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荷塘月色》看审美教育的重要性_第1页
从《荷塘月色》看审美教育的重要性_第2页
从《荷塘月色》看审美教育的重要性_第3页
从《荷塘月色》看审美教育的重要性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荷塘月色》看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什么是魅力。来自美国。因为爱美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是人类的一种内在需求,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愈强烈,那么生活和工作就显得愈丰富、愈充实。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其审美情趣,于学习、生活极为有益。因而,美育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肩负着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用美的东西来熏陶学生的灵魂,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健康的审美观念,是每个人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审美教育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审美的教育艺术一般来说,语文教材的编写注意撷取了古今中外文学的精华。有的写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虫鱼,反映大自然的美,富有巨大的感染力;有的写生产活动、阶级冲突、爱情友谊,反映人类实践的美,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有的写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园林建筑,反映艺术作品的美,有着令人陶醉的魅力。而要引导学生去很好地欣赏这一切,殊为不易。有些名篇佳作,教师百读不厌,爱不释手,学生反而感到平淡无奇,索然寡味。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揭示出作品中蕴涵的各种美,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进而受到审美教育。《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抒情散文的传世精品。郁达夫曾热情地赞评他:“虽则是一个诗人,但是他的散文仍然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确实,朱自清先生往往情不自禁地以诗人的炽热感情和敏锐的观察力去注视现实世界里令人产生强烈感情的事物,并且诉诸笔端,写出诗一样美的散文。在《荷塘月色》中,那清婉秀美的文笔,精巧姝丽的构思,隽永幽雅的意境,高超传神的技巧,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怎样将这种“美”的价值挖掘出来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第一,把握作品的“神思美”。《荷塘月色》写于群魔乱舞、风雨如磐的白色恐怖年代。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目睹了现实的黑暗,他感到郁闷、寂寞、孤独、彷徨、悲苦和忧愁。作品正是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当时的这种心境。严肃的创作态度,是朱自清先生善于将真情实感诉诸笔端的基础。文章紧扣“宁静”二字,由“颇不宁静”到希望获得宁静,又多方寻找宁静,却又得不到真正的宁静,始终陷在孤独、彷徨和苦闷的重重包围之中。行文曲径通幽,天然浑成,表现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愤懑和慨叹,揭露了现实的黑暗,这种精神无疑是可贵的。第二,领略作品的“秀婉美”。从形象方面看,作品写的不过是月下荷塘的深幽朦胧的景色和难以超拔的自我情愫,然而却写得形神兼备,情味隽永。如写荷花、荷叶的形象:出水荷叶,“像亭亭玉立的舞女的裙”;绽开的荷花,像姑娘们柔美的身姿;含苞的荷花,像娇羞的少女;点缀在荷叶中的零星白花,则“如刚出浴的美人”。作者把自己的美感注入所刻画的形象之中,把爱美之情融于所描绘的景物之中,写出了一个十分幽雅的艺术境界,从而体现出秀婉多姿的艺术美。第三,品味作品的“移情美”。《荷塘月色》以观赏无边的荷香月色为行文线索,从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一路写景,也一路抒情,移情于景,情随景生。随着写景抒情的展开,很自然地形成了宁静与不宁静交替出现的感情层次,产生了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情感的波澜。从夜色的宁静到蝉蛙的喧哗,从北方的失落到忆起南方的旧俗,感情的波浪一个比一个快地向读者涌来,使读者亦着作者之颜色,发作者之幽情,从而使读者的性情得到陶冶。作品这种强烈的移情美是通过移情与通感等艺术手段的成功运用而实现的。通过上述分析,教师只要运用正确的审美观点对作品本身进行准确的审美剖析,学生就能心领神会了。学生在接受审美教育的同时,不仅学到了写作知识,而且能把握作品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画面,充分认识当时的社会现状,激起爱国主义热情。二、以形象联想与想象为桥梁,达到审美的目我们知道,在审美过程中,审美表象由于主体感情的参与使得审美想象进一步活跃起来,创造出新的形象,也就是说,表象与情感的相互作用、相互交融在人的心理形成的形象,就叫审美意象。而在审美表象转化为审美意象的过程中,联想和想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联想是审美意象形成的客观基础,而想象是审美意象在审美过程中最后完成的标志。可见,联想和想象都是美感的重要心理因素。高尔基指出:“只有当读者像亲眼看到文学家向他表明的一切,当文学家使读者也能根据自己个人的经验,根据读者自己的印象和知识的累积,来‘想象’———补充、增加———文学家所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性格时,文学家的作品才能对读者发生或多或少强烈的作用。”文学描写的生活不可能包罗万象。作家总是力求把广阔而丰富的生活内容艺术地浓缩在有限的形象之中,从而使艺术形象具有以一当十、寓显于隐、不全之全的审美价值。可见,欣赏者获得审美意象,对作品的感受、领会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直接呈现的有限形象本身,即作品美的探求,要通过有限的形象去领会它所表现的更广阔、更丰富、更深远的内容和意义,由一见十,探隐知里,从不全之中掌握全,从而接受形象的思想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获得美感享受。这种从有限到无限的过度,必须依靠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作为桥梁。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受到心灵的悠长深远的影响,获得美育的怡情养性效果,教师就必须注意并重视这一桥梁作用。鲁迅先生的小说《药》,是一味控诉封建社会黑暗统治、唤醒人民起来斗争的“良药”。其结尾写了那“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的“死刑和瘐毙的人”以及“穷人”的“丛冢”。学生往往一读而过,忽略了其中丰富的内涵。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看看这样的描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那么,学生就会在老师的启发下由“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想象出封建社会豪门大户一幅幅钟鸣鼎食、灯红酒绿的生活场景;由层层叠叠的“丛冢”想象出饿殍遍地的惨象,甚至由此而联想到杜甫的著名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不仅获得了艺术美的享受,而且对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认识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同时增强了审美能力。散文的教学也是如此。如秦牧的许多精品,常以一棵树、一撮泥土、一颗贝壳……作为刺激想象的触发物,进而展开丰富的联想,纵横驰骋,旁征博引。这就要求教师以作品直接描绘的形象作为诱导,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跟随作者去流连万象,进而达到“神游象外”、“超然象外”的境界,感受到“象外之象”,意会到“象外之旨”,在不知不觉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尤其不能忽视联想与想象作用的,是诗歌的教学。诗歌的“微妙”,往往在于想象和联想的“微妙”。我国古代许多优秀诗作都是以含蓄精练的语言,把强烈的思想感情浓缩在几个精妙的形象之中,即所谓“现相无相,立说无说”,“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落一叶而知天下秋,由一枝红叶而见满园春色,靠的就是联想和想象。如孟浩然的《春晓》,由“风雨声”而知花落多少,无一字言惜春之情,而惜春之意已明。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倘若离开联想和想象,学生要领会诗歌的真谛,得到深刻的审美教育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想象和联想在审美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就是使审美对象构成生动感人的活的形象,欣赏者由此而获得美的享受。因此,想象和联想能保证审美活动的积极开展,完成审美认识的飞跃,同时使审美意象进一步活跃起来,使欣赏者和欣赏对象和谐统一,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过联想和想象这道桥梁,就能形成审美意象,达到审美教育的最佳效果。三、创造美的能力,发展学生审美教育目的作品欣赏的“再创造”过程,实际上是欣赏者接受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日积月累,偶有所得”的效应是教师引导的结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作品的欣赏,决不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始终活跃着欣赏者主观能动性的认识活动,是被动中的主动,制约中的能动。学生凭借平时的积累,通过感受、想象、体验、理解等活动,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再创造”为自己头脑中的艺术形象,并通过“再创造”对艺术所反映的现实生活进行“再评价”,从而分清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荣,什么是辱;什么是文明,什么是野蛮;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下……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顺利完成这一过程,才能激发学生对美的强烈渴求,进而使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创造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美好生活,这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语文教学是其中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通过作品欣赏而激发的创造美的欲求是多方面的,从服饰、手势、步履,到性情、举止、心灵;从“再创造”、“再评价”的艺术美的欣赏,到主动性、能动性的文学写作活动,都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也是教学过程的关键一环。从美学角度来说,就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这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单从读书少、功底差、求知,欲不旺等方面去埋怨学生,是无从培养这一能力的。我们应该知道,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在对生活进行反复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为生活中的某些人物、事件,或自然景象所强烈吸引,从中领悟到生活的某种意义、价值和美,产生了一种把它在艺术上表现出来的念头或冲动而进入创作过程的。正如古代文艺理论家沈宗骞所说:“心花怒放,笔态横生,出我腕下,恍若天工,触成笔端,无非妙绪。”这种情景,就是顿悟和灵感的产物。叶圣陶看到牵牛花日夜生长,悟出了生命之力量,才创作了《牵牛花》;冰心为卡拉玛姐妹的舞姿所动,才有《观舞记》的问世。我们的学生往往把习作看作一件苦差事,关键是缺少那种进入创作过程的“冲动”。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把握作者的脉搏探寻作者的思路,寻求引起作者创作欲念的感情触发点,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以所讲析的范文为诱导,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