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赋》心物关系论心物关系解析中的曲折徐复观、钱钟书、郭绍虞、王元化论《文赋》_第1页
《文赋》心物关系论心物关系解析中的曲折徐复观、钱钟书、郭绍虞、王元化论《文赋》_第2页
《文赋》心物关系论心物关系解析中的曲折徐复观、钱钟书、郭绍虞、王元化论《文赋》_第3页
《文赋》心物关系论心物关系解析中的曲折徐复观、钱钟书、郭绍虞、王元化论《文赋》_第4页
《文赋》心物关系论心物关系解析中的曲折徐复观、钱钟书、郭绍虞、王元化论《文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赋》心物关系论心物关系解析中的曲折徐复观、钱钟书、郭绍虞、王元化论《文赋》

1979年,钱仲书的《关锥编》、郭少玉的《中国早期文学选集》和王元华的《文心雕龙创作论》相继出版。这几部著作厚积而薄发,标示着中国文论研究取得的硕果。与此相应,当时住在香港,任教于新亚研究所的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徐复观(1903-1982),于1980年,著成《陆机文赋疏释》一文,对以上三种著作中论及陆机《文赋》的相关内容多有回应。徐复观《陆机文赋疏释》文后附记云:因钱钟书先生《管锥编》中亦论及《文赋》,而见解颇有异同,故托陈毓罴先生将此文转请一阅。钱先生于九月七日来信谓:“注则训诂精博,疏则解析明通”。而以两人“释虎济伟诸节,冥契尊见。独学无友,闭门造车而竟不孤有邻,出门合辙,又窃以自壮也”云云。钱先生以风骨及宏博为国内外推重,其谦冲若此。惜无缘相识,又地隔山河,不能多多请教也。谨识数语,以资纪念。一九八○年十一月十六日晨六时。1在附记中,徐复观先生简要记述了与钱钟书先生的书信来往,显示了历经动荡、长期睽隔的两位大师之间,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灵的交流。其实,在正文中,徐复观先生还论及另外两位学者关于《文赋》的论著,这就是郭绍虞先生在《中国历代文论选》中的《文赋》讲解部分,及王元化先生的《文心雕龙创作论》中附录《陆机的感兴说》。同样是“见解颇有异同”。那么,他们之间的不同见解究竟表现在哪里呢?现在来看,他们在解释中的争议主要集中于心物关系的问题。重新检视这个问题,不仅是重新认识一个学案,也是对中国文论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加以深入的研究。一、徐先生:“意”、“物”与“思想”“时代背景”陆机《文赋》的自序,讲自己作此赋的“用心”,当然是了解《文赋》的关键。徐复观先生疏云:然则古才士之“用心”,和自己“用心”,和自己“尤见其情”,主要指的是什么呢?……首先指的是“苦于意不称物”,意与所写的物发生距离。此处的物乃题材所应有的内容。要使意能称物,乃“用心”的第一指向与要达到的目的。其次是苦于“文不逮意”,表现的文辞,与作者由物所形成的意,发生距离。所以辞能达意,是用心的第二指向与所要达到的目的。作品的妍蚩好恶,首先是由意能否称物及文能否逮意,与夫称物与逮意的各种程度所决定。钱钟书先生解释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按“意”内而“物”外,“文”者,发乎内而著乎外,宣内以象外;能“逮意”即能“称物”,内外通而意物合矣。“意”、“文”、“物”三者析言之,其理犹墨子之以“举”、“名”、“实”三事并列而共贯也。……《文心雕龙·熔裁》以“情”、“事”、“辞”为“三准”,《物色》言“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陆贽《奉天论赦书事条状》:“言必顾心,心必副事,三者符合,不相越逾”;均同此理。近世西人以表达意旨(semiosis)为三方联系(trirelative),图解成三角形(thebasictriangle):“思想”或“提示”(ingterpretant,thoughtorreference)、“符号”(sign,symbol)、“所指示之事”(object,referent)三事参互而成鼎足。“思想”或“提示”,“举”与“意”也,“符号”,“名”与“文”也,而“所指示之事物”则“实”与“物”耳。2在解释“意”、“物”、“文”三者的内涵及其关系时,徐先生与钱先生表现出细微的区别。徐先生以“意”为解释的出发点,钱先生强调发乎“内”,这是二者的共通之处。但落脚点与着重点却不尽相同,徐先生将意落实于“心”上,以“用心”绾合心物;钱先生却将着重点落实于“情”、“思”之上,以“内外”强调其对立。徐先生认为:意不称物,谓作者之意,不能与物的轻重相等,物指题材之内容;文不逮意之文,指言辞,谓作者使用的言辞,又不足以达自己的意。因为“意”的根据,从逻辑上来说是建立于“物”之上,但在解释“物”的涵义时,徐复观解释为“题材应有之内容”,将“物”的涵义引向“事理”的实体。在传统儒学中,“心即理”是一个影响很大的命题。徐先生解释“意”、“物”的关系,照顾着心与理的关系来说,虽然他也用“主客合一”的说法,其实照顾了中国文化中心物交融的大命题。钱先生虽然也以“情以物迁”、“心必副事”来讲心物的关系,但他太过强调“内”,强调发乎内而著乎外,宣内以象外;能逮意即能称物,内外通而意物合。而他所讲的“内”、“外”,多少都有些飘浮,特别是他将“意”、“文”、“物”三者的关系解释为现代西方的所谓“思想”、“符号”、“实物”三者的关系时,更可能产生割裂的倾向。当然,钱先生强调内心的宣发,避免外物的宰制,也并不意味他对中国传统的心物交融理论缺乏应有的体认,他又说:“陆《赋》则似激发文机,惟赖观物,相形殊病疏隘,殆亦征性嗜之偏耶?‘有一斯应’、‘往来吐纳’,盖谓物来而我亦去,物施而我亦报,如主之与客;初物动吾情、印吾心,来斯受之,至不反之,如主之与奴也。不言我遇物而言物迎我,不言物感我而言我赠物,犹曰‘色授魂与’耳,……‘心亦吐纳’、‘情往如赠’,刘勰此八字已包赅西方美学所称‘移情作用’,特标举之。”钱先生认为陆机太重视“观物”,认为这简直是一种“疏隘”的毛病。可以看出来,他所理解的“物”与徐复观先生所解释的“物”有狭义与广义之分。钱钟书先生对心物关系的“情往似赠、兴来如答”是认同的,然而,我“心”之所以可能与“物”来赠答?他没有从中国文化固有的理论资源中加以深究,而以西方美学中“移情说”释之,似乎不足以尽心物交融关系之底蕴。从陆机到钟嵘、刘勰,以心物关系论述文学创作,形成中国文论中一个突出的内容。“文革”结束之后,文运昌盛,中国文论界蓬勃开张,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当时的大师们,似乎都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将心物关系的理论问题,作为探讨中国文论的中心问题之一。可是,当时大陆的几位著名学者,皆是将“物”的涵义向“客观外物”加以延伸。王元化先生有《心物交融说“物”字解》一文,最终的结语说:“在物字的纷繁词义中,刘勰的心物交融说的物字,即王国维所举出的引申义:‘万有不齐之庶物’。因而,论者把它解释为外境,或解释为自然,或解释为万物,都是可以说得通的。唯独把《神思篇》的‘神与物游’和‘物沿耳目’的两物字,分释为‘外境’和‘事理’,加以牵强的区别,或者拘守旧训,把它们一律强解作‘事也理也’,再进一步把理字作为哲理之理,以从己意,这都是不正确的。”3这里的解释方向,明显的近于钱而远于徐。宇文所安解释《文赋》,在汇评众说的基础上,展示了独特的视角。他认为陆机“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表现出一种“创作焦虑”,一种“双重焦虑”,并引伸到“新的自觉论”,4这种见解无疑是独到而有道理的。然而,他将此“意、物、文”仍然看作一个简单地“内外转换序列”,并没有超出上述诸家的见解,以致引发不少缠夹不清的问题。比如:一方面,他认为陆机在这个序列中,选择“意”替代了《乐记》中的“情”和《诗大序》中的“志”,是一种“新的自觉”说明陆机意识到创作中的反映距离问题,将创作变成了一种意志活动。另一方面又认为,在陆机那里“非自觉”的情感因素并没有完全消失,对“意”能否充分捕捉到“物”表示担忧。二、玄览即是藏书,还是将其作为地位书的问题《文赋》开篇二句“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也引发不少的争议。徐复观先生疏云:第一句“玄览”的对象指的是作者所处的时代,这是由“伫中区”三字可以断定的。“伫中区”有两种意义:一是站在时代活动的中心来玄览此一时代,则周遍而无所遗。一是“中区”也可作不偏不倚的客观态度来玄览自身所处的时代,则容易得到时代的真相。作者个人创作源泉的深浅,可以说是决定他的心灵、脉搏,能与他所处的时代相通感的深浅的。所以“伫中区以玄览”,是作者自身所发出的要求,也是作者自身所需要的修养。断乎没有与时代隔绝而可以写成功的作者的。至于第二句的“颐情志于典坟”,在古典中得到人格的熏陶,储备写作的材料与能力,这是容易了解的。所以这两句说的是每一作者所须具备的根本条件。正如将“物”由外物的意义向外引申,从而解释为“题材应有之内容”,由僵硬枯瘦引向生动广阔一样,徐复观先生将“中区”的意义由区中引向时间与空间的广阔,引向广大的富有现实精神的“场”。徐先生不认同钱先生的解释,钱先生谓“区中即言屋内”;玄览,“以言阅读书籍”。两句谓“室中把书卷”。于是“伫中区以玄览”,就是站在屋内看书。徐先生指出:“当时的书,不是帛卷,便是简篇,很难拿在手上站着看。”然而,对照钱钟书先生的原文解释,则会发现,钱先生的说法也不是望文生义,而是也有一番论说:机只借《老子》之词,以言阅览书籍,即第二句之“颐情典坟”,正如“遵时叹逝”,即第四句之“瞻物思纷”,均以次句申说上句。或者见善《注》引老子,遂牵率魏晋玄学,寻虚逐微,盖不解文理而强充解道理耳。……《全梁文》卷一三梁元帝《玄览赋》洋洋四千言,追往事而述游踪;崔是《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名山何壮哉!玄览一徘徊”。又徐彦伯《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何如黑帝月,玄览白云乡!”犹言远眺;皆不必睹“玄”而入玄冥、处玄夜也。“中区”,善注:“区中也”;“区中”即言屋内。盖前二句谓室中把书卷,后二句谓户外玩风物。伫中区以玄览,到底是玄览万物,还是玄览书籍呢?钱钟书先生认为是玄览书籍,并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说:首先是从句法结构上来说,他认为一二句的结构应该与三四句的结构相同,因为三四句的意思明白,是讲观物的,可以来比对。第四句承第三句说的是一个意思,第一二句也应该说的一个意思,则是论阅读的。其次,他从玄览一词运用来说,这一个词只是“远眺”义,而没有玄学深思的意味。现在从总体来看,钱先生第二个论说有道理,玄览是远观,然而这不能支持玄览即“把书卷”的观点,甚至正好推翻他的论点。那么,钱先生所云的句法结构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他的读法有误。郭绍虞先生解释此一节使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一节言作文之由,不外两途:一感于物,一本于学,故开端即以玄览与典坟并起。‘遒四时’四句就感物言,‘咏世德’四句,又从颐情志于典坟生发,二者皆能引起文思,故中间用‘心凛凛以怀霜’二句以贯串之。”5如果将第一、二句单列出来,作为此一节的领起,那么自然就不会将第一二句的句法结构与第三、四相类比,以致牵出不必要的纠纷。郭绍虞先生对此节的读法与钱钟书先生既不一致,便可以得到不同的解释。那么郭绍虞先生的解释与徐复观先生的解释是否一致呢?如果细加比较,则可以发现二者也有明显的差别。郭先生解释“中区”从李善注:“中区,犹区中,谓宇宙之中。玄览,深刻地观察。此句言从观察万物,引起文思。”徐复观先生解“中区”也是从李善注,“中区”为“区中”,即“区域之中”,注“玄览”为“深远地观察”。但他作了进一步的引申:“站在时代活动的中心来玄览此一时代”,“也可作不偏不倚的客观态度来玄览自身所处的时代”,明显增加了一种“关注现实”的色彩。相形来说,郭注则显得平稳得多,将“伫中区以玄览”凝定于“感于物”、“观察万物”的框架上,“物”是什么呢?“万物是什么呢?”他似乎没有进一步的解释,在本节的《说明》中说:“陆机认为,进行文学创作必须观察万物、钻研古籍和怀抱高洁的心情。观察万物,可以丰富知识;钻研古籍,可以吸收间接经验,学先士之盛藻,得才士之用心,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他既将“观察万物”的意义定格于“丰富知识”,则自然不同于徐氏那种“关注时代”的解释方向。三、陆机的“神来”与“应”在《文赋》的篇末,有这样的一节:“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影灭,行若响起。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及其六情底滞,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览营魂以探赜,顿精爽而自求。……是故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虽兹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戮。故时抚空怀而自惋,吾未识夫开塞之所由也。”这一节历来极为引人注目。徐复观先生注云:应感,是就主客的关系而言。作者的心灵活动是主;由题材而来的内容是客。有时是主感而客应;有时是客感而主应。“会”是主客合一的“场”;这是创作的出发点。通塞,是就心灵活动中的想像、思考而言。想像与思考的结果是意与言;意可以称物,言可以逮意是通,否则是塞。……来指感而斯应,及通而无塞说。反之则为“去”。不可遏(阻止),不可止,意谓此皆出于自然。塞则物与意皆隐藏不见,如影之灭。行即是通,通则意应物而与物相称,言表意而与意相及(逮),有如响的应声。……想像思考,本是理性的活动。由内向外发动出的想像、思考,能快捷顺畅,则意称物而言逮意,意条理于物,而言又条理于意,更有何纷乱而不能得其条理。徐复观先生虽然以“自然”的“感”与“应”来解释陆机提出的的问题,但仍然落脚于理性的努力,他认为要达到天机骏利,必须让意接受物的条理,必须让言接受意的条理,正如刘勰所云:“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然而刘勰所说的“授”,没有强调理性的条理性,徐复观则从中窥破这一点,也可以说显示了他的解释特点。对此一节钱钟书先生解云:言文机利滞非作者所能自主,已近后世“神来”、“烟士披里纯”之说。……西人论致知造艺,思之思之,不意得之,若神告之,若物凭之,或曰:“不当言‘我思’,当言‘有物[假我以]思’”;或曰:“言‘我思’,大误;当言‘我为彼所思’。我即非我也”。“在我”而“非余”,“天成”而人“偶得”,“不是俺”却“也不是人”,此之谓矣。济慈亦尝语友,每有新意新词,辄自诧其似出于他人而非得诸己者。王元化先生论述这一节,认为:陆机用形象的语言把“应感之会,通塞之纪”两种情况生动地描绘出来。陆机所说的“天机骏利”是指构成意象和技巧表达的轻巧灵活。就构成意象方面来说,作家的想象活动,首先取决于他在外来的材料中所捕捉的对象是否真正具有艺术意义。如果这个对象和作家的爱憎血肉相连,而且又是他所熟悉的,可以从他的记忆中唤起丰富的联想,那么它就成为推动他的想象焕发起来的活力,使他轻而易举地去实现构思计划,这时他就会迸发出创作的激情来。但是在一般情况中,作家往往会被一些假象所蒙蔽,尽管他自以为是听凭自己的思想感情所指引,可是他的爱憎是浮面的、不坚实的,只是心血来潮的一时冲动,或者他所抓住的对象是没有艺术意义的,或者他并不真正熟悉这个对象,因而不能使在自己心里变成有生命的东西,就像播种时撒下一颗不能发芽的种子一样。这时,纵使他殚思竭虑,把全部精力贯注到构思中去,他的思路仍然不能活跃起来,而陷入“兀若枯木,豁若涸流”的呆滞状态。其次,就技巧表达方面来说,当作家创作激情迸发的时候,各种美妙的意象,生动的语言,全都自然而然地奔赴笔下,形成了陆机所说的“纷葳蕤以及沓,唯毫素之所拟”的现象。相对来说,徐复观先生对于此一节的解释近于王先生而远于钱先生,因为徐与王皆强调“应感之会”背后的“理路”。徐复观强调“物”对“意”的条理性、“意”对“言”的条理性,这种条理性就是其中的“理路”,这也是他强调“物”的内涵——“题材应有之内容”那“应有”的理性意义。王先生强调材料中的“艺术意义”,强调作家想象活动的灵活首先取决于材料“真正具有艺术意义”,同样也是对理性的强调。相对而言,钱先生将此一节仅与灵感理论相比较,没有作深入的展开。四、现代西方哲学的“哲学基础”以上学者关于《文赋》的讨论发表以后,反响十分明显,对于《文赋》,接着有一些研究专著出版,如张少康《文赋集释》、6杨枚《陆机文赋校释》,7至于影响所及,引发的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就更加广泛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学术时代的缩影,从中可以窥见中国文论在此一历史时期生命活力的勃发。然而,现在来看,这个对中国文论的解释工作仅仅是一个开端,还没有完成,而且存在历史的局限,这些研究大多是“就事论事”,就具体的问题、解释而论,对文学观念背后深藏的文化的、思想的、哲学的“河床”缺乏总体的讨论。王元化先生在《文心雕龙创作论·第二版跋》中对自己采取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他引用了季羡林先生给自己的信:“我常常感到中国古代文论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只是有一些名词不容易懂。应该把中国文艺理论同欧洲的文艺理论比较一下,进行深入的探讨,一定能把中国文艺理论的许多术语用明确的科学语言表达出来。做到这一步真是功德无量。你在这一方面着了先鞭,希望继续探讨下去。”当他自己讲到方法时,提出“三个结合”:即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文史哲结合。特别是对最后一个结合,进行了着重的强调,认为“任何文艺理论都有它的哲学基础。美学作为哲学一个分支,就说明两者关系的密切。但这样简单的事实,我们却认识不足。由于从事文艺理论工作的人,不在哲学基础上从美学角度去分析文艺现象,以致不能触及这些现象的根底,把道理说深说透。”王先生提出的“三个结合”,核心是“中外结合”,反对的是“以古证古”,而难点则在于如何关照中国古代文论的“哲学基础”。“中外结合”是近代以来中国学术界的主旋律,无论是怎样的学术背景,中国学人似乎都脱离不了世界文化的强大的影响。以上所举四位学者,徐复观先生、钱钟书先生、郭绍虞先生、王元化先生,无一不是在“中外结合”的总方法论下展开中国文论的研究的。然而,在“用明确的科学语言”表达中国文艺理论时,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分歧。分歧的原因和争论的焦点,在于对心、物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在解释以心物关系为思想基础而产生的意、物、文的关系时,几位学者不同程度地运用了现代西方哲学的主客体关系、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理论,将“意、物、文”的关系看作一个“内外转换序列”。从这一点上来说,钱钟书先生似乎飘浮得最远,他以内、外解意、物;以读书解玄览;以灵感解“应感之会”,没有将三节贯穿起来,没有理会前后文的一体性,所以难怪杨枚说他“割裂粉碎”。关于“内”、“外”,《文心雕龙·体性》有“因内符外”之说:“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其中内外的关系,是隐显的关系,是一体的两面,强调的是共通,而不是一个“显现结构”,更不是主客的对待关系。陆机所云“文不逮意”,与《易经·系辞传》“言不尽意”,王弼“意以象尽”(《周易略例·明象》),固然是一脉相通,不管是“尽”还是“不尽”,都是指向“尽”的方向。宇文所安强调“在《系辞传》中‘尽……’被视为一个不可能的原则,而在陆机的序里,它已经变得可能了。”按,《系辞传》明说“圣人立象以尽意”,怎么是“不可能”?宇文所安显然是一种偏解。更重要的是,陆机云“恒患意不称物”。如果要理清陆机所云意、物的关系,须引入“心”的概念,引入“有、无”的概念。《文赋》云:“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这来自中国古老的“无中生有”的观念。《老子》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孟子》有“尽心”之说,提出尽心则可以知性知天;《庄子》有“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