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近现代科技与思想解放运动_第1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近现代科技与思想解放运动_第2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近现代科技与思想解放运动_第3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近现代科技与思想解放运动_第4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近现代科技与思想解放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八近现代科技与思想解放运动一、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一、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一、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英国工业革命后,为了掠夺原材料和市场,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破坏中国的主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一方面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另一方面是中国逐渐陷入资本主义市场。思想上,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如林则徐、魏源、洋务派。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二次科技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加紧侵略和瓜分世界,落后的中国再次成为被掠夺的重要目标。列强通过一系列侵略活动,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重。民族资产阶级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思想上有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转为学习制度,如严复、资产阶级维新派。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使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从整体上看,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出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发展民族经济是一个良好的机遇,抓住机遇,会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但由于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有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总之,我国应积极参与竞争,趋利避害。二、科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科技创造巨大的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人们出行,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带来战争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高科技犯罪问题以及一些社会问题等等。所以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兴利除弊: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注意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将科技造福于人类……三、中国古今历史上科技成就。1.四大发明:(1)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蔡侯纸)。(2)印刷术:①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出现。《金刚经》:唐朝印制,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②活字印刷术:北宋的毕昇发明,比欧洲早400年;(3)指南针:①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②北宋制成指南针(罗盘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③南宋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4)火药:①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②宋朝: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③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中国人却用它作爆竹敬神;外国人用罗盘针航海,中国人却用它看风水;外国人用鸦片医病,中国人却拿来当饭吃……——鲁迅《电的利弊》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的什么问题?(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三、中国古今历史上科技成就。2.中国近现代科技四、近现代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1.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著名思想家:魏源、严复(1)魏源:主张(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著作:《海国图志》(2)严复:主张:效仿西方,推行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时期:戊戌变法;译著:《天演论》2.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及其影响。(1)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运动(严复):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2)辛亥革命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4)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思想理论基础。(背景:主要领导提出“两个凡是”坚持“左”的思想;讨论得出的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四、近现代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3.14-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反封建思潮(资产阶级思想运动)14-16世纪意大利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理性主义)。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伟大实践:巴黎公社是第一次的伟大尝试——失败;俄国十月革命是第一次的成功实践。真题演练1.(2015·荆门)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科技的发明创造,能源逐渐被人类开发利用。下列能源利用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煤炭——电力——原子能——石油 B.煤炭——原子能——电力——石油C.煤炭——电力——石油——原子能 D.煤炭——石油——原子能——电力2.第一、第二、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起共同之处是:()A、首先从英国开始B、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D、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CD3.三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社会的极大进步,这证明了:()A、科技只能推动军事装备的进步B、科技革命改变不了人民的传统生活方式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科技革命只推动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4.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为后来欧洲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的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CD二、材料题5.(2015·莱芜)(13分)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社会,科技改变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1)材料一中的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东方”的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蒸汽时代。影响: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从19世纪70年代起,西方国家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殖民活动,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在全世界领土已被瓜分的情况下,中国成了它们掠夺的中心。(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是哪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用史实说明“中国成为了它们掠夺的中心”。(4分)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广泛应用。史实:列强发动了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2015·泉州)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比较学习】表2:“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有关内容(1)结合所学知识,填写表2中①②③处的内容。(3分)①蒸汽;②汽车;③信息。【论从史出】表3:英、德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比重(%)(2)据表3的史实,推理得出结论:第一层次:1914年德国的工业发展速度超过英国。第二层次:英国工业发展较慢,德国工业发展较快。第三层次:仅作表象叙述。【学法运用】图15所示内容是王明、李建、张红同学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