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2024届九上化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81abb3c9e7dedd579ed27d1ee085fbe/a81abb3c9e7dedd579ed27d1ee085fbe1.gif)
![北京市顺义区2024届九上化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81abb3c9e7dedd579ed27d1ee085fbe/a81abb3c9e7dedd579ed27d1ee085fbe2.gif)
![北京市顺义区2024届九上化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81abb3c9e7dedd579ed27d1ee085fbe/a81abb3c9e7dedd579ed27d1ee085fbe3.gif)
![北京市顺义区2024届九上化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81abb3c9e7dedd579ed27d1ee085fbe/a81abb3c9e7dedd579ed27d1ee085fbe4.gif)
![北京市顺义区2024届九上化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81abb3c9e7dedd579ed27d1ee085fbe/a81abb3c9e7dedd579ed27d1ee085fb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顺义区2024届九上化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药方》中记载:砷剂(含As2S3)能治疗疟疾,此治疗方案比西方国家早一千多年。三硫化二砷中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砷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2.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外形好似“鸟巢”(TheBirdNest),有一类物质也好似鸟巢,如化学式是B5H9的五硼烷(如图)。下列有关五硼烷的说法错误的是A.五硼烷属于化合物B.五硼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C.五硼烷中硼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9D.一个五硼烷分子由5个硼原子和9个氢原子构成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甘蔗榨汁 B.自行车胎爆裂 C.霓虹灯灯光闪烁 D.鲜奶制成酸奶4.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C.电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5.下列净化水的过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B.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吸附C.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D.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6.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 B.溶解C.过滤 D.倾倒液体7.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木炭B.蜡烛C.硫粉D.红磷8.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被誉为我国核潜艇之父。核燃料主要是铀﹣235,如图是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2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38C.一个铀原子的核内有92个中子D.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9.通过燃烧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且不产生其它气体,可选用的物质是A.铁 B.蜡烛 C.木炭 D.红磷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C.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D.燃着的小木条伸入呼出气体的瓶中,燃烧更旺11.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相关信息,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D.氮气的化学式为N212.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为非金属元素 B.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C.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2.99g D.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13.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A.水 B.红磷 C.氯酸钾 D.食盐水14.下列实验方法可以用来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的是A.观察颜色 B.用燃着的木条 C.闻气味 D.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15.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B.图1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比说明燃烧必须有氧气C.图1中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下的白磷对比说明燃烧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图2中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找规律,填空:(1)化合价:HNO3、NO2、NaNO2、NO、____(写一氧化物的化学式)、N2(2)已知物质间转化关系:H2O2→H2O→____(填化学式)→P2O5。(3)物质的组成:CH4(甲烷)、C2H6(乙烷)、C3H8(丙烷)、C4H10(_________)、_____(戊烷)。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酒香不怕巷子深。(2)“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是什么?(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比原铁丝质量增加了。18.(8分)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根据图中的现象可知,a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____,b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2)检验试管a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检验试管b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3)实验前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4)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通过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化学小组为验证稀硫酸的性质,并探究反应后废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I:验证稀硫酸的某些性质(1)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其中试管_____(选填序号)中无明显现象,小组同学讨论认为该试管中的两种物质间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他们的理由是_____。(2)为验证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反应,小明和小红分别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先加稀硫酸,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结果小明观察到溶液为红色。小红观察到溶液为无色,于是二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小组同学在不改变所用试剂的情况下。对他们的实验方案进行了修改,从而确保实验一定能得出“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他们的实验方案是(只写操作过程):_____。Ⅱ:探究反应后废液的成分将如图所示实验后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均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混合后静置,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用pH计测得无色溶液的pH=8.6。(提出问题)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Na2CO3和NaCl;猜想二:H2SO4和Na2SO4;猜想三:NaCl和Na2SO4;猜想四:Na2CO3、NaC1和Na2SO4小组讨论认为猜想二不合理,理由是_____。(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_____猜想三不成立②向步骤①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四成立小组同学认为“猜想四成立”这一结论是不可靠的,理由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小组同学在不改变所用试剂的情况下,对实验方案进行了修改,并重新进行了实验,仍然得出“猜想四成立”的结论。他们修改后的实验方案是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题分析】
三硫化二砷中氧元素显-2价,设:三硫化二砷中砷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得:2x+(-2)×3=0,则x=+3。故选C。2、C【解题分析】
A、五硼烷化学式为B5H9,属于化合物,选项A正确;B、五硼烷化学式为B5H9,相对分子质量=11×5+1×9=64,选项B正确;C、五硼烷中硼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11×5∶1×9=55∶9,选项B错误;D、一个五硼烷分子由5个硼原子和9个氢原子构成,选项D正确。故选C。3、D【解题分析】
A、甘蔗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自行车胎爆裂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霓虹灯闪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鲜奶制成酸奶,生成乳酸,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题目点拨】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4、A【解题分析】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A.5、C【解题分析】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故正确;B、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故正确;C、明矾溶于水呈胶状物,能吸附悬浮杂质而沉降,不能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故错误;D、净化水的方法中,蒸馏能除去水中所有杂质,净化程度最高,故正确。故选C。6、A【解题分析】
A、检查气密性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A正确;B、溶解物质不能用量筒,要用烧杯溶解,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不正确;C、过滤操作为滤纸紧贴漏斗壁,滤纸上沿低于漏斗口,溶液液面低于滤纸上沿,漏斗颈下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引流的玻璃棒下端轻靠滤纸三层一侧,盛待过滤的烧杯的嘴部靠在玻璃棒的中下部,故C不正确;D、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D不正确。故选A。7、D【解题分析】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发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发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并有水雾出现,不符合题意;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符合题意。故选D。8、D【解题分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0,选项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所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2,选项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92,表示原子序数为92;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92,而不是中子数为92,选项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铀,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选项正确,故选D。9、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除去空气中的氧气且不产生气体的物质为红磷,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混有二氧化碳;故答案选择D考点:空气成分10、A【解题分析】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燃烧后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燃着的小木条伸入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题目点拨】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1、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图示看: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氮气的化学式为N2,但是信息中不会看出。故选D.考点:元素周期表12、B【解题分析】
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题目详解】A、钠是“钅”旁,为金属元素,错误;B、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单位符号是“1”而不是“g”,通常省略不写,错误;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示意图中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一个,此示意图是钠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不是原子结构示意图,错误。故选B。13、A【解题分析】
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题目详解】A、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氧化物,如水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B、红磷属于单质,不是Z范围;故B不正确;C、氯酸钾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不是Z范围;故C不正确;D、食盐水属于混合物,不是Z范围;故D不正确。故选A。14、D【解题分析】
A、不可以用观察颜色来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和氮气都是无色气体,故错误;B、不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来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支持燃烧,故错误;C、不可以用闻气味来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和氮气都是无色无味气体,故错误;D、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不变红的是氮气,故正确。故选:D。15、D【解题分析】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既起提高温度的作用,又能隔绝空气,此选项错误;B.图1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比说明燃烧必须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此选项错误;C.图1中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下的白磷对比说明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此选项错误;D.图2中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此选项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N2OO2丁烷C5H12【解题分析】
(1)设硝酸中氮元素化合价x,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1)+x+(-2)×3=0,x=+5,硝酸中氮元素+5价,同理可得二氧化氮中氮元素+4价,亚硝酸钠中氮元素+3价,一氧化氮中氮元素+2价,化合价递减,故氧化物中氮元素+1价,为N2O,故填:N2O。(2)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水通电生成氧气,氧气和磷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填:O2。(3)观察发现化学式后面比前面多一个CH2,名称甲乙丙故后面是丁,故填:丁烷;C5H12。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的。(2)移去可燃物使燃烧不能进行。(3)燃烧过程中有氧气参加,生成物的质量包含了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微粒原理以及灭火原理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题目详解】(1)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酒的香气能被人们闻到,说明分子是不停地运动。(2)“釜底抽薪”说明了把可燃物移走可以使燃烧停止下来。利用的灭火原理就是移走可燃物。(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比原铁丝质量增加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铁和氧气的总质量等于生成黑色固体的质量,所以黑色固体的质量肯定比铁丝的质量大。【题目点拨】在解答化学原理时,一定要注意前后句的逻辑关系,前因后果要有对应。18、氢气(或H2);氧气(O2)点燃,能燃烧即是氢气插入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能复燃即是氧气增强水的导电性水氢气+氧气(或H2OH2+O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或H和O)组成的【解题分析】
(1)水通电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体积比为2:1。根据图示可知,a管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气体多,其中是氢气,b管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气体少,其中是氧气;(2)氢气点燃时,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检验试管a中气体的方法是点燃,能燃烧即是氢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试管b中气体的方法是插入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能复燃即是氧气;(3)纯水的导电能力弱,因此在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4)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表示为:水氢气+氧气(或H2OH2+O2);(5)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此实验可推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①;氯化钠和硫酸混合不能产生沉淀、气体、水等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稀硫酸含有稀硫酸时溶液显酸性,pH小于7产生气泡BaCl2+Na2CO3═BaCO3↓+2NaCl实验步骤:取少量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再向步骤①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实验现象:先产生气泡后产生沉淀;实验结论: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解题分析】
I:验证稀硫酸的某些性质(1)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其中试管①中氯化钠不能和硫酸反应,无明显现象;小组同学讨论认为该试管中的两种物质间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理由是氯化钠和硫酸混合不能产生沉淀、气体、水等。故填:①;氯化钠和硫酸混合不能产生沉淀、气体、水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泰州2025年江苏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口腔门诊部招聘合同制口腔助理医师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1年中国塑料食槽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钢木木中央实验台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喷丝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摩托车博物馆与摩托车文化传承考核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外墙保温施工进度与付款管理合同
- 化妆品产品知识及使用方法考核试卷
- 房地产信托投资分析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口腔手术麻醉系统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振动传感器故障诊断系统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矿井通风安全培训课件
- 2024年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限责任公司招聘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苯胺合成靛红工艺
- 质量保证发展史和国外相关标准简介
- 三年级上册数学脱式计算大全600题及答案
- 计算机控制系统 课件 第10章 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带答案
- 南京大学仪器分析习题集
- 空调维保应急预案
-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专项必考题西师大版
-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作文范文及导写(解读+素材+范文)课件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