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公共事业分类管理(上)_第1页
第十一章 公共事业分类管理(上)_第2页
第十一章 公共事业分类管理(上)_第3页
第十一章 公共事业分类管理(上)_第4页
第十一章 公共事业分类管理(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公共事业分类管理概述(上)科技事业活动的分类、科技事业产品的准公共性分析教育事业产品的准公共性和现代教育事业管理的基本内涵文化事业活动的类别、准公共性、政府介入的必要性及政府介入文化事业产品市场的必要性学习要点:

公共事业的类别,主要有科学事业、教育事业、文化事业、卫生事业、体育事业、公用事业管理(由水电煤气公共交通等构成)、资源与环境保护等。

本章从公共事业基本范畴出发,侧重于宏观层面即在相关公共政策的建立上,分析科技事业管理、教育事业管理和文化事业管理。第一节科技事业管理重点问题现代科技发展的态势科技管理的内容、原则和方式国外科技管理体制调整和改革的经验我国科技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中国人幸福的一天!曾经阅读过这样一段话,印象相当深刻:“早晨起床,掀开黑心棉作的被子,用二甘醇过量的牙膏刷牙,喝杯过了期的碘超标还掺了三聚氰胺的牛奶,吃根柴油炸的洗衣粉油条,外加一个苏丹红咸蛋。中午在餐馆点一盘用地沟油炸的避孕药喂的黄膳,再加一碟敌敌畏喷过的白菜,盛两碗杯陈化粮煮的毒米饭;晚上炒一盘瘦肉精养大的死猪肉做的腊肉,滴上点毛发勾兑的毒酱油,还有用福尔马林泡过的凉拌海蜇皮,抓两个添加了漂白粉和吊白块的大馒头,再喝上两杯富含甲醇的白酒。唉……这日子过的真是那个爽!!!这就是一个中国人幸福的一天!”国人通过食品普及化学知识

1、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2、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3、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4、从火锅和海鲜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5、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6、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7、从油条中认识了洗衣粉8、从黄膳中认识了避孕药9、从腊肉中认识了瘦肉精10、从馒头中认识了漂白粉11、白酒中认识了甲醇12、今天三鹿又让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用途国人通过食品普及化学知识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了中国人喝牛奶结石了日本人口号:一天一杯牛奶振兴一个民族中国人口号:一天一杯牛奶,震惊一个民族关于三鹿奶粉事件的最新报道:目前国家把责任推给三鹿,三鹿把责任推给奶农,奶农把责任推给奶牛,警方正全力抓捕不法奶牛。据报道,责任奶牛已携二奶潜逃,仅捕获一小撮不明真相的牛群。目前母牛们情绪稳定。。。。。另据最新消息,水牛和蜗牛已通过半岛电视台发表声明声称和此事件无关。【这是一个一切人跟一切人为敌的时代】

A是养鸡的,从不敢吃鸡。他从B那里买酸奶喝,却不知酸奶里有老皮鞋做的明胶。B感冒了,医生C给他开了也是用工业明胶做的胶囊,之所以开这种胶囊,是因为能从药商D那里拿到回扣。D到大排档喝酒,谁知喝到假酒进了医院。医生C给他输了液,下班时却被患者E砍伤了。一、现代社会中的科技1、现代科技的综合化

从19世纪后期起,科学技术在继续分化的同时,逐渐出现了综合化趋势。到二战后,这种趋势越来越显著,并占据了主导地位。现代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彼此促进,关系越来越密切,呈现出综合化发展趋势。这首先表现在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其次表现在,与现代科学各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整体化趋势相联系,现代各种技术融合出一系列的新技术,重大的尖端技术、高技术都具有多个领域的技术相互融合的性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打破了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两大知识领域的界限,形成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的趋势。

2、现代科技的社会化一、现代社会中的科技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化的科学技术,成为社会和国家所大力发展的事业,一方面,大科学兴起,科学技术研究从较分散的个人活动转向社会化的集体活动,发展成为一种完整的社会建制,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需要强大的社会支持。从现代科技发展的综合化、社会化趋势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科学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是一项重要的公共事业。因此,科学技术必须同科学的社会管理相结合,也就是“科技加管理”,才能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科学技术更快、更好地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

1、科技管理的内容二、科技管理的内容、原则和方式

科技管理工作的内容相当丰富,诸如确定并贯彻科技发展方针和战略、制定并实施规划和计划、出台并执行科技政策和法规、实行科技体制改革,以及科研机构的设备和布局、课题项目的确定和实施、科技成果的开发和推广,还有科技经费的筹集和分配、人力物力及信息资源的配置等等,都属于科技管理工作的内容。随着科学技术学科门类的不断丰富和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科技进步需求的不断加强,科技管理的内容也会不断地丰富和更新。一、科技事业活动的类别划分

2、现代科技事业活动的基本内容

从研究本身的性质来看,可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基础科学研究。主要指自然科学中的基本问题和基础理论的研究。

第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关注和解决的是人类自身的知识和文化发展,以及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问题。

第三、应用技术研究。在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现实的需要综合利用知识,将科学研究提供的物化可能变为现实。

第四、公益性研究和技术推广。主要指涉及公众利益,难分割的技术研究、运用和推广。2、现代科技活动按目的和功能的类别划分

第一、以满足企业或市场需要为主要目标的科技活动。企业重视科学技术成果,因为:

A、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B、可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甚至是垄断利润。

第二、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的科技活动。基本特点是:反映社会的共同利益要求;科技活动的结果不应该商品化,因而都不能以市场的方式提供。

此外,还有一些重大的开发应用性研究,因投资和风险大,又关系国计民生,难以市场化,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活动,必须公共生产。二、科技事业产品的准公共性分析1、一些科技事业产品具有较突出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另一些科技事业产品则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且有一定的消费竞争性。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一般公共产品,即比较纯的公共产品所具有的特点,相当部分的科技事业产品就具有这种特性。应用性技术研究产品则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有一定的消费竞争性。2、科技事业产品具有突出的外部收益

一般来说,基础性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公益性研究和技术推广的外部性高于应用技术研究的外部性。

不同科技事业产品的公共性纯度及外部性排列见下图应用技术研究技术推广基础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公益性技术研究弱强外部性0100%政府补贴三、政府在科技事业发展中作用

1、只有政府才能保证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性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

第一、首先是科研外部性的需求。

第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科研具有的较高市场风险的需求。2、只有政府才能保障科学技术成果的生产和提供的顺利进行

第一、对生产的保障体现在政府对科研人员的劳动作出公正评价,并予以必要的支持。

第二、对提供的保障表现在对提供方式的确定和技术市场基本规范的建立与维护上。四、现代社会科技事业管理基本内涵

1、建立适合科学技术产品特点的生产和提供的制度、科学技术产品的生产政策

基础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宜采用公共生产方式。这一方式的基本内涵,是主要应以公共财政作为支撑。必须指出的是:现代社会中,必须考虑承担这些基础性研究或这些科技产品生产机构的性质,但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机制,提高公共财政支出的资金价值,促进整个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应用科学研究成果的生产可以采取公共生产和私人生产。私人生产则指由私人承担研究并完全由私人投资的生产。B、科学技术产品的提供政策

科学技术产品的提供是指政府以何种方式将科学技术产品提供给应用者。根据科学技术产品的性质和特点,其提供包括公共提供、市场提供和混合提供三种方式。

所谓公共提供,就是由公共财政支撑,政府以无偿或者基本无偿的方式向社会提供科研成果,以使这些成果在最大的限度内获得推广应用。

所谓混合提供,就是科技产品通过有偿的方式向使用者提供,但这一科技产品的价格不是市场条件下的价格,而是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使生产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推广。

所谓私人提供,就是科技产品通过有偿的方式向使用者提供,而且这一科技产品的价格是市场价格,即根据市场对这一科技产品使用价值的认可程度所决定的价值补偿,其价格的高低完全由市场需求决定。2、科学技术市场的管理

科学技术市场的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机构,一些非政府组织也承担一定的管理任务。技术市场管理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技术商品的管理。

技术商品管理的任务是确定技术商品的身份,即对是否是技术进行鉴定,并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可否进入市场交易。

第二、技术市场参与者的管理。

即对技术商品的出让者、受让者和技术商品经营机构(技术交易中介组织)的交易行为进行协调和依法监督,以及调解行为为的各种经济纠纷,依法惩处各种不法行为,维护技术市场的正常秩序。

2、科技管理的原则五、科技管理的内容、原则和方式系统性原则能级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前瞻性原则3、科技管理的方式五、科技管理的内容、原则和方式

对全社会的科学技术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与控制,是科技管理工作的实质,是科学管理工作最重要也是最普通的方式。科技管理的调控方式是多样化的,其对象也因时空变化而各异,按照科技管理的程序来区分,有预先调控、过程调控和反馈调控;按照科技管理的空间层次来划分,则有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

1、美国、日本、韩国的科技管理六、国外科技管理的经验

美国的科技管理体制及其变革趋势

西方国家的科技管理体制主要有多元分散型和集中协调型两种类型,美国的科技管理体制是典型的多元分散型。其主要特点是:(1)组织上的多元化。(2)计划管理与自由研究相协调。(3)重视通过合理划拨科研经费来实现有效管理。(4)企业是科技投资的主体。美国在科技管理体制上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变革和调整措施,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扩大政府职能,增强宏观科技管理力度。(2)制定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3)重视基础研究,增强高等院校的科研能力。(4)加速科研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进一步促进科技生产一体化。1、美国、日本、韩国的科技管理六、国外科技管理的经验

日本的科技管理体制及其变革趋势

西方多数发达国家采用的科技管理体制是集中协调型,这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体制。日本是其中比较典型的国家。日本的科技管理体制概括地说就是以政府的行政管理为主导,以民间企业界为研究与开发的主体,科学技术活动实行所谓企、官、学三结合的方式。日本科技发展的三大方针:(1)加强基础研究,振兴富于创造性的科学技术研究;(2)以科学技术促进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3)加强国际科学技术合作。

1、美国、日本、韩国的科技管理六、国外科技管理的经验(3)韩国的科技管理体制及其变革趋势

在科技管理体制上,韩国采用了类似日本的集中协调型,政府具有相当强的宏观调控能力,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灵活的组织管理体系,并且能根据形势变化和实际需要,及时制定相应的科技规划和政策。

80年代初,韩国开始实施从“输出立国”向“科技立国”的战略转变,在宏观科技管理体制方面实行了一系列调整与改革措施:(1)强化政府对科技管理的统筹性与权威性。(2)确定“科技立国”的战略目标。(3)改善企业界的研究开发体制。(4)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2、各国科技体制变革的共同趋势六、国外科技管理的经验1.调整政府管理职能,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搞活微观自主经营。2.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3.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当代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技术研究对资金、设备和人才的要求数量大、质量高,往往非一国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所能胜任。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3、国外科技管理体制调整和变革的经验六、国外科技管理的经验YourTextHereYourTextHereYourTextHereYourTextHere国外科技管理体制调整和变革的经验加强企业科研开发能力切实做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工作对科研机构实行分类管理稳步增加科技投入

1、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及其改革七、我国科技管理的改革与完善(1)高度集中型的科技管理模式的特点及其弊病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内外诸多因素的作用,我国采取了向苏联“一边倒”的政治路线和计划经济体制,科技工作自然也按苏联、东欧模式,建立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度集中型管理体制。这种体制主要有如下特点:(1)科技管理权力集中。(2)科技计划约束性强。(3)科技经费主要来自国家预算拨款。(4)科技管理主要按行政隶属关系进行。随着国民经济对科技的需求日益增大,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高度集中的科技管理体制的弊病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是:(1)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生产脱节,技术转移的环节严重受阻。(2)宏观管理结构僵化,国家直接管理过多过死。(3)人才使用不合理。1、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及其改革七、我国科技管理的改革与完善

(2)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及其成效

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情况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科技工作的运行机制,发展了多种形式的科研生产联合体。

(2)改革科研机构的组织结构,扩大了科研单位自主权。

(3)改革科技人员的管理制度,全面实行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4)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又提出了“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指导方针。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

1、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及其改革七、我国科技管理的改革与完善12345科技投入问题科技工作的宏观调控问题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内在机制问题科技人员管理问题科技政策研究与落实问题。(3)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仍存在的问题2、我国科技管理的完善七、我国科技管理的改革与完善(1)调整科技管理政策和措施,落实“稳住一头”。落实“稳住一头”,即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以及事关经济、社会和国防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研究开发。(2)继续促进科研机构转换机制,落实“放开一片”(3)继续深化科研机构管理制度的改革。

3、科技活动向市场化、企业化转制七、我国科技管理的改革与完善进一步完善科技法制建设继续完善和发展技术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体系关键术语

科技的综合化科技的社会化

科技管理

科技管理体制程序调控层次调控

科技活动的市场化科技活动的企业化复习思考题1.现代科技发展的综合化、社会化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2.简述科技管理的原则和调控方式。3.美国、日本、韩国的科技管理体制各有什么特点?4.简述美、日、韩各国科技体制变革的共同趋势。5.国外科技管理体制调整与变革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6.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7.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还存在在哪些问题?8.我国科技事业管理的进一步完善应如何进行?第二节教育事业管理重点问题教育事业管理的内容和方式国外教育事业管理的模式和经验我国教育管理的改革和完善

一、教育事业产品的准公共性

教育事业产品

教育事业产品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一定的消费竞争性

教育事业产品具有外部收益性,教育是一种具有内部收益和外部收益的过程和活动

非排他性:一定范围内,一个人消费教育产品并不排斥他人同时消费。但这种非排他性的产生必须以保证教育效果为条件。

一定的消费竞争性:随着消费者的增加,产生了教育的总成本与投入,质量的矛盾。

内部收益:受教育者增加了知识、掌握了技术,提高了适应社会、获取工作和较高报酬的能力。

外部收益:通过培养受教育者,解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教育事业活动的类别1、划分教育活动类别的标准

教育按受教育者社会化的完成程度和传授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程度。教育的外部收益在教育的各阶段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而且最终的外部收益是各阶段的积累。

现代社会中,国家或社会的教育不能或难以由社会公共支出来承担。因为:

第一、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难以支撑。

第二、事实上加大了社会的不公。

故现代社会的教育活动应根据特定条件下的教育活动的直接目的和功能来划分类别。所谓直接的目的和功能,即这一教育活动最直接的是基于社会共同需要,还是首先是个人发展或企业发展的需要。2、教育活动的类别划分A、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主目标的教育活动

即为保证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其社会成员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主要表现为义务教育。B、以满足个人需要和企业需要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

第一、这里的个人需要包括:一是个人和家庭的物质生活提高的需要,二是个人和家庭精神生活提高的需要。这类在社会共同需要上的进一步的教育,不应由公共财政完全承担。

第二、企业教育活动和一些专门针对企业的需要进行教育活动。这类教育活动的外部收益中最直接的受益者首先是企业,因而在公共财政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这类教育经费主要不应进入公共财政支出。

不同教育产品的外部性见下图外部性弱强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0100%三、政府介入教育产品市场的必要性

1、教育产品市场

教育产品市场是在伴随着私制的出现而出现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由私人产品市场而转化为特定的公共产品市场的。

教育产品市场性质的重大变化产生于19世纪以后,其标志是学校的出现。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联系的加强,决定了教育外部收益的扩大,因而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一些国家先后出现了由公共财政承担的公立教育,尤其在20世纪后半叶逐步形成有关义务教育的制度后,教育产品由私人产品转化为公共产品(实际上是准公共产品),相应的,教育产品市场也从一个私人产品市场转变为公共产品市场,一个特殊的产品市场。2、现代社会教育产品的社会价值

社会的优秀文化遗产通过教育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政府社会管理的成本相对降低

发展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

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3243、政府介入教育产品市场的必要性

主要是基于教育产品市场本身难以保证教育产品的形成并发挥出重要作用:

第一、教育具有信息上的不对称性,因而它无法完全通过市场机制来获得,必须通过政府的干预来予以纠正或补充。

第二、教育既有内部收益也有外部收益,政府作为教育受益的第三者,即代表社会接受教育的外部收益,也就必须代表社会按受益支付必须的经费。

第三、教教育具有迟效性和风险性,必须由政府介入教育产品市场矫正短视行为。

第四、政府要以一定的方式介入教育产品的生产,以保证教育培养结果在其思想道德方面符合自己统治的需求。

四、现代社会教育事业管理的基本内涵1、教育事业产品的生产制度

第一、确立教育发展规划。

第二、教育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

第三、教育市场管理。

第四、建立教育产品生产的合理模式。

教育事业产品作为准公共产品,通常可以由公共生产和非公共生产(私人生产)。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办教育,以公共财政支出作为主要经费来源。非公共生产是指主要由非公共财政支出来承担教育经费的学校,即民办教育或民办学校。

在财政支出有限的情况下,在义务教育阶段,允许教育产品生产主体的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为了鼓励民办教育发展并更好地进行管理,可对民办教育予以一定方式的补助2、教育事业产品的提供制度

第一、公立教育产品总体上应采取政府投资和向受教育者收取一定费用的混合提供方式。外部性是确定收费和政府补贴标准的重要依据。初等教以政府补贴为主。初中采取近于初等教育的补贴方式,高中适度扩大受教育者的经费承担比例。公立高等教育经常性支出应当大部分来自收费,财政拨款主要解决投资性支出。

第二、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产品由市场提供。

第三、民办教育产品存在着两种的提供方式:

A、私人生产,市场提供。即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由政府管理部门统一核定,或者完全交由办学者按市场供求来自行确定。

B、私人生产、混合提供。即由民间投资建立学校,但政府通过对民办学校进行一定的补贴,将其收费、质量管理等纳入政府教育管理,形成民办教育与公立教育公平竞争的机制。五、教育事业管理的内容与方式1、教育与教育管理

1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2狭义的教育则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五、教育事业管理的内容与方式1、教育与教育管理

按照教育管理对象的特点,教育管理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管理包含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是以整个国家的教育系统作为自己的管理对象,以教育的法令、法规为管理的基本依据,对整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系统及各级各类学校组织进行教育投资、教育视导、教育结构管理方面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从而实现为国家培养人才的目标。

狭义的教育管理是指学校管理,是以一定类型的学校组织作为自己的管理对象,它的管理类型主要包括:学校的管理原则、管理过程、全面质量管理、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及领导人员,以及学校内部与外部关系的管理,目的是有效地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

五、教育事业管理的内容与方式1、教育与教育管理

两个区分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前者更多地指国家教育宏观管理层面,后者则侧重指学校教学微观管理。两者的不同源于管理的层次和范围的不同;但两者又不是绝对孤立的教育管理与其他公共管理:首先,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在变化的,且变化在短期内不可预料。同时,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界线不明,相互作用。

五、教育事业管理的内容与方式2、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

1教育预测是教育管理过程的第一步。

2教育决策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关键。

3教育计划是实施教育决策的行动纲领。

4教育组织是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保障要素,也是教育管理活动的核心。5教育评价是系统地收集信息为教育决策服务的过程,是教育管理过程的反馈环节。

从教育管理过程看,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五、教育事业管理的内容与方式3、教育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保证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监督和调节教育活动•有效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六、国外教育事业管理体制、模式和经验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分类

教育管理体制是指在教育系统活动中,国家、社会、学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管理的组织方式。在高等教育理论界,对教育管理体制的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根据市场经济模式:分散型模式、集中型模式下、混合型模式•根据不同国家特点:欧洲模式、英国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根据组织管理形式:集权制的特点就是高等教育的管理权集中于中央政府手中;分权制下高等学校的管理权集中在地方政府和私人集团手中,中央政府只在宏观上进行调控;集权与分权混合制介于前两者之间。我们采取第三种分类方法。一般来说,中央集权制的典型代表国家是前苏联和法国,地方分权制的代表国家是美国,日本是典型的集权和分权混合制管理体制。

六、国外教育事业管理体制、模式和经验2、集权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模式

在中央集权的高教管理体制中,高等院校大多由中央政府直接负责管理。在法国,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有较多的管理权,它不仅统管了综合大学、大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而且还把发放文凭权牢牢地抓在手中。可以说,法国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发展到今天,几乎控制了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

六、国外教育事业管理体制、模式和经验3、分权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模式

美国是最典型的实行高等教育管理地方分权制的国家。管理高等学校的责任主要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承担,主要是在有关教育政策制定、财政拨款等方面实施管理权限,较少过问微观的学校内部管理,因而州立院校也具有较大的自主权。私立院校的管理则更具有灵活性,但要受到法律约束。同时,美国高教系统的民间认可制度在管理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二战后,由于高等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日益重要,美国高等教育分权管理体制出现了集权倾向。六、国外教育事业管理体制、模式和经验4、混合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模式

日本在高教管理模式上是集权与分权的混合型模式。国家、地方政府和其他团体都对高等学校实施管理。日本的国立大学由中央文部省直接管理,公立大学由地方的教育部门掌管。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对高等学校的管理都比较严格,它们不仅在宏观的教育问题上具有决策权利,而且在高校的实际办学中,如课程设置、教师聘任等方面也有相当的权利。私立大学主要由举办者组织董事会直接对学校施行管理。尽管举办者对公式化的组成有一定的自主权,但国家也对董事会组成的原则有相应的立法;并且,中央的“文部大臣”要求每一所私立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其负责,学校的重大问题有些必须提交董事会讨论并呈报文部省备案。七、我国教育事业管理的改革和完善

1、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

•1集中而又直接的管理特征2以行政管理手段为主的特征3以封闭式管理为主的特征七、我国教育事业管理的改革和完善

2、对我国高教管理体制的简要评价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这些特点有利有弊。

有利之处表现在对国家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两个方面:•国家发展方面:在建国初期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建国初期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课程内容的选择等方面都与国家当时的经济发展需求相一致。•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方面:保证了迅速建立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任务的完成;初步解决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地区不平衡问题。同时,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也存在着诸多弊端:•政府、高校、社会三者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高校还没有成为真正独立办学的法人实体,因而没有获得真正的办学自主权。•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许多高等院校存在着以商养校的现象。3、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完善

(1)我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1993年原国家教委在《国家教委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教育改革和管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改革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转变政府管理部门职能,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教育和教学改革,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路子。”其中,“转变政府管理部门职能”,主要是要处理好政府与高等学校的关系以及政府、社会与高等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七、我国教育事业管理的改革和完善

3、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完善

(2)我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加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强地方政府的统筹决策权•加强社会参与办学和管理•加强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3)我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解放思想,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通过立法,从法律上规范高教管理体制•搞好配套改革尤其是体制改革七、我国教育事业管理的改革和完善

教育教育管理分散型集中型混合型办学自主权关键术语1.教育事业管理具有哪些特点?2.教育管理体制可以分成几种类型?各有什么利弊?3.我国教育管理改革和完善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复习思考题第三节文化事业管理重点问题●文化事业管理的涵义、目标和内容●文化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深化我国文化事业管理的内容和途径一、文化事业管理概述1、文化事业管理的内涵文化事业管理文化与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文化事业管理与文化管理

2、现代社会文化事业活动的类别和基本内容文化事业活动是公众满足自身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活动。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进步、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公众对文化事业活动的要求日益提高,文化事业活动的内容也日益丰富,样式也日趋繁多。这些内容丰富、样态繁多的文化活动,可以结合其活动的目的和功能,大致分为公益性文化活动和营利性文化活动两大类别。(1)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活动(2)以满足个人需要为主要目标或具有营利性的文化事业活动(1)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活动现代社会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活动,主要有以下基本内容或活动形式:一是公共图书馆,即面向社会,向公众提供图书资料服务的图书馆。这是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二是文物、博物馆和纪念馆。三是公众文化事业,通常由群众性的文化事业机构及其活动组成,如我国的群众艺术馆、文化站及其开展的活动等。(2)以满足个人需要为主要目标或具有营利性的文化事业活动

这类以满足个人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的或具有营利性质的文化事业活动,主要有这样一些基本内容或活动方式:一是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事业;二是影视音像业;三是演出业;四是娱乐业。这其中要说明的是,新闻、广播电视事业作为现代传媒,虽然相互间有各自不同的服务对象定位,在同一行业中的不同的主体也有自己的服务对象定位,但在相当程度上还是大众传媒,即面向社会公众,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目标的,然而,也正由于这广泛的社会需求,因而其自身具有较强的发展能力,可以进行企业化经营。3、文化事业产品的准公共性

虽然文化事业按其活动的目的和功能,其产品可以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产品和营利性文化事业产品,但由于文化事业活动的特点,使其产品具有公共事业产品的基本特点——准公共性。文化事业产品的准公共性与教育事业产品的公共性有相似之处,可以分为下述两个方面

(1)文化事业产品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一定的消费竞争性(2)文化事业产品具有外部收益性

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群众文化馆某些电视台或电视节目、某些刊物、国家级艺术团一般新闻出版、电视台、或电视节目娱乐业影视音像演出业外部性政府补贴强弱0100%4、文化事业管理的目标体系

(1)协调目标

与特定时期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经济管理模式和政治体制相协调。(2)繁荣目标

文化繁荣是文化发展的标志,也是文化事业管理的重要目标。(3)创新目标

文化事业管理在追求文化繁荣基础上的更高目标。文化创新是文化繁荣的根本动力,也是文化交流和碰撞的结果。

(4)效益目标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文化事业管理效益目标的两个不可分离的有机组成部分。

5、文化事业管理的基本内容

1.制定文化发展战略,规划文化发展事业2.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推动文化产业壮大

3.规范文化市场行为,培育经济增长点

4.引导文化消费倾向,提高社会生活水平

5.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6、政府介入文化事业产品市场的必要性由于文化事业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的基本特点,也由于文化属于上层建筑领域,文化事业产品既是一种物质产品,也是精神产品,具有商品性、社会性和思想性合一的特点,在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全体公民公共利益的体现,因而政府必须介入文化事业产品市场。这一必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文化事业产品的外部性决定了政府必须介入文化事业产品市场(2)文化事业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