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集锦_第1页
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集锦_第2页
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集锦_第3页
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集锦_第4页
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集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先秦文学一、填空1、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结合在一起的2、约在后来,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发化独立出来。3、《弹歌》是一首----------言诗。4、《蜡辞》大概是一首---------事祭歌。5、先秦时期----------不分,文化呈现一种综合的形态。6、上古巫史不分,商周之际,--------------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7、西周时期,文化为-----------所垄断,春秋战国之际,兴起了一种---------的阶层,成为文化发明的重要的承当者。8、先秦文学作者身份发生了由巫到史,到------,再到------的演变。9、夏商文化以--------文化最有代表性。10、自西周开始,----------文化成了主流文化。11、在全部的古代文献中,以----------最有神话学价值。12、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以----------故事最为知名。13、女娲的神话重要应是产生于----------社会。14、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形到---------这样一种发展过程。15、雅颂多为---------时期的作品。16、国风多为---------时期的作品。17、雅颂多为---------句,较少杂言。18、《诗经》的句式以---------言为主。19、《诗经》常见的押韵方式是---------------押韵。20、雅颂多出自----------------之手。21、周族史诗有《生民》、《公刘》、《绵》、-------------、-------------。22、------------、--------------是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23、《尚书》分-------、---------、-------、--------四部分,其中---------、------------。24、《左传》的体例是---------史。25、---------确为先秦“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26、-----------------最擅长写战争。27、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是---------------。28、《战国策》原名叫国策、国事、事语等等,经------------整顿考订,才定名为战国策。29、《战国策》的体例是------------史。30、-------------------含有“浩然之气”,“说大人,则藐之”。31、------------------------是性善论者。32、---------------------曾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33、诸子中,-----------------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34、运斤成风的成语出自----------------------。35、《庄子》现存-----------篇,全书分为--------七,--------十五,----------十一。庄子自著的是---------部分。36、荀子的一篇-----------------辞和另一篇赋对汉赋的产生有直接影响。37、--------------是性恶论者。38、锲而不舍这句成语出自----------------。39、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他提出一套以法为本,-------------、-------------、--------------融为一体的极权主义的法制学说。40、韩非子的《说林》《十过》都是------------------专集。41、在诸子著作中,-----------------------或-----------------属于专项论文。42、在诸子著作中,-----------------------或---------------属于对话式论辩文。43、在诸子著作中,《老子》属于----------------------体散文。44、刘勰评价----------------“其衣披词人,非一代也。”45、屈原的组诗-----------------较之离骚含有更多的现实性。46、《天问》一共提出-----------个问题。47、《天问》全诗以一种---------------字领起。48、离骚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是---------------、-----------------。49、《九歌》中--------------------篇祭祀的是人鬼。50、《九歌》中---------------------篇是祭祀结束时的送魂曲。

二、判断题1、先秦文学作品普通说来原始作者和创作年代都能够拟定。2、诗经中的燕飨诗所描述的燕飨并不都是单纯为了享乐,而是要发挥亲亲之道,宗法之义。3、燕飨诗更多地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4

、燕飨诗产生于东周时期。5、“变风”“变雅”的作品,是政治腐朽和社会黑暗的产物。6、大雅中的怨刺诗的作者,其身份和社会地位较低。7、小雅中怨刺诗作者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较高。8、小雅怨刺诗的作者,指斥政治黑暗时,也常感慨本身遭遇。9、大雅中的怨刺诗对朝政的挖苦失去节制。10、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同样崇尚巫风。11、神话作为原型的意义要比它作为素材的意义更为重要。12、《离骚》,普通认为是屈原的绝笔书。13、《离骚》,普通认为是屈原离开郢都往汉北时所作。14、“变风”“变雅”突破了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15、怨刺诗出现于西周末年。16、《九章》是屈原学习民歌的作品。17、雅颂体现了“雅乐”的威仪典重,多为四言句。18、《天问》全诗几乎都由问句构成。19、《招魂》是怀王死后,屈原为怀王招魂而作。20、中国文学史上的“悲秋”主题,实由宋玉的九辩发端。

三、单选题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一语出自---------------。A、孔子B、庄子C、老子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语出自------------------。

A、孔子B、庄子C、老子3、“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是-----------体现哲学思想的重要特点。A、孟子B、庄子C、荀子4、--------------的说理不以逻辑推理为主,而是体现出形象恢诡的论辨风格。

A、《孟子》B、《庄子》C、《荀子》5、-------------经惯用寓言来替代哲学观点的叙述。A、庄子

B、孟子

C、荀子6、清人方东树说--------文章“意接而词不接。”A、庄子

B、孟子

C、荀子7、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指的是-------------------。A、虚伪

B、人为8、离骚二字,王逸解释为------------------。A、离别的哀愁

B、遭受忧患9、离骚二字,司马迁解释为-----------------。A、离别的哀愁

B、遭受忧患10、《九章》共有---------------篇A、十一

B、九11、《九歌》共有----------------篇A、十一

B、九12、重章叠句在-----------中运用较多。A、大雅和颂

B、小雅和国风

C、大雅和国风13、先秦说理文的重要形态是-------------------------。A、语言形象隽永,说理言近旨远词约义风

B、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14、先秦说理文的另一种形态是--------------------。A、语言形象隽永,说理言近旨远词约义丰

B、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15、《国语》重要是------------------。A、记言

B、记事16、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A、《左传》B、《战国策》17、----------------的叙述语言长于铺张渲染。A、《左传》B、《国语》C、《战国策》18、-----------------的叙述语言简洁含蓄,词约义丰。A、《左传》

B、《战国策》19、--------------反映出士人精神的张扬。A、《左传》B、《国语》C、《战国策》20、不惜脱离史实去描写人物,在这方面最突出的是-------------------。A、《左传》B、《国语》C、《战国策》21、------------------的寓言故事多,重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A《孟子》B《庄子》C《韩非子》22、---------------的寓言题材平实,但平实中见奇妙,警策,耐人寻味。A、孔子B、庄子C、韩非子23、寓言故事的数量具先秦散文之首的是--------------。A、《孟子》B、《庄子》C、《韩非子》24、展翅的鲲鹏和御风而行的列子是-------------------。A、有待逍遥

B、无待逍遥25、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是----------------。A、《湘夫人》B、《东皇太一》C、《山鬼》

四、多选题1、周代文学在精神和风格上有这样的特性是-------------------。A、和谐典雅

B、婉而多风

C、个性张扬2、孟子秉有战国时期特有的文化气质:---------------------。A、温文尔雅

B、富于激情

C、个性张扬3、《论语》含有的文学特性是:-------------------。A、体现了人物的形象性格B、语言形象C、文章以韵文为主D、富于感情4、《老子》的文学特性是-----------------------。A、体现了人物的形象性格B、采用了大量的排比对偶句式C、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5、《论语》与《老子》的共同点是----------------------。A、语录体B、重视情感和形象性C、以韵文为主6、《孟子》的特点是----------------。A、长于譬喻B、气势浩然C、善于类比推理D、文字古奥7、《孟子》与《墨子》的共同点是-------------------。A、善于类比推理B、语言平易浅易C、重质轻文8、先秦诸子散文重要是----------------。A、哲理散文

B、政论散文

C、抒情散文9、《庄子》大都是用“三言”形式说理,这“三言”是----------------。A、寓言B、重言C、格言D、卮言10、属于《韩非子》的寓言故事的是--------------------。A、守株待兔B、郑人买履C、揠苗助长D、郢书燕说11、属于《韩非子》的寓言故事的是-------------。

A、滥竽充数B、画鬼最难C、买椟还珠D、五十步笑百步12、怨刺诗重要保存在------------。A、二雅B、颂C、国风13、《九歌》中善于用景物来烘托人物的心理状态的是--------------。A、《湘夫人》B、《东皇太一》C、《山鬼》14、屈原的作品内容比较靠近的是---------------。A、《九歌》B、《九章》C、《离骚》D、《招魂》15、《桔颂》所体现的精神是-------------------。A、独立不迁B、深固难徙C、桀骜不逊D、苏世独立16、屈原之后的楚辞作家有----------------。A、唐勒B、景差、C黄伯思17、属于《九歌》的作品是----------------。A、《山鬼》B、《悲回风》C、《大司命》D、《国殇》18、属于《九章》的作品是-----------------。A、《怀沙》B、《国殇》C、《悲回风》19、属于宋玉的作品是------------。A《九辩》B《洛神赋》C《高唐赋》20、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楚辞作家是----------------。屈原B、宋玉C、唐勒D、景差五、名词解释1四家诗、2诗三百、3赋比兴、4风雅颂、5春秋笔法、6四书、7春秋三传、8楚辞、9风骚、10笙诗、11庄骚、

六、简答题(一)中国神话蕴涵着如何的民族精神?(二)神话含有如何的思维特性?(三)

《魏风伐檀》在复叠章法中所更换的词语,对充实深化诗歌的主题等方面有何作用?(四)《左传》描写人物有何特点?(五)《左传》的语言有何特点?(六)《战国策》的语言有何特点?(七)我国说理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八)《论语》有什么文学特点?(九)《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是哪两类意象?在诗中起什么作用?(十)《九歌》在描写人物方面有什么特点?七、叙述题(赏析题)1、《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与《庄子》的有何异同?2、赏析《桃夭》3、赏析《氓》4、赏析《静女》5、赏析《秦风蒹葭》6、赏析《君子于役》7、赏析《硕鼠》8、赏析《山鬼》9、《国殇》赏析10、《桔颂》赏析

答案:

一、填空1、歌舞2、春秋3、二4、农5、文史哲6、史7、贵族、士8、贵族,士9、巫10、礼乐11、《山海经》12、盘古13、母系氏族14、半人半兽、人形15、西周16、春秋17、四言18、四19、隔句20、贵族21、《皇矣》、《大明》22、《尚书》、《春秋》23、《虞书》、《夏书》、《商书》、《周书》,《虞书》、《夏书》24、编年25、《左传》26、《左传》27、《国语》28、刘向29、国别30、孟子31、孟子32、孟子33、《庄子》34、《庄子》35、三十三、内篇、外篇、杂篇,内篇36、成相37、荀子38、《荀子》39、韩非子,法、术、势40、寓言41、《韩非子》或《荀子》42、《孟子》或《庄子》43、语录44、屈原45、《九章》46、172个47、曰48、香草、美人49、《国殇》50、《礼魂》

二、判断题错:1、4、6、7、9、10、12、16对:2、3、5、8、11、13、14、15、17、18、19、20、

三、单选题1A、2A、3B、4B、5B、6A、7B、8A、9B、10B、11B、12B、13A、14B、15A、16B、17C、18A、19C、20C、21C、22C、23C、24B、25A

四、多选题1AB、2BC、3ABD、4BC、5AB、6ABC、7AB、8AB、9ABD、10ABD、11ABC、12AC、13AC、14BC、15ABD、16AB、17ACD、18AC、19AC、20AB

五、名词解释1、四家诗:汉代传授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说的合称。后齐鲁韩三家诗亡,毛诗独存。2、诗三百:诗经共有三百零五篇,称诗三百或诗三百篇是举其成数作其代称。西汉初年,诗三百被奉为典型,才尊之为诗经。3、赋比兴:赋就是铺陈直叙,既能够是叙事,也能够是议论抒情。比就是比方。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发诗人歌唱,因此大多在诗歌的发端。4、风雅颂: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是地区方域之意。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分为大小雅。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5、春秋笔法:指春秋作者以一字寓褒贬,在谨严的措词中体现出作者的爱憎。后来,人们把文笔含蓄蕴藉,带有所谓微言大义并暗寓褒贬的文字,也称为春秋笔法。6、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的合称。“四书”被儒家奉为典型,宋后来成为封建统治者科举取士的范本。7、春秋三传:解释和补注春秋的三部著作《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公羊传》的作者是齐人公羊高。《谷梁传》的作者是鲁人谷梁赤。三传中《左传》成就最高,《公羊传》和《谷梁传》都旨在解说春秋的微言大义,历史和文学价值不高。8、楚辞:战国时,楚国出现的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一种新诗体。它“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并大量运用语调词“兮”,形式自由,句式多变,含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另外也指以屈原为首的楚辞作家的诗歌总集。9、风骚:诗经和楚辞的代称。国风和离骚分别是诗经和离骚的代表性作品,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座高峰,成为艺术创作的典范。10、笙诗:笙诗又称“六笙诗”,指《诗经小雅》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有声无辞。据《礼仪》记载,这六篇诗都以笙奏,故名笙诗。11、庄骚:《庄子》和《楚辞》的并称,语出唐代韩愈《进学解》。《庄子》是我国第一部体现浪漫主义风格的散文著作,与《楚辞》的浪漫主义创作办法有其相似之处,故庄骚并称。

六、简答题(要点)(一)中国神话蕴涵着如何的民族精神?答:1、忧患意识。2厚生爱民意识。3对抗精神。(二)神话含有如何的思维特性?答:1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思维。2具体、形象的思维。3思维随着着浓烈的情感体验。从以上的特点能够看出,神话思维事实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三)《魏风伐檀》在复叠章法中所更换的词语,对充实深化诗歌的主题等方面有何作用?答:《伐檀》运用了复叠的章法,全诗三章,文字基本相似,只更换相对应的几个字,起到了加强诗歌的热烈氛围、渲染奴隶的对抗精神、充实深化诗歌主题的作用。如(举例)(四)《左传》描写人物有何特点?答:《左传》不像纪传体历史著作在一种专章中集中叙述一种人物的生平事迹,人物的事迹大多分散统计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是在叙事中写人,因事及人,事起人起,事讫人讫,但却能抓住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加以描写,因此尽管写人的文字往往只具片断,却也鲜明生动。如《重耳出亡始末》。(五)《左传》的语言有何特点?答:1、《左传》的记言文字,重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涉及出使他国专对之辞和向国君谏说之辞等。这类记言文字简洁精练,委曲达意,婉而有致,栩栩如生。如:“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辞。2、叙述语言,简洁含蓄,词约义丰。如(举例)(六)《战国策》的语言有何特点?答:《战国策》的语言艺术获得空前成功:1、说辞:(1)说辞的重要特点是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这也与大量运用对偶排比有关。(2)说辞惯用譬喻、寓言故事来说理。2、叙述语言:(1)长于铺张渲染。如“苏秦始将连横”写苏秦说秦王不行时的狼狈之状,发迹后路过家乡时的犹豫满志。(2)叙述语言有时描写相称精细,如苏秦刺股,邹忌窥镜等,写的都是所屑细节,却呈现了人物的精神面貌。(七)我国说理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答: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语录体阶段,以《论语》、《老子》为代表。(2)对话式论辩文阶段,以《孟子》、《庄子》为代表。(3)专项论文,以《荀子》、《韩非子》为代表。(八)《论语》有什么文学特点?答:(1)体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2)语言形象。(3)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语调词,使其语言更为委婉。(九)《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是哪两类意象?在诗中起什么作用?答:美人、香草。起着比方的作用。美人或是比方君王,或是自喻。香草在《离骚》中种类繁多,其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首先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首先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总之,《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种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方系统,使得诗歌蕴藉并且生动。(十)《九歌》在描写人物方面有什么特点?答:在描写人物时:1、描写心理十分细腻进一步,除了那些一往情深的倾诉外,还敘写了某些细节,如《湘君》言:“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由爱之深、思之切,而生焦虑疑惑之心,对痴情心态的描写可谓入木三分。2、善于用景物来烘托人物的心理状态。《湘夫人》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嬝嬝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种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点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

七、叙述题(赏析题)1、《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与《庄子》的有何异同?(1)《韩非子》使寓言故事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韩非子》与《庄子》的寓言故事都诸多,但《庄子》的寓言故事只是说理文的构成部分,并非是独立的文学体裁。《韩非子》则开始故意识地收集、整顿、创作寓言,分门别类,辑为多个形式的寓言故事。像《内储说》、《外储说》、《说林》等都是寓言故事专集。(2)风格不同。《韩非子》的寓言故事重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极少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神话幻想故事,《庄子》的则奇幻玄虚、怪诞神奇。两者风格截然不同。(3)变化历史人物的原来面目。如《韩非子》让自己笔下的孔子形象法家化;《庄子》也同样,让孔子的形象道家化。2、赏析《桃夭》《桃夭》共三章,每章四句,采用复沓的形式,重复吟咏的是对新娘子的祝愿,祝愿她婚后家庭生活美满幸福。全诗均以起兴开头,兴中含比,是带有象喻性的兴。桃花象喻着“之子”的美丽、馨香,富于青春气息。全诗分别以桃李、桃花、桃叶作比兴,同中有异。“有其实”,不仅形容桃实的硕大圆润,还能够使人想见桃实的色彩,嗅到它的香味。三章的“其叶蓁蓁”,仿佛使人置身于枝叶繁茂的桃荫之中。三章的比兴,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那艳丽盛开的桃花,那随风摇曳、妸娜多姿的桃枝和浓厚的树荫,使人联想到新娘艳若桃花的面庞、秀丽窈窕的身材和浓厚的青春气息。三章的比兴,绘成一副“绿叶成子满枝”的图像。象喻着新婚之后的多子多福。比兴的成功运用,使祝愿之辞“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等增色增光,耐人寻味。《桃夭》的又一特色,是善于练字,巧于变化,虚实结合。用“灼灼”形容桃花,千百年来,赢得人们的交口称赞。3、赏析《氓》本篇是弃妇的怨诗。篇中自敘了这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受虐到被弃的过程,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和损害。全诗分为六章:第一章写恋爱,第二写待嫁,第三章、第四章叙述中断,插入怨愤之辞,第五章写受虐,第六章写决绝之情。全诗塑造了女主人公与“氓”两个人物形象。全诗写女主人公的经历与情感交相发展,构造上故事情节与作者思路相适应,将叙事、议论、抒情融于一炉。另外善于运用比兴也是这首诗的特点。4、赏析《静女》诗中写一对恋人相会,先是调皮的姑娘故意惹逗,躲藏起来,逗得小伙子心急如焚,抓耳挠腮;再又郑重其事地赠给对方小草,试探其对自己的情意。而小伙子也知趣、凑趣,说是“彤管有炜,说怿女美”,“洵美且异”,“美人之贻”,用双关的话语来体现自己的深情,显示了自己一片爱人及物的诚挚、痴迷之心。诗很短,但却能生动地写出了一对情人幽会时的有趣场面,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和感情,在一定程度上还刻画出人物性格。这首诗语言简洁,构思巧妙,人物心理和形象刻画生动,生活气息非常浓烈。5、赏析《秦风蒹葭》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作者的怀念对象可望而不可即。中间阻隔千重,因而思心徘徊,不能自抑其无限惆怅的心情。此诗共三章,每章八句,上四句写景,下四句述事抒情。诗中蒹葭、霜露、秋水等景物描写,渲染出清秋的凄清氛围,为人物的情感和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烘托了人物凄婉惆怅的情感。客观景物与主观感情浑然一体,构成了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此诗采用重章的形式,一唱三叹。诗人情感丰富,非重复咏叹不能尽其意。由于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写出了白露从凝结为霜到融化为水而逐步干涸的过程,体现了时间的推移之中,上下求索,徘徊瞻望,章法的重叠也显示了情感的逐级加深。6、赏析《君子于役》这首诗体现了一位农家妇女对其久役在外,不知归期的丈夫深切而痛苦的怀念之情,从日常生活的一种侧面反映了当时频繁的战争和徭役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此诗言情写景,真实纯朴。通过鸡栖于巣、牛羊归栏等农村日常生活的细节,既描画出思者的家庭生活环境与氛围,又起烘托比方的作用,亲切自然地体现了盼望丈夫归来的心情。7、赏析《硕鼠》此诗揭发了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体现了人民对美妙生活的热烈向往。《诗序》说:“《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全诗分为三章,采用重叠的构造方式,重复唱叹。借喻是重要的体现办法:被责骂的对象在文中隐去,而用硕鼠来直接喻指替代。这种手法,使诗篇既委婉又富于形象性,富有感染力。8、赏析《山鬼》以人神杂糅的手法,鲜明地塑造了巫山女神的优美形象,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赋予巫山女神以人和神的双重特性,她的衣食住行,服饰车舆,都与山鬼的身份地位相适应,带有强烈的神异和野性色彩。但她又有人的容貌体态,人的七情六欲。诗人刻画人物,还注意到了环境、氛围的配合。正是由于把人物的容貌、动作、心理同环境、氛围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因此才刻画出了一种有血有肉、含有个性的巫山女神的形象。9、《国殇》赏析此诗祭祀为国捐躯的将士。诗中不仅歌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壮烈精神,并且对血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崇高感情。本篇从敌胜我败着笔,也反映出了楚国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本诗分为两段。第一段写战场鏖战。第二段热情礼赞为国捐躯的战士。在此诗中,诗人将动态过程的描述同静态雕像的刻画紧密结合;在动态过程的描述中将大场面鸟瞰同局部特写紧密结合;在静态雕像的刻画中将外形描绘同精神赞美紧密结合;而这种结合过程又同战争的步步展开、诗人感情的层层发展协调一致。10、《桔颂》赏析全诗可分为两大段。第一段,由开头到“姱而不丑”,从不同的方面描写桔树的外表和内质,并加以歌颂。第二段,由“嗟尔幼志”到结尾,从桔树的特性引申开来,更进一步地展示崇高品德和独特志向。诗中所刻画的桔树形象完整,并含有象征意义。诗人颂桔,意不在桔树的本身,可是,写的又全是桔树。在这首诗中,成功运用了咏物述怀的笔法。“兮”字的位置,同《涉江》的“乱辞”同样,在偶句句尾,这又是一种形式。全诗大都是四字句,类似《诗经》的重要句式。从这里能够看出,诗人在创制长短句的新诗体之前,通过了向《诗经》学习的阶段。汉魏六朝文学试题部分:一、填空1.吕不韦门客集体撰写的《____________》成书于秦王政八年(前239),这部著作体系完整,广泛吸取诸子百家的观点,客观上反映了战国末年即将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2.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____________),他的《谏逐客书》铺陈排比,纵横议论,逻辑性强,富有文采。3.记载秦始皇巡游封禅的刻石铭文多出自(____________)之手,除《琅邪台》铭文外,都是三句一韵的特殊诗体,质实雄壮,对后世碑铭文有影响。4.文坛在经历了秦代和汉初的沉寂之后,到西汉(____________)时期作家群体再度生成,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生不已,人才辈出。5.汉代的官学和私学都以讲授儒家典型(____________)为主,其中就有《诗经》这部文学作品。6.西汉时期,解读(《

》)是一种专门学问,例如武帝时的朱买臣、淮南王刘安都擅长此学,宣帝亦修武帝故事,深推重之。7.汉宣帝时,宫中曾经用诵读奇文及自己作品的办法为宣帝的太子、亦即后来的元帝治病解闷的办法,这种精神疗法效果明显,不仅太子得以康复,并且经他倡导在后宫形成了诵读(

)的风气。8.诵读(

)在汉代是一种高雅的活动,是士人文化素养的标志。9.因擅长文章辞赋而被录用的知名作家,武帝朝有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宣帝朝有王褒,成帝朝有(

)等。10.自武帝起,许多高官显宦都参加其间,成为西汉朝廷一大雅事的是创作辞赋,由此形成了向天子(

)的制度。11.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吴王刘濞、梁孝王刘武、(

)。12.西汉武、宣、元、成诸帝都是文学爱好者,其中(

)尚有诗赋传世。13.淮南王群臣不仅著书立说,并且还是一种从事(

)创作的群体。14.东汉后期,长久把持政权身居显位的(

),大量招纳来宾,东汉许多知名作家都当过他们的幕僚。15.“妄自菲薄”、“作奸犯科”出自(《

》)。16.“披坚执锐”、“破釜沉舟”、“作壁上观”、“沭猴而冠”出自《

》。17.“茕茕独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出自《

》。18.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19.“疾虚妄”是王充名作《_________》的基本精神。20.汉大赋在构造上常采用______________的形式。21.张衡的《归田赋》属于东汉辞赋中的____________类型。22.司马迁说他编纂《史记》的宗旨,是要“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史记》的人物传记重要载录在________、________和列传中。24.鲁迅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____________________。”25.赵晔的《____________》是东汉杂传的代表作。26.____________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合乐诗体。27.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_________________》。28.游记、碑文等体裁肇兴于_________时期。29.曹操的《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之句是引自古代诗集《

》。30.《与山巨源绝交书》是

所写。31.曹操诗风人称“如幽燕老将,

。”32.曹植充满神话色彩和浪漫情调的抒情小赋是《

》。33.阮籍字

。34.“闻鸡起舞”说的是

和祖逖的故事。35.西晋诗人潘岳最擅长写

诗。36.五柳先生即是

。37.南朝的“大小谢”中的大谢是

。38.南朝出现的诗体

是我国格律诗的开端。39.我国的第一部文学选集是

。40.左思的《咏史》8首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优良传统,被钟嵘称为

。41.“诗缘情而绮靡”是陆机《

》中提出的观点。42.西晋末到东晋时期流行的诗歌是

。4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诗篇《

》中的句子。44.鲍照字

)。45.《

》是刘勰写的文学理论巨著。46.“

,澄江静如练。”47.骈文文体的规定是

、敷藻、裁对、隶事。48.“五柳先生”就是

。49.郦道元撰的《

》是北朝的散文成就之一。50.

,悠然见南山。5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出自

。52.“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出自

。53.“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出自

。54.“身居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出自

。55.“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出自

。56.以“书”名篇的骈文:吴均《与宋元思书》、丘迟《

》。57.阮籍的《咏怀》诗,发明了(

)的新形式,开后裔左思《咏史》组诗、陶渊明《饮酒》组诗的先河。58.孔稚珪的《北山移文》中“风云凄其带愤,石泉咽而下怆”,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59.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使用了

艺术手法。60.(

)在艺术形式上的特点是“缛旨星稠,繁文绮合”。61.(

)的《芜城赋》写广陵城的盛衰兴废之变。62.体现南朝骈赋的美文丰采的是(

)的《恨赋》和《别赋》。63.由南入北的北朝赋作家(

),留下了赋史上的千古绝唱《哀江南赋》。64.北朝创作了如《

》、《洛阳伽兰记》这样的散文名著。65.鲁迅说(

)是“改造文章的祖师”,有“清峻的风格——就是文章要简约严明的意思”。他还“力倡通脱。通脱即随便之意”。66.(

)《让县自明本志令》:“令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67.(

)《大人先生传》中,对那些虚伪的名教中人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写。68.“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为《

》中描写神女之名句。69.两晋赋家艺术形式上获得的成就,重要体现在用事、(

)和音律三个方面。70.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有张华《

》、干宝《搜神记》、王嘉《拾遗记》、刘义庆《幽明记》等。71.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有刘义庆《世说新语》,葛洪《

》等。72.《博物志》十卷,是在《

》的系统上发展出来的。73.《

》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各门类共三十八篇。74.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等,标志了我国(

)的繁华和成就。75.曹丕《

》是我国探讨文学问题最早的较具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76.从曹丕开始,才把“

”引入文论中。77.陆机《

》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的系统性文学理论作品。78.陆机是研究我国文学创作过程开先河之人,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

)过程。79.曹丕将文体分为四科:奏议、书论、铭诔、(

)。陆机却分为诗、赋、碑、诔、铭等十项。80.(

)说是在传统的诗教“温柔敦厚”说后由陆机提出的另一重要诗论。

二、

单选1.秦相李斯的散文名篇是_________。A、《六国论》

B、《谏逐客书》

C、《论积贮疏》

D、《非十二子》2.从体式上说,贾谊的《鵩鸟赋》属于____________。A、骚体赋

B、抒情赋

C、大赋

D、小赋3.东汉赋创作的演变趋势是____________。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述志赋向咏物赋转变4..王充名作《论衡》的基本精神是_________。A、重农务本

B、独尊儒术

C、大一统

D、疾虚妄5.刘熙载《艺概》论其“虽气味已是东京,然尔雅温厚”的作品是_________。A、《汉书》

B、《论衡》

C、《潜夫论》

D、《新书》6.“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对_________的基本精神的评价。A、楚辞

B、《史记》

C、汉赋

D、汉乐府7.赵晔的____________是东汉杂传的代表作。A、《燕丹子》

B、《吴越春秋》

C、《越绝书》

D、《西京杂记》8.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_______________。A、《汉书》

B、《宋书》

C、《文选》

D、《玉台新咏》9.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A、《孔雀东南飞》

B、《陌上桑》

C、《古诗十九首》

D、《江南》10.现在认为曹丕的(《

》)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A.《燕歌行》

B.《陌上桑》

C.《白马篇》

D.《短歌行》11.“建安七子”中以--------------的文学成就为最高。A.陈琳

B.刘桢

C.曹植

D.王粲12.东晋时期流行的诗歌是-------------。A.永明体

B.玄言诗

C.回文诗

D.山水诗13.“华亭鹤唳”的典故是有关----------------的。A.陆机

B.潘岳

C.张华

D.嵇康14.陶渊明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的作品有:---------------。A.《归园田居》

B.《咏荆轲》

C.《饮酒》

D.《桃花源诗》15.宫体诗是(

)出现的。A.梁陈之际

B.建安时期

C.正始时期

D.西晋初年16.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A.《木兰辞》

B.《子夜歌》

C.《西洲曲》

D.《敕勒歌》17.“魏晋风度”、“名士风流”在轶事小说-------------中有大量记载。A.《语林》

B.《世说新语》

C.《拾遗记》

D.《传奇》18.下列属于北朝的散文有-----------------。A.《与吴质书》

B.《恨赋》

C.《洛阳伽蓝记》

D.《登大雷岸与妹书》19.:“秋桂遣风,春萝罢月”(孔稚珪《北山移文》)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方

B.对比

C.拟人

D.拟物20.“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用了三种修辞手法------------------。A.比方、谐音、重叠B.比方、谐音、拟人

C.比方、谐音、顶真

D.比方、谐音、象征

三、

名词解释1.《吕氏春秋》2.焚书坑儒3.《过秦论》4.汉赋5.辞赋6.骚体赋7.散体大赋8.抒情小赋9.纪传体10.互见法11.《史记》12.鸿门宴13.《史记》三家注14.《汉书》15.乐府16.《孔雀东南飞》17.《古诗十九首》18.建安风骨19.建安七子20.竹林七贤21.左思风力22.田园诗23.山水诗24.元嘉三大家25.永明体26.宫体诗27.玄言诗28.北地三才29.志怪小说30.轶事小说31.《搜神记》32.《世说新语》33.咏史诗34.《玉台新咏》35.《文选》36.《文心雕龙》37.《诗品》

四、简答题1.梁园唱和2.《史记》的人物传记在剪裁和材料安排上有什么成就?3.简述司马相如对汉赋的奉献。4.钟嵘是如何评价曹植的诗歌的?如何理解?5.骈文有什么特点?6.为什么说陶渊明的田园诗风格“平淡”?7.宋初时期山水诗为什么会流行起来?8.太康诗风的形成的因素及其特性。9.南朝乐府民歌为什么均是情歌?10.简析《大人先生传》与《与山巨源绝交书》艺术之异同。11.简述李斯《谏逐客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12.汉代文才录士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13.汉代作家群体的持续生成的重要因素是什么?14.从《史记》的褒贬尺度看,它体现了哪些进步倾向?15.《史记》一书的体例是如何的?16.在司马迁的生平中重要有哪几件与他的《史记》的写作有亲密关系?17.《史记·项羽本纪》中“垓下之战”如何描写英雄末路的悲哀?18.举例阐明《史记》强烈的抒情色彩。19.试分析《汉书·苏武传》的思想和艺术20.简述《陌上桑》的思想和艺术成就。21.简述五言诗的来源22.文人创作的五言诗终究产生于什么时候?23.《古诗十九首》的基本内容为什么?这组诗有何社会性,有何局限性?24.简析曹丕《燕歌行》的艺术成就。25.简述蔡琰五言《悲愤诗》的成就。26.简述阮籍《咏怀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7.为什么说左思的诗歌创作继承了建安文学的传统?28.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影响。29.简述游仙诗渊源及郭璞《游仙诗》。30.简述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31.谢脁诗歌的艺术成就。

五、叙述题1.试述汉乐府的成立及其采集民歌的状况。2.试述汉赋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3.试述汉赋的地位和影响。4.如何理解汉赋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演变?5.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6.如何理解鲁迅评价《史记》为“无韵之离骚”?7.以《项羽本纪》为例,阐明《史记》人物传记的艺术成就。8.乐府民歌按其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大致能够分为几类?各类有哪些代表作品?9.乐府民歌与《诗经》等作品相比,在艺术上有何发展?10.试述《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思想意义及其在我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11.有关《古诗十九首》的名称、作者和时代。12.《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及在我国诗歌发展中的地位。13.略论曹植的诗歌的前后期的变化,他的诗歌在艺术上有何成就?14.试论三曹诗歌艺术风格方面的差别。15.陶渊明诗歌的重要内容是什么?分类举出代表作品16.田园诗中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平淡自然的风格,然而他的咏怀诗、咏史诗却体现出另一种风格,如何理解这个问题?17.北朝乐府民歌与南朝乐府民歌有何不同?18.分别阐明南北朝乐府民歌思想内容的不同。19.试述《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20.概述魏晋南北朝散文个性化和美文化多元的发展走向。

答案一、填空1.《吕氏春秋》2.李斯3.李斯4.文帝和景帝5.五经6.楚辞7.王褒赋8.辞赋9.扬雄10.进献辞赋11.淮南王刘安12.武帝13.辞赋14.外戚15.出师表16.史记·项羽本纪17.《陈情表》18.过秦论19.论衡20.主客问答21.抒情小赋22.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3.本纪、世家24.无韵之离骚25.吴越春秋26.乐府27.古诗十九首28.东汉29.诗经30.嵇康31.气韵沉雄32.洛神赋33.嗣宗34.刘琨35.悼亡诗36.陶渊明37.谢灵运38.永明体39.昭明文选40.左思风力41.文赋42.玄言诗43.登池上楼44.明远45.文心雕龙46.余霞散成绮47.调声48.陶渊明49.水经注50.采菊东篱下51.吴均《与宋元思书》52.丘迟《与陈伯之书》53.江淹《别赋》54.孔稚珪《北山移文》55《西洲曲》56.《与陈伯之书》57.抒情组诗58.拟人59.比兴60.太康诗风61.鲍照62.江淹63.庾信64.《水经注》65.曹操66.曹操67.阮籍68.洛神赋69.辞藻70.博物志71.西京杂记72.山海经73.世说新语74.文学批评75.典论·论文76.气77.文赋78.形象思维79.诗赋80.缘情绮靡

二、

单选1B、2A、3C、4D、5A、6D、7B、8C、9C、10A、11D、12B、13A、14B、15A、16C、17B、18C、19C、20C

三、

名词解释1.《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秦统一以前,由吕不韦召集他的门客集体编纂的。全书由十二纪、八览、六论构成,后又简称为《吕览》,一共有二十余万字。《汉书·艺文志》称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为“杂家”,即认为它是先秦以来阴阳、儒、墨等各家的折衷和调和。《吕氏春秋》的编著目的,就是博采众说,为当时秦国正在进行的统一天下的活动作理论上的论证。这部书文字朴素简洁,和先秦其它的子书同样,有不少地方都是借用寓言故事来说理,因而富有文学的意味。书中还保存了大量的先秦时代的文献和遗闻佚事。2.焚书坑儒: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博士淳于越反对封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规定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主张严禁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官的私藏《诗》、《书》等亦限期缴出烧毁;有敢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严禁私学,欲学法令的以吏为师。第二年,卢生、侯生等方士、儒生攻击秦始皇。秦始皇派御史查究,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坑死在咸阳。史称“焚书坑儒”。3.《过秦论》:散文篇名,西汉贾谊作。普通分为上、中、下三篇。“过秦”是指责秦政之失。作者具体叙述秦王朝快速为农民起义所推翻的因素,旨在作为汉兴之后接受历史教训、巩固统治的借鉴。文中对秦政的苛虐有所暴露。4.汉赋: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吸取《楚辞》、荀卿《赋篇》体制词藻、纵横家铺张的手法而形成。有小赋和大赋之分,小赋多为抒情作品,大赋多写宫观园苑之盛和帝王穷奢极侈的生活,在篇末有时寄寓讽谏之意;间有辩难、说理之作。为当时统治者所爱慕。5.辞赋:辞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体裁之一。“赋”作为文体名称最早见于荀子的《赋篇》,《诗经》、楚辞、先秦散文都是赋的源泉,其中楚辞的影响最直接,故称辞赋。两汉辞赋盛行,经历了骚体赋、大赋、抒情小赋的演变。它的文体是诗和文的综合体,其基本的某些文体特性:1、从音律上说,有音节而不入乐,所谓“不歌而诵谓之赋”;2、从体式上说,骈散不拘,韵否不定。类似散文、骈文、韵文之混合;3、从风格上说,善于铺陈夸饰,《文心雕龙》所谓“极声貌以穷文”;4、从组织上说,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便于重复渲染,驰骋铺张;5、从功用上说,继承儒家诗教传统,重视讽谏作用。六朝骈文盛行,抒情小赋也演变为骈体赋,抒情和描写功效更强。6.骚体赋:汉赋发展的第一种时期是从高祖初年到武帝初年。当时的社会是“大汉初定,日不暇给”。封建统治者在思想文化上禁锢不严,儒家思想尚未占据统治地位。从当时诸王纳士和著书的状况来看,西汉初年的文化思想还是比较活跃。这一时期的辞赋,重要是追随楚辞的传统,内容多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感慨之作,而在形式上与楚辞比较起来初有转变,但是不大。这时较有成就的作家是贾谊、淮南小山和枚乘等。贾谊有《吊屈原赋》和《鹏鸟赋》。淮南小山有《招隐士》,枚乘有《七发》。7.散体大赋:汉赋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从西汉武帝初年到东汉中叶,约二百数年的时间。这个时期的作家作品最多,特别武帝、宣帝时代,汉赋达成鼎盛。这个时期的赋作,内容大都描写汉帝国威振四邦的国势,新兴都邑的繁华,水陆物产的富饶,宫室园囿的富丽以及皇室贵族的田猎、歌舞时的壮观场面等等。首先夸耀国势和一时文物之盛,充满了自豪的感情;首先又对统治者浪费享乐的行为流露出某些不满,进行委婉的劝谏和挖苦,所谓劝百而讽一。重要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扬雄、班固等。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是《子赋虚》、《上林赋》;扬雄有《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河东赋》等。班固有《东都赋》和《西都赋》,合起来叫《两都赋》。大赋8.抒情小赋:东汉中叶后来,是汉赋发展的第三个时期。这一时期,汉赋从思想内容、体制和风格上都开始有所转变,那就是歌颂国势声威、美化皇帝、专以铺采摛文的散体大赋开始衰微,而反映社会黑暗、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开始兴起。这一转变,重要是因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张衡是这一转变开始的代表作家,其后有蔡邕、赵壹、祢衡等人。《归田赋》是张衡抒情小赋的代表作。赵壹《刺世疾邪赋》也很有名。9.纪传体:纪传体是司马迁的《史记》所开创的史书体例,他以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构成一种完整的叙事网络,上自黄帝,下至武帝太初(公元前104-前101)年间,全方面地叙述了我国上古至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本纪”除《秦本纪》外,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朴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系和补充;“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它们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相近;“世家”重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重要是多个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则是叙述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君长统治的历史。其中本纪、世家、列传最具文学价值。《史记》的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以类相从的原则。在传记的体例上,有单传、合传、类传等类型。各传之间血脉贯穿,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10.互见法:是《史记》传记选材写人的办法。司马迁写人物并不是有事必录,而是有所选择。为了既不伤害人物形象的统一性,又能忠于史实,作者经常把某些不适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的篇章中,用以主动地运用资料,为突出人物的特性服务。司马迁使用这种办法的状况很复杂,有的注明,有的并没有注明。如在《留侯世家》中有这样的话:“语在项羽事中”、“语在淮阴事中”。又如《项羽本纪》集中了许多重要事件突出他的喑噁叱咤、气盖一世的性格特性,传赞中虽有所贬责,但热情的歌颂、深切的同情却是重要的。作者在本纪中没有过多地去批评项羽这个人物的缺点和军事上政治上的错误,而把它放在《淮阴侯列传》,借韩信之口说出。11.《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西汉司马迁著,共一百三十篇,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约于汉武帝太初元年至征和二年间(公元前104-前91年)撰成。后其书有缺,元帝、成帝间褚少孙补撰《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日者列传》等篇,又附缀武帝天汉后来史事。司马迁职居史官,据《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及诸子百家之书,运用国家收藏的文献,再加以实地采访的资料,取材丰富。记事起于传说的黄帝,迄于汉武帝,共三千年左右,尤详于战国、秦、汉。体裁分传记为本纪、世家、列传,以八书记制度沿革,立十表以通史事的脉络,为后世各史所沿用。其中《陈涉世家》必定陈涉起义的作用;《河渠书》、《平准书》和《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记述了少数民族的活动,都是本书的优点。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12.鸿门宴:公元前2刘邦攻占秦都咸阳后,派兵守函谷关,很快项羽率四十万大军攻入,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准备消亡刘邦。经项羽叔父项伯调解,刘邦亲至鸿门会见项羽。宴会上,范增命项庄舞剑,欲乘机刺杀刘邦,项伯也拔剑起舞,常以身掩护。最后樊哙带剑执盾闯进,刘邦始得乘隙脱险。这一段史实由于司马迁《史记》的精彩描述而流传不衰,成为后裔小说、特别是戏剧的优秀素材,不停在舞台上搬演。13.《史记》三家注:《史记》唐代以前的三家最重要的注本,分别是裴骃的《史记集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14.《汉书》:东汉班固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创始于其父班彪继《史记》而作的《后传》,彪死,班固整顿补充,撰成本书。其中八表和《天文志》未成稿,由班固的妹妹班昭和马续续成。本书体例大略与《史记》相似,惟改书为志,废世家入列传,并创《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准绳。本书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分一百二十卷。它叙述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二百二十九年的断代历史。本书包举一代,是研究西汉历史的重要资料。其精髓在于对西汉盛世各类人物的生动记述,由此全方面地展示了西汉盛世的繁华和时代风貌。其中李陵、苏武的传记酣畅淋漓,悲壮沉郁,可与《史记》名篇媲美。《汉书》的笔法严谨有法,形成了与《史记》截然不同的风格。15.乐府:“乐府”有二层含义:一是指古代音乐官署,“乐府”一名始于秦。秦及西汉惠帝时均设有“乐府令”,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哀帝时废除,从此乐府机构消失。东汉的黄门鼓吹署的职能大致相称于乐府。二是诗体名。魏晋后来,把乐府所唱的诗也称“乐府”,于是乐府便由机构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后人因此把词和散曲也叫做乐府。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按照音乐的不同,将乐府诗分为十二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歌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这个分类为后人所遵从。汉代乐府诗的精髓是民歌,它们大多保存在《乐府诗集》的《相和歌辞》中。16.《孔雀东南飞》:此诗最早见于陈朝时每个人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题作《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后人常取此诗首句,称为《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中最长的叙事诗,也是中国叙事诗的代表作。它讲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因受到礼教迫害而被迫分离,最后双双殉情的爱情悲剧,深刻揭发和鞭斥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对诗中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和对抗精神寄予同情和赞扬。诗的结尾以幻想的形式对人民追求美妙生活的愿望予以描绘和歌颂。作品呈现了很高的叙事技巧,人物刻画曲尽其妙:刘兰芝的贞刚、焦仲卿的温厚、焦母的霸道、刘兄的势利,无不入木三分。另外,个性化的对话和恰如其分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情节双线交叉,构造谨严,剪裁得当。它的出现标志着汉乐府中的叙事诗发展到了高峰。本篇在《乐府诗集》中属《杂曲歌辞》。17.《古诗十九首》: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种标题,涉及东汉末无名氏所作的十九首五言抒情诗。非一人一时之作,但因其相似的体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而被编辑在一起。其题材不出乎游子思妇的离情别思与失意士人的羁旅愁怀、坎懔之悲。其主题紧紧围绕着人生短暂和对死亡的忧惧而展开,诗人或渴望青春爱情,或渴望功名和物质享乐,从努力实现人生不朽到满足于耳目口腹之欲,都是为了达成战胜死亡的目的。其艺术体现手法既继承了诗、骚的比兴传统,又吸取了汉乐府五言诗的优点。总之,哀婉、感伤、忧惧和狂放的情感以及沉重的人生哲理思考及其率真的体现,都含有强烈的震撼力,故刘勰称其为“五言之冠冕”。18.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首先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体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诗歌的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自然明白十分流畅,成为后世诗歌创作推崇的楷模。南朝梁批评家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都重复推崇建安时期的文风。唐陈子昂也盛赞“汉魏风骨”,李白并有“蓬莱文章建安骨”的赞赏诗句。19.建安七子:“七子”之称见于曹丕《典论·论文》,涉及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七位诗人。他们都亲身经历了汉末动乱,有一定的政治抱负,因此在创作上体现出某些共同特性。其中,除孔融年长,逝世又早,其散文虽沿袭东汉文人的老路,但却能以气运词,反映了建安时期文学的新变化。其它六人则年纪靠近,是邺下文学活动的参加者,既含有建安风骨的时代特性,又含有各自独立的个性特性。王粲被誉为“七子之冠冕”,刘桢的五言抒情诗成就亦较为突出。20.竹林七贤:是正始中期后来形成的林下谈玄的名士文人群体。《魏氏春秋》:“嵇康与陈留阮籍、河间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三国志·魏志·嵇康传》裴松之注引)他们讲话玄远,任性放达,饮酒服药,体现出超凡脱俗的人生趣味,以及对一种自由自在、闲适愉悦、心与道冥的抱负人生的追求。七贤的政治立场和处世方式各有不同,其中,人品和文学成就最高者是阮籍、嵇康。21.左思风力:左思《咏史》八首无论是抒写志向怀抱、愤懑对抗,还是写自己的遗世高蹈、大彻大悟,均能古今融合,气势雄健;直抒胸臆,慷慨淋漓,笔调挺拔,辞采壮丽,形成独有的豪壮风格,与以潘、陆为代表的繁缛雕饰之风迥异,体现了鲜明的创作个性。不仅对咏史诗的题材有极大的开拓,并且他这种“或先述己意,而以史事证之;或先述史事,而以己意断之;或止述己意,而史事暗合;或止述史事,而己意默寓”,独创体现方式,对后世咏史诗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左思的诗歌继承了建安诗歌的风骨,被誉为“左思风力”。22.田园诗:这一诗体是因其题材得名的,内容以歌咏农村景物或农民、牧人、渔父的生活为主,风格恬静悠然。东晋陶渊明的某些诗歌,被称作“田园诗”的代表作。其形成重要是诗人不满现实而又无力抗争,从而退居乡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流露出不肯同流合污,隐逸避世的思想情绪。其诗在当时即使并无多少人追随,却直接影响到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兴盛繁华。23.山水诗:是指以自然山水景物为独立、客观的审美和描写对象的诗歌。曹操的《观沧海》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西晋左思的《招隐诗》和郭璞的游仙诗都写到山水的清音和美貌。这类诗即使数量不多,但客观上为后来的山水诗提供了艺术经验。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大谢(灵运385—433)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大量创作山水诗的第一人。他以其对自然景物纯客观的工笔精细描绘、繁富典重的风格开创在前,奠定了中国山水诗写实的雏形,对永明新体诗和后世山水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小谢(朓464—493)继之于后,以其白描写意、情景交融的景物描写和清新明丽的风格,发展和丰富了山水诗艺术。由于同样擅长山水诗创作,又是同族,故被后人合称为“二谢”。由于大谢追求在山水中体悟玄理,没有彻底摆脱玄言诗的痕迹,小谢则往往结尾滞涩,都显示出“有佳句,无佳篇”的遗憾。他们的创作受当时以及唐代诗人的热烈追随。24.元嘉三大家:指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三人并列作为元嘉诗歌的代表,在艺术上各有追求:谢灵运追求清水芙蓉之美,颜延之追求典丽华赡之美,鲍照追求热烈浓艳之美。元嘉诗歌上起晋宋之交的谢灵运,下迄大明、泰始之交的鲍照。谢灵运是山水诗的开创者,鲍照则是文学史上第一位大量创作七言歌行体的诗人。元嘉诗歌新的特点是“庄老告退,山水方滋”。首先,山水题材大量进入诗歌创作;另首先,诗歌创作由东晋的哲理化变化为重抒情,抒发了强烈的感慨;再次,元嘉诗歌出现了对不同创作个性的追求。另外,元嘉诗歌的新变还体现为诗歌形式的故意探讨。这种现象,与当时的文学环境和士人心态的转变有亲密关系。一是刘宋时代玄学在思想领域中已不占重要地位。二是刘宋皇室出身寒微,即位后用寒门掌机要权柄。25.永明体:“永明体”是指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在佛经翻译的过程中,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规律,沈约、谢脁等诗人将其运用于诗歌创作中,结合汉魏以来的对偶、用典等修辞手法,讲究“四声”“八病”等,以规范诗的声韵。这种新诗体,人称永明体,代表诗人有王融、周颙、沈约、谢眺。永明体是中国格律诗的开端,此后,诗即从自由状态开始走向格律化。26.宫体诗:萧梁时代文风颇盛,志求“新变”(《南齐书·文学传论》)而思想狭窄贫乏,造成声色大开,出现了以体现宫廷生活庸俗内容的宫体诗。“宫体”之名,始于梁简文帝萧纲。宫体诗以描绘女性的体态、生活为重要内容,风格雕饰绮艳。宫体诗代表人物,梁代有萧纲、萧绎、徐摛和徐陵父子、庾肩吾、庾信父子,陈代有陈后主及其“狎客”江总、孔范等人。27.玄言诗:玄言诗发端自魏正始时代。西晋知名玄学家不善作诗,故只有少数诗人以玄言入诗。东晋中期是玄言诗的成熟和高潮期。东晋末叶,玄言诗已经式微了。玄言诗的特点在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在体现上则是抽象玄虚,淡乎寡味,纯以韵语敷述玄理,背离了艺术体现的形象、情感等原则。例如孙绰的《答许询》,满篇是道、神、玄风、蒙园等玄学词语,确乎“平典似《道德论》”。这种不同于前代的东晋特有诗风,不仅直接启发影响了陶渊明来淡自然之风格,并且对后裔文人诗歌中冲淡自然、旷达闲适风格的影响至为深远。并且,玄言诗人对山水的体悟与描写,也为晋宋之际山水诗的成熟和发展奠定了审美心理和创作方面的基础。28.北地三才:北魏至北齐时期,北朝出现了几位比较正统的诗文作家,模仿南朝诗文创作,即使水平有限,难与南朝相比,但它却标志着北朝文学开始复苏,也迈开了南北文学融合的第一步。基中较知名的是温子昇、邢邵、魏收,号称“北地三才”。温子升,是北魏文学成就最高者。他的诗歌原来含有北方质真朴野之风,但是他亦学习南朝诗风;邢劭,诗作慷慨悲凉,有魏晋之风,同时,邢劭又非常佩服沈约,他的诗歌今存十余首,多为模仿南朝之作。魏收亦多为模仿南朝之作。29.志怪小说:多指超现实的神灵鬼怪之事,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产生,是与当时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有关的。是普通百姓体现抱负愿望的需要,他们将自己的对抗情绪和对抱负的追求,通过大胆的幻想,波折的体现出来。志怪小说的内容是宣扬迷信思想,大谈鬼神妖异,神仙道术,志怪小说大都采用非现实的故事题材,呈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在艺术上比较简略。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尚有托名汉东方朔的《神异经》、《十洲记》、题为张华《博物志》、王琰的《冥祥记》等。志怪小说成为唐传奇的先声。30.轶事小说:又称志人小说,以统计人物轶闻琐事为主。其盛行这与魏晋以来品评人物和崇尚清淡的社会风尚大有关系。由于清淡颇为社会所重视,因此记载名士清淡言论的志人小说便在社会上有了社会的需求。某些士族子弟要想获得声名而仕进,就必须学习名士的言谈和风度,而志人小说则起到“教科书”的作用。今存比较完整的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尚有有邯郸淳的《笑林》、葛洪的《西京杂记》、裴启的《语林》、沈约的《俗说》、殷芸的《小说》等。轶事小说成为我们今天研究中古社会文化生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材料。31.《搜神记》:《搜神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小说。作者干宝,原30卷,今本为20卷,是为“发明神道之不诬”而作。内容即使不乏神仙道术、鬼怪灵异的内容,但故事来源广泛,保存了不少优秀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含有广泛的社会意义。32.《世说新语》:刘义庆《世说新语》是记叙轶闻逸事小说的先驱,以魏晋知识分子为重要记载对象,故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对后世的小说和散文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世效仿《世》的作品有:唐王方庆《续世说新语》、宋王谠《唐语林》、明何俊良《何氏语林》、清王晫《新世说》等。33.咏史诗:咏史诗的创作始自东汉班固,建安后来也有不少作者,但写法上大抵是实咏史事,略述感概。左思的作品则是借古讽今,抒发个人怀抱,以咏史的方式抒写怀抱,将咏史与抒怀结合,开创了咏史诗创作的新路,是咏史诗的一种新创,对后裔诗人咏史之作提供了较好的范型,因而对中国诗歌的发展作出了奉献。34.《玉台新咏》:东周至南朝梁代的诗歌总集。一向认为是南朝徐陵在梁中叶时所编,成书于宫体诗发展的高峰期。收诗769篇,计有五言诗8卷,歌行1卷,五言四句诗1卷,共为10卷。基本上是自汉迄梁的作品。本书编纂的宗旨是“选录艳歌”,即重要收男女闺情之作。从内容的广泛性看,它不如成书略早的《文选》,但其收录原则自己的特色:其一、不选录歌功颂德的庙堂诗,弃深奥典重而取语言明白者,比较重视民间文学。如所录汉时童谣歌,晋惠帝时童谣等,都属这一类。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首见于此书;其二,重视南朝时兴起的五言四句的短歌句,收录达一卷之多,对于唐代五言绝句这一诗体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其三,选录了梁中叶后来不少诗人的作品,这些诗作比“永明体”更讲究声律和对仗,能够较清晰地看出“近体诗”的成熟过程,能够据此理解南朝末年诗和赋的融合以及隋唐歌行体的形成;其四,所选诗篇又有可资考证、补阙佚作用,如所收曹植的《弃妇诗》,庾信的《七夕诗》,为他们的集子所阙如,班婕妤、鲍令晖、刘令娴等女作家的作品,也赖此书得以保存和流传;其五,其中体现诚挚爱情和妇女痛苦的作品如《上山采蘼芜》、《陌上桑》、《羽林郎》等,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并非全是艳情。35.《文选》: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南朝梁萧统编著,萧统是梁武帝萧衍长子,天监元年(502)立为皇太子,未及即位而卒,谥号昭明。故后人也习称《文选》为《昭明文选》。《文选》30卷,共收录作家130家,上起子夏、屈原,下迄当时,唯不录生人。划分为赋、诗、杂文3大类,又分列赋、诗、骚、七、诏、册、令、教等38小类。赋、诗所占比重最多。又按内容把赋分为京都、郊祀、耕籍等15门,把诗分为补亡、述德、劝励等23门,这样的分类体现了萧统对古代文学发展、特别是对文体分类及源流的理论观点,反映了文体辨析在当时已经进入了非常细致的阶段。选录原则,以词人才子的名篇为主,即“以文为本”(《文选序》),经、史、子类著作一律不选,为文学划定了范畴,对文学的独立发展有增进作用。缺点在于书中入选了某些伪作,尚有不少误标序文以及误标题目的状况。唐代以诗赋取士,唐代文学又和六朝文学含有亲密的继承关系,因而《文选》就成为人们学习诗赋的一种最合适的范本,甚至与经传并列。现存最早的、影响最大的著作是高宗时代李善的《文选注》。另一种唐人注本是玄宗时代的《五臣注文选》。36.《文心雕龙》:齐梁时期刘勰所作,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501~502)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全书共50篇,涉及总论5篇,文体论20篇,创作论19篇,批评论5篇,最后一篇《序志》是全书的自序。总论:《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为全书根本论点。文体论:20篇分为文、笔两部分,为文体定义、区别文体风格、各体流变、代表作家作品。创作论:20篇,全书精髓,论文学与现实关系、继承与创新、内容与形式、艺术构思、创作过程、文学风格与写作技巧等。批评论:提出建立对的的文学批评办法,叙述了批评家的修养、态度、批评原则,为文学建立了批评办法论。37.《诗品》:古代诗歌评论著作。南朝梁钟嵘(约468~约518)撰。以五言诗为主,将自汉至梁有成就的诗歌作家,区别等第,分为上中下三品,故称为《诗品》。《诗品序》中提出了作者的文学观有以下几点:(1)将诗歌的抒情意义提到极高的程度,指出“五言为众作之有滋味者”,提出“滋味”说;(2)强调诗歌创作要“真美”,“提出“直寻”、“自如英旨”的自如美说。(3)强调诗歌创作应当“指事造形,穷情写物”,并为提出“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的风力华采说,即审美的具体原则。(4)有关作家的艺术流派及品评,从作家和作品的风格特点着眼,很重视历代诗人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及不同艺术流派之间的辨别,并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见解。由于没有顾及作家思想艺术方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普通只是着眼于不同作家在某首先的某些相似之点来研究他们诗风的同异,因而使他的风格流派的研究不仅显得混乱,并且诸多牵强附会之处,引发了后世不少非议。

四、简答题1.何谓梁园唱和?汉高祖之兄子吴王刘濞,于文、景之际招致天下之娱游子弟枚乘、邹阳、严助等,后因吴王谋反又不听劝谏,他们就离开吴地而投奔梁孝王。梁孝王待他们为上宾,司马相如也弃官前往梁国,宾主相得,过着诵读辞赋、文酒高会的生活,史称梁园唱和。参加梁园唱和文人尚有羊胜、路乔如、公孙诡、韩安国等。2.《史记》的人物传记在剪裁和材料安排上有什么成就?第一,运用“互见法”,既使人物的重要性格特性鲜明突出,又揭示人物多侧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