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_第1页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_第2页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_第3页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_第4页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分析关于父母心理对儿童成人化的影响的调查□罗雯馨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1007班)【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自从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似乎更多的是围绕着金钱观在改变。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会去关注儿童是否能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是否能更好的掌握这个社会的“经济命脉”。小孩子也就因此而失去童年,小孩子因此而更早的融入社会、感知社会。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家长想借由孩子来完成自己年轻时未完成的梦想,还有许多家长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去举着为孩子好的理由去无情的剥夺孩子纯真的童年。本文主要以家长心理因素的变化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何种影响为主要调查方向,在参考社会现状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家长心理因素的变化对小孩成人化的主要影响,深刻的分析了造成此现状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合理化的建议。【关键词】家长心理;儿童;成人化;影响一、引言父母教养方式(Parentingstyle)包括父母教养观念(Parentingideas)、教养行为(Parentalrearingbehavior)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Emotionalexpression)的一种组合方式。从古至今,父母都是孩子最初的老师,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力,即父母亲的一言一行均会对儿童日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是与时俱进、日新月异,现今社会竞争压力大,而作为父母首先就是会为了孩子的未来担忧,因此也就出现了许多“赢在起跑线”的说法。但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适应这个竞争压力超大的社会,家长又会又怎样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呢?在家长潜移默化的思想观念下,孩子又会又怎么样的表现呢?国家经济从起步到飞速发展,知识经济也在日新月异的变更,大学生“从无到有”直到饱和状态,如今的社会,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知识也不是唯一改变命运的方式。作为家长的你们,难道不会担心自己的小孩日后无路可走吗?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更多的小孩就这样子失去了美好纯真的童年。首先,家长们自身的心态在逐步的改变,从现在炙手可热的话题“五道杠少年”的事迹就可以看出,家长这也是在为了自己孩子的未来寻求出路,可是这样的做法真的是对孩子好吗?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无时不刻的影响着孩子的思维,孩子的行为。其次,从网络上“鼎鼎有名”的“小葡萄”也可以看出,很多家长现在都很在乎自己孩子的穿着打扮,推广至今,也是许多90后家长的思想“学得好,不如嫁的好(娶得好)”,而这样对小孩的教育会不会导致孩子的穿着成人化,推而广之就是思维成人化,行为成人化呢?想必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了!因此,由于现在这类问题层出不穷,家长对幼儿发展的关注度已经扩展到演艺,网络,政治等等多个方面,也不由得让所有人担心起来,这样的教养方式对祖国未来花朵的培养真的是合适的吗?成人化得愈演愈烈到底是有利于让孩子更早的接触社会融入社会为日后的发展提前打下良好的基础,还是“有利于”让孩子更早的学会穿衣打扮,人情客往,互相攀比呢?社会环境会影响一个人心理的变化,而人心理的变化又会反作用于社会环境,促使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也正是因为如此,家长心理的变化会造成儿童各式各样行为的出现,因此为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家长在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会有何种心理变化,对儿童成人化会造成何种重大的影响,我们教育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大队特设计了《关于父母对儿童成人化的影响的调查一一以黄石市25-35岁市民为例》的问卷,旨在了解黄石25-35岁家长的心理,并以此观察家长心理是否会对儿童的成人化现状产生重大的影响,也为日后解决儿童成人化的问题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为更好的改变儿童成人化问题提供依据。二、方法与过程1、 研究对象本次调查主要是以黄石市26-35岁、35-45岁的家长为调查范围,也辅助调查16-26岁着小部分的家长。2、 研究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其中以问卷调查法为主,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进行综合的分析。(1) 文献法:搜集国内外关于儿童发展以及家长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资料,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基础。其中本次调查以热炒新闻“五道杠少年”为着手点,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2) 问卷调查法:经本小组全体成员讨论以及与导师的商榷之后,我们制定了“关于父母对儿童成人化的影响的调查一一以黄石市25-35岁市民为例”的调查问卷,该问卷分为基本信息栏和主要题目18道,旨在考察一下几个基本问题:1,父母的年龄,学历等是否会对小孩的成人化造成影响。2,①现状:儿童语言成人化、行为成人化、消费成人化、衣着成人化、心理成人化等原因:家长对儿童成人化的态度看法、家长的教养方式、家长日常的行为表现等建议:对家长教养方式及日常行为表现的建议、对社会大众的建议等(3)访谈法: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我们辅以访谈法,对我们所需要深入了解的问题进行更详细的咨询欲了解。3、研究过程我们使用随机抽样法,对黄石市黄石港区、团城山区、西塞山区和大冶下陆区的25-35岁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综合考虑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学历等因素对儿童成人化的影响,我们在此基础上选取250位黄石市市民为本次调查的样本,发放问卷250份,调查完毕当场收回,剔除无效问卷后对数据进行各种统计分析。回收有效问卷为225份,回收率为90%,而后选取部分市民进行深入访谈。而在225份有效回收问卷中,男性88份,女性137份,所占百分比分别为39.1%和60.9%;年龄在18—26岁的有29人,所占百分比为12.9%,年龄在27—35岁的有115人,占51.1%,年龄在36-45岁的有81人,所占百分比为36%;从文化程度来看,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有54人,占样本的24%,高中文化程度的有80人,占样本的35.6%,本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91人,占比分比为40.4%;从子女年龄来看,在7岁以下的有121人,所占比分比为53.8%,在7—13岁的有62人,占27.6%,年龄在13岁以上的由42人,所占百分比为18.6%。主要调查信息如表一:表一:抽样样本基本信息基本内容性另U家长年龄文化程度子女年龄男女18-2526-3536-45初中1高中专科f717-1313f频数(人)8813729115815480911216242频率(%)39.160.912.951.136.024.034.640.453.827.618.64、数据分析。调查采访数据由小组成员输入SPSS11.5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尽量保证数据分析的客观性和精确性,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三、调查与分析从我们的调查结果直接显示,大多数孩子普遍表现出走向成人化的趋势。其中绝大部分儿童表现出成人化的原因与父母的心理变化、教养方式以及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但是由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不可改变,因此父母的心态和与之相对应的教养方式对小孩的健康发展极其重要。所以,我们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咨询专调队特开展此次调查,希望

借此也能引起家长们的普遍关注。所以本次调查的具体分析如下:(一)儿童成人化现状分析在每件事情的发生,都会有个前奏,而了解现状发展到何种地步也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的调查产生该种现状的原因,以及结合现状制定合适的解决措施,对于儿童成人化,更多的人想要了解儿童究竟是哪几方面体现出成人化以及家长的教养心理和教养方式的表现如何。其中,儿童成人化以儿童语言成人化、行为成人化、消费成人化、衣着成人化、心理成人化最为突出。儿童言语成人化随着网络上类似于“冏”、“骤”等字的出现,也开始在儿童谈话间会听到类似于“做人好辛苦”、“晕”这类不该是儿童该有的情绪的话语,有的小孩还会问家长“什么是小三”,这类本不是小孩该清楚了解的事情,却因为家长的教养方式的影响,让孩子在童年时期的记忆力留下潜在意识,其中我们从以下两个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有多少儿童开始产生这种意识,以及家长们对于此类问题持何种态度,用何种方法为儿童解决问题。(详见图一、图二)。图一小孩日常用语 图二:询问小三概念综合以上两图可以看出,虽然有61%的孩子并未说“做人好难”、“晕”、“妈妈好性感”之类的话,但是也有接近一半的孩子有这类倾向,甚至有小部分的孩子已经经常说这类的话。其次,询问“小三”的情况不仅表现出孩子的言语成人化,也侧面突出孩子的思想也在逐步的成人化,而其中有51%的家长是使用错误的方式面对孩子的提问,甚至有20%的家长是直接举例说明,更加促使孩子的思想成人化,言语成人化。加入所有面对该类问题的家长都是用童话的方式为孩子营造一个适合他的环境,也许效果会更好。儿童行为成人化一个人的思想似乎是会在逐步的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作为儿童,心理发展都是处在不健全的状态下,他们的思想、行为多半都是受到家长的影响,例如小男孩会很崇拜父亲,

父亲的行为会直接的影响到小孩子未来甚至现在的行为的发展。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有74.2%的家长会带孩子去参加大人之间的聚会,例如聚餐、唱歌等活动,而这也直接导致孩子之间也会有礼尚往来,吃饭聚餐的事情发生。对此,家长们又都是持何种态度呢?图五:家长看待成人化图五:家长看待成人化认为小孩子懂得请客吃饭是一种懂得人情世故的表现,为了小孩日后出入到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至于收受贿赂,许多家长虽然不接受但是也只是口头进行警告,难免事情会像那个“小时偷跟针长大偷钱”的小孩那样发展下去,因此应该在事情第一次发生的时候就进行强烈的批评与教育,这样的教养方式会让孩子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这种行为方式是错。最后我们也就针对家长对儿童过早的变现出成人式的行为或思想的现象有何看法进行了提问,得出如下结果(图五):有4.0%的家长认为这样很好,成熟点的孩子才让人省心,有50.7%的家长认为顺其自然,孩子怎么样都好,但是他们忽略了现今社会的外在条件对孩子的影响,放养有时并不是一件好事,甚至有7.1%家长对这类问题持不了解的态度,完全对小孩子的发展处于模糊状态。当然也有38.2%的家长认为这样的发展让孩子已经成熟的不像孩子,他们应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堂,自己的童年,不应该过早的接触成人的世界。3.儿童消费成人化正如1.2所述,许多的小孩之间出现了成人之间的请客吃饭,还钱送礼等现象,而这与该年龄段的消费水平是不能划等号的。另外,现如今的小孩,对于消费存在着严重的攀比心理以及奢侈消费的心理,而这种心理也是由于各家长间的攀比心理,他们的行为直接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许多儿童都是过着家长的消费方式生活的,而这无疑对小孩的成长成才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儿童穿着成人化不用多说,现在的儿童类综艺节目时愈来越多,以及网络蹿红的“小葡萄”和许多穿的很潮,打扮很萌的小孩子的出现,许多爱美的20多岁乃至三十岁左右的家长也开始怦然心动了,对于孩子的穿着也是愈加讲究,怎么穿才好看,怎么穿才时尚,怎么穿才能像小葡萄那样迅速蹿红等等,这样的思想是层出不穷。(表二)表二:家长对小孩子很时尚的衣服的购买欲频数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觉得非常好看,会给孩子买135.85,85.8挺好的,如果合适就会去买8939.339.645.3还不错,以后买衣服的时候可以留意下5624.924.970.2不喜欢,不买。小孩子单纯的人性都没有了6729.729.7100.0总数225100.0100.0正如上图所示,一大半的家长对于孩子的穿着打扮其实是比较在意的,他们愿意把自己的孩子打扮的很潮很时尚,希望像电视里的小明星一样花枝招展,也可以去到人前炫耀,有5.8%的家长甚至会到处找类似的衣服买给孩子,这也是对孩子成人化的一个极大的不好的影响,会让孩子自身产生爱美和攀比的心态。(二)儿童成人化的原因一一整合归纳随话说,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中国里也有句俗语叫“无风不起浪”。对于儿童这愈演愈烈的成人化,肯定有造成其的原因,对此我们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希望能通过这次的调查,更清楚的了解到孩子逐步成人化发展的最首要原因。家长对儿童成人化的态度看法要了解家长的行为,首先的探测家长的心理,对于儿童成人化家长又是持何种态度呢?是怎样的一种心境会导致家长们让孩子逐步的朝成人化的方向发展呢?许多家长可能对小孩的成人化必以为然,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自己的孩子说话做事之类的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可是殊不知,在不经意间许多孩子说话的方式,做事的方式更像自己这辈人的方式。当然还有许多家长会促使自己的孩子这样做,在他们看来,这是为以后的发展做铺垫,打下良好的基础,就像是“赢在起跑线”。

正如前面的1.2和表三所表现的一样,对待电视节目有许多家长赞同自己的孩子看那些综艺节目,选秀节目甚至希望自己的孩子参加这类节目,还有一部分的家长是不以为然,认为只是一档节目无所谓好坏,但是殊不知变化都是潜移默化的,只有11.1%的家长认为,儿童是不适合看这类选秀节目的,他们应该看适合他们的动画片之类很纯真的节目,而这类带有商业目的的节目只会让现在的孩子更像个大人。表三:家长对于让少儿看综艺节目的看法频数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很好,可以增加孩子的知名度,对孩子日后的发展多提供一个可能性219.39.39.3还可以,能扩宽孩子的眼界,增强孩子的见识12053.353.362.7没想过好坏,只是一档节目,仅供娱乐而已5926.226.288.9这样的节目不好,孩子还是应该有孩子的样子2511.111.1100.0总数225100.0100.02.家长的教养方式做了许多铺垫,儿童成人化最主要还是要归咎于家长的教养方式,俗话说的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也许里面夹杂着对种族的划分,但是换个角度想想,为什么老鼠的儿子就一定会打洞呢?原因就在于老鼠的父母是这样教育他的。例如在面对“如果您的孩子取得好成绩获得将您会怎么做”的问题时(图 图六:家长表现父母关于孩子怎样度过童年期的看法百分比图七:家长对童年期的看法六),有3.6%的家长选择给孩子更多的零花钱,40.4%的家长会给孩子买期待已久的礼物,有42.7%的家长会口头表扬孩子并鼓励孩子再接再厉,由此说明家长还是很注意引导孩子积极进取的,但是引导孩子的方式似乎有偏差,不能只能用奖励来换取孩子的进步,这样会引导孩子过于追求物质化或功利化。或者说“您希望您的孩子怎样度过儿童时期”这类问题时(图七),有36.4%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开心的和朋友一起玩耍,有15.1%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学习至少一样文艺方面的本领,有8%的家长要孩子预先开始学习文化知识(参加奥数班或英语培训班),另外的40.4%的家长希望随孩子的兴趣,可见家长还是很希望孩子自由快乐的,不

父母关于孩子怎样度过童年期的看法百分比图七:家长对童年期的看法父母怎样看待儿童愿他们过早累于学业,不想孩子太累太苦,做孩子自己不喜欢的事。但是对于那59.6%的家长的教养方式而言,那就会导致一大部分的孩子过早的丧失自己的童年,这样让他们过早的面对社会功利化的一面,反而不易于儿童少年时期的身心发展。父母怎样看待儿童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特意有研究关于儿童应该是什么样的资料。各位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应该是怎么样的,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其中有 图八:儿童定义69.3%的家长认为应该是独立的人,即有人权的人,有10.2%的家长认为儿童应该是缩小版的成人,有15.15的家长认为孩子影响一张白纸一样纯净,什么都不懂,得有家长老师和社会大众的教导,有5.3%的家长认为孩子应该从属于成人,可见家长的儿童观上不准确,还缺乏一种比较科学的儿童教育观念的引导。四、思考与建议随着调查的深入,以及问题的日渐清晰,我们也根据主要问题整理出我们的主要脉络,对于解决儿童成人化问题,我们也从多方面着手,希望寻求最优解。其中,最主要的三点是:社会的影响、家长心理的影响、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社会的影响: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增大,思想行为都随之变化,形成了不健全的儿童观,以及媒体的增多,综艺节目也逐步设计到儿童领域,对儿童的视觉以及心理影响是巨大的。家长心理影响:家长的心理变化会导致对孩子的教养方式的改变,言行身教均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父母应产生重视,不能随大流发展,应分辨好坏。家长行为的影响:行为是最直接的影响。㈠关于儿童成人化的从古老的中国开始,小孩的教育问题就备受关注,因此也产生了“胎教'。而对于这样的超前思想,是否也会对小孩的发展造成超前的影响呢?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就对于家庭教育抒发了一些感想。家长的心理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正是因为他们为了追求那些虚无飘渺的目标,才产生了许多今天看起来本不应该产生的现象。比如说逼迫孩子过早地学习。大家可能听说过,现在奥数班已经开到了幼儿园,幼儿园已经开始分快慢班。其实我们都可以设想下,当我们开始做了家长之后,我们年轻时候的很多梦想、很多关注的东西是一生都变现的事实。其实中国的家长和西方的家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我们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将来可能是一个普通人。但是,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这就是现实。但是就是因为这样的思想,给儿童本该愉快的童年带来了不愉快的回忆。㈡对家庭教育的建议社会影响从古至今,社会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但是社会的影响力也是深远的,是长久的,虽然对于儿童成人化的产生的只是外部的影响,但是在社会影响家长,家长影响小孩的情况下,社会的影响也是值得深思的。全社会应该树立一种科学正确的儿童观,孩子不仅仅是缩小版的成人或比仅仅是一张白纸,其实他们是有人权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不要试图让孩子按照成人认定的理想模式和目标成长,不能以成人的是非为是非来左右孩子的成长,用成人的世界来审判孩子。否则,那样只会让他们在成人预设好的圈圈中长大,所以儿童成人化的表现在不断的加剧。社会上的娱乐节目已是层出不穷,除了在同领域渗透外叶开始在儿童领域内渗透,对于少儿的选秀节目已是让人眼花缭乱。但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却很少有人考虑到哪些信息是适合于哪些人的,在孩子接触的事物中,有多少是适合孩子的,有多少是不适合孩子的。没有一个严格的划分,不论是什么信息只要能流通,就到处传播,孩子对这些信息没有鉴别能力,对这些信息只能全方位接受。因此造成成人社会的诸多负面信息正肆无忌惮的充斥着孩子的童真,所以传媒机构及相关机构应适当对传播的信息作一些调整,或与广大家长沟通找到合适的传播方法。家长行为影响继社会影响,家长的行为影响算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众所周知,孩子在没有个人意识以前,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模仿,模仿父母的方式,因此父母的教养方式行为方式是直接作用于儿童的。家长之间的各种“礼尚往来”小孩子也会见招学招,因此如何才能解决这种问题的发生呢?首先家长可以可以的避开在孩子面前收礼送礼。其次家长可以教育小孩,这是大人间的一种表达友好的方式但是不适用于小孩子,跟他们讲他们听得懂的道理,多关注小孩子的发展趋势,并及时进行沟通与引导。一些家长可以去的地方并不都适用于孩子,一些家长的说话方式并不适用于孩子。其实这些情况是可以直接避免的,不带孩子去太过娱乐性的场所,不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的困难,给他看人生积极向上的一面,不在孩子面前说“晕”,“做人真难”这类的话其实并不是件难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给孩子买自己喜欢孩子也喜欢的东西,但是不能看中喜欢的就一定要买,或者是孩子喜欢要的就一定要买。这样的生活观念会给孩子养成一种不正确的消费观,甚至是人生观世界观,也许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孩子的攀比心理等。所以在这个时候家长可以采取奖励机制可以让孩子知道要劳动才有收获与回报。或者是间歇机制,例如每个月买一样他喜欢了很久的东西,就像领工资一样,那样孩子会比较容易满足。家长心理影响心理状态是会随着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和发展的。最主要的是,心理的变化直接操控着行为的变化,每个家长的心理状态不同,直接导致每个家长的教养方式的不同。因此,要想更好的研究孩子为何会逐步走向成人化,就应该主要从家长心理着手。首先,家长是否有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正在逐步走向成人化呢?也许很多家长对此都不以为然,甚至对此并未察觉,等到孩子长大后却发现为时已晚。所以,最开始就是要做到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的言行举止,看他是否有成人化的趋势,哪些方面有成人化的趋势,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当然也不能过于约束,过于紧张,只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许多家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