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南大学当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环境资源法一、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多个_____的和_______的自然因素总体,涉及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都市和乡村等。2.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_____和_____。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项目,能够制订地方污染物排放原则;对国家污染物排放原则中已作规定的项目,能够制订____国家污染物排放原则的地方污染物排放原则。地方污染物排放原则须报国务院环保行政主管部门______。4.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旋,必须与主体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5.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与环保有关的国际公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有不同规定的,合用___________的规定,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外。6.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时起计算。7.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能够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__________________或者其它根据本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解决;当事人对解决决定不服的,能够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能够___________向人民法院起诉。8.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订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原则________国家排放原则的,须报经___________同意。9.征收的排污费一律上缴财政,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用于_____________,不得挪作他用,并由__________依法实施审计监督。10.在生活饮用水源地、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其它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的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排污口。在保护区附近新建排污口,必须确保保护区水体不受污染。11.造成水污染危害的单位,有责任__________,并对直接受到损失的单位或者个人_________。1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保法》合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______、专属经济区、___________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它海域。13.任何单位未经_______________同意,不得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任何废弃物。需要倾倒废弃物的单位,必须向_______________提出书面申请,经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发给许可证后,方可倾倒。14.严禁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_________、___________。15.进口者对海关将其所进口的货品纳入固体废物管理范畴不服的,能够依法申请____________,也能够向人民法院提起_________。16.工业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使用___________时产生的干扰____________的声音。17.警车、消防车、工程抢险车、救护车等机动车辆安装、使用警报器,必须符合___________的规定;在执行_________任务时,严禁使用警报器。18.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______、_____,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多个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根据。19.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采用其它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20.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_________等过程中进行的_________、再运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21.国家对退耕还林实施______________负责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采用方法,确保____________的专款专用,组织贯彻补贴粮食的调运和供应,加强退耕还林的复查工作,按期完毕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任务,并逐级贯彻目的责任,订立责任书,实现退耕还林目的。22.江河源头及其两侧、湖库周边的陡坡耕地以及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生态地位重要区域的耕地,应当在退耕还林规划中优先安排。23.退耕还林资金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和克扣。二、名词解释题:1.环境资源法2.环境资源法律关系3.环境侵害请求权4.环境资源法基本原则5.环境资源争议6.环境资源诉讼7.狭义的环境影响评价8.“三同时”制度9.环境资源法律责任10.国际环境法11.国际环境争端12.清洁生产制度13.环境资源法体系14.环境资源法的目的15.环境资源规划16.环境资源监测17.环境资源原则18.探矿权19.采矿权20.环境资源公益诉讼三、简答题:1.简述环境资源法的特性2.简述环境资源法的地位3.简述环境资源法的目的4.简述环境资源争议的解决途径5.简述环境资源法律责任的特点6.简述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的主体7.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原则四、叙述题:1.叙述环境资源法的功效2.叙述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3.叙述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4.叙述我国环境资源法律制度的局限性及其完善5.我国环境污染保护制度发展新形势五、案例题:1.3月,某村村民王某承包本村集体全部的一片池塘养鱼。同年5月,同村的李某兴办了一种水银温度计厂,位于鱼塘边的山坡上,温度计厂的生产废渣即露天堆放。同年7月尚未造成大量死鱼事件,但对鱼的质量会有影响。经与李某协商,李某同意向王某一次性支付元赔偿金,两人订立了合同。8月,该地连降暴雨。8月15日王某发现鱼塘中的鱼大面积死亡泛塘,损失惨重,经环保部门监测发现鱼塘中汞含量严重超标是造成死鱼的重要因素,于是向李某提出增加赔偿金的规定,李不同意。王即向本地环保部门提出请求解决规定李某增加赔偿的的纠纷。后由于王某不满环保局的解决决定,又以环保局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李某,请求法院撤销该行政调解决定。李某也认为环保局的解决决定不对的向该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问:(1)环保局能否受理王某的请求,如果受理,应当如何进行解决?(2)法院应当如何解决该行政诉讼案?王某应以谁为被告提起什么诉讼?(3)王某的损失应当由谁承当?请阐明理由。(4)若在诉讼中,举证责任如何分派?请阐明理由。2.红星化肥厂通过专用明渠向长江排放生产废水,渠道附近洼地有许多被本地农民承包的鱼塘.1998年6月暴雨连天,加上汛期来临上游洪水使江水猛张,堤外水面逐步靠近堤内地面,致使排污渠内废水自然入江受阻,漫溢流入鱼塘.鱼塘承包人遂与化肥厂交涉,规定采用方法,制止废水漫溢致鱼死亡.化肥厂对此请求并未予理睬.数后来鱼塘里出现死鱼现象.于是鱼塘承包人联合向化肥厂提出排除废水侵害和赔偿死鱼损失请求,并报告本地环保部门报告,规定解决此污染纠纷.化肥厂在鱼塘承包人提出赔偿请求后,立刻在排污渠入江闸门处安装了两台大功率水泵,将废水扬高排入江中.在环保部门解决纠纷期间,本地暴雨不停,长江洪峰多发,以至外洪内涝,排污渠鱼鱼塘水面连成了一片。鱼塘里的鱼部分被大水冲走,剩余的也被废水呛死。对此,鱼塘承包人规定化肥厂赔偿其全部财产损失。化肥厂则以洪水,暴雨为不可抗力为由回绝赔偿问:(1)鱼塘承包人规定赔偿的全部财产损失能够涉及那些损失?(2)化肥厂能否认以不可抗力为由回绝赔偿?为什么?3.林某数年从事乌油生意。1997年7月某晚,林某的油罐被人打开阀门,造成乌油流失殆尽而污染了下游的农田、鱼塘,造成损失数千元。第二天林某发现后立刻向公安机关派出所报案,但至1998年1月24日还没有破案。被污染的受害者向环保部门投诉,规定林某赔偿损失,林某则以乌油是因被第三人故意打开而造成别人污染,并以本人也同样损失了五六千元为由回绝赔偿。环保部门对林某与否要承当赔偿责任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林某不承当赔偿责任。理由是“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五条第三款规定:“水污染损失由第三者故意或者过失引发的,第三者应当承当责任。”这次污染事故是由第三者故意所为引发的,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应当由第三者承当责任。受害者只有等到公安机关破案后,再向作案者规定赔偿损失。第二种意见:林某应当赔偿损失。理由是即使油罐是被第三人打开,但是林某也有过失,其一,林某的油罐寄存点未经环保部门审批,违反的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关规定。其二,林某寄存油罐时应当预计可能会出现多个状况而造成泄漏,故其必须在寄存油罐时配套做好泄漏事故池,避免出现多个意外。问:(1)如何理解《水污染防治法》中规定的由于第三人过失而免责的规定?(2)本案乌油损害的赔偿责任由谁承当?4.养鸡场经营者甲发现:自她所在市某公司在她鸡场附近修建预制板厂以来,小鸡纷纷死亡,产蛋鸡也不再下蛋,经济损失达数万元。同时,其住宅出现裂缝,家人住院。重要因素是多个设备产生的震动和噪声。据环保局监测,其住宅及养鸡场噪声已达80分贝和95分贝。该厂自规划以来,未推行“三同时”手续,也未安装任何消声防震方法。环保局在调解同时,对该厂罚款3万元,并规定补办“三同时”审批手续,审批通过前不得生产。问:(1)环保局的处分有无法律根据?(2)该厂若拒不推行调解合同时,甲有何救助?5.,辽宁省某乡岗村群众向市环保局投诉,称自以来,该市矿务局设在该村的排矸场,由矸石自燃产生大量有毒烟气,使附近农田果园受到污染损害,规定赔偿损失。市环保局受理了此案。经调查化验发现,排矸场矸石自燃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硫,严重超标,持续时间长,是造成附近农作物、果木损害的重要因素。排矸场认为,国家对排矸污染问题没有具体规定,拒不承当责任。同时主张在煤矿生产中必然环节是排放煤矸石。限于我国煤矸石及煤炭技术水平,可燃物品不可避免地进入矸石,这才造成自燃。它认为属于不可抗力,因此不必承当责任。问:(1)该场应否承当赔偿责任?为什么?(2)该场的主张能否成立?这与否属于不可抗而构成免责理由。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天然;通过人工改造2.检举;控告3.国家污染物排放原则中未作规定;严于;备案4.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5.国际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存的条款6.三年;当事人懂得或者应当懂得受到污染损害7.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直接8.严于;国务院9.大气污染防治;审计机关10.风景名胜区水体;重要渔业水体11.排除危害;赔偿损失12.毗连区;大陆架13.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14.堆放;处置15.行政复议;行政诉讼16.固定的设备;周边生活环境17.国务院公安部门;非紧急18.公开;公正19.论证会;听证会20.消费;减量化2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退耕还林中央补贴资金22.水土流失;风沙危害严重23.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二、名词解释题:1.环境资源法是调节人们在开发运用、保护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环境资源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2.环境资源法律关系是指根据环境资源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体现出来的一种社会关系。3.环境侵害请求权是指当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后来,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4.环境资源法基本原则指在环境资源法中规定或体现的对环保实施法律调节的基本指导方针,是调节因保护和改善环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5.环境资源争议是指环境资源法主体之间,就环境资源法规定的他们的权利义务而产生的纠纷。6.环境资源诉讼是环境资源争议当事人,请求国家机关依法保护自己的权利,惩办违反环境资源法造成环境资源污染和破坏的解决争议的途径。7.狭义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在兴建前即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其选址、设计、施工等过程,特别是运行和生产阶段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提出对应的防治方法,为项目选址、设计及建成投产后环境管理提出科学根据。8.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涉及小型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它工程项目,其中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的设施和其它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9.环境资源法律责任是指主体违反环境资源法规定而应当承当的法律责任即不利后果。10.国际环境法是指调节国际法主体在运用、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资源中所形成的多个国际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1.国际环境争端是指国际环境法主体之间在环境问题上基于各自政策和立场的不同而产生的事实上、法律观点上的分歧或政治、经济利益上的冲突。12.清洁生产制度,是指国家推动公司不停采用改善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运用等方法,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运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的法律制度。13.环境资源法体系,是指一国开发、运用资源和保护、改善环境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其内在的联系而分类组合在一起的统一整体。14.环境资源法的目的是指国家在制订或承认环境资源法时但愿达成的目的或实现的成果,即环境资源法的立法目的。环境资源立法的目的决定着整个环境资源法的指导思想、法律的调节对象,也决定着环境资源法的合用效能。15.环境资源规划是指国家为了协调经济发展与环保的关系,避免环境污染和破坏,维护生态平衡,根据法律授权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科学技术、宣传教育等手段,对个人、公司和政府的多个影响或可能影响环境的活动进行规划、调节和监督的活动。16.环境资源监测是指依法从事环境监测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办法,运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办法,对环境中各项要素及其指标或变化进行经常性的监测或长久跟踪测定的科学活动。17.环境资源原则是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控制污染,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生态平衡,按照法定程序制订的多个技术规范的总称。18.探矿权是指在依法获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获得勘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称为探矿权人。19.采矿权是指在依法获得的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畴内,开采矿产资源和获得所开采的矿产品的权利。获得采矿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称为采矿权人。20.环境资源公益诉讼是指公民、社会团体和其它组织针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其它组织及个人的不当行为或违法行为致使环境和资源受到或可能受到污染和破坏的情势下,为维护环境资源公共利益不受损害而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活动。三、简答题:1.综合性;调节对象的特殊性;科学技术性;社会公益性和共同性;某些规范的科学不拟定性2.环境资源法的地位,普通是指环境资源法在法律体系中与否含有自己的位置,与否含有不可替代的独立存在理由和价值。环境资源法有自己独立的调节对象;环境资源法有自己的调节办法;环境资源法有自己特殊的目的、任务和功效;环境资源法有其产生、发展和存在的特定因素;环境资源法有独立的法律体系。3.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合理开发、运用和可持续运用环境资源;保障人体健康;增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1)环境资源争议的民事解决方式重要有两种:一种是协商解决方式。另一种民事解决方式是调解方式。(2)环境资源争议的行政解决共有四种方式:1、行政调解。2、行政仲裁。3、行政裁决。4、行政复议。(3)环境资源诉讼是环境资源争议当事人,请求国家机关依法保护自己的权利,惩办违反环境资源法造成环境资源污染和破坏的解决争议的途径。环境资源诉讼涉及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方式,诉讼是解决环境资源争议中采用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方式。5.环境资源法律责任是基于人类整体的环境资源利益和环境资源危机而产生的,因此,环境资源法律责任不可避免的与多个利益、多个权利相连接,因而环境资源法律责任含有开放性、协同性和权利的复合性。归责原则的多样性与特殊性。环境民事责任重要体现为环境侵权责任,其归责原则为无过失责任原则,即一切污染环境的单位和个人,只要其污染损害的行为给别人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无论其主观上有无端意或过失,都要对其所造成的损害承当赔偿责任。环境行政责任合用违法责任原则,即环境污染行为人与否构成环境行政责任以其与否构成行政违法为条件,其中行为涉及形式违反法律明文规定和实质违反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立法精神。环境刑事责任应确立过失责任为主,无过失责任为辅的归责原则以及合用因果关系推定原则。构成要件含有特殊性。是指与传统的法律责任承当要件相比较而言,环境资源法律责任有其特殊的地方。由于,普通状况下,法律责任的的构成要件都强调行为的违法性、有损害后果以及因果关系。但是,环境资源法中,行为的违法性和损害不是全部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责任追究的目的含有综合性。普通来说,环境资源法律责任的目的体现了处罚破坏环境资源行为与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资源相结合的原则。环境资源法律责任不仅在形式上含有多样性和综合性,并且在责任承当方式上亦含有多样性。6.(1)自然人是环境资源法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主体,涉及中国公民、居住在中国境内或在中国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2)多个国家机关,如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多个企事业组织,如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公司、外资公司,各类学校、研究院所等;各政党和社会团体。他们都能够成为环境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主体。(3)国家在特殊状况下能够作为一种整体成为环境法律关系主体。在环境法律关系中,国家及其各级机关重要推行保护环境和公民环境权的义务、享有对环境资源进行依法管理的权力。(4)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的主体还涉及单位和其它组织,它们都不含有法人资格,但是都能够参加到环境资源法律关系中来。7.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原则。对固体废物实施“三化”原则;对固体废物实施全程控制原则;集中处置和分散处置相结合原则;对固体废物实施分类管理的原则。四、叙述题:1.叙述环境资源法的功效(1)环保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协调器。环境资源法把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作为环境资源法的任务,同时又把保障人体健康和增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其目的,这就从立法宗旨上将环保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协调起来。(2)为环境管理和环保等事项提供法律根据。环境资源法规定了各级环境资源管理部门及其职责、权限,规定了多个环境资源管理制度和方法以及对应的执法程序,规定了环境资源管理范畴和管理关系等,从而为国家进行环境资源管理提供了法律根据。环境资源法规定了人们环保的义务,严禁多个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从而起到防治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使人们能拥有一种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这就有效地避免了因环境污染和破坏对人体造成的多个危害,保障了人体健康。环境资源法规定人们应合理运用多个自然资源,对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这就有效地避免了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增进了自然资源的合理运用,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备,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法律手段。环境资源法通过规定裁减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激励和支持清洁生产,通过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租放型经济增加方式的严禁和制裁.对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低能耗、低物耗的集约型经济增加方式的增进和激励等方式,来确保经济增加、社会发展和环保相协调,从而使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4)增强全民环保意识的极好教材。环保意识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里要标志。为人类本身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在全社会开展环境法制宣传。环境资源法规定了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事业单位以至公民在环保中的职责和权利、义务,使大家懂得什么是法律所激励或者允许的,什么是法律所反对或者严禁的,从而使人们获得判断是与非、正当与违法犯罪的原则。这些规定有助于环境资源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能够大大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5)维护我国环境权益的重要武器。环境资源法对于维护我国环境权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要结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的运用环保法的有关条款,维护国家、单位和公民个人的环境权益。(6)加强国际间环境合作的重要工具。由于环境无国界,因此只有加强国际环保的合作,共同对付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才干使地球环境有助于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国际环境资源法正是以规定国家的环境权利和应推行的环境义务为重要内容的,从而成为维护国家环境权益、加强国际环境合作的重要工具。2.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指在环境资源法中规定或体现的对环保实施法律调节的基本指导方针,是调节因保护和改善环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重要涉及物种平等原则、代际公平原则、协调发展原则、防止为主原则、公众参加原则、源头控制和全程控制原则以及污染者付费、运用者赔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物种平等原则是指地球生物圈内的物种是平等的,它们享有生存的权利,含有本身的内在价值,人类只是地球生物圈大家族中的普通组员,而非生物圈的主人。人类应当尊重其它生物生存、存在的权利。代际公平原则是指人类的不同世代之间应公平享有地球权利并承当地球义务的原则,该原则又被称为代间权原则。协调发展原则指的是环保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同时实施、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防止为主原则指的是指采用多个防止方法,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恶化,或者把环境污染和破坏控制在能够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体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及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程度之内,并对已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主动治理的原则。公众参加原则,是指在环境资源保护中,任何公民都有根据一定法律程序参加环境资源保护的权利,同时也负有保护环境资源的义务。源头控制是指采用技术、工艺、原材料替代、管理、教育等多个办法,在污染没有产生或形成之前减少污染物的数量和危害;全程控制是指对有可能产生环境危害的行为,从行为的计划、实施直到行为的后果实施全过程的管理。污染者付费、运用者赔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该原则涵义是指在生产和其它活动中造成环境资源污染和破坏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承当治理污染、恢复生态环境的责任。3.叙述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1)尊重国家主权和不损害国外环境原则。尊重国家主权和不损害国外环境原则包含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一是尊重国家主权,二是不损害国外环境,两者互相结合构成该原则的完整含义。尊重国家主权和不损害国外环境原则强调了两个互有关联的概念:一是“权利”的概念,即国家对于其环境事务拥有主权权利,其它国家不得干涉和侵犯。二是“义务”的概念,即国家在行使主权权利方面需要承当不得损害国外环境的义务。从一定意义上讲,该原则突破了传统的国际法原则,它不仅体现各国的主权权利和各国主权权利的平等和互相尊重,并且要协调各国主权权利与人类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2)国际合作原则。国际合作原则是国际法基本原则之一,并作为解决国际事务的基本准则得到普遍的承认。对于国际环保而言,国际合作原则特别含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由于国际环保涉及各国的共同利益,更由于国际环境问题本身含有全方位、全因子、整体问题与局部问题交叉和互相增进、现有现在症状又有滞后效应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国际环境问题的解决无法由个别国家单独解决,必须通过国际合作才有解决的可能。而各国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别性,在如何具体进行国际环保上难免会产生国家利益上的矛盾与冲突。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干协调各国的行动,共同谋求解决国际环境问题的可行途径。(3)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裔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涉及了两上重要的概念:“需要”的概念,特别是世界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的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普通认为应涉及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可持续运用和环境与发展协调一体化四方面的内容。(4)防止原则。防止原则是根据全球环境恶化成果发生的滞后性和不可逆转性的特点提出的。所谓防止原则是指各国应采用适宜的方法避免对环境的损害,在存在严重或不可挽回的环境损害的危险时,即使存在着科学的不拟定性,也应采用避免环境恶化的有效方法。防止原则由环境损害防止和环境风险防止两方面的内容构成。(5)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保护和促使环境是各国需要承当的一项基本义务,但是就全球环保而言,由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造成全球环境退化有多个不同因素,各国应承当共同的但又有差别的责任。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涉及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强调的是责任的共同性。另首先,共同责任并不意味着“平均主义”。4.叙述我国环境资源法律制度的局限性及其完善局限性:(1)在环境资源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方面。迄今为止,环境资源法学尚未完全系统性地形成能够体现法学学科性质和本质特性的基础理论。对环境资源法律制度的目的的认识,仍坚持以环境问题的“末端控制”的事后救助的基本定位,多为事后救助式的被动性制度,防止优先的思想并未根本完全确立;仍局限于对现有环境问题的被动应对的立场,尚未全方面确立维持和增进环境质量的目的,未从根本上体现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规定。(2)在环境资源法律制度之间。制度间互相分割甚至抵触,配套性差,特别是污染防治与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之间互相割裂,各成体系,严重削弱了制度的综合效率和效力。(3)在环境资源法律制度的功效上。以基于个源控制和个体责任的“点源控制”和“谁污染,谁治理”为指导原则,以生产环节控制和“排放控制”为基本规定和内容,功效单调,合用范畴窄,不能全方面有效控制污染和生态破坏。(4)在环境资源法律制度的运行机制上。在20世纪90年代前,基本体现为行政强制实施的特性,90年代后,正逐步转向行政强制实施与经济刺激相结合,但行政指导机制和公众参加机制仅只是个别特例。完善:(1)完善环境资源法律制度的基本功效。全方面评定现行法律制度,将限于对公司、设备、项目、产品、污染物排放为控制对象,以“点源控制”、生产环节控制和“排放控制”为基本规定的现行法律控制制度,扩张为以产业、行业、区域、原料品质控制为对象,以“点源控制”与区域控制相结合、生产环节控制与消费环节控制相配套和“全过程控制”为基本规定的综合控制制度。(2)扩张环境资源法律制度的目的。确立和完善“源头控制”战略指导下的防止优先、防治结合的制度功效,根据防与治的共生互动与平衡互补关系及实现条件,将“末端控制”战略指导下的事后补救式被动性制度,转化为体现“源头控制”战略的事先克制式主动性制度。(3)更新环境资源法律制度体系基础理论。全方面检讨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裁减基于污染者个体责任和单纯治理责任的“谁污染,谁治理”原则,为环境法律制度的设计与制度体系的构建提供更为合理坚实的理论根据。(4)创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定的法律制度。研究推动环境资源化、环保市场化、治理产业化过程中新出现的法律问题和应对方法与制度;研究环境税、风险基金等环境资源损耗赔偿和经济刺激制度;改革排污收费制度的构想等问题,阐明理论和实践根据。(5)完善法律制度运行机制。全方面考核现行法律制度及其体系,寻究其弊端及生成因素,补充和完善实施机制。5.我国环境污染保护制度发展新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布署下,各地、各部门进一步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采用综合方法推动污染减排,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实现双下降,污染防治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环境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在向历史性转变的过程中开始迈出坚实步伐,我国环境污染防护制度也开始出现新的发展动向,重要体现为下列几个方面:(一)重要污染物排放量初次出现“拐点”。主动推开工程减排和构造减排,认真贯彻管理减排方法,全国装备脱硫设施的燃煤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例由的12%提高到48%,城乡污水解决率由52%提高到60%,全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383.3万吨,比下降3.14%;二氧化硫排放量2468.1万吨,比下降4.66%,重要污染物排放量实现双下降,初次出现了“拐点”。(二)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拉开序幕。制订并组织实施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三峡库区及上游、丹江口库区及上游、黄河中上游、滇池、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提出了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的政策方法,予以水环境人文关心。对都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了全方面调查,公布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取缔关闭了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依法严肃打击了二级保护区内的违法排污行为。严密防控和妥善解决水污染事件,确保了群众饮水安全。(三)从再生产全过程制订环境经济政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价格、贸易等多个经济手段保护环境。提高了电力、钢铁、石化等13个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条件,主动推动裁减落后产能,对总投资近1.5万亿元的377个项目作出了不予审批或暂缓审批的决定。对全国9000多个新开工项目开展了环保专项清理检查,对不符合环评规定的1194个项目依法予以严肃解决。进一步严格公司上市环保核查,仅去年就否决或暂缓10家公司84亿元的上市融资申请。采用“区域限批”、“流域限批”方法,暂停10市、2县、5个开发区和4个电力集团的环评审批。(四)走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开始了新的探索。公布了生态赔偿试点指导意见,开展异地开发区建设赔偿、饮用水源地保护赔偿试点。大力推动重点生态功效区建设,开展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公布了《国家重点生态功效保护区规划纲要》。开展了生态工业园区创立试点,推开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生态化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第2讲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 小学“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 墙面石材铺装标准及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人才公寓租赁及配套设施协议3篇
- 外研版(一起)小学英语一年级上册module-3-unit-2-point
- 电视事业个人年终总结汇报
- 2024年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三峡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冲淤影响教案资料
- 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培训试题
- 2024年阳泉市南煤集团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2024年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
- 202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设题特点及备考策略
- 暖通工程合同
- 生产型企业规章管理制度(3篇)
- 钢结构之楼承板施工方案流程
- 2024年营销部工作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2篇)
- ISO 56001-2024《创新管理体系-要求》专业解读与应用实践指导材料之3:4组织环境-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雷泽佳编制-2025B0)
- 2024-2030年中国管道检测工程行业前景分析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 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 考级代理合同范文大全
- 2024解析:第三章物态变化-讲核心(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