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中山一中丰山学部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广东省中山一中丰山学部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广东省中山一中丰山学部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广东省中山一中丰山学部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广东省中山一中丰山学部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广东省中山一中丰山学部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乙醇是酒的主要成份,是可再生物质,是常用的燃料、溶剂和消毒剂,也是高中生物实验常用的试剂。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用95%的冷酒精溶解DNAB.观察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用15%的盐酸和75%的酒精混合液(1:1)进行解离C.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用体积分数为50%酒精洗去浮色D.碱性条件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2.在正常情况下,能使血糖浓度维持在0.8~1.2g/L左右的主要器官是()A.大肠 B.骨骼肌 C.肝脏 D.胃3.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杂交育种B.基因型为Aabb的类型经过过程③,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1∶1C.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势是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D.过程④在完成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聚合酶4.下图表示神经元的轴突与肌细胞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突触联系的另一种形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图体现的是突触联系,由②③④构成B.①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需消耗能量并依赖于②的选择透过性C.③内的液体为组织液,构成了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内环境D.①中的物质释放并使④兴奋时,兴奋处的外表面为负电位5.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已知显性基因作用效果相同且显性基因效应可以累加。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深红色:红色:中红色:浅红色:白色=1:4:6:4: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后代中所占比例最少的两种表现型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B.若基因型中所含有的显性基因的个数相同,则它们的表现型相同C.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但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后代的中红色植株中纯合子占2/36.下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7.唐代诗人曾用“先春抽出黄金芽”来形容早春茶树发芽的美景。茶树经过整形修剪,去掉顶芽,侧芽发育成枝条。研究表明,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B.生长素主要在顶芽合成,细胞分裂素主要在侧芽合成C.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能促进侧芽发育D.侧芽发育成枝条的过程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发挥了协同作用8.(10分)如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属于减数分裂的选项是()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①④二、非选择题9.(10分)如图是人体感染H7N9流感病毒后机体通过调节清除体内病毒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1)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在细胞因子刺激下,有关腺体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2)B淋巴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刺激和_____的作用下,进行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小部分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3)当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时,机体消灭该病毒的免疫过程首先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再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通过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对于这些病原体的作用意义是: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在细胞免疫中,新形成的被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互不相连、彼此独立的小岛组成。1835年,达尔文在该群岛发现地雀有13个种,下图表示这13种地雀之间的进化关系。(1)每一种地雀都有其特定的觅食场所,这些场所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每一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存在差异,这是由于各小岛上不同的______________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该因素在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___________的作用。(2)由于各小岛彼此独立,生活在这些小岛上的原始地雀之间存在着_______隔离。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各个小岛上的地雀分别累积各自的变异,从而彼此之间逐渐形成_____________隔离,最终形成了地雀新种。所以____________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3)若某个小岛上的地雀均为莺雀,则该小岛上的全部莺雀个体称为_____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_____(4)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3种地雀体现了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多样性11.(14分)为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同学做了如下课题研究:假设:在其他条件(如温度、pH)都相同的情况下,影响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因素是氧气。设计实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可重复实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1)得出结论:如果甲、乙两装置中的石灰水都变混浊,说明酵母菌既能进行______________,又能进行____________。(2)实验分析:①甲装置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装置中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两装置中产生的气泡量较多的是_______装置;产生能量较少的是______装置。②写出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以葡萄糖为底物)有氧呼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氧呼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PD-1是表达在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PD-L1是一种能够与之结合的蛋白质(见图1)。PD-1和PD-L1结合会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增殖。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数量较多,更有一些类型的肿瘤细胞除了表面有PD-L1,还分泌出大量的PD-L1(见图2)。(1)细胞毒性T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如下图。在方框中填写相应的免疫细胞名称。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2)研究发现,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PD-1与正常细胞表面的类似PD-L1的膜蛋白一旦结合,细胞毒性T细胞即可“认清”对方,不触发免疫反应,便可避免______。(3)目前已研发出针对PD-L1的抗体(mAb)。结合图1信息,mAb能治疗肿瘤是因为使用mAb时,mAb通过与______结合,阻止了PD-L1与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从而______。(4)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相同剂量的mAb对肿瘤A患者治疗有效,对肿瘤B患者无明显效果。请根据以上信息分析相同剂量的mAb对肿瘤B患者无明显效果的原因。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酒精是生物实验常用试剂之一,如检测脂肪实验中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都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对材料进行解离;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需用无水酒精来提取色素;果酒和果醋制作实验中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进行消毒;DNA的粗提取和鉴定中可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进一步纯化DNA等。【详解】A、95%的乙醇是用来溶解其他杂质的,而DNA不溶于酒精,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A错误;B、解离液是用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1:1混合而成的,B错误;C、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用体积分数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C正确;D、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鉴定乙醇颜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D错误。故选C。2、C【解析】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血糖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肌糖原只能合成不能水解)、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详解】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升高,肝脏将它合成肝糖原储存起来;当机体需要时,肝糖原分解形成血糖,使血糖浓度维持在0.8~1.2g/L左右。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故选C。3、D【解析】题图分析:(1)①②③为杂交育种,其中①是杂交、②是自交、③连续自交;(2)①⑤⑥为单倍体育种,其中⑤为花药离体培养、⑥秋水仙素处理幼苗;(3)④是基因工程育种;(4)⑦是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详解】A、据图可知,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式成为杂交育种,A正确;B、Aabb自交后代出现AAbb和aabb的概率相同,因此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1∶1,B正确;C、过程⑤⑥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其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正确;D、基因工程育种中必须用到的工具酶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D错误。故选D。4、B【解析】②是突触前膜,③是突触间隙,④是突触后膜,三者共同组成突触,A正确;①是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其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该过程利用了膜的流动性,B错误;突触间隙内的液体为组织液,构成了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内环境,C正确;突触后膜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D正确。5、B【解析】分析题意,某植物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因为AaBb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之和为16,可知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根据题意,各花色基因型为:深红色AABB,红色AaBB和AABb,中红色AAbb、aaBB、AaBb,浅红色Aabb和aaBb,白色aabb。【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花色与显性基因的个数有关,所以后代中占比例最少的两种表现型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A错误;B、根据“显性基因作用效果相同且显性基因效应可以累加”可知,若基因型中所含有的显性基因的个数相同,则它们的表现型相同,B正确;C、根据分析可知,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也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后代的中红色植株基因型为AAbb、aaBB、AaBb,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1/4+1/4×1/4)(1/4×1/4+1/4×1/4+2/4×2/4)=1/3,D错误。故选B。6、A【解析】了解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所在。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详解】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其中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之一是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正确。图a和图b中动物的营养级不确定,故无法判断两图中有几个营养级,B错误。城市生态系统也具自我调节能力,只是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抵抗力稳定性低而已,C错误。图b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其中人的生命物质总量明显多于植物的生命物质总量,由此可推知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主要来自外界现成的有机物的输入,D错误。故选:A。7、B【解析】顶端优势:植物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并且侧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比顶芽强,所以就会抑制侧芽的生长,表现为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去掉顶芽,没有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则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并在细胞分裂素作用下发育成枝条。【详解】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A正确;B、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而细胞分裂素合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B错误;C、从题干中“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去掉顶芽,侧芽在细胞分裂素作用下发育成枝条”的信息,可推知多胺具有解除顶端优势的作用,因而多胺有利于侧芽发育,C正确;D、侧芽发育成枝条的过程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都发挥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故三种激素发挥了协同作用,D正确。故选B。8、C【解析】1、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的,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都是不均等分裂的。【详解】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③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综上处于减数分裂的图像是②④,故选C。二、非选择题9、(1)①.甲状腺激素②.肾上腺素(2)①.抗原②.细胞因子③.浆④.记忆B(3)①.细胞免疫②.体液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③.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④.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解析】特异性免疫:①体液免疫过程为:a.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b.反应阶段:B细胞活化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c、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②细胞免疫过程为:a.感应阶段:辅助性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b.反应阶段: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c、效应阶段: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效应--裂解靶细胞。【小问1详解】细胞因子刺激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导致与产热相关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小问2详解】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B淋巴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抗原的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进行增殖、分化,其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B细胞。【小问3详解】当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时,机体消灭该病毒的免疫过程首先是细胞免疫,靠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处,再次是体液免疫产生抗体消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或非特异性免疫消灭病原体。其中通过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对于这些病原体的作用意义是: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在细胞免疫中,新形成的被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的作用是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点睛】本题以病毒为素材,考查体温调节、免疫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10、①.食物②.自然选择③.地理④.生殖⑤.隔离⑥.种群⑦.基本单位⑧.物种【解析】物种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分析题干和题图信息,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进行解答。【详解】(1)不同的小岛上的地理环境不同,食物来源不同;对不同小岛上的地雀的突变进行了不同的选择作用,使得每一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存在差异,该因素的作用类似于自然选择。(2)由于各小岛彼此独立,生活在这些小岛上的原始地雀由于地理障碍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即存在地理隔离;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各个小岛上的地雀分别累积各自的变异,从而彼此之间逐渐形成生殖隔离,最终形成了新物种;故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3)一定区域内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一个种群,若某个小岛上的地雀均为莺雀,则该小岛上的全部莺雀个体称为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4)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3种地雀体现了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11、(1).有氧呼吸(2).无氧呼吸(3).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4).消耗掉瓶中的氧气(5).甲(6).乙(7).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8).C6H12O62C2H5OH+2CO2+能量【解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原理是:(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2)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或澄清石灰水鉴定,因为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或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用重铬酸钾鉴定,由橙色变成灰绿色。【详解】(1)由于甲组左侧连接气泵,通过不断通入氧气,进行有氧呼吸,可用于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乙组没有氧气通入,用于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2)①由于空气中有CO2,所以甲装置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避免对实验的干扰。由于乙装置中B瓶中含有少量的氧气,所以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消耗掉瓶中氧气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由于乙装置中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乙醇和二氧化碳,在乙醇中还含有大量的化学能没有释放出来,甲装置进行有氧呼吸,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为CO2和H2O,所以甲、乙两装置中产生的气泡量较多的是甲装置;产生能量较少的是乙装置。②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能量。【点睛】本题考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12、①.辅助性T细胞②.记忆T细胞③.靶细胞④.巨噬细胞(吞噬细胞)⑤.正常细胞被裂解(免疫系统攻击正常细胞)⑥.(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⑦.①解除对细胞毒性T细胞的抑制,②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增殖分化,③细胞毒性T细胞对肿瘤细胞能够发挥有效的杀伤作用⑧.①患者肿瘤B细胞表面含有PD-L1且能大量分泌PD-L1。②相同剂量的mAb能结合部分体内PD-L1,或不能完全结合病人体内的PD-L1,③那么肿瘤细胞仍有可能抑制T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治疗无明显效果【解析】正常情况下,PD-1是T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