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_第1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_第2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_第3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_第4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1.昼夜交替现象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3.证明地球在自转4.谁先迎来黎明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6.地球在公转吗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昼夜交替现象洞头风光洞头风光洞头风光这两张照片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昼夜交替现象昼夜我们看到了什么自然现象?昼夜现象昼半球夜半球晨昏线昼半球夜半球昏线自转方向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交替呢?有多少种可能?学生猜想展示学生猜想展示学生猜想展示学生猜想展示“昼夜交替”的4中假说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3、地球自转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哪一种情况是真实的情况?我们怎样知道哪一种解释是正确的呢?我们来做个实验,检验每一种情况,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我们的需要的材料手电筒地球仪点此播放视频

我们的实验方法光线要从侧面照射观测点点此播放视频

实验员:科学实验一丝不苟记录员:尊重事实,如实记录材料员:管理器材整理器材小组长:监督工作汇报工作学会分工合作点此播放视频实验要求分工合作记录及时整理快速操作规范看谁完成最出色!实验进行中……(时间约5分钟)请及时记录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试验情况能否解释昼夜交替1、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2、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3、地球自转4、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自转昼夜交替试验记录请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哪一种昼夜交替现象最有可能呢?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3、地球自转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1.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2.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3.地球自转。4.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自转。昼夜交替的认识

当“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时,地球上有昼夜交替,但是太阳要绕地球一圈,才会发生一次昼夜交替。太阳离地球1.5亿千米,太阳运行的速度是250千米/秒,照此速度,科学家推算太阳绕地球一圈要花1046.6小时。也就是说约要43天才会发生一次昼夜交替现象,不会24小时内发生一次昼夜交替现象,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但不自转”这种情况下,也会有昼夜交替现象,但要地球绕太阳一圈才会发生一次昼夜现象,也就是说需要约8760个小时的时间,这显然也是不符合事实的。昼夜交替的认识昼夜交替的认识

“地球自转,不公转”时,地球自转一周就会发生一次昼夜现象。如果是这样,地球上某地的昼夜长短、气温变化就天天一样,不会出现差异,也就不会发生四季变化。这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昼夜交替的认识只有“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同时自转”才会既有昼夜变化,又有四季变化,才符合真实的情况。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昼夜现象地球自转昼夜交替昼夜交替现象2、昼夜交替的产生1、昼和夜的形成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上节课我们研究的四种假设: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3.地球自转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昼夜交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和我们一样,自古以来,人们就试图对地球昼夜交替的现象进行解释。要解释这个现象,首先必须对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方式进行探索。在这方面曾经有哪些主要的观点和学说呢?盖天说中国古代盖天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宇宙结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又被称为“天圆地方说。”浑天说中国古代浑天说认为﹕地球不是孤零零地悬在空中的﹐而是浮在水上﹔后来又有发展﹐认为地球浮在气中﹐因此有可能回旋浮动﹐这就是“地有四游”的朴素地动说的先河。浑天说认为全天恒星都布于一个“天球”上﹐而日月五星则附丽于“天球”上运行﹐这与现代天文学的天球概念十分接近。西方古代亚里士多德地球是球形,是宇宙的中心。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已提出了“地心说”,即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公元14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发表了他的13卷巨著《天文学大成》,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确立了地心说。根据这一学说,地为球形,且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动。这一学说从表观上解释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的现象,又符合上帝创造人类、地球必然在宇宙中居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宗教教义,因而流传时间长达1300余年。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就已提出了朴素的“日心说”。他指出,太阳位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地球则绕着太阳运动,同时又绕轴自转。可惜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这一天才的思想未能为人们所认识。直到中世纪末,由于用托勒密地心体系推算出来的行星位置与实际天象的观测结果不符,人们才开始怀疑地心说的正确性。

克罗狄斯·托勒密,(约公元90年—168年),“地心说”的集大成者,生于埃及,父母都是希腊人。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光学家。托勒密

古希腊地理学家,天文学家。长期进天文观测。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日月星辰的构成和运动方式并作出成就的科学家。托勒密的思考:1、认为地球是球体。a、如果地球是扁平的,那么全世界的人将同时看到太阳的升起和落下。

b、我们向北行进,越靠近北极,南部天空越来越多的星星便看不见了,同时却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星星。c、每当我们从海洋朝山的方向航行时,我们会觉得山体在不断地升出海面;而当我们逐渐远离陆地向海洋航行时,却看到山体不断地陷入海面。

为什么?地心说托勒密的思考: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a、如果地球转动,就必然带动其他物体一起转动,如(云、人类)而而实际上人类、云彩和鸟类都可以自由运动。

为什么?地心说托勒密的思考:

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并且每天都做一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每天看到这些日月星辰都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地心说托勒密的思考:

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并且每天都做一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每天看到这些日月星辰都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地心说1、认为地球是球体。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托勒密地心体系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托勒密提出的行星体系学说,是具有进步意义的。首先,它肯定了大地是一个悬空着的没有支柱的球体。其次,地球不动的观点符合了当时的宗教信仰,他的地心说也直到一千多年后才被推翻。

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但直到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1543年5月24日去世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来的一部他写的书。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他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中系统地提出了日心说。在他阐释的日心体系中,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沿着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这样一来,托勒密地心体系中需要用极为复杂的运动图像来解释行星运动天象的烦琐的工作一下子变得十分简单。后来,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指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应该是椭圆而不是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这一重大发展使得观测结果完全可以用理论来加以解释和预报,日心说的地位进一步得以巩固。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按照日心学说,就地球上的人来看,天上恒星的位置应随着地球绕太阳运动而发生变化。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后的近300年中,人们进行了大量的观测,企图证明这一点,可是始终没有成功。原来,恒星离开地球十分遥远,最近的一颗也远达43万亿千米。因此,地球围绕太阳运行造成的这颗恒星的位置变化只有12.5。恒星越远,这一变化也越小,当时的观测仪器是无法探测到的。直到1838年,德国天文学家白塞尔才首次利用三角方法测出一颗名为天鹅61的恒星的位置变化,并推算出它的距离为11.2光年,从而最终证实了哥白尼的日心地动学说。哥白尼的思考:1、认为地球是球形。a、如果在船桅杆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这说明地球表面是球形的。

为什么?日心说哥白尼的思考: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圈。a、因为天空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无限大得的天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很难想像。为什么?日心说哥白尼的思考: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a、因为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太阳、月亮、星星东升西落。为什么?日心说“日心说”

“日心说”观点“日心说”论据地球的形状地球是球形的。如果在船桅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这说明地球表面是球形的。地球的运动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因为天空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无限大的天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不可想象。其它天体的运动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因为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体每天都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1.地球是球形。2.地球是运动的。3.不动的,并且是宇宙的中心。4.地球围着太阳转。地心说日心说地心说代表人物:托勒密日心说代表人物:哥白尼总结:人类正确认识宇宙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历史上许多著名学者的辛勤劳动——细致的观测和深入的理论研究——是密不可分的。练习1、古希腊天文学家__________关于地球的运动,提出了______的理论。2、波兰天文学家___________关于地球的运动,提出了______的理论。托勒密地心说哥白尼日心说判断1、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2、哥白尼提出地球自转的观点后,立刻被人们广为传颂()。3、地球不动,太阳围绕着地球转,也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错错对证明地球在自传地球在自转?怀疑?怀疑?怀疑?怀疑?拿什么证明?实验探索:实验步骤:实验证明摆具有保持摆方向不变的特点。底盘和摆架转动情况摆摆动方向未转动时前后来回缓慢而平稳地转动90度后前后来回缓慢而平稳地转动180度后前后来回缓慢而平稳地转动360度后前后来回我们的结论

质疑在300年后傅科

法国物理学家。在家里研究摆的规律时偶然发现摆的特性。为此他开始着手实验证明哥白尼日心学说的关键:地球是否自转。1851年,傅科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傅科摆实验,从而使人类第一次亲眼看到了地球是在自转,从而使更多的人开始接受哥白尼的日心学说。“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现已为世界所公认。我国北京天文馆的大厅就有一个“傅科摆”,一个金属球吊在高高的圆穹顶上,摆下面是一个有刻度的大圆盘。摆摆动时人们可以在刻度盘上读取旋转的度数。前去参观的人们都喜欢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亲眼看看地球是怎样自转的。北京天文馆“傅科摆”小华从地球自转的方向中判断,认为A点表示的北极.那种观点正确?当钟摆摆动时,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它将保持固定的摆动方向。如果地球在转动,那么钟摆下方的地面将旋转,而悬在空中的摆具有保持原来摆动方向的趋势,对于观察者来说,钟摆的摆动方向将会相对于地面发生变化。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为证明地球自转所设计的一种摆,称为博科摆。傅科摆绳长67米,绳端摆锤重27千克,这种摆自由摆动时间较长,便于人们观察。摆下有一个有刻度的圆盘,盘上刻有通过圆心的直线。静止时,摆锤正中应对准盘的圆心,观察时先确定盘中某一直线与通过圆心的子午线重合,然后推动摆锤沿子午线方向作南北方向转动。过一段时间,就会看到摆动方向偏离了子午线方向。在北半球向右偏转,时间越长,偏转的角度越大。摆开始动以后,除重力外,没有受其他力的作用,按照惯性定律,摆的方向是应该不变的;但摆却偏转了。这是因为地球自转的缘故。我们站在地球上,随着地球一起自转,感觉不到子午线的方向在变化,反而觉得是摆在偏转。假若傅科摆在北极,以极点为圆盘的中心,转一周为24小时,每小时偏转15°。摆若设在赤道,则不发生偏离;摆若在赤道与两极之间的任何纬度上,摆动平面偏转角速度(θ)与纬度(φ)的正弦函数成正比。即θ=t·sinφ。(t为地球每小时所转的角度)。在南半球,摆向左偏转。北京乌鲁木齐

这两个城市分别在我国的什么位置?北京乌鲁木齐这两个城市分别在我国的什么位置?☆北京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北京的黎明乌鲁木齐的黎明思考:我们可以用怎么的模拟实验来找寻答案?思考模拟实验太阳北京乌鲁木齐☆北京乌鲁木齐北京先迎来黎明北京比乌鲁木齐早几个小时迎来黎明呢?

视频(2)百度百科(2)国际时区图进入..越向东越早北京在+8就是东八区乌鲁木齐在+6就是东六区北京比乌鲁木齐多两个时区就早两个小时到黎明模拟实验记录单

第_____小组地球自转方向:地球自转方向:(用示意图画出来)(用示意图画出来)

我们组发现:_________先迎来黎明。我们组发现:_________先迎来黎明。地球自东向西or自西向东旋转?汽车前进时,外面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的?汽车倒退时,外面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的?

推测:我们每天看到太阳星星东升西落,据此你可知地球是如何运动的?推测:

乘坐在一把转椅上,要看到周围的景物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转椅应该向哪个方向旋转?动画世界时区图以经线为标准,将全球分为24个时区。世界时区图

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每相邻的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0时1时2时3时4时5时6时7时8

时9时10时11时12时13时14时15时16时17时18时19时20时21时22时23时24时当2008年8月8日晚上20点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候,美国纽约的人们在当天上午通过电视直播观看到盛大的开幕式。世界时区图

根据时区图上的五大城市位置你能说哪个城市最先迎来黎明,哪个城市最迟迎来黎明?世界时区图

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北京最迟迎来黎明的城市:纽约中时区

6时

5时

4时

3时

2时

7时8时

9时10时1时11时观察世界时区图:北京比乌鲁木齐早迎来黎明几小时?

我国目前统一采用的地方时是北京时间。北京和巴黎的日出时间相差几小时?北京和纽约日出时间相差几小时呢?北京比乌鲁木齐早迎来黎明几小时?北京和巴黎的日出时间相差几小时?北京和纽约日出时间相差几小时呢?2

8

13谁先迎来黎明

作业与思考一、判断题。(1)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都是一样的。×(2)地图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又东。√(3)北京、乌鲁木齐的相对位置是:北京在西面,乌鲁木齐在东面。×(4)利用地球仪和地图,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位置关系。√(5)在模拟实验中,如果“地球”自转的方向不同,人们迎来黎明的时间就不同。√课堂小练习1、地球自转的方向()

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24小时)自西向东总结地球的形状自转的证明自转方向自转周期球形傅科摆自西向东24小时或一天二、时区和区时(1)以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2)以0º经线为中央经线,向东、西方向各取7.5º,合计为15º,该时区称为中时区(或零时区)。(3)以中时区为起点,向东、西方向各划分12个时区。180°经线是东、西十二时区共同的中央经线。1、时区的划分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时区的划分二、时区和区时2.区时

(1)定义:每个时区都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区的区时中央经线=时区数×15°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120°E

西五区的中央经线是75°W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二、时区和区时2.区时

(2)计算(1)定义北京116°E为9月19日9:00时,求70°W所在地的地方时?步骤(求地方时)(1)求经度差(2)把经度差转换为时间差(3)东加西减

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面,加上时间差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面,减去时间差二、时区和区时2.区时

(2)计算(1)定义北京时间为9月19日9:00时,求70°W所在地的区时?步骤(求区时)(1)求所在地的时区(2)求时区差(3)东加西减

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面,加上时区差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西面,减去时区差二时区和区时2.区时

(2)计算(1)定义北京时间为9月19日9:00时,求70°W所在地的区时?步骤(求区时)(1)求所在地的时区求所在地时区=某地经度÷___________

(余数>7.5°,商数加1即时区数;余数<7.5°,商数即时区数)15°西五区二时区和区时2.区时

(2)计算(1)定义北京时间为9月19日9:00时,求70°W所在地的区时?步骤(求区时)(1)求所在地的时区(2)求时区差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

;若一个在东时区,另一个在西时则

。同侧相减,异侧相加相加相减相差13个时区二时区和区时2.区时

(2)计算(1)定义北京时间为9月19日9:00时,求70°W所在地的区时?步骤(求区时)(1)求所在地的时区(2)求时区差(3)东加西减

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面,加上时区差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西面,减去时区差所求时区(西五区)在已知时区(东八区)的_________西面减去时区差,减去13小时9月18日20时三、日界线1、定义:

国际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作“国际日期变更线”。它并不完全与180度经线重合。实际应用中,日界线还有一条,即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0时经线)2、日期变更:日界线两侧日期不一样时区的划分172.5ºE180º172.5ºW

东12区西12区

日界线时刻不变;日期减1天时刻不变;日期加1天。0º今天昨天三、日界线2、日期变更:抓住两个要点:确定180°经线确定0点或者24点所在的经线再见!北极星

“不动”的秘密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为什么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却你感觉太阳从东往西运动呢?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北半球通常以北极星为目标帮助他们辨认方向。

利用北极星辨认方向观察到的一个奇怪现象“圆心”北极星照片一:

这张照片是人们在夜晚较长一段时间内连续对着北极天空拍摄而得到的。“圆心”是否在天顶位置?是不是与天顶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照片二:这张照片也是人们在夜晚较长一段时间内连续对着北极天空拍摄而得到的。1、这两张照片有什么共同点?2、图上的星座在做什么运动?为什么会这样呢?3、圆心附近的北极星看上去不动,怎么解释?模拟实验一:纸板北极星模拟实验二: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我们在夜间能看见星星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怎样能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北极星“不动”呢?用一个转椅代表地球,在教室墙上贴一颗星星当作北极星,请一位同学坐在转椅上,当眼睛盯着北极星看时,北极星好像是不动的,如果视点落在哪一颗星星上,周围的星星就会围绕哪一颗星星运动。观察陀螺运动,想象:陀螺转动时,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能想象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吗?模拟实验四:在一个球上贴几个小人,代表地球上的人,让球自转的同时,想办法让小人能看见教室一面墙上的“北极星”不动。阅读P83页的资料,研讨一年中北极星“不动”的原因。北斗七星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观察地球仪,思考:地球仪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铁轴要做成倾斜的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Diqiu

zhuandong虽然没有“南极星”南方的星空也在旋转一张曝光时间为20分钟的照片,拍摄地点位于南极点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照片上“显示”出南天天轴。所有的天体都绕着北天极转动,同样的,所有的天体也是绕着南天极转动的。从北半球位置观察,星空都是由东向西运动。东西东西东西西地球自转的地轴,恰好指向北极星附近,所以北极星看起来几乎是不动的。而由于地球自转的关系,星星也会东升西落,所以中国古人有句话“众星拱极”来形容这种现象,意思就是说所有的星星都围绕着北极星转,古人的观察力很历害吧!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地轴是倾斜的。北极星一年四季基本保持不动,其原因在于地球的自转轴北端在一年四季中都基本上指向北极星,并且保持倾斜方向不变。这也是四季成因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条件。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6.地球在公转吗(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地球在公转吗?(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公转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一、观测杆影的发现正午的太阳高度是随季节而变化的(北半球是夏季高冬季低)二、地球的公转1.地球的公转方向:2.地球公转的周期:3.地球公转的姿态:4.地球公转的效应:自西向东约一年(365.2422天)呈倾斜状态(1)正午的太阳高度是随季节而变化;(2)四季变化(3)昼夜长短的变化1.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2.地球公转的周期:一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一、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恒星的周年视差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我们古人发现同一个地点,同一根木棍在正午时间,影子的长短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变化的。南南北北冬天中午夏天中午

你观察过射入室内的阳关吗?从南面窗户直接射进室内的阳关,夏天与冬天比,哪个季节更深些?一、观测杆影的发现思考:杆影的长度和什么有关?一天中杆影最短是什么时候?此时的杆影朝什么方向呢?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正午;正北或正南杆影变化规律:一天中,太阳高度与杆影长度刚好相反。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

思考1:一年中,同一地点每天正午太阳高度都是一样的吗?南北冬天中午夏天中午太阳高度角的规律A:整个南或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能同时达全年最小值(该半球的冬至日),但不能同时达全年最大值。B: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直射时达全年最大值,而非该半球的夏至日。C:南北回归线上一年一次最大值(该半球的夏至日)和最小值(该半球的冬至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两次最大值(太阳直射时)、一次最小值(该半球的冬至日),但赤道一年各两次。D:回归线以外的地区,一年各一次最大值(该半球的夏至日)和最小值(该半球的冬至日)黄赤交角不同季节观测时间影子长短描述备注春正午影子适中夏正午影子最短秋正午影子适中冬正午影子最长于是古人想:四季的形成一定与太阳光的照射有某种联系。1、一盏灯当作太阳。2、调整地轴倾斜指向北方。3、在北半球的一个地方立一根标杆。4、地球仪绕“太阳”公转。有标杆面自转朝向“太阳”(如图)5、观察记录地球仪上标杆的长度。公转地点杆影长短(厘米)季节判断(根据古人的经验判断)

A

B

C

D我们的观察记录标明季节北半球阳光斜射北半球阳光直射北半球阳光斜射北半球阳光斜射地厉害北半球夏至位赤道北半球阳光直射的厉害南半球阳光斜射的厉害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刚好相反北半球冬至位赤道北半球阳光斜射的厉害南半球阳光直射的厉害北半球春分、秋分位太阳至设射点在赤道北半球阳光斜射适宜南半球阳光斜射适宜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阳光斜射太阳高度高直射的厉害阳光斜射太阳高度低斜射的厉害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标明季节①②③④北半球斜射冬季南半球直射夏季北半球斜射夏季南半球直射冬季北半球斜射春季南半球斜射秋季北半球斜射秋季南半球直射春季仔细观察太阳直射在哪条纬线上?3.4.5月北半球春季赤道春分3月21日12月22日12.1.2月北半球冬季南回归线冬至日6月22日6.7.8月北半球夏季北回归线夏至日9月23日9.10.11月北半球秋季赤道秋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二、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1.北回归线:北纬23.5º2.南回归线:南纬23.5º春季:3~5月4.四季的划分: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2月四、五带的划分:1.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阳光直射,得到的太阳光热最多2.北寒带:在北极圈内阳光斜射,有极昼和极夜现象3.南寒带:在南极圈内阳光斜射,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4.北温带:无阳光直射,无极昼和极夜现象在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5.南温带:无阳光直射,无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的公转公转同一纬度不同地区同一时间接受热量不同四季产生不同纬度不同地区同一时间接受热量不同五带形成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远日点(7月初)近日点(1月初)速度:近日点(较快30.3km/s)远日点(较慢29.3km/s)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23º26´N0º23º26´S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次年春分地球公转示意图判读图中A、B、C、D四点各代表了北半球哪四个节气?ABCD位置节气日期直射点位置ABCD近日点远日点北半球为例:夏至6月22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春分3月21日前后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赤道AC夏至6月22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BD秋分9月23日前后春分3月21日前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的直射和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四季的成因:极昼极夜

现象的解释

能在地球仪上找到南极北极吗?极昼极夜

现象的解释极昼极夜

现象的解释北极风光极昼极夜

现象的解释南极风光极昼极夜

现象的解释

极昼极夜

现象的解释极昼极夜

现象的解释

在漠河观赏极昼北极特有的极夜

北半球夏季时,太阳长挂在北极天空就是不会下落,北极中心的地区的白天甚至可以长达半年时间,我们把这样的现象称为极昼。极昼极夜

现象的解释南极极昼期间,虽然太阳整天都在照射着地面,但太阳高度角太低,斜射的阳光势力微弱。极昼极夜

现象的解释

北半球冬季时,几个月见不着太阳,北极点附近有半年时间都处在黑暗之中,人们把这样的现象称之为极夜。极昼极夜

现象的解释极昼极夜

现象的解释北极和南极都有永昼和永夜之分,一年内大致连续六个月是白昼(这种永昼现象,叫极昼),六个月是黑夜(这种永夜现象,叫极夜)。

在一个月的永夜(极夜)时期里,有15天可见月亮(圆、缺),另外15天见不到月亮。

“北极昼”的景色是十分奇妙的。它每天二十四小时始终是白天,要是碰上晴天,即使是午夜时刻也是阳光灿烂,就像大白天一样的明朗。在“北极昼”的日子里,街上的路灯都是通夜不亮的,汽车前的照明灯也暂失去了作用。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都低垂着深色的窗帷,这是人们用来遮挡光线的。

可是,当“北极夜”到来的时候,那里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在漫漫长夜中,除中午略有光亮外,白天也要开着电灯哩!因为在“北极夜”里,太阳始终不会升上地平线来,星星也一直在黑洞洞的天空闪烁。一年中有半个月的时间,可以看见或圆或缺的月亮整天在天际四周旋转。另外半个月的时间,则连月亮也看不见。这种奇特的景象,在北极中央地带要从九月中旬到第二年三月中旬,持续半年的时间。

南极北极一年中为什么会出现长长的白天(极昼)或长长的黑夜(极夜)现象呢?极昼极夜

现象的解释想想:我们模拟实验时要注意什么?极昼极夜

现象的解释思考:如果地轴的倾斜度再大一些,会怎样呢?极昼极夜

现象的解释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A、春季B、夏季C、冬季极昼极夜

现象的解释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极昼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极夜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极夜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极昼极昼极夜

现象的解释极昼

【概念】

又称永昼或午夜太阳,是在地球的两极地区,一日之内,太阳都在地平线以上的现象,即昼长超过24小时。

【规律】

如果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那个半球的极地附近就会出现极昼现象。

极昼的范围与太阳直射点纬度有关,其边界与极点的纬度差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所以,春分过后,北极附近就会出现极昼,此后极昼范围越来越大;至夏至日达到最大,边界到达北极圈;夏至日过后,北极附近极昼范围逐渐缩小,至秋分日缩至0;秋分过后,南极附近出现极昼,此后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越来越大;至冬至日达到最大,边界到达南极圈;冬至日过后,南极附近极昼范围逐渐缩小,至春分日缩至0。

如此周而复始,其周期为一个回归年。极昼,是出现在极圈范围内的一种“太阳终日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