由YT-24手风钻钻孔,浅孔爆破,自上而下的方式施工,开挖渣料堆置于指定弃渣场,开采平台边缘预留50cm边坎,以方便开采结束后覆土绿化,对于料场表土剥离不应一次剥离,为防治水土流失,表土应进行边开采边剥离,并运到指定表土场堆存。表土场规划为堆放表土,满足工程绿化及复耕覆土需要,阿汪水库工程建设共规划了3个表土场。1#表土场:位于水库枢纽下游400处,主要堆放水库枢纽工程区施工过程中收集来的表土。2#表土场:位于2#弃渣场旁,主要堆放2#弃渣场剥离出来的表土。3#表土场:位于下平箐砂石料场和3#弃渣场下方,主要堆放3#弃渣场剥离出来的表土和砂石料场开采过程中收集来的表土。表1-7表土场特性表项目名称占地面积(hm2)地貌类型存/弃渣量(m3)堆渣高程(m)平均堆高容量(m3)自然方松方1#表土场0.30坡耕地9030108361848~18524m120002#表土场0.02坡耕地4004801795~18123m12003#表土场0.40坡耕地11470137641925~19304m16000合计0.722090025080注:表土松散系数取1.2。弃渣场规划阿汪水库工程建设共规划了3个弃渣场。1#弃渣场:位于水库坝址左岸下游1000m处,主要堆放水库枢纽区基础开挖和总管0+000~2+280段开挖弃方。2#弃渣场:位于输水总管4+250处隧洞进口右侧500m处,主要堆放总管隧洞段开挖弃方。3#弃渣场:位于下平箐砂石料场旁,主要堆放砂石料场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料。表1-8弃渣场特性表项目名称占地面积(hm2)地貌类型存/弃渣量(m3)堆渣高程(m)平均堆高容量(m3)自然方松方1#弃渣场1.60坡耕地、林地2192062849681866~189019m3040002#弃渣场0.12坡耕地、林地651084631795~18128m96003#弃渣场1.0坡耕地、林地802701043511927~194212m120000合计2.72305986397782注:弃渣松散系数取1.3。拌和站设置本工程砼施工主要为大坝趾板混凝土、防渗板墙、输水兼导流隧洞,溢洪道等,在大坝下游设置一台0.4m3砼搅拌机;大坝左坝肩设置拌和站一座,配0.4m3砼搅拌机2台,供各部砼浇筑使用。项目占地工程占地由水库淹没占地和工程永久占地、工程临时占地三部分组成。工程占地总面积为65.85hm2(987.81亩),其中:水库淹没占地16.64hm2(249.62亩),永久占地27.85hm2(417.78亩),临时占地面积21.36hm2(320.41亩)。项目永久占地占用林地4.19hm2,其中商品林4.06hm2,公益林0.13hm2。建设单位正在向林业部门办理占用公益林的相关手续。根据国土资源局关于本项目占地的说明(见附件),本项目占地不涉及基本农田。占地面积及地类详见表1-9。表1-9工程占地一览表序号工程项目名称永久占地小计旱地乔木林灌木林其他一大坝占地3.863.310.450.040.06二管理范围8.37.090.031.010.171管理局0.090.090002管理范围8.2170.031.010.17三永久公路6.094.650.130.810.5四输水管道占地9.67.441.080.650.43永久占地合计27.8522.491.692.511.16序号工程项目名称水库淹没占地小计旱地乔木林灌木林其他水库淹没区16.6410.393.062.970.22序号工程项目名称临时占地小计旱地乔木林灌木林其他一砂石料场2.860.262.60二弃渣场3.443.110.330三施工生产生活区0.580.5800四输水管道占地7.866.091.060.71五施工临时公路6.624.721.610.291枢纽施工临时道路3.022.560.4602管道施工临时道路3.62.161.150.29临时占地合计21.3614.765.61水库淹没及移民安置阿汪水库建设征地涉及到富源县黄泥河镇阿汪村委会的岔沟村民小组。1、水库淹没土地水库淹没面积16.64hm2,水库淹没耕地总面积10.39hm2(全为旱地);林地6.03hm2(乔木林3.06hm2,灌木林2.97hm2);其他(未利用地)0.22hm2。2、受淹没影响的房屋淹没影响范围内涉及废弃房屋6075.61m2,因库区山高谷深坡度较大,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地方政府出资扶持村民已搬迁至较高平缓的位置,且由于涉及的房屋废弃多年破损较为严重,经过与地方政府协商后,对涉及的废弃房屋不再给予补偿。3、专业设施库区内涉及的专业设施有岔沟村民小组的机耕道路0.69km,阿汪村委会至箐口村委的DN200镀锌引水管360m和DN200闸阀1个,岔沟村民小组的DN40PE引水管1350m。4、文物古迹根据文物部门和地质部门对淹没线以下范围查阅相关的资料,水库未淹没具有历史、科研价值的文物古迹。阿汪水库工程建设至设计水平年(2018年)涉及农业生产安置人口202人(其中:水库淹没区57人,枢纽工程区57人,永久公路34人,管道工程区54人),工程建设除生产安置人口外无移民安置。本工程生产安置采用有偿流转本村民小组内的耕地来进行安置。岔沟村民组按人均2.80亩为其配置耕地,林地和其他土地可以继续使用库周原有资源。淹没的专项设施采取一次性补偿,由当地政府进行复建。矿产资源压覆情况根据《云南省富源县阿汪水库工程建设项目用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阿汪水库调查评估区以南及周边相邻的矿山探、采的主要矿产为煤矿,评估区与云南省富源县海华煤矿详查探矿权范围重叠,但该探矿权自获得许可证之后,未进行过地质勘查工作,经云南省国土资源厅查询未提交过地质勘查报告。另据收集的地质资料结合野外调查结果分析,煤系地层主要分布在评估区以南的富源县老厂煤矿勘探区范围,评估区内未出露煤系地层及其它含矿地层,因此建设项目未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劳动定员水库日常工作人员总数为6人。总投资及环保投资阿汪水库估算总投资15386.24万元,其中:枢纽工程投资10036.72万元,管道工程投资2750.76万元,征地移民安置补偿费2044.58万元。经过计算,阿汪水库工程环境保护投资为481.95万元(含水保投资),其中水保投资386.15万元,环评新增环保投资53.5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3.13%,环保投资估算见表1-10。表1-10环保投资情况环保项目措施内容数量金额(万元)备注生态环境保护及恢复施工期弃渣场防护措施及植被恢复3处/总共2.72hm2386.15根据水土保持报告,含主体工程已考虑水保投资(30.27万元)和水土保持方案新增投资(355.88万元)表土场防护措施及植被恢复3处/总共0.72hm2土石料场防护措施及植被恢复1处/总共2.86hm2临时施工场地防护措施及复耕总共0.58hm2临时施工便道截排水沟、沉砂池及边坡植被恢复排水沟13.6km,沉砂池15个营运期管理所绿化300m215以500元/m2,已列入主体工程投资生态放量措施————已列入主体工程投资地表水污染防治施工期施工营地旱厕3处1.50.5万元/处营运期管理所化粪池1个33.0万元/处,20m3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施工期运输道路及施工区旱季洒水降尘24个月23.0旱季按4个月/年,签署合同时措施及其费用由施工单位具体负责。固体废弃物处置施工期施工区垃圾桶20个1.0以500元/个计营运期生活垃圾收集池1个1.0以1万元/个计,容积约5m3环境监理环境监理费用—10.0估列环境监测施工期及试运行期环境监测—5项目环境监测计划环境影响评价———4环保竣工验收———5估列其他独立费用27.3按前述投资的6%预留合计—481.95项目建设周期工程施工预计2016年7月开始,至2018年7月完工,总工期24个月。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区位于富源县黄泥河镇阿汪村委会岔沟村附近,周边无污染工业企业分布。水库径流区内现状仅分布有岔沟村1个村庄,以及部分耕地,径流区内现状污染源主要为径流区内的农业面源。流域内植被良好,覆盖率约为35.4%,林木以幼林为主,水土保持良好,多数箐沟长年流水。表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及交通阿汪水库位于富源县黄泥河镇阿汪村委会岔沟村,项目所在区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黄泥河支流,在黄泥河支流拖竹河的分支阿汪小河上,阿汪小河发源于富源县阿汪村委会的东南面山麓,河源海拔2330m。坝址地理坐标:东径104°33'24.49",北纬25°17'18.42"。水库距离黄泥河镇16km,距富源县95km,项目区对外交通较为便利。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2。2.地形、地貌及地质总体地势南西高北东低,属中低山地形,河谷狭窄,山势陡峻,呈现云贵高原特有的地貌特性。河床高程1852m,库区内主要出露泥岩、碎屑岩、碳酸盐岩,局部分布有第四系松散层。流域平均海拔高程为2050m。项目区地貌属构造侵蚀溶蚀地貌。山脉走向多呈北东向,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地形起伏较大。总体地势是南北两边高,中间低,地形坡度一般5~35°,局部达40°。区内地形最高点为南东部山顶,标高2205m,最低点为阿汪小河出口,标高1800m,相对高差为405m,地形条件较复杂。碎屑岩分布区植被较发育,其覆盖率大于50%,碳酸盐岩分布区植被不发育,多为荒山,库区内植被中等发育,因此,库岸较稳定。所在区域构造上处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中部。属扬子准地台(一级构造单元)中的滇东台褶带(二级构造单元)、曲靖台褶束(三级构造单元)。由于构造应力场复杂,构造运动具有多期性和继承性,褶皱与断裂极其发育。根据各种构造形迹的展布及其联系分析,主要为南北向构造、东西向构造及新华夏系三大构造系统。区域地质构造较复杂,位于雨汪旋卷构造部位。无Ⅵ级以上地震记录,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属于区域地壳稳定区。据此,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3.河流水系阿汪水库所在流域阿汪小河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是黄泥河上支流拖竹河的支流。阿汪小河发源于富源县阿汪村委会的东南面山麓,河源海拔2330m。河流从南向北蜿蜒曲折流至落水洞处进入长约0.6km的地下暗河,而后在泉点S1、S2处伏出地表向岔沟村方向流去,之后转向东经戈厂,在郭家寨与拖竹河交汇后一直向东流去,经大寨、金竹坪、干河、张大洞,在张大洞处进入地下暗河,通过1.5km左右长的地下暗河,在东瓜坡与尖山坪附近复出地表,经龙迤头、海子、老寨、红岩脚,在黄泥河镇汇入黄泥河。阿汪水库坝址以上控制径流面积为5.39km2(其中:地表集水面积2.31km2,伏流闭合区集水面积3.08km2),主河道全长4.37km,河道平均坡降68.3‰。4.水文及水文地质汛期一般始于5月中旬,11月下旬结束,由于季风的影响,年内分配不均,变化较大。5~11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5.6%,12~4月占14.4%。工程区气象特性与富源县城略有差异,多年平均气温比县城略高2~3℃左右,多年平均降水比县城多500mm左右。库区是典型的山区小流域,均由暴雨产生洪水径流,降水量的大小及其变化程度基本上决定了径流的情势。但由于下垫面的影响,径流的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比降水更为突出。径流年内分配与降水量相对应,5~10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8.7%,11~4月占21.3%。水文地质:区域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老厂背斜和白石岩~箐口向斜两翼的高山地带是地下水的补给区,阿汪小河、拖竹河、黄泥河、块泽河(下游称色衣河)及其支流为区内地下水的排泄区,黄泥河位于区域北东部,阿汪小河和拖竹河汇合后经张大洞暗河流入黄泥河,块泽河(色衣河)位于区域西部和南部。5.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利用现状拖竹河流域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降水量的大小及其变化程度基本上决定了径流的情势。但由于下垫面的影响,径流的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比降水更为突出,径流年内分配与降水量相对应,但较降水均匀。根据《云南省富源县阿汪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成果,拖竹河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各断面不同保证率的天然来水量见表2-1。表2-1各断面不同保证率来水量统计单位:万m3流域范围径流面积(km2)多年平均径流量P=10%P=25%P=50%P=75%P=95%阿汪水库坝址以上流域5.39511749.4617.7490.3381.8256.4分析范围内353314865.94010.73183.52479.21664.9流域内封闭区内现状有一条长约6.5km的人饮管道,是管径为200mm的球墨铸铁管,主要供水对象为箐口村委会的8个自然村,供水人口为2600人,大牲畜704头,小牲畜5463头,根据常年的供水情况估算,管道实际引用流量为0.0016m3/s。区域水资源虽然较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缺乏骨干性水利工程,区域内现状缺水严重,尤其是农灌用水缺水更为严重,现状有效灌溉程度基本为零,造成缺水的主要原因为水利工程较少,表现为工程性缺水。区域内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制约着区域内国民经济发展。现状无任何水利设施,中低产田比重较大,更加重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6.气候、气象水库所在流域位于滇东高原东部,属北亚热带与温带、半湿润与半干旱气候的过渡地带,是典型的高原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分明,春暖干旱,秋凉湿润,日照丰沛。流域内水汽主要来源于印度洋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和太平洋东南季风带入的丰沛水汽。根据富源县气象站的资料统计,全县多年平均气温13.8℃,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20℃(7月),最冷月平均气温6.1℃(1月),极端最高气温34.9℃,极端最低气温-11.0℃,年温差14℃。多年平均降水1082.7mm,最大年降水1621.6mm,最小年降水800.4mm;多年平均蒸发量1885.5mm(20cm蒸发皿);多年平均日照1731小时,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36.53千卡/cm2,日照率49.0%;多年平均无霜期244天;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6m/s,历年最大风速24m/s,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7.土壤和植被黄泥河镇有林地面积达108450亩,森林覆盖率达35%。项目区内主要土壤类型为砂壤、红壤、黄壤。工程区主要分布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疏灌及低矮常绿植物,植被较好,森林覆盖率为35.4%。项目区树种主要有旱冬瓜、华山松及人工杉木林,;灌木主要分布有柃木、芒种花、马桑、小铁子、悬钩子、多种杜鹃;草本分布有野古草、火绒草、鼠麴草、刺芒、蕨类等。项目区大面积主要为旱地,种植有玉米等常见农作物。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行政区划黄泥河镇位于富源县城东南部,全镇辖14个村委会,总人口6.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0.5296万人。项目区位于黄泥河镇的阿汪、箐口和牛场3个村委会,阿汪、箐口和牛场村委会地处黄泥河镇西北边,阿汪村委会辖上阿勒、中阿勒、下阿勒、大河沟、管家、高家、刘家、郭家寨、大寨子、金竹坪、施家坪子、阿汪村、大坪子、戈厂、街上良子、河对门、问土、岔沟、包包上、平庆等20个村民小组。箐口村委会辖大凹秋、箐口、小石桥、纸厂、干河、后干河、滑石板等村18小组。牛场村委会辖张家院、戈旦、老寨、海子、钢厂、龙迤、小寨、大寨、东瓜坡、新福村、古必等19个村民小组。2013年年底3个村委会共有3300户,农业人口1349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564人,共有耕地17472亩,林地28547亩,2013年3个村委会经济总收入3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2.社会经济结构黄泥河镇辖黄泥河、发祥、牛场、阿汪、箐口、新寨、小羊场、迤更者、戛拉、五乐、牛额、龙潭、普克营、布古等14个村委会,2013年末,全镇总户数16011户,总人口65394人,其中农业人口60098人,非农业人口5296人。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族、回族、拉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蒙古族、水族、满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有7062人,出生人口956人,死亡人口53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68‰,总耕地面积48285亩,其中水田6705亩、旱地41580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74亩。2013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5555亩,粮食播种面积85740亩,总产量31000吨,人均有粮474公斤,其中大春粮50265亩,产25967吨,小春粮35475亩,产5033吨。谷物47640亩,产18490吨(其中,稻谷6705亩,产2956吨,小麦12045亩,产2852吨,玉米27405亩,产12391吨,其他谷物1500亩,产292吨),豆类5055亩,产1604吨,薯类33060亩,产10906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62394亩,总产量29934吨,烤烟18105亩,产2450吨,蔬菜22905亩,产35283吨,生姜25455亩,产37609吨,西瓜375亩,产642吨,其他农作物139320亩,产171048吨。全镇产水果133吨,其中苹果25.6吨,梨16吨,柑桔36吨,其他水果55吨。肉类总产量8402吨,生猪存栏73116头,出栏114000头,牛存栏14197头,出栏6860头,山羊存栏16290只,山羊出栏13359只,家禽存栏253482只,家禽出栏235000只。2013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92元,比上年增14.16%。全镇完成畜牧业总产值3.78亿元,财政总收入5290万元,财政支出3789万元。3.文物及保护区经调查,项目所在区域内未发现文物。富源十八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在项目区以南,距离8km,故本项目建设不涉及该保护区范围。本项目占地范围也不涉及国务院、国家有关部门、省、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遗产保护区,区内无国家规定的保护动植物。表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项目位于富源县黄泥河镇阿汪村委会岔沟村附近,周围多为坡耕地、灌木林地,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良好,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阿汪水库工程具有人畜饮水功能,故阿汪水库及阿汪小河(水库上游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根据富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8月27日至9月1日对水质进行的检验报告(见附件),拖竹河的支流阿汪小河来水水质较好,所监测项目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水质监测结果见表3-1。表3-1阿汪小河水质监测结果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计量单位标准要求检验结果单项判定pH无量纲6~97.94达标氨氮mg/L1.00.02达标铜mg/L1.00.25达标锌mg/L1.00.1达标氟化物mg/L1.00.352达标铬mg/L0.050.007达标铅mg/L0.050.01达标挥发酚mg/L0.0050.002达标粪大肠菌群mg/L10000540达标硫酸盐mg/L25047.7达标氯化物mg/L2504.75达标硝酸盐mg/L105.37达标铁mg/L0.30.1达标锰mg/L0.10.05达标3、声环境质量项目位于富源县黄泥河镇阿汪村委会岔沟村附近,周围多为坡耕地、灌木林地,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声环境功能区。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限值要求。4、生态环境现状(1)土地利用现状①富源县根据《富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富源县土地总面积为323540.41hm2,土地利用类型分为八大类,即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镇建设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详见表3-2。表3-2富源县土地利用现状表土地类型富源县(hm2)比例%农用地耕地106772.2133园地1506.330.47林地129235.2139.94牧草地2532.410.78建设用地城镇建设及工矿用地5723.41.77交通用地3316.341.03水域3137.230.97未利用土地71317.2822.04合计323540.41100②项目区工程总用地面积65.85hm2(含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和淹没区,详见表1-8),其中旱地47.64hm2,有林地10.35hm2,灌木林地6.48hm2,其他土地1.38hm2。阿汪水库项目区土地利用类型及面积如下表。表3-3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序号地类面积(hm2)所占比例(%)1旱地47.6472.32草地有林地10.3515.73灌木林地6.489.84草地1.161.76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0.220.33合计65.85100(2)水土流失现状①富源县富源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境内多山,沟壑纵横。乌蒙山支脉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形成北高南低之势。所处流域系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南盘江支流,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中三区划分的重点治理区。据《云南省2004年土壤侵蚀现状遥感调查报告》(2006年),富源县土地面积3235.40km2,水土流失面积1479.30km2,占土地总面积的45.7%。其中:轻度流失面积1151.7km2,占流失面积的77.85%,中度流失面积263.73km2,占流失面积的17.83%,强度流失面积62.17km2,占流失面积的4.2%,极强度轻视面积1.71km2,占流失面积的0.12%。年土壤侵蚀总量519万吨,侵蚀模数1342t/km2·a。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L90-2007)判断,工程区域位于西南土石山区,工程区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允许值为500t/km2.a。②项目区项目区占地主要为坡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等。项目区原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718t/km2·a,土壤侵蚀现状主要为轻度侵蚀。(3)陆生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1)调查内容与方法为调查评价建设项目区生态现状,正确预测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项目组于2015年9月6~7日对项目评价区域及邻近地区陆生生态现状进行了调查走访。①调查内容植物植被:植被调查植被类型、植物区系、分布规律(水平与垂直)、覆盖度和演替规律等;植物调查内容为区域植物种类,重点调查国家、省级保护、珍稀濒危和特有的植物种类及其数量、分布范围、生态条件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调查陆生动物的区系组成、种类、生态习性、分布范围等的调查分析;重点调查分析国家与省级保护、珍稀濒危、特有的动物种类及其数量、分布范围、生态条件等。②调查方法GPS地面类型取样:GPS采集的训练区样点是卫星遥感影像判读植被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基础。每个GPS取样点记录植被类型(群系、群系组或植被亚型)、优势植物(5种左右)、重要物种如珍稀濒危植物或动物等、拍摄植被或景观的照片等等。群落调查:在实地踏查的基础上,确定典型的群落地段,采用法瑞学派的样地调查法调查群落类型,记录样地内的所有种类,并按Braun-Blanquet多优度记分,利用GPS确定样地位置。森林群落样地大小为20m×20m,灌丛群落样地大小为10m×10m。植物调查:植物的调查采用样方和路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并辅以历史调查资料。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调查:陆生脊椎动物以历史资料为主,现场调查为辅的方法,现场调查包括实地调查、村民走访等。野外调查中,主要观察记录了陆栖脊椎动物的生境状况;鸟类调查主要使用望远镜观察记录;询问有关野生脊椎动物的情况;查阅了曲靖市和富源县的相关资料,并查阅了已发表的相关资料;收集了已发表的文献资料。生态制图:采用GPS、RS和GIS相结合的空间信息技术(spatialinformationtechnology),以卫星影像和1:50000的地形图为基础数据,依据现场调查,进行地面类型人工解译,编制评价区植被图和土地利用类型图。③调查范围本评价生态调查范围为工程施工区及周边200m范围的区域,重点调查坝址占地区、水库淹没区、灌渠沿线以及临时施工区。2)评价区植被类型富源县地处滇中高原东缘,根据《云南植被》对云南省的植被区划,该区所属的地理单元为“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ⅡA西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ⅡAii高原亚热带北部常绿阔叶林地带,ⅡAii-1滇中、滇东高原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林区,ⅡAii-1d滇东北高原山地云南松林、羊毛草甸亚区”。本区地带性植被为以云南松林为代表的暖温性针叶林,通过现场踏勘,项目区内长期以来由于人们不断的生产活动与开发利用,森林植被已遭很大程度破坏,目前以农田植被为主。根据现场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项目评价区海拔高差不大,评价区自然植被类型相对较简单,由于受到人为活动的长期影响,主要是农业生产及生活的影响,项目区目前的植被类型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原生植被大量消失或改变,人工植被大量增加,特别是农田植被。根据《云南植被》的划分,目前评价区的主要自然植被类型包括2个植被型、2个植被亚型、2个群系;评价区的人工植被包括人工林和农田植被(旱地)等类型。表3-4项目评价区植被类型一览表植被型植被亚型群系自然植被暖性针叶林暖温性针叶林华山松林灌丛暖温性灌丛马桑、火棘灌丛人工植被人工林人工桉树林、杉木林农田植被旱地非植被水域①自然植被项目评价区的自然植被主要有2种植被亚型,分别为暖温性针叶林和暖温性灌丛。A.暖温性针叶林评价区的暖温性针叶林以华山松林为主,当地的华山松林主要是在落叶阔叶林遭到反复破坏之后,阳性树种华山松大量进入林地之后形成的次生林类型,起源亦多为人工,群落外貌不整齐,常混杂有大量落叶阔叶林成分和云南松,表现出明显的过渡和演替关系,具有明显的次生性质。群落乔木层盖度多在70%左右,乔木层的组成以华山松Pinusarmandi为优势,其次还有旱冬瓜Alnusnepalensis、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var.yunnanensis、槲栎Quercusaliena、响叶杨Populusadenopoda等间生。灌木层的高度在2m以下,盖度约30%左右,除了一些乔木树种幼树如华山松Pinusarmandi、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var.yunnanensis、槲栎Quercusaliena、响叶杨Populusadenopoda以外,还有一些灌木种类如扁刺蔷薇Rosasweginzowiivar.sweginzowii、南烛Vacciniumbracteatum、尖萼金丝桃Hypericumacmosepalum、粉花绣线菊Spiraeajaponicavar.japonica、华中悬钩子Rubuscockburnianus。由于林下松针层厚,相对而言草本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少,本群落草本层盖度在30%以下,有些群落因华山松纯林郁闭度高而导致林下草本种类极少。群落中较为常见的草本有蛇莓Duchesneaindica、疏花野青茅Deyeuxiaarundinaceavar.laxiflora、刺芒野古草Arundinellasetosa、龙芽草Agrimoniapilosavar.pilosa、艾叶火绒草Leontopodiumartemisiifolium、灰莲蒿Artemisiasacrorumvar.incana、栗柄金粉蕨Onychiumlucidum等。B.暖温性灌丛灌丛是指以高度不超过5m的木本植物为主构成的植被类型,在云南各地分布广泛。评价区的灌丛属于暖温性灌丛,主要是在长期人为砍伐干扰情况下,由常绿阔叶林退化而成的次生灌丛植被类型,不但类型多样,而且分布也最为广泛。评价区的灌丛主要以马桑和火棘为优势。群落灌木层的盖度50%左右,高度基本在2m以下,物种以马桑Coriarianepalensis和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略占优势,盖度为20%左右,其他还有水麻Debregeasiaorientalis、盐肤木Rhuschinensis、雾水葛Pouzolziazeylanica、紫珠Callicarpabodinieri、湖南悬钩子Rubushunanensis等。草本层盖度45%左右,以硬秆子草Capillipediumassimile、南花蒿Artemisiachingii、大叶冷水花Pileamartinii为优势种,其他还有豨莶Siegesbeckiaorientalis、天胡荽Hydrocotylesibthorpioides、扁竹兰Irisconfusa、糯米团Memorialishirta、大苞鸭趾草Commelinapaludosa、小苦荬Ixeridiumdentatum、野胡萝卜Daucuscaroya、天名精Carpesiumabtrotanoides、爵床Rostellulariaprocumbens、鸭儿芹Cryptotaeniajaponica、龙葵Solanumnigrum、拉拉藤Galiumaparinevar.echinspermum等。②人工植被评价区的人工植被主要为人工林和农田植被(旱地)。人工林:项目区的人工林主要有人工桉树林和杉木林,均为近年种植的人工用材林或防护林,林下均为当地常见的灌木草本,如马桑、火棘、盐肤木、尖萼金丝桃、硬秆子草、拉拉藤等农田植被:评价区的农田植被主要为旱地,主要种植玉米、红薯、土豆等旱地粮农作物。田地边主要为当地常见的阳性次生杂草如鬼针草Bidenspilosa、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小白酒草Conyzacanadensis、南花蒿Artemisiachingii、刺芒野古草Arundinellasetosa等。3)植物资源及重点保护植物项目评价区植物种类均为当地常见植物种类(详见上述群落描述),区内没有地方狭域特有植物种类分布,也没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项目评价区也没有调查到名木古树分布。4)陆生动物项目区现状已无原生植被分布,现留存的次生植被也受人为活动干扰严重,已不具备野生动物栖息的良好条件。区内常见的野生动物均为伴人居性强,环境适应范围广,滇东地区常见的种类。项目评价区内未发现国家或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①鸟类评价区尚有大量林地分布,野生动物以鸟类居多,也多为区域常见的广布种,其中以雀形目占优势,常见的有黄臀鹎Pycnonotusxanthorhous、棕背伯劳Laniusschach、紫啸鸫Myiophoneuscaeruleus、山斑鸠Streptopeliaorientalis、树麻雀Passermontanus、家燕Hirundorustica、灰卷尾Dicrurusleucophaeus、喜鹊Picapica等。②兽类评价区兽类种群数量也相对较多,但人类活动频繁,兽类仅见啮齿类动物,且种群数量以鼠科占绝对优势,仅在田间村边树木上偶见松鼠科物种。常见种类有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socer、社鼠Rattusniviventer、珀氏长吻松鼠Dremomyspernyi和赤腹松鼠Callosciuruserythraeus等。③两爬类评价区的两爬类种类和数量均较少,近年已不多见,其中两栖类以泽蛙Ranakimnocharis、华西雨蛙Hylaannectans较为常见;爬行类常见的为石龙子科和游蛇科的种类,如铜蜓蜥Sphenomorphusindicus、八线游蛇Ahaetullaoctolineata、滑鼠蛇Ptyasmucosus、灰鼠蛇Ptyaskorros、红脖颈槽蛇Rhabdophissubminiata等,常以田间昆虫和蛙鼠为食。(4)水生动物水库所在阿汪小河河道狭窄,坡降较大,水流湍急,近年由于干旱少雨,河流在旱季常出现断流。据现场调查,及向当地群众访问调查,阿汪水库淹没河段现状无鱼类分布。阿汪小河于下游3km汇入拖竹河,该河中常见的有麦穗鱼、鲤鱼、鲫鱼、泥鳅等广布鱼类。根据现场调查及访问调查,阿汪水库淹没河段现状无鱼类分布,下游近拖竹河河段分布鱼类均为流域常见广布鱼类。项目评价河段无珍稀濒危鱼类分布,也无洄游性鱼类分布。(5)小结评价区人类活动频繁,现状以无原生生态系统分布,目前以农田生态系统为主,仅有少量自然林地和灌木林地分布,且受人为活动干扰严重,评价区已不具备野生动物的良好栖息条件。评价区内野生植物和动物均为地区常见物种,评价区内无国家或云南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分布,也无地方狭域特有物种分布,也未调查到名木古树分布。根据现场调查及访问调查,阿汪水库淹没河段现状无鱼类分布,下游近拖竹河河段分布鱼类均为流域常见广布鱼类。项目评价河段无珍稀濒危鱼类分布,也无洄游性鱼类分布。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大气和声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阿汪水库坝址、防渗工程、输水干渠、泵站、隧洞、施工道路等施工区沿线(周边)200m范围内的居民区等。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3。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见附图1。表3-3主要保护目标保护一览表环境要素保护对象位置及最近距离执行标准影响因素地表水环境阿汪小河阿汪水库大坝上游淹没区约1km,大坝至下游汇入黄泥河约2km河段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影响,建成后对库区和下游水质、水文情势造成影响环境空气、声环境岔沟村(25户/62人)坝址西北150m,主输水管西侧约120m,1#表土场西南侧200m。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施工活动产生扬尘和噪声施工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下平箐村(20户/50人)3#弃渣场南侧200m戈厂村(20户/50人)总干管北侧30m大坪子村(18户/45人)总干管南侧140m街上村(35户/88人)总干管东南侧90m阿汪村(30户/75人)总干管西北侧40m大寨村(30户/75人)总干管西北侧120m金竹坪村(25户/62人)2#主管经过小石桥村(15户/35人)3#主管西侧70m纸厂村(40户/100人)3#主管东北侧75m滑石板村(20户/50人)4#主管东北120m鸡场村(90户/225人)3#支管东北侧85m箐口村(90户/225人)5#主管西南侧130m干河村(40户/100人)2#支管西北侧90m冬瓜坡村(25户/62人)5#主管北侧35m生态环境植被、动物生境、动植物等施工区外200m范围内与现状相比,生态系统功能不发生明显改变占地,施工活动、水土流失表四、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区域属一般农村地区,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标准值见表4-1。表4-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单位:μg/Nm3项目TSPPM10PM2.5SO2NO2年平均浓度限值20070356040日平均浓度限值3001507515080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5002002、地表水环境阿汪水库工程具有人畜饮水功能,故阿汪水库及阿汪小河(水库上游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中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标准限值见表4-2。表4-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除外)项目pHCODCrBOD5氨氮总磷总氮粪大肠菌群标准值6~92041.00.2(湖、库0.05)1.010000个/L项目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标准值250250100.30.13、声环境项目区为农村山区,因此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标准值见表4-3。表4-3声环境质量标准值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2
0504、水土流失控制标准水土流失评价标准执行SL190-2007《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中的水力侵蚀强度分级标准,水力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表见表4-4。表4-4水力侵蚀强度分级指标级别平均侵蚀模数[t/(km2·a)]平均流失厚度(mm/a)微度<500<0.37轻度500~25000.37~1.9中度2500~
0001.9~3.7强烈5000~80003.7
5.9极强烈8000~150005.9~11.1剧烈>1500>11.1污染物排放标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糖酰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风扇不可拆线插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水箱和水槽用承烧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化纤针织布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全透明石材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中乐器制作质量管理与控制考核试卷
- 丝印染在环保包装材料的创新应用考核试卷
- 搪瓷设备电气安全规范考核试卷
- 冷冻肉类制品加工技术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复古摩托车摄影基地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介绍人提成方案
- 天津在津居住情况承诺书
- PHOTOSHOP教案 学习资料
- 初中数学教学“教-学-评”一体化研究
- 2012年安徽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文档
- 《游戏界面设计专题实践》课件-知识点5:图标绘制准备与绘制步骤
- 自动扶梯安装过程记录
- MOOC 材料科学基础-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智慧供热管理系统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 帕金森病的言语康复治疗
- 中国城市居民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调研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